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擦边球”式低俗营销为什么屡禁不止?

  将辣条和上市放在一起,已经足够引起话题,近期卫龙又因辣条包装印着“约吗“、“贼大”、“强硬”等字眼被网友吵上了热搜,很多网友认为这是在打色情擦边球,是低俗营销。

  低俗营销并不少见,营销方式五花八门,除卫龙辣条外,还有装在避孕套包装里的一次性手套,“从小喝到大“的椰汁等等,让消费者”应接不暇“。

  即将上市的卫龙因低俗营销又赚了一波热度,但是否会因小失大?毕竟辣条行业并不是一个准入门槛很高的行业,甚至可以说是没什么门槛的行业,很多休闲食品也已该赛道,面对激烈的竞争卫龙如何在资本市场站稳脚跟,只靠“辣眼睛“恐怕不行。

  卫龙辣条包装引发争议 被指打色情擦边球

  近日,卫龙辣条因外包装印着“约吗”、“贼大”、“强硬”等字眼被网友指责是低俗营销,打色情擦边球,还因此上了热搜。

  3月25日下午,有媒体记者就该情况询问天猫卫龙食品旗舰店客服,其回复称,“ 这个是设计的文案,没有其他的意思。”

  对此网友们意见不一,有网友认为,这是非常明显的色情暗示,就是在打“擦边球”,“设计文案的人在玩low梗”;但也有网友认为,有点“草木皆兵”了,不是包装上的字有问题,而是他们自己想歪了,“你是什么样的你眼里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网友们各执见,但卫龙因此赚足了眼球。事件曝光后,头条新闻中关于#卫龙辣条包装被指打低俗擦边球#的评论数2.6万,转发5397次,点赞人数超过56万。

  目前,卫龙所属的河南漯河市场监督管理局已介入调查,卫龙也表示将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调查。

  其实早在2015年的时候,卫龙就开始对辣条产品启用了全新的包装设计方案,当时其他的企业还在坚持使用几年前的透明包装袋,卫龙辣条率先使用了高级简约的白色包装设计,确实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除了前面被指打“擦边球”的包装外,卫龙还有很多其他的包装,例如“冷静”、“压惊”、“任性”等等。但是单独把“约吗”、“贼大”、“强硬”这样的包装放在一起还是很有冲击力和想象。

  低俗营销不在少数 界限有待明确

  低俗营销其实并不少见,其边界在哪对广告法来讲也是难题。广告法第九条第八款规定,广告不得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但是很多企业都会选择打擦边球,选择风险更小的低俗营销。

  除了卫龙之外,这样的营销套路其实不少,比如众多网友提到的装在套套里的一次性手套,外包装就是避孕套,里面装的手套,如果不仔细看你都不知道这到底是干嘛用的。

  还有一直被大家诟病的椰树牌椰汁的包装,一张胸器girl的图片再加上“从小喝到大”的广告语,说它没有内涵椰汁和丰胸之间的关系,应该没人会信吧?

  还有国民高端茶饮“茶颜悦色”奶茶的“官人我要”茶包,也被众多网友认为是在打两性关系擦边球。

  甚至一些房地产商都盯上了色情这个灰色地带,下图为万科在郑州地铁投放的“春风十里醉,不如树下学生妹”的低俗广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指责万科低俗。万科也是立即撤下,并处罚了相关负责人。

  其实企业使用有擦边球嫌疑的词语宣传,也许会一时博人眼球,且不说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宣传能不能起到积极的营销效果,会不会引起大家反感,也值得打问号。

  上市一步之遥 负面信息不断

  卫龙正处于上市关键期,在2021年5月12日和2021年11月12日卫龙已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招股说明书。2021年11月14日已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如果这时候因小失大,实在不划算。

  公开资料显示,卫龙成立于1999年,创始人为刘卫平和刘福平两兄弟。按2020年的零售额计算,卫龙是中国市场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市场占有率为5.7%。

  据招股说明书,2018年至2020年,卫龙总收入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4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2.4%;净利润分别为4.76亿元、6.58亿元、8.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14%。

  从收入构成来看,卫龙的营收以调味面制品为主,2018年营收占比78.6%,2019年营收占比73.1%,2020年营收占比65.3%,所谓调味面制品就是大家俗称的“辣条”,主要包括大面筋、小面筋、大辣棒、小辣棒及亲嘴烧。

  与此同时,卫龙的销售费用也是节节攀升,2018年至2020年,卫龙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35亿元、2.82亿元和3.71亿元。招股书中披露,卫龙的业务依赖消费者对辣味产品的需求,而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卫龙能不能很好抓住消费者营销,并研发出适合他们的产品。

  由于辣条行业并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所以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笔者在天眼查上输入“辣条食品”四个字,与之相关的企业多达2000多家。一些休闲食品品牌也纷纷加入这一赛道。

  三只松鼠在2015年就曾上线辣条项目,2017年正式推出约辣系列,在7个月时间内售出480万份,在天猫平台辣条类同期单品中销量第一。2019年,盐津铺子邀请林更新代言其辣条产品,该产品营收飙升至4941.36万元,同比增加13817.12%。2021年7月中旬,洽洽食品申请注册“内卷辣条”商标,欲布局辣条品类。

  竞争加剧对卫龙的业绩也有一定冲击。2021年上半年,卫龙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据招股书,卫龙的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23.03亿元,同比增长22.06%,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下降2.53%。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卫龙也在持续加大营销力度。2021上半年,卫龙的销售费用达到2.63亿元,同比增长54.47%。

  除了竞争激烈,食品安全也有很大风险,招股书显示,如维持食品安全始终如一的质量,可能会对卫龙的品牌、业务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而黑猫投诉上可以看到确实存在消费者对卫龙食品的投诉。

  依靠营销,卫龙确实让小辣条出圈了,甚至即将上市,走上资本市场道路。但仅靠辣条和“辣眼睛“显然不够,道阻且长,让我们拭目以待。

}

安踏女鞋广告“翻车”背后,5年营销广告费近180亿

  后续,依旧会有低俗、争议性广告的出现,就是不知道又会轮到哪一家企业了?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因一张涉嫌擦边球海报,安踏体育遭到诸多网友的质疑,最终以下架图片并致歉收场,这也是大多数低俗广告的最终结局。近年来,许多企业低俗营销方式屡禁不止的背后,是为了流量不断逼近“红线”,疯狂试探,但大多“翻车”了。

  之于安踏体育而言,近年来不断加大营销支出,近5年广告宣传费近180亿元,促使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但值得警惕的是,去年安踏体育整体经营溢利率出现下滑,安踏品牌结束增长势头,FILA品牌更是实现两连降。

  涉嫌擦边球,引争议

  近日,安踏体育营销翻车,起因是其一张宣传海报被质疑涉嫌打擦边球。

  从涉事海报来看,年轻女模特坐在地上向镜头展示并拢的鞋底,但鞋底缝隙对准女性大腿根部,这种构图绝非偶然,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了。

  据了解,涉事产品为安踏当季女鞋新品“喵喵鞋2.0”,还被用在天猫平台安踏官方网店首页。

  事件遭到曝光后,有网友质疑打擦边球。

  网友一:现在的广告就一定要低俗才能获得流量嘛?

  网友二:拍这样的广告想把女鞋卖给谁呢?

  网友三:摄影师在构图上把观众视线通过鞋底的洞引导到隐私部位的。专业摄影师会避免这种视觉引导,出现了那肯定是故意的。

  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

  网友:普通人谁这么关注这个点啊,越在意的人越会挑刺。

  从点赞量来看,更多的网友倾向于安踏的海报涉嫌打擦边球,有中立者的观点是:擦不擦边或许有人有不同意见,但是看着不舒服毋庸置疑吧?视野中心是这么敏感的位置,安踏觉得这张图放出来合适吗?就算没有擦边的主观心理,也不能否认这张图的低俗引导。

  对于上述争议性海报,安踏官方商城回应,已第一时间将图片下架,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今后一定会更严格把关。官方商城的回应,一定程度上承认海报存在问题,不过,安踏官方并没有就海报事件作出公开回应。

  成立至今,从安踏品牌、产品宣传方式层出不穷来看,公司深谙营销之道,如今,为何会出现这种争议性海报呢?像安踏这种集团性企业,海报制作前应当有一定的流程规范,例如构图、文案等,而海报制作完成后,审核又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如此,还能出现上述争议性海报,实属令人感到意外。

  对于海报制作及审核流程,《经理人》杂志致函安踏体育,但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事实上,安踏并非首个因低俗营销而遭到网友吐槽的企业,今年3月,宝洁、洁婷、卫龙三个品牌才经历类似事件,最后均以下架宣传文案及产品,并公开致歉收场。

  在安踏本次海报事件发生前,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并登上微博热搜,最终公司公开致歉,但仍遭到江西樟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

  广告,对企业品牌/产品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诸多大企业对此乐此不疲,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各种低俗文案、海报、视频等相继“浮头”,这背后,不可否认,有部分企业从争议性营销事件从中受益,这让部分在流量、KPI考核双重重压之下的广告人,选择铤而走险,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低俗营销案例了。

  值得警惕的是,争议性广告对企业而言本身就是在“走钢丝”,一不小心,不仅不能起到“拉新”的作用,反而会将原有粉丝往外推,甚至于“粉转黑”,同时,还会影响品牌长期以来树立的形象,得不偿失。

  后续,依旧会有低俗、争议性广告的出现,就是不知道又会轮到哪一家企业了?

  营销费用猛增,经营溢利率下滑

  前文提及,安踏体育深谙营销之道,仅2021年,安踏体育旗下安踏品牌与谷爱凌、武大靖、吕小军及张继科等合作推广安踏的专业形象,并签约了王一博及白敬亭,希望通过其在Z世代的影响力,助力品牌年轻化。

  另外,安踏体育收购的FILA品牌,则签约全智贤、张艺兴、高圆圆、江疏影、黄景瑜、蔡徐坤等明星,为FILA的不同产品系列代言,加强品牌知名度。

  签约众多知名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的背后,安踏体育的销售费用支出长期高企,而在2021年则是迅速飙升。

  2017年-2021年,安踏体育的广告及宣传开支分别为17.69亿元、29.16亿元、35.96亿元、35.51亿元、61.17亿元,累计增长245.79%。其中2021年同比上年增加25.66亿元,增幅72.26%,远远超过同期的营收、净利增速。此外,安踏体育的广告及宣传开支比率(占收益百分比)为12.40%,创5年来新高。

  据了解,安踏体育去年广告及宣传开支大幅增长,主要是受到东京夏季奥运会及FILA高端广告和品牌建设相关的开支有所增加所致。

  61亿元的广告宣传费,相当于安踏体育平均每月最少支出逾5亿元。

  对比同行,李宁、特步、361度三家公司2021年广告及宣传费用支出分别为17.8亿元、10.29亿元、6.04亿元,合计约34亿元,不仅低于安踏2020年广告宣传费,更是被2021年数据远远甩开。

  与广告宣传费迅速增长成正比的是,安踏体育研发费用支出也在保持增长,2017年-2021年,其研发费用分别4.84亿元、6.03亿元、7.8亿元、8.88亿元、11.35亿元,累计增长134.5%,与广告宣传费增幅相差巨大。另外,安踏体育研发活动成本比率(占收益百分比)从2017年2.90%下降至2021年的2.30%。

  2021年,安踏体育研发费用较上年增加2.47亿元,同比增加27.82%,增速落后于同期营收、净利、广告宣传费的增幅。此外,安踏体育2021年研发活动成本比率(占收益百分比)为2.30%,是近五年的最低值(2019年也为2.30%)。

  对比同行,李宁、特步、361度三家公司2021年研发支出金额分别为4.41亿元、2.5亿元、2.47亿元,合计9.11亿元,低于安踏体育。不过,从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来看,安踏体育却并不占优势,以2021年为例,安踏体育、李宁、特步、361度的数据分别为2.30%、1.83%、2.50%、4.16%,安踏体育排在倒数第二位。

  对比数据发现,安踏体育61亿元广告宣传费是其研发费用11亿元的5倍有余,以此来看,安踏体育越来越注重营销了。不过,伴随着广告宣传费的迅速增长,安踏体育的经营溢利率迅速下滑,2021年仅为22.3%,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是近五年来新低。

  分品牌来看,2021年安踏品牌、FILA品牌经营溢利率分别为21.4%、24.5%,同比分别下降7.3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均为近四年来最低值,其中安踏品牌四年来首现下滑,而FILA品牌则是连续两年下滑。

  从年报来看,影响安踏体育两大品牌经营溢利率齐齐下滑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广告宣传费的大手笔支出。

  值得指出的是,营销是触达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但要留下消费者,则需要过硬的质量以及良好的服务,而这与研发费用投入、提高员工职业素养息息相关。

  截至6月2日,在第三方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面,安踏、FILA的投诉量分别为2310条、4185条,较3月底分别新增136条、107条投诉,已完成分别为1834条、2828条,投诉完成率分别为79.39%、69.96%。

  从投诉完成率来看,安踏、FILA均在积极响应消费者诉求,从消费者诉求来看,安踏品牌的质量问题、退换货投诉较为常见,例如在5月,某用户投诉淘宝某店知晓商品有瑕疵恶意不处理;还有用户投诉安踏换货后发瑕疵品......

  FILA品牌被消费者投诉问题与上述类似,也与质量、退换货相关,例如某消费者称FILA唯品会自营产品质量问题不退换;某消费称FILA小程序官方商城收到退货拒签、不退款......

  安踏品牌、FILA品牌投诉完成率分别为七成、八成,响应速度尚可,但还有进一步改进空间,比如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品控;可以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客服的售后能力,妥善解决问题,避免消费者进行第三方投诉;可以定期对消费者集中反馈的问题进行重点研究,找出共性并制定相应改善措施等等。

  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才能更好地留下用户。后续,安踏体育会如何改善上述问题,《经理人》杂志全媒体将持续关注。

}

导语: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互联网对各类“暗示”类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这一切,终究绕不开“人性”。

弗兰克·德拉邦特的《肖申克的救赎》中说道:“生活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于生存,就是赶着去死。”低俗营销也许是为了生存,而走在“作死”的路上。

不可否认,低俗营销在这样的环境下,它对许多企业依旧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企业通过低俗营销而获取流量的做法,可以说是打出一套“营销七伤拳”。企业低俗尺度有多大,企业对应收到的伤害也随之加强。这种认识在如今的营销圈内属于共识,但依旧有不少企业选择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为企业灌溉一次“带毒”的关注流量。

随着净网活动的开展,“内涵段子”首当其冲,被强行“净化”,自媒体输出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净化,网络风气得到乐极大的改善。在这样的环境下,依旧有着悍不畏死的“跳脱者”,在“死亡”边缘疯狂试探。

那么,低俗营销为何屡禁不止,为何一直被青睐,其营销的本质又是什么?

低俗营销:利用“人性”的营销,从来都无法与人类隔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群众对“负情绪”内容有着天然的关注积极性,对应的“负情绪”内容更具有传播优势。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布内容的时候,都会可以的使用更为“隐晦”或“暗示”类型的字眼,以获取更多的关注,让内容更容易传播出去。低俗营销在如今市场的运用可以说是遍布各行各业,以各种形式无孔不入的冲击着市场。虽一直在封禁,却从未消停。

从群众意向出发,我们来分析一下,该营销策略能够成功的依仗。大部分网民在浏览讯息的时候,遇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便会自发的做出“点击”的动作。基于这一点,低俗营销如此的受欢迎的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人们更倾向于了解“隐晦”、“暗示”类型的文章,能够极大的满足人们内心的阴暗面,这是人性的缺陷。比如微博热搜,负面内容更容易成为热点,更容易产生话题,之前的王源抽烟,便可以直接引爆网络。对于一家自媒体公司而言,国家科研成果方向的报道与“某20女大学生失联”相比,后者对于网民产生的吸引力更大。因此,网民在对各类自媒体或网络现状开喷的同时,自己是否反思过自身的问题。为何越来越多的报道偏向于负面情绪?所有 文章服务的对象都是人,他们更倾向于产出人们感兴趣的内容,以为自己公司带来效益。

“人们在人前都会尽力展现出光辉的‘真善美’形象,那黑暗的一面,人们都会习惯性的否定,就算它一直都在”曾有人对人性,发表过这样的见解。在电影《隐形人》中“在别人无法发觉的情况下,人类内心的恶魔便会主导人性”。

利用“人性”的低俗营销,企业对低俗营销的选择,终究是飞蛾扑火的“无知”,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这是一个问题。

这些年,他们“干”过的低俗“毒酒”,低俗营销代表“人物”图鉴

“人物”图鉴一:低俗营销的高光时刻“优衣库试衣间”事件:

2015年7月,这个曾经传的沸沸扬扬,可以说是举国皆知的事件,本以为低俗营销即将引来最好的时代,却不料,这一刻已是巅峰。为相应“剑网2019”号召,优衣库试衣间事件的详细内容就不多加赘述。

事件总结:用最小的成本,来了一场影响最为浩大的营销。在收获暴力的同时,激流勇退,专注“打造品牌理念,塑造产品价值”,踏上了“解毒”之路。

“人物”图鉴二:低俗营销后期之秀,椰树牌椰汁,“我从小喝到大”:

2019的春节期间,饮品行业最火的不是统一、康师傅;也并非可乐、雪碧;而是,椰树牌椰汁。这个春节,椰树牌椰汁这个记忆中的老品牌,直接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本应保守、朴实的老品牌,殊不知在春节期间,竟不甘寂寞,为大家演绎了一场“妖娆的舞蹈”。

大尺度的美衣广告,配合“我从小喝到大”的广告标语,一时引人展开了无限遐想。椰汁与“丰胸”挂上钩了?老品牌竟然也可以这么跳脱?椰树牌椰汁,竟可以如此的“毁童年”?

在广受争议的同时,椰树牌椰汁也迎来了它销量的春天。2019的春节,总感觉椰汁往年要喝的多些。

事件总结:椰树牌椰汁在博得大众眼球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从营销学角度来讲,它是成功的。最终在净网活动的审查下,椰树牌椰汁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但与其收益相比,总的来说终究是收入远远大于付出,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至于后续椰树牌椰汁是否需要进行“解毒”操作,那就交给时间来验证吧。

“人物”图鉴三:低俗营销的献祭者,“咪M”公众号,他们是自造恐慌的一群人:

逝者已矣,生者引以为鉴。在死亡边缘疯狂试探的“做死者”,终究还是“死”了,纵使它“生前”操作犹如羚羊挂角般秒到巅峰,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处!

低俗并未“性”一类,还包括“网络暴力”、“恐慌”一类负面的元素。“咪M”公众号此前便是运用这些“网络暴力”、“制造恐慌”等内容,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终究被政策的宏观调控,彻底封杀。

“咪M”公证号在低俗营销中属于献祭者,也为其他的自媒体平台敲响了警钟。让它们明确,网络并未“灰色的法外之地”。

事件总结:网络并未“灰色的法外之地”,言论内容应当立足现实,不可一味的引导群众,否则企业将面临最为严酷的惩罚。

从三类个性鲜明的低俗营销“人物”图鉴列举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营销手法,最终面临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的。决定这一切的关键点是什么呢?企业应当如何合理运用低俗营销呢?

首先,政策是决定玩低俗营销企业后果的主要印象因素,“咪M”公众号的封禁,便是如此。

其次,负面影响关联性的把握。优衣库事件虽然尺度最大,然而从事件发生逻辑上看,与优衣库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事件之于优衣库,更类似于植入广告的形式。不同的是,植入广告是载体影响力带动植入广告,这里是植入广告拉动载体发展。这种情况下的企业一般不会受到直面的冲击,因此对品牌的根基不会产生本质的影响。

最后,如果与品牌直接挂钩的情况下,把握尺度也就显得很有必要。“咪M”就是因为尺度把握不够完善,最终受到了处罚。椰树牌椰汁更多的是运用“暗示”的手法,打规则的“擦边球”,因此,在实现营销效果的同时,企业也不会受到直面的冲击。

低俗营销“病毒式”扩散之路通向何方?低俗营销总是更容易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传播。但不用的操作方式,其最终面临的结果也不尽相同。“病毒式”扩散之路,通向何方?或是漫长的解毒与疗伤之路,或末路。根据低俗营销的多维度影响,我们在这里从低俗营销的尺度、与低俗营销的组合营销方式、企业品牌形象三方向进行分析。

1、尺度把握:小俗怡情,太俗要命。

内涵擦边球:有些俗是你觉得有便有,你觉得没有那便是没有,或隐意,或暗示。企业通过这样蕴含深层意义的内容或广告对产品进行传播,能够极大的引起用户的注意力。似是而非的感觉,往往比“露骨”来的更有诱惑力。合适的运用这种营销手法,对公司而言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就算有一定的损耗,也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后。因此,此路通向的是“略有颠簸的捷径”。

低俗:这一类属方式属于在明面上进行直观的阐述,但却不会完全放开。比如我国很多企业或组织都会是有某日本女星来吸引群众的目光,增加自己的关注度。这类方式,较之前者企业或组织面临的损伤更大,进一步万劫不复,退一步海阔天空。

恶俗:这是一种通过肆意传播低俗内容的方式,直观的获取效益。这类方式因无底线、露骨、传播不良内容,只能生活在阴暗的灰色地带,如果曝光,面临的将是“末路”。

2、品牌形象对同样的低俗营销:同人不同命

不同的企业,因行业不同,就算玩同样的低俗营销,面临的结果截然不同,许多企业不禁感叹“同人不同命”。

类似杜蕾斯这类成人用品,低俗属于它们的灵魂,如果不俗,那便无法生存。有一种文案叫做“杜蕾斯”,有时候它是跨界小能手,用低俗的内容成功的提升双方的知名度;有时候他死广告界的“泥石流”,直接将伙伴坑的无以复加。曾经喜茶与杜蕾斯之间的跨界联合广告,用低俗的内容,和露骨的问题,让观众看得直呼:“受不了了”、“这谁顶得住”、“对喜茶有阴影了”、“太恶习了”。

就算某些行业在运用低俗营销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在运用低俗营销的时候也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关联,不然,会出现“死道友,不死贫道”的“不义”情况,会没有朋友的。

特殊的行业,低俗营销的使用对于它们而言,真的是“如鱼得水”。低俗营销的“病毒式”扩散对于它们而言,无异于是一条通往光明的康庄大道。

3、营销组合:中毒,疗伤,解毒就这么简单

如果企业已经经历过了低俗营销,且是正常内容的企业,在受到低俗营销的“侵蚀”之后,如何“自救”?

很简单,居然是“中毒”,走一套“解毒”的流程即可:中毒——解毒——康复/毒亡。

如何“解毒”:企业如果已经收到低俗营销的“侵蚀”,处于“中毒”状态的时候,运用运营策略,进行解毒或许可以让达到享受低俗营销带来的“利”,消化低俗营销伴生的“毒”,何乐而不为!

①、隐忍,重出江湖:对于季节性特备敏感的产品而言,运用通俗营销获得巨大流量之后,可以通过潜伏市场,让群众淡化“不良”印象的方式,等到季节在此来临的时候,重出江湖。椰树牌椰汁便是运用这类手法,在春节期间,运用这类方式,为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在平常的日子里,保持低调的姿态,消磨群众印象,以待下次的迅猛出击。

②、添加内容,淡化印象:企业运用低俗营销获得流量和曝光之后,面对这些“不良”的内在因素,可以通过为品牌添加更多的形象,以冲淡低俗的“不良”影响。比如优衣库便是如此,在获取曝光之后,优衣库一直主张价格亲民,轻松休闲的品牌理念,持续的消除曾经的“不良”影响。在后来的日自己,人们嘴上聊得更多的就是:“优衣库的衣服质量真心不错,还不贵”。

③、方向开车,直白解毒:企业中了低俗营销的“毒”,那就用“高雅”的解药直接“解毒”即可。企业多参加一些公益事业,或植树、或捐款、或建希望小学等,做一些正面的积极的事情。人心都是肉长的,做好事,都看在眼里。

在解毒的过程中,企业在面的低俗营销的“侵蚀”,一方面可能会解毒重生,或有些虚弱,但在修养的过程中,迟早会康复。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毒发身亡”了,政策的宏观调控,无法抗拒。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营销乱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