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乘数支出乘数计算公式?

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西方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2.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实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沟通解决。最新官方信息请以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及各教育官网为准!

"自考西方经济学试卷_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试卷" 相关文章推荐

}

6、物价水平总体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以及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的研究内容。

1、请谈一谈,你自己心目中《宏观经济学》应该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你期待从这门课程中收获什么?

4、“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一定是对的。

5、如果去年你为一辆二手摩托车支付了2000元,这笔交易为去年的GDP增加了2000元。

6、1969年在阿拉斯加发现的1000亿美元的油田,使美国该年的GDP增加了相同的数额。

7、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其内在逻辑是不一致的。

8、国内生产总值是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

2.12 GDP核算方法——支出法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 ) 。
    B、厂商支付的劳动者工资、银行利息、间接税加上厂商利润后的数额;

7、已生产出来但未售出的产品也应计入投资。

8、经济学上的投资不包括购买普通股票。

10、从最终使用者的角度看,将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加总计算GDP的方法是 。

2.13 GDP的核算方法——生产法及收入法

4、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是通过加总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来计算的。

5、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的生产法运用了增加值概念。

6、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其中, 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的数值。

7、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1、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

3、如果想要测量1981~2000年期间年产出的变动,采用实际GDP指标要比名义GDP更加可靠。

4、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5、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我们称为 。

6、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

2.15 其他国民收入衡量指标

4、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是不相等的。

5、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元。

6、GDP减去折旧等于 。

2.17 投资-储蓄恒等式

4、在某个圣诞节前,因为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购物潮,许多商店、卖场都剩下了许多货物。这些货物是计划外投资。

5、经济均衡既可表示为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又可表示为实际投资与储蓄相等。

6、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之时。

4、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小于1。

5、消费函数为c=a+by,a、b大于0,则平均消费倾向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6、指收入增加1单位时消费支出增加的数量,用MPC表示。

7、指人们的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用APC表示。

4、消费函数的位置和形状一旦确定,那么,储蓄函数的位置和形状也随之确定。

5、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是 。

6、每增加1元国民收入所带来的储蓄变化称为 。

2.24 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

3、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2.25 乘数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6、乘数的作用必须在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条件下可发挥。

7、从绝对值来说,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小于税收乘数。

8、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上升。

9、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10、货币并不是所有资产中最具有流动性的。

11、如果非货币资产利率上升,则人们会用一部分手头的闲置货币购买债券。

3.22 LM曲线的推导与经济含义

4、减少货币供给将使LM曲线上移。

5、价格水平的提高会使LM曲线上移。

6、LM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这是因为当货币供给增加时,利率下降(这会导致投资的上升),从而产出Y增加。

3.11 投资的决定与投资需求曲线

4、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3.12 IS曲线推导与经济含义

5、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无数个.

7、IS曲线表示的是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总产出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8、在IS曲线上,随着实际利率的降低,国民收入将会增加。

3.13 IS曲线的斜率与平移

5、政府购买的增加会使IS曲线右移。

6、消费需求的增加会使IS曲线右移。

7、税收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移动。

8、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 移动。

3.31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与IS-LM模型的分析框架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是利率

2、在IS-LM模型中,如果LM曲线变得更加陡峭,那么政府支出G的变动会导致产出Y更大幅度的变动 .

3、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上总会存在“非自愿失业”。

3.41 宏观经济目标与政策工具概述

8、充分就业是指100%的就业率。

9、当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利率和总产出均下降。

10、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增加。

11、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3.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

5、当政府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利率和总产出均下降。

6、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7、减少税收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

8、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3.43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1、下列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比较大?( )

5、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投资对利率越敏感,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3.51 财政政策的实践

3、自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4、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具有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3.52 存款创造的机制与货币供给

9、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把法定准备率从6%提高到7.5%,目的是增加货币供给量。

10、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收购外汇时,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减少。

3.53 货币政策的基本工具

8、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公开市场业务。

9、中央银行可以控制再贴现率。

2、总需求曲线表明( )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4、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使GDP减少,失业率上升。

5、财政政策能够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货币政策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6、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4.12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1、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会使GDP减少,失业率上升。

2、总需求曲线就是根据IS-LM模型推导出来的。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起总需求曲线 。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引起AD曲线左移。

4.21 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

2、短期内,引起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的原因之一是名义工资是粘性的。

3、充分就业产出反映了短期经济体系总供给能力的高低。

4、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

5、如果宏观经济的均衡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之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6、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7、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2、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3、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4、石油涨价将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 。

4.23 供给曲线的移动

5、生产成本上升后会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6、工作年龄的人口数量增加将使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第五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3、当通货膨胀成为持续现象时,人们对其预期会使菲利普斯曲线右移。

4、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政府对失业与通货膨胀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是无效的。

5、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

6、滞胀意味着实际GDP停止增长甚至下降,而通货膨胀率上升。

5.11 失业的描述与影响

4、如果宏观经济的均衡处于长期总供给曲线之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5、一位病得很重的会计师无法进行工作,于是成了失业者。

6、一个主动跳槽的员工目前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他是自愿失业者。

7、结构性失业的存在是因为工作空缺的类型同失业者的技能不相符。

5.12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4、只要工资有充分弹性,任何现行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都能找到工作。

5、充分就业就是不存在失业。

5.21 通货膨胀的描述

4、当总需求大于供给总时会引发通货膨胀

5、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物价一次性或短期性下降,严格来说,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6、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我们称为 __。

5.23 通货膨胀的原因与治理

3、政府以通货膨胀来消除自然失业率的努力,其效果都是暂时性的。

4、制约通货膨胀的“指数化策略”有可能使通货膨胀更加恶化。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对付通货膨胀和失业的需求管理政策。

第六章 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6.11 汇率与汇率制度

6、如果名义汇率是以直接标价法给出的,则实际汇率的上并意味着本币的升值,外币的贬值。

7、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则资本从外国流向本国。

2、当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较大数额的逆差时,对外国货币的需求便会增加,导致外币升值。

3、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数值下降表示外国货币贬值,本国货币升值。

6.13 汇率与净出口

2、在开放经济中,乘数因为边际进口倾向的存在而变小了,而且进口倾向越大,乘数就越小。

3、假定国际贸易收支平衡,本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即∣Ex+Em∣>1,则本币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

6.23 BP曲线的经济含义与平移

5、根据净资本流出公式,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只会存在资本净流入,不会存在资本净流出。

6、引起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的因素导致 BP 曲线向左移动。

7、汇率的变化会对BP曲线的位置产生影响。

2、如果一点位于BP曲线上方,则国际收支为盈余。

6.32 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1、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始终是失效的。

2、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完全失效。

6.21 国际收支平衡表

6、国际收支的失衡意味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和贷方不相等。

7、一家美国厂商向法国出口商品,并把所得到的相当于10000美元的收入存入法国银行。这样,应该在美国经常项目的借方记入10000美元,在资本项目的贷方记入10000美元。

第七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4、经济增长的标志是失业率的下降。

5、如果一个经济体系要取得经济增长,则要么要素投入数量有所增长,要么要素使用效率有所增加。

7.21 新古典增长模型

1、在新古典增长模型所描述的平衡增长路径上,有( )
    A、总资本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与人口的增长率相等;
    B、总资本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但总产出的增长率不等于人口的增长率;
    C、总产出的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增长率,但总资本的增长率不等于人口的增长率;
    D、总资本的增长率、总产出的增长率、人口的增长率三者之间的任意两者均不相等。

2、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 )
    C、储蓄率的变化既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长率,又影响长期的经济增长率;
    D、人口增长率的变化不影响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

3、在索洛模型中储蓄率是外生的,但其他增长模型则未必如此。

4、3.如果两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同,那么,它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7.22 经济稳态及其条件

1、在Solow模型中,人口增长率的增加将使稳态人均资本存量降低。

2、根据solow模型,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该国的总储蓄率。

7.3 经济周期的解释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特征?( )

6、经济周期一般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经济变量的波动。

7、如果某经济变量的变动方向与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方向相反,即在衰退时上升,在扩张时下降,则该变量是逆周期的。

8、即使在扩张期,实际产出也会低于潜在产出水平。

1、请阐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涵,以及决定两种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2、如何看待供给侧改革、总需求管理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

加上政府部门之后的三部门经济,加上了政府之后,就会涉及到税收,转移支付,政府购买,这些东西都是能根据政府的计划变动而随时改变的。所以这些变量肯定,会像是投资一样,能随时影响均衡产出。

首先看,支出法决定的总产出,两部门的时候,总产出等于消费加投资,现在加上了政府,总产出就变成了:

也就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那么有了政府之后,就会有税收,政府要收税。

这就代表家庭要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去一部分交税。这样会让家庭的收入变少,从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变成三部门经济中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扣除了税收之后的收入。

这时候家庭消费消费函数就会变成:

这里t代表税收,要从家庭收入中减掉。所以(y-t)就代表扣除了税收后的家庭可支配收入。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税收,有比例税,累进税,定量税什么的。

为简化分析,咱们在这里面挑一个最简单的,定量税,也就是不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口价税收。所以重新介绍一下,t代表定量税。

那么把这个含税的消费函数(2),代入到三部门的总产出公式(1)里,就能得到:

简单变换一下这个公式(3),把y挪到左边,就可以得到:

这个公式(4)就是由消费决定出来的三部门经济均衡产出公式。

均衡产出有了,咱们就可以看看政府购买,税收和转移支付,这几个由政府随意调控的变量能对均衡产出产生什么影响。

首先看,看看政府购买变化一单位,能导致均衡产出变化多少。其实就是求一下政府购买乘数,也就是产出变化量是引起产出变化的政府购买变化的多少倍。

我们中学都学过,这个希腊字母Δ,一般情况下表示变化量。所以Δg就表示政府购买的变化量,Δy就是均衡产出的变化量,这个Kg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在计算之前,我们要给变化下个定义,变化就是同一种东西,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不一样。

比如产出在时间点0,是10000,过了一段时间,到了时间点1,变成了11000,不一样了,这就明在0-1这段时间里产出变化了,增加了1000吗,这个1000就是产出的变化量Δy。那么用数学语言表示就是:

ΔyΔg都有了,只要他俩一除,政府购买乘数就出来了。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政府购买乘数表示的是政府购买的变化对产出变化的影响。

所以按照经济学的套路,简化原则,咱们假定这时候除了政府购买变化之外其他能影响产出和消费的变量都不变。

这样的话,我们把时间点01的均衡产出都表示出来:

y1-y0,就能得到Δy

注意这里面g1-g0就是Δg呀,所以上面的公式(7)可以改写成:

把这个公式(8)简单变换一下形式,就能得到:

这个公式(9)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我们看它跟投资乘数一样,也等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但是要注意一点,三部门的时候家庭收入中会被政府收走一部分税钱,所以有了政府之后,边际消费倾向就是针对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指的是新增加税后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而投资乘数里的边际消费倾向针对的是没交税之前的收入。

也就是说,税收能直接影响家庭的收入,导致家庭消费产生变化,然后通过消费变化,影响到均衡产出。

所以咱们得看看税收乘数是什么,一句话概括,税收乘数指的是,均衡产出的变化量是引起均衡产出这种变化的政府税收变化量的多少倍。也就是:

这个推导过程和上面政府购买乘数一样,所以咱们就不说那么细致了。

第一步,求出来产出的变化Δy

求税收乘数的时候还是假定,除了税收外,其他变量都不变。

这里的(t1-t0)就是Δt,所以有:

把这个公式(12)稍微变换一下形式,就能得到:

这个(13)就是税收乘数,大家发现没有,税收乘数是负数。

它表示税收增加会降低均衡产出,而反过来降低税收也能增加均衡产出。

所以在经济低迷的时候,或者是政府想刺激需求的时候,经常会用减税政策,给老百姓和企业家的手里多留点钱,去消费去投资。

而减少的税收能税收乘数的放大作用,带来比少收的这点税大很多倍的产出增长。

税收乘数说完了,咱们再看看,除了政府购买和收税之外,政府还有一个主要职能就是转移支付。

虽然转移支付是政府简单的把收入从一部分人兜里转移到另一部分人兜里,不创造新价值,也不计入总产出,也就是GDP

但是,这玩意却能增加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导致家庭消费增加,从而影响均衡产出。

比如为了刺激消费,政府发消费券或者直接给老百姓发钱。这些在应用经济学里都算是转移支付。

     老百姓得到了钱或者消费券,就相当于是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有钱了,那得消费呀,得得瑟呀。只要消费一增加,均衡产出就会增加。所以,经济学里把均衡产出的变化量是引起均衡产出这种变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量的多少倍,叫做转移支付乘数。

这里的tr就代表转移支付。我们看,政府增加转移支付,比如给老百姓发钱,发消费券,就会让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从原来的y-t变成y-t+tr,多出来转移支付tr那部分。

这时候家庭的消费函数就会变成:

注意短期内家庭消费习惯有粘性,所以这里还是原来那个边际消费倾向β

把这个新的带有转移支付的消费函数代入到y=c+i+g里面,就能得到:

稍微把这个公式变一下型就得到:

这个(18)就是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到这里,咱们把三个跟政府有关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就都讲完了。

下面教大家一个记忆乘数的小窍门,大家发现没,这三个乘数和前面讲的投资乘数的分母是一样的,都是1-β。分子也有规律,只要是在消费函数里跟边际消费倾向没关系的变量,他的乘数,分子就是1。  

比如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是政府决定的,跟家庭的收入和消费习惯都没关系,所以政府购买g并没出现在在消费函数里,更谈不上跟边际消费倾向相乘了,所以他的乘数分子就是1。

再回忆一下前面讲的投资乘数,投资也很洁身自好,跟家庭收入和消费习惯都不沾边,所以跟边际消费倾向β的关系就很清白,所以投资乘数的分子也是1。

而只要跟家庭收入和消费有关的变量,就会跟边际消费倾向β扯上关系,这样的变量,他的乘数分子就是β,能让消费增加的分子就是正β,让消费降低的分子就是负β,比如转移支付能让小增加,所以转移支付乘数的分子就是正β,税收能降低消费,税收乘数的分子就是-β。掌握了这个规律,各种乘数就都好记了。

最后我们再进一步观察这三个乘数,会发现政府购买乘数要比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大:

因为政府购买乘数是:1/ (1-β)

而我们一直假定正常情况下β是大于零小于1的,分母一样,分子最大的就是政府购买乘数了。

这就说明政府购买对经济的刺激力度要比转移支付和减税要大。

所以在财政政策里,政府购买才最给力的。

而且还有一点,因为政府购买乘数比税收乘数大一点,所以在政府购买和税收增加同样数量情况下,政府购买带来产出的增加量大于税收增加导致的产出减小量。

比如边际消费倾向β是0.8,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200,代入各自的乘数公式,政府购买乘数是1/ (1-0.8)=5,税收乘数是-0.8/ (1-0.8)=-4,也就是政府购买能带来5倍的产出增加200×5=1000,税收增加能降低自己4倍的产出,200×-4=-800,一个增加1000,一个减少800,里外里,净增加200。而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购买,代表政府买东西支出200,税收,代表政府收入,增加200,收进来200花出去200,政府不赔不赚,闹了个预算平衡,啥损失没有,而产出就这样多出来200,这好事绝对是历届政府领导班子喜闻乐见的啊。

这么喜大普奔的现象,也就是政府购买和税收增加同样数量,政府预算平衡的时候,总产出锦上添花的多出来的那部分与政府收支变化量的比率,叫平衡预算乘数。

比如在咱们的例子里,政府的收就是税收,支就是政府购买支出,这俩都是200,总产出增加的部分是200,所以就是200/200=1,咱们例子里的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

我们看看平衡预算乘数怎么推导出来的,很简单,还是那个套路

先求出来总产出意外增加的那部分Δy(多余),因为平衡预算乘数就假定政府购买和税收增加同样数量,所以ΔgΔt是相等的。

那么Δy(多余)就应该等于Δy(多余)=kgΔg+ktΔt,这表示Δy(多余)是由政府购买变化Δg和税收变化Δt共同引起的,所以他们要乘以各自的乘数,kgkt,然后加起来求和。

把这俩乘数按照公式展开:

化简一下这个公式就发现:

Δy(多余)= Δg=Δt,而平衡预算乘数就等于:

因为这里面ΔgΔt是一样的,除哪个都行,而这三个东西都一样,所以Δy(多余)西不管是除以Δg还是除以Δt都等于1。

也就是这个平衡预算乘数,在初、中级阶段的经济学只考虑税收是定理税的情况下,总是等于1的。

注意啊,如果税收不是定量税,平衡预算乘数可能不等于1。

但是这种特殊情况,在目前的研究生考试的中基本不太会考,所以考研的同学只要记住,在定量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就可以了,除非你要考的那个学校,指定了一本特殊比较小众的教材,里面有比例税情况下的平衡预算乘数,如果哪位听友中了这个头彩,可以私信老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购买乘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