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女博士体验底层生活这次双十一有啥活动吗?

  南开新闻网通讯员 曾臻 记者 乔仁铭

  “南开十杰”、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一年内发表9篇学术论文、热爱考古学、女博士……集齐这些“标签”于一身,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学霸”?

  她叫赵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8级考古学专业博士生,师从刘尊志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考古、秦汉考古与物质文化。2019至2020学年期间,共发表论文9篇。在《考古与文物》《南方文物》《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华夏考古》等C刊、中文核心期刊及其它学术期刊已发表论文7篇。

  认真做事 厚积薄发

  别人眼中的赵丹,做事特别认真。从小到大,她一直秉承要把各种小事做好的想法,“别人要求的事情如果你能做好了,自己喜欢的、有主动性的事情就更能做好。”在她眼中,凡事要认真,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要注重对自己能力的提升。

  考古学专业其实并不是赵丹的最初选择。虽然在本科时被调剂到了这个专业,但她积极适应,及时调整“被选择”的心态。“择一行爱一行,不管学什么,总能找到乐趣。”通过培养对于专业的热情,她在参加考古实习时发现考古学确实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硕士在读时她克服了对前路的迷茫,明确了自己对专业的热爱,决定继续攻读博士。

  对于高校学生群体普遍感觉“压力山大”,提笔撰写论文时常苦于无从下手,赵丹深有同感。博一写小论文的时候是她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当时睡觉前脑子里想的都是论文,想白天写的论文写到什么程度,接下来要写哪些,论文整个框架是不是可以,论文内容前后逻辑……甚至有时候做梦都梦见论文。”

  赵丹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相较于发表论文,她更注重学术写作训练。“我并没想过要发这么多篇论文,只是觉得要提升自我。对学术写作的锻炼和提升,需要多写论文。”在集中投递完手头的论文后,她迅速投入下一项研究,开启新思路,寻找兴趣点。   

  一年之内,能够在专业权威C刊、核心期刊等发表多篇论文,既与研究水平的逐渐提高有关,也离不开赵丹在课堂学习、看书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田野考古实践等多方面的长期积淀。“开挂”的经历背后,赵丹学会了如何与压力相处。于她而言,是以学术为乐趣,投入其中,享受写论文的过程,从而减轻思想负担。

  在南开学考古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作为一名考古学专业的学生,外出参加田野实践是赵丹的必修课、基本功。“考古必须得实践,考古专业学生基本上都去实习过,无论是简单的墓葬也好,复杂的遗址也好。”

  赵丹参加了史前大汶口遗址、龙山遗址、周代官庄遗址以及秦汉和唐代遗址、墓葬等的发掘或文物整理,实习十余次,担任过执行领队,足迹遍布河南、山东、陕西等。

  由于之前大多在考古工地实习,深感自己在学术研究方面稍显欠缺的赵丹,在了解到刘尊志老师科研能力强、学术成果突出后,十分敬仰。她选择进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跟随刘老师继续深造,提升科研水平。在陆续收到用稿通知后,赵丹在第一时间把喜讯告诉导师,导师也会进行鼓励。研究内容及研究水平得到了初步肯定后,她写论文的心态也逐渐轻松、不再紧绷,形成了良性循环。

  在刘尊志老师的推荐下,去年赵丹还带队发掘了西安市贺家寨墓地,带领师弟师妹们一行人白天发掘、晚上整理资料。从七月份到九月初,在三个月时间里完成田野发掘、资料整理、撰写简报等工作。

  在南开学习期间,赵丹逐步锻炼动手实践与理论研究能力,努力实现两个方面的相互平衡与促进。她会利用短时期的实践给科研生活充电,主动了解新方向,进而产生新感悟、新想法、新题目、新目标。实习的经历会为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提供帮助,让她认识到,只有通过考古实习之后,才会真正了解什么是考古学常说的地层学、类型学,才能快速地理解一篇发掘简报和一本发掘报告,才能学会如何去运用它们为自己的学术观点提供支撑。赵丹的一些论文研究题目就是在阅读考古发掘简报和报告过程中受启发而写出来的。

  田野实践的过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困难会接踵而至:工期紧张、要协调统筹工地各种突发事件、夏日的高温与雨季……考古遗迹发现本身也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有时,探方内满满的灰坑,理不清它们之间的打破关系。可能刮了近一个星期,坐在隔梁上看整个探方,还是不清楚数个灰坑之间连环打破关系,只能反复地去刮面。”

  赵丹发现把情感融入到学术之中,就会不自主地想要多努力一些,多用心一些。“博士刚入学时,我就感觉南开园是非常适合搞学术的地方,各方面条件都特别好,生活学习在这里很幸福。”每次在图书馆三楼大厅休息的时候,赵丹会看到墙上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她非常有感触,“其实我现在做的一些事情,微不足道。比起先辈来说,如果这些困难都克服不了,那么,我人生的意义又在于什么呢?”这些日常思考更加坚定了赵丹克服困难的决心。

  过一种张弛有度的生活

  赵丹像许多女孩一样,也是“双十一”剁手大军的一员。“我‘双十一’囤了好多东西,会买化妆品,买口红……”出于爱美的天性,平时从不熬夜的她,不惜为了“女生们喜欢的东西”熬夜到凌晨。精致生活的另一面,是她对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严格要求,对于大方向、小目标的切实规划。

  因为怕掉头发,赵丹抓住白天的时间拼命学习,晚上尽力早点休息,并建议不要熬夜。“该学习的时候就要充分学习,该休息的时候就要彻底的休息,要张弛有度。”

  赵丹坚持晚上必须要保证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努力提振气色。早起吃早饭也成了她平凡的一天中极具仪式感的时刻,“我必须要吃早饭,吃完早饭这一天就开始了。”

  赵丹潜心学术研究的目标十分明确,善于进行规划的她能专心完成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博一确保两篇以上的论文收到核心期刊的用稿通知,博二要着重精力写毕业论文,留够充足的时间去修改,到博三下半学期就可以着重去找工作了。”

  如同境界高远的水墨画离不开诗意的留白,在看似枯燥又节奏紧凑的学习生活中她始终给自己留有固定的休息时间。为了给自己解压,她会选择周四或周五的午后,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去逛街。

  带着使命感去从事科研工作

  在国家倡导重视考古学的大环境下,赵丹经常热心帮助他人解答考古学方面的问题。发挥专业所学,帮助身边人加强对考古学的了解与认识。

  赵丹说,“为什么我们是一个延绵五千多年不断的文化,靠什么证明?三千多年是有明确文字记载的,但是对于没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文明,就要借助考古学,这有助于追溯国家文明,强化文化自信。”

  在赵丹的理解中,考古学主要是以考古出土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学科,“肩负着探究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重任”,考古学工作能够丰富与延长历史,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凝聚力。

  聊起未来规划,赵丹表示,想要带着责任感、使命感去从事科研工作。一方面找到自我价值,在自己的领域应当有所建树,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另一方面应实现社会价值,为增强国家认同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作出贡献。

  “考古学肩负着‘延伸了历史轴线’的重任,我不敢说以后可能有多少成就,我觉得如果能够在自己研究的方向推动一点点,就觉得满足了。”

  在与考古学的磨合中,赵丹坚定了人生选择,逐步建立了专业自信,正以自己的方式奉献社会,努力做到立足当下、珍惜青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

尽管利用射电天文方法寻找外星人的计划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目前仍然一无所获,但科学家相信再过20年,就可以收到外星人发来的信号。 1959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Giuseppi Cocconi和Philip Morrison在《自然》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用微波进行星际通讯的潜在可能性。这时另一位射电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也提出相同的设想,并于1960年春季开始对其它太阳系的微波搜索,这就是著名的“搜索地外文明”(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缩写SETI),也被称为奥兹玛计划(Project Ozma)。 美国科学家卡尔萨根曾经根据SETI计划写了一本名为《接触》的小说,后来被拍成了同名电影,由朱迪福斯特主演。

  新一年科学界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事情?从各国耗资巨大的太空任务到基因编辑,英国《自然》杂志1月2日选出了多项可能会在2018年给科学界带来影响的事件。  宇宙数据  当加拿大的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在今年开始全面运作后,快速射电爆发可能就不再那么神秘了。天文学家希望每天都能使用CHIME观

  北京时间4月1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可能至少拥有20亿颗类地行星。研究论文作者指出,但我们没有必要马上对这些世界进行“殖民”,因为这一数量实际上远远低于很多科学家的预计,我们很难在银河系寻找到“第二地球”。数量相对稀少  

  24日,来自贵州省科技厅的消息显示,截至目前,FAST已发现44颗脉冲星,其中18颗获得国际认证。随着19波束L波段馈源接收机的投入使用,以FAST为引领,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贵州省射电天文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天文台·贵州大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及中科院-国家基金委天文联合基金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及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刘晓为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与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近地天体望远镜赵海斌、姚进生研究员通力合作,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2010年9月至

008年8月15日,《科学》(Science)以《星星在中国出现》为题,在“科学纵览”专题中头条介绍了国家天文台射电频谱日像仪项目的进展。文章称:“中国正在建设一双地球的新耳朵来聆听我们最近的恒星。” 由国家天文台太阳射电团组首席研究员颜毅华负责的射电频谱日像仪项目是我国太阳物理规划中确定大力发展

  “中国天眼”早期科学数据中心系统计算能力达世界级水准。图片来源网络  科技日报报道,随着19波束装置即将投入使用,FAST在超级计算方面有何“秘籍”29日,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在FAST现场举行揭牌仪式。依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重点实验室旨在面向国际天文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

   迄今为止,人类仍然在使用短波和中波进行通信,这要归功于地球空间存在的比较浓密的电离层对这些波段人造电磁波的反射,使得电磁波无法逃出地球范围。  然而,就像一枚硬币总有正反两面,来自地球以外的中波和短波波段的电磁辐射也无法透过地球的电离层到达地面。“地球电离层在保护生物圈和为人类提供通信便利的同

  类星体很可能是迄今人类观测到的最遥远天体,其无可比拟的能量也被称为“最危险天体”。而据《赫芬顿邮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近日消息称,天文学家们将距离数千公里的三大望远镜组成一张巨型观测网,对一个类星体的核心区域进行了比人类视觉效果精细200万倍的高分辨率拍摄,发现其中藏着一个超大质量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的瀚霖杯201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3年1月19日揭晓。  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19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

  上个世纪,一位女博士被调入一所偏远的射电望远镜基地工作。  她本想着这辈子可能会碌碌无为,孤独终老。  即将完美上演女博士从看不起到嫁不出的“剩斗士新史”。  可不曾料想,一次不经意的观测,她截获了一段诡异的无线电信号。  这段信号以清晰的节奏律动着,就像是来自宇宙深处的呼吸声。  女博士坚信这

M87星系内的一座“超级火山”发生喷发。这幅合成图片标注出此次喷发的不同要素,包括冲击波和位于M87星系中部的超大质量黑洞。  北京时间8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对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和位于新墨西哥州的巨型地面射电望远镜——甚大望远镜阵列拍摄的照片进行分析时,天文学家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从恒星级黑洞到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普遍尺度关系。该工作即将发表在《天体物理期刊通讯》上(周新霖、袁为民等,ApJ Letter, , L5;arXiv:)。  黑洞无毛定理认为,黑洞的性质

河北兴隆,一个宁静的小县城。县城境内,燕山主峰的南麓上,一组巨大的白色建筑静静伫立。在那雄伟的建筑里,藏着一双仰望星空的明眸——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8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其管理和运行的LAMOST已经圆满完成了一期光谱巡天观测。 1997

        如果把光学望远镜比作探测深空的锐利眼睛,射电望远镜就像一只灵敏的耳朵,捕捉宇宙中的射电辐射,倾听着来自遥远空间的微弱呻吟。亚洲最大可转动射电望远镜即将建成  65米口径可转动射电天文望远镜工程正在上

1992年的世界无线电大会(WRC92)已经对全球在2 GHz频带的频率进行了划分:陆地部分170 MHz,卫星部分60 MHz,而陆地业务部分又分为FDD(频分双工)方式和TDD(时分双工)方式。其中中国的FDD方式:1920~1980 MHz、2110~2170 MHz共120 MHz;

今日推荐文章作者为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 著名毫米波专家洪伟教授,本文选自《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发表于《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2016 年第46卷第8 期——《信息科学与技术若干前沿问题评述专刊》,射频百花潭配图。引言随着对电磁波谱的不断探索, 人类对电子学和光学

  在2024年,我们就能更精确地监测外星人了!  目前,由中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全球20个国家的科学家们筹划建造的,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射电望远镜阵列()已经进入倒计时。  据悉,SKA项目由3000台直径大约15米的较小天线组成。按照计划,SKA项目工程将于2016年开工,在

来自盖亚的数据将带领人们进一步探索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图片来源:ESA/Gaia/DPAC  去年4月,天文学家迎来了一场“双十一”。来自欧洲空间局(ESA)盖亚项目组的第二批天文卫星数据正式发布,包括了数十亿颗恒星的精确距离、位置和亮度。可谓有史以来最全面、最详细的数据“礼包”。数据发布后,下载网

科学家认为,人类目前拥有的科学仪器可以探测到与人类处于同等技术水平的外星文明。一项新研究显示,如果一个外星人世界周围的同步卫星足够多,分布足够稠密,那么,人类就可以借助用来发现未知行星的天文望远镜,找出那些在浩渺宇宙间飘荡的外星文明。首选与人类技术水平相当的外星文明 数十年来,天文学家一直

加州理工的研究人员指出银河系中至少存在1000亿颗行星   北京时间1月8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当你在夜晚仰望星空,你会看到什么?恒星,毫无疑问。但除此之外,在你眼前出现的其实还有无数颗的行星,亿万颗的行星。这是根据一项最近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开展的一项研究结果得到的结果,该项研究进一步证

  夜空中,璀璨恒星四周并非黑暗无物。美国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指出,银河系至少存在1千亿颗行星,平均每颗恒星都至少有1颗行星陪伴。   借助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天文学家对围绕红矮星“开普勒-32”运行的行星进行了观测和分析,对比开普勒此前的观测结果,首次通过研究红矮星系统得出上述结论。红矮星是一类质量小

   浩瀚宇宙,群星璀璨。  人类所处的银河系中,有上千亿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以及上千亿颗像地球一样的行星,而整个宇宙中则有上千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这些星系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人类的未来在哪里?”这是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影杰(上图。资料照片)每天都在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强大的望远镜。它们没有穹顶、巨大的镜面和可操纵的射电接受碟,只有简单的天线零散阵列,它们中一些可能只有1人高,一些看上去就像机器蜘蛛或奇异的花园家具。分别位于北欧、南非和澳大利亚的这些天线阵列并不指向特定的天空目标。相反,它们被动地接收发射过来的信号,并将信号传输给真正的探测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于2019年2月发布公开项目征集,正式向中国天文学家开放。本次征集共收到包括香港大学在内的21个单位共133个项目申请。2019年4月18日开始,成功获批的项目正式开始执行观测。  近日,在使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刘超博士等与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及德国马普天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首次在远离太阳的银河系英仙臂(Perseus arm)附近发现恒星轨道共振的观测证据,并对银盘的旋臂结构有了新的限制。该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1日的国际著名期刊《天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或许让我们放慢了脚步,但科技的发展永不止步。转眼间,2020年已接近尾声,英国《自然》网站在近日评出了今年十大重要科学发现,其中最后一项是本年度最受欢迎的科学发现。日本神冈天文台的地下探测器探测到了穿越地球295公里的中微子(或反中微子)。来源:《自然》网站

FUGIN计划的观测区域日本国立天文台提供  日本国立天文台近日公布,他们联合众多大学的科学家实施名为FUGIN的计划,通过为期1100小时的大规模银河系观察,成功绘制出迄今最大、最详细的银河射电地图,精度比目前的银河系地图提高了3倍。  在该图中,可以查到从银河系整体到连接各个星球诞生的分子云核心

  北京UFO爱好者调查  外星人真的存在吗?他们来过地球吗?他们会不会扮成人类的样子生活在我们中间?提起UFO,很多人脑子里就充满了种种奇特的幻想。8月15日,北京市民在自家阳台上拍下了不明发光物,8月25日,东方明珠附近出现了神秘的灰白色圆状……而此前的

   飞机降落在坚硬的红色沙土地上,艳阳高照,四周一片荒芜。老鹰在低空盘旋,地面上散落着巨大的蚁穴,偶有好奇又胆大的袋鼠站在树下,远远地盯着我们这批闯入者。  这里几乎保存着澳大利亚腹地最原始的样貌。但就在这里,西澳大利亚州默奇森郡沙漠区,全世界人烟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国际天文界将建造可能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个女博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