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今年,是叶剑英同志诞辰11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也已接近30年。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以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叶剑英同志为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推动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立下的丰功伟绩。

  一、推动党和国家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叶剑英同志作为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一生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在各种严峻的考验面前,总是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决同一切危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表现出伟大的革命气魄和高超的斗争艺术。

  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同志相继逝世,“四人帮”加紧进行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叶剑英同志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一道,根据中央政治局多数同志的意见,代表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有力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这场斗争中,他起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民群众希望尽早结束社会动乱,使党和国家工作走上正确轨道,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然而,由于“左”倾错误的长期影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两年中,国家的各项工作虽然有所前进,但还未能突破“左”倾错误理论的束缚,仍然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框架内“治国”,结果导致在前进道路上出现徘徊的局面。为打破这种局面,叶剑英同志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排除阻力,坚决主张让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立即出来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尽快平反一切冤假错案。叶剑英同志说,小平同志具有治党治国的全面经验,是我们党内难得的人才。毛主席、周总理多次赞扬过他。现在,党内、军内的绝大多数同志和全国人民,都强烈要求让小平同志出来工作。我们应该尽快把小平同志请出来。经过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反复工作,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要求下,邓小平同志终于重新参加了中央的领导工作,许多老革命家、老同志的工作也陆续得到恢复,大量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从而使党和国家有了一个坚强的中央领导核心,为历史转折的实现准备了干部力量和组织基础。

  二是坚决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粉碎“四人帮”以后,“两个凡事”的观点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各个领域的拨乱反正。针对“两个凡是”的观点,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叶剑英同志明确支持邓小平同志的主张。1977年10月9日,中央党校举行开学典礼,叶剑英同志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时,一定要提倡融会贯通,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如果理论不能指导实际,不受实际检验,那算什么理论!他的这篇讲话实际上是对“两个凡是”思想的批判。1978年春天,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以后,叶剑英同志坚决支持就真理标准问题展开的大讨论。这一讨论,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与邓小平等同志一起,推动中央做出将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1978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方面的转变,使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成为历史发展的迫切要求。当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许多老革命家积极努力,终于摆脱“两个凡是”的束缚,把原本准备讨论经济工作的会议,开成了一次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的会议。在这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叶剑英同志作了重要讲话,着重强调了领导班子建设,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和勤奋学习、解放思想三个问题。他对这些问题的阐述,与邓小平同志在这次会上的著名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精神完全一致,受到了与会同志的热烈拥护。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等一系列战略决策,从而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在实现党和国家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叶剑英同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做出了改革开放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叶剑英同志以他在党内的崇高威望和政治远见,在推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祖国统一、干部队伍年轻化以及民主法制和军队国防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立了新的历史功勋。

  1979年9月29日,叶剑英同志代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初步而郑重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0年来的主要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他强调指出,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来。要达到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全国每个地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以至个人,他们的工作评价和应得的荣誉,都要以对现代化建设直接间接的贡献如何,作为衡量的标准。为了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为此,不仅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要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篇讲话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及目标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此后,叶剑英同志又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一道,旗帜鲜明地反复强调,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要把充分发挥我国现有企业的作用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不但要研究我们自己的经验,还要有分析地研究外国的有关经验。特别是对当时存在不同意见和争论的改革开放的某些实践如特区建设、包产到户等,他都给予了宝贵的支持。

  1979年,叶剑英同志在广州听取了广东省委负责人关于广东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和创办经济特区的汇报后,表示大力支持,并要求广东尽快拟出经济特区条例,呈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1980年4月,他专程视察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听取两市市委的汇报后,对经济特区的创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勉励大家“你们办得很好,希望大家努力。”①同年8月,叶剑英同志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1981年4月10日,在广东省委负责人汇报广东部分地区实行包产到户取得显著成绩时,叶剑英同志肯定说:“这办法好,要加以推广。”②在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全力支持下,我国的对外开放、农村改革得到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三、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做出重要贡献

  进入历史新时期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叶剑英和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历史使命,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制定、实施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早在1955年,党中央就提出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设想,接着又提出准备同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确立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979年1月,叶剑英同志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指出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强调在解决统一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告台湾同胞书》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要宣示。

  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同志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提出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后来被称为“叶九条”)方针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提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的主张;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提出“台湾当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担任全国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国家管理”③。

  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实际上明确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即“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所以,1982年1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九条方针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④此后,邓小平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又多次对这一构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使这一构想日益完善,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后,首先被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984年和1987年,中国政府分别与英国政府、葡萄牙政府,就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发表联合声明,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奠定了基础。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回到祖国的怀抱。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在探索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祖国大陆与台湾逐步结束了长期隔绝的状态,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日益发展。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是祖国统一的坚固基石,也是中华民族对国际社会的重大贡献。叶剑英同志为这一伟大构想的形成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以身作则推动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大批年富力强、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以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同时也需要解决好老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叶剑英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做出了表率。

  叶剑英同志非常重视并很早就提出了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就把这个问题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提出来,引起了全党的重视。

  1979年,鉴于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已经重新确立,年富力强的同志也已挑起了重担,叶剑英同志请求中央同意他退出领导岗位。1982年9月,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引用唐朝诗人李商隐“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诗句,再次谈到干部新老交替问题,强调后来者居上,年轻的超过年老的,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基本规律。希望新上来工作的年轻同志,同老同志亲密合作,挑起重担,奋勇前进。他恳切地说道:我今年85岁了,年老多病。做事已力不从心,从党的事业着想,我曾多次要求退出领导岗位。在中央没有决定我退出之前,当尽力而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⑤

  1983年2月,在他担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期将满之际。他写信给人大常委会,请求不再提名他为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候选人。五届人大常委会考虑他的身体状况,同意了他的请求,并给他复信,表彰他在历史上为党为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高度评价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所做的辛劳而卓有成效的工作。1985年9月,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央收到叶剑英等131位同志请求不再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或候补委员、中顾委委员、中纪委委员的来信。十二届四中全会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给叶剑英同志发出致敬信,高度评价了他们的光辉业绩。

  在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身体力行和大力推动下,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到1985年底,全国已有近46万名中青年干部走上县级以上领导岗位。⑥到1986年底,全国共有137万新中国成立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离休或退休。⑦叶剑英同志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促进干部的新老交替和干部制度改革,为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做出了突出贡献。

  叶剑英同志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始终追求真理。他所作的“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的诗句,是他不懈奋斗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在党和国家重大和紧要的历史关头,他总是挺身而出,发挥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他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献身精神,好学深思、勤奋工作、顾全大局、团结同志的高贵品格,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值得我们永远学习。我们纪念叶剑英同志,就是要以他为榜样,继续完成他毕生追求的事业;就是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①《人民日报》1980年5月3日,第一版。

  ②《中央对广东工作指示汇编》(1966―1987年)(下)第447页,转引自张江明著《历史转折关头的叶剑英》,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陈百川等:“叶剑英对形成和丰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见《叶剑英研究资料》第三辑,第175页。

  ③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叶剑英选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63―565页。

  ④《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7页。

  ⑤叶剑英:《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叶剑英选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8―579页。

  ⑥陈凤楼:《中国共产党干部工作史纲:1921―2002》,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页。

  ⑦中央组织部:《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七卷(上),第15页。

《人民日报》2007年04月28日

}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经受了一个又一个考验,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跋涉奋进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沧桑巨变的历史起点。历史发展的大逻辑,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一)近代中国的两大矛盾提出了变革要求

中华民族创造了曾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的先进文明,但到了近代,封建君主专制的清王朝日益衰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和先进文明。

从1840年开始,英国等西方列强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在这两大矛盾的运动过程中,中国的一批批仁人志士试图以不同的方式解救和发展中国,但都一次次失败。中国社会在震荡中苏醒、思考,在震荡中探索、变迁。革命与改良,变革与保守,进步与倒退……种种思路、种种道路、种种思潮、种种力量,就像黄河初春开河时断裂的冰凌,激烈地涌动,积蓄着能量。中国社会酝酿着一场新的更大的变革。

(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

以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为标志,新文化运动兴起。李大钊也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先进分子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发起全面挑战,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崭新的历史方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使中国人看到了一个现实的工人阶级的政权,社会主义已经不仅是学说,而是实际的存在。

十月革命之后,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传播。中国知识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俄国经验和社会主义的热潮,新文化运动也迅速发展为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思想运动。李大钊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全面介绍马克思的学说,认为中国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在对各种思潮进行比较分析和将苏维埃俄国作为现实印证的基础上,一批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方。

(四)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1919年巴黎和会期间,日本蛮横地要求无条件接管德国在胶州湾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在山东的一切其他权利。随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伟大觉醒的标志。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做了准备,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早期党组织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奠定了组织基础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一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将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探讨建党问题。1920年8月和10月,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成立。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欧洲、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各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六)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帮助

1920年4月,俄共(布)中央和共产国际派遣代表维经斯基来到中国,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商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事宜。共产国际在上海成立了东亚书记处,专事开展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取道欧洲来到上海,与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会合。他们建议及早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上述这些多方面相继汇聚形成的历史大趋势、大背景、大呼唤中,中国共产党如破茧的蚕蛹、新生的凤凰,呼之欲出了。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从7月23日到30日,党的一大一共开了6次会议。7月30日晚上的第六次会议原定通过各项文件并进行选举,但在上海继续开会出现了安全问题。经研究,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租用的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

党的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随着党的一大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也由此拉开帷幕。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经过了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全民族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等阶段。在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擎天撼地的伟大胜利。

(一)工农运动崭露头角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发动工农运动。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领导“共产党合法的公开的劳动运动”。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这一时期的斗争表明,中国的国情决定了目前阶段主要应集中力量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且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带着这些经验,进入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

(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浪潮

党的二大进一步认识中国国情,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确定了建立联合阵线的方针。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了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1925年1月召开的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同年5月爆发的五卅运动,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北伐作战中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为以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并于4月18日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

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至5月在武汉举行。大会没能挽救大革命的失败,但在党的建设上有很大建树,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将中央执行委员会改为中央委员会,新设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会议,以“分共”名义,正式同共产党决裂。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宣告失败。

(三)土地革命战争波澜壮阔

大革命失败后,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党随后发动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地区秋收起义,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不久到井冈山会师。

1928年党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1928年下半年至1930年初,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革命热潮。党领导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一系列革命根据地,开始局部执政的尝试。土地革命作为民主革命最重要的任务,在各根据地轰轰烈烈展开。党制定土地革命的路线,实行“耕者有其田”,给根据地面貌带来了重大变化。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1934年10月起,中央红军等四路红军被迫相继实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前后,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以遵义会议为代表的系列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随后又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四路红军先后完成长征,会师陕北,中国革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北方。留在南方的红军部队,坚持了3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到达陕北后,党中央分析了日本入侵中国后社会阶级状况的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时局的转换。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开展第二次合作。土地革命战争结束,中国共产党进入抗日战争的历史时期。

(四)抗日战争挽救民族危亡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建立起各种抗日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建立了东北抗日联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

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党推动实现了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军部队及游击队分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中国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形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人民投入抗战洪流,成为全民族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成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坚持持久战和实行人民战争,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中流砥柱。

党在抗战期间加强党的建设,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尤其是开展延安整风,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至6月,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政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形成了三大作风。

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对世界各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五)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争取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指示,随后,决定用“打倒蒋介石”作为最后解决国内问题的方针。

1947年,国民党军在全面进攻失败后,改为向陕北、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1947年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统治宣告覆灭。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西柏坡举行。全会着重强调党的工作重心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要求坚持“两个务必”。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于25日进入北平。中国共产党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考场”,开始了全国执政的大“考试”。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圆满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荣使命。10月1日,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震撼世界的巨大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奋斗中探索,在探索中奋斗。

(一)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建立中国共产党党组的决定》,规定在政务院成立党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联合党组。

为了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中共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到1949年年底,组建了华北、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6个中共中央局,山东、新疆、内蒙古、华南4个中共中央分局,24个省委和17个区党委,134个市委(内有6个中共中央直属市委),218个地(盟)委,2142个县(旗)委,15494个区委,约20万个支部。各级党委在本级行政区中是最高领导机关,统一领导地方的各项工作。

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除军队干部实行单独管理外,其余所有干部都统一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管理。政府人事部门是党管理干部的一种组织形式,受同级党委组织部门的指导。

(二)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1949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49年,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主张,共同展开新中国的筹建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这项制度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这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从1953年至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并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正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三)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奋斗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制定和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

“一五”计划描画了新中国发展的第一张蓝图,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新政权的期待和对国家发展的美好愿望。到1957年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超额完成,填补了重工业建设的很多空白,开始形成了工业布局的新框架。

(四)战天斗地开展重大工程建设

20世纪50—60年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国建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工程项目。1952年建成的成渝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自主建设的铁路。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1959年,历时1年建设的北京十大建筑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在能源方面,先后建成了大庆油田、山东胜利油田、天津大港油田;贵州六盘水,四川宝鼎山、芙蓉山,山东兖州等大型煤矿;甘肃刘家峡,湖北丹江口、葛洲坝,贵州乌江等大中型水电站。在冶金、机械方面,有四川攀枝花钢铁厂、甘肃酒泉钢铁厂、成都无缝钢管厂、贵州铝厂、四川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陕西富平压延厂、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厂。在铁路交通方面,成昆铁路、湘黔铁路、焦枝铁路、贵昆铁路、京原铁路、汉丹铁路、宁铜铁路、通让铁路等先后建成。河南林县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用10年时间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创造了新中国农民改天换地的历史传奇。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向科学技术进军”的口号。1956年,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提出13个方面、57项国家重要的科学技术任务,并确定了12个带有关键意义的重点项目或课题。到1962年,《规划》提前完成。1963年又制定了我国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规划《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仍然取得了许多成果,我国无线电、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宇航等新兴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成果最为显著。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尽管中国共产党也犯过“左”的错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但这些都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正确道路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走过的弯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了第二个伟大历史贡献,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变化,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大跨越。

(一)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推动拨乱反正的进程,进而把改革开放的任务提上了日程。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党和国家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

(二)改革开放的大潮兴起

新时期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安徽省委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果断放宽政策限制,农民自发采取“大包干”的生产形式。四川、甘肃、云南、广东等省份的一些地方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到1982年6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达到80%以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

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重要借鉴和有利条件。党的十二大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展开。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决定》精神指导下,重点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同时,在计划、财政、税收、价格、金融、商业、劳动工资等方面,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政治体制也开始进行调整和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机构进行了调整。1980年8月,邓小平就政治体制改革发表的重要讲话,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三)打开长期封闭半封闭的大门

在改革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从一定意义上说,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对外贸易、创办经济特区等多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国务院就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利用外资。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采取国际上通用的各种合理的形式吸收国外资金”的重要政策。从此,吸引外资的工作全面展开。

创建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措施。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首先建立。1980年8月,中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3年,中央又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1984年5月,开放沿海14个大中港口城市。1985年2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划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88年4月,中央正式决定在海南建省,并将海南岛设立为经济特区。

(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不断引进、发挥、强化和扩大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

早在1979年11月,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992年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市场与计划对立起来、看作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束缚。同年6月,江泽民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命题。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建立”到“完善”,集中浓缩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

党和国家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全面推进农村、国有企业、财政、税收、金融、外贸、外汇、投资、价格、流通等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健全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实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跨越。

(五)“三步走”战略和小康社会建设

1987年4月,邓小平明确提出“三步走”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目标就是进入小康。到20世纪末,“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胜利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直按照“三步走”战略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并根据实施的成效、条件和新的要求,适时丰富、发展、细化,向前延伸和推进,统筹指导各方面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六)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按照这样的思路和方向,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党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七)中国国力实现大跨越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国力的大跨越。从我国GDP在世界上的排名来看:1980年,为3015亿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八。经过30年的发展,到2010年,为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种变化清楚地说明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成就和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了第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就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伟大飞跃”概括了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使党和国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美好梦想。

2012年11月29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率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第一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概括起来,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国家之梦、民族之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归根到底是中国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和人民的共同任务,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统一谋划、整体部署,也就是要有战略上的布局。

党的十八大明确宣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同时,又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并且写入党章。

“四个全面”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引,对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加强党的全面领导。2016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内容,是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号召全党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017年,党的十九大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修改后的党章总纲中,写进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党章的具体条文中,明确和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一切的思想。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九大后,党在一切工作中的全面领导进一步加强。

(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在原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改,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时间更加紧迫。党的十九大报告标题的第一句,就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用“决胜”一词,表明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和最关键的时刻。

党的十九大之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打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战。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到2020年,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强调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三条,并对各方面改革作出了进一步部署,要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管党治党更加“严紧硬”,使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生了格局性和根本性的变化。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全党按照规定的精神,严厉查处各类作风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严格管理各级干部和所有党员,压紧压实各种规矩和责任。严肃开展大规模巡视工作,严格搜寻发现一切可能存在的问题。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力推动党的建设制度落实。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政治建设放在各项建设的首位,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老虎”“苍蝇”一起打,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到党的十九大,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得到巩固。党的十九大之后,反腐败斗争继续推进。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针对大量贫困人口,又特别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实施了扶贫开发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打响了一场新的脱贫攻坚战,其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全党全国,从上到下,建立健全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动员和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推动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到2020年年底,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保证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

(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019年底,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一系列会议,研究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严格高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局面,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势。

(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表演讲,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作为一份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与赞扬。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果。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新布局,成功为中国发展营造了比较良好的外部条件,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有效化解了经济、科技、社会、网络、外交等领域的风险挑战,创造了非同寻常的成就。

新时代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标志着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党的会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