问一下“恋与制作人”这款游戏开头选择的人物会影响到后面的抽卡吗?

恋与制作人手游里面,许墨也是众多玩家追捧的男主角之一,更是众多许夫人的最爱。而许墨的超能也一直是一个迷,也是很多小伙伴想要知道的。而今天小编要带来就是恋与制作人许墨超能力是什么,许墨心之所向获取攻略。

恋与制作人许墨超能力是什么

四个人中,唯有许墨的超能力成迷,声优访谈中也提到他是所有人中最接近真相的男主角。从这一点来看,我认为许墨才是推动这个故事的核心,也是这个故事中最复杂,最饱满的一个人物。许墨的特质之一,分寸感。这种分寸感让人欲罢不能,他讲话其实是很讲究遣词造句的,让人感觉非常体贴与周全,以尊重你的意愿为前提,不会带给人任何压迫感,这种说话方式让人听起来真的很舒服。细致回想他说过的话,很有一种绅士感,而偶尔的玩笑,又拉近了你们之间的关系。你低落时他的鼓励,让人感觉无比温柔又暖心。

有人说许墨是中央空调,我只能理解为你是真的不关心他也没有认真看剧情。第五章里许墨送给花店姑娘的那束花,不过是因为花店姑娘专门帮他从别的店调来了要送给女主的花,这是绅士行为的一种体现。许墨从来没有撩过别的女生,曾有爱慕他的小姑娘给他送甜点,他淡淡一句抱歉,我不爱吃甜食便回绝了。但面对女主亲手做的甜泡芙,他却细细品尝又笑着说只要是你做的,他都喜欢。他所有的暖,所有的撩,所有的宠,全部只属于你一人。许墨身上第二个特质,理性与情感的挣扎感。这种挣扎感真的非常迷人,假设你真的是他的猎物,他却在与你的朝夕相处之中爱上了你。内心的天平持续向你倾斜。因为你,他动摇了,他心动了。你是他世界唯一的色彩,他开始为了你做出错误的判断,也为了你违背了重要的规则。

许墨身上第三个特质,占有欲。预告里那句我贪得无厌,想要你的全部不知道苏到了多少少女。其实许墨是有这样一段独白的在没遇到你之前,我从未想到过有一个人可以这样牵动我的情绪。我开始习惯生活里有你的存在,下雨天的时候,我在想你这个小傻瓜有没有带伞;生病的时候,会因为你对自己的照顾不周而感到生气。后来,我开始越来越贪心,不满足于这一切。我想让你在我面前,放下懂事和成熟。对我,可以更加任性,怎么放肆都可以。我想让你的纯真,只属于我一个人。我想要,你一直陪在我身边。我这是怎么了?我不知道。这段话我听一次就想哭一次,画家很清楚,蝴蝶属于蓝天,属于自己到不了的远方,可他为你动了凡心,会舍得放手吗?许墨大概就是这样了,他像春天悄然飘落的樱花,夏日和煦的微风,也像秋日的一杯红酒,又如冬日泠冽的雪。他神秘,冷静又温柔。他若即若离,像涨潮的海水一样覆上你的心,又缓缓退潮。回过神来,你的心已经湿漉漉的了。他身上有着强烈禁欲的气息,又带有成人世界撩拨的欲。你明知他危险,但你还是愿意走进他的迷宫里,深陷其中。也许羁绊的开始,是一开始就被吸引。画家打开了玻璃瓶,可是蝴蝶已经不想离开了。

许墨·心之所向获取途径:

2018年8月6日5:00~8月12日23:59活动期间,限时拍摄副本限时开启,副本中开放特殊拍摄剧情和关卡;通过拍摄关卡,获得特殊道具“玛格丽特干花”,道具数量达到指定档位,即可领取许墨·心之所向限定SR碎片;

每日登录,可在限时拍摄活动页面领取丰富道具奖励。

许墨·心之所向为限定SR,活动结束后将暂无获取途径;

制作人领取羁绊碎片达到指定数量后,羁绊不会自动合成,请自行前往羁绊碎片界面合成羁绊。

Evol供给站将限时上架玛格丽特礼包,内含玛格丽特干花*28,将限时上架芬芳不谢礼包,内含玛格丽特干花*388。

以上就是恋与制作人许墨超能力是什么 许墨心之所向获取攻略,小编为各位许夫人以及各位小伙伴带来的详细解答。如果还有其他恋与制作人的问题请持续关注游戏罐头。

}

一个爱游戏的女玩家,可能会经历什么

首先面对“玩家”这个称呼,她可能会紧张羞怯。消消乐、下棋、跳一跳、换装、桌游……这些看似站在“游戏鄙视链”底端,一点也不“硬核”的,算“游戏”吗?

“真正的游戏”=“男孩玩的游戏”?

如果在2016年以前玩游戏,她多半得学着在游戏里扮演男性。当时只有2%的电子游戏有女性主角。好在!这个数值在2020年提高到了18%,她的选择多一点。

她可能会为游戏中的女角色而扼腕叹息。玩《刺客信条·奥德赛》的DLC(游戏附加内容)时, 女主角卡珊德拉必须要和一个NPC(游戏内非玩家扮演的角色)生孩子。

“那么优秀的女战士卡珊德拉!为什么非要和这个配不上她的人怀孕生宝宝呢?”

游戏《刺客信条·奥德赛》卡珊德拉

她可能不会在游戏里说“我是女生”——2022年3月的一份数据显示,76%的女性玩家在玩游戏时会隐藏自己的性别,其中一部分是为了避免受到性骚扰。

抑或者,她有幸成为一个游戏创作者,却在面试时被要求“设计个玩家能舔的老婆”出来。

她也会发现伙伴变多(2022年美国娱乐软件协会ESA发现,美国48%的游戏玩家是女性),市场上裹着“女性向”、“女性友好”等标签的游戏选择变多,她也有在社交平台上表扬和批评游戏的欲望了。

那么,对于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的女玩家,游戏世界准备好了吗?为她们提供包容友好舒适的游玩体验,这对游戏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我找到玩游戏也管理女性游戏讨论组的an、花鸟、赫卡特、蛋堡、寻、zz、阿鸿(以上七位为“集合啦!姐妹游戏会!”小组的管理者)、fend(GirlGamers小组的组长);玩游戏也做游戏的游戏制作人王妙一、某厂游戏策划阿绵。

和她们聊了聊心中的期待。

希望“女性游戏”消失的女玩家们

和豆瓣小组“集合啦!姐妹游戏会!”的管理员们聊天,我的问题和表述被纠正了若干次。

最终我意识到,她们不喜欢任何“女+游戏”的描述词组。

 “女性友好”、“女性向”、“适合女生”、“推荐给女友”这些标签在她们眼里全是不可靠、不可信的伪概念,背后可能会隐藏着关于游戏偏好的刻板印象:女性友好游戏就该是简单的手机游戏、亦或者是恋爱的、休闲的……

这些关于“女性游戏”的刻板印象有道理吗?有的有一点点道理,有的没有。

The Conversation 2022年8月发文表明,女性多玩休闲游戏是因为女性的闲暇时间太少了,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女性照顾孩子的时间通常是男性的三倍”。

一位叫Briar的妈妈说:“所谓‘男性游戏’就是比较重度硬核的游戏,而‘女性游戏’就是休闲轻量的游戏。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玩不来这些硬核游戏,它们只不过不是我们的首选,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

K.在报告《女性与游戏——现代女性游戏玩家如何玩?》中写道:“一种流行的刻板印象是女性主要玩手机游戏,研究表明其中有一些道理,2020年的报告显示,女性占欧洲手游玩家的近70%……但并不意味着女性不会使用平板和手机以外的设备。我们之前提到的报告显示,几乎30%的女性游戏玩家每天都会打开游戏机或PC。”

“女性在游戏方面的参与度相当高——每天玩游戏女性玩家占 42%, 每周玩 4 到 6 次的女性玩家占 53%。”

《福布斯》曾总结多个地区的研究表示,女性玩家群体极具复杂性

反正,“复杂”的她们,觉得没道理看标签选游戏。

蛋堡笑:“我只有偷懒的时候才用‘女性友好’这个词来描述游戏。”

阿鸿向我解释:“你想,好多所谓‘男性向游戏’和‘女性向游戏’中,男主的台词都是一样的。他们都会倚着门框说‘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要乖乖的哦’,只不过‘男性向游戏’里的画面是丰乳肥臀的美女,‘女性向游戏’里是带闪粉的二次元帅哥。”

只是画面不同,女性扮演的都是“猎物”,这有什么“女性友好”的?

ZZ也补充:“这些标签根本不是女性玩家选的,是商家为了营销贴的。”

也是,环顾这个临时的网友小组——花鸟小学起就爱在游戏里当黑帮或者神秘英雄、ZZ在《黑暗之魂3》里花了不止50个小时……

我自己呢,既爱在《文明6》里当皇帝盖房子,也爱划拉手机在小程序里消消乐。好像并不是“女性向”的游戏就适合我们,“男性向”的游戏我们就不能玩。

那不用这些含混又泛的词,该怎么描述……她们感觉自己在游玩时被尊重和重视的游戏呢?

这群相识于网络的好姊妹最后总结了一张Excel表告诉我:“应当是‘打破刻板印象更多元化多样性’的游戏。我们希望游戏能有女性角色,能将女性角色作为一个有自己思考、态度、价值观的人去设计,而不是简单的背景板和工具人。”

也就是说,女性玩家得有选择,被尊重。其次,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在游戏世界里能有选择、被尊重,能在“性感尤物”、“傻白甜”外成为别的样子。

An说她要第四次游玩《三角战略》,这个游戏少见地塑造了位极有魅力的老年女性角色——解甲归田的将军格罗马·尤尔吉娜。

图受访者提供,游戏《三角战略》

外形上,这位年长的拳法家有敦实身材、灰白麻花辫、方便活动的衣服、自信凌厉的眼神和彰显经验的皱纹。

情节上,其未出场的时候,玩家就能从各种带着憧憬尊敬情绪的故事里听到她的事迹,可见游戏从背景设定上给了这个角色足够的篇幅和尊重。

“战力上,这位前任将军和能以一敌百的现任女将军也有明显的风格差距,速度快移动高,对地形适应好,同时高闪避加近战必反击的特性也让她很适合成为一位闪避T,是这类人物形象中很少见的战斗风格设定。”an对我介绍道。

“她绝对不是那种大多数作品里会出现的乏味‘老奶奶’形象。”an强调,“我们想要的是游戏世界中能展现更多不同的女性角色的魅力。”

但这并非意味着,那些在舆论战争中饱受争议的“性感”女角色不符合女性玩家们的期待。我注意到《三角战略》里也有一位穿着暴露的女性角色,an向我解释道:“嗯,以死板的批判角度来说,大概这个角色会被挂上男凝的标签,但是塑造角色需要全方位的考量,这个角色的职业是舞女,技能上偏重跳跃舞蹈和魅惑,这个打扮穿得少一点是符合设定的。所以我认为这种设计和那些为了性感强行让女战士穿比基尼的设计是有区别的。”

图受访者提供,游戏《三角战略》

将女性角色性感化,是一些玩家的雷点。去年,游戏《哈利波特魔法觉醒》的部分玩家反馈,女性角色在被雪球砸中时,会面部泛红、吐出舌头,质疑游戏故意将角色性感化。游戏官方11月给出致歉信,表明这是男女角色都可能会出现的bug。而舆论纷争在当时导致该游戏不少玩家流失。

Fend在“性感化”这方面比较宽容,倒不是她没要求,而是:

“如果客观上某个作品能讨好男玩家就全盘否定,那我们的选择就太少了。你说没饭吃的时候谁会在乎饭里有沙子呢?”打完这段字,fend向我补充了一个括号内容——(难听的大实话)。

她最近在玩的《无期迷途》也陷入关于性感的争议,该游戏有一张大胸女人被绑在椅子上的场景图。

图受访者提供,游戏《无期迷途》

比起讨论图片有没有物化女性,fend更好奇这张图片上囚禁状态、人物形象还有“审查”环节的含义。

“图上的角色叫九十九,她是人体试验的受害者,图片和人物经历相符。且这个‘审查’环节是通过话疗来了解角色的过往,解开心结……算是一种聚集在女性人物的叙述视角,我觉得能做到这点的游戏挺少见的。”

不过,虽能感受到游戏角色设计的小优点,fend对《无期迷途》的态度依然是“不会推荐给朋友”,原因和性别视角无关:

“我坚持认为抽卡手游像赌博一样害人。”

感到挑战的女性游戏创作者

那么,创作出女玩家期待的多元的、不被市场“女性向”标签所限制的优秀游戏,难吗?

独立游戏制作人王妙一在去除刻板印象这样的“糟粕”方面,感觉有挑战。

2017年她以工作室名义发布了代表作《WILL:美好世界》,这是第一个入选Fami通金殿堂的中国游戏。可现在回看,王妙一对这个作品不太满意。

“小时候看的日漫、接触到的游戏里的‘毒奶’多了,对很多实际有毒的设定习以为常。在长大后要意识到并将这些‘毒奶’吐干净是一个难且漫长的过程。”

回顾起“毒奶”,她举了个例子:

“最近我重新看了遍火影。里面有个非常厉害的女忍者前辈叫红,她回忆起小时候在经历忍界大战的时候,她想要上一线,而不是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避难,她的家人拍着她的头说:‘你不可以冒风险,因为你是女孩,要肩负我们家族传宗接代的使命。’红在主线剧情里后来确实怀了阿斯玛的孩子,为了给她塑造一个'坚毅的母亲'的形象,阿斯玛在红怀有身孕的时候殉职了。在火影里面像红一样,因为结婚或恋爱或生育退居二线的女忍者非常多,让人感觉女性忍者就是烘托男性的工具一般的存在。而这样的动漫在日本是国民级的动漫,在中国也非常受欢迎。 ”

“小时候看这个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包括主角是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的组合也觉得是特别常见的设定,但其实两个男孩子在比谁更强争着拯救世界而女孩子满脑子只有恋爱是非常不正常的,为什么女孩子不能拯救世界呢?”

制作代表作《WILL:美好世界》时,王妙一也延续了一些“糟粕”。

“那时我对‘真实的人’不够了解,对很多设定想得太过天真,对于‘师生恋’,只觉是一些作品中呈现的‘禁忌美好’,便也把这个元素加到了游戏中,全然没有思考到这种关系背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和性别的刻板印象,可能对现实中的一些未成年学生产生一些误导和影响。另外还有为了讨好男性玩家设计的大胸妹,这些出发点其实本身是有点问题的。”

“不过这部作品在‘女性力量’方面的表达我还是满意的,里面的女性角色都很强。”

我点了点头,想起自己昨天玩《WILL:美好世界》遇到的爽快情节——女角色李雯在网球赛上把男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好在,王妙一觉得自己在做的新游戏应该不会有太多性别和情感关系上的刻板印象。

“新游戏是关于亲情与友情的,因为更想着重讨论这些主题,所以这次会没有涉及恋爱,男性和女性角色间都没有恋情。”

某厂游戏策划阿绵则在各种“不尊重女性”的雷点,和女性玩家内部的复杂性上感到有压力。

她理解的“女性友好游戏”,需要:1、可选女性主视角。2、女性角色不能有过度的、不必要的暴露,窥私的镜头视角也需避免。

但在注意这些后,团队还是会收到批评:

“我听说友商做过一个剧情,是有个女孩在战火中被轮奸了。玩家就批评策划说‘你们是不是变态啊,就故意写这种恶心东西,觉得很刺激是吧’。好像那边的女策划写这个的目的,是想表达在那种历史背景下,一个女性会有多艰苦。”

“而当游戏结束,一段说明表示这个女孩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时候,玩家的舆论有了大反转,她们体谅了这段剧情。”

阿绵为友商感到惊险。如果没有历史原型,这段剧情就会永远被钉在辱女的耻辱柱上,若是舆情严重,还会造成大量玩家流失……可策划本人的初心是关心同情女性处境!

阿绵一直想写整体视角更女性化、情感更细腻的游戏。可项目方提示她:

你真的要面对‘难搞定’的女玩家吗?

“有些女孩讨厌性感的游戏形象,会感到被‘男性凝视’的压力。可也有不少女孩喜欢那种很夸张的胸大腰细的姐姐……整体而言,男玩家相对来说更不在乎剧情的情感细节,更在乎数值和战斗的爽感。但女玩家的需求会更细腻复杂,策划也无法避免被骂。”

综合市场和创作偏好,阿绵所在的团队投入“一般向”的游戏,她依然有空间坚持自己的创作本心。

其他人则不一定有这样的好运。阿绵的一位朋友经历过一次魔幻的二次元游戏面试,面试官坐在咖啡厅里,只和她说了一句话:

现在给你五分钟,马上给我设计个‘玩家能舔的老婆’出来。

阿绵的朋友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在游戏业中,女性创作者的比例尚不足以代表女性玩家。上文提及2022年美48%的游戏玩家是女性,但同年一项针对美国视频游戏开发商的调查显示,只有23.7%的从业人员是女性。

阿绵所在的项目是算公司里女孩多的,也只有1/4的策划是女生。

为了追赶越来越复杂的需求,一些公司选择了改变,大型游戏公司育碧在其新闻网站中定期更新“育碧女性系列”访谈。

有像Woman in Games这样的组织,时常对从业者、游戏产品、游戏社区的包容性进行建议倡议,其于8月17日推出了第二版指南(《指南:建立公平竞争环境》)。

时尚品牌也开始拥抱游戏。Burberry今年与电子竞技俱乐部Gen.G合作,希望能支持更多女性参与电子竞技。其指出,尽管女性参赛人数不断增加,但前300名电子竞技收入者中没有女性选手。

但最小最初的改变,可能发生在离玩家最近的游戏讨论社区中。

 “她们”的游戏社区

建组经历不同,但fend和an等人都在豆瓣上管理着女性游戏讨论小组。

2020年,常刷S1之类的男性论坛的fend发现了一个女性专属的游戏讨论组。

“S1讨论游戏十分活跃,但有些男玩家会给事物起各种低俗化的昵称,比如把相机的定焦镜头叫‘痰盂’,把《异度之刃2》称为‘奶刃2’,甚至更夸张的,直接开贴说对女性游戏角色‘撸了一管’……所以当我发现一个女性游戏玩家社群的时候,真的很惊喜。”

可她加入几月后,和组内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争吵最终以她被谣传为男性并踢出小组落幕。

不服气的fend和其他几位网友建立了GG组(豆瓣GirlGamers组),这个组入组不需要验证女性玩家身份,欢迎所有人进组,但在组规中说明“不建议男性成员在本组发言时表达或强调自己的生理性别”。

fend向我介绍,GG组的氛围是自然而然地偏向了对游戏本身的讨论,批评男玩家或游戏厌女氛围的帖子很少,涉及人身攻击的帖子(无论针对男女)都会被处理掉。

“游戏中的刻板印象、物化女性等不友好的部分太多了,可以说,女性玩家都需要在接受、习惯这些前提的情况下才能开始玩游戏,渐而因为一些批评已经说过太多遍,或者心里非常清楚,反而不会花大精力专注这方面。”

去接受、去习惯一些不方便的事,是fend的日常。

身为听力障碍者,fend有时候玩着玩着游戏,突然出现一个需要“听声辨位”的环节,她把耳机开到最大,也辨别不出来声音是从哪来的。如果去看电影,进了厅发现没字幕,也只能放弃。

有些体验,占优势的群体是不会察觉到的。这种情况也可以置换到玩家身上。如果游戏预设视角为男玩家、男角色,那游玩游戏的女玩家就会像套上上一件不合身的衣服,干什么都不方便、不舒服。”fend的这些字从聊天框里跳出来,我感到一阵羞愧。

就在几分钟前,我也想当然地给她带来了麻烦和不便。她说“可以开始聊啦”时,我拨了通语音过去……她挂断电话解释一阵,我们才在微信里完成此番对话。

an、花鸟、赫卡特、蛋堡、寻、zz、阿鸿是豆瓣小组“集合啦!姐妹游戏会!”的管理者。她们设定的入组方式和管理理念和fend非常不同

“集合啦!姐妹游戏会!”在审核女性身份方面非常严格——

“我们因此也付出了一些小组相对人数较少的代价,但是我们认为这种代价是值得的,严格的审核让我们的组员会相对更有安全感。”

在讨论视角方面,也更侧重“女性视角”。某种程度上这是为对应一些传统游戏论坛的缺憾。

蛋堡说:“这些论坛在信息表达上有些问题。很多帖子喜欢用各类圈内名词来提高阅读门槛。”

去年,她们在Steam开拓了一处女性专属 steam鉴赏家,希望小组的steam鉴赏家和测评组都可以呈现“理性和感性兼备的女性视角评测与体验”

图受访者提供,姐妹会鉴赏家部分评测

讨论区分成了“系统邮件”、“世界大厅”、“打分面板”、“信息速递”和“赏金任务”五个区。

像我样有“排雷”需求的玩家,通常会潜在“打分面板”。其中推荐或批评游戏的帖子会细致列明游戏在设备、操作上有什么限制,是否可选女性主人公、是否有让女性不适的段子等等。

这里也可以看到女性玩家的“容忍度”。一般而言,主创或内容显现出对女性不尊重的游戏,会受到最严肃的对待——玩家拒绝贡献金钱和时间。如果是形象语言设计等存在刻板印象,活跃的女玩家可能不会离开,但会发帖批评。

不使用“黑话”,小组里的帖子已没什么阅读门槛。但管理员寻希望在讨论中进一步打破“游戏”本身的门槛,让更多女玩家能抛开一些刻板印象中的“游戏鄙视链”,自信交流:

“家庭的经济水平和教育理念或许决定了每个人开始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但从广义的‘游戏’来理解,人从出生起就会娱乐游戏了。”

所以,当申请进小组的姊妹小心翼翼发出类似“我爱玩XXX,这个算游戏吗?”的疑问时,寻都会肯定她:

毕竟,相信自己,并鼓励其他姊妹自信玩耍,这种道理已被画到“集合啦!姐妹游戏会!”小组的头像里——一个象征女性玩家力量的,紧握手柄的女性拳头。

姐妹会成员设计的小组头像:一个握手柄的女性拳头


}

《恋与制作人》角色之一:白起

  乙女向游戏(乙女指介于萝莉和御姐间的女孩子,年龄在14-18岁)《恋与制作人》火了。

  截至昨日,公测仅十几天的时间,《恋与制作人》已超过《荒野行动》和《王者荣耀》,登上App Store游戏免费榜第二位,Tap Tap平台上安装量超30万。有报道称,其上线首周单日iOS收入可达30万元以上,游戏媒体gamelook认为,仅iOS的首月收入即有可能突破5000万元。

《恋与制作人》在App Store上已冲至第二位

  社交平台上同样势头猛劲,粉丝数和话题阅读量蹭蹭猛涨,同人段子小剧场漫天飞舞,朋友圈总有一个身中情毒的女性朋友,一掷千金十连抽只为一张她“老公”的SSR。

  从没玩过的人一边感叹“这帮人疯了”一边一脸懵——你们玩的究竟是啥?

  作为一款面向女性玩家的游戏,《恋与制作人》融合了卡牌、冒险、恋爱经营等多种元素。和传统的乙女向游戏相比,《恋与制作人》可谓集玛丽苏之大成,四个男性角色:腹黑毒舌的霸道总裁、时刻守护的深情学长、温文尔雅的天才科学家、阳光治愈的流量巨星,言情小说中你喜欢的男主类型,这里全都有。

  游戏剧情则堪比偶像剧:丧父女主继承家族企业后举步维艰,为了让公司得以生存,需要制作电视节目以重新获得行业和市场认同,这就是玩家的主要任务之一——制作。玩家通过关卡和抽卡可获得角色卡牌,卡牌除了立绘美型、造型多样外,还决定着关卡的能力值大小。

  主线章节在通过一定关卡后方可解锁,节目效果出色才能使游戏向前推进,并增进男性角色的好感度。

  恋爱养成自然是永恒的主题,360度全方位玛丽苏互撩桥段在玩家和男性角色间上演。打电话和朋友圈环节更是直击少女心,声优阵容十分强大,阿杰、边江等配音演员已经是电视剧里雷打不动的“老公音”,男主打call,玩家尖叫,杀伤力不容小视。

  第一人称视角给玩家以足够强的代入感,但也注定了起名不能太随便。叫“夫人”“老婆”的玩家满眼红心小鹿乱撞,叫“抠脚大汉”“狗蛋儿”的玩家捶胸顿足痛心疾首。当然,如果舍得氪改名卡,叫“爸爸”或许也不是什么问题。

  事实上,《恋与制作人》这一游戏被吐槽最多的就是付费,有玩家自嘲“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我的钱已经养不起这四个男人了”。

  由于加入了卡牌元素,《恋与制作人》少不了抽卡套路。获得男主“羁绊”的最直接途径就是抽!抽!抽!而据官网数据,SSR掉落率仅为1%。也就是说,为了离你的“老公”再近一点点,就必须氪金。除了抽卡,多人副本使得游戏偏重度也受到了玩家吐槽,甚至有玩家直言“不氪金根本玩不下去”。期盼解锁男性角色的后续剧情吗,先掏钱;想拥有更高的能力值完美拍片吗,先掏钱;想听霸道总裁电话“明狠怼暗关心”吗,先掏钱。你可能只是想和心仪男主好好谈个恋爱,但他却先和你谈钱,可以说是很冷酷很无情很无理取闹了。

  然而,少女们为了自己的情怀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有土豪玩家砸下几万块只为抽到一张心仪的SSR,小R和不想花钱的玩家就只能勤勤恳恳做任务,慢慢吞吞推剧情。有玩家表示:“氪了一千多没抽到SSR就放弃了,我还是比较了解自己的血统的。但是没有SSR根本推不动,第三章好不容易过去了,第四章又卡了。”

  新浪科技针对这一现象,随机采访了一些玩家和非玩家,以下是他们对于《恋与制作人》的游戏感受:

  A、 皮卡丘 职业:码字狂魔 女 90后

  微博关注的一个作者说她在玩一个游戏,适合男朋友很直男的女生去试一试,于是我在上个周末下载开始入坑。前两章还是很顺的,但是到第三章就卡了,其实我玩的时候网上已经开始讨论这个游戏氪金是不是坑的事情了,于是我转战了攻略,虽然还是很艰难吧,但游戏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最喜欢白起,学长默默守护还有在风里这个梗,以至于我狂刷了一堆小剧场和段子以慰藉没有ssr的心,太难抽了!

  一周过去了,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玩,但可能是我们都比较忙,投入游戏的时间比不上小朋友们了,我感觉我离白起越来越远了哈哈哈。

  B、不存在的中年少女 职业:专门给人开白名单的新媒体人 女 90后

  作为一个高三就戒了游戏的人,我在同事的影响下尝试试了这款游戏。界面很有二次元的感觉,明朗的色彩显得非常少女心。但是作为一款游戏没有比较明显的提示标志,一开始都不知道点哪里开始。比较人性化的是会有一个弹窗问你是不是已经成年,以此来限制儿童沉迷游戏,显然吸取了王者荣耀的教训。游戏开始就是一个小短片,大概情节就是女主做那种被王子搭救的梦,以此为悬念,再以叙事的方式进行。故事会安排许多障碍,让你获得道具去PK升级进入下一环节,跟奇迹暖暖太像了。

  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奇迹暖暖,因为里面的衣服好看啊。而这个游戏里面的情节都是灰姑娘遇到霸道总裁的老式剧情,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喜欢,像我这种心态老油条的老少女来说显然不合胃口。玩了一局发现一直卡在同一界面,果断卸了。

  C、胡一天姐姐 职业:美貌的开发敌人 女 90后

  我倒对这个游戏感觉还好,但是四个长得一样的男主,白痴的剧情,有点无力吐槽。

  外加实在对二次元无法产生任何的幻想。但架不住室友爱玩,她天天一回家就抱着四个老公谈恋爱,说最喜欢的男人是白起,因为CV;跟我吐槽官方一定会把民调好感度最高的羁绊抽卡率降低,所以她要保护好白起老公;其实我们一把年纪了还玩这种游戏感觉有点羞耻,

  室友说那不是老公,是她养的奴隶哈哈哈哈哈哈。感觉身边的话题最近都变成了这四个男人,天天多了好多笑料,这也是我玩下去的最大动力。

  D、人物:黄杆子要瘦 职业:美少女 女 90后

  偶然听朋友提起跟风下载,玩了半小时没什么感觉。晚上回家路上无聊,打开再玩了半小时,卸载。我卸载的原因就比较奇葩了,前半个小时玩起来没感觉,后半个小时感觉这个游戏已经能抓住人心了,怕自己陷进去,所以在陷进这个幻想的世界之前,赶紧逃离。

  不得不说,这个游戏的设定满足了少女(其实是中老年妇女)的一切幻想,那些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爱,给得够够的。我是属于比较克制的,清楚地知道游戏太虚拟,陷进去很容易找不着北;而回头再回到真实世界,这对比血淋淋的,对自己来说多残忍,果断卸载。

  E、人物:泰勒男友 职业:俏皮可爱的数码博主 男 90后

  我没玩,但是我女朋友在玩,我每次问她玩啥呢好玩吗,她都一边埋头玩一边和我说:太无聊了!

  F、作死小能手姐姐 职业:手撕pm的rd 女 90后

  一开始让我玩这个游戏我是拒绝的,奇迹暖暖同公司出的!不就顶着充钱两个字吗?而且四个野男人的人设并不是很戳我,立绘的辨识度还不高。

  但架不住那个周六周日,微博上我除了这个游戏就刷不出其他广告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作为一款传统的乙女游戏,他们抓的点还挺多,声优(中日)+立绘+恋爱剧情(娱乐圈+黑化+超能力)。而且李泽言太逗了,一般乙女游戏要收获好感度都要顺着说话,李怼怼就是越怼他好感度加得越高。一开始最不喜欢李怼怼了,一路怼他,结果他好感度蹭蹭涨。

  后来在微博上渐渐段子变多了,坚持玩下去的动力就更大了,感觉游戏浑身上下充满了反差萌。剧情有反转,人设有反差,玩家也不按套路出牌,却很微妙地形成了特有的趣味。公司名取成“随便建的”,女主名取成“这位施主”,恶趣味hhhhh!既有浸入式的体验,也能剥离出来开上帝视角吐槽,还挺好玩的。

  G、人物:风驰电掣拓海哥 职业:偶尔滴滴司机 男 80后

  这个游戏不适合我,我真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玩,好好谈个恋爱不好吗姑娘们?

  H、人物:超模少女 职业:资深腐女 女 90后

  要是Gay与制作人我就玩。

  I、人物:小浣熊他哥 职业:快中年的不睡觉男人 男 95后

  作为一个直男游戏玩家,当我看到这样一款为女性玩家设计的游戏出现在App Store排行榜的第二位的时候,我真是大吃一惊。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边翻白眼边玩了恋与制作人12个小时。

  在我看来,游戏的主要模式与阴阳师等卡牌游戏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它用了一个假的社交场景来施展“美男计”。

  随着游戏的深入,通过抽奖获取更强的羁绊,过更多关卡,获得“约会”机会。此外穿插在游戏中,主角还会打来电话,朋友圈、短信互动不断,仿佛将玩家置身在梦幻王国里。当然,对于我这种非受众玩家,当然是疯狂跳过……

  升级很慢,如果羁绊级别不高很难迅速过关,如果玩家想快速约会到心仪的男主,就需要氪金了。

  总之,市面上针对女性的游戏并不多,在狂撒农药每晚吃鸡的时代,《恋与制作人》也体现了女性玩家的疯狂,以及市场的潜力。

  J、人物:夏夏 职业:还没毕业的大三少女 女 95后

  朋友在玩,但我没有玩。听说很撩,但也听说难玩,而且朋友说她玩了之后恋爱了,可以不要男朋友了,我……

  K、人物:大豆 职业:象牙塔内在读生 女 95后

  边氪边后悔,后悔也想氪。我只是想集卡收短信看朋友圈等他们给我打电话啊!

  虽然氪金属性饱受诟病,氪金玩家怨声载道,击退不少手游新人,或许会对用户留存产生一定影响,但仍然挡不住《恋与制作人》一路红火。各社交平台上已经被KOL刷屏,从二次元到游戏圈,随处可见关于男性角色的画手自制图和小作文,coser们也加入了热度阵营。制作方趁热打铁推出了人物徽章周边,上架后一抢而空,女性玩家的消费力可见一斑。

  不过,放眼国内的乙女游戏,现象级有之,持久性不足,总是逃不过“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魔咒。早期的《明星志愿》早已辉煌不再,橙光乙女游戏的知名度稍弱,即使是《恋与制作人》自家公司叠纸网络的前作暖暖系列,火过一个阶段后也渐渐失去人气。能否较好地平衡付费模式与玩家关系,把握时机进行IP衍生甚至影视化,以及在成为现象级后如何面对后来者的挑战,或许是《恋与制作人》制作方最该思考的问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恋与制作人抽卡技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