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题怎么得出的结果,求个过程。

(诗文等)含意深长、耐人寻味就像河流一样。

携永如斯还是携如永斯?两个成语意义一样吗?

求达人帮忙看看,这道题该怎么做,要有过程哦,谢谢

隽永含蓄指的是意义深刻,准确婉转,常用来形容文章写的好;也作为一种诗歌特征,诗歌中不把意思明说出来,而是隐藏在所写形象里的,就是含蓄;而情深意厚含而不露,又十分耐人回味,就是隽永。一般说来含蓄的诗多隽永,隽永的诗也多含蓄。
意义深刻,准确委婉,常用来形容文章写的好。
隽永的意思:语颇隽永,耐人寻味。
同义词:含蓄隽永,隽永如斯

隽永:意味深长,意境悠远。 如:可以说像 斯:这,这个。
整句直译就是:像这一样意境悠远。
但根据我的理解,翻译成感叹:这是多么的意境悠远啊!更合适

爱永远不会嫌晚,隽永如斯,是什么啊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就是不管到什么时候, 只要你找到的是你自己内心所接受的爱! 那就没有早晚 这份爱一样会情谊深长 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诗文等)含意深长、耐人寻味就像河流一样。 Dove费列罗 | 33 0

(诗文等)含意深长、耐人寻味就像河流一样。

隽永:意味深长,意境悠远.
含意深长、耐人寻味就像河流一样.可以指爱情携手到永远.


意思是如此安静或者像这样安静。 一、读音 [jì jìng rú sī] 二、部分释义 寂静: 没有声音;很静:~无声。 斯:意为“这”。 如斯: 如此,像这样。 三、示例 1、月朗风清,虫鸟入眠,寂静如斯,正是沉淀心神的时刻。 2、落针可闻,寂静如斯,可她的心中却波涛汹涌。 扩展资料 “寂静如斯”并不是一个成语,只是在词语上在添加一个“如斯”,如斯是有出处的:出自《论语·子罕》。 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此处“如斯”中“斯”代指河水永不停息流逝的样子。 释义:孔子在江边上看着滔滔的江水感叹说:“这世间的人不顾修身续慧命,只为追逐名利前仆后继的就像这江水一般的,挟老死病苦昼夜不停的奔劳。” 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时光如流水,在身边静静地淌过,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这个解释对于现在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

主要特点在于,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沉幽远,意味深长。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也常用来表述艺术性较高的作品的审美效果。


“隽永”怎么读(拼音)


[meaningful] [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通论战国时说士权变,亦自序其说,凡八十一首,号曰《隽永》。——《汉书·蒯通传》



含意深长、耐人寻味就像河流一样(指诗文等)


爱永远不会嫌晚什么意思

就是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你找到的是你自己内心所接受的爱!那就没有早晚之说了~~~~


會 錯過的衹有一次 再來的只是廉價


永远不嫌晚坠入爱河 是什么意思

事业为先、情感后而推迟、


帮我想个和 “爱永远不嫌晚” 的名字。


永远如斯:永远像这样。
斯: 这,这个,这里:斯人。斯时。以至于斯。


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这句话的意思

好的书籍,就是对自己有益的好朋友,无论古今,这个道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出自塔帕.英国人,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如斯:如此; 斯,代词,意为"这",表示语境中所指的事物。如斯:像这或像这样。始看书,等到迷上书时,才不会觉得相见恨晚啊! 解释: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七修类稿·奇谑三·代死失火》:“苟谓事事如斯,吾未之信矣。” 《黄山之歌》郭沫若:“峨眉号称天下秀,不知是否信如斯。” 相同句子: 孙中山:“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扩展资料: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    1、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苏轼    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来源无忧考网:

如斯长夜,永燃明灯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寓意,如此 漫漫长夜,好像永 远燃亮的明灯。


隽永的意思具体如下: 1、(言辞诗文或其他事物)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引证:麻革 《阻雪华下》:“得山真隽永。” 2、食物甘美有回味 引证:郭沫若《苏联纪行·六月廿日》:“大使馆是租住的,陈设相当堂皇。喝一盏盖碗的中国茶,特别感觉着隽永。” 3、书名 引证: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短诗以隽永胜,长诗以宛曲尽致胜。” 扩展资料 隽永的近义词: 一、生动 释义:具有活力能使人感动的、生动指有活力、能起积极作用的。 引证:鲁迅《彷徨·高老夫子》:“这圆圈又生动了,忽然扩大,忽然收小,使他的眼睛有些昏花。” 二、活泼 释义:富有生气和活力;灵活,不呆板。 引证:草明《乘风破浪》第三章:“会议变得活泼起来。”

}

  “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连小学生都能做出来。”不少市民喜欢用这样的口头语来相互调侃。家住杨家坪的张秀凤就因老师给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布置的一道家庭作业题烦恼了几天。结果上网一查,发现这道题是网上人气较高的难题个例,曾经难住30个参与解题的大学生。布置作业的老师表示,布置这道作业题,本意是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并没有让孩子一定要做出来,做不出来也不会批评孩子。

  女儿家庭作业难倒一家人

  原本想好好利用元旦三天休息的张秀凤,却因为在杨家坪小学读四年级的女儿拿回的一道家庭作业郁闷。张秀凤将难倒他们一家的作业拿给了记者看,当记者读完题后也认为该题有难度。原来这道题为:一列队伍长100米正在行进,传令兵从排尾走到排头,又从排头走到排尾,这列队伍正好前进了100米,已知队伍的速度和传令兵的速度保持不变!问传令兵走了多少米?

  “我和老公想了一天一夜都没能解答出来,于是在2号将题拿给了姐姐的孩子做。”张秀凤告诉记者,她姐姐的儿子在读大学本科。可是,她姐姐的儿子也未能将题解答出来,就连他身边的其他大学生也未能解答出来。“我听到这样的结果时有些生气,觉得老师是乱在布置作业,这样的题连大学生都做不出来,更何况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原来被网上列为“难题”

  为了能将这道家庭作业做出来,张秀凤姐姐的儿子将题输入百度,结果发现此题是网络上一道比较红的难题,曾经难住30个参与解题的大学生。原来这道题有两种解答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利用方程来解答,而第二种方法则是利用极限分析法。

  张秀凤认为,才念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没有必要做这么难的题,同时也打击孩子和家长的信心,为他们增添了烦恼。

  老师:让孩子体会思考的快乐

  这么难的题怎么会布置给孩子们当家庭作业呢?记者联系上了布置此题的老师。该老师表示,这道题是他无意间在网上发现的,觉得很有意思就布置给孩子当元旦里的家庭作业。“这道题的难度肯定超出了孩子们所学的范围,但是这样的题却能培养孩子们的推理能力。”老师表示,虽然网上给出的解答十分复杂,但是可能有孩子逻辑推理能力很好的,会根据自己的方法得出答案。并且这道题并没有要孩子一定做出来,做不出来也不会批评孩子。主要是希望孩子们能动脑筋去思考,体会思考过程中的快乐。

}

这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第 1 篇

  使学生认识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含义,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而且还要让学生总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条规律。

  有余数的除法,不能根据乘法口诀直接找到商,因而试商是关键,也是教学的难点。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1、准备题第1题,问:填5行不行?添3行不行?

  2、第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

  1、把6只苹果分给2人。分得怎么样了?(每人3只,

  2、把7只苹果平均分给2人,分得怎么样了?(每人3

  只,但没分完,还有余。)

  3、平均分后的余下的1,我们把这个数叫做余数。

  2、这个算式不能正好用乘法求商,我们想:5*()<38,()

  里最大能填的数就是商。所以商是7,余数是38-7*5=3。

  3、“试一试”让学生字动手做,并说出为什么。

  1、第1题,可让学生实际操作一下,加深对余数的认识。

  2、第2题,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3、第3题,练习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本课的重点是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1、第4题,把被6除没有余数的数、被8除没有余数的`数分别挑

  出来,写进指定的集合圈里。

  2、第5题,把被5除余1的数、被7除余3的数分别挑出来,写

  进指定的集合圈里。

  3、第6题。要帮助学生弄清楚“除以9呢”的具体要求。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能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题。

  难点是正确使用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准备题。通过摆圈,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加深理解。

  1、先审题,说说算式的意义。

  2、用竖式算出得商6余1。

  3、联系算式说说6是什么意思,在它后面要注上什么单位名称;

  说说余数1的意思,它的单位名称是什么;被除数19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1、先让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

  2、用竖式计算得商7余1。

  3、然后针对结果说说7的意思是什么?它后面应注上什么单位名

  称?1的意思是什么?它后面应注上什么单位名称?

  4、“试一试”重点是单位名称的处理,要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思

  考过程,加深理解。

  1、第1、2题加强单位名称的处理。

  2、第3-6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用以解答应用题。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及其应用。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能用以解答应用题。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1、第1题,要求竖式计算。

  2、第2题,让学生口算判别类属,填入适当的集合圈。

  3、第3题,可以允许学生用口算求结果。

  4、第6题,要帮助学生明确第二问里借出的故事书仍旧是48本。

  5、第7题。编好应用题可以口头列式解答。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使学生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乘除两步计算式题。

  第二步计算,关键是抓好第一步计算。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准备题。计算后由教师指出:加和减是同一级运算,所以加减混

  合式题要从左到右进行计算。

  1、先研究运算顺序。

  2、这是道连乘题,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3、读一读这个算式:2乘3,再乘9。

  4、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还可以读做:2乘3的积再乘9。

  1、加减混合式题是按什么样的顺序计算的?

  2、例2是一个乘除混合式题,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3、读法为:“54除以9,再乘7”或“54除以9的商,乘7”,

  但第一步不能读做“54与9的商”因为这样分不清哪个为被

  4、“试一试”可由学生独立完成。

  “练一练”。第1-3题,应根据课本要求,逐步地从扶到放。第

  4、5题,可以根据习题形式做适当指导。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乘除两步计算式题。

  掌握乘除两步计算题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1、第1-3题。先复习乘除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再做练习。

  2、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同桌互查。

  3、第2题,可采用同桌合作的方式练。

  4、第4题。可以采用同桌轮流回答的方式进行。

  5、第5题。应该先列式计算第一个问题,再列式计算第二个问题,而不能用一个算式去解答两个问题。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1、第6、7题。要先复习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和乘法两步计算式题

  的运算顺序,概括得出:加减是同一级运算,乘除是同一级运

  2、第8题。也可以采用1人提问、全班抢答的方式进行。

  3、第9题。先出示第一问的两个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解答。

  然后提出“如果每行种8棵”,让学生提出问题,再解答。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乘除计算和解答乘除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3个课时的重点分别是:乘法计算;倍数关系的三类简单

  使学生提高乘除计算和解答乘除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投影片、小黑板、小卡片。

  1、第1题,可先对口令,再计算。

  2、第2题,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列式解答。

  3、第4题,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建立起算式和意义之间的联

  4、第5、6题,要注意比较。

  5、第7题,首先要理解图意。编完后,可让学生把一道乘法应用

  题和除法应用题进行比较。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1、第8题。可以重点复习倍数关系三类问题的数量关系。

  2、第9题。可以重点复习倍数关系三类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

  3、第10-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4、第13题,可以补的问题有两种补法,分析比较两种补法。

  5、第14题,可以补的条件有四种,先让学生说说,再进行补充。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1、第15、16题。前两课时中已经复习过,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

  2、第17题的两小题,都是求48里面有多少个8。

  3、第18题的两小题,都是求4个9是多少。

  4、第19题的两个小题,都是把63平均分成7份,求1份是多少。

  5、第20题,集倍数关系和相差关系于一题。

  要求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共同评议。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第 2 篇

  1.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试商能力。

  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展示课件:出示课本51页的主题图,创设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摆,最多摆几组,还多几盆?

  二、合作探究,创新发展。

  1.自学、交流,学习例2。

  (1)自学、合作探究。

  师: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课本P51的例2。

  课件出示问题:一共有23盆花,每组摆5摆,最多摆几组,还多几盆?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看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跟你们组的小伙伴尝试解决问题。

  (2)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3)学生自由汇报。

  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

  (4)师生共同点评学生答案。

  小结:剩余的3盆,我们把它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没有正好分完,还有余数,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2.自学、交流,学习例3。

  (1)猜想-验证,突破难点。

  a.让学生猜想:假如除数是5,请猜猜余数可能是几?

  b.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验证: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到底余数可能是几?请同学们翻到52页看例3,利用小棒摆一摆,再观察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c.引导学生得出:余数<除数

  d.小结:余数<除数

  师:请同学们再看课本51-52页的内容,有不懂的请提出来。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准备:余数分别是1、2、3、的3只猫,及鱼状的卡片。

  方法:学生写了余数的算式(鱼)贴上相应的猫上。

  最后点评表扬学生(课件出现小猫说谢谢同学们送来的鱼)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第 3 篇

  教材第63页例4及相关内容。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通过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判定所找到的商是否正确,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且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本课是除法竖式的第二层次,利用乘法口诀试商。教学中应联系到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除法的经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试商的思考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又为后续而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打好基础。

  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方法:借助分小棒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不分小棒,自己试一试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板书课题)

  (一)探究试商的方法

  1.出示题目:43÷7=□……□

  2.引导学生组内讨论:算式的商是几?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数是1。

  预设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大于43,说明商大了,要减小1,商是6。

  预设3:如果商是5,五七三十五,余数还剩下8,大于除数7,说明商小了,要改成6。

  4.师生小结:在找商的时候,要使这个数和7相乘最接近43,且小于43,最后得到的余数比除数小。

  (二)深入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学生自主列竖式计算43÷7。

  (1)6与7的积写在哪里?

  (2)余数1是怎么来的?

  (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呢?如果发现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余数等于除数呢?

  (三)尝试应用,内化方法

  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先用竖式计算,再在横式上写出商和余数。

  (2)交流反馈时,说一说计算的方法及竖式里每一个数表示的意义,重点交流如何试商。

  (3)检验余数是否比除数小。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指定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试商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3.列好竖式,你是怎样检验的?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5题。

  引导学生理解“某数里面最多有()个另一个数”的意思,需要学生利用除法竖式试商。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6题。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地想出商?

  (二)综合运用。(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的发现。

  2.集体交流,感受“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提高练习。(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5题)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根据“余数要小于除数”确定除数分别为2~9这八个数;

  (2)再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算出与除数相对应的被除数。

  2.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这是一道开放题,不要求学生说出所有答案;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他们有序思维的习惯)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第 4 篇

  (一)进一步加深对除法的两种应用题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学会解答有余数除法的两种应用题,正确书写得数后面单位名称。

  (三)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1.()里最大能填几

  2.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今天学习应用题。(板书课题)

  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剩几支?

  先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分分看。着重说出分的结果。(每人2支,还剩1支)

  (把一堆东西,要平均分,所以还是要用除法。)

  答:每人分2支,还剩1支。

  提问:(1)回忆刚才分小棒的过程,商2表示什么?(每人2支)因此单位名称是支。

  (2)余数1又表示什么?(还剩1支)因此单位名称也是支。

  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由学生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相邻的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每袋装5个,说明每袋装的.同样多,还是要把这些乒乓球平均分,所以要用除法)

  由学生试一试列式解答。

  学生在试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得数的单位名称不知怎样书写,这时组织学生讨论,必要时,教师用圆片代替乒乓球,进行演示。从而得出43里面有8个5,就是可以装8袋,余数的3,是还剩3个乒乓球。板书如下:

  答:可以装8袋,还剩3个。

  引导学生把例3和例4进行对比。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用除法解答,因为都是平均分。不同点:例3,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相同;例4,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不同)

  教师小结:我们在解答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时,要注意根据问题的要求书写得数的单位名称。

  (1)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2)有42棵菜,每筐装8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菜?

  全体学生在书上解答,订正时,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怎样试商,怎样书写得数的单位名称。

  看图说题意,再写算式。

  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填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相邻同学互相商量,然后全班交流。最后教师归纳。

  根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这道题的余数是1,除数就可能是2,3,4,5,6,7,8,9,从而可以得出有下面8种不同的填法。

  4.课后练习练习三十六第1,2,3题。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有余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加深对除法的两种应用题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首先复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两种不同除法的实例,由学生讨论解答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由于都是平均分,所以都要用除法解答。在突破得数单位名称写法这一难点时,通过学具操作和教具演示,使学生体会到要根据题意和题目要求来确定单位名称。在练习的安排上,注意有一定的坡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学大题步骤对了结果写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