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销商多而杂,企业该如何确定去经销商去解决这样的现状呢?

普门科技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制造业—C27医药制造业和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C358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1)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阶段  医疗器械主要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或其他相关物品,主要用于人体检查、疾病诊断、外科手术治疗、慢病理疗和监护等,用途同药品一样,是医药领域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医疗设备、医用耗材、体外诊断设备等。  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逐步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由于起点低、发展晚,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行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和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一些高端设备仍以进口为主,并且我国医疗器械在全球市场占比仅为两成左右,在这种严峻的市场现状之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任重道远。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日益提高,医疗器械的需求逐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呈现多元化发展,如诊断产品、家用保健器械和家庭医疗保健器械逐步受到市场青睐。在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下,随着利好政策、疫情的控制和老龄化趋势加快,医疗器械行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  (2)医疗器械行业基本特点  ①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  医疗器械产品种类繁多,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医疗器械分类规则》(2015年7月1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内医疗器械分类总计四大类21小类,包括:一、接触人体无源医疗器械:液体输送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侵入器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不包括重复使用手术器械)、其他无源器械;二、接触人体有源医疗器械:能量治疗器械、断监护器械、体输送器械、电离辐射器械、植入器械、其他有源器械;三、非接触人体无源医疗器械:护理器械、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器械、其他无源器械;四、非接触人体有源医疗器械: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独立软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设备、其他有源器械。  医疗器械品类繁多,技术迭代较快,针对不同临床需求有多种诊疗和康复类的器械推陈出新,随着技术发展和研发基础的提升,预计未来医疗器械的品类会进一步丰富。  ②受益于需求端驱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消费能力,全球范围内长期来看医疗器械市场将持续保持增长的趋势。2019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容量约为4,519亿美元,预计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复合增速5.6%,2024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945亿美元。  国内医疗器械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增长速度。随着国内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年龄增大、人们对医疗保健和生活质量要求逐步提升。同时,医保覆盖范围增大,国内人均医疗支出仍逐年增长趋势,进而转化为对医疗器械的巨大需求,对高端器械的接受度逐步提高。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9,640亿元,同比增长27.60%,远超全球市场增速。预计2022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增长率继续保持在20%左右。(信息来源:2022年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机遇分析--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③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国内生产企业、终端医疗机构数量持续增长  我国医疗器械按管理类别可以分为第I类、第Ⅱ类、第Ⅲ类。其中,第I类包括低值耗材和手术类器械;第Ⅱ类的产品主要有体外诊断、影像诊断所需器械,以及家用医疗器械;第Ⅲ类指的是植入人体的高值耗材。数据显示,至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企业数量增长至28,278家。其中,可生产Ⅰ类企业数量增加了12,242家,可生产Ⅱ类企业数量增加了4,565家,可生产Ⅲ类企业数量增加了84家。医疗器械作为健康服务业的基础支撑行业,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信息来源: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据统计,202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0,935个,比上年增加8,013个。其中:医院36,5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7,79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276个。与上年相比,医院增加1,17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7,754个。全国共设置10个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童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医院中,公立医院11,804个,民营医院24,766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3,275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651个),二级医院10,848个,一级医院12,649个,未定级医院9,798个。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成长,带动了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  ④中国正向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中心迈进  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在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等环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已经形成自己的区位优势。吸引了正在扩展国内研发和制造基地的医疗企业,也包括了体量庞大的跨国公司,增强了高端大型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能力。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年)》,到2025年,医疗装备要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升级,诊断检测装备、治疗装备等高端医疗装备亟须的关键材料和零部件要取得重大突破,实现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可靠,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水平。  ⑤医疗器械国产化及国产替代是国家政策重点鼓励的方向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在政策层面给予较大支持,鼓励国内医疗器械加快创新做大做强,实现进口替代。2021年以来,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山西省已相继发布最新“进口医疗设备采购清单”,缩紧进口医疗设备的种类,广东省仅46种医疗设备可选择采购进口产品,四川省仅有59种医疗设备可选择进口产品。随着我国医疗设备品牌的不断提升,部分中低端医疗设备已实现了“进口替代”,接下来,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的国产化,将成为主流趋势。同时,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对于医疗器械行业制定了更为细致、明确的监管要求,以保障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推进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主  (3)医疗器械行业主要技术门槛  ①政策壁垒  政府对医疗器械企业和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使用的管理进行严格监管,在企业取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许可后,其生产的产品还需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医疗器械产品取得上市资质耗时较长,通常是二到三年。新成立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从企业申请设立审批到产品研发、临床试验并顺利完成注册,再到市场推广,需要较长时间,市场准入门槛高。  ②技术壁垒  医疗器械产业是多学科交叉整合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必须得到保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大规模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才能够开发出安全、有效、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缺乏相关研发、制造、流程管理经验的机构或人员很难进入此行业,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的专业技术要求提高了进入该领域的难度。  ③人才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作为综合多门学科的高技术行业,研发、销售及管理人才需具备一定的医学、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工业设计等综合知识及同行业实践经验,而此类人才通常会选取资金实力强、业绩出众、市场声誉良好的企业就职,新进入企业通常难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加入。相关大企业的人才虹吸效应明显,加剧新成立的企业在人才引进上面的难度。  ④资金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水平高、产品开发周期长、产品推广难度大,企业发展对资金的要求相当高。资金投入大限制增加了进入医疗器械行业的难度,资金不足有可能导致企业没有后续升级产品的实力,企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逐渐被市场淘汰。对于医疗器材行业中小企业而言,其资金有限且国内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投资大,见效周期长成为进入该领域的一大障碍。  ⑤品牌壁垒  临床中,新品牌的医疗器械要想成为医生首选的器械需要较长时间,尤其是在国内的临床机构中,因国外品牌在临床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形成了稳固的品牌形象,要想突破难度大。被医生及医院高度认可的品牌可能需要多年的努力及投资来建立。新成立的企业通常难以快速建立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这将阻碍企业产品的临床推广应用及企业的发展。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建成多个省市级创新平台,在创面治疗和电化学发光检测两个医疗器械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科研创新和产业化突破。  ①在创面治疗领域,公司作为申报团队中唯一的企业,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现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医学机构联合申报的“中国人体表难愈合创面发生新特征与防治的创新理论与关键措施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第一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企业;公司依托上述创面治疗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了光子治疗仪,填补了国内临床创面光子治疗领域的市场空白;公司作为起草单位参与共同完成了《红光治疗设备》行业标准(编号:YY/T)的制定,并于2016年7月29日正式发布。  ②在化学发光检测领域,公司基于三联吡啶钌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路线,使用自主合成的发光标记物,成功研制了包括检测仪器和配套试剂的新一代全自动免疫分析平台,打破了行业国际巨头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全球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成为国内第一家取得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注册证的企业。  ③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建成多个创新平台,取得可喜成绩。建成了广东省第一批“院士工作站”、“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工程实验室”、“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先后承担国家部委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5项、省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7项和市区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9项。获2020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奖)特等奖;获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获上海证券报社评选的2020年“金质量-硬核奖”荣誉称号。2019年9月普门科技荣登“2019深圳领先生物科技企业20——领军企业榜”。获得2018年深圳市科学进步奖一等奖。治疗与康复设备光子治疗仪、高频振动排痰系统、调QNd:YAG激光治疗仪、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和体外诊断产品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系列产品入选第四、六、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公司连续7年获得广东省“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称号。  (2)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多项荣誉和资质,技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地位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高流量医用呼吸道湿化器Hi-800获2022年德国iF设计大奖,是对公司产品设计能力的一次肯定;公司评为广东省2021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政府对公司质量管理能力的认可;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等产品入选《深圳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2020年)》,是行业专家对公司产品创新能力的鼓励。  据公开数据统计分析,2021年度全国A股体外诊断相关上市公司中,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增速居前列。据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分析报告(2022版)披露,普门科技位居2021年度深圳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亿元榜第15位,较上年度前进了10位。  在医疗美容领域,公司产品在相关机构获得认可。报告期内,公司脉冲激光治疗仪在国内最大的医疗美容机构美莱医疗美容实现批量装机。  3.新技术、()、新业态、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  报告期内,医疗器械行业因疫情、政策、技术、市场等变化,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化,以适应医疗器械市场的需求。行业变化带动了医疗器械技术和服务的更新,成为医疗器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治疗领域,临床更加重视手术病人的术后恢复、住院患者的血栓预防及分级诊疗的落地,同时医疗美容越来越受到大众喜欢。在体外诊断领域,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提高检测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成为检验科室追求的目标。  (1)体外诊断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  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和分子诊断为我国医疗机构主流的体外诊断方式。  体外诊断按检测原理或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病理诊断等几大类,其中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和POCT(即时检验)为我国医疗机构主流的体外诊断方式。《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称体外诊断试剂,是指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体外诊断试剂,包括在疾病的预测、预防、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观察和健康状态评价的过程中,用于人体样本体外检测的试剂、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等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仪器、器具、设备或者系统组合使用。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45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43亿元,占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比例从2016年的12.2%增长到2019年的15.1%,占据的比重越来越重。预计未来几年体外诊断市场将仍然继续保持增长,到2022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到146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将逼近2000亿元。国内的老龄化加剧,资本的介入,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这些都给IVD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目前,免疫诊断市场份额最大,占据了38%的市场份额,生化诊断、分子诊断、POCT诊断等诊断技术分别占据19%、15%和11%的市场份额,未来POCT和分子诊断将会是黄金赛道,整个生化领域将步入国产试剂时代,POCT和分子诊断未来也会超过生化诊断,和免疫诊断一起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信息来源:2022中国体外诊断行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分析)  ①生化免疫  a.生化免疫快速发展  生化诊断在我国发展较早,多年来一直为医院常规诊断检测项目,因为生化的整体收费比较低,虽然生化的检测量比较庞大,但是整体的规模相对于免疫诊断要小得多;目前我国生化诊断试剂基本实现国产化,大部分产品已完成进口替代,国产试剂的进口替代率已完成60%以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生化诊断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2亿元,未来将保持6%-7%增速平稳增长,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96亿元,生化的整体增速会逐渐趋于平稳。(信息来源:2022中国体外诊断行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分析)  生化诊断作为发展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体外诊断细分领域,经历了手工操作、半自动分析和全自动分析过程。随着生化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检验工作者不断对准确结果的更高追求,仪器、试剂、校准品和检测方法互相组合构成的检测系统的概念越来越被临床检验工作者所理解和认可。  免疫诊断目前作为国内体外诊断市场中最大的细分板块,也是各大体外诊断研发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领域,其中化学发光技术正逐渐替代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assay,简写ELISA或ELASA)技术,成为免疫诊断领域的主流检测手段。2021年免疫诊断市场规模达387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免疫诊断市场规模将达445亿元。(信息来源:2022中国体外诊断行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分析)  ()发光免疫诊断市场国产化率相对较低,以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等为代表的国外厂商占据了70%以上的市场空间,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在诊断平台技术层面,国产企业的旗舰机型已经可以实现与海外一线品牌直接对标。在诊断试剂层面,大量中国体外诊断企业已经实现了诊断试剂的研发上市,且相比海外试剂有显著的价格优势。  b.生化免疫流水线业已成为各大IVD公司必争之地  目前,生化免疫流水线业已成为各大IVD公司必争之地。生化免疫流水线是为了实现实验室内整合,将不同的自动分析仪器以及分析前和分析后的实验室处理装置,通过自动化输送轨道和信息网络进行连接,构成全自动化流水线作业环境,覆盖整个检验过程,形成大规模全检验过程的自动化。年收入超过10亿的医院每天样本量超过1000个,高速流水线检测仪器是高端医院的刚需,因此研发高速仪器的能力也是未来进入大型公立医院的前提要求,流水线、生化免疫联机是大势所趋。流水线在本质上是把容易出错且人工耗时长的环节进行机械化处理、智能化打包的集成系统。已经在临床广泛运用的全自动化分析设备可以理解为是对某一检测环节的自动化集成,而剩下标本的采集、传递、离心、离心标本处理、保存和倾倒等工作仍占整个过程的70%时间,缩减这部分时间的需求要为检验流水线提供了大量市场空间。  检验流水线拥有四大优势:效率:全自动检测样本,提高检测和发报告的速度。数据显示应用流水线可使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缩短了64.1%;质量:流水线能够尽量减少人工操作,从而尽可能避免人工处理标本中的差错。临床应用流水线可使差错率下降62%;安全:可减少工作人员与样本的接触,避免样本本身和离心去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对实验人员的危害,大大提高了生物防护水平;节约:大大优化工作流程,人工成本下降。  ②分子诊断  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受检个体或其携带的病毒、病原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含量的变化来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的技术。分子诊断属于高技术含量的项目,新冠的到来,加速了我国分子诊断的发展,在某些领域我国已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约为92亿元,预计至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将增至127.9亿元,和POCT并列目前2大黄金赛道。  按照技术原理,可以将分子诊断技术大致划分为四大技术平台:PCR(polymerase hybridization,FISH)、基因芯片和基因测序。  a.分子诊断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革新和市场的发展,使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领域正迅速拓宽至疾病易感性检测、肿瘤早期筛查、肿瘤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药物敏感性检测、出生缺陷检测、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环境安全检测和司法鉴定等领域,并正在推动国人的关注点从疾病诊治向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转移。2020年的新冠疫情,使大众认识到了分子诊断的重要性,普及了分子诊断的市场教育,我国的核酸检测能力也大大提高,分子诊断市场正在成为最有前景的体外诊断细分领域。  b.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我国作为分子诊断新兴市场,市场规模增速较快,一直以来,体外诊断产业链及大多数中高端领域由罗氏、雅培等国外巨头主导,国产化程度较低并且进程缓慢。国内产品由于价格优势、销售渠道优势或独特的技术优势,目前在中低端或细分市场上具有一定优势。但近几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和进口替代政策不断出台,国内领先企业纷纷加强分子诊断产业布局、规模投入和技术研发投入,并取得不错的进展,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行业内呈现国内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的行业发展趋势。  c.上游原材料逐步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分子诊断试剂上游原料主要依赖进口,检测成本较高,更具成本优势、适应本土市场的国产原材料替代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掌握原料研发制备技术、更具供应链优势的国内分子诊断产品企业,能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将在分子诊断原材料国产替代上做出贡献。  ③POCT  POCT也称为“即时诊断”英文(Point testing),是体外诊断行业的主要细分领域之一。目前,POCT凭借其使用方便、快速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体外诊断行业内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POCT整体发展一片向好,可谓是未来的掌上明珠,近年来,POCT可用测试的范围、设备的技术可靠性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16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61.75亿元,2021年增至176.5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POCT市场规模将达191.5亿元。  随着新技术、新思维、新模式在POCT的广泛应用,POCT已不再是传统的POCT,而是集新技术、人工智能、智慧诊断为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精准化、云端化、共享化、AI化为核心的新一代智慧POCT设备,其应用场景会更广泛。与现有传统IVD大型设备互相补充,互相协同,全方位打通检验科、临床、患者、医疗机构、政府等全链条,为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健康监测、传染病预防等提供更广泛的数据支持。  a.液相POCT替代固相  液相试剂代替固相膜反应,是POCT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某些需要定量的POCT的项目中,液相POCT是比固相POCT更好的选择。液相反应不需要分离已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游离抗体,可直接进行检测,因此比固相反应更快,结果更稳定。经过数年研发,通过试剂和仪器的最优化条件设置,目前有的液相试剂也可以直接做全血,以CRP和SAA为例,液相的免疫比浊法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  b.化学发光技术替代荧光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临床实验室广泛使用的常规技术。我国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发展迅速,正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高灵敏的化学发光检测与高特异性的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检测各种抗原、半抗原、抗体、激素、酶、脂肪酸、维生素和药物等的分析技术。发光检测作为分析化学领域内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始终以其高灵敏度、低成本、简单快速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某些特定化合物、某些酶活性、金属离子等的动态分析和现场检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大型全自动发光仪器占用空间大,配件较多,且首检测结果时间长,无法实现即时检测。因此对于一般临床科室、急诊检验室等空间紧凑的科室应用受到限制,而POCT化学发光技术化是非常好的解决方式,也是POCT发展的趋势之一。  目前小型及便携式发光免疫分析仪越来越受到各类IVD厂家的重视。小型及便携式发光免疫分析仪凭借体积小、速度快、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等鲜明的技术特点,配合性能优良的试剂,在各级医院均有较大需求。可以替代免疫层析等传统的POCT技术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和专业科室免疫分析的主流产品,满足快速、准确定量的要求。另外在心血管疾病标志物系列项目等对时间和结果精准度要求高的项目,在特定应用场景中能够替代目前荧光技术,发挥其重要的价值。  (2)治疗与康复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多孩”政策放开产妇数量增加及其他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2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5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0%。未来我国康复医疗行业有望持续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511亿元。  ①围手术期治疗采用加速术后康复(ERAS)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为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主要采用加速术后康复(ERAS)模式进行治疗。ERAS的核心原则是通过多模式方法减轻手术应激反应,进而降低并发症风险。ERAS运行模式是多学科协作(MDT),包含外科、麻醉、护理、手术护理、营养、心理、康复等学科,以及患者和其亲属的配合。常用设备包括医用升温毯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保温治疗;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进行深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采用红外线治疗进行疼痛治疗;采用光子治疗仪进行创面护理等。  ②全国范围内开展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VTE项目)  以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VTE),是同一疾病在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两种重要临床表现形式。  医院内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已构成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潜在风险,成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临床上诸多科室的患者均存在VTE风险,其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一旦发生,致死和致残率高;而VTE又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规范诊断与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其病死率。但是目前在临床实践中VTE预防现状并不乐观,VTE的医院内综合防治能力急需加强,并提高各科室医务人员对VTE严重性的认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精神和要求:促进分级诊疗政策落地,依托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启动医院内血栓防治项目,通过标准推广、建立(质控)体系、上下转诊、科学研究,规范我国院内VTE项目的临床管理,构建各级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推动我国整体院内VTE防治水平的提升,减少致死性VTE的发生。通过项目实施以构建完整的国家院内VTE防治体系,形成“省-地市-县”三级防控网络。  普门科技针对院内VTE预防,研发出能够预防血栓形成的设备和软件——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VTE预防评估系统。实现在国内医院装机使用。在公司的协助下,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沂南县人民医院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等荣获2021年第四批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认证优秀单位。  ③康复医疗器械逐渐向智能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生物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康复医疗器械行业的进一步深度融合,将催生出更多样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康复医疗器械,预计未来康复医疗器械企业会逐步走上以质取胜、高端创新的发展路线。  ④潜在受众市场规模庞大,院内外共同提供服务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全民健身运动已成为一种新潮流,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体育锻炼中而引发的各种运动损伤。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中国因骨科疾病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超过400万。同时,白领人群由于久坐少动而产生的一系列“职业病”也层出不穷,运动康复能够为这两类人群提供更好的愈后帮助。目前,我国运动康复服务主要由院内、院外两端提供,院外各机构采取单店经营模式,运营能力较强的机构会逐步在区域内开展连锁化;院内主要由骨科和康复科共同构建一体化康复模式。  ⑤康复机器人仍存在商业化落地难点,但发展前景广阔  康复机器人是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的高端康复医疗器械,属于机器人技术与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特殊环境下的“可穿戴设备”,具备助残行走、康复治疗、减轻劳动强度等功能,能够帮助残疾患者重新恢复运动能力,带来回归社会的希望,也能够进一步减轻康复医师的工作负担。但作为一个新兴赛道,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落地性商业化难点,目前的技术尚难以支撑康复机器人的理想化运作,其使用效率较低且风险高,同时康复机器人的使用费用高昂且短期内无法纳入医保支付体系,对于患者而言,整体性价比较低。  (3)光电医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  光电医美设备,又称能量源设备,是指将激光、射频、超声等能量作用于皮肤,达到美容效果的设备,一般包含主机和治疗头。近年来,轻医美项目逐渐成为消费主流,激光美容产品受益于轻医美的流行得到医美机构的青睐。  随着我国医美的普及,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也在迅速上升,  到2019年中国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上升至215.01亿元。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有所下降,到191.73亿元。随着新冠疫情得到控制,我国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迅速恢复,预计到2022年中国光电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50亿元。(信息来源:年中国医美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022年以来,医美行业涌现出了很多诸如微拉美之类的新品项目,在光电美肤、仪器抗衰、注射美容等领域都诞生了爆款品项,包括超声炮、CC光等等,主要集中在轻医美领域,这些项目治疗时间短、随做随走、恢复期短。  (4)医疗器械行业出现的行业新业态  ①医疗新基建推动医疗器械行业扩容  新冠疫情显现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存在总量薄弱、结构失衡等短板,为了提升传染病筛查和救治能力、同时应对疫情的反弹,国内从2020年3月份以来开始加大建设ICU病房、传染病医院、发热门诊等,各地政府也开始积极准备相关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医疗新基建会持续5-10年的时间。  2020年,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医疗卫生项增速显著提升,2021年全国公共财政医疗健康支出仍保持较高投入,支持相关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共有104.4万个,较2020年增长1.22万个,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2年国内医院数量将达到29.3万个,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在国际上,新冠疫情对各国医疗卫生体系都造成了巨大的挑战,部分欧洲国家开始规划医疗补短板的举措,发展中国家总量欠缺、结构失衡的问题更加严重,各国已经普遍意识到卫生体系的完善程度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已经开始纷纷加大医疗投入。  ②国产替代发展加速  国家高度重视未来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2021年“十四五”规划将高端医疗设备作为医疗器械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工信部就《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模(年)》公开征求意见,指出要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行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得市场不断涌现出具有竞争力的国产企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可支付能力的提高,预期国内产品将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加速实现国产化替代。  ③新兴技术融合发展  “互联网+”将与医疗器械行业紧密结合。全行业的信息化程度将普遍提升,实现产品的信息可追溯,用信息化手段对医疗器械生产、流通全过程的监管。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将大大提高医疗器械的广泛应用。目前医疗器械领域的信息追溯机制、体系、编码等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信息来源: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④医疗器械行业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力量正为每个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医疗领域也不会例外。近年来,数字技术与医疗的融合不断深入发展,医疗器械创新审批产品持续增多,华为、字节跳动等名企也纷纷入局医疗器械行业。对于正处在高速发展“黄金期”的医疗器械企业而言,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进行转型升级,采用更加迅速、有效的数字化手段完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将有可能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高效协同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随着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深入开展,数字化信息建设成为医疗器械企业绕不过去的门槛。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普门科技是一家研发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专业化高科技医疗设备企业,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全球营销及服务,专注于体外诊断产品(体外诊断设备及配套检测试剂)和治疗与康复产品的开发及技术创新。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根基,以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持续推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有显著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凭借对各级医院在体外诊断、治疗与康复领域临床需求的深入和准确理解,制定了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的产品战略,开发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适宜技术和产品,提供有价值的体外诊断和治疗与康复解决方案。  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基于电化学发光、免疫比浊、液相色谱、免疫荧光、血凝力学测试、分子诊断等六大技术平台,为医院、体检中心提供一系列全自动及半自动的体外诊断产品,主要包括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仪、特定蛋白分析仪、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自动尿液微量白蛋白肌酐分析仪、干式荧光分析仪等及相关配套试剂,通过对人体的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的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高速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已取得注册证并开始上市销售,新发光平台支持高达300次测试/小时,同时,一次在机支持多达40个试剂盒(测试项目),能够大幅提升客户的操作便利性和测试效率。同期新增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配套试剂1项(胃泌素17),补全了特色的胃功能检测项目套餐。完成CE及国际注册书186个,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2022年上半年普门科技成功开发并向市场推出了一款全新一代高速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该产品利用了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模式分析技术,实现对常见血红蛋白变异体的分离识别,使得仪器性能和检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公司产品主要围绕三大产品线进行产品开发,包括皮肤与创面修复产品、围手术期与康复产品、非公医美产品等,现有产品包括多功能清创仪、光子治疗仪、负压引流套装、高频振动排痰仪、空气压力波治疗系统、高流量呼吸道湿化器、医用升温毯、红外治疗仪、脉冲磁治疗仪、中频干扰电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激光治疗仪等系列产品。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升级换代和专业服务等方式,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科室的相应需求推出适宜的产品组合方案,有效促进疾病治疗与康复的临床疗效。报告期内,公司全新的足泵和DVT空气波系列产品成功上市,极大地完善了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解决方案。全新升级的二氧化碳激光、旗舰版冲击波和新款光子治疗仪成功上市,公司在医美领域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1项,新增注册证书199项,其中8项产品获得国内注册证,包括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胃泌素17(Gastrin-17)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等5项IVD产品,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等3项康复治疗产品;3项产品完成国内一类备案,包括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等产品;1项产品获得CE证书,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自测版);187项产品完成欧盟备案,包括α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等IVD产品和肢体压力套、引流瓶等治疗康复产品。  2022年5月27日,普门科技被评为广东省2021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高流量医用呼吸道湿化器Hi-800获2022年德国iF设计大奖;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等产品入选《深圳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2020年)》。  目前,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国内16,000多家医疗机构,装机医院包括国内知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在内的1,900余家三级医院。在国际市场,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成功覆盖美洲、欧洲、中东非、亚太和南亚五大区域。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2.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流程,实现从客户需求收集、产品定义与设计、采购与生产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的全流程控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营销及服务,主要通过销售医疗器械设备及相关配件取得销售收入,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销售及售后服务收入与生产成本及费用之间的差额。  (2)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执行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全面推行IPD流程,把握住IPD的精髓,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协同各职能部门关键用户依据IPD流程工作,以保证做正确的事。同时,公司将通过对外合作、收并购和整合以拓展普门科技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达359人,围绕产品开发相关的各框架流程和制度已形成,基本能够覆盖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同时公司积极与国内知名大学、医院开展学术合作,形成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新产品快速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合作单位包括重庆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  (3)采购模式  公司对原材料采购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导入和考核机制。公司在导入新的供应商时,会从技术、质量、服务、交付、成本等多角度进行准入评审;在最终导入以后,亦会持续坚持对供应商的动态绩效考核和管理,确保供应商满足公司要求。  公司采购模式主要包括一般采购和外协加工,以一般采购为主。一般采购是指公司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并不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商按照订单向公司交付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外协加工是指公司向供应商提供生产所需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由供应商按照公司要求进行定制加工,然后向公司交付半成品或零部件。公司采用5R采购原则“适时、适量、适质、适价、适地”规范采购作业,以确保所采购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持续满足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要求。  (4)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部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准制定生产计划,属于“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销售部门向采购部门计划人员提供产品销售预测和销售订单,由采购部门计划人员结合原材料库存具体情况,编制《生产批次编排计划》并安排生产。公司根据年度销售预算制定年度生产计划。每月根据销售预测、历史实际销售数据和投标等大单信息提前采购原材料,并生产部分通用半成品。每周再根据接到的实际订单制定周生产计划和日生产计划,按订单生产成品。公司质量部门对生产活动进行严格的过程控制。  (5)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以间接销售为主、直接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间接销售是指公司通过经销商及一般间接销售客户向最终客户进行产品销售。直接销售是指公司直接向终端客户或消费者进行销售,例如公司通过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式直接销售产品至医疗机构。  经销管理上,公司综合考虑境内经销商所在区域、销售能力等,与选定的经销商签订《合作经销协议》,并对境内签订协议的经销商进行动态化管理,建立进入及退出机制;并设置国际销售部门负责沟通和服务海外经销商,进行海外市场的拓展。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在治疗与康复和体外诊断等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高能窄谱光治疗技术、低频超声清创技术、脉冲/调Q/半导体激光技术、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免疫比浊特定蛋白检测技术、高效液相色谱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技术等,系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报告期内立足现有的核心技术,面对客户新的需求,在产品研发领域不断创新,为临床提供更多高效、可靠的检测服务和治疗与康复服务。  (1)公司核心技术及先进性。公司已经形成了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产业化平台,包括了完善的研究开发体系、生产制造体系、销售服务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形成了从“单一产品”到“系列化产品线”再到“多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化突破。未来,公司将继续强化在创面治疗、抗血栓、疼痛治疗、肺康复等加速治疗与康复领域,以及在电化学发光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特定蛋白分析检测等体外诊断领域的先发优势,专注于不断完善治疗与康复类产品线和体外诊断类产品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报告期末,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74项(含为人光大和深圳辉迈),其中发明专利33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26项;报告期内,新增注册证书199项,其中8项产品获得国内注册证,包括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胃泌素17(Gastrin-17)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等5项IVD产品,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等3项康复治疗产品;3项产品完成国内一类备案,包括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等产品;1项产品获得CE证书,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自测版);187项产品完成欧盟备案,包括α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等IVD产品和肢体压力套、引流瓶等康复治疗产品。  (2)公司核心技术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在报告期内,公司在多个领域进行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产品核心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公司基于整体发展目标和战略方向,围绕两大主营业务,立足现有的核心技术,面对客户新的需求,在产品研发领域不断地创新,为临床提供更多高效、可靠的检测服务和治疗与康复服务;在销售渠道方面不断加强销售网络建设,提高营销水平。  ①治疗与康复产品核心技术聚焦皮肤与创面、围术期、慢病康复、医美(能量平台器械)四个领域,突破负压敷料工艺、红外复合光谱、高流量湿化混合气体控制、围术期患者温度控制、气压弹道冲击和电磁弹道冲击、医用激光、医用超声等关键技术,开发出新的治疗设备。  公司围绕皮肤与创面、围术期、慢病康复、医美(能量平台器械)这四个临床需求巨大的市场,完善公司治疗与康复产品线。在皮肤与创面领域,通过研发团队的技术攻关,掌握了创面封闭治疗系统中敷料生产工艺,开发出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的、安全的、有效的一次性负压敷料。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了其在创面治疗中的显著临床应用价值,成为公司创面治疗产品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公司在创面治疗产品系列中的重要一环。  在围术期领域,除了已有的优势产品,空气波治疗仪系列和排痰仪系列,研发团队基于高流量呼吸湿化控制技术、围术期患者保温技术等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出医用升温毯治疗仪及其治疗附件、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及其治疗附件,产品成功上市,有助于新冠患者的治疗,为新冠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上半年公司全新的足泵和DVT空气波系列产品成功上市,极大地完善了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解决方案。  在慢病康复领域,研发团队基于高能量近红外复合光谱技术,开发出新一代紧凑型高能红外线治疗设备,设备形成系列化、小型化,可以满足不同科室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了疼痛治疗技术方案。同时掌握气压弹道冲击和电磁弹道冲击技术,开发出先进的、可靠的冲击波治疗仪,气压弹道冲击波和电磁弹道冲击波已经量产上市。  在医美器械领域,公司收购两家光电医美公司,已掌握脉冲激光、调Q激光、强脉冲光、半导体激光等关键技术,完成在光电医美领域全面布局,助推中国光电医美行业发展。上半年全新升级的二氧化碳脉冲激光成功上市,公司在能量医美领域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②体外诊断产品核心技术以电化学发光平台为核心,开发系列配套检测试剂;基于比浊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色谱技术平台不断开发新产品;建成血凝力学检测技术平台。  基于电化学发光技术平台开发的高速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系列已取得注册证并开始上市销售,新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支持高达300次测试/小时以及多达80多个测试项目,能够大幅提升客户的操作便利性和测试效率。同期新增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配套试剂1项(胃泌素17),补全了特色的胃功能检测项目套餐。完成CE及国际注册书117个,将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国际业务。  基于特定蛋白产品技术平台,获得2项新产品注册证书,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并有其他多项产品完成开发并进入注册流程。围绕打造极致客户服务体验,提升产品功能模块及试剂产品性能,并在获得更长试剂产品效期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平台产品的客户认可度进一步提高。大幅优化尿液ACR检测平台,使得客户测试等待时间明显缩短,获得客户的普遍认可。  基于POCT试剂技术平台,完成了41项产品的国际注册,使公司拥有全面的产品套餐的同时增加了国际地区市场覆盖面,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增量产供应5项荧光产品及4项胶体金核心产品,产品性能卓越,在客户端使用获得良好评价。2项新技术平台应用效果显著,极大地支持了公司的新项目开发和产品量产工作,较大程度降低了开发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  普门科技在HPLC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产品方向继续发力,有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糖化血红蛋白分析系统的仪器、试剂和层析柱等关键原材料实现完全自产化,高度集成了HPLC产业链。2022年上半年普门科技成功开发并向市场推出了一款全新一代高速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该产品利用了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模式分析技术,实现对常见血红蛋白变异体的分离识别,使得仪器性能和检测通量得到全面提升,经过国内多家三甲医院的临床实验验证,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针对国际市场同步推出快速模式糖化血红蛋白分析和地中海贫血筛查一体机,实现了一键切换,获得了CE认证,得到欧洲专家及客户的认可,糖化业务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基于血栓弹力图平台,公司已拥有全套产品核心技术及注册证书,产品上市后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公司在血栓预防、抗凝治疗、成分输血指导、凝血功能异常性疾病辅助诊断、抗凝药物评估等领域已形成较为全面的产品布局。  ③营销领域建立了以产品线为核心的管理体系,销售人员及分销渠道进一步专业化,商机管理再上新台阶。  普门科技是依靠研发和销售双轮驱动的,非常重视自身销售队伍建设及分销渠道建设。报告期内,从人才引进、结构调整、健全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强销售网络建设和管理。建立了以产品线营销管理为核心、区域业务协同的营销管理体系,强化各产品线销售队伍的专业化,聚焦优势产品、优势市场,并结合新上线的CRM系统工具,有效录入并动态管理商机、活动,加强对销售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加强与经销商的商机协同督导,分工合作,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进一步精耕细作市场,增加渠道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公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了办事处,设置了办事处主任职位,负责区域内公共事务、团队建设、客户资源及渠道资源共享、跨产品线跨部门协调工作,与产品线垂直管理相辅相成,初见成效。  在已装机医院,推动“单台设备多台化、一个科室多型号化、一家医院多科室化”建设,推广普门科技科室诊疗及全院加速康复整体解决方案。继续推动重点窗口医院项目和基层样板项目建设落地,借助已有的窗口医院,发动有实力的经销商进行普门科技系列产品推广与覆盖。  在海外,鼓励在各主要国家进行渠道细化签约,多经销商发展,区别签约经销商与一般经销商的差别,特别鼓励大经销商的合作开发,巩固和建立了国际渠道的长期稳定体系。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1项,新增注册证书199项,其中8项产品获得国内注册证,包括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胃泌素17(Gastrin-17)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等5项IVD产品,间歇脉冲加压抗栓系统等3项康复治疗产品;3项产品完成国内一类备案,包括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等产品;1项产品获得CE证书,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自测版);187项产品完成欧盟备案,包括α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等IVD产品和肢体压力套、引流瓶等康复治疗产品。  (1)新增授权专利22项  (2)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1项  (3)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书8项  注:医疗器械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  (4)新增一类医疗器械备案3项  注:医疗器械备案有效期为长期有效。  (5)新增1项产品获得CE证书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研发投入情况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公司为了满足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产品迭代、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等战略发展需要,报告期内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大幅增加。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9,189.26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29.20%。占营业收入的20.56%,与上年度同期的19.97%相比,增加0.59个百分点。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度同期大幅增加的原因如下:  (1)为增加公司未来发展动力,顺利完成各项产品的研发任务,加快新产品开发,公司调整了人员结构,重点培养和储备骨干员工,公司在报告期内,新增工资性支出、养老金、公积金等人工费用支出913.56万元,增长比例为20.39%。  (2)在体外诊断领域的研发工作包括:基于电化学发光检测平台开发高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设备、配套试剂和关键原材料等,电化学发光配套检测试剂形成了肿瘤标志物、炎症、心肌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检测、性激素、凝血/血栓等13大检测套餐。基于免疫比浊平台开展特定蛋白分析设备和试剂产品研发,形成更多临床检测组合;开发红细胞脆弱性检测设备和配套试剂,实现技术创新应用;开发尿微量白蛋白检测试剂,提高检测精度。基于液相色谱平台开发糖化血红蛋白分析设备、层析技术和关键原材料微球的产品研发,实现血红蛋白分析和地中海贫血筛查设备性能进入全球同类检测第一梯队。基于全自动生化分析平台开发高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与高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形成生化免疫级联系统。基于免疫荧光检测平台开展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测试卡产品研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开发等。基于血凝力学测试平台开展血凝力学设备和配套试剂研发。基于分子诊断技术开展全自动荧光定量仪和配套试剂研发,生物芯片技术的核酸提取设备和配套检测试剂开发、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等。  (3)在治疗与康复领域研发工作包括:公司针对慢性创面感染与愈合治疗、压疮预防、深静脉血栓预防和水肿治疗、慢性疼痛开展产品迭代升级,开发手足泵、功能性敷料等;在医美激光治疗设备领域,新款脉冲激光、调Q激光、强脉冲光、半导体激光、冲击波治疗仪等产品,丰富产品线,拓展应用范围,加快新产品上市进程;在内科的慢性病患者的预防与治疗领域,包括慢性炎症治疗、疼痛治疗等方面,开发压力弹道和电磁弹道冲击波两大系列,产品覆盖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临床治疗需求;在患者体温保持、呼吸道保护方面,开发医用升温毯治疗仪及其治疗附件、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及其治疗附件等。  (4)为开展产品的国内、国际注册,公司的新产品注册、项目检验、临床试验和咨询评估等都有大幅增加,带动相关支出大幅增长。为了支持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开拓,公司根据不同区域对产品的不同需求,不断开发满足国际、国内需求的多个产品版本,开展了包括FDA注册、欧盟CE认证、当地国家注册和国内医疗器械注册等国际和国内市场准入活动。新、老产品的国际国内注册、项目检验、临床试验和咨询评估等大幅增加了研发费用。随着国内医疗器械临床费用和注册费用的增高,检测试剂研发、临床验证和产品注册费用支出大幅增加。2021年1-6月产生相关费用1,810.50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1,447.72万元,其中临床检验费增长比例达1715.17%,产品注册费增长比例达213.95%。  综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为开展新产品研发、老产品升级迭代、关键原材料开发、未来产品技术储备、国内国际市场准入等多项研发活动,加上研发材料费涨价、产品注册费用增加及研发人员工资增长等因素,直接形成了报告期内研发费用的大幅增长。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4.在研项目情况  5.研发人员情况  6.其他说明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公司各职能部门紧紧围绕年初所制订的工作计划,以“质量、效率、聚集”为着力点,持续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投入和开发;加大四大核心能力平台建设,包括国内国际营销能力平台建设、研发能力平台建设、供应链能力平台建设和用户服务能力平台建设等;落实三大关键运营能力平台建设,包括人力资源(HRBP)能力平台建设、公司信息化(BPIT)能力平台的建设和公司财务能力平台能力(财务BP)的系统化和可视化建设等,公司运营能力再上新台阶,为公司年度目标的实现夯实了基础。公司员工同心协力,共同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公司整体经营情况稳中向好。  截止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1,184.1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8,458.38万元。公司资产质量良好,财务状况稳健。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684.84万元,同比增长25.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50.02万元,同比增长2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44.18万元,同比增长35.33%。  报告期内,主要工作如下:  (一)启动人力资源咨询及数字化系统建设,搭建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2022年2月16日,公司启动人力资源咨询及数字化系统项目,旨在搭建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支撑公司未来更长远的发展。通过SAP-SF(人力资源管理套件)和SAP-HCM(人力资本管理系统)的实施,将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标准化、流程化和系统化,逐步借助信息系统解决人力资源事务性工作,提升数据资产的利用能力,辅助各级员工和管理层完成业务和决策分析,有效发挥人力资源对公司战略的支持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涵盖组织管理、招聘管理、人事管理、考勤管理、绩效管理、人才发展、编制管理、薪酬管理和自助服务平台模块等。经过5个月的现状调研、需求分析、蓝图设计、系统配置等工作,项目已经进入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阶段。  (二)体外诊断产品线新品迭出,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公司持续加大在体外诊断产品线的研发投入,包括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的研发及产业化。报告期内,大型、高速电化学发光检测设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高端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100Plus及配套检测试剂等上市,为临床提供更丰富的检测项目和有竞争力的检测设备,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的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  1.生免业务  2022年2月,公司获得大型、高速电化学发光检测设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系列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继普门科技获得电化学发光检测仪器eCL8000系列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之后,在电化学发光检测仪器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已在国内医院装机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CL9000单模块检测速度达到300测试/小时,达到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通过4级检测模块的级联拓展功能,检测速度可以达到1200测试/小时,产品规划下一步将和2000测试/小时高速生化分析仪级联,形成大型生化免疫级联流水线;采用一次性TIP头吸样,提高了检测精度,保障了结果准确性;急诊项目(如炎症及心血管标记物等)最快10分钟出结果,满足临床急诊要求。  2.临检业务  高端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100Plus国内上市,该产品利用了糖化血红蛋白快速模式分析技术,实现对常见血红蛋白变异体的分离识别,使得仪器性能和检测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经过国内多家三甲医院的临床试验验证,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针对国际市场同步推出快速模式糖化血红蛋白分析和地中海贫血筛查一体机,实现了一键切换,获得了CE认证,得到欧洲专家及客户的认可,糖化业务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3.分子与快检业务  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和猴痘病毒和中非/西非进化枝分型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获得欧盟CE认证,具备市场准入条件,可在欧盟和认可欧盟CE认证的国家与地区进行销售。2022年5月,公司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自测型),疟疾、登革热等传染病项目胶体金产品也已在国际市场上市推广。  (三)治疗与康复产品线快速迭代,医美业务协同发展  公司聚焦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围绕创面治疗、围手术期诊疗、疼痛康复、皮肤医美等需求,对老产品进行性能改进和提升,快速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升级版的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冲击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阿拉丁)、脉冲光治疗仪等先后进入医院和医美机构,进一步丰富了临床和医美产品种类,为临床治疗与康复及医疗美容提供更多创新的技术和服务。  1.皮肤与创面修复产品  超声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实现上市销售,主要功能是探测动脉血流相关参数以及ABI、TBI的检测,临床多用于下肢动脉疾病的筛查,包括糖尿病足的早期筛查。  2.围手术期与康复产品  高流量呼吸道湿化器完成转产,实现销售,为氧气治疗提供高效的保湿、保温措施,提高治疗效果。血栓预防新产品足泵得到临床好评,实现批量装机。生物反馈治疗仪进入临床使用,对患者表面肌电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和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电刺激和肌电触发电刺激进行肌肉功能障碍的治疗,主要用于盆底康复。电磁弹道冲击波实现量产上市,丰富了冲击波产品系列,为临床治疗与康复提供更多创新的技术和服务。  3.非公医美产品  冲击波治疗仪LC580旗舰型产品在临床推广,为美容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方案。升级版的光子治疗仪(阿拉丁)、脉冲光治疗仪先后进入医院,进一步丰富了临床医美产品种类。强脉冲激光完成工程样机开发,超声刀、调Q激光和雾化器等新产品完成注册检。  (四)国内营销体系不断优化、调整,营销能力和品牌形象再上新台阶  报告期内,国内营销团队进一步优化销售体系,确定以产品线为核心的销售管理思路。在治疗与康复产品线,成立皮肤与创面、围手术期康复和非公医美三个事业部;在体外诊断产品线,成立生化免疫产品和临床检验产品两大事业部,进一步聚焦产品线,打造专业化营销队伍,提高销售团队工作效率。  规范办事处管理工作,设立办事处主任岗,办事处主任主要职责为处理公司治疗与康复产品线和体外诊断产品线销售团队的公共性事务,进行客户资源整合,组织两大产品线销售人员的团队建设活动等。通过办事处主任的作用,鼓励跨产品线业务协作,客户资源与渠道资源共享,提高团队凝聚力。  为让公司产品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当中,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促进产品实现销售。上半年销售团队组织了多种形式线上和线下的产品推广活动,包括展会、院内会、科室会、学术会、培训(皮肤医美学苑、普门科技创面学苑和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系列讲座)等,累计达519场次,较上年度大幅增加。为产品的临床装机应用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公司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成功进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等。公司新产品高流量呼吸道湿化器实现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批量装机;足泵实现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批量装机;脉冲激光治疗仪在国内最大的医疗美容机构美莱医疗美容装机。  (五)国际营销系统建设速度加快,加大本土化市场营销运营能力  报告期内,国际营销系统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以体外诊断产品线和治疗与康复产品线为基础,公司设立销售、市场、用服和商务运营四个部门,产品营销和服务于美洲、欧洲、中东非、亚太和南亚五大区域86个国家和地区。  为支撑国际业务可持续增长,公司陆续在全球重点国家设立子公司,开展本土化营销运营建设。报告期内,启动在俄罗斯、印尼全资子公司的注册工作,为海外业务本土化发展做好模式探索和示范样板,后续将在更多的业务重点国家开展相关工作。2022年6月16日,普门科技(澳门)子公司(以下简称“澳普”)正式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批准,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南粤集团科技园内成立,将作为全球售后服务中心,以更好地支持国际业务的发展。  国际营销系统积极参加全球性展会和学术活动,报告期内重点参加了ArabHealth和Medlab等大型国际性医疗展会,有效地提升了公司产品及服务的国际形象,带动了产品的出口,实现了业绩增长。  (六)开展线上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系列讲座,积极推动国家级项目“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VTE项目)”落地  公司邀请国内VTE防治领域的多位专家,开展线上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系列讲座,助力各级医院VTE防治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参加线上院内VTE防治体系建设系列讲座的学员超过10,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和服务在临床机构的影响力,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公司的协助下,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沂南县人民医院和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等荣获2021年第四批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认证优秀单位。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VTE项目)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目的是规范我国院内VTE的临床管理,构建各级医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策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住院患者医疗安全,降低VTE导致的疾病负担,从而提升我国PE和DVT的综合防治水平。  普门科技针对院内VTE预防,研发出能够预防血栓形成的设备和软件——空气波压力治疗系统、VTE预防评估系统。项目聚焦院内VTE防治过程中的VTE患者难发现、治疗不及时等关键问题,自主研发了VTE风险评估及临床决策支持软件,创建了个体化的VTE患者风险评估和预防的全路径闭环管理新模式,实现了智慧化VTE预防管理。  (七)克服疫情等多方面困难,在香港落马洲中央援港应急医院装机200多台套  2022年4月,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暴发,抗疫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中央决定在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援建应急医院和方舱医院。  在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要求的前提下,公司用户服务部员工克服不熟悉环境、工期紧张、环境艰苦等不利条件,用心安装调试每一台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实现了按期、高质量交付。累计完成装机200多台套,产品主要包括高流量医用呼吸道湿化器、高频振动排痰系统、医用升温毯、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等,为援港项目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八)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财务服务能力  公司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优化组织架构,整合财务人力资源,提高财务的服务水平。财务中心组建财务能力中心、财务共享中心和财务BP,推动流程标准化、进行资源整合以及配合各业务部门有序开展财务相关工作,工作重心由财务核算转移到财务审核,从财务信息收集者转变为财务信息的解析者,全面提升财务在公司运营管理中的作用,为公司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方面全程控制。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针对公司内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降低公司运营风险。打造智慧财务,引入资金收款机器人,7×24小时不间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上线了固定资产自动化盘点程序,提升了固定资产的盘点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加强财务人员个人能力提升工作,不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结合公司内部财务工作发展的现状,以及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性质,有序进行财务人员轮岗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的岗位适用能力,培养财务新人,服务财务工作新业务。  (九)被评为广东省2021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2022年5月27日,以“诚就高质量,粤向新时代”为主题,广东省2021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布会在江门市顺利召开。会上公布了2021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单,普门科技再次榜上有名!这是普门科技连续七年获此殊荣!体现了行业监管部门对普门科技在医疗设备生产质量管理、信用体系方面的高度肯定与认可。  (十)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等产品入选《深圳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2020年)》  2022年4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深圳市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2020年)》,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特定蛋白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高频振动排痰系统、光子治疗仪和冲击波治疗机共六款产品成功入选该目录。获得深圳市政府的权威认可,成为政府机构优先采购及推荐的产品。  (十一)高流量医用呼吸道湿化器Hi-800获2022年德国iF设计大奖  普门科技高流量医用呼吸道湿化器Hi-800,凭借创新设计理念与卓越功能体验,与来自全球的优秀工业设计产品同台角逐,并最终成功斩获2022年德国iF设计大奖。  高流量医用呼吸道湿化器Hi-800适用于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患者,如缺氧性呼吸衰竭、ARDS、肺炎、肺纤维化、心源性肺水肿等。对单纯缺氧性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患者有积极的治疗效果。“智能温流控”系统,稳定输出加温湿化的呼吸气体,有效减少冷凝水、提高湿化效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舒适感。创新独立的气路管路设计,防止气体回流至主机,对主机内部空气回路无污染,避免患者间交叉感染;优化的气流更加稳定舒适;触摸屏结合旋钮操作,参数调节操作便捷;操作界面平板设计,有利于消毒和医务人员从远处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湿化罐“夜光杯”设计,便于夜间通过蓝光查看湿化罐液位,减少干烧风险。  (十二)多个研发和生产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和项目建设单位克服新冠疫情给项目带来的诸多不利影响,深圳龙华区、南京雨花台区和重庆高新区的研发和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各个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为项目后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深圳普门科技总部大厦项目(深圳龙华)主体施工快速推进  深圳普门科技总部大厦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华区,项目总用地面积:5,810.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239.00平方米。目前主体施工进展顺利,进入主体建设工程尾期,相关配套建设工作已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预期项目2023年1月可投入使用。  2.普门科技重庆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重庆大学城)进入装修阶段  普门科技重庆研发及产业化基地项目总用地面积为5,989平方米,建设面积11,563.02平方米。目前项目进入装修阶段,因疫情影响,项目进度推迟,预期项目在下半年完成装修等各项工作,将正式投入使用。  3.普门科技南京研发总部项目(南京雨花台)启动地下部分施工  南京研发总部项目位于南京雨花台区软件谷马家店地块南园总部经济园区,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3,51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25.36平方米。项目于2022年6月20日完成主体封顶。目前进入电梯等配套设施安装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医疗器械项目研发风险  医疗器械在人类身体健康方面有着巨大的正面作用,同时医疗器械的应用具有十分强烈的专业性,因此针对医疗器械的研发工作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法律以及医疗安全方面提升了要求和标准。医疗器械的研发不仅具备普通产品研发中所拥有的未知性、创新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还具备投资高、周期长、多变性等特点,这对其研发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挑战。每一个新型产品的研发过程都会面临较多的困难,并且还需要研发人员在该过程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创新和探索,常规的新产品研发之路就已经有非常多的困难,而医疗器械的项目研发不仅具备普通产品的特性,同时还有属于自己的行业特点,这种双重特点为其研发造成巨大的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自成立以来,公司在进行新产品项目研发过程中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组织结构。高效组织结构的建立能够充分利用企业项目研发中心的资金、人力资源以及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可以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对研发风险的应对能力及风险管理质量。  2.产品注册失败的风险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医疗器械行业的管理按照器械的使用特点、安全性以及对诊断及治疗结果的影响将医疗器械分为Ⅰ、Ⅱ、Ⅲ个类别,在行业主管部门按分类规定进行注册或备案后方可生产和销售。国外市场对医疗器械也制定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公司产品进入国外市场需首先满足其市场准入要求。目前公司销售的产品已取得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产品的认证许可,包括我国的注册证或备案凭证、欧盟CE符合性声明证书、俄罗斯注册证书等。公司设有专门部门负责产品国内外注册认证,并积累了丰富的注册和认证经验,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注册认证程序、要求和周期存在差异,部分国家和地区对进口医疗器械准入门槛较高,注册周期较长。若未来国内外产品准入标准发生重大变化,或公司新产品无法达到相应准入标准,则将对公司产品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切实加强对企业不同环节、不同部门的约束;此外,重视与监管部门和检验机构的沟通,加强对标准的跟踪,提升对法规和标准的理解。  (二)经营风险  1.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报告期内,本公司营业收入为44,684.84万元,资产总额为161,184.12万元,经营规模实现较快增长;  随着公司治疗与康复和体外诊断产品线业务的不断发展,公司对外收购业务的增多,公司体量逐渐扩大。控股公司数量增加、公司员工数量快速增长、产品线不断扩充、国内外销售体系不断壮大。这对公司的人员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不能适应业务规模的要求,将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持续加大三大关键运营能力平台建设,包括人力资源(HR)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司岗位、职位、职级、绩效、组织发展和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支撑公司未来万人以上的HR管理。加强公司流程信息化(BPIT)能力的建设,以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将BPIT打造成为公司的核心能力。加强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系统化和可视化建设,更好地推动并协助各系统的业务工作,以支撑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  2.核心技术员工流失的风险  医疗器械是一个比较综合的门类,小到棉签,大到CT都算是医疗器械,涉及领域非常之广。它的生产和使用涵盖硬件、软件、工程、电子、数据处理等各个门类,所以医疗器械的研发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比如机械领域、电路设计、人机交互和算法、APP开发、云端数据处理。医疗器械行业对于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要求企业拥有更多地跨领域交叉学科复合型技术人才。目前,公司建成了一支创新能力强、研发经验丰富、覆盖多学科的研发技术团队,跨越治疗与康复领域和体外诊断领域两大医疗器械子领域,研发技术团队成员具备医学、生物工程、光电学、电子信息学、软件工程、通信工程、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结构合理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迅猛发展,业内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同行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可能会吸引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加盟;同时因为公司总部位于深圳,目前深圳的高房价、高房租;上学难、就医难、工资收入与内地差异缩小等现状已成为人才引进的一大障碍。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大规模流失,将带来研究开发进程放缓或停滞的风险,对公司持续经营情况构成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继续坚持内生性和外延式并举的人才团队建设模式,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人员推荐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进一步加大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外部人才的引进力度。搭建员工学习平台,通过内部培训、机构学习、工作实践、自我提升等形式,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建设人才梯队。完善公司薪酬管理与激励制度,全面激发员工的稳定性与积极性。积极向政府争取政策,为员工提供住房、子女上学等便利。加强企业文化的宣导工作,增强公司员工的使命感与对公司的认同感,实现公司核心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三)行业风险  1.行业竞争加剧,竞争态势复杂化  医疗器械行业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治疗与康复行业、体外诊断行业的快速发展,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优秀的企业加入竞争,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若公司产品技术门槛不高,产品的差异化不明显,则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将面临重大的压力。同时,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冲击。印度等国的生产企业凭借较低的人力本钱,能够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  针对以上风险,为了保持公司在医疗设备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将从新产品研发、品质成本控制和销售渠道能力建设等方面入手,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行业竞争力。  2.行业监管严格,对产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新条例对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和使用规定之细、监管之严、处罚之重达到空前力度。今后,注册人必须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承担法律责任,而且每个医疗器械将有唯一的“电子身份证”供溯源管理,建立唯一标识制度,加强对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监管,构建医疗器械监管大数据,实现对医疗器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实现智慧监管。提供全生命周期质量过硬的产品,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全面、认真理解和执行相关政策,从严管理,从产品研发、制造和服务等方面对产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维护和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四)宏观环境风险  1.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改革持续深化  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始“砍向”检验试剂。因体外诊断市场较大,部分产品价格存在水分;医院服务价格改革,检验项目价格下调;体外诊断需求激增,医保基金压力变大;部分领域技术成熟且厂家较多。受疫情影响,以及目前国内老龄化加剧,鼓励诊断提前,为后续有针对性地治疗打基础,国内体外诊断需求激增,医保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带量采购可以直接为医保减轻压力。虽然检验试剂存在专机专用、技术路径差异等问题,但这些都可以解决,检验试剂带量采购短期内复制推广难度较大,但长期来看,可能大面积铺开。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以满足临床需求。同时积极响应政策,配合相关改革工作,适应带量采购政策。  2.受新冠疫情影响,医院的财务状况困难,采购能力下降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医疗业务恢复缓慢,人力成本和防疫成本支出有增无减,资金压力将是多数医院运营面临的最大压力。医院和政府为了控制成本,压缩医疗设备采购支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能力降低,有可能减缓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从产品创新和销售能力建设两个重点方向入手,不断拓展和丰富产品线,增强销售服务能力,带动销售收入的实现。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1.强大的研发技术平台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建成了“院士工作站”、“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深圳免疫分析和液相色谱体外诊断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公司上述研发平台的设立和运营,提高了公司研发系统的整体实力,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新品设计和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公司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第一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企业。公司依托上述创面治疗等核心技术取得了20项相关专利,并利用专利技术自主研发了光子治疗仪,填补了国内临床创面光子治疗领域的市场空白。  在体外诊断的电化学发光检测领域,公司基于三联吡啶钌的直接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路线,使用自主合成的发光标记物,成功研制了包括检测仪器和配套试剂的新一代全自动免疫分析平台,打破了国外品牌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领域的全球垄断,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公司特定蛋白分析仪产业化项目获得2018年度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标志着公司在特定蛋白分析仪产业化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得到政府和市场的认可。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共计359人,占全体员工人数的比例为26.99%。公司主要研发人员具有专业的医疗器械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来源于国内知名院校、国内外知名医疗器械企业等,已经成为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关键。  公司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各项投入,2022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9,189.26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29.20%。占营业收入的20.56%,与上年度同期的19.97%相比,增加0.59个百分点。  2.特色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凭借对各级医院在治疗与康复领域、体外诊断领域临床需求的深入和准确理解,在制定新产品开发和升级换代策略时,选择了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公司以国家医改方向和客户市场为出发点,通过技术提升、产品组合、解决方案等创新方式,使得公司产品与行业竞品在技术路线、使用场景、综合性价比等方面形成相对优势,保证公司产品能够成功占领市场。  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公司目前形成了以光子治疗仪、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为核心产品,并结合多功能清创仪、高频振动排痰仪、红外线治疗仪、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升温毯等产品的治疗与康复解决方案。公司在各级医院临床治疗与康复领域首次推出以疾病为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形成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在产品和各级医院临床应用等方面与行业竞品形成领先的竞争优势。  此外,公司通过并购重庆京渝和为人光大,形成了以激光治疗系列产品为核心的皮肤医美整体解决方案,针对公立医院皮肤科及民营医美市场分别组建了专业化的市场营销队伍,发展了一批专业化的分销商,初见成效。  在体外诊断领域,公司目前形成了电化学发光、免疫比浊、液相色谱、免疫荧光、血凝力学测试、分子诊断六大检测平台,与行业竞品在检测方法学、试剂项目特色等方面具有差异化。同时,公司具备了体外诊断设备与配套试剂的同步研发能力,已经向市场推出基于五大检测平台的体外诊断设备及配套试剂。  公司是国内率先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推出化学发光产品的企业,产品具有敏感性强、特异性好、抗干扰性强、检测准确率高等优点,主要指标均达到同类产品国际水平。  3.专业的市场营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市场销售人员310人。公司在国内超过30个省市自治区均设有办事处。在较为丰富的产品线基础上,公司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制定适宜的推广方式,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有效的促进产品销售。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已经在各级医院、医疗机构建立起良好的用户基础和用户关系,推动国内市场销售的增长。  在治疗与康复产品推广过程中,公司采用贴近终端客户的推广方式,如学科建设沙龙会、新技术培训会、院内学术会、科室会等方式,并依托贴近终端客户的地区经销商进行推广,向医护人员宣传介绍学科建设项目方案、主要产品的疗效和特点,使终端客户更易于接受公司的产品。根据上半年国内疫情防控的形势,公司创新市场推广方式,多次邀请全国知名专家,组织面向全国的血栓防治体系建设、创面修复、皮肤医美等系列讲座,线上参会人员超过2万人次。此外,公司在创面治疗领域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参与建立的创面治疗中心、VTE项目和基础医疗项目等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性作用,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知名度,也提升了公司订单获取能力。  公司通过与SYSMEX的战略合作迅速打开特定蛋白分析市场。公司与SYSMEX战略合作主要基于SYSMEX对公司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的技术认可和双方的业务互补性,双方合作突破了普通的代理销售、绑定销售等传统合作模式,属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较为独特的产品端合作模式。公司与SYSMEX的战略合作,增强了公司体外诊断产品的品质,提升了公司在体外诊断行业的品牌知名度,使终端医疗机构客户更易于接受公司的全系列体外诊断产品,有力推动了公司其他体外诊断产品的销售。  4.高效的质量管理  公司坚定执行国家及行业关于产品质量的法规,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通过不断提升质量管控技术、持续优化管理职责和流程建设,坚持不懈改进优化生产过程、建立纠正预防质量管控机制。依靠技术和保证体系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凭借产品质量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公司建立了ISO13485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权威机构德国莱茵TV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通过产品实现体系的科学化设计和实施,使产品从设计、工艺研发、制造过程、质量检测等流程上统一协调和持续改进,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标准,实现产品质量一致性和全程可追溯。  5.高效的产品交付  供应链系统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在针对市场的多变的个性化需求方面持续完善MTO(按订单生产)与MTS(按库存生产)交付策略,深入进行S&OP(销售和运营计划)管理,将市场需求高效、精准整合,制定最优交付方案,以支撑全球的业务交付;同时,持续推行信息化建设,依托SRM(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平台的全面上线为供给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的原料交付提供保障;战略采购计划的广泛布局,有效的降低了核心原料对产品交付的风险,降低需求波动对产品交付影响,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市场需求;通过VSM(价值流)分析,提升制造运营效率,增强了柔性交付能力,有效控制了交付成本,为公司未来稳健、高速的增长提供保障和支持。  6.完善的售后服务  公司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始终向客户提供优质、全方位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公司配备了104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售后服务人员及专业的呼叫中心,除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咨询外,更能对用户提供全面的专业售前和售后服务。经过多年的渠道建设,公司建成了以30个省会城市和大城市为区域中心驻点的直属工程师售后队伍,配合经销商服务队伍,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售后服务系统,并且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实现24小时365天服务。  报告期内,在总部和全国各地定期开展了75次业务培训,有2268人次接受培训,提升客户对公司产品的再认识,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公司利用完善的CRM系统主动派工策划功能,通过线上电话和线下现场服务,做到了客户的百分百覆盖,收集到疫情下客户的需求并协调公司资源满足,通过细致的保养活动提前预防产品故障,保持了设备在疫情下正常使用。服务工程师区域化负责制,让工程师更走近我们的客户,建立起持久良好互动关系,保证了客户满意度,也提升了产品的使用率。在IPD思想和方法指导下,新产品在策划初期客户售后的需求就得到细致和系统地考虑,保证客户的设备配置同步于科技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

}

  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已经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所处的阶段,证券市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证券行业特点是对于信息技术的高度依赖,因此,作为证券市场支撑的证券行业信息系统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才能更好地支撑目前证券市场的发展。

  2.证券公司现行信息系统运营维护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运营工作量大

  由于我国证券行业交易量大,行业相应的运行系统每日的运行工作量较大,而证券行业特点是对于信息技木高度依赖,过大的工作量一旦导致信息系统出现故障中断,影响交易的正常进行,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承受的。

  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分散式多交易节点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工作量要比单节点的集中交易系统的运营维护压力增加几倍。同时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看,当数量呈现倍数上升时,其故障点以及发生故障的可能也随之上升,降低大事故的好处将会带来小事故数量的增加。

  2.2 运营准确度要求高

  现代交易系统的一大要求是故障容忍度较低区别于我国曾经使用过的书面交易系统,电子化交易本身就对管理运营维护进度要求较高。由于证券行业的交易性质影响,每日承担着以数字为主同时数额较大的成交量,对于信息系统运营准确度要求自然较高。同时,我国证券相应监管层对于证券交易事故零容忍的监管要求,对于我国证券行业的信息系统运营准确度要求更是提升到了一个十分严苛的程度。

  2.3 在创新压力下系统更新要求严苛

  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于90年代才开始创始和发展,整体上仍未成熟,从本质上还是处于向国外学习先进资本市场经验的阶段,近年来进行的几次业务创新也是以国外发展为主要参考。然而,由于整体资本市场差距较大,国内不断高涨的资本市场投资热情又促使国内证券市场不断引入新的业务品种和交易规则,整体不断更新的数据众多。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市场较短,在短时间内,我国证券市场的业务创新频率较高。根据2015年的统计,我国的证券系统在业务创新要求下,相关的业务系统变更数量多达近百次,基本上每周都需要有较大的系统变更。

  2.4 系统的整体运营维护工作促使管理难度增大

  由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业务丰富,每个业务都由相应的系统相掌控,因此整个证券行业信息系统需要运营管理的系统相当复杂,主要包括QFII系统,集中交易、融资融券、CIF、CRM、网上交易、资管系统、新意系统、三方存管系统、IB系统等。在此基础上,分布式交易节点以及沪深多个交易中心的存在,更加使整个交易系统的复杂程度倍增。因此,对于证券交易日常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要求较高,如何做好运营维护工作,特别是整合运营维护,是日常工作的重点。

  2.5 信息系统的备份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实际调查中可以看到,目前的证券公司中只有少量证券公司建设有?较为完善的异地灾难备案中心,多数证券公司所用的证券系统仍然以同城灾难备案中心为主,因此一旦发生地震等重大灾害时,整体业务系统就立马不能使用,证券系统没有满足应对重大灾难的要求。另外从近几年的行业安全事故通报可以发现,在一些故障发生时,未能及时响应备份切换,业务连续性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是主要系统和备份系统都采取同样的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程序代码缺陷最终导致技术故障不能完整切换。最后,从证券行业的当前情况来看,整体对于系统备份能力这一应急性措施的重视不够。

  3.证券行业信息系统优化方案研究

  3.1 建立完善的配置管理数据库

  证券行业信息系统应该建立相应的配置管理数据库,在数据库中记录相关的软硬件信息、配置,作为整个系统运营维护的技术基础,另外将整个公司的设备、系统进行数字化存档,通过排查、打标签、建档、归档,最后记入配置管理数据库。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相应数据库的数据更新。

  3.2 制定完善的系统流程

  在当前证券行业系统包含多个模块的同时,首先应该熟悉系统中包含的各个模块的含义和关系,明白系统之间的前后顺序;然后重新制定合理的系统运营流程,并对员工加以培训和执行。不了解整个系统的话制定的流程只能流于宽松,最终缺乏执行的动力,这是提升系统执行水平的重要纽带。

  在此基础上应该建立故障事件的自动触发流程,规范的事件根据流程以及计算机运营维护的关键流程,通过三个流程的监控良好地保障系统的日常运营。

  3.3 规范员工日常维护行为,明确关键流程

  在完整制定了流程之后,需要准确对于各项表单进行定义,通过表单来规范和约束运营维护人员的行为,最终目的是与已有的管理目标的相符合。同时分配的日常表单管理任务较为明确并且简洁可行,保证达到管理目的的同时,也不给运营维护人员增加额外的负担。

  再次,我们需要建立故障和时间处理的跟踪流程,利用表格工具等方案记录故障及其处理情况,最终建立起运营维护的日志,并定期回顾从中辨识和发现问题的线索和根基。这样的标准则要求在建立规范的事件跟踪流程中,严格强化运营维护的执行力度。

  3.4 建立自动化的运营维护管理平台

  建立计算机的运营维护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平台是对于证券行业信息系统进行革新的重要部分,采取相应的监控工具才能有效约束用户操作规范以及实时监控的计算机网络资源,在对于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化的过程中应该包括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存储备份、安全、网络、机房、客户端和业务应用相应内容。在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帮助,故障和问题可以进行综合处理和集中管理。

  3.5 加强信息系统备份能力整体规划,完善备份体系建设

  由于证券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所影响,相应的核心系统要求不允许出现故障以及停机现象,备份能力必将会成为证券行业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案中,应该建立健全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的备份能力体系,将信息系统备份能力建设作为证券行业信息系统优化的重要部分。在证券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中加入备份能力建设方案,在适当的时候设定专门的岗位,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负责进行公司信息备份能力的整体规划以及确立相应的备份能力等级,最终达到提升生产信息系统备份能力的重要目的。

  另外一方面,加强对灾备中心和灾备系统建设的重视,从设计规划以及建设和运营维护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地选择灾难后备机房场所,提升运行和管理能力;做好灾难预警,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恢复以及备案预案,细化和优化相应的操作流程。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资本市场也吸引了国内较多资金的进入。而证券业是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最复杂、要求最高的行业之一,当前证券行业信息系统运营工作量大,运营准确度要求高,同时当前证券行业信息系统存在备份能力低,应对事故能力较差,日常运营维护不到位等问题。相关问题的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引导信息系统备份能力建设,对于证券行业信息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证券行业信息系统应该建立完善的配置管理数据库,制定完善的系统流程,规范员工日常维护行为,明确关键流程,同时建立自动化的运营维护管理平台和加强信息系统备份能力整体规划,完善备份体系建设等,最终达到证券行业信息系统满足证券行业日常工作的主要目的。

  现制定明年的具体市场运作方案,具体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是:如何做好市场调查,并且抓住县级经销商、乡镇零售商终端网络。(附调查表)

  A:了解市场竞争品牌的销售模式,销售网络,销售政策及竞争品牌的产品,什么卖的好,为什么?什么卖的不好,为什么?

  B:了解自己产品什么卖的好,为什么?什么卖的不好,为什么?

  C:当地的种植面积、主要农作物及其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D:农民的一些用药情况

  E:经销商,零售商的经营状况,营销意识等。

  二是:公司的主要政策(须要于领导交流)

  三是:销售目标(须要于领导交流)

  一般建立渠道的主要有两种方式:1、大流通(厂家省公司县经销商终端零售商)

  2、直营(厂家省公司配送公司终端零售商)。直营是我们公司以后的发展方向,但是考虑到河南的一些特殊情况,现在一直都在做大流通,因为直营必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营销人才、市场的熟悉度、成本太高、一些特殊的情况等。

  通过在县级的调查了解,选出合适的县级经销商,然后到乡、镇选出1、2个零售商做定点。

  现状,凡是经销商在今年的某个产品销量达到了多少,就给于高返利政策,例如:销售某产品4T以内返2000元,销售返利4T以上返利4000元。

  缺点:打消了那些根本达不到数量的经销商的积极性,也会造成部分大户经销商出现冲货、砸价的现象。

  策略:我们可以根据各个经销商内在和外在的情况(最近几年的销售情况和市场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返利政策。

  原则:针对不同的经销商、不同的产品制定出相应不同的返利政策。

  红太阳作为一个品牌企业,我们卖产品的目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只求销量,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产品的质量、信誉度、专业的服务等等。

  现状:也许大部分的业务员的眼力只有销量,却忽视了品牌、信誉度、专业服务等重要因素,所以造成了只有年终得销量奖励,谁卖的多就给谁奖励。

  缺点:没有实现目标的全面化,忽视了一部分制约的因素,并且对长期的策略受到了限制,没有完全、更多的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形式单一。

  策略: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就设置品牌奖,为了提升专业服务,就设专业服务奖,为了提升信誉度,就设信誉度奖。

  原则:为了什么目的,就设置什么奖项。

  农药行业的需求是根据天气,病虫害发生程度等因素来取决与市场的需求,及需及所求的,可视为快速的消费品,红太阳公司产品的价格定位于高价格,在农民的眼力应属于高价格产品。

  1、利用公司的宣传资料,充分的宣传,做到各个乡镇,各个门店都有我们的宣传单,彩叶,条幅,一定全方位的占有门店的宣传位置,做到宣传无处不在,家喻户晓,

  2.人特别多的时候,比如什么集会,开现场会,找当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植保专家作专场报告,扩大影响力.做一份适合当地病害防治年表.,仿制大生.在现场会上赠送一些赠品,让老百姓免费试用.

  3.客户每年会有一次总的年会,可以利用这次会议期间,来扩大影响.前提是,开会前期宣传的力度加大.

  4.利用基层植保部门的影响力,如,大喇叭宣传,小报,土专家讲课等方法来扩大影响.

  5.对基层经销商传授利润的影响力,让他们放心大胆的销售,只要销售便会有丰厚的回报,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6.做电视台广告,专家讲座,拉动市常

  7.协助经销商做好基层工作,并协调基层经销商的关系,及市场时刻的反映情况!

  六是:经销商、零售商的选择

  1、对当地市场各渠道进行全面的调查,达到“知己“,知道谁在销售我们的产品,什么产品卖的好,什么产品卖的不好,及其产品在通路各阶销售的价格和利润多多少。(参考市场调查表)

  2、对当地市场各渠道进行全面的调查,达到“知彼“,竞品在当地的情况,什么产品卖的好,什么产品卖的不好,及其产品在通路各阶销售的价格和利润多多少。(参考市场调查表)

  3、对当地市场各渠道进行全面的调查,达到“知环境”,通过和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询问当地的情况。

  4、终端调查寻找准客户,通过调查了解准客户的营销意识、实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口碑、合作意愿等。(参考经商评估表)

  5、作好市场开发方案,充分准备和准客户谈判。(市场开发方案)

  及时做要做到密切关系天气情况,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要和客户交流分析市场机会的分析。抓住一些渠道空白市场(竞争品所忽视的地方),抓住一些产品空白市常,必须还要抓住购者的心理,作出相应的推广策略。通过做广告,发放宣传单,红布条、开产品推广会等等。

  1、在当地找经销商,发起宣传攻势。在找经销商的过程中,除了考虑经销商的整体资质以外,还要防止一些陷阱。有些经销户见到新品牌的化肥,他若不答应销,你势必会另外找人,假如这个产品卖得好,岂不是争夺了他的市场份额。因而其高明的做法就是答应卖,但货运来之后,给你放在库房里边,被其他品牌的化肥淹没,他既不介绍,也不推广,让你的产品坐冷板凳。所以找经销商的工作很重要,要将工作做到位,不留空子。把招贴画贴在总经销商门面最显眼的位置,即使总经销商不开口推荐产品,漂亮的招贴画足以将来提货的二级商的目光“招呼”过去,业务员可再做一番讲解。

  2、进行深度宣传。即把工作做到农民那里去。可以把招贴画贴到村里去,或租用村里的有线广播进行宣传,一些农民有这样的心态:新品牌的化肥是为打市场生产的,质量肯定差不了,因此乐于一试。还有一招,就是直接找村里说话有影响力的人去试用,再用他们的名义如实写出施用情况(别忘了请他们签字),再把这些资料贴在经销商的门面上,用当地人引导当地人。同时,把新增加的、使用本品牌化肥的农民的姓名、地址、施用情况事先写在备好的空白表上,诱导农民的从众心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毕竟是少数派,更多的是一些怕担风险而跟着感觉走的人,施用的人越多,跟的人也越多。

  八是:经销商的管理

  1、定期联系,定期拜访。(跑客户安排表)

  2、初步了解市场,整经销商的“黑材料”。(工作日志表)

  A:看看市场上竞争品在做什么促销?市场上有什么动态?后没有人在冲货,砸价?

  B:了解经销商送货是否及时,放任市场的砸价,或冲货,截留促销品等等,

  3、上传下达,尽好供应商的本分。

  A:上传公司最新的政策

  B:问问经销商最近有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C:树立红太阳营销人员的专业形象(仪表,行为,言语)

  4、库存清点,先进先出,并及时根据情况补货(客户库存表,公司库存表)

  5、终端市场的走访,市场行情的沟通。

  A:近期促销活动的执行情况,经销商送货服务,终端的反映情况,市场情况,竞争品的情况等。

  B:和客户沟通,近期的重点工作进度,市场上的反映,竞争品的促销活动,市场机会的分析

  6、建立客户资料、维护边缘网络。(网络分布图、网络联系方式、网络详细资料)

  7、力所能及地帮助经销商完善管理程序。

  改变业务员解决一些经销商、零售商提出问题的观念:提供以下东西给予参考,有不正确得给予批评。

  1、如何解决经销商、零售商提出产品价格高的问题?

  产品价格高是正常现象,买的不仅仅是产品,除了产品外,还有我们的品牌,我们的广告投入,我们的促销支持,返利政策,及时送货、及时调换破损和不良品的售后服务,您买的是这一大推东西的综合体。

  2、如何解决产品贵的问题?

  您担心消费者嫌贵我理解,其实我们的价格偏高,但是并不贵,您不能拿奔驰和国厂汽车比价格!我们是比一些杂牌的价格高,你要是比便宜,永远都没有更便宜的杂牌,2,3快钱的高氯,这样的产品你敢接吗?我们11元一瓶,市场上还有比我们贵的产品,如国外的

  3、如何解决价格比我们低,但是还算不上什么杂牌的?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您要在同一档次上比价格。高档市场大家都是拼市场推广、品牌和服务,低市场都在打价格战,有不少小品牌是因为低端市场竞争太残酷,没有利润,所以也想挤入高端市场,但是都不怎么成功。低段企业品牌形象已经形成,再想实现升级不容易,表面看我们价格高,但是真的是我们价格高不高,其实并不贵。其实你应该明白,任何行业,高端市场难进入,但是容易赚钱,低端市场好进入,但将来利润一定微薄,刚才开始市场会难一点,一旦打开,大家日子都会比较好过点。

  4、解决经销商没有底,毕竟我们的产品价格比较比现在市面上大多数品牌贵?

  真的是贵不贵,其实不关你的事,您买的不是价格,您买的是钱,您要关心的不是这个东西有多贵,我们应该探讨这个产品到底能不能卖出去,有没有利润对不对?

  5、解决经销商认为利润太低的问题?

  品牌产品一定利润低,你说的不错,但是我说的利润低是单位利润,其实我们的利润很高,我们产品销售大,总利润不低,你做我们的产品,得到的远远不只上眼前利润还有很多间接的利润的。

  1)负责执行储运部的各项工作流程和作业标准,合理利用仓储空间,积极探索新的运输模式,不断提出优化物流作业流程改善建议;

  2)寻找物流公司、进行比价、议价及运输合同的签订;

  3)执行运输考核指标,定期对承运商进行考核与评估;

  4)及时监控运输市场动态,及时调整运输策略,加速物流速度,降低运输成本;

  5)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和仓库设施,降低人力成本、能耗和物料的消耗;

  6)负责物流运输异常投诉的处理与跟进;

  7)相关沟通、协调工作,运输公司运营方案。

  1)接收出库单,打印拣货单,填写物流单。

  2)将物流单的信息反馈业务员和跟单员。

  3)查询物流单号,以及处理问题件。

  4)处理与物流公司交接事务。

  5)配合物流平台操作员为相关货运公司上门提货,做好货品归类、清点数量等准备工作。

  6)与业务部作好沟通工作。

  7)做好接单,写单,查单工作。

  3、核心业务及关键控制点

  物流内部作业管理,需抓住物流作业中必须控制的点,制定相应的作业管理目标,并针对管理目标制定相应的管理流程及作业标准。

  1.)尽量减少外叫车参与市内配送工作;如一定要用外车,需要业务员签字;方可交由物流部调车。

  2.)建立长期合作物流公司档案及物流合同(物流公司营业职照、税登记证、机构带码证、专线报价)。

  3.)每月15日前物流部完成回单对账工作(单据:物流托运单、我司出货清单、对账单,以客户在我司清单上签字或盖章为准),从财务到公司付清运费以每月25日完成,账期为55天(月结承运商)。

  4.)回单结承运商,应在回单财务部3天之内;将运费付出(拿现金或转账)。

  5.)建立运费账目明细(客户、数量、名称、地址、金额),每月10号前递交公司。

  对建筑企业而言,经营管理是企业增效益、上水平的关键,建筑公司运营方案。加强建筑经营管理,说到底,就是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则是企业经营的着眼点;其落脚点就是研究如何更大的增加企业效益,为企业赚钱,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能力。 建筑经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人工费的控制。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工程的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等管理目标都是靠人的劳动去实现的。所以,人是生产要素中进行动态管理和优化配置的重点。在项目施工管理中,项目经理按施工计划组织均衡的施工,减少赶工或窝工浪费,并不断进行劳动力平衡、调整。解决施工中工人数量、工种、技术相互配合等问题,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同时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工作技能及劳动生产率,实现工程一次成功,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避免因返工造成人工、材料浪费,机械台班及工期延长等计划外支出而加大现场施工的成本。此外,还可采取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实行人工费包干等措施控制人工费。

  二是材料费的控制。工程材料的费用通常占工程造价的三分之二。主要通过量、价两方面控制: 对材料用量的控制。项目经理可以以施工预算为依据,正确核算材料消耗,实行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推广采用降低材料消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零星材料实行包干控制,超用自负,节约归己;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二次搬运造成的损耗等。 对材料价格的控制。材料采购要在目前建筑工程材料品种规格繁多、优劣混杂、价格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做到及时,准确大量地掌握材料市场信息,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争取最低买价。对于造价大的分项工程,可以采取招标的方式,往往能获得质量好和价格合理的材料。合理组织运输方式,以降低运输成本;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根据工程进度及需要,由技术人员编制材料使用计划按需购进,减少资金占用。

  三是机械费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机械租用计划管理,杜绝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此外,要定期对现场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 四是附件加工和分包工程费的控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钢门窗、木制成品.砼件、金属构件和成型钢筋的加工,以及打桩、土方,吊装、安装、装饰和其他专项工程的分包,都要通过经济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签订这些经济合同的时候,特别要坚持“以施工图预算控制合同金额”的原则.绝不允许合同金额超过施工图预算。根据部分工程的历史资料综合测算,上述各种合同金额的总和约占全部工程造价的三分之二左右。由此可见,将附件加工和分包工程的合同金额控制在施工图预算以内,是实现预期的成本目标的重要环节。 五是强化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成本控制。施工企业要正确认识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与成本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贯彻项目的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及安全成本的管理思想,力争做到实现价值最大化。

  工程质量成本控制。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的信誉保障,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且是终身负责制。质量成本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因此,施工企业要加强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检验及人员的技术,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树立每个人都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的理念,严把各道工序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避免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质量成本。

  工期成本控制。工期成本是为了实现工期目标或完成合同工期而采取措施的费用、以及因工期延误而导致的业主索赔费用。工期并不是越短越好,缩短工期虽会减少设备等费用支出,但同时因赶工会造成人力、物力投入量的增加,有可能造成窝工,引起成本费的上升,工期缩短到一定程度后,成本费会急剧增加,此时如果得不到业主的合理补偿就会造成施工成本的额外增加;相反,如果工期延长,不需要花费赶工措施费用,但人工费、临时设施费和机械设备的租赁费都有可能增加,如不能满足合同工期要求,还可能造成业主索赔。所以,在前期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合同条件,综合工期与成本的各种因素,对工期做合理计算,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找到工期成本最低的理想点,以降低工期成本。

  安全成本的优化和控制。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进步水平条件下,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可以区别性地确定企业当前的期望安全保证程度下的安全成本总量。为了简化系统考查的重点,屏蔽诸多变化因素对考查目标的影响,假定外部条件相对固定,并以此来确定该条件下企业最佳安全成本投入量,从理论上寻求达到安全总成本最经济的目标。 建筑经营的范围是多方面的,本本文仅阐述成本管理一个方面一斑窥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企业的生命力,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重要的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职工热爱企业的荣誉感,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职工约束,按照企业大局的要求实施自身的行为,使干部职工成为企业思想的实践者、宣传者、推领者、落实者。同时,加强制度的管理,企业为实现自身的愿望,确定发展的远大方向和近期目标,需要对内外的企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加以规范,严格一致,束上律下,一视同仁,对部门、对人员、对领导、对员工,分别不同岗位、不同职级各岗位各人员作出一定的约束。落实最重要,同样需要加强落实的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企业根据自身工作和整体发展的需要,确定不同的管理部门和人员,对于 机构的管理,应明确职责,落实岗位,必要的话还要与各岗位人员的个人收入挂钩。

  关于资金的管理,以严格控制为主导。但因事而异。我们提倡开源节流,资金用在刀刃上,起到应有的作用。以此推动机构的有效运转,企业的发展经营。

  三、建筑经营与管理的关系

  树立起全员经营的观念企业中,全员提供经营信息非常重要,全员关心市场,全员关心经营,有价值的信息就可能出现。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很多的成功经验。这也是市场营销的群众路线。我们企业的每一项管理,其实都是经营活动。干的好了是推动经营工作,干的不好或不注意经营,就阻碍了市场的发展,全员经营的理念要深入人心。 以企业实例告诉我们:干好现有项目承接一个项目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示了企业形象和实力的过程,是取得业主信任,变成业主寄于很高期待的过程。如果我们项目干得好,这种期待得到了验证,我们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就得到了加强,反之就产生了不良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传播很快、很广,很长时间难以消除,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干好现有项目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干好现有工程,通过现场托市场,现场硬管理,交好一方朋友,是开拓一个市场,一个行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最经济、最见成效的经营方法。

  经营的成果,是企业多部门精诚合作、倾力打造的完美作品,是一个系统工程,参与经营的部门都很重要,缺一不可。经营人员获取可靠信息,还得通过商务部门报价,技术部门作科学可行的方案等,经营内业人员作资信标,财务人员提供商业担保,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组织机构等,多部门进行合作。有的关键部门需要在短时间,了解大量的图纸,作出合理的报价,优秀的方案,这都是硬功夫,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会使经营工作前功尽弃,而这种过硬的功夫,是靠勤劳加智慧在实战中一次次磨练出来的,需要他们付出艰辛的劳动,不知疲惫的加班加点。需要他们不断的熟悉各地区定额,市场行情,施工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以及不断创新、更新的报价知识、技巧和新方法。就连标书装订都要下功夫,不断创新。这些都是经营成败的关键环节,这种综合实力是经营实力的反映。

  激励机制要跟上企业要完善劳动、人事和薪酬体系,使经营系统的关键性、龙头性,在待遇中体现出来,同他们付出的辛劳对等起来,我们才有可能打造出一支优秀的经营队伍。

  四、建筑经营管理的几个问题

  一是对市场经营队伍素质的要求需要热爱这个行业,立志干出成果的人组成。同时要求这些人综合素质要高,既要有丰富的管理知识,技术能力,商务经验,又要具有谈判能力,表达能力,能够推销企业,推销自己,推销产品的能力。这些人可以是自有职工,也可以是外聘人员。企业自己培养核心经营人员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培养经营人员,传帮带的方法很有效,但是系统的培训工作也要跟上。如果仅靠自己培养和发现内部人员,不能满足经营工作发展的需要,所以经营队伍的建设必须走市场化和精英化的道路。

  二是对企业经营队伍数量的要求,一定要有足够量的市场经营人员,建筑市场营销和其它产品推销一样,要用足够的人力和时间对接业主、项目和市常一个工程项目承接到手,从获取信息、开始接触,到跟踪业主,直至取得他们的信任,招投标的策划和落实,以及后期关系的维护,环节多,周期长,需要的资源也多,牵扯经营人很大的精力。一个人一年内如果能够成功揽到一两个有规模的项目,已经很不容易。所以不能指望有限的几个经营人员能承接到大量的项目。根据我们的经验,一个人一年也就能够搞到1个亿左右的项目,多了很难突破,希望走经营精英之路是不现实的,但经营精英的带动作用不可估量。要突出经营工作的龙头地位,实现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来加快企业发展的目标,不仅在经营人员的数量上要满足,而且营销人员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各层次的、各区域的、各种类型的要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搭配。

  三是对市场细分和经营结构的要求市场细分,要从内、外两方面切入。紧盯大市尝大业主、大项目的经营方针不动摇,“三大市潮的辐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只有“三大市潮在企业中的支撑作用得到重视,才能缓解资源紧张的压力,同时在企业内部,经营结构布局要合理、系统、科学。要对经营区域进行划分,设专人专区负责,作精作透这些区域、这个行业。实现信息和关系资源共享。保持经营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和适应经营工作的可动性。经营人员还要掌握联营分包,劳动力市场资源以及一些其它社会资源,使有些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或转嫁风险。

  对外要发展一些社会资源提供可靠市场信息;要有专人从政府计划部门,规划部门,设计院等获取源头信息;要熟悉建委,招投标,招标代理等招标管理部门。要对在施有影响的项目进行跟踪回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是经营指标明确,落实人头,激励机制要完善经营工作取得成效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的、漫长的功夫,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但经营成果是衡量经营业绩的唯一标准。只有扛起指标,才能慢慢地走进经营系统这一个圈,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和诚信来取得成果。所以我们只能把扛了指标的经营人员才能叫作市场营销人员,没扛指标的人,不能叫作市场营销人员。责任明确了,扛了指标了,我们才会有压力,才会变成动力,才会坚定不移地去实现目标。

  另外经营工作是一个开拓性的工作,激励机制要完善,要跟上,才能使经营工作始终充满活力,勇于去挑战。

  五、经营人员要具有勤奋,敬业的精神

  这和一般的产品推销一样,要不怕失败,坚持不懈,持久以恒的敲开业主的大门,勇敢的去推销自己,推销企业,不气馁,才会成功。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经营人员配车,配待遇,所以要用吃苦精神,流汗精神,节俭经营的精神去开拓市常 六是经营人员要具备非常敏锐的职业和市场感知力,主动的发现、寻找、把握商机处处留心皆商机,也许媒体的一个报导,朋友的一个闲聊,一个统计资料,一个广告,政府的一个公告,一片空地,一个规划可能都蕴藏着商机,只不过在于我们用没用心去发现、去分析、去整理。只要我们投身到这个工作中,并用心去做,我们就会捕捉到丰富的市场信息,通过我们的筛选,跟踪,就有可能会承接到一个个项目。

  消费者在淘红网上免费实名注册即可成为淘红网会员。

  注册即奖人民币10元;推广者所荐会员产生第一笔消费时奖10元。

  会员通过淘红网平台进行的各类消费均可获得商盟企业的返利(1%-50%)。

  当所得返利累计满100元时,您可以选择“提现”。

  当所得返利累计满100元时,您也可以选择“转为投资”,此时将首次获得分红100元(分红收入可选择“提现”或“转入消费”,下同),返利投资继续累计达到300元时可再获分红300元,返利投资继续累计达到500元时可再获分红500元(共计投资500元,收益100+300+500=900元,回报1.8倍)。此后,余额转下一轮循环。

  【若结算前不做选择,系统默认转为投资,这一轮返利则不可再直接提现】

  一、资格确定(可升级)

  1、推广员:会员交纳1000元业务保证金可成为推广员;

  2、推广站:会员交纳3000元业务保证金可成为推广站;

  3、推广中心:会员交纳5000元业务保证金可成为推广中心。

  1、推荐各级推广者时,分别可以退还本人业务保证金的6%(推广员)、8%(推广站)、10%(推广中心);

  2、推荐区域代理时,分别可以退还本人业务保证金的60%(县)、80%(市)、100%(省);

  3、推荐分红会员每10名或推荐商盟企业每1名,可以退还本人业务保证金10%。

  4、注册满3个结算月后,可申请退出推广,其交纳的保证金余额转消费帐户消费。

  1、注册时分别赠送1股、3股、5股;业务保证金全部收回时分别再赠1股、3股、5股,此后推荐推广者和区域代理均按实际交纳保证金的20%奖励;

  2、享受直接推荐的代理区域内所有会员获得返利总额的1%;

  3、享受直接推荐的会员所获得的返利额的6%、8%、10%;

  4、享受直接推荐的商盟企业所提供的消费返利额的的5%。

  第三部分:商盟企业

  1、有一定知名度认可淘红网运营模式的网上商城,可签约成为淘红网商盟企业;

  2、有门店营业场所,营业证照齐全,认可淘红网运营模式的各类商业企业可签约成为淘红网地面商盟企业;

  3、无门店营业场所,证照手续齐全,认可淘红网运营模式的日常生活品类生产企业或代理商企业,可签约成为淘红网网上商盟企业。

  1、注册成为淘红网“商盟企业”,即可获得网上商铺和操作平台,可自主上传商品和服务信息;

  2、注册成功并正常运营后,即可获赠推广员身份,享有平台推广员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1、进入正常营业时获赠1股,合作经营每满一年获赠1股,举荐推广者和区域代理按实际交纳保证金的6%奖励;

  2、享受直接推荐的会员所获得的返利额的6%奖励;

  3、享受直接推荐的商盟企业所提供的消费返利额的5%奖励。

  第四部分:区域代理

  1、县级城市代理(2862个):代理保证金20000元(前30名10000元);

  2、市级城市代理(333个):代理保证金60000元(前10名30000元);

  3、省会城市代理(34个):代理保证金100000元(前5名50000元)。

  1、推荐区域代理时,分别可以返还本人代理保证金的10%(县)、30%(市)、50%(省);

  2、推荐推广者时,分别可以返还本人代理保证金的1%(推广员)、3%(推广站)、5%(推广中心);

  3、推荐分红会员每10名或推荐商盟企业每1名,可以返还本人代理保证金1%;

  4、注册满6个结算月后,可申请退出代理,其交纳的保证金余额转消费帐户消费。

  1、享受代理区域内所有注册会员获得返利总额的8%;

  2、享受所推荐的代理区域内所有注册会员获得返利总额的2%;

  3、注册时分别赠送2股、6股、10股;代理保证金全部收回时分别再赠送2股、6股、10股,此后所推荐的推广者和区域代理统一按实际交纳保证金的20%奖励;

  4、享受直接推荐的会员所获得的返利额的10%;

  5、享受直接推荐的商盟企业提供的消费返利额的5%。

  第五部分:全员分红

  1、消费者:返利投资满500元的前2010名会员每人赠1股,2010年12月31日前每月返利投资总额前10名的每人赠1股,2010年12月31日止返利投资总额前100名的每人赠1股。2011年1月始根据上月返利总额上升比例同步扩赠,月初公布;

  2、经营者:商家注册成为商盟企业并正常营业时赠1股,以后正常营业每满1年赠1股;

  3、推广者:推广员注册即赠1股全额收回保证金时再赠1股,推广站注册即赠3股收回全部保证金时再赠3股、推广中心注册即赠5股收回全部保证金时再赠5股;

  4、代理者:县级城市注册即赠2股收回全部保证金时再赠2股、市级城市注册即赠6股收回全部保证金时再赠6股、省会城市注册即赠10股收回全部保证金时再赠10股;

  5、服务者(在岗):员工赠1至3股、经理赠3至5股、总监:赠5至10股、总裁赠10至20股。

  获得赠股者,可按持股数量认购淘红网内部原始股,每1赠股可以自愿认购100-500股原始股。

  股权性质内部股权,每股2.0元

  投资期限封闭式3年

  缴费方式现金或资金帐户转帐

  投资收益分红:参与公司年度税后利润20%的分红;回购:封闭期满,股东要求撤股,公司以每股2.4元的价格回购,以每股2.6元的价格内部转售;上市:三年后运作上市。

  1、月度分红:每月16日(24:00之前)将上月新增返利总额的10%按赠股总数加权分红。

  2、年度分红:每年1月26日(24:00之前)将上年度税后利润的20%按股权总数加权分红。

  第一条 本着顺应公司总体发展需求

  经充分市场调研,由董事会讨论通过,对条件成熟、有良好发展空间的建筑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可设立分公司。

  第二条 对已成立的分公司,按承包经营责任制模式

  承包人实行竞争上岗,承包周期为 年,竞争承包人的资格须经董事会讨论,董事长批准。

  竞争承包人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以公司整体发展为己任,顾全大局,立足长远。

  2、有较长年限的生产经营经历,对所竞争的建筑市场熟悉,有较高的管理驾奴能力。

  3、有相应的经济实力,保证承包金的按期、足额上缴。

  第三条 新成立分公司程序及要求:

  1、新成立的分公司年承包金额不低于 元人民币。

  2、新成立的分公司年入账收入不低于 元人民币。

  第四条 分公司应结合本单位特点,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

  加强制度建设,确保经营、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综合管理、财务管理、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到位,并将分公司管理体系报公司备案。

  第五条 分公司人事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定薪。

  由分公司负责人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分公司岗位任职资格、待遇、报酬等相关条件,报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分公司使用员工一律实行竞聘上岗,但同等条件下,分公司员工应优先使用公司已在册的职工,分公司与所聘用的员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其岗位、职责、工资标准、福利待遇、保险等。

  第六条 分公司临时聘用人员,本着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订立协议,协议必须明确具体期、岗位、待遇等条款,临时聘用协议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

  第七条 分公司应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团结、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想方设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第八条 分公司应积极为员工创造继续培训教育的机会

  以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第九条 单位公章及合同章、资信材料、介绍信统一到总公司办公室领用,履行登记手续。

  第十条 各分公司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印章、资信材料的使用与保管负直接责任

  由分公司负责人明确专人保管与使用,印章、资信材料的使用人必须坚持原则,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印章、资信材料的使用台账,使用情况及时向分公司负责人汇报,严禁为非法活动和违背公司经营方针的材料加盖公章、出具资信和介绍信。

  第十一条 分公司财务管理:

  各分公司应设立财务科,财务人员配备不得少于两人。

  第十二条 分公司的财务制度、财务行为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

  若出现违法违规行为,其责任由分公司负责人以及财务手续执行人共同承担,分公司负责人不得强制财务人员执行不符合财务纪律的行为。

  第十三条 分公司必须建立质量管理机构

  负责制订本分公司质量创优计划,定期检查在施阶段工程质量,有计划有组织员工进行施工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鼓励技术创新。

  第十四条 鼓励分公司工程创优

  分公司单独创优工程所获得证书,可在各有需求的分公司间有偿使用。

  第十五条 分公司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具体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其成员由负责生产经营及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各工程对、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指导,明确安全责任,杜绝安全隐患,制定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若发生安全事故的应及时向分公司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第十六条 分公司应充分重视经营管理工作,加大经营力度,经营方式灵活机动,把经营工作放到各项工作的重点位置,同时也要对承接的工程项目进行调研、认证,形成书面报告,尽可能规避风险,对投入较大的项目应及时向公司汇报。

  第十七条 分公司应加强合同管理工作

  签订工程合同时,应认真把握,细致研究,合同条款明确规范。

  第十八条 分公司负责人在承包经营期满时

  必须保证跨入新一轮承包期的施工产值不低于自身完成承包经营期三年平均产值的50%。

  第十九条 分公司负责人有下列情形的

  由总经理提议,董事会研究,可免去其分公司经理职务:

  1、分公司负责人不顾公司利益,有与公司发展背道而驰的行为。

  2、承包内不能按时足额上缴承包金的。

  3、分公司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

  4、经营方法不当、经营手段不力致使分公司严重亏损。 第十二条 分公司管理人员聘任。解聘由分公司负责人决定,报公司备案。有下列情形的分公司负责人可以直接解聘:

  1、不适应所聘岗位要求,造成分公司工作被动。

  2、因自身工作不力,造成分公司亏损或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的。

  3、严重违背请销假制度,不请假离开分公司连续一个星期或累计达一个月的。

  第二十一条 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

  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违法经营行为被相关管理部门处罚时,公司对分公司负责人有权实行追加处罚,被相关管理部门暂停经营资格的,按其年度承包金的1-3倍追加罚款,被相关管理部门吊销经营资格的,按其年度承包金的10-30倍追加罚款。在实施上述处罚时,公司仍保留进一步追加处罚的权利。

  20xx年,物业公司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禀承集团公司“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的企业宗旨及工作精神,努力工作,求实创新,较为圆满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2009年,是集团整体业务发展规划蓄势的一年,也是我们物业公司工作继往开来的全新开始,新的领导班子、新的领导骨干组合,在除了要一如既往地坚定“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的理念外,还要开拓与创新物业公司管理的工作思路,准确分析物业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困难和挑战,强化危机意识,提倡“以沟通促进和谐,讲服从多协作”的团队理念,倡导实干意识,同心同德,实现物业公司各项工作全面健康有序地发展,为全面完成集团发展规划上确立的目标做好扎实的后勤基础。今年物业公司工作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贯彻执行集团对物业公司所下达的各项指标(包括经济及行政考核指标),做好日常工作,提高物业公司服务质量。

  物业公司管辖范围大,人员多且杂,整体管理素质不高。尽管如此,我们仍有决心把管理、服务工作做的更好,为集团公司09年整体发展目标打好基础。

  二、整顿物业各下属单位管理团队,提高管理素质。

  物业公司由原六个下属物业单位组合而成,员工多且复杂。对物业管理的方式及方法尚处于懵懂阶段,整体管理意识欠缺。经物业公司管理班子重新组合后,首先提倡“人性化”管理模式,对以往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认可,而对于所存在的问题深度研究。因此,07年度物业公司将会在适当时候进行适当调整,完善管理人员队伍,选拔高素质、能力强的员工为基层领导。

  三、合理规划部门。

  物业公司在建立之初部门的规划上存在有不尽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我们将基于第2点对物业公司部门进行进一步调整,合理划分部门,现暂确定为两大部门,分别是物业综合管理部和行政事务部,物业综合管理部管辖物业公司下属六个物业单位,下属物业单位直接向物业综合管理部负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加工作中的透明度,杜绝灰色事件的发生,且对于集团所下达的各项工作安排及指示能充分作到“上传下达、下报上知”,取消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而增加行政事务部门是进一步完善物业公司的管理体制,该部门充分行使监督、督促下属各物业对物业公司所下发的工作任务的跟踪及落实,对集团及物业公司内部信息及数据的快速归集、整理,并及时通报反馈。

  四、积极推动“以商业运做提升物业价值,以物业管理保障最大收益!

  走商业物业运营与专业的物业管理两者有机结合的管理思路”!现如今物业公司下属物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必须求新。单纯的物业管理已无法保证物业利益的最大化,有效的将商业运做模式深入到物业管理,通过有效的商业运做模式可逐步提升下属物业各单位的经营效益,强化同业竞争力,更好的弥补与完善传统物业管理所存在的漏洞与不足。再通过物业管理来保障物业收益的正常化、最大化。

  通过对 C 电信公司 IT 运营服务管理现状能力分析,结合 ITSP2.0 规范要求,A 电信公司 IT 运营服务管理演进原则是:

  核心流程优先,核心系统优先:重要的核心流程优先实施、核心系统的流程固化优先保障。

  稳健推进、平滑过渡:IT 运营服务管理须在现有实际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确保对现在的运营服务流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流程的平滑过渡。

  4.1.2演进阶段

  本着“核心流程优先,核心系统的支撑优先,稳步推进,平滑过渡”的原则,结合 ITSP2.0 规范要求,将 C 电信公司 IT 运营服务管理规划与实施策略分为三个

  梳理 IT 运营服务管理流程,实施部分 IT 服务管理流程,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运行管理、配置管理;构建 IT 服务台,初步建立 IT 服务管理支撑平台,支撑部分核心 IT 系统的运营服务管理,提升 IT 运营服务管理的技术支撑水平;初步建立 IT 服务管理制度、组织及人员保障体系。

  固化和优化 IT 运营服务管理流程,支撑全部核心系统的运营服务管理流程;优化流程,提升 IT 运营服务效率和执行能力。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 IT 运营服务体系;建立一体化 IT 运营服务管理支撑平台;持续改进、优化 IT 运营服务管理流程,支撑全部核心系统的运营服务管流程。

  4.2.1总体实施方案

  根据 C 电信公司 IT 运营服务管理演进原则,近期 C 电信公司 IT 运营服务管理实施总体方案是:初步建立 IT 服务台,梳理 IT 运营服务管理流程,实现部分IT 服务管理流程的固化,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运行管理和配置管理;初步建立 IT 服务管理支撑平台,支撑部分核心 IT 系统的运营服务管理;初步建立 IT服务管理制度、组织及人员保障体系以及培训体系。

  4.2.2服务流程实施方案

  1) C 电信公司 IT 服务台的定位

  C 电信公司服务台既负责处理事件、问题和询问,同时还为变更管理、配置管理、可持续管理、可用性管理等流程提供接口。既是一种技术型服务台,即有具备相关经验和技巧的技术型人员按照文档化的解决方案处理许多事故;又是一种专家型服务台,即有具备 IT 基础架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独立解决其他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C 电信公司的 IT 服务台面向的用户是所有 IT 系统的实际使用者和本地网的维护人员。

  服务台的主要流程是:提交问题(可能是系统内用户、为之提供服务的客户或者事件管理模块) →问题接收(服务台人员) →问题分派(服务台人员)→问题处理(服务台人员、其他技术人员) →填写变更通知单→问题确认(服务台人员) →近期以支撑事件管理、问题管理、运行管理、配置管理等服务流程为 IT 支撑平台建设重点,再逐步实施 IT 基础设施监控、应用软件监控、业务可用性监控等监控系统。

  3) 核心流程实施优先、其它流程分步实施

  近期以实施事件管理、问题管理、运行管理、配置管理等基础运营服务管理流程为突破口,探索 IT 运营管理方法,积累运营管理经验、逐步验证、完善全新的运营管理体系;在现有成果基础上分步实施其它运营管理流程。

  4) 流程简单实用,切实可行流程的设计应当尽量简单实用,可以在现有比较成功的流程基础上进行完善,并推广到各个系统域的支撑中去。

  5) 服务响应职责分离,明确清晰明确服务响应职责,并从岗位上与一般维护区分开来。

  6) 配置库近期同步实施、逐步丰富其应用配置库建设随支撑平台的首期工程同步实施,尽早提供配置支撑能力,发挥配置库对 IT 运营管理的支撑优势;结合管理流程的完善、监控平台的实施,逐步丰富其应用。

  7) 平台选型兼顾高可用性、易扩展性等技术指标根据 IT 运营管理的实施原则,以及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策略,IT 运营管理支撑平台势必是分期建设、逐步扩展,平台建设初期需要充分考虑平台只身的易扩展性,以及相关系统、平台的易接入性。

  (2)支撑平台建设目标

  支撑平台包括 IT 运营服务管理系统和 IT 基层设施监控系统。其中 IT 运营服务管理系统建设的模块有 IT 服务台、事件管理、问题管理、运行管理、配置管理。

  IT 基层设施监控系统建设的模块有主机监控、操作系统监控、中间件监控、数据库监控和存储备份。国内厂商方面:亿阳信通和神州泰岳的产品最符合 IT 服务管理支持平台的要求。

  国外厂商方面:BMC、HP、IBM 三家产品较 CA 产品更具有优势。

  总体上国内厂商在规模和总体技术能力要弱于国外厂商,但是产品本地化较好;国外厂商产品大多不支持运行管理流程,但是可以通过二次开发来满足日常巡检、作业计划等运行流程管理等功能要求。

  (3)支撑平台建设建议

  由于 IT 服务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满足许多本土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并且现有的 IT 系统都是国内厂商开发维护的。因此,C 电信公司的 IT 服务管理平台可以考虑选择本地化支撑能力较好的厂商产品,同时,也可以考虑在原有网络运维支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以满足 IT 服务管理的需要。

  4.2.4组织及人员保障实施方案

  (1)组织及人员保障建设策略

  1) IT 服务管理任务外包原则

  有利于提高服务响应效率、降低服务运营成本的适合外包;高人力资源消耗的任务适合外包;非核心业务运营管理适合外包;非核心运营管控环节适合外包;外包应不会为公司安全带来不可控风险。

  2) IT 服务管理岗位前置原则

  响应企业重大经营策略及战略转型,比如:针对分客户群经营、聚焦客户管理等提供专职的市场部前置岗位实施专项支撑。

  提高服务响应效率、提升运营服务质量;重点保障核心运营管理系统;集中满足同类业务部门的主要运营服务需求,比如:前置财务部的岗位负责财务相关

  IT 系统的主要运营服务管理、协调工作。

  3) IT 服务管理岗位前置建议

  根据具体项目,组建专业的运营服务项目团队,并根据实际需要前置部分岗位到对口的业务部门。

  运营服务响应组的 BSS 小组、 OSS 小组、MSS 小组、EDA 小组部分岗位,可根据运营管理需要前置。

  系统软件组的 BSS 小组、OSS 小组、 MSS 小组、EDA 小组的部分核心业务系统的应用维护岗位,可根据运营管理需要前置。

  (2)组织及人员保障建设目标

  IT 运营服务管理配套的组织及人员建设在企业信息化部的统一管理下。在企业信息化部系统部下设运营服务响应组、硬件平台组和系统软件组。企业信息化部二级部门组建业务软件部。IT 服务项目组是,由前面多个团队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虚拟团队。

  1) 运营服务响应组

  负责及时响应业务部门及其它部门在使用 IT 系统时的服务请求,包括咨询、投诉、变更、障碍申告;对服务请求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问题派发到硬件平台组、系统软件组等;同时将处理完成问题通告给相关部门及人员。

  根据需要运营服务响应组下设终端维护小组(负责维护公司各部门日常办公使用电脑、打印机等终端)、BSS 小组、OSS 小组、MSS 小组、EDA 小组、基础平台组等,负责响应各个域系统的服务请求。

  主要构成 IT 服务支撑的一线和二线支持人员。人员主要由企业信息化部的系统部人员构成,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外包相关厂商。

  负责 IT 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第三方软件日常维护。系软件组下设 BSS 小组(负责 BSS 的系统软件维护)、OSS 小组(负责 OSS的系统软件维护)、MSS(负责 MSS 的系统软件维护)、EDA 小组(负责 EDA 的系统软件维护)及基础平台组(负责基础平台的系统软件维护)。

  人员主要由企业信息化部的系统部人员构成,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外包相关厂商。

  负责 IT 系统的主机、存储、网络的日常运营维护工作。

  硬件平台组下设 BSS 小组(负责 BSS 的硬件平台维护)、OSS 小组(负责 OSS的硬件平台维护)、MSS(负责 MSS 的硬件平台维护)、EDA 小组(负责 EDA 的硬件平台维护)及基础平台组(负责基础平台的硬件平台维护)。

  人员主要由企业信息化部的系统部人员构成,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外包相关厂商。

  负责 BSS、OSS、MSS、EDA 及基础平台的业务软件日常运营维护。

  业务软件运营维护由企业信息化部的二级部门构成,包括 CRM 部、计费部、结算部、数据部、OSS 部、MSS 六个的业务部。

  根据具体的情况,人员由企业信息化部的各二级部门部分相关人员构成。

  5) IT 服务项目组(虚拟团队)

  项目组是一个虚拟团队,由前面多个团队的人员共同参与,目的是共同完成系统或项目的维护任务,根据系统或项目情况,可以指定项目牵头人或项目经理。

  本项目组与系统建设项目组相对应。项目组可以邀请业务部门的人员参与,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3)组织及人员保障建设方案

  4.2.5管理制度实施方案

  (1)日常管理办法

  为了保障 IT 运营服务管理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特制定 IT 运营服务管理系统日常管理办法。

  1)故障是指 IT 运营服务管理系统硬件设备(包括网络)、系统软件发生故障、系统遭受外部侵害而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事件。

  2)IT 运营服务管理系统发生故障后,由服务台在本系统发起工单,按照四级故障的处理流程,通知支撑小组进行维护。

  3)IT 运营中心主管负责对系统的用户账号和权限管理和定期清理工作。

  4)IT 运营服务管理系统用户不得随意泄露的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

  5)密码长度不少于六个字符,选用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中两者以上的组合,加密存储。

  6)超级用户帐号不得授予供应商技术人员使用。

  (2)流程调整与重构可能对现有生产产生冲击

  在全面梳理和规范后,原有的许多流程会发生变化,原先不存在管理流程的地方,可能也会增加新的流程,这些流程都会对现有生产维护产生冲击,维护人员在短期内不能适应。

  充分调查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流程,在现有已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优化,确保对流程的影响降到最低,分阶段实施流程,保障流程的平滑过渡升级。

  (3)自身人力资料保障可能不足

  在原维护模式下,存在许多管理真空或不规范地带,通过梳理,这些真空地带就将被覆盖,原先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将被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替代,这势必造成人力资源更加紧张的局面。

  制定详尽的项目实施组织及人员保障方案,在现有的组织及人员保障的体系下引进人员。

  (4)流程实施执行力度可能不够

  虽然制定了规范合理的工作流程,但由于工作习惯等不同原因,导致流程在实际工作的推广中不受重视,宾且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明确项目人员职责分工,对项目过程、人员采用监督、考核机制。

  (5)相关部门参与及配合的力度有可能不够

  IT 运营服务管理需要众多角色部门的共同参与,尤其是直接使用系统的业务部门,这些部门的配合力度不够,将会导致运营服务管理推行的失败;另外有许多工作要分工完成,例如部分硬件维护的外包等,界面的不清晰将会影响管理上的推诿,整体效率下降。

  充分梳理流程配套的组织及人员保障体系,明确部门职责边界;明确相关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在运营服务管理中的位置,统一思想认识,实施过程中有效衔接、紧密配合。

  (6)支撑平台在短期不能发挥作用

  IT 运营服务管理的核心流程,都应当有一套完善的系统进行支撑,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让所有的维护工作都在系统上运行将非常困难。

  将梳理完成的流程首先通过非系统支撑的方式运转,待时机成熟后,再逐一将流程移到系统上来。

  (7)厂商配合力度不强或投入人力资源不

  a)一次解决率(10 分):对于客户提交的服务请求能够一次性处理完成,并得到客户的满意的称为一次解决。

  本指标若达到 70%以上(包括 70%),则得到满分 10 分;达到 60%而未满 70%的得 8 分;达到 50%而未满 60%的得 6 分;达到 40%而未满 50%的得 4 分;达到 30%而未满 40%的得 3 分;达到 20%而未满30%的得 2 分;达到 10%而未满 20%的得 1 分;10%以下则不得分。

  公式:一次解决率=一次性解决好的工单数/总共处理的故障工单数×100%

  b)及时处理率(20 分):要求每个岗位(环节)对相应级别的故障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成。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成称为及时处理。

  若每一环节的及时处理率到达 90%以上(包括 90%),则对应的岗位分别得到满分 20 分;达到 80%而未满 90%的得 15 分;达到 70%而未满 80%的得 10 分;达到 60%而未满 70%的得 5 分;60%以下则不得分。

  公式:及时处理率=及时处理工单数/总共处理工单数×100%

  c)挂单率(-3 分):规定在某岗位挂单的比例若超过总体处理的工单数的10%,则相应岗位的总评分将扣 3 分;若达到 5%而未满 10%,则扣 2 分;5%以下则不扣分。

  公式:挂单率=挂单数量/总共处理的工单数量×100%

  d)客户投诉率(-3 分):若 IT 服务台人员服务态度恶劣,客户可拨打投诉电话向 IT 运营经理投诉,IT 运营经理在查明情况属实后应当对其进行考核。

  若本指标达到 10%以上,则该岗位的总评分扣 3 分;若达到 5%而未满 10%,则扣 2分;若达到 1%而未满 5%,则扣 1 分;1%以下则不扣分。

  公式:客户投诉率=客户投诉总数/总共记录的故障工单数×100%

  e)越级投诉率(-5 分):在故障处理过程中,若因本系统服务人员的粗心大意或专业知识的不充分,造成一个故障经过多次返单仍不能处理完毕,或者服务态度及其恶劣,从而直接影响客户的感知,客户有权利结合实际情况向有关领导对此进行越级的投诉。

  若本指标超过 10%,则相关岗位的总评分扣 5 分;若达到5%而未满 10%,则扣 3 分;若达到 1%而未满 5%,则扣 1 分;1%以下则不扣分。

  公式:越级投诉率=越级投诉故障数量/总共处理的工单数量×100%。

  4.2.6问题与对策

  IT 运营服务管理对 C 电信公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具体实施过程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和风险。下面主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措施。

  1)工单支撑过程中,需要向供应商提供远程接入权限时,应事先经系统部主管领导书面确认(紧急状态下应实现口头申请、事后补文字确认说明)方可开启适当权限的临时账号,事后及时关闭账号、修改临时密码并登记。

  2)对于重要的数据增、删、改操作,可以由系统日志追溯到执行操作的账户。

  3)加强计算机病毒防治工作,采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定期对病毒进行检查,发现病毒立即杀除,并分析病毒来源,提高防范能力。

  4)每周定期审核安全日志,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维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5)对知识库、配置数据库做到配置备份设备,定义备份策略、应急恢复、容灾等方案,并至少每月定期异地备份。

  IT 运营服务管理考核工作由企业信息化部牵头组织,会同电信多个部门具体实施;

  1)考核对象为 IT 运营服务管理系统的岗位,包括:IT 服务台、综合响应组、各业务处理组小组、各系统厂商维护小组。

  2)每月进行一次月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年终考核;

  3)本考核评分办法针对服务台、综合响应组、业务处理组、系统厂商维护小组。各岗位选取相应的考核指标进行累加得分。

  4)考核指标及公式:

  a)及时响应率(5 分):对客户的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长不得超过 5 秒, 5 秒内响应的则视为及时响应。本指标若达到 90%以上(包括 90%),则得到满分 5分;达到 80%而未满 90%的得 4 分;达到 70%而未满 80%的得 3 分;达到 60%而未满 70%的得 2 分;60%以下则不得分。

  公式:及时响应率=及时响应的服务请求数量/总共响应的服务请求数量×100%

  b)及时回复率(5 分):当故障已经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成,服务台应及时向客户回复,否则会导致故障工单的总体处理时长超过规定的时间,因此规定在工单处理完成后(及时处理)的 10 分钟内进行回复的视作及时回复。本指标若达到 90%以上(包括 90%),则得到满分 5 分;达到 80%而未满 90%的得 4 分;达到 70%而未满 80%的得 3 分;达到 60%而未满 70%的得 2 分;60%以下则不得分。

  公式:及时回复率=及时回复的工单/总共回复的工单数×100%

  系统开发厂商或设备提供商是 IT 运营服务管理上重要的力量,但有时由于投入不够或责任不明,甚至是其它原因,导致厂商资源投入不够,这将严重影响 IT运营服务管理的推行。

  与厂商保持充分沟通,明确厂商在运营服务管理中的位置,并适当增加在 IT维护上的投入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查阅国内外大量参考文献,认真分析了国内外 IT 服务提供商的研究模型及方法论,结合中国电信企业信息化战略,建立了基于 ITIL 的电信企业 IT 运营服务管理概念及模型。此模型为 IT 运营服务管理现状分析和 IT 运营服务管理实施方案编写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调查表内容的定制以及调查方法的应用对国内IT 服务提供商进行用户调研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IT 运营服务管理实施方案中的流程梳理和支撑平台建设方案对软件开发公司开发支撑平台起到了指导作用。

  (3)由于中国电信集团下属各级省公司组织结构和规则制度大同小异,而本文针对 C 电信公司的 IT 运营服务管理配套的组织及人员建设方案、管理制度建设方案都对中国电信其他省公司在实施 IT 运营服务管理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本文针对实施 IT 运营服务管理时存在的风险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这些问题大多都是国内外其他行业中实施 IT 服务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于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能有效确保 IT 运营服务管理的成功实施。

  本文先是通过文献研究提出 IT 运营服务管理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在 C 电信公司进行了应用。应用时首先通过访谈法对 C 电信公司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然后根据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虽然研究思路比较清晰,但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得局限性。

  (1)本文直接将电信行业特有的运行管理流程加入到标准的 ITIL 十一大流程中,虽然整个模型得到了专家的评审,但是没有经过更严谨的科学验证,在模型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中缺乏较强的说服力。

  (2)本文用到的访谈调查表中《服务流程调查子表》的十一个流程关键指标,都是从各个域 IT 系统中硬件平台、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四个维度来调查的。而少数流程本身在这四个维度中就不能体现,或只能通过其中的一两个维度来体现。

  (3)由于本文来源于实际中的项目,而项目正在实施中,因此无法开展对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针对以上的几点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从方法论和研究领域方面做进一步的扩展:

  (1)针对 IT 运营服务管理流程,在电信行业中开展更广泛的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统计分析,应用合适的研究方法论(如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运行管理流程与其他流程之间显著的正向关系。

  (2)在调查企业现有 IT 运营服务管理流程时,根据流程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维度,或采用灵活的方法来考察企业现有流程与 ITIL 核心流程的匹配关系。

  (3)继续跟踪项目进展,在项目完成第一阶段的实施后,构建较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实施的结果进行评价。一方面为模型合理性提供更科学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评价结果可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具体的实施方案。

  在目前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下,一个新创办的新型企业对自身的内涵及条件应充分地了解,为使企业在今后的发展壮大中避免失误,少走弯路,企业在开办初期就应有正确的定位,制定好相关策略,落实好措施。一些成功发展史的经验研究证明,一半企业是在诞生后的头三年内被淘汰。为了使企业能够长期生存,稳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制定长远的发展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一:企业根据自身的条件及经济实力,定位在董事长的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以商贸为主,多元化经营并举;自我累积,滚动发展;自我约束,规避风险;立足本地,面向全国与世界接轨的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具有制约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现代股份制企业。

  二:商贸为主,多元化经营策略

  企业根据目前的经济实力及人才等诸多因素创办初期经营一些有把握的,没有风险的短、平、快有经济效益的贸易活动,对企业既定一些效益基础,挂靠国有控股企业,规避风险,建立使企业长期有效益的商贸基地,细水长流,使企业发展壮大有坚强的经济后盾和源动力。例如:与石化企业,有色冶炼企业,大型钢铁企业直接挂钩发展业务等。

  三:企业的发展思路

  企业的稳定发展,初步设想分为三步走:

  a、用1~2年时间建立现代化股份制企业的管理模式,使企业初具规模。经营规模有较大发展,争创利润在100~200万元左右,办公条件、人员素质、机构设置、制度化管理初具现代化。企业内部制度与监督措施相制约,员工的福利待遇与经济效益相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领导高层管理人员做到责、权、利既统一又制约,企业风险终身的规范化管理。

  B、在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企业开拓创新一些新的领域,为企业第二步战略发展壮大增加活力。我们提倡开拓创新精神,是有计划、有程序、有市场,不是盲目的创新开拓,是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有规范、有风险防范意识的开拓创新精神。

  C、在一、二步站略的基础上,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创办一些高科技含量的实体,使企业具有科、工、贸、研相结合的现代化企业。

  成功的企业=市场+人才+管理。因此,一个清晰的有领导能力的企业家都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管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创办成功与否是一个决定的因素。要管理好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创办成功与否是一个决定的因素。要管理好一个企业,也是对一个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考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下,为使新生企业的员工都有危机感,企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模式,能有效地防范风险与失误的产生。

  企业经营什么?怎么经营?是商贸企业开始运转时的关健,因此,企业对市场的分析,市场的开拓,经验与政策的运用等捕捉好切入点。股份制企业是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并与责、权、利,企业的风险与个人效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在经营方面做到制度与措施相结合,每一项业务的开展,做好详细调研报告,内容:市场分析――项目开发――市场开拓――风险的防范――经验政策等诸多因素和环节规范化管理。

  市场分析 资金额度 资金周转时间 风险防范措施 责任人 资金回笼情况 审核人

  市场的竞争实质是管理的竞争。俗话说:“管理出效益。”一个企业的稳定发展,注重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成熟的必然趋势。因此企业管理要强化财会的意识,提高企业管理层财务知识,学好财务知识是做好财务管理的前提。其次公司就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制度不完善,公司的经营无从谈起。财务管理制度化有助于企业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及时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财务管理重点的关健是将制度措施运行起来,而重中之重是执行、控制、反馈。

  制度包括:经营计划与资金管理制度

  财务负责人工作责任制度

  以上这些制度,企业在今后的运行中逐步制定及规范化,由财务部门具体落实实施。

  企业要保持长久稳定的发展,除了开展稷极有效地经营业务处,制定好一个费用开支标准,是费用管理的良好开端,企业应该在控制费用上多动脑筋,尽可能的削减日常开支,少花一块钱,多增一元钱的利润。在做到支出控制下,逐步提高企业制定增加收入利润的战略。

  本省内出差补助40元,本市内出租四一律不报销,其它情况根据实际条件制定措施。

  企业在今后的长期业务开展中为了使责、权、利,既结合又制约,规避风险,企业制定一个审批权限制度势在必行。

  资 产 权 限 审 批 表

  工作事项 资金额度 审核 核准 审批

  贷款支付 50万元以上 财务部 董事长 董事长

  5万元以上 财务部 总经理 董事长

  5万元以下 财务部 付总经理 总经理

  业务接待费用 500元以上 财务部 总经理 董事长

  500元以下 财务部 付总经理 总经理

  创办企业的艰辛是众所周之的,企业内部既有公平的竞争机制相应分配也是至关重要的。制定效益分配激励企业所有人员,提高增创效益的热情。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董事会确定进行实施。

  风险的防范及措施:

  由于目前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人为因素的增多,造成市场不规范现象,企业为了防患未然,避免失误给企业造成的风险,企业对风险影响要有一套制度及措施。

  在企业的业务开展中,资金的投向除前面提到的审批权限规定外,凡动用到资金,一律与个人利益相挂钩。50万元以下造成风险的个人跟踪负责,方法为:(根据公司自身制定)。

  综上所示,制度措施及要求,这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并非企业的目的,为使企业增创效益,保持健康稳定,规范化管理,使企业发展、壮大才是我们真的最终目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确定去经销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