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试试基金投顾牌照。马永谙有个“投顾合一”的言论,理财魔方号称个性化定制的基金组合产品靠谱吗?

如今,全市场公募基金产品突破万只,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得益于行业生态不断完善、投资者认可度提高,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面对这样的市场大环境,基金理财服务平台需要站在客户角度进一步紧扣其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长期坚持打造投资者教育体系,帮助投资者树立系统的投资理财观念,倡导合理的资产配置理念的同时,挖掘投资者更深层次、多元化的理财服务需求,提升基民投资获得感和体验感。

对于基金投资者来说,如何选基金,如何实现最终盈利,始终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为解决“基民赚钱难”的问题,市场各方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基金投顾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理财魔方提出,基金理财服务平台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应以帮助用户提高盈利概率为目标,以“3C投顾服务”为标准提供服务。“3C投顾服务标准”,即“客户立场(Customer

第一,要站在客户立场上,不能站在产品立场上。

所谓客户立场,就是理财服务首先要去解决客户的目标,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目标。理财魔方认为理财服务应始终牢牢地站在客户立场上思考问题,以帮助客户提高盈利概率为目标,借助自身专业的理财服务能力,帮助投资者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而非以短期的产品销售规模为目标的传统“卖方思维”。

同一个产品不可能适合每个人,需要个性化定制。

理财魔方马永谙认为,没有好基金,只有合适的基金,一个基金产品不可能适合每个人,最终做理财服务的机构给客户提供的方案一定是千人千面的。

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和人们日益变化的理财需求都在推动着财富管理行业迅猛发展,普通投资者、中等收入家庭和高净值人群的家庭资产状况、理财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理财目标多种多样,伴随其家庭资产状况和理财目标的变化,其对理财服务的需求也会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很难用单一产品完全解决。

理财魔方是技术主导的理财服务公司,7年多以来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研究客户的心态、情绪变化等。所以目前整体的服务体系是以满足高度个性化服务的要求进行搭建的,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金融专家马永谙表示:客户的需求不同,我们的方案一定是不一样的;客户的目标和心态变化了,我们的方案也一定会跟着变化。这是技术主导下的理财服务机构才能做到的事情。理财魔方所有在前端对客户的分析、认知,都是技术系统,这样就可以实现对每个人的跟踪,更具个性化。

给客户提供理财方案后,并不能一次性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持续陪伴客户成长,更需在客户需求变动时,及时调整方案。

给客户提供理财方案以后,并不能把问题完整解决。市场的波动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情绪因此也难免在乐观与悲观中频繁转换,无法理性分析市场,伴随式服务的目标是帮助客户建立信任感,建立信任感的核心是帮助客户管理好情绪,保持理性决策,避免“追涨杀跌”,力求帮助投资者真正分享到市场红利。

伴随市场波动提供心理按摩,也并不能完整解决问题。提供理财方案外,还应做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是要不停的陪伴客户成长,客户心理压力大的时候,要疏导客户情绪,引导做正确决策。第二部分则是当客户的需求变动时,理财方案也应当随之调整,满足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

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金融专家马永谙表示,平台后端的服务体系必须支撑前端千变万化的变动,这个目前也已经实现,首先它由技术主导,一定要依靠大量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对最广泛人群个性化的服务,而个性化服务才是伴随式服务的关键。所以客户立场、个性化定制和伴随式服务,这三者定位之下的灵活的服务体系加上前端对客户的理解认知,这一套完整的体系才是实现更多个性化理财需求的解决方案。

公募基金已经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在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投资者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收入水平、资本收益率和市场需求等,投资者需求也有明显的周期性。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兼首席金融专家马永谙提出:专业的理财服务应以帮助用户提高盈利概率为目标,坚定最终实现客户盈利的“客户立场”;提供可满足不同用户、不同投资需求的个性化定制的理财服务;提供客户投资全生命周期的“伴随式服务”,同时也要针对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调整适合他的理财方案这是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难题,提升基民获得感的关键。

}

智能投顾这几年真的很火,甚至已经成了一个现象级的新生事物,在全球的金融投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想要了解智能投顾,感觉还是应该先把概念捋清楚。

智能投顾的英文是robo-advisors,英文直译是机器人投资顾问,我们可以理解为智能的机器人为您理财。概念上是非常有意思的,机器人有趣,会理财的机器人就更萌。

简单理解了概念,再来回顾历史。智能投顾的发展历史简单说就是:大约诞生于2008年从几家硅谷的fintech初创公司如Wealthfront, Betterment和Personal Capital开始的。这批公司扛起了智能投顾的大旗,而且发展的又快又好,资产规模增长的非常快。到了2011年,美国的整个业界提起智能投顾都是挺激动的,许多公司都感觉找到了创业和转型的方向。很多巨头也在进入这个行业。高盛、嘉信理财和 RBS 都已经开始独立研发「智能投顾」。到了2014年,智能投顾终于在中国也流行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宣称具有“智能投顾”功能或正在研发“智能投顾”的互联网理财平台已超二十家。

扒完历史,再简单说一下机器人能理财的原理。智能投顾目前主要基于马科维茨提出的现代组合理论(MPT),它从数学上证明了所有的资产配置的可能性组成了一个面积,最上面的这个向上凸的一根曲线,我们把它叫做有效前沿线,有效前沿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一个最优资产配置点。“智能投顾”的一个目标就是在得知每个用户自己的风险的时候,能够帮助客户决定他的最优配置点对应的资产配置以及如何达成这个最优组合。其实不复杂,看图更直观。

这一原理后来通过夏普和华尔街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今天普遍的被各个金融专业机构使用。不管声称自己有多智能,摆出多少花哨的概念,从根本上来讲,大家用的都是同一套东西。

既然套路都一样,特点也就很好归纳:

1、分散风险。道理都懂,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智能投顾的首要职能就是帮助客户把钱分散到许多不同的资产类别当中去。

2、个性化,当然鸡蛋也不是胡乱放的,就像我们现在上淘宝买东西,淘宝会根据我们买过的东西进行一些个性化推荐一样,智能投顾也会做类似的事:它会匹配给每一个不同的投资人,给出不同的方案。 每个客户都不同,有高低风险承受能力、有资金用途不一样,有投资时间不一样,要针对每一个人给出最优的配置方案。能做到这点其实很棒,因为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认识的许多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跟传统的投资经理沟通,语言也会有失真,就容易产生误解,最终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投资。智能投顾不用说话,直接通过数据做这一步判断,反而更加精准一些。

3、战胜人性,只要是人,就难免犯错。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理性的,尽管我们都知道要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可这句话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在实际投资过程中,人总是受控于贪婪和恐惧,但机器人不是人,只要算法得当,就能战胜人性的弱点。

4、与投资人利益一致。机器是没有私心的,一是一,二是二。你要存钱它们绝对不会给你推荐基金和保险。它们也不需要靠拉客户拼业绩或者赚佣金。自然能做到客观公正,与客户一条心。相比之下,传统的银行或者销售机构根据以销售为目的,所以与投资人利益并非一致 ,销售们更希望投资者频繁交易。或者投资他们能够获得利益更多的产品和项目。给出的建议当然不能全信。

5、不追求短期的涨跌回报,除了没有私心,机器也比人更有耐心。因此智能投顾也更不容易被短期波动所扰,追求的是长期的稳健的回报。

在智能投顾的特点里有一条是个性化,做到个性化需要充分了解投资者的需求、目的和风险承受能力,怎么能做到充分了解呢?目前国内相对成熟的智能投顾,在提供投资组合之前先会让投资者填一个问卷,问题大概是年龄,收入,支出,职业,风险等等,然后根据客户给出的问题答案,确定客户的需求和风险。之后会根据客户的风险类别,给予其资产配置的建议。这样有可能将100万个不同的客户,聚成了十类不同风险的人群,从而匹配相应风险的标准化组合。

这是目前国内智能投顾的通用办法,说是智能,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智能”。毕竟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样的问卷做不到真正的为每个人做定制化的区分,只能粗略的归纳大类。而且合理性还是有待商榷。因为投资者可能在做风险问卷时,就没那么认真,干脆乱填,或者因为市场等因素影响他的判断,也就是还是会出现传统投顾面临的问题:投资者自己都不确定自己填的就是自己真实需要的。就算当时是真实的,但其风险承受能力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都不好确认。他的风险承受能力会受经济环境的干扰,会受财务状况影响,会受自身需求左右,甚至会受周围人的影响等等。没有那么精准。

未来的智能投顾面临的是不一样的个人或家庭,因为客户收入、年龄、性别、心理特征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偏好变化轨迹,用简单的问卷形式必然无法将一位投资者的真实需求分析清楚。而是应该用客户自己贴动态标签和基于客户在消费、理财等行为大数据上的痕迹,帮助客户和智能投顾更了解他自己,建立起符合客户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就像我们之前说的,像淘宝一样,像今日头条一样,依据数据做真正个性化的细分,避免千人一面。同时,结合市场环境,投资端做动态组合管理,实现更精准更匹配的智能投顾组合。

远的我们先不说,回到正题,聊聊如何判断现有的智能投顾的好坏

1、客户风险分类的精准度,需求的匹配度如何?

目前各机构都是根据问卷形式了解客户需求,然后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匹配。因此投资者重点是关注平台用户画像精准度是否高,以及所推荐组合匹配度是否高。这个问题需要客户根据自身的风险情况,自己进行判断。

从趋势看,未来目标客户的风险判别会引入更多的数据来源,比如说历史投资交易记录、社交数据等,从而做到画像更精准。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现在阶段能比较的也就是大家的问卷哪家的更详细更精准了,另外在填写问卷的时候,投资者一定要认真不敷衍。

2、智能投顾投资端的模型是由电脑做出的配置决策,还是有人为干预?

既然是机器人理财,那么投资端的组合都应该有电脑模型给出,且未来调仓也应该是模型显示的结果,尽量避免有人为干预。不只是玩个概念,说是智能投顾,但其实还是老一套,说是机器人,其实还是人在操作。同时,即便不做什么特别深度的调研,投资者也应该大概了解它有多少个模型。如果他号称做到千人千面,牛的不行不行的,但只有一个Risk parity 模型,那只能说很……可笑。

3、智能投顾的组合内都买些什么产品?

要了解组合内是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型公募基金或是私募基金。个人认为行业指数基金更靠谱一些,还是那句话,既然已经标榜了智能投顾,那人为干预越少越好,如果是主动型公募基金则最好是自己基金公司的智能投顾给出的方案,毕竟同一个公司,对基金本身或者基金经理有一定了解。

4、智能投顾组合内的基金各种费用率多少?

智能投顾是否单独收费等? 智能投顾单独收取管理费完全可以,但是也要弄清楚其他的费率,比如申购、赎回,调仓的费用有没有优惠政策等,毕竟如果调仓频繁,费率有没有优惠,会侵蚀组合的收益率。

把以上问题搞清楚了,基本就能过滤掉一些劣质智能投顾了。

最后,还想提醒投资者注意,智能投顾的组合模式注定追求的是“贝塔”而不是“阿尔法”,再智能也不可能预知未来或者逆转市场。一定不要抱有买了就大涨,不涨的最高就不是好的智能投顾组合这样的心态。要适当降低收益率预期,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

就这么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商邦定投进取组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