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投资电商 想做的来,非诚勿扰合伙人都有谁?

编辑导语:淘宝特价版,是淘宝官方出品的综合性购物app平台。它为特价版用户提供更专业的购物体验,为平台商家提供更精准的买家人群,还有官方长期补贴扶持。在拼多多因为价格优势尝到了甜头之后,淘宝特价版能否成功接棒拼多多呢?

我们看到,过去、现在甚至可见的未来,几乎所有出圈了的、大红大紫的明星艺人,在新作宣传时都会把快本作为必选项。“三亿人都在用的拼多多”,通过中场休息的转场、感谢赞助商的口播、快乐家族的尬舞以及创意中插的形式,在节目中不时露出。

当然,从籍籍无名到家喻户晓,拼多多赞助了不止一个快本,《极限挑战》、《中国新歌声》、《欢乐喜剧人》、《非诚勿扰》、《我是大侦探》、《奔跑吧》和《我家那小子》,都在他们的合作列表之上,还有更多。

直到最新一季财报,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达到7.884亿,距离中国移动购物用户规模的天花板,只有一步之遥。三天后,拼多多和快本的合作正式告一段落,淘宝特价版取代拼多多成为新任赞助商,《我们拼了》的游戏栏目也悄然更名为《我们特会》。

如何看待淘宝特价版接棒拼多多,成为快本新拍档?

拼多多的成功,有很大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既需要借助市场红利(淘宝天猫化过程中溢出了大量白牌商家),也要有正确的方向(微信红包里沉淀着大量互联网边缘人群闲置的小额资金),剩下的部分方可归功于团队努力所得。

用户增长是拼多多非常亮眼的财务指标,但高速增长必定有天花板(这和事实相符:阿里在2016年Q2之后就不再公布GMV这一电商核心数据了,京东还在公布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这是他们唯二超过淘宝的地方),平台进入成熟期后,复购及留存成为新的问题。

历史不会厚待谁,每个时间段的阵痛都会经历。淘宝有过的商户打假与淘汰,拼多多正在做。阿里上市之后,流量和资源开始向大B倾斜,中小商家成为重点整顿和清理的对象,这批被迫迁出淘宝的小b,成为拼多多性价比的基石。

而拼多多上市之后,被曝出诸多商户投诉高额罚款的原因,应该和六七年前的阿里没太大区别。

所有商业发展的第一步都是聚集用户,而后进行迭代。淘宝如是,拼多多也不会例外。从他们屡次尝试和大牌亲密互动,就可以窥见未来:淘宝的品牌化之路,拼多多同样会复制一遍,至于他们能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走得更快一点,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2019年,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卖品牌货,大部分弹药都供给给他们最需要强化的地方,品牌和大B。原则上,一家公司不可能既享受A的好处,又争取到B的收益。既然提高门槛是必经之路,平台上的小b们又将何去何从?

一个最可能的答案是淘宝特价版。上线一个月,义乌就有超过5000家商户入驻淘宝特价版,这一数字到东莞变成了7300+,而这些人中至少一半在拼多多上开过店。

我们都知道,平台越大需要付出的补贴成本越多。

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日均GMV从2019年12月-2020年1月的3.5亿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6月-7月的7.3亿人民币,在此期间,营销成本的扩张速度显著高于GMV和用户数的增长比例。

这也就意味着,拼多多百亿补贴能带给“羊毛党”的收益已经越来越少了。

厂货变少、补贴变少,对于用户的吸引力自然会下降。淘宝特价版自去年3月重启以来,用时90多天就有了将近4000万的月度活跃用户,而拼多多积累到这一步,花了快21个月。

阿里最早是做贸易信息撮合起家,然而大宗贸易商也需要更多的终端零售商,于是就有了淘宝,后来零售电商面临线上交易的信任难题,又有了支付宝。当淘宝陷入和线下品牌的争夺战时,天猫出现,解决完上一个问题之后,全域交易额的急速增长催生了阿里云。

菜鸟、钉钉、平头哥和C2M事业部的成立,也同样如此。“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转化成产业带千千万万条生产线的永动机”,便是C2M事业部的任务。

他们帮助不少工厂出过爆款,像8块9的保温杯、4块9的口红以及9块9的电动牙刷,分别来自浙江永康、浙江义乌和江苏扬州,日销万单以上,并且这些厂家后续都和淘宝C2M维持着长期合作关系。

通常来说,即使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真正出爆品的概率也只有20%。和淘宝特价版合作之后,除了整个前台带来的流量,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到整个行业的消费趋势和用户需求,把这一数字提升至50%。

事实上,早在2018年3月,淘宝特价版就在安卓应用商店和AppStore上线了。

只不过没什么存在感。在拼多多的故事里,既有来自淘宝的小b,也有来自微信的互联网边缘人群,还有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国金证券在《新零售系列报告之二》里统计过,拼多多APP及小程序促销活动共计14项,淘宝和京东仅为7项)。

这么一看,淘宝特价版沦为拼多多的背景板,就不难理解了。转折始于去年年初的新冠疫情,订单量减少、上游供应链受阻、贸易成本上升、企业资金承压。疫情之后,外贸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远比内需企业要大得多。

出口转内销,这个故事最关键的点在于抓住了时间窗口。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0.5%,为年内首次正增长,消费品市场开始加速恢复;9月,1688宣布产业带升级计划,全面打通淘宝特价版,融合加工定制、批发分销和零售三大平台,帮助工厂跨赛道发展。

经过全球市场的洗礼,外贸货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品质好货的代名词。与此同时,中国可能仍有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从来没用过湿巾、厨房纸以及电动牙刷。

为迪士尼代工的手表、为双立人代工的刀具、为优衣库代工的服饰……琳琅满目近万件外贸商品,用户只需要打开淘宝特价版,搜索“外贸频道”就可以一键直达。

中国有670万制造企业,他们的发展路径,和微笑曲线的重合度极高。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的设计和渠道,处于中间的制造环节利润极低。有时候,在一些高度成熟的细分市场,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往往可以获得丰厚回报,比如台积电。

但有时候,C2M业务只需要为原本不自信的生产商提供决策参考即可,不一定非得给行业带来什么颠覆性产品,比如在工厂订单骤降三成的时候,告诉他们低价版电动牙刷可以用来教育市场。

2020年以前,个人在1688购买商品的举动已经屡见不鲜。在微博、贴吧、知乎和豆瓣,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去1688“薅羊毛”的攻略。可以说,1688是拼多多之前最重要的“厂货”零售渠道,只不过,它是为商户打造的线上批发平台而已。

数据显示,1688上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店铺,每日在线浏览人数达1.5亿,服务超过100万的供应商和超过2800万的采购商,年销售超4000亿,占中国内贸B2B份额的40%,是国内最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

运营超过20年,接入1688之后,淘宝特价版上的2000个产业带、30万外贸工厂和120万商家首次入局“天猫双11”,消息一发布,淘宝特价版就冲上了AppStore购物榜榜首。

毫无疑问,淘宝特价版与1688的打通是成功的——2020年12月,淘宝特价版MAU首次破亿;2020全年,淘宝特价版年度活跃购买用户超过1亿,成为中国第四大零售电商平台。

中国有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每月收入维持在1000元左右,所以才会有名创优品七年时间从一家小门店变成全球4200家连锁门店的蓬勃朝气。

他们的老板叶国富在提及阿里三年开设1000家线下“1元体验店”计划时说道,“我们很好奇阿里的‘1元店’到底怎么做?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希望它早点开业,我们也好好学习,看看一块钱人民币可以做出什么好东西。”

是不是真心好奇我们没有求证过,但我想拼多多应该知道答案,所以才会在3个月前面向商家内测一个名为“多多批发”的新业务。

过去,很多人习惯把定制与高端联系在一起,认为定制就该是私人的,为少数人而服务。但事实是C2M也可以很接地气,只要把握好成本、质量与效率三者间的平衡关系。

举个例子。市井间关于眼镜行业暴利的传说不断,但鲜有人知的是,一款大牌墨镜出厂价在20至50元之间,品牌售价却飙到了2000至5000元。100倍溢价,工厂的毛利率只有15%,说得再直白一点,一款售价2000元的眼镜,工厂只赚3块钱。

一周前,有媒体爆料称,阿里巴巴计划在微信上线淘宝特价版小程序,并在特定场景下支持淘宝特价版APP端的微信支付等支付通道。

不管是牵手快手春晚,还是各种开屏广告、综艺赞助,以及大量的市场营销动作,都和当年的拼多多如出一辙。按这个趋势,未来淘宝特价版接手拼多多广告资源的情况大概率会继续上演。

用拼多多的方式拖住拼多多,阿里给出的回答是从特价版到1688再到一元更香节和针对中老年用户的大字“省心版”。其中最动人的地方,不是物美价廉也不是柔性生产,而是一个关于消费平权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未来。

}

34岁的吴秋月站在川西理塘萝卜基地里卖高山萝卜,甘孜高原上高反严重,每讲几句话就会喘,她讲了1个多小时。这片萝卜地有1万亩,都由她承包。

吴秋月有着多重身份,她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是家乡的致富带头人,是有千万粉丝的短视频达人。她还是一场直播高能卖10万单的带货主播,是几家食品加工厂的老板,是四川省数字乡村推广大使,也是泸州市纳溪区人大代表。

10年前,吴秋月完全想不到自己会是现在的模样。24岁那年,她正面临人生选择难题,中专毕业在外打工泊多年后,她想回到四川,希望能离父母近一些。但不打工就没有收入,她开了一家网店,每天从早上7点忙到深夜2点,赚两三千块钱,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不过吴秋月很开朗,她说,没有当年做电商的经历,就不会有现在直播带货的成功。

在吴秋月的家乡,10年时间,可以让一个电压不稳、网络不通的深山小村,变成柏油路开到村门口、家家户户装空调的便利新村。她自己的人生也在这1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秋月直播间里常见的场景是一片绿色的竹海,就像她所在村子的名字竹海村。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竹海村坐落在竹林间,连绵不断的山包围着村庄,吴秋月视频里做饭的厨房就是竹子造的,这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推开窗户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竹子。

风景绝美,10年前这里却并不是个好地方。吴秋月初中毕业时就想离开家乡,因为穷。从家里出发走5分钟,就是一座悬崖,这里没有赚钱的机会。她想出去赚钱,中专毕业后,来到深圳、宁波、成都,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成为车间流水线上的工人。

现在,竹海村依旧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他们回乡后感到了“都快认不出这是我家”的变化。以前村里有打谷机却没法使用,因为电压不稳经常停电,只能在晚上12点后排队打谷子。以前村子到镇上只有一条石子路,走起路来磕磕绊绊。以前村里没网,打电话也断断续续打不通。现在,村民都装空调了,有柏油路了,村头新盖了一座**,宽带无线5G都能用,网络信号非常不错。

吴秋月的直播带货,就是在这种变化下诞生。

2020年6月,她记得非常清楚,当时四川泸州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刚刚解封,她在抖音电商上做了第一场直播带货。直播间就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搭建,没有打光灯,没有排练,一台手机,一个三脚架,她站在镜头前讲了3小时,在父母、丈夫、弟弟的注视下,卖起了萝卜干。

卖萝卜干是吴秋月思考了很久的商机。萝卜干在泸州很受欢迎,当地人都爱吃,但她搜了一圈,抖音上没有一个人卖,她决定自己试试。第一场直播,她卖了1万多单,一单2瓶,相当于卖了2万多瓶。这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接下来一家人为发货而忙碌,丈夫、爸妈、弟弟,全部窝在家里发快递,10岁的女儿也被派了个贴快递单的活儿,那时她家还没有封装机器,全靠手工封装、贴标签,第一天发了3000个快递,负责封口的堂弟大拇指和食指都快没知觉了。

但心里是欢喜的。她完全没想到能卖这么多,之前预期能卖1000单就不错了,家里各种准备都不充足,连发货的纸箱都不够了,还好当地有个纸箱厂,临时去购买了一批。

她卖的萝卜干来自当地一个工厂。直播前,这家工厂濒临倒闭;直播后,这家工厂起死回生了。

开门红后,吴秋月直播生意越做越大了,多一次一场卖了10万单。为了保证品质,她承包了万亩萝卜田,也开了萝卜干加工厂。现在她平均每个月直播4到6场左右,买了几台封口机、贴单机,每天发货两三万单都没问题。

直播卖货的主播千千万,没有任何经验却能成功的并不多。吴秋月直播带货能成,除了风口之外,也得益于持续6年的传统电商网店经历。

首场直播带货爆单后,吴秋月没有继续直播,她特意等了一个月,等顾客反馈。多年开店经验告诉她,如果顾客收货后不满意,卖再多单也是白费功夫。

5天后,问题逐渐出现了。纯手工封装的技术并不稳定,有的萝卜干封口没粘住,顾客收到货后胀气了。甚至有个顾客打开包装时喷了一身萝卜汁,衣服和墙弄脏了。吴秋月赶紧先处理这些问题,赔偿、退货退款,表明自己愿意承担责任的态度。“不管赚不赚钱,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让顾客先信任你。”吴秋月说。

从2012年到2018年,吴秋月开了6年网店,一开始很艰难,有一午5点多还没开张,她急得不行。突然她丈夫告诉她卖了一双鞋子,能赚二十多块钱,她高兴得跳起来,结果把头给磕青了。

那时她每天早起晚睡。早上7点起床,送女儿上学后骑着自行车来到镇上上班,中午接女儿吃饭,继续工作。每天工作到晚上12点,客服、运营全是自己干,等到睡觉差不多深夜2点。她专门在镇上租了一个房子,因为村里没网,没办法开店。网店一开始每个月赚两三千块钱,到后来每月赚8、9千元,她当时心里想的是,要努力一些,争取让女儿能在城里上学。

6年电商的积累,吴秋月卖的货换了几个品类。一开始是女鞋代销,后来卖家乡农产品,冷吃兔销量火爆,月利润在2万元以上,她还开了一家冷吃兔加工厂。回乡的日子在平稳安逸中度过,没想到,2018年又遇到了危机。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传播到了国内。当猪肉价格上涨时,兔肉价格也飞涨。高昂的成本让吴秋月的加工厂和网店无法继续支撑,终工厂倒闭了,他们贷款支付完员工工资,关闭了网店。终欠款40万元。

直到2020年,她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再次崛起。现在,吴秋月已经在泸州市区买了房子,她爸妈住在老家。每隔两三天,她回家看爸妈,给他们做些好吃的,顺便录个视频发在抖音上。她很感慨,10年前是骑自行车回家,后来买了摩托车回家,现在,可以开车回家了。“一家人生活改善了很多。”

吴秋月说话时很有川妹子的爽辣劲头,她是家中长女,比弟弟大7岁,平时有什么事情父母都找她商量。做电商、做短视频,做直播,她没有任何经验就敢上去就做,经历低谷也不气馁,一步步从打工妹做到千万粉丝主播。

2020年是一个重要时间点,就像是好运气一下子砸到了她的身上,人生瞬间起飞。2020年1月她尝试在抖音发短视频,1个月后,有了一条爆款,单条涨粉50万。半年后,粉丝量从0涨到600万,她试着做了一次直播,一下子卖了1万多单。

拍短视频之初,吴秋月什么都不会。不会拍,不会剪,自己在网上搜索相机怎么使用,问表弟怎样剪辑,第一个月她拍了很多视频,效果并不好,她自己有点泄气,觉得太难了。好在当时有几个评论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怀念家乡,看到视频后减轻了一丝乡愁。她觉得自己家乡很美,做这件事还是有意义的,就坚持拍下去了。

第一次卖货,是粉丝提议的。她发了一条做腊肉的短视频,粉丝看到后说想买。她就去村里收购猪肉,买了十几头猪全部做成腊肉。

那时她压力很大,此前欠的40万外债没还完。买猪还借了弟弟的退伍费。不过这件事也让她有了更深感触。2020年因为疫情,村民养的生猪没人买了,她去村里买猪时,村民特别开心,拉着她说,心里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要不然卖不出去真不知道咋整。她当时觉得,自己做的这件事又多了一点意义。

卖腊肉让吴秋月增加了很大信心。顾客收到后对她说,的确和别人家不一样,很好吃。这件事也让她发现,不用和别人比拼价格,只要顾客想要,哪怕成本高一些也能卖出去。她现在开加工厂也是这样的思路:卖给真正需要这种产品的顾客,不能为了降低成本找不好的原材料。

2022年,吴秋月开了几家工厂,都是她直播时卖的商品,有腌萝卜工厂、萝卜干加工厂,还有脆笋菜工厂,几家工厂雇了接近600个员工。还在川西理塘开辟了一片万亩萝卜基地,只要当地藏民能种出高山萝卜,她全部收购。

“现在已经比以前好太多了。”吴秋月在电话里声音很开朗。10年间,她经历过从工厂回乡后的焦虑,也经历过倒闭欠债的落魄。她觉得,遇到事情可以难过一会儿,但不能一直沉浸在里面,成年人必须学会面对。就好像卖腊肉那次,借钱买猪风险很大,很有可能砸在手里,她当时想的是,等做完腊肉两个月后,正是口味正宗的时候。“有时候觉得,努力的人上天还是会眷顾的。”她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诚勿扰合伙人都有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