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与京东的推荐功能和淘宝一样、阿里巴巴的区别在哪?

首页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页面,对于综合类电商平台来说,它就是一个产品,是所有流量来源的发源地。

在分析网站首页之前,先简要分析下它们的发展史。

1998年刘强东在北京成立京东公司;

2001年成为光磁产业最有影响力的代理商;

2004年京东多媒体网正式开通,开辟电子商务领域;

2007年京东多媒体网正式改名为京东商城,屹立于B2C市场,并建成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体系,并推行POS机上门刷卡服务;

2008年京东商城扩充了平板电视、冰箱、空调等大家电产品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3C网购平台;

2010年11月,图书产品上架,实现从3C网络零售商向综合型网络零售商转型;

2011年7月,京东与九州通合作,正式进军B2C在线医药市场;

2013年7月,京东成立金融集团;

2014年数十家潮流品牌和十一家高端品牌入驻京东;

2015年京东集团与韩国电商网站乐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组织架构重组,调整为4大事业部,3C、家电、消费品和服饰家居。

2003年阿里巴巴宣布投资1亿开办淘宝网,正式进入C2C市场;

2003年10月推出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

2004年7月推出阿里旺旺,承载阿里系一切的沟通桥梁;

2006年淘宝推出了类目、属性等分类方法,更好的引导用户进行购物;在导购这个角色中,淘宝更是推出了首页类产品、社区类产品、营销类产品;

2007年,淘宝内部开始孵化B2C电商,即淘宝商城,也就是今天的天猫;

2008年淘宝网与阿里妈妈合并;如今淘宝(C2C)的收入主要来自卖家们的广告投放,而天猫的收入则主要来自入驻商家的销售佣金。

2011年,淘宝网孵化的业务线在拆分中清晰起来,淘宝网、淘宝商城、一淘(购物搜索)、聚划算(团购)业务相继独立。

从以上可以看出,淘宝最初是单纯的C2C,京东是单纯的B2C,发展到现在两者间有效的结合。京东是从原有的IT电子产品发家到后来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后主要的产品线是3C产品,到现在发展成为综合性电商平台,而阿里系现在旗下的产品,大多数都是由淘宝引申而来,如天猫、一淘网、聚划算、全球购等。

作为电商类平台,首页扮演的是非常重要的“导购”角色。而作为导购,首先要知道是谁在使用首页?核心用户是谁?不难看出是买家、卖家、小二、合作伙伴等,从用户的优先级来看,买家明显优先级最高,再然后是卖家。细分买家用户群体,也就是新手、专家、介于两者之间的用户,而新手才是核心用户,只有新手才会在首页研究各个板块。因此从新手着手,继续细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有明确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
  • 有模糊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
  • 无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

针对这3大类用户群体,分析京东、淘宝首页的异同点。

  1. 从视觉设计角度和用户浏览习惯角度来看,左上部和中上部都是吸引用户视线的绝佳区域(猜想:书籍的排版都是从做左到右,从上到下,用户的浏览习惯可能与此有关),因此淘宝和京东将logo均放置在页面左上角,将重要的活动广告区域放在顶部中间区域,加深了品牌认知度和活动影响力,为卖家和商家自己带去大量的用户流量入口;
  2. 标题区中间部位均放置了搜索栏:?搜索栏对于电商类平台来说是产品自己的搜索引擎,链接所有产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了浮动固定式的交互方式,用户下拉页面时,搜索栏始终置顶,为用户提供搜索的方便快捷,提升用户体验;?从用户角度分析,搜索栏对应的是有明确购物目标的用户群体;?点击搜索框,下拉框中显示用户最近的历史搜索记录,提高了用户体验;
  3. 标题区的标签栏均设置了下拉菜单的交互模式。

1)淘宝的标题栏中我的淘宝、购物车、收藏夹主要是为买家服务,卖家中心、网站导航主要为卖家服务,而商品分类与联系客服两者均有服务,功能设计中买家、卖家的服务入口非常明显,都在一级菜单中显示。

京东的标题栏中我的订单、我的京东、京东会员为买家服务,客户服务、网站导航为用户和商家服务。

可以看出淘宝标题区卖家中心入口非常明显,与购物车、收藏夹优先级同等,而京东将商家入口放置在了二级菜单中,隐藏在客户服务的商户处。与淘宝相比,京东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自营(平台招商),弱化了商家入口,淘宝第一眼给用户的感觉是这里的卖家入口非常低,没有保障,而用户在京东则看不到商家入口,给用户的感觉就是逛商场与逛集市的区别,与京东的slogan:“享受品质生活”契合;

2)京东没有收藏夹这个功能,并且把我的购物车入口放在了搜索栏右侧,而淘宝将购物车放在了顶部标题区,个人认为这两个区域对用户给用户的使用成本差不多;另外一点是点击淘宝首页的购物车,下拉框中显示5个最近添加的产品,而京东首页的购物车,可通过下滑显示购物车里的所有产品,不需要再次点击进入购物车查看购物车里的所有物品,可能淘宝主要是想让用户进入购物车页面,让用户有个更直观的选择,并且在购物车页面有降价商品和库存紧张的分类,可以增加一定的转化率,京东则直接简化了用户购买的决策流程,直接在首页选择需要购买的物品。

3)在该处京东增加了企业采购,为大批量的企业采购提供了优惠的专属入口,可以理解为B2B模式的创新和试验;

4)分许搜索栏下的搜索关键词,关键词的来源肯定是基于两家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处理,但从关键词的差异仍然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用户购买习惯的差异。

  1. 首屏左侧都设置了大块的类目导航,它对应的用户群体是有模糊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

    从类目内容来看,明显淘宝的产品线更丰富,类目的第一条就是女装、男装、内衣,而对以3C产品发家的京东来说,家电、手机、计算机等电子类产品仍为主打产品线,从2017年1季度的销售额也可以看出:1季度京东平台交易额达到1841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电器和家电同比增长37%至926亿元,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交易总额为915亿元,电子与家电业务占据了半壁江山;
  2. 淘宝首屏的中间为广告区

    ,是淘宝、天猫超市活动、卖家商品以及卖家集会入口(部分满足条件的卖家集中展示自己的商品),京东则主要为自营商品活动入口;
  3. 首屏中除了纵向类目,淘宝与京东还设置了横向类目

    ,淘宝网中聚划算、天猫、天猫超市三个类目为阿里旗下产品,利用淘宝大流量引流,而淘抢购、司法拍卖等是淘宝开设的特色板块;而京东则增加了秒杀、优惠券、闪购等营销类产品入口,从服装城类目也可看出京东从3C电商平台转向综合性平台的发展战略,而京东更是利用自有的物流系统优势,开启了京东超市、生鲜、全球购专题类目。
  4. 淘宝与京东首屏的右侧都分为3大块

    ,第一块为客户账号信息;第二块为内容区域,淘宝有公告、规则、论坛、安全,京东有促销、公告;第三块为产品涉及的其他子业务。

    相同点:其实不该把淘宝的5个小版块的内容分为第二版块,但为了对应首页3屏的楼层导航设计,暂时把该小部分区域划分为二屏区域。这两个模块虽有大小之分,但模块的作用一致:个性化推荐。

    淘宝根据产品的人气值设置了5个小版块,不仅提升了淘宝内产品的入口,更可以基于大数据个性化的为用户推荐适合她的模块,增加用户购买率。

    京东在该屏设置了营销模块:京东秒杀、领券中心,个性化模块:发现好货、优品专辑、排行榜。由于每一个用户在京东上浏览、点击、收藏、购买的商品都不相同,通过对数据模型的分析,对用户做画像,基于购买记录、或者是浏览偏好甚至是地域的特点,使得在该板块中展现的商品千变万化,实现了千人前面的个性化页面。

    不同点:淘宝这5个特色模块的名称是:理想家、女神范、租房一族、韩范小妖精、上班族,而京东则是发现好货、优品专辑、排行榜,从类目名称可以看出他们所对应的主要客户群体是不一样的。淘宝在该模块主要吸引的是大学生、中低收入群体,这部分群体可能是淘宝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京东靠家电起家,大家电对应的群体都是有一部分积蓄的用户,他们要求的是品质、质量,而好货、优品刚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1)淘宝和京东在首页第三屏的区域都设置了楼层导航,对于综合型电商平台来说,产品线越来越丰富,产品也越来越多,搜索同一类商品,在搜索结果页面显示的页数也越来越多,用户一般会浏览排名靠前的产品,导致流量的两极分化,因此在首页增加产品入口使产品分流,让更多的卖家有更多的机会展现是楼层导航的作用之一,另一个作用是楼层导航还扮演着导购的重要角色,从用户使用场景可以看出,人们喜欢说逛街、逛超市、逛淘宝,而楼层导航就是利用用户“逛”的行为场景,对应的用户是无购物目标的初级买家,通过提供丰富的特色板块和个性化推荐可以提高用户的购买欲和购买体验。楼层导航还可以使用户快速定位到自己想要逛的模块,并且还增加了快速置顶的功能,提高用户体验。

    2)淘宝和京东在楼层导航的最后一层分别放置了猜你喜欢和还没逛够,其中淘宝的猜你喜欢占据了楼层导航的大半边幅,表面上看只是在该模块呈列了85个产品,但如果仅仅是呈列这些数量的产品,淘宝绝对不会放这么大的边幅,因为它做了一个绝佳的设计:找相似,这个点击背后又是更多产品的展现和转化率,而且对用户的需求针对更精准。首先从名字也可以看出:猜你喜欢,它是根据用户最近的浏览、搜索的产品进行匹配,满足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而京东的还没逛够,它也呈列了100个商品,这100个商品中不仅仅是针对用户的浏览和搜索进行匹配,它更多的是从用户购买的物品周边着手,比如我最近买了个床,那么它匹配的可能是沙发、柜子等物品,从个性化角度来看各有各自的匹配算法。

}

导读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京东商城与淘宝有什么区别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京东商城与淘宝有...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京东商城与淘宝有什么区别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京东商城与淘宝有什么区别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两者经营模式不一样:

京东商城是B2C经营模式(也就是商家——消费者);

淘宝是C2C经营模式(也就是消费者——消费者)。

未动经芝士回答允许界不了得转载本文内事容,否青则将视为侵权

2、两者所属集团不同:

京东商城所属京东集团,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京东集团下设有京东商城、京东金融、拍拍网、京东智能、O2O及海外事业部等。

淘宝所属阿里巴巴集团,2003年5月10日,淘宝网成立,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创办。

京东商城的创始人是刘强东;

大要时于家两性因前系资见根单场车习便往。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淘宝网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京东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最近因为参与项目的关系,对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三家网站系统构架做了肤浅的研究,做了几张图,放在下面,给需要的同学。

因为资料的不完整,有些可能不准确或是错误的,肯请各位指正。

这三家代表了三种流派,淘宝走的是开源路线,个人也比较推崇这种方式,但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比较少有公司勇于走这种路线,可能只有马云这种对技术不懂的,才能放手让技术人员***发展。

京东的刘强东自己懂开发,从一开始就构架在.Net上面,现在已经是尾大不掉,随着发展已经开展痛苦的转型中。

苏宁易购因为内部ERP,CRM已有大量的应用,所以选用了底层、业务层比较成熟的商用套件IBM WCS,在业务构架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但苦于技术、开发层面熟悉电商的高水平顾问缺乏,苏宁目前通过招聘开发人员,准备加强自身的开发能力。

下面是几张不涉及到项目机密可以拿出来讨论的图,欢迎大家讨论指正,邮件可发至我的邮箱:fengqiang # ,这个名字很直白,一眼就看出来这个系统是用什么语言做的、是干什么用的),PHPAuction有好几个版本,我们买的是最高版的,功能比较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对方提供了源代码。最高版比较贵,花了我们 2000 美金(貌似现在降价了,只要 946 美元)。买来之后不是直接就能用的,需要很多本地化的修改,例如页面模板改的漂亮一点,页头页脚加上自己的站点简介等,其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是对数据库进行了一个修改。原来是从一个数据库进行所有的读写操作,拿过来之后多隆把它给拆分成一个主库、两个从库,读写分离。这么做的好处有几点:存储容量增加了,有了备份,使得安全性增加了,读写分离使得读写效率提升了。这样整个系统的架构就如下图所示:

  其中 Pear DB 是一个 PHP 模块,负责数据访问层。另外也用开源的论坛系统 PHPBB( )搭建了一个小的论坛社区,虚竹负责机器采购、配置、架设等,三丰和多隆负责编码,他们把交易系统和论坛系统的用户信息打通,给运营人员开发出后台管理(admin系统)的功能,把交易类型从只有拍卖这一种增加为拍卖、一口价、求购商品、海报商品(意思是还没推出的商品,先挂个海报出来)这四种。(PHPAuction 只有拍卖的交易,Auction 即拍卖的意思。@_行癫在微博中提到:今天 eBay 所有交易中拍卖交易仍然占了 40%,而在中国,此种模式在淘宝几乎从一开始就未能占据优势,如今在主流的交易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背后的原因一直令人费解。我大致可以给出其中一种解释,eBay 基本在发达国家展开业务,制造业外包后,电子商务的基本群体大多只能表现为零散的个体间交易。)

  在经历了另外一些有趣的事情之后(这些有趣的事情包括“淘宝”这个名字的由来,员工花名的由来等等,由于本书主要描述技术方面的故事,对这些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找),网站开始上线运行了。

  在接下来的大半年时间里,这个网站迅速显示出了它的生机。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当时的市场环境,非典(SARS)的肆虐使得大家都不敢出门,尤其是去商场之类人多的地方。另外在神州大地上最早出现的 C2C 网站易趣也正忙的不亦乐乎,2002 年 3 月,eBay 以 3000 万美元收购了易趣公司 33% 的股份,2003 年 6 月以 继续维护,不添加新功能,新的功能先在新的模块上开发,跟老的共用一个数据库,开发完毕之后放到不同的应用集群上,另开个域名 ,同时替换老的功能,替换一个,把老的模块上的功能关闭一个,逐渐的把用户引导到 ,等所有功能都替换完毕之后,关闭 。后来很长时间里面都是在用 member1 这样奇怪的域名,两年后有另外一家互联网公司开始做电子商务了,我们发现他们的域名也叫 、……  

  说了开发模式,再说说用到的 Java MVC 框架,当时的 Struts )和淘宝彩票()两个新业务,这两个新业务在商品的展示和交易的流程上都跟主站的业务不一样,机票是按照航班的信息展示的,彩票是按照双色球、数字和足球的赛程来展示的。但用到的会员的功能和交易的功能是跟主站差不多的,当时做的时候就很纠结,在主站里面做的话,会有一大半跟主站无关的东西,重新做一个的话,会有很多重复建设。最终我们决定不再给主站添乱了,就另起炉灶做了两个新的业务系统。从查询商品、购买商品、评价反馈、查看订单这一整个流程都重新写了一套出来。现在在“我的淘宝”里面查看交易记录的时候,还能发现“已买到的宝贝”里面把机票和彩票另外列出来了,他们没有加入到普通的订单里面去。在当时如果已经把会员、交易、商品、评价这些模块拆分出来,就不用什么都重做一遍了。  

  到 2008 年初,整个主站系统(有了机票、***之后,把原来的系统叫做主站)的容量已经到了瓶颈,商品数在一亿以上,PV 在 2.5 亿以上,会员数超过了五千万。这个时候 Oracle 的连接池数量都不够用了,数据库的容量到了极限,上层系统再增加机器也无法继续扩容了,我们只有把底层的基础服务继续拆分,从底层开始扩容,上层才能扩展,这才能容纳以后三五年的增长。

  于是那一年我们专门启动了一个更大的项目,把交易这个核心业务模块也拆分出来了。原来的淘宝交易除了跟商品管理耦合在一起,也在支付宝和淘宝之间跳来跳去,跟支付宝耦合在一起,系统复杂,用户体验也很不好。我们把交易的底层业务拆出来叫交易中心TC(trade center),所谓底层业务是例如创建订单、减库存、修改订单状态等原子型的操作;交易的上层业务叫交易管理TM(trade manager),例如拍下一件普通商品要对订单、库存、物流进行操作,拍下虚拟商品不需要对物流进行操作,这些在TM里面完成。这个项目取了一个很没有创意的名字 —— “千岛湖”,这帮开发人员取这个名字的目的是想在开发完毕之后,去千岛湖玩一圈,后来他们如愿以偿了。这个时候还有一个项目也在搞,就是淘宝商城,之前拆分出来的那些基础服务,给商城的快速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类目属性、用户中心、交易中心,随着这些模块逐步的拆分和服务化改造,我们在系统架构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到 2008 年底干脆做了一个更大的项目,把淘宝所有的业务都模块化,这是继 2004 年从 LAMP 架构到 Java 架构之后的第二次脱胎换骨。这个项目取了一个很霸气的名字,叫“五彩石”(女娲炼石补天,用的石头)。这个系统重构的工作非常惊险,有人称之为“给一架高速飞行的飞机换发动机”。  

  五彩石项目发布之后,这帮工程师去三亚玩了几天。他们把淘宝的系统拆分成了如下架构:

  其中 UIC 和 Forest 上文说过,TC、IC、SC分别是交易中心(Trade Center)、商品中心(Item Center)、店铺中心(Shop Center),这些中心级别的服务只提供原子级的业务逻辑,如根据ID查找商品、创建交易、减少库存等操作。再往上一层是业务系统TM(Trade Manager交易业务)、IM(Item

  拆分之后,系统之间的交互关系变得非常复杂,示意图如下:

  系统这么拆分的话,好处显而易见,拆分之后每个系统可以单独部署,业务简单,方便扩容;有大量可重用的模块以便于开发新的业务;能够做到专人专事,让技术人员更加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这样要解决的问题也很明显,分拆之后,系统之间还是必须要打交道的,越往底层的系统,调用它的客户方越多,这就要求底层的系统必须具有超大规模的容量和非常高的可用性。另外,拆分之后的系统如何通讯?这里需要两种中间件系统,一种是实时调用的中间件(淘宝的HSF,高性能服务框架)、一种是异步消息通知的中间件(淘宝的Notify)。另外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用户在A系统登录了,到B系统的时候,用户的登录信息怎么保存?这又涉及到一个 Session 框架。再者,还有一个软件工程方面的问题,这么多层的一套系统,怎么去测试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的推荐功能和淘宝一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