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去百度公司招聘2022年最新招聘上班意味着什么

高考命题转舵视角下看地理作业设计

—以地球运动作业设计为例

摘要:浙江实施地理高考自主命题已有十余载。通过研究近20份高考真题卷,发现地球运动命题思路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引发对双新背景下地理作业设计的思考。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做的有益尝试,总结出地球运动部分作业设计应遵循的3点原则和基于生活情境的原创作业设计的闭环管理路径

关键词:地球运动 作业设计 高考命题

浙江地理高考自主命题始于2009年,至今已经有了20余份高考真题卷(8份老文综卷+12份新高考选考卷)可供参考。通过对这些高考真题卷的深入研究,可以窥测浙江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趋势。通过编制符合新高考命题风格的作业,即真实情境下素养立意的作业,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的同时,有效的培养教师的作业设计和试题命制等能力。

一、多重视角看地理命题转舵

1.官方视角—宏观把握命题思路

毫无疑问,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者、一线教学人员、考试评价者指明了方向和要求。[1]高考命题和考试评价都离不开课程标准的宏观指导。在浙江实施地理自主命题以来,主要受两个版本的地理课课程标准的指导,两个版本地球运动部分内容的表述上有所差异,详见表1

1  两个版本课程标准关于地球运动内容要求的表述差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03版)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从表1中,我们可以获悉,在行为动词上2003版本用的是“分析”,而2017版用的是“说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分析”指的是“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间的关系(与综合相对)”;“说明”在作为动词时,指的是“解释明白、证明”[2]。由此可见,从能力要求层级来看,说明的能力要求要高于分析。与此同时,2017版课表指出要“结合实例”,这不仅给一线教学人员指明了教学策略,也给考试命题人员提供了借鉴思路,即要结合情境案例。

学科指导意见也是考试命题人员重要的参考依据。省教育厅教研室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线教师在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存在诸多困惑,新课程理念没有真正落地。为此,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学科指导意见应运而生,主要是给一线老师可操作性更强的细致化指导。浙江高中地理学科指导意见主要有2012版、2014版和2021版等三个版本,有关地球运动的表述差异详见表2

2 学科指导意见中关于“地球运动”考试要求的表述差异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5.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

运用数学图解法,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学计算公式。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分析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5.理解四季变化的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

对于其他章节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可做必要的铺垫,如地转偏向力、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变化等知识

备注:由于新教材将地球运动内容放入到选择性必修1,故与2012和2014版本的分类标准不统一,地球运动学考不做要求,属于对选考考查内容。因此,21版学科指导意见将课标内容要求分解为四个目标,每一个目标下又划分为四个水平层级,对于选考学生而言需要掌握到水平3和水平4

需要说明的是,2012版和2014版中的基本要求主要是学考水平,发展要求是选考水平。根据浙教基〔2014113号文件,2014版学科指导意见适用于2014级新生[3]。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早期的学考试卷(2014级以前,学考中有地球运动的考查)和后期的学考试卷(2014级以后,学考中没有地球运动)的差异上管中窥豹,这也直接体现在新高考学选考合卷(70+30)时,前面70学考内容中没有地球运动,地球运动只能出现在后两道综合题中。与此同时,从命题考查的要求来看,将2012版的基本要求变为2014版的发展要求,且删除了2012版的发展要求,难度有所下降。2021版本学科指导意见将地球运动分解为四个目标,目标撰写采用“过程与方法(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条件)+知识内容(知识目标)+落实素养”的表述,这说明地球运动部分教学时要注重体验式教学,在体验中领悟原理,解释现象。

2.时间视角—概括试题特征变化

浙江地理自主命题始于2009届,回首过往十余载的命题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文科综合阶段、新高考学选考合卷、新高考学选考分离三个阶段。笔者通过梳理历次真题卷,归纳概括出三个阶段的试题特征(见图1),并整理每一次的地球运动部分的知识考点分布(见表3)。

1 浙江地理高考各阶段试题的显著特征

3 浙江地理高考地球运动部分考点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角、极昼区范围

晨昏线与某纬线两个交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两地日落地方时差异

正午太阳高度角、日落方位判断

绘制春分日太阳高度、时间计算确定经度判断方位

星空观测、俯视图中绘制晨昏线

星空观测、计算经线长度、求地理坐标

星空观测、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日出地方时比较和晨线走向

星空观测、求纬度、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角、星空观测

大圆航线和经纬网特点、日出地方时计算

根据日出方位定窗户朝向、根据时间计算和正午太阳高度求地理坐标

根据日影特征定区域、经纬网的投影特征

从图1和表3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浙江地理高考总体侧重于地球运动的意义,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鲜有涉及;2.201711月到20201月这个阶段,选考卷中出现星空观测题属于浙江选考卷一大特色;3.受制于考试要求限制,地球运动一度只能出现在综合题中,并由此出现作图题,属于浙江卷的第二大特色;4.传统文综高考更喜欢用抽象的图文材料侧重考查太阳高度角和晨昏线等有关知识,整体难度大,而新高考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角度的更加宽泛,注重生活情境挖掘。

3.专家视角—把脉命题最新动态

每一次选考过后,浙江教育考试院的官方公众号和众多的官方媒体(如杭州日报、自主招生在线等)都会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各学科选考科目的命题思路和学科专家们对试题评析。从近几次的选考命题思路和专家的试题评析中,我们可以探寻本次考试中地球运动的命题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最新动态

4  近四次官方述评中有关地球运动命题思路和评析的摘录

关注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取材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正午、午夜太阳高度角观测、互花米草与海洋保护等。

郭剑锋、路海燕:突出主干知识考查(整卷体现了核心知识重点考查的一贯方向,凸显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自然地理部分重点考查了内外力作用、天气系统、河流补给、土壤、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球运动等内容)

注重能力考核,提倡主题研究

(试题注重学生地理基本概念、基本事象、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考核注重“理解”,强调“应用”,考查考生调用学科关键能力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

汤国荣、耿文强:指向关键能力,提升选拔功能(“飞行轨迹与日照图的判读”,要求考生具有较高的空间思维能力;)

命题视角开阔,立足生活,扎根地理实践力

例如:19、20题的命题视角从人们日常生活中自家窗户看到日出日落的情景切入,考察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打破了过去地球运动试题抽象、晦涩难懂的旧貌,让学生顿觉亲切和熟悉感

郭剑锋、耿文强:创设情境,考核能力(试题注重情境的创设,体现了时代性、学科性、实践性相统一,引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原理解释地理问题,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学科理念。如观察“日出日落”等试题)

选材广泛、贴近生活,彰显人文关怀

本试卷试题选材广泛,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亲切生动。第19题通过观测日影在一天中的变化来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得出当地纬度,并结合区域地理的知识判断所在地形区

郭剑锋、马宏杰:凸显核心素养(试题引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校园直立物日影的观测)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最多的字眼是“地理实践”、“考核能力”、“立足/贴近生活”、“突出主干知识”、“创设情境”、“核心素养”等,这给我们在作业设计的时候提供了方向性和指导性,凸显了设计理念。

二、地理作业的设计策略

1.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前文所述,并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地球运动作业设计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突出主干”的原则。地球运动是自然地理的主干知识,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又是地球运动的主干,我们可以从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的表述以及历次的考点分布加以佐证。换而言之,我们在地球运动作业的设计时,要更加侧重对地球运动意义的考查,相对淡化地球运动特征的考查。当然,完全避开运动特征也是不可取的,离开运动基本特征大谈地球运动的意义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新授课时,适量的地球运动的特征的作业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理解,为后续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做铺垫,但在复习课中,我们则应该突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作业设计时要有清晰的导向。

加强实践”的原则。地球运动中有许多实践活动可以开发挖掘,如日影长短和方位变化、日晷的原理并制作简易版日晷、立杆侧影确定地理坐标、月相的观测、金星伴月、日食月食等天文观测。因此,地理作业的设计不要局限于纸质作业,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笔者在实践性作业方面做了如下尝试,详见作业案例及相关图片资料。

案例1:在月相观测教学前,设计了一张月相观测表,让部分学生每天在同一时间、面朝同一方位定时定点定向观测,也另一部分学生随机观测。

案例2:观测教学楼前的旗杆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案例3:简易版日晷制作及使用

“立足生活 创设情境”的原则。

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分为四级,每一级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整合不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中运用各种重要概念、思维、方法和观念解决问题的关键特征。[4]

由此可见,情境水平是区分学业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地球运动与生活关系密切,因此,要立足生活情境的开发来设计作业。传统的地球运动出现大量各式各样投影的光照图及晦涩难懂的抽象材料,显然已经不太符合新高考的“情境●素养”立意的要求,此类作业选择在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但不适合大量重复的使用。2021版学科指导意见在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地球运动》中所选用的作业设计案例来源于萧山中学任东来老师每天上班路途中经过某路口所拍摄的日出景象[4]

2.原创作业的设计路径

现如今市面上各种教辅资料或网络下载的各种作业练习,使用起来难以令人称心如意,或者考查方向有偏差,或者不符合情境素养立意。因此,教师作为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实施者,自主设计作业能力亟待提高。结合笔者的长期教学实践,笔者概括出基于生活情境的原创作业设计的闭环管理路径,见图2

2  基于生活情境的地理原创作业设计路径

接下来,笔者以本学期的某原创作业练习为例,详细阐述该原创作业的设计流程:

原创作业示例汽车遮阳板可以减轻正前方或侧前方刺眼的阳光对司机视线的干扰。一般的家用轿车的遮阳板被折叠安装在司机的头顶位置,司机可以根据阳光照射角度,合理使用遮阳板来保障行车安全。图1为汽车遮阳板示意图(下翻90°),图2为淳安县(119°E,29.6°N)某地理老师每天驱车上班的路线图。根据材料,回答第12题。

1.2020年5月10日上午8时,该地理老师在上班途径某路段时,阳光刚好从街道的正前方射入眼睛,格外刺眼,不得不打开遮阳板。该路段可能位于图2中哪一路段 (  )

2.如果不考虑天气及其他人为因素,下一次在相同时间、相同地点遇到上述情况,最有可能是下面哪一天(     )

要敏锐的观察生活情境,需要一双地理眼,即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去看待生活的情境,把可以为教学服务的生活情境挖掘出来,并用镜头去记录下来。捕捉生活情境的主体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乃至朋友圈中的一些具有地理属性的照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最好的使用连续的镜头不断的记录,这样不仅可以验证科学性,使结论更具说服力,而且通过连续的观测可以体现地球运动所带来景象差异,诸如手机相机中的延时摄影、慢动作、全景摄影等功能可以更好的辅助记录想要的效果。上述试题情境中源于笔者在开车上班图中某路段遇到阳光直射眼睛的问题而引发的思考。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无图不成题。因此,除了文字的编辑外,本题主要侧重于对图的处理,本题主要有两幅图,图1为汽车遮阳板示意图,原本计划将行车记录仪的画面截图,但存在光斑导致成图效果质量不佳,故舍弃;图2为笔者上班线路图,原图如下:

在上图的基础上,笔者对线路进行了重绘(删除了图中地名、街道等干扰信息),添加指向标和比例尺,让印刷后的成图效果更好。

在第一版试题的基础上,经过组内的第一次研讨,增添了如下信息:添加了淳安县的经纬度、设问2中增加了不考虑天气等其他因素、问题的2的四个选项中增加了左右。与此同时,对关于遮阳板的描述的文字进行了删除和精简,更加言简意赅。

根据上述作业,设计学生作答水平测评量表,见表5

5 学生作答水平测评表

不能够判断出5月8日上午8时太阳所处方位

能够判断出5月8日上午8时太阳的方位,但在图2中难以界定东偏南的角度大小

能够判断出5月8日上午8时太阳的方位,并能够结合图2上班线路图,准确判断出路段

不了解太阳视运动的规律,胡乱猜测

能够基本了解太阳视运动的规律,但不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推导出正确日期

能够完全理解太阳运动规律,了解下一次同时同地见到相同景象时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但忽视了直射点南移的情况

能够完全理解太阳视运动规律,推导出下一次同时同地出现相同景象的日期关于夏至日对称

在学习完太阳视运动后,将试题印刷发放给学生练习,最终统计处如下结果:全校地理选考学生第1题平均得分为1.29,正确率64.4%,第2题平均得分为0.89,正确率为44.4%。但在政史地组合班级和在物化地或物地技组合班级中存在明显的差距,说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同时,也给我们进一步优化试题提供了方向和指导,例如在政史地组合班级中如何改编试题降低难度,而在物化地组合班级如何增加设问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太阳视运动的认知水平。

在双新背景下,大量使用传统的习题试题显然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这对教师的作业设计、命题能力提出新挑战。以各类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素养水平,是大势所趋,在地球运动部分体现的尤为明显。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学术情境、生产情境的开发利用难度大,对生活情境的挖掘可行性更高。本文粗浅的介绍了基于生活情境开发原创作业的原则和路径,希望专家学者指正为盼!

}

百度工资待遇,在职朋职业圈上已有1989位圈友现身分享,根据网友分享统计,百度平均工资为19695元/月,其中22%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元/月,16%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元/月。据分析数据统计,百度年终奖平均49695元。 百度员工分享说:t系列工程师 p系列产品经理 m系列管理 尽管面临各种困难,搜索业务仍然是百度的现金牛,它所具有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短期内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守住优势,孵化第二个盈利业务应该是它重要使命(学学阿里巴巴的几个兄弟,大哥带二哥,二哥带三弟,在多个领域建立了巨大优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度公司招聘2022年最新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