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型企业的绿色降碳改造工程有哪些可以做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关于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的通知》精神,推动重点行业加快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针对我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含光伏玻璃,下同)、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五大行业重点领域和数据中心,开展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坚持能效引领、统筹部署。深刻认识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把重点领域能效引领纳入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整体布局,坚持全省“一盘棋”,实干争先、加压奋进,统筹抓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二)坚持对标标杆、整体提升。突出标准引领作用,对标国内外生产企业先进能效水平,确定各行业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以量化标准为牵引,推进开展节能降碳行动,助力全行业加快转型提升发展。

(三)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聚焦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先行先试,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待相关机制及整改路径运行成熟后再研究推广至其他行业其他企业。

(四)坚持一体推进、分工协作。加强省级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做好系统谋划和统一部署,落实属地监管指导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行业协会的指导帮助,强化多方联动、协同作战,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五)坚持综合施策、平稳有序。整合创新政策工具,加强财政、金融、投资、价格、能源等政策与产业、环保政策的协调配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稳慎有序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避免“一刀切”管理和“运动式”降碳,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通过开展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全省逐步建立起以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工作体系,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配套政策加快完善,推动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五大行业重点领域和数据中心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节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具体地:

到2023年,力争重点领域达到能效基准水平产能比例达到100%。

到2025年,力争重点领域达到能效标杆水平产能比例达到50%。

到2030年,各重点领域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高,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全面建立企业能效清单

1.明确重点行业领域。坚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指导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3个行业重点领域和数据中心的能效行动工作,由省经信厅牵头指导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2个行业重点领域的能效行动工作。待上述行业取得阶段性突破、相关机制运行成熟后,结合国家下一步主攻行业,研究确定我省下一批开展此项工作的重点行业。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加强能效引领,开展其他重点行业能效行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

2.严格落实能效要求。参照《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见附表),突出标准引领作用,严格落实我省重点领域能效要求。建立能效水平动态调整机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国内外生产企业先进能效水平、行业发展情况、技术改造能力以及装置整体能效情况、国家及地方能效标准更新情况,统筹考虑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保持生产供给平稳、便于企业操作实施等因素,适时动态调整行业能效水平。(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

3.建立企业能效清单。省市县联动对全省重点领域能效水平组织开展摸底调查,认真排查现有项目、在建项目,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对重点装置(生产线)逐一登记造册。委托专业机构并组织相关行业专家赴企业开展实地核查,逐一对照主要产品、主要用能设备等核实能效水平,于2021年12月前梳理形成重点领域装置(生产线)能效清单目录。(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能源局)2022年1月前,组织企业申辩和专家评审,能效达到标杆水平和低于基准水平的企业,分别列入能效先进和落后清单,经省级有关部门联合会审后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

(二)稳妥组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1.分类推动项目提效达标。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能源局)

2.制定技术改造实施方案。2022年3月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根据分工分别牵头制定省级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引导能效水平相对落后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科学合理制定不同企业节能改造时间表,明确推进步骤、改造期限、技术路线、工作节点、预期目标等。(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发挥属地政府责任,指导督促各技术改造企业对照行业总体方案制定周密细致的具体工作方案,重点明确技术改造路线、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等。(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

3.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按照“整体推进、一企一策”要求,依据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限期分批实施改造升级和淘汰。对于能效介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的装置(生产线),鼓励企业结合检修等时机参照标杆水平要求实施改造升级。对需要开展技术改造的项目,各地要明确改造升级和淘汰时限(一般不超过3年)以及年度改造淘汰计划,在规定时限内将能效改造升级到基准水平以上,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对于不能按期改造完毕的项目进行淘汰。坚决遏制高耗能项目不合理用能,对于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且未能按期改造升级的项目,限制用能。鼓励国有企业、骨干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开展节能降碳示范性改造。(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能源局)

(三)积极引导过剩和低效产能有序退出

1.引导低效产能退出。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规定,加大重点领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重点推动200万吨/年及以下炼油装置、30万吨/年及以下乙烯装置、天然气常压间歇转化工艺制合成氨加快退出。严禁新建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含芳烃抽提)、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80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制合成氨装置。新建炼油项目实施产能减量置换,新建电石、尿素(合成氨下游产业链之一)项目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大闲置产能、僵尸产能处置力度,提高企业综合产能利用率。综合发挥能耗、排放等约束性指标作用,严格执行有关标准、政策,引导低效产能有序退出。(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能源局)

2.科学调控粗钢产量。落实国家压减粗钢产量要求,完善产量压减月报制度和亮灯预警机制,防范化解过剩产能的复产和已取缔地条钢死灰复燃。以产量调控为契机,指导全省钢铁行业加快布局调整、产能整合、装备升级、技术创新,加速推进钢铁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统计局)

3.严把项目准入关口。切实履行审批程序,加强对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和审查。严格项目节能审查、环评审批,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提升项目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要求。对五大行业重点领域和数据中心中未落实用能指标的拟建项目,应立即停止。开展在建项目评估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坚决进行处置,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产能置换、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要求,未履行相关审批手续,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

(四)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应用

1.加强关键节能低碳技术创新攻关。系统梳理重点行业改造提升的技术难点和装备短板,充分利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和骨干企业的创新资源,加强节能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重点企业节能有重大推动作用的节能技术和核心装备。(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能源局)

2.加快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以新一代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可循环生产工艺装备为重点,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突破一批关键绿色装备,发展一批核心节能装备。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机制,发布浙江省重点节能新技术推广目录。深入推进首台(套)认定及推广工作,构建绿色化低碳化首台(套)产品大规模市场应用生态系统。加强产业节能创新链协同,推动企业绿色设备资源库、绿色材料库、绿色工艺库等建设,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推广力度。(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

(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做好重点领域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政策的衔接。推动各重点领域集中集聚发展,提高集约化、现代化水平,形成规模效益,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做强龙头企业,扶持优强企业,提质普钢企业,退出低效企业,打造一批领跑企业。进一步优化钢铁产业布局,鼓励有条件地区的长流程钢厂通过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优化石化产业空间布局,支持宁波(舟山)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成为更具影响力的石化原料和先进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打造国际一流的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

(六)加强数据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

鼓励重点行业利用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实现节能降耗。加快存量数据中心的节能降耗改造工作,到2025年,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3,集群内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得超过1.25,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加快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原则上布局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要统筹好在建和拟建数据中心项目,设置合理过渡期,确保平稳有序发展。对于布局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外的新建数据中心,地方政府不得给予土地、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大数据局、省能源局、省通信管理局)

(一)加强协同机制保障。2021年12月前,组建我省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专项工作组,明确成员构成、职责分工、工作机制等内容,建立完善定期会商、协调例会、评价激励等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浙江银保监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各地参照建立相应行动专班,加强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统筹推进本方案落地落实。同时指导企业落实好装置改造所需资金,制定技术改造措施,加快技术改造进程,积极协助企业解决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把握政策实施时机和节奏,避免行业生产供给大起大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

(二)强化政策协同支撑。落实节能专用设备、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行差异化要素扶持机制,对于改造后能效降幅较大且能达到标杆水平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加大用能、土地、税收、金融等要素的倾斜支持。发挥电价信号引导作用,对于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企业实施阶梯电价,倒逼企业加快提升装置(生产线)能效水平。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充分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向碳减排效应显著的重点项目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拓展绿色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低碳发展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鼓励政策,探索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数字化场景建设支持政策。(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能源局、省大数据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银保监局、浙江证监局)

(三)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源头把控,建立健全重点领域能效和碳排放监测与评价体系,稳步推进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核算、计量、报告、核查和评价工作。强化日常监测和现场检查,统筹推进重点行业节能监察,确保相关政策要求执行到位。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通报批评、用能预警、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完善重点行业节能降碳监管体系。发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用,加强对违规企业的失信联合惩戒。(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统计局、省能源局)

(四)加强示范引领宣传。以争取能效创新引领国家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发挥能效引领作用,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渠道。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传递以能效水平引领我省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坚定决心。遴选重点行业能效水平突出、整改成效突出企业,发布能效“领跑者”名单,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及时进行宣传推介。筛选能效水平领先、整改推进有亮点的示范地区,对其重大改革举措和成功经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省发展改革委、省经信厅、省能源局、省广电局)

来源: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浙江省能源局

}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节能降碳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节能降碳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委反映。

“十三五”时期是广州市落实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巩固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引领全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要求的关键时期,也是全面建设低碳城市、争取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的重要阶段。本规划依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和《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编制,是未来五年广州市推动节能降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二五”以来,广州市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把推进节能降碳工作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节能降碳工作新领域、新机制,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二五”期间,广州市以年均3.6%的能源消费增长率支撑了年均10.1%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性逐渐降低。2015年广州市单位GDP(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1.01%,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单位GDP能耗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低于广东省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的能耗水平。2015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5689万吨标准煤,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0.67吨,比2010年下降30.7%。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能效提高和煤炭消费比重的大幅下降。

一、节能降碳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广州市构建了较为完备的节能管理及服务体系。成立广州市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等相关工作。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推动各区政府、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工作。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先后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广州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广州市“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试点建设力度,先后被列为“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国家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审制度,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积极推广节能先进技术。设立节能专项资金,支持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及其他领域的节能改造、清洁生产等工作,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则用于支持包括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等六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挂牌成立,成为全国重要的碳交易平台。成立广州市节能监察中心,强化节能监察执法。

二、结构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7537.2461.01调整到2015年的1.2531.6467.11。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比重达45%。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十二五”期间共计淘汰小火电11.7万千瓦、焦炭24万吨、造纸0.5万吨、水泥30万吨、平板玻璃1075.5万重量箱、印染12281万米、制革109万标张、铅蓄电池69120千伏安,关闭搬迁市区314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企业。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完成1298台高污染燃料锅炉整治,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10年的32.4%下降到2015年的19.8%。建成天然气管网7943.76公里,燃气气化率达到99.7%,全市天然气消费总量超过20亿立方米。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总规模达150兆瓦,太阳能集热板安装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效果不断增强

工业节能。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39.2%,能效提升显著。实施“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组织企业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规划编制,“十二五”期间,全市百家重点工业企业实现节能约200万吨标煤。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推动22个工业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方案编制,完成28家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现场验收,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申报为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单位,制定《广州市清洁生产实地评估工作指引》。

建筑节能。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出台《广州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广州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176个,建筑面积约1746万平方米。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面积约499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光热应用建筑面积约315.46万平方米,使用太阳能光热板面积约8.83万平方米,推广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装机容量203.5兆瓦。组织实施101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对其能耗数据实时监测。荣获全国“十大绿色建筑标杆城市”“十大建筑能效先锋城市”称号。

交通节能。获批国家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大力发展高承载力的公共交通工具,推行集约化出行公交模式。地铁通车里程266公里,日均客运量达659万人次,地铁公交分担比例达40%,市区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0%。广州市作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截至2015年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46万辆。提前实施机动车国Ⅴ排放标准,全面推广使用国Ⅴ标准车用燃油。严格落实黄标车限行措施,共淘汰黄标车18万辆;实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遏制私人汽车数量增长。

公共机构节能。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建立公共机构资源能源消耗统计制度,推进无纸化办公和政府节能采购。开展公共机构用能诊断分析,制定实施《广州市建设绿色公共机构三年行动方案》,大力推动节能改造示范和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制定印发《广州市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办法》,规范、完善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操作程序,鼓励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

四、废弃物资源化低碳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实现“源头减量、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及全过程监管”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再造,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推动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工作对接。编制再生资源回收指导目录、行业发展规划,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和回收中转站建设,城乡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建成资源热力电厂1座、卫生填埋场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列入国家第三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成为引领国家未来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广州市“十三五”节能降碳工作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节能降碳作为应对改善环境和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20164月,中国正式签署《巴黎协定》,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将努力早日达峰。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争取率先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亟需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探索碳排放总量逐步下降的路径。尽管广州市节能降碳工作已打下较好基础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持续推进节能降碳仍存在诸多挑战。

一是节能降碳意识亟需提高。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对节能降碳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不够统一,经济增长与低碳发展的关系尚未有机结合起来。重后期环保治理、轻源头节能减排的观念仍普遍存在,节能降碳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先导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全社会还未普遍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低碳意识和生活方式。

二是绿色低碳市场亟需培育。节能降碳仍主要靠政府行政手段推动,市场未能在节能降碳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绿色低碳市场投融资渠道不畅,未能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节能、低碳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技术开发能力不足,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节能低碳咨询、评估、审计、技术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

三是节能工作覆盖领域亟需拓展。节能工作过多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节能,当前第三产业和生活用能已超过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50%,且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有继续上升趋势。节能降碳工作要逐步实现从抓工业、抓重大项目为主向多领域,全社会的由点到面的转变。

四是计量统计工作亟需强化。部分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完备,能耗在线监控和管理系统尚未广泛覆盖。能源消费统计系统较为滞后,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和统计体系尚未建立,影响用能和碳排放形势的分析和节能降碳工作开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加快构建政府指导、企业主体、科技引领、市场驱动、全社会参与的节能降碳体制机制,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绿色发展,统筹兼顾。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发展方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统筹兼顾节能降碳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在全社会各领域全面开展节能降碳工作,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监管,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先进节能降碳单位。

市场导向,政府推进。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政府引领职能,营造有利于节能降碳的市场环境,扶持节能低碳产业发展。

科技引领,管理助力。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效能源节约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以科技进步促进能效水平及减碳能力全面提高。强化用能精细化管理和执法监督,从管理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体制创新,政策保障。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完善节能降碳的相关政策,通过加强责任考核、政策激励、信息引导、资金扶持等,为节能降碳全面推进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

到“十三五”期末,全市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继续提高,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力争达到碳排放总量峰值,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节能目标。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284万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相比2013年下降12%,单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9.3%以上。

碳排放目标。力争在2020年左右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单位GDP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3%。

工业目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24%以上,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接近或者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筑目标。保持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全面执行,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40%以上,到2020年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0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5个以上绿色生态城区。

交通目标。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5%,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2万辆;公路客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碳强度比2015年分别下降2.5%和2.6%以上,公路货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碳强度分别下降7%和8%以上。

公共机构目标。完成200万平方米左右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创建100家以上绿色公共机构,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2015年下降10%以上。

第三章 构建低碳能源供给体系

严格控制煤炭等高排放能源消费,大力发展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生产、电力输送效率,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

第一节 严控煤炭消费总量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新建燃煤项目严格执行减量替代,扩大“无燃煤区”范围。重点发展高效热电联产机组,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和超出服役期限的落后火电机组。适度发展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的清洁燃煤发电大型机组,按照“超洁净排放”标准推进本地骨干支撑电源建设。推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实施煤电环保升级改造行动计划,淘汰分散式落后燃煤锅炉和落后机组,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到2017年底,全市具备一定用热需求的工业园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不再新建分散供热锅炉。发展高效燃煤发电技术,提高燃煤机组发电效率。到2020年,全市在役煤电机组供电煤耗低于310/千瓦时,所有燃煤机组达到燃气轮机限值排放标准,煤炭消费总量相比2013年下降12%。

第二节 加快天然气推广应用

积极拓展天然气气源,建设完善天然气管网,提升主干管网接收输配能力和管道覆盖率。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多级应急储备设施体系,建设南沙天然气应急调峰气源站及配套码头。统筹天然气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站建设,积极推进黄埔、花都、增城、广州开发区等天然气热电联产工程,建设一批冷热电三联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加快天然气工商业、服务业等领域推广应用,推进天然气加气站设施建设,增加天然气居民用户数量。到2020年,天然气年消费量力争达到60亿立方米,城镇居民管道燃气覆盖率达到80%以上。

第三节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以太阳能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用。全面落实太阳能开发利用扶持政策,在工业园区等用电需求大、建设条件好的区域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项目,在学校、图书馆、医院、博物馆、写字楼等城市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建设屋顶光伏系统,在有条件的民用建筑屋顶和新农村建设中推广光伏发电应用。推广太阳能绿色照明,在低层建筑和有集中供热水需求的医院、学校、宾馆等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鼓励建设农村户用沼气、秸秆沼气、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工程。到2020年,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

第四节 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

优化电网结构和组团化布局,完善配电网络结构,提高配电网络智能化水平和用户需求侧管理水平。提高新建变电站节能环保标准,建设一批绿色变电站。以智能电网为资源配置平台,推动能源与信息深度融合,健全需求侧管理,积极采用移峰、错峰等措施,提高电网供电效率。开展从化明珠工业园、广州中新知识城、南沙等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配储用一体化的微电网系统,探索微电网电能服务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和新业态,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

第四章 推动经济结构低碳转型

严格项目准入制度,限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大力培育发展节能低碳产业,推动经济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方向转型。

第一节 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大力淘汰转移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加强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监察监管,对超过能耗限额标准和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等差别价格政策。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统一部署,将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纳入碳排放权强制交易范围,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促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淘汰退出或者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十三五”期间,通过“上新关旧”淘汰落后燃煤火电机组,淘汰印染行业落后产能7846万米,不再扩大石化、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质等产能。

二、加强项目建设源头管控

严禁新上产能过剩项目和燃煤项目,对新建、扩建高耗能项目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提高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能效水平,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制定办公建筑等能耗限额和能效对标指引,加强项目建设后能效监察。强化绿色低碳理念,高标准建设城市能源、交通、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系统,从源头减少城市基础设施能源资源消耗。

三、推动优势产业绿色发展

推动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优势服务业向低碳、智能、价值链高端延伸,创新商业模式,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服务业新业态,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70%左右。实施《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及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制造业与信息化、智能化深入融合。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大型畜禽养殖业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产业、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2020年达到4000亿元。

第二节 培育发展节能低碳产业

一、推动低碳科技研发和产业化

加大科技经费向节能低碳技术的倾斜力度,重点支持推动高效节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垃圾焚烧装备等节能低碳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融合,为产业节能低碳转型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推动建立节能环保相关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形成集绿色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集成应用于一体的绿色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以应用带动产业化,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环保装备、高效节能电器及电气机械制造、智能电网设备与制造、半导体照明材料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制造、资源回收利用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20年,培育1520家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节能低碳技术、装备和产品,力争将广州培育成为国内节能低碳产品应用的桥头堡、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

二、培育完善节能低碳服务业

加快培育节能低碳市场,大力发展节能降碳投融资、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工程咨询、节能低碳产品认证、节能评估、合同环境服务、环境治理特许经营等第三方节能环保服务体系。推广合同能源管理,鼓励开展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工程施工、调试运行和维护管理等“一站式”节能环保服务总承包。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开展专业化节能服务。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节能低碳技术及成果交流,制定并发布广州市节能低碳技术及成果推广目录,促进节能技术及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到2020年,培育150家以上专业化节能低碳服务机构,建立全市节能低碳产业服务信息平台和产业联盟。

三、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

着重发展智能电网、微电网、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备、风力发电装备、生物质能装备技术、新能源技术集成等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新能源开发示范点和装备制造基地,到2020年,在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装备制造领域分别培育35家以上大型骨干企业,在新能源技术集成等高端服务领域培育5家以上新能源综合供应商,将广州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全国新能源技术创新基地。

四、培育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加快推进工业废水、废弃、固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研发废弃物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推动建立重点领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联盟,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到2020年,培育10个省级以上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

第三节 打造节能低碳产业集聚区

依托广州各区产业优势,重点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番禺节能科技园、南沙核电装备产业园等节能低碳园区建设,建设一批节能低碳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形成集聚效应。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为依托,重点发展生物质能、热泵、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推动智能电表、智能配电网等新技术应用,建设成为全国性新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强南沙核电装备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核岛主设备部件、常规岛主设备部件以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打造国内先进的核电装备供应基地;培育番禺节能科技园、广州市节能和新能源(白云)产业基地、白云电器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南沙新区等节能产业园,重点发展节能装备制造、高效节能电器、节能综合服务等产业,推动余热锅炉、高效燃气轮机、燃气窑炉、节能型窑炉等高效节能设备和先进调速电机、自动控制能源系统、电机拖动装置等高效节能电气的应用,打造成为国内先进的高效节能设备制造基地;大力扶持广汽集团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第五章 深化工业节能降碳

按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工业生产方式转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降低20%和24%左右,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第一节 深入推进技术节能

一、推进高能耗企业节能改造

重点推进电力、石油与化工、纺织、钢铁、造纸、建材等高能耗企业节能技术与装备应用,组织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系统节能)等节能改造重点工程,对技术先进、节能显著、行业带动力强的重点企业节能改造、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重大项目等进行动态监控和重点扶持。“十三五”期间,工业技术改造实现节能2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二、推广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环保设备,加快淘汰主要用能设备落后型号。继续实施电机能效提升工程,鼓励企业选用高效电机替换落后电机,加强电机专项监察,严禁使用淘汰目录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推动变压器、工业锅炉、风机、压缩机等主要耗能设备及时更换落后设备,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引导企业采用变频调速、变极调速、相控调压及先进适用的匹配技术对风机、泵、压缩机等电机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推进电力、热力、纺织、石油与化工、食品等高用水行业的节约用水,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加大力度推广火电机组空气冷却技术、纺织行业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食品和发酵行业有机废水膜处理回用技术等一批节水新技术,建设中水、污水回用设施,提高工业用水效率。2020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7%。

第二节 构建工业循环体系

一、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努力打造制造业不同行业之间、制造业与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产业链接循环化。按照“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的原则,建设和引进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合理延伸产业链,实现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促进原料投入及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及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在汽车、电力、石化、电子信息、生活垃圾处理等行业和领域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形成超过10个行业间、产业间、企业间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继续全面推进千家企业清洁生产行动,完善清洁生产服务体系,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企业覆盖的行业从制造业延伸到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领域。到2020年,全市培育建设1500家市清洁生产企业,200家省清洁生产企业,形成年节约量5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减少化学需氧量3080/年,二氧化硫2800/年。

三、打造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组织开展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循环化改造。推进园区开展集中供热、集中治污、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产业补链等循环化改造,培育专业化废弃物处理服务公司,实行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对园区内运输、供水、供电、照明、通讯、建筑和环保等基础设施进行绿色化、循环化改造,促进各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集成优化,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到2020年,力争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基地)达到5个,全市国家和省级工业园区、50%以上的市级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完成改造,实现改造后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5%以上、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和水耗下降1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以上。

第三节 加强重点企业管理

一、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监管

将年耗能量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列为重点用能企业,量化企业节能目标,组织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加强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校准)、能源计量管理的检查指导,定期开展能源利用状况报送、节能培训和节能监察。推动企业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完善节能管理措施,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十三五”期间,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以上。

二、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

建立推广能效“领跑者”制度,大力推进水泥、玻璃、造纸、纺织、钢铁、石化、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的能效对标工作,定期公布能效“领跑者”企业和能效标杆值。建立我市重点用能企业产品能效目录,鼓励我市高耗能行业、家电等用能产品行业的企业积极申报能效“领跑者”,树立能效标杆。

三、完善重点碳排放企业管理

将石油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航空运输业等行业中温室气体年排放达1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列为重点企业,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推动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名单的企业积极履约,鼓励推动各重点企业加强碳排放管理,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交易。

第六章 推动服务业绿色发展

重点推动住宿和餐饮、批发零售、仓储和物流、旅游景点等传统服务业低碳转型发展,建立服务业重点企业用能监管制度,鼓励企业选用节能节水设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商场、宾馆饭店、餐饮企业和物流基地。

第一节 全面开展企业用能监管

全面开展服务业用能情况分析,建立我市服务业重点用能企业名单和管理制度,将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宾馆、饭店、商贸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名单。推动完善能源计量和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能源审计工作,积极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能源使用和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开展分行业、分类型的商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等主要用能指标的监测分析,推动我市用能定额、能耗限额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对商场、宾馆、饭店等严格执行能耗限额,对超额用能企业开展用能审计、惩罚性电价和强制节能改造。

第二节 推动大型服务场所绿色升级

从规模大、能源消耗高的商场超市、宾馆饭店、餐饮旅游等大型服务场所入手,在设计、建设、运营、物流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坚持节能低碳理念,建立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完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推广使用高效变频空调、节能灯具、节能灶具、节水设施等节能低碳设施及智能控制系统。以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配电系统为重点,鼓励使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低碳改造。鼓励有条件的服务场所使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减少一次性用品和非环保用品的使用,建立绿色低碳产品供应链,推广可降解塑料袋等节能低碳产品。

第三节 推进仓储物流业绿色发展

推广应用绿色仓库设施与技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优化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区,在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使用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产品和设备,加大屋顶光伏发电、冷链物流技术、绿色照明的推广应用。引导和鼓励物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物流专用车,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交通一体化、服务多样化的综合运输体系和物流运输模式,合理调度物流车辆、优化配送路线,提高流通效率。继续开展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配送,商贸物流区、标准化配送中心、流通末端共同配送点三级配送等配送模式。推动绿色包装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推动快递企业、电商平台、网络零售商等使用简易包装、可循环包装、可降解包装,推动包装物的生产方、使用方和终端消费者共同参与包装分类和回收。

第四节 打造绿色数据中心

加强绿色智能服务器、散热系统、余热利用、自然冷源、水循环利用、分布式供能、直流供电等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建立绿色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体系,切实降低数据中心的资源消耗。提高数据中心设备的利用率,提升整体能效水平。优先在能源、电信、互联网、公共机构、金融等重点应用领域选择一批代表性强、工作基础好、管理水平高的数据中心,开展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创建工作,形成可复制的推广模式,引导数据中心走低碳循环绿色发展之路。到2020年,大规模数据中心能效水平较2015年提高10%以上,建设10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

第七章 打造低碳交通体系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管理,推广清洁能源,建设完善交通设施,提高车辆运输效率和道路通行效率,建设以立体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为主要特征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第一节 全面优化城市交通

一、构建一体化公交网络

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提升交通集约水平。继续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不断优化公交线网,提高公交线网密度,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巴士、出租汽车方式为补充,慢行交通相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到2020年建成开通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超过520公里,全市公交线路总数超过1300条,建成400公里公交专用道,城市建成区公交线网密度超过3.9公里/平方公里,水上巴士航线达20条,总航程达130公里,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65%。

优化公交运营服务管理,强化公共交通换乘枢纽建设和管理;继续实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措施,严格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和交通流量;加强地面交通智能管理,提高路面通行效率;建设完善智能交通服务和管理平台,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推广“行讯通”、停车引导等市民出行信息服务。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的组织管理,完善公交、轨道交通、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高运输效率。力争至2020年,中心城区干路网平均车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

鼓励甩挂运输发展,加强货运车辆管理,引导营运货运车辆向大型化、专业化发展。优化大型货运基础设施布局,提高空港、海港及公铁联运货运场站等大型交通枢纽运营效率。加强城市物流站场的布局优化,鼓励现代化的综合型物流站场发展。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差异化功能定位,分区分层次服务城市物流需求,提高配送效率。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货运交通的智能化发展的水平。

第二节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一、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加快淘汰高能耗、低效率老旧车辆,重点在公交、出租、公务、专用车等领域优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从2016年开始,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车中,纯电动公交车比例不得低于90%,其余1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更新或新增的出租车中,纯电动出租车比例不得低于70%且逐年提高5个百分点,其余30%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纯电动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不低于95%。加大城市物流和私人购车领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探索开展城际间新能源汽车客运专线,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动态监测机制。

新建住宅停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充电设施接口。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以及新建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公共建筑类项目,按不低于停车位总数30%的比例配建充换电桩或预留充换电设施接口。逐步推进已建和在建的建筑物配套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以及住宅小区增建充电桩,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按不低于20%的比例规划建设电动汽车专用停车位和充电设施。建立适应新能源汽车的配套服务系统,基本形成以使用者居住地、驻地停车位(基本车位)配建充换电设施为主体,以城市公共停车位配建充换电设施为辅助,以城际、城市充电站、换电站为补充,数量适度超前、布局合理、使用便利、标准规范统一的充换电设施服务体系。

第三节 开展交通基础设施低碳改造

一、推进站场低碳改造和运营

在城市客(货)运场、公交枢纽站场、停车场等推广应用太阳能光伏、屋顶绿化等节能降碳技术,加强公交场站、客货运站、地铁站、客运(轮渡)码头等高耗电设备的低碳化改造和运营监控。大力推广绿色照明,合理控制交通场站室内中央空调温度,降低场站运营过程中的能耗与碳排放。推广应用电子不停车收费、检测、信息传输系统。

优化设计街道慢行空间,在有条件的道路上设置硬隔离或阻车墩的方式,为自行车和步行打造专属用道,在人流量集中区域通过绿化带、隔离墙等方式有效分离机动车和行人。优化行人通道网络,拓展红线内外人行通道衔接,加强人行过街系统及中心城区地下步行系统建设。完善自行车网络和停放设施,在公交交通、轨道交通沿线地区加强通道网络和设施建设,改善自行车交通环境。

三、应用交通建设新技术

在路桥、隧道、场站、服务区、养护中心、港口、航标、地铁以及相关配套房屋建筑工程中强化绿色设计与施工,推广应用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及工艺。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积极引导推广旧沥青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废旧轮胎橡胶沥青、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温拌沥青等道路养护新技术、新工艺。

四、推动船舶和港口绿色改造

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船舶,提高靠港船舶燃油品质,推动水上巴士改用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加快现有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对新建十万吨及以上级别邮轮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同步配套建设靠港船舶使用岸电供电设备设施,督促靠港船舶采用岸电供电,港作船舶、公务船舶岸电使用率达100%。改善港口机械用能结构,加快流动机械、运输工具“油改电”“油改气”进程,完成全部轮胎式门式起重机(RTG)“油改电”改造,推广使用轻型节能的装卸和运输设备。港口码头要优先应用LED(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和智能信息化控制技术,完善船舶油污水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接收和集中处理设施。

第八章 推进建筑绿色化发展

加强建筑设计、施工、使用、拆解等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快建筑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创建绿色生态城区。

第一节 全面实施建筑节能

一、严格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管

实现设计和施工阶段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在项目核准备案、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验收等环节加强建筑节能监管。鼓励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实施菜单式装修。推行绿色施工,施工现场应做好项目节能措施和设计指标公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销售现场和住宅说明书等公示所销售房屋的能耗指标、节能措施和保护要求等信息。规范建筑拆除管理,加强建筑废弃物运输处置利用管理。积极推进“互联网+”绿色建筑行动,推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绿色节能精细化管理。

二、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

优化墙体、屋顶等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推广保温隔热绿色材料技术、屋顶绿化成熟技术,有效降低楼体温度,减少夏季空调用电负荷,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推广使用绿色建筑材料,鼓励应用雨水回收、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以及地源热泵系统,在有条件的写字楼集聚区、商贸中心等规划建设集中供冷、冰蓄冷、水蓄冷空调系统。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商业办公建筑、综合购物广场、宾馆饭店等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实施用能分户、分项计量,推进照明设备、空调系统、电梯、灶具、用水器具等主要用能系统实施节能改造。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既有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实施绿色化改造。“十三五”末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700万平方米以上。

三、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在有条件的新建建筑中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空调、空气(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在新建公共建筑、市政工程、保障性住房等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太阳能光伏、空气(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的建筑一体化工程,鼓励建筑立面和屋面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推广太阳能照明应用。“十三五”期间新增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以上。

四、实施建筑能耗限额指标管理

研究制定不同类型建筑能耗定额控制指标,作为建筑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的控制指标。逐步推行新建公共建筑能耗指标限额设计制度,实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电耗)限额管理,对超限额用能(用电)的实施阶梯价格。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逐步普及能源审计、能效测评和标识制度,并将重点耗能建筑纳入市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管理,实现能耗实时监测。

第二节 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一、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重

财政资金投资的房屋建筑、城市更新、城市发展新区的新建房屋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项目必须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建设和管理。鼓励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绿色居住区。建立和推广绿色建筑竣工标识制度,对按规定应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逐步推行强制性标识制度。加快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和适宜技术应用。力争到2020年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达到40%。

二、打造岭南特色绿色建筑风貌

开展岭南特色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和集成应用示范。在重要景观通道、城市节点、城市地标、滨水地带等进行岭南特色城市设计。倡导在绿色建筑设计中采用传统岭南建筑的空间组织方式,通过空间布局、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传统措施的巧妙运用,建设一批展示岭南文化的新时代城市名片和代表性岭南建筑、园林精品。

三、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在城市发展新区规划、建设和运营中落实绿色低碳理念,建立包括绿色建筑比例、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中水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内容的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推动绿色市政、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等领域创新发展,2020年创建5个以上绿色生态城区。

大力推广安全耐久、节能环保、施工便利的绿色建材。加快发展防火隔热性能好的建筑保温体系和材料,积极发展热反射涂料、低辐射镀膜玻璃、断桥隔热门窗、遮阳系统等绿色节能建材。引导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的发展应用,重点推广使用高强混凝土和高强热轧带肋钢筋。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楼梯、叠合楼板、阳台板、空调板等预制构件。

第三节 全面推行绿色施工

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节材和循环利用的角度优化规划设计、推广绿色施工管理。推广中水利用系统,引导建设项目应用满足相应技术标准的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产品,推广使用安全性强、安拆方便、周转次数多的可拆装式环保围墙,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到2020年,全市大型在建项目中全面推进水回收利用系统应用、全面推行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全面推广围墙围挡材料的循环使用。

第九章 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

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全面加强对各类可循环利用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积极开发城市矿产,实现城市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资源循环低碳利用。

第一节 提升废弃物利用水平

一、提高废弃物再制造水平

加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鼓励大型汽车拆解企业开展零部件再制造,在现有汽车变速箱、发动机等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基础上,将再制造范围扩大到传动轴、机油泵、水泵、助力泵、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机床等其他部件。开展再制造产品认定,培育一批示范企业,鼓励通过市场手段推进再制造企业集聚发展,支持大型汽车集团自建汽车回收企业。探索推行电子、数码废弃物回收制度,试点推进电子、数码废弃物的回收和利用。

二、建设专业化分拣中心

建设一批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符合环保要求的“城市矿产”专业分拣中心,积极与周边地区合作建立城市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处理基地。加快“城市矿产”分拣处理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提升专业化、精细化分拣处理能力,推动产需有效衔接,促进“城市矿产”回收加工一体化发展,提升龙头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效能。

三、推进建筑废弃物开发利用

建立健全建筑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分级循环利用的政策体系,制定工程建设源头减量、建筑拆除现场分类管理、废弃物运输与消纳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再生建材财政补贴等配套政策。加强建筑拆除源头管理,探索建立建筑报废拆除审核制度。贯彻执行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产品标识制度,出台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推广使用办法和应用指引,将建筑废弃物再生建材产品列入节能产品推荐目录。到2020年,新建一批建筑废弃物临时消纳场,临时消纳容量达3亿立方米,建成3460万立方米以上拆除类建筑废弃物处理利用生产线,实现年利用拆卸类废弃物总量300万立方米以上。建设7个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厂,拆卸类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85%以上。

第二节 健全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一、推行废弃物源头减量化

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减少生产、运输、销售和消费各环节的废弃物产量,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建设水平,探索便捷科学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推进服务业有偿提供一次性用品,限制、减少不可降解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鼓励包装生产企业使用可循环再生、可重复使用、可回收利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简化包装结构。优先采用简易包装,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应负责包装物的回收处理。

二、加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

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系统,引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与生产性企业、社区环卫站形成可再生资源回收的有效对接,提高资源回收率。对全市再生资源回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整体推进社区回收站点规范化建设。中心城区逐步推行“定时定点”物流式专业回收,解决中心城区不适宜设置回收站点的问题。鼓励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投资主体参与回收和网点建设。加快完善有利于再制造产业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加强有效分类和回收管理,形成与再制造规模相匹配的旧件收集能力。

三、优化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建立与源头分类投放和终端分类处理无缝衔接的分类收运体系。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线路,合理调配垃圾收运线路和车辆配备,完善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单独分类运输网络。推行垃圾运输车辆定期检查和审验制度,加大运输车辆滴漏行为整治力度。升级改造一批垃圾压缩站,推广大型多功能压缩转运站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垃圾分类收运、转运效率。探索建立垃圾分类管理大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运用实现对垃圾分类处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提高工作效率。2017年底前,全市城区建立完善的分类排放、分类收运与分类压缩的垃圾收运体系。

第三节 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一、加快大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全面推广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减少垃圾填埋处理。完成7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全面建成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资源热力电厂等处理设施,加强处理设施运营监管,完善垃圾压缩、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处理监管体系,确保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安全有序。到2020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万吨/日以上,基本实现“源头减量化、利用资源化、处理无害化”目标,全面化解生活垃圾围城危机。

二、加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在机关饭堂和宾馆酒楼推广餐厨垃圾固、水、油分离,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监管和处罚制度,在部分大型果蔬批发市场等推广市场垃圾就地脱水减量,鼓励区街(镇)探索利用经济手段促进餐厨垃圾源头减量。建设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大力推进餐厨垃圾临时处理设施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规范餐厨垃圾小型处理设备管理。到2020年,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能力达到4800/日以上。

第十章 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积极实施森林碳汇巩固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森林、湿地碳汇能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继续推进碳汇林改造工程、低效纯林及低质林地改造工程,增加森林碳储量,提高森林生态效益。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低效林改造,提高山区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以从化区、增城区碳汇林建设为重点,加快全市造林增汇建设。到2020年,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扩大至19万公顷,建设森林碳汇12000公顷。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重建和恢复,全面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固碳能力。大力建设特色鲜明、覆盖城乡的湿地公园网络,加强湿地公园管理,到2020年,建成1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完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系,严格落实湿地红线用途管制和占补平衡制度,到2020年水网湿地保护率达到85%以上。

三、发挥城市园林绿地固碳功能

加强城乡园林绿地、郊野公园建设,增加城市大型绿色斑块,选育碳汇储量高、生态效益好的优良适生花卉树种,加强主要道路和重点流域两侧绿化,充分发挥城乡园林绿地的固碳增汇能力。完善公共绿地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已建绿道、绿地的维护保养机制。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争取达到18平方米。

第二节 推进碳汇计量监测

在全市设置样地,定期复查,推进广州市森林、湿地与绿地碳汇计量与监测工作。推广碳汇计量模型和方法,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库和林业碳汇清单。建设全市林业碳汇计量监测系统,提升碳汇计量与监测水平,为碳汇交易建立科学依据的与交易基础数据。

第三节 鼓励开展碳汇交易

开展我市森林碳汇认证,鼓励林业碳汇所有方、需求方依托森林碳汇交易平台及交易系统积极开展碳汇交易,活跃碳汇市场,实现森林碳汇调度,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积极探索开发各类林业增汇减排项目,鼓励通过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机制进入碳市场交易。推动温室气体重点企(事)业单位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或购买碳汇项目减排量,承担降碳社会责任。

第十一章 打造绿色公共机构

贯彻《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广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要求,完善我市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和能耗标准,全面推广节能节水技术和设备,推进政府节能低碳采购,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化,为全社会节能降碳做好示范表率。

第一节 加强公共机构用能管理

强化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和制度建设,加强绩效管理与评估,将资源能源节约目标纳入各级政府机关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中。研究制定广州市公共机构能耗标准,探索建立公共机构能源消耗限额制度,制定《广州市绿色公共机构评价标准》。开展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创建试点活动,组织实施《广州市创建绿色公共机构三年行动方案》,鼓励支持各级公共机构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推动各公共机构优化内部节能管理制度和流程,提高节能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能耗较高的公共机构逐步实现能源资源使用分户、分项、分区计量,加强能源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逐步实现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的用能在线监测。

第二节 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

实施建设绿色公共机构三年行动方案,定期开展年能源消费量达500吨标准煤以上或年电力消耗200万千瓦时以上或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机构或集中办公区能源审计。大力推广节能环保、安全耐用的绿色建材,进行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全面推广屋顶绿化工程。推广使用变频空调、变频扶梯等节能设备,新建和改造工程公共区域照明一律采用LED照明。在学校、医院等有热水需要的单位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装置,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推广应用节能灶具和节能节水餐饮设施设备,安装节能高效油烟净化设施。鼓励党政机关集中办公区、大中学校、医院等重点用能单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围护结构和配电、空调、照明、电梯等用能系统为重点开展既有建筑综合节能改造。开展节水型单位建设,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全面普及节水器具,提倡“一水多用”,督促鼓励建立再生水回收利用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到202050%以上的市级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

第三节 强化绿色节能采购

发挥政府绿色节能采购的作用,促进节能、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的推广。严格落实节能产品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制度,合理配置办公设备。扩大政府节能采购范围,将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通过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产品、节能标识产品,以及节能、节水、节电、无污染的各类环保绿色产品列入优先采购计划,提高政府采购中可循环使用产品、再生产品、环保产品等绿色产品的比例。

在全市各级公共机构全面推进绿色办公。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基本实现全市电子办公系统的无缝对接,逐步提高电子公文和视频会议比例。减少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推进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一网式”办事大厅,提升政府机关办事效率。加强用能系统和设备的运行调节、巡视检查和维护保养,培养良好的节能行为习惯,减少办公设备待机等不必要的电能消耗。减少一次性消耗品的使用,继续深化垃圾分类回收工作,鼓励公共机构与有资质的企业建立定点定期回收机制。加强食堂精细化管理,实施合理配餐、节约用餐,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具备条件的公共机构安装餐厨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理设备。

第十二章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弘扬生态文化,培育节能低碳意识,树立绿色生活理念,推动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成为社会风尚。

第一节 培育绿色生活理念

一、深入开展全民绿色教育

加强资源环境基本国情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将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体系,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积极鼓励、支持中小学广泛开展绿色低碳科普教育和校园低碳主题实践活动。将节能低碳理论和实践内容纳入各类职业教育、干部培训体系、企业员工培训和文化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体系中,把低碳绿色教育作为市、区两级领导培训活动必修课程。

二、广泛推进节能降碳主题宣传

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把绿色消费纳入全国节能宣传周、科普活动周、全国低碳日、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各行业主管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有关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的作用,加强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绿色消费宣传、监督作用。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公众和社会各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建立鼓励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激励机制,完善应对气候变化信息发布渠道和制度,增强有关决策透明度。

第二节 开展低碳生活行动

提倡家庭节约用水用电,合理控制室内空调温度,减少无效照明,减少电器设备待机能耗。积极推广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推广使用节能门窗、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等绿色建材和环保装修材料。鼓励选购节水龙头、节水马桶、节水洗衣机等节水产品。鼓励消费者旅行自带洗漱用品,提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重复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使用一次性日用品。支持发展共享经济,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网络预约拼车、民宿出租、旧物交换利用等。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倡导“无车日”“低碳出行”等活动。鼓励购买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汽车,普及绿色驾驶知识,推广绿色驾驶行为。通过推广碳普惠制,对市民践行节能低碳行为进行鼓励奖励,吸引更多市民参与低碳行动。

第三节 创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

编制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标准,推进节水、节能、节材、节地技术在社区的应用。在社区规划设计、建筑材料选择、社区照明、社区交通、建筑施工等方面,应用融入先进的低碳绿色理念。应用绿色建筑节能整装配套技术,推广住宅产业化成套技术,鼓励建立高效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社区能源、交通保障系统,加强社区绿化生态建设。建立社区节电节水、出行、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倡导建立社区二手生活用品交换市场,引导社区居民普遍接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加强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规划,推广节能低碳技术,打造一批以低碳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强化政府引导和督促管理,明确任务分工,严格绩效考核,加强执法监督,确保完成规划目标和任务。

市节能减排及低碳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社会节能降碳工作。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政府对本行业、本地区节能降碳工作负责。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协调和信息共享,确保将各项节能降碳工作落到实处。建立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制定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将各项指标、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各区政府,纳入到各部门、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对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实行年度考核,完善和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机制。

加快完善各行业能源消费统计与分析制度,扩大能源统计调查范围,细化能源统计品种和指标分类。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要求的基础统计体系。加强用能精细化管理,建设广州市能源管理中心平台,对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领域的用能情况进行在线监测,同时实现节能评审、节能监察、节能项目等统筹管理功能,成为全社会各领域的能源消耗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广州市节能监察地方性法规、规章,全面开展重点企业、高耗能项目的节能监察执法,强化能耗限额、固定资产节能评估项目等专项监察。严厉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定期公布监察情况,对违法用能单位和行为予以曝光,纳入市信用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以纳入各专项规划的主要指标、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为主要抓手,科学评价规划实施结果,及时发现问题,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充分借助智库等专业资源,适时开展第三方评估。

加快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和完善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居民用电、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制定分类用电限额标准,对国家明令淘汰和限制类项目及高能耗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扩大峰谷电价执行范围,支持蓄能技术推广应用。

以广州开发区为试点探索开展电力体制改革,多途径培育售电市场主体,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主体,支持售电主体向能源综合服务商转变,放开电力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用户用能水平。建立电力交易中心,探索涵盖电力、油气、碳排放交易等业务的能源环境交易所。

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统一部署,逐步降低控排企业门槛,扩大碳排放权强制交易覆盖范围,研究探索将大型公共建筑、交通运输企业纳入强制性碳排放权交易范围,开发建筑、交通等领域自愿减排项目,活跃交易市场。在碳现货交易的基础上,推广探索碳期货、碳金融。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创造条件建设碳交易现货全国平台,争取设立以碳为首个交易品种的广州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一、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继续加大财政在节能降碳方面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资金为主体的节能减碳投入机制。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将公共机构节能改造所需资金和节能降碳工作经费纳入其年度部门预算,各级财政部门给予支持,满足节能降碳具体工作实际需要。强化节能低碳专项资金管理,重点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发展、节能低碳技术研发、节能产品推广应用、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等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成效。积极落实国家支持节能降碳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确保国家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

二、扩展社会资金融资渠道

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运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手段,完善多元化资金支持低碳发展机制,吸引社会各界资金特别是创业投资基金进入低碳技术的研发推广、低碳发展重大项目建设领域。鼓励绿色金融,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为优质低碳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加强我市与国际先进国家低碳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将低碳城市打造成为我市对外合作交流的良好城市形象和合作平台。全面推动中国—瑞士(广州)低碳城市项目开展,积极参与C40活动、中美气候峰会等国际交流活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和成功经验。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新能源、低碳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支持我市节能低碳企业、科研机构“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相关援助资金、国外优惠贷款等开展节能降碳项目的实施。

}

()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1年,复杂的形势和环境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外部形势和环境急剧变化,国家明确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引发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成为热点;国资大举进军环保,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面对变化和挑战,公司上下积极应对,认真贯彻落实“久久为功”年度主题,按照年度工作目标,聚焦公司主营,坚持守正拓新,高效推进年度各项工作。公司各业务团队奋勇拼搏,大气治理业务抓住机会,昂首引领行业,持续夯实传统业务底盘;快速推进水治理、土壤及生态保护、固废危废等非气环保领域,显现光明前景。公共总部平台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和保障能力建设,快速响应“双碳”目标,布署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持续推进EPR、采购管理并加强风险管控等内部提升措施,有力支撑公司业务的开展和发展。公司新增多项资质,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稳步推进公司“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态环保科技企业”目标。  1、扎实推进“久久为功”年度主题,“技高一筹”再结硕果,龙净平台更加宽阔,公司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公司持续推进“技高一筹”战略再结硕果,各业务开展成果显现,新增获取多项资质以及一系列奖项和荣誉,多项技术和产品被入选国家重大技术装备。  公司取得“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运营服务认证证书(生活垃圾焚烧设施一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三级”,环境检测实验室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龙净水环境公司取得工程设计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甲级资质。西矿环保获陕西省环境综合服务(环保管家)能力评价甲级证书以及西安市“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  公司入选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福建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治理修复单位专业机构推荐名录(2021年度)》。“高温超净电袋复合除尘器”、“高温复合滤筒尘硝协同脱除装备”、“水泥窑烟气选择催化还原脱硝装备”、“水泥窑尾烟气SK505高效脱硫除雾除尘一体化系统”、“生物除臭成套装备”等入选国家工信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技术支撑单位;“水泥窑尾烟气高温电除尘+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基于复合滤筒的高温烟气除尘脱硝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  烟气尘硝一体化处理装备入选2021年度《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  “多污染物协同治理装备”、“LDD型圆盘式干燥机”“燃气锅炉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装备”被福建省认定为省内首台套。“转炉一次除尘超净装置”被陕西省认定省内首台套。  西矿环保“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多领域烟气多污染物干式协同净化技术”获工信部主办的第二届促进金砖工业创新合作大赛二等奖;西矿环保“水泥窑烟气SCR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荣获“2021年水泥行业科技发展最佳贡献奖”;公司参建的福建华电邵武电厂三期2×660MW工程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公司入选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发布的“2021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位居第8名;蝉联福建省环境产业保护协会“2020年度福建省环保产业百强榜”榜首;荣获“福建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获福建省认定为“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环保通过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核。龙净能源荣获“2021年度固废细分领域及单项能力领跑企业”称号。武汉科技获湖北省2021年第二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  西矿环保“水泥窑烟气SCR脱硝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电除尘“LVE型零泄漏真空热管换热装置”、冶金事业部“HLT型高温复合滤筒尘硝协同脱除装备”、物料科技“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等四项成果通过高等级鉴定,项目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张原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工作室”、“郭俊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工作室”正式成立,公司人才培养又获新平台。  截至2021年末,公司授权专利1477项,其中发明专利266项。  2、各业务团队克难奋进、奋勇拼搏,大气治理业务牢牢把握行业技术和市场制高点,捍卫行业领军地位。  2021年,公司各业务团队面对市场竞争激烈、钢材持续波动、疫情反复等困难和不利因素,奋勇拼搏,克难奋进。大气业务市场龙头持续昂起,深度挖掘煤电烟气治理市场和延伸业务市场,全力抢占非电烟气治理市场,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年度业绩呈现一马当先、三雄领军局面,干法团队净利和新增合同双双领先,引领3家净利大雄支撑起公司业绩底盘。干法团队按照“创新引领,‘双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市场开拓和整体业绩一马当先,中标三大钢铁BOT项目,高性能复合吸收剂示范生产线成功投产,干法业务向上游吸收剂延伸迈出了坚实步伐。电袋管带团队保持强大战斗力,市场开拓和成本管控坚定有力,赢利规模逆势增长,电袋业务取得了射阳港、恒力等大单项目,牢牢把持大型电袋优势,管带业务市场持续实现规模增长,取得敬业钢铁4.6亿元等大单项目;大力推进高温超净电袋、尿素塔等技术开发和应用;电除尘团队在煤电新建和存量市场、电力脱硝液氨改尿素等方面表现出色,取得广东清远、国电博兴等大型项目,真空热管技术和应用获市场高度关注,持续开展VOCs治理、污泥干化等市场,实现新能源风电制造VOCs治理突破,全力培植新增长点。  新大陆环保、能源公司实现规模性赢利,成为公司中雄。新大陆环保开发多项技术和工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能源公司赵县项目实现投运并开始赢利,乐清项目成功实施长周期运行及二噁英控制技改,效果良好。  冶金事业部、西矿环保、物料科技、电控电事业部等小雄团队奋勇拚搏。西矿环保、冶金事业部、物料科技等市场开拓有力,新增合同实现较大增长,物料科技连续实现大单合同突破,为后续业绩打下基础。危废事业部、武汉科技、龙净科杰、湿法脱硫、工业炉窑等业务团队期待新的爆发。  3、持续推进危废处置、垃圾发电投资运营布局。  公司投资收购了江苏弘德环保危废处置、中新危废收贮及转运、赵县垃圾发电厂卡万塔股份等项目,深化“高端装备制造+EPC工程服务+公用设施运营”业务模式。后续将强化通过导入技术和管理优势提升运营水平,提升投资回报。  4、坚定实施“技高一筹”战略,开展应对“双碳”、促进科技创新机制、科技基金研发立项评审及验收等方面工作,持续推进公司技术创新工作。  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减污降碳相关技术措施。公司成立碳减排专项领导小组,发布《减污降碳战略行动纲要》,下发《公司现有业务节能降碳技术与市场举措汇编》。联合福建省节能中心组织召开“福建省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战略研讨会”并联名签署《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倡议书》。展开了平湖垃圾发电碳捕集中试工程设计及相关工作,2022年开始安装试用。  发布《促进科技创新管理办法》,重点强化研发决策、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创新成果激励和研发过程管理,促进公司未来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工作。  完成“中低温工业烟气脱硝催化剂应用及再生”、“高效高质真空热管换热器及系统的开发应用”、“基于AI技术的智慧高压控制系统开发”、“液态危废小型化滚筒干燥工艺系统研发开发”、“有机胺吸收法碳捕集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垃圾电厂中试”、“基于臭氧紫外光催化过氧化氢耦合的污水处理工艺研发及产业化”、“MABR水处理工艺研究及装置开发”和“环境除尘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等8个科技基金项目的立项评审。完成5个项目验收和2个项目结题。  5、召开第七届科技大会,高质量编制公司科技发展规划。  公司技术中心牵头完成了第六届科技大会以来创新成果的评审,通过组织召开“公司科技专题研讨会”,启动“固废”、“危废”、“碳减排”等专题规划研究,完成公司未来五年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举措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翔实。未来五年,公司将通过自主开发、引进合作、并购联合等多措并举,在气、水、土、固、危废等领域,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动新领域新业务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支撑公司未来实现跨越发展。  6、修订并发布《龙净经营法则》,为公司发展明确主要方向和各主要环节管理制定了指导原则。  经过前期起草、组织讨论,反复推敲,历经近一年时间,公司完成修订《龙净经营法则》定稿。《法则》成为公司管理和发展方向的指导原则,是处理公司发展中重大关系之对立统一的把握准则。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意见》提出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地表水Ⅰ-Ⅲ类水体比例达到85%,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9%左右,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意见》明确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2年初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指出,要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全国1.45亿吨钢铁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夏季臭氧治理攻坚,推进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建立健全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体系,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回头看”等。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完成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等。  针对“十四五”期间各环保细分领域的环境治理要求,国家分别出台了《“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项文件,为未来五年期间的具体环境工作要求提供了指引。  龙净环保作为中国环保产业领军企业,是我国大气环保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一直以来秉持技高一筹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企业结构、拓展行业版图。公司依托自身全球最大的大气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商之显著行业地位,积极发展转型为科技领先的低碳环保服务运营商。得益于高端人才团队的持续性吸纳与国际科研团队的紧密合作,龙净在科研技术方面不断创新、获奖无数,拥有众多先进的科研成果与专利创新,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坚持制造为基,凭借国际前沿制造水准与全国制造布局优势,荣获全国首个出口环保机械装备治理安全示范企业、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等优秀称号。  科技领先的全产业、一站式低碳环保服务运营商  龙净环保基于高端技术储备与扎实业务基础,稳居我国生态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作为科技领先的全产业低碳环保运营商,致力为客户提供环保装备设计、生产、安装与运维的一站式、系统化服务。  深厚大气业务基础  公司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研发制造企业,提供优质系统化大气污染治理解决方案(包含技术检测、设备制造、系统集成、污染治理、智慧运营等);大气环保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准,产品产销量十余年蝉联行业第一,广泛应用于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  新能源领域突破  自2022年2月以来,公司已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金矿业”)陆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清洁能源合作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光伏、风电等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维等。着眼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优化产业布局,增强企业竞争力。  全方位低碳环保运营业务拓展  基于市场需求与发展热点,公司不断深化业务类别拓展与长期产业构建。针对国内碳达峰、碳中和与环保市场固危废处置热点,公司成立独立能源子公司统领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组建独立建制的危废事业部专业化开展相关业务,并已持续贡献稳定运营利润。水务板块,依靠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在矿井水零排放市场与化工气化灰水市场取得积极的突破。土壤及生态修复、智慧环保、环境检测等方面,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布局、拓展业务版图。  公司现今已形成全产业、一站式低碳环保运营商的业务布局,拥有两大环保业务方向、三大业务模式,并基于四大导向持续夯实公司在环保装备与环保服务上的核心竞争能力与优势。针对国家双碳战略,龙净环保因应提出七大减污降碳专项行动,以响应国家号召、市场需求,助力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主营业务及业务方向  1.大气污染治理  公司于该领域拥有扎实的研发运维经验与前沿技术水平;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最为适配的工业烟气治理方案,选择多样且针对性强;从设计制造、安装到运维,提供完整、系统性的产品与服务。技术及产品包含:电除尘系列产品、电袋符合除尘系列产品、干式超净+技术及装置、烟气脱硫系统、烟气脱硝系统、散料输送系统、电控技术与产品、VOCs治理、脱硝催化剂全产业链、烟气环保岛智慧系统等,稳居全球最大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商。  2.新能源领域  继公司与紫金矿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清洁能源合作协议后,2022年3月,公司全资子公司与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签订““氨-氢”能源“零碳”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氨氢能源技术研发、氨氢能源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及推广应用等业务。基于与紫金矿业的合作契机,未来公司将加速推进氨氢能源转换,光伏、风电及配套储能等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并不断挖掘新能源领域的市场空间与机遇。  3.水污染治理  龙净环保与清华大学、杭水中心、GE、陶氏、旭硝子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和知名企业深度合作,致力于工矿企业废水达标、回用、零排放(含结晶分盐)业务,为石油化工、煤化工、电力、电子、钢铁、采矿等行业提供EPC、BOT、BOO等多种业务模式。市政污水与给水处理领域,龙净环保旗下新大陆环保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30kg/h大型臭氧发生器制造商,其紫外系统研发技术水平在全国的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市政污水消毒领域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  4.固危废处置  2019年,龙净环保收购德长环保99.28%股份,进军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现拥有浙江平湖、浙江乐清、河北赵县、云南广南等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能力超过6,600吨,污染物实现近零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危废处置领域,龙净环保通过自身发展和外延式购并方式全面布局固危废业务。目前已收购多家具备危废处理资质的环保公司,建设多个危废处置中心项目,可处置数千种危险废物,涵盖35个大类,253个小类,处置工艺囊括焚烧、物化、固化填埋等。污泥处理处置领域,龙净环保在引进吸收德国、日本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技术,可将污泥的含水率从80%降至60%-10%,最高减比率可达78%,能够满足市政污泥和工业污泥等多种污泥的处理处置要求,进一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利用。  5.生态修复及保护  龙净环保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深耕石油、化工及农药电镀行业、农田安全利用及重金属修复和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领域,致力于提供一站式整体修复方案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打造环境修复全产业链。  (二)业务模式  公司高科技、全产业、一站式业务模式的不断深化,已形成“高端装备制造、EPC工程服务、环保设施运营”相辅相成的业务模式。  1.高端装备制造  五十年高端装备制造、庞大中外科技人才团队、国家级别科技创新平台、国际一流实验研究中心,持续推出国内外首创性项目装备,高效解决相关环境问题。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全国范围内构建11个大型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  包含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8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承担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项目117  项、授权专利1535项目(发明专利274项)、并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级行业标准140项。  2.EPC工程服务  按照合同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等环节实施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业务综合总承包。相较于传统模式而言,EPC总承包充分发挥项目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持续性优化,相关环保服务质量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准;同时可以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效控制进度、成本和质量。  3.环保设施运营  环保设施运营服务为企业方带来多重环保治理优势;科学高效的运营服务保证污染治理装备的良性运作,达到最佳环保治理效果。  (三)管理模式  1、市场为先  龙净在业务版图拓展、项目承接、科技创新上紧随市场风向。通过自主研发、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交流研讨,不断革新适配于市场的前沿技术。业务版图拓展方面,龙净紧抓固危废、水务发展大势,大幅提升该领域服务体量与市占率,优化业务结构。基于市场为先的经营导向,龙净相关技术产品在众多行业与知名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产品遍销全国,出口四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2、技术为核  净五十年来秉持技术为核的经营理念,技术研发居国内外领先水平,不断推陈出新国内首创水平的环保治理设备。公司拥有超过2万平方米科研、实验大厅、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大型试验装置,具备生态环境治理设备的研发、测试、验证、设计仿真能力。组建包含18名国际行业专家、21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名博士、275名高级职称、182名硕士与2592名科技人员高科技人才团队。为进一步紧跟全球科技水准,龙净积极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合作,与国际颗粒仿真领域专家等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组建了业内领先的流体仿真中心,成熟掌握流畅CFD模拟技术,并应用于数百套烟气治理工程装备。目前,公司获得5项国际科技进步奖、专利1477项,科研成绩斐然。  3、制造为基  龙净环保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研发制造企业,拥有扎实的设备设计、生产制造、安装与运维能力,旨在为客户提供可靠稳定、科技先进的环保装备。公司注重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成本制造优势,贴近产品销售市场或原材料市场,在西安、武汉、厦门、宿迁、天津、盐城、新疆等11个城市建设研发和生产基地,实现国内全面布局。  4、管理为驱  龙净环保在管理层面注重科学性、高效性、激励性。在组织管理层面,公司坚持标准化操作程序;工作流程上,重视通过规范性操作降低生产浪费;针对客户反馈,能够及时以系统方式整合到流程的开发和执行中。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成效,龙净环保持续推进ERP项目,计划在2022年完成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转型。公司坚定“人才第一”理念,加速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注重优秀人才的吸纳、持续性培养与激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线下线上招聘活动来提升高质量人才的吸纳,并通过构建“云学堂”平台、开展各式线下培训课程持续性提升职员综合能力。为激励各级职员、提升企业向心力,公司提出双十激励政策。  (四)行业发展状况  1、非电市场前景广阔  进入“十四五”非电行业烟气治理需求将持续释放并提速,非电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等行业,我国上述行业的产量均占世界的50%以上,污染治理的基数大,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的排放量占全国3/4以上。随着电力行业烟气治理接近尾声,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将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据测算,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陶瓷、非电燃煤锅炉等主要非电行业的大气治理市场空间之和为2,000亿元-3,000亿元。  2、非电烟气治理领域较为复杂,技术型企业优势明显  随着火电行业超低排放的全面实施,非电行业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国家加大了非电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同时,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非电领域各行业的盈利状况得到较大改善。而在技术方面,由于非电领域涉及行业众多,烟气特性比较复杂,故对烟气综合治理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低温脱硝领域,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拥有技术优势和大型烟气治理工程总承包项目经验的企业竞争优势会越发明显。  (五)减污降碳七大专项行动  龙净环保作为中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和国际知名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企业,始终以“净化环境、造福人类”为根本宗旨,半个世纪以来与国家环保产业同频共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是龙净环保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为达成双碳战略的有力推进,龙净郑重宣布七大“减污降碳”专项行动。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成立于1971年,于2000年成功上市,成为全国首家大气环保上市公司,经过50年的发展,形成了富有公司特色的创新发展理念和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是公司增长的核心动力,是公司生命的源泉,创新已成为公司最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技术领先、体制机制灵活、品牌效应、人才及制造优势推动公司在面对纷繁复杂、快速变化的环保行业始终保持稳定增长。  1、技术优势  “技高一筹”是公司的立身之本和不断发展的根本支撑。把技术创新始终放在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不断抢占环保技术的最高点,使公司始终站在行业技术进步的最前沿。为技术创新提供国家级创新平台和科研实验条件、组建优秀的创新团队并赋予极具活力的创新机制。在“技高一筹”战略引导下,研发出一大批高水平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填补国内空白,并在部分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多项技术和产品入选国家重大技术装置和推广目录。  2、良好的公司体制和治理优势  公司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分离,决策效率高,经营机制活。公司战略目标明确、导向清晰,整体执行连贯坚定。公司持续改革,不断完善高适配度的运营管理体系。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组织体系完善、职责明确、融合协同。公司管理团队以技术专家、业务核心人员为主,结构合理,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履职敬业专业忠诚。2020年,公司启动ERP工程,计划在2022年完成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转型。  3、品牌优势  公司业务持续拓展,技术实力快速提升,带动公司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公司是中国大气环保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大气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商、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首批“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1年,公司荣登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服务企业20强Top1;上榜中国环境企业50强Top8。公司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享誉全国,在国内外市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众多重点工程和出口项目中长期稳定应用,深受用户欢迎和好评。  4、企业文化和人才优势  公司吸引聚集了一批行业内国际国内的顶级专家和海归博士,自主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人才,打造了一支拥有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外籍博士在内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并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项目执行能力的人才队伍。公司正在实施的为期十年的员工持股计划,将人才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相连,为公司发展注入长效动力。在龙净文化的引领和激励下,公司员工士气高昂,积极投入到公司事业发展建设中。  5、产品及规模制造优势  本公司产品在电力、建材、冶金、化工、轻工等众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数十年的环保产品设计、制造、安装、运营经验为客户提供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环保产品。贴近产品销售市场或原材料市场,在上海、西安、武汉、厦门、宿迁、天津、盐城、新疆等多个城市建设了研发和生产基地,实现国内的全面布局,并通过规模化经营实现低成本制造优势。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97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60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14亿元,保持经营的稳健和规模性收益。公司总资产达到  269.46亿元,净资产达到68.88亿元,企业规模再创新高。2021年,公司签订工程合同共计110.46亿元,期末在手工程合同达到192.79亿元,在手工程及运营合同为公司持续的规模性盈利和业务规模的快速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产业规模与产业结构发展  我国火电行业的烟气治理市场、技术路线与装备等已相对成熟,并已有相应的行业技术规范,行业主要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相对稳定,未来市场集中度也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随着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深度推进,未来拥有能够稳定达标和经济性好的非电行业治理技术的公司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VOCs污染治理市场,目前尚有大量的污染源有待治理,同时大部分的现有VOCs污染治理设施有待提升改造,治理工程建设业务量将会继续增长,未来第三方服务运营的比重会逐渐提高。机动车船尾气治理市场中,整体来看国外企业与国内领先企业处于主导地位。总体来看,202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内外部环境均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多,但总体看大气污染治理市场将得到持续发展。  2、产业发展能力  预计2021—2025年,大气污染治理产业发展能力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融资能力方面都能基本保持稳定。对于行业龙头企业,在继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重视拓展环境服务业,利用技术与资本的双轮驱动,掌握良好服务模式,产品有望持续出口。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融资能力均能稳步提升,拥有更强的产业发展能力;对于在细分领域或产业链中掌握专有技术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利用技术创新扩大竞争优势,应用良好的服务获得更好的产业发展能力。  3、企业经营发展模式  从发达国家大气治理的经验与相关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整个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市场释放更早,行业内结构性调整也更快。未来10年,伴随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市场接近尾声,建材等其他非电行业市场将逐步释放。以火电行业治理市场为主营的龙头企业经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将加强非电行业的烟气治理技术装备的研发与优化,并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拓展新业务。从产业角度看,大气行业细分子行业多,产业结构散,产业集中度低,但增长速度快,并购整合是产业大势所趋。从上市公司角度看,上市公司所处细分行业有限,产业链环节有限,规模有限,而上市公司在寻找发展空间和业绩压力下,积极寻求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延长产业链,进入相关领域,以及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并购重组将成为重要成长方式。  4、行业竞争或合作等多元化格局  未来将形成以国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中龙头企业为主的行业竞争多元化格局。央企、国企纷纷入局,环保行业整合加速。近年来,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将愈加激烈,行业“洗牌”的趋势更加明显,具有较强资金实力、资本运作能力和创新型的企业将呈现巨大发展潜力,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同质化竞争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逐步淘汰退出。“混改组合”将国资企业的规范与民营企业的灵活、国资企业的公平与民营企业的效率、国资企业的监督与民营企业的激励有机融合,有助于环保行业科技创新和提质增效。从进出口情况看,先进环保技术装备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利用装备生产制造成本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打造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形成技术和市场积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对外输出技术、核心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等,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国际市场开拓,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二)公司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态环保科技企业。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立足公司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确定2022年度主题为:行稳致远。  “行稳致远”,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的著作《礼记-表记》,全句为:“慎始而敬终,行稳致远”。意为如果想走得远,首先要走得稳。佛教也说:“浮生如茶,破执如莲,戒急用忍,方能行稳致远”。新的一年,立足“行稳致远”,要求我们:一是追求高质量发展。这是体现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绝不是不要“增量”,而是要实现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量的增长。二是严控风险底线。克服投机心理和侥幸心理,风险管控到位,确保有健康安全的净现金流,这是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的底线。三是坚持创新驱动。聚焦核心技术、核心装备、核心制造,培育真正有竞争优势的新业务。四是坚持利润为王。这是对投资的重要考验,必须做到投前、投后管理两手都要硬。五是坚持久久为功。依靠制度化体系管理、精细化运营管理,用心服务,赢得市场和客户才能走远。  (三)经营计划  2022年,是龙净在过去50年良好发展基础之上,迈向低碳绿色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之年,面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新形势,公司既要正视困难、积极应对,又要坚定信心、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目标。对于龙净而言,唯有不断创新,才能为“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实现真正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1.保持战略定力,发展龙净特色的“专精特新”。  龙净过去的成功,是因为坚持和专注。要坚定不移地在环保主航道上奋勇前进,不论市场如何变化,“守正拓新”的战略始终没有变,守住大气治理基本盘,向水、固、土、生态环保领域拓展的方向也没有动摇。虽然“双碳”时代开启了美好前景,但是环保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市场争抢“蛋糕”的竞争加剧,如何围绕“专精特新”,拓展“小而美”的成长空间,对公司是重要考验,必须提升投资前的可行性研判和投资后的跟踪管理。对于进入的每一项业务,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具有龙净特色、独到的技术或成本优势。  2.坚持现金为王,严格控制公司各类经营风险。  2022年,在经营策略上要更加突出“审慎”原则。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不再以新增合同的规模作为重点,而是以高质量、高效益的合同作为考核目标,加强客户资信评审和项目成本分析,强化执行和安全管理。业务不仅要对增长负责,也应对利润负责,各团队要始终牢记“现金为王”的原则,从公司整体的利益高度出发,加强回款管理,确保“颗粒归仓”,提升公司的经营利润水平,维持现金流指标的健康稳定。项目是公司基础运作单元,各团队要以项目成本管理为抓手,算得清、管得好,持续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3.落地科技规划,在行业变局中寻找新的业务空间。  创新驱动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国家生态环境部不断强调“科技治污”、“精准冶污”,成为环保科技需求与发展的重要指引。公司已经确定减污降碳、循环经济发展方向,掌握气、水、固、危废治理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成为当务之急。要按照公司第七届科技大会精神,深入落实《龙净环保科技发展规划()》,以事业部为主体,发挥其紧贴市场、研用一体、反应迅速的优势。总部层面研发重点,要聚焦公司重大新业务课题与重大共性技术攻关,在联合攻关中发挥中枢作用,重视产品技术、产品制造、产品方案、产品服务的创新投入,技高一筹,稳步推进高质量发展。  4.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公司管理体系走向流程化。  实践证明,任何企业管理体系的改革优化,最重要的目标是支撑公司及时、准确、优质交付,只有要素同时满足,才是真正的“以客户为中心”。要落实“两强一精”战略,总结近年来实施信息化工程的经验教训,在完成能源公司与危废事业部ERP工程的基础上,开展迭代升级。同时加快推进干法事业部ERP一期优化工程,完成公司EPC项目信息化模板构建。要以价值采购、阳光采购为导向,建立科学规范的采购体系,不断优化供应商网络,发展战略供应商关系,提升采购响应效率,全力支持业务高效运行,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5.加快人力资源变革,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人才始终是公司的第一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行“双百”计划,一方面招募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以管培生方式为其设计针对性的职业发展通道,另一方面发掘一批具有未来领军潜质的优秀年轻人才,在重点岗位对其进行考察、培养。公司的组织和人才体系要增强流动性,要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为更多的优秀干部提供发展平台;  人往前走,苦才后退!龙净事业发展的每一步从来都不是躺赢的,而是干出来的。百年变局,百年机遇,就在龙净人面前。坚定生长,海阔天高。唯有努力奋斗,方能不负芳华,向着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态环保科技企业”目标大步迈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202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只是反弹,还未真正复苏,多数经济体并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过去的一年,我国全年GDP增速不断下滑,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更多挑战,众多行业遭遇更多困难。环保产业也面临诸多问题,大气、水务板块竞争激烈,固废板块在垃圾分类和无废城市的带动下涌现机会,但也存在许多风险,垃圾焚烧国补下滑、危废处理费下跌。产业动荡持续,逆向混改潮持续,半数央企进军产业,地方环保势力兴起。行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不对称竞争,拼价格现象普遍。行业环境错综复杂,产业各种风险加剧。我国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环境保护仍有较大市场空间,产业机遇挑战并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碳制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