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企业入局大圆柱,比克电池大学生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发展前景大圆柱发展前景的?

比克采购龙佰2.3万吨锂电材料

龙佰集团|比克电池文章来源自:高工锂电网

近日,龙佰集团与比克电池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比克电池于年期间向龙佰集团采购锂电正负极材料,两种材料的年采购数量均不低于5000吨、8000吨、10000吨,龙佰集团给予一定价格优惠。

除了建立互惠互利合作机制,双方还将探索科研合作新模式,共建资源互通的研发大平台;挖掘产业链交互潜能,打造闭环生态系统,协同开拓新市场;建立互通互访新机制等。

可以看到,围绕TWh时代的供应链维稳与成本管控,电池企业与锂电材料企业在供应体系、技术研发、产业协同、市场开拓等多领域深度绑定渐成趋势。

今年以来,比克电池在产品开发、客户开拓等均取得实质性进展,电池需求高涨。

近日比克电池揭幕其国内第三大基地——江西抚州基地,产能达7.5GWh,核心产品为LFP方形电芯及模组。

10月底,其全极耳大圆柱产品快充性能实现了三倍提升,产品开发进度符合预期,送样测试结果满足客户需求。比克透露,已开始规划大尺寸圆柱电池的量产生产基地,预计在未来2年内将实现大圆柱电池的量产。

此外,比克还与汉龙通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三年内投入近20亿,投放2500台以上的移动储能充电车等。

电动工具方面,其高倍率放电电芯通过TTI验证确认,郑州比克通过史丹利百得审核。据了解,其21700产品计划增加3GWh,目前产能给TTI供货不足,预测1亿颗;百得明年量也较大,需尽快增加产能。

面对锂电池需求激增的市场红利,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入局锂电池材料,且布局力度日益增强,龙佰集团便是其一。

12月1日,龙佰集团与襄阳市南漳县政府签署投资合同,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锂项目;11月29日拟投资35亿元建20万吨/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此外,目前其在建的新能源材料项目还包括:襄阳基地10万吨磷酸铁、1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沁阳基地2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焦作基地10万吨电池负极、20万吨磷酸铁项目。

这也表明龙佰集团已规划磷酸铁、磷酸铁锂、负极产能共计110万吨,已达百万吨级别。其利用钛白副产物硫酸亚铁,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链,形成一定成本优势;同时加强在人造石墨负极产品的战略布局,推进其融入新能源材料生产制造供应链。

}

  ()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后补贴时代,性价比为王,4680大圆柱电池应运而生,通过电芯设计、电芯工厂、正负极材料以及整车电池一体化这五个方面,4680电池整体成本可以下降56%。具备能量密度高、安全可靠、快充等优势,除Model3,特斯拉全部车型都计划采用或部分采用4680,叠加宝马等放量,保守预测2025年4680电池装机量将超过200GWh。

  中国银河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4680大圆柱的诞生背景?

  后补贴时代,性价比为王,4680大圆柱电池应运而生,通过电芯设计、电芯工厂、正负极材料以及整车电池一体化这五个方面,4680电池整体成本可以下降56%。预计未来大圆柱将替代部分软包和方形的市场份额。

  4680有哪些突出优势?

  1)能量密度高:4680容量是2170电芯5倍,仅外形尺寸变化,能量密度可以上升10%,换用硅碳负极,能量密度上升20%至300wh/kg以上;2)安全可靠:圆柱电池周边隔热能力更强。4680采取顶部水冷和侧面水冷相结合的方式。无极耳设计进一步提高散热性;3)快充优势:4680电池不仅从材料体系适配快充,同时改变结构提高充电倍率,比如采用全极耳设计。

  哪些企业入局4680?

  特斯拉进展最快,目前已装车ModelY,除自供外,松下、LG、宁德为其4680的潜在供应商。宝马计划年开始大批量生产搭载4680的电动车。()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已布局三元圆柱,进军4680有技术储备,2021年宣布与StoreDot联合开发4680和4695两大圆柱电池路线,预计2024年有望量产。此外,参与方还有戴姆勒、苹果、Lucid、Rivian、小鹏、蔚来、一汽、江淮、比克、蜂巢等,全球掀起4680热潮。

  4680市场空间有多大?

  除Model3,特斯拉全部车型都计划采用或部分采用4680,尤其是高性能版和长续航版以及Cybertruck和Semi。预计2025年特斯拉4680车型销量有望达到121万辆,对应电池装机量约178GWh,当年车辆渗透率接近30%,年特斯拉4680装机量的复合增速高达186%。叠加宝马等放量,保守预测2025年4680电池装机量将超过200GWh。

  4680引领哪些新趋势?

  1)超高镍多元正极:NCMA四元材料在提升镍含量的同时兼顾了降本和材料稳定性。国内高镍正极竞争格局较为集中,CR5达到86.4%,()是其中的佼佼者;2)硅碳硅氧负极:理论最高克容量可达4200mAh/g,是石墨的10倍多,目前量产克容量已超过400mAh/g。国内实现硅基负极量产及批量供货的企业有()、贝特瑞;3)单壁碳管导电剂:碳纳米管可以缓解硅负极膨胀问题,改善循环性能,减少电解液损耗,提升寿命性能。单壁碳纳米管性能更优。天奈科技正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4)制造工艺要求提升:独创干电池涂布、极片极耳切割一体化、激光焊接以及CTC结合一体化压铸方面,与传统圆柱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化方案。

  风险提示:4680大圆柱电池技术突破进展不达预期的风险;电池相关产能扩产不达预期的风险;采用4680电池的电动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6月14日晚,()(603799.SH)发布公告称,决定终止收购内蒙古圣钒科技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拟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

  华友钴业终止收购圣钒科技 聚焦锂电三元材料

  公告显示,此前华友钴业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与华友控股签署《股权收购意向书》,巴莫科技拟向华友控股以支付现金或者增发新股的方式,收购华友控股持有的内蒙古圣钒科技100%股权,扩充磷酸铁锂业务。

  对于终止收购,华友钴业表示,锂电三元材料在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高镍化成为三元材料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聚焦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加快上游镍、钴、锂资源布局和下游产品开发、产能扩建,因此决定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

  同时,公司还表示,本次终止对磷酸铁锂业务的收购,有利于聚焦锂电三元材料,打造从镍钴锂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产业链。

  磷酸铁锂突然不香了?

  锂电池存在两大主流技术路线,以正极材料来划分,分别是三元锂电池、碳酸铁锂电池。两者材料上最大的分别在于,后者不含钴和镍。

  据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159.59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81.69GWh,市场占比51.2%,实现反超。更夸张的是,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幅251.7%,是三元锂电池增速的4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各厂商宣布的磷酸铁锂扩产规模加上现有产能已超500万吨。相较之下,2021年国内酸铁锂出货量为47万吨。市场认为,华友钴业或担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过剩。

  除此外,比克电池副总裁樊文光曾表示,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各有优劣势,所以应用上其实是各占一块市场的。磷酸铁锂在成本、车用空间优化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它的重量能量密度其实是隐性的缺陷,车电应用磷酸铁锂如果要达到较高的续航,就会使车重变得非常大,车重大了以后,对车辆整体性能限制比较高。而三元在重量能量密度上有很大优势,想搭载相同的续航,三元电池包的重量会比铁锂的电池包轻30%-40%。

  因此,对终端体验要求较高的中高端车电市场上,三元的应用前景要更好。目前有很多大型新能源车企,在未来5-10年,敲定了“经济型采用方壳/刀片磷酸铁锂电池,中高端采用三元+硅大圆柱电池”的布局。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比反超三元锂电池。火爆行情之下,使得上游磷酸铁材料出现了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也吸引了大量的磷化工、钛白粉企业跨界入局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领域,包括()、()、()、()、()、()、()等企业依托原料成本综合优势规划了大量的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产能。

  今年3月28日,()公告计划利用副产硫酸亚铁建设电池级磷酸铁装置以及下游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装置,以满足新能源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对于磷酸铁锂不断增长的需求。基于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在项目用地、政策、能耗、配套条件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金浦钛业拟在该园区建设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20万吨/年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项目总投资在100亿元左右,计划建设周期为2022年9月-2027年6月,项目分三期建设。

  3月17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领能锂业有限公司拟投资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一期)建设项目,一期项目的设计规模为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总投资4.87亿元。

  电池厂方面,除()、()、()、()等国内厂商加码磷酸铁锂产能外,更为积极的信号来自于专注三元的LG化学、SKI等韩国电池厂,也在积极拥抱磷酸铁锂路线。LG化学的子公司LG能源解决方案也在开发磷酸铁锂电池,新产品将采用软包形式,预计将在2022年试生产,或将主要出售给中国车企。

  有分析人士认为,华友钴业自身没有太多磷酸铁锂领域的资源和经验,所以即便进入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优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发展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