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智慧物流园发展绿色物流技术?

  为更好推动“十四五”时期山西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近日,山西省政府以《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统领,精准对接中部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充分衔接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规划,编制印发《山西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简称《规划》)。

  《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山西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发展目标和综合交通网络空间格局展望至2035年。规划空间范围为全省11个设区市。规划内容包括全省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邮政等领域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智慧绿色、安全应急、综合治理等。

  到2025年,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基本消除,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行业治理明显加强,人民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圆满完成。

  ——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省域内国家高速铁路网、国家高速公路网、“一干八支”民用运输机场基本建成,普速铁路网、普通国省道网进一步完善,太原都市区综合立体交通网、“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交通网基本形成,“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市市通高铁航空、县县通高速公路、景区联网通畅、省际多路通达。

  ——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面提升。充分发挥太原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京津冀—成渝主轴、京藏走廊和二湛通道”中的节点作用,打造太原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太原对外运输通道由“大”字形向“六放射”迈进,形成连接京津冀、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3小时高铁交通圈、太原连接雄安新区并辐射省内设区市2小时城际交通圈、太原都市区内部1小时区域交通圈及太原榆次0.5小时交通圈。

  ——运输服务能力与品质效率大幅提升。一体化、便捷化客运出行加快发展,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发展,基本形成“3223出行交通圈”,即省会到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省会到设区市2小时通达,设区市到县2小时通达,设区市30分钟通勤。现代物流产业初具规模,城市配送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进一步下降,基本形成“123快货物流圈”,即省内1日送达城市、2日送达农村,省外3日送达。

  ——交通运输智能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各种交通方式信息交换与互联共享取得突破,枢纽站点无线接入网络广泛覆盖,基本实现全省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铁路货运业务实现网上办理,汽车ETC安装使用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使用率和载运工具前装率显著提高。

  ——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和系统韧性水平明显增强。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和城市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交通运输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到2035年,基本绘就交通强国山西篇章,进入全国交通强省行列。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国际性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建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运输服务一体高效、技术装备先进适用、安全智能绿色低碳,与国土空间开发、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口流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际产业聚集、资源配置、空间拓展、经济辐射功能显著增强。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围绕牵引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构建,更好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全省发展战略推进,以优化省域国土空间开发开放保护、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导向,战略性重塑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搭建高效辐射发展框架。

  (一)优化综合运输通道和枢纽空间布局

  构建“两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以高速铁路、普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为骨干,普通公路、城际铁路、民航等为补充,适度超前构建高效快捷联通周边省区,有效串联省内主要地市、经济中心、产业园区、旅游板块和人口聚集地,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两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

  打造“一主三副多极”综合交通枢纽。整合和利用好各种资源,依托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为统领,以提高产业聚集力和区域竞争力为导向,构建与“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镇化格局相契合的“一主三副多极”综合交通枢纽系统。

  (二)完善省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构建高品质大运量快速交通网。推动“八纵八横”高铁通道山西段建设,扩大高速铁路覆盖范围,形成以太原为中心的放射型高铁网。全力推动高速公路出省口、断头路建设,继续推进省内重要连接线建设,推进重点高速公路路段扩容改造,研究推进部分高速路段客货分离和重载化建设,加快建成“四纵十五横多联”高速公路网。构建“一干八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探索规划货运机场的可行性,扩大民用航空网络。

  强化灵活高效率普速交通网。扩大干线铁路运能供给,加快完善区际普速铁路网,推进干线铁路省内繁忙路段扩能改造和复线建设,扩大路网覆盖面,完善铁路运煤通道建设,强化重载货运网。加快推进普通国省干线城市过境路段改线和提质改造,加快建设未贯通路段,全面消除无铺装路面,研究推进部分路段货运重载化专用化改造。建成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强化国省干线与支线机场以及重要产业集聚地、资源地、旅游地等有效衔接。鼓励支线航空和短途运输,加快推进地面交通不便地区、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旅游景区等地区通用机场建设。

  拓展广覆盖基础服务网。推进省内地方开发性铁路、支线铁路建设,强化与矿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有效衔接,增强对干线铁路网的支撑作用。研究推进景区之间以及进入景区的旅游铁路专线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以中小运量旅游功能为主的轨道交通。高质量推进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确保每年新改建2000公里。建设层次分明的航道体系,提升重要航道等级。以黄河航道为重点,开展航道整治提升工程。

  (三)建设城市群都市圏多层次交通网络

  打造便捷化城际客运网。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优化运输组织,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衔接顺畅的城际轨道交通体系,实现城际间1—2小时快速联通。推进重要旅游节点与高速公路以及铁路、民航枢纽的快速连接,完善省内外城际间通航短途运输网络,规划建设联通重要旅游节点的旅游快速铁路、旅游交通环线、旅游专线公路等,形成通畅、便捷、安全、多样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网络。

  建设专业化城际货运网。推进城市(镇)群中心城市铁路客货分线,在具备条件的区域围绕重点线路实施铁路双层集装箱设施改造。着力消除城际公路“断头路”,提升城际间公路通行能力,针对城市(镇)群重要枢纽、园区和城市繁忙拥堵路段,研究推进货运专用公路和专用车道布局建设。依托城市(镇)群良好的电商、快递产业基础,鼓励发展通用航空及无人机微物流,积极发展全货机、支线航空货运。

  构建公交化都市圈通勤交通网。加快太原都市区中心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富余能力,适当改造和新建相结合,推动开行市域(郊)列车,构建有效串联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的多层次、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打造都市圈1小时通勤交通圈。以都市圈客运公交化为引擎,加快完善都市圈城际高速路、市域快速路等干线交通建设,构建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都市圈便捷通勤网络。

  (四)构建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

  完善城市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太原、大同、长治等重点城市以及其他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织密各中心城市及各组团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连接,消除交通瓶颈,构建快速路、主干路相互配合、一体衔接的城市快速交通网,形成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和经济地理空间的有序引导。推动城市道路网结构优化,完善城市次干路、支路建设,形成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

  提升县城交通基础设施能力。加强县城既有交通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和对外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县城交通与干线交通的衔接。加快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区停车场和公路客运站建设,推进公路客运站与市域主要铁路、航空客运枢纽间的便捷换乘衔接设施等建设。精准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加强城乡交通网络一体衔接。以提升农村地区与城镇化地区快速联通为重点,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道路网络规划、建设、布局统筹衔接。着重补齐农村公路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的衔接联通,加快消除断头路,逐步融入城镇交通整体路网体系。适时推进农村公路的市政化改造,对于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将其吸纳为城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培育衔接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衔接一体的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新建一批立体综合客运枢纽,改造提升一批既有枢纽,按照“站城一体”理念,实施枢纽与周边区域一体开发。优化客运枢纽衔接换乘,强化太原站、太原南站、武宿机场等对内对外快速交通联系,实施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引入工程。完善枢纽公共便民服务设施,推进机场、火车站等交通场站无障碍改造。推动公路客运站布局优化和转型发展。

  打造集约高效的物流枢纽系统。推进太原、大同、临汾等城市物流枢纽建设,以国家物流枢纽为重点,加快构建以重要铁路和公路货运场站、机场、重点物流园区等为主体,衔接无缝、功能完善、组织高效的货运枢纽体系。完善铁路货运场站功能,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中心。优化整合公路货场,建设现代公路港。增强物流枢纽供应链延伸服务能力,完善管理咨询、金融、保险、贸易等服务功能,推动传统交通物流枢纽转型升级。

  提升交通运输客运服务品质

  顺应更好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畅捷出行新期待,更好适应新型城镇化、消费升级新趋势,分类分层精准提升客运服务能力和品质,全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切实增强全省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推动对外客运快速化

  拓展国际航空客运网络。整合全省航空资源,着力打造太原国际航空客运枢纽,加密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至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国际航线,推动开辟新的洲际航线,构建“轴辐式”国际航线网络,大力发展国际中转旅客运输。优化大同、运城等机场国际航线布局,培育特色精品航线。

  提速区际旅客运输。加快构筑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区际快速客运服务网络。优化高铁综合客运枢纽衔接换乘服务,加密与长三角、粤港澳及中西部重要城市之间的长距离航线,优化高铁通道沿线航线,合理发展支线航空。以定制服务、共享服务等为主要方向,推动跨省公路客运班线转型升级发展。

  (二)促进城际客运便捷化

  完善全省城际客运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等资源开通城际列车服务,加快构建覆盖全省所有设区市的城际客运服务系统,合理安排列车班次与运行时间,提高重要城市之间点对点旅行速度。优化省内公路客运班线运营网络,完善城际客运联合审批机制,推进班线公交化改造。

  提升客运联程联运水平。加强城际客运与国际、区际旅客出行服务对接,完善机场、高铁站等主要客运站点联运组织功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在线路、能力、时刻、票制、管理等方面加强衔接,提升进出站、取购票、值机等环节运行效率,加强末班车“兜底”保障。加快发展空铁、空巴、公铁等联程运输服务,研究开展异地候机候车、行李联程托运和“行李直挂”等业务,打造“一站式”出行体验。

  (三)推进城市客运品质化

  推动都市圈客运通勤化发展。打造太原都市区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客运服务网络,推动太原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延伸至晋中,鼓励太原协同晋中等城市研究开行市域(郊)列车,将市域(郊)铁路运营纳入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统筹配置城市公交线路与城市间道路客运班线资源,开行跨市公交线路,合理确定运营模式,统一票制票价,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赋予优先通行权。

  提升城市客运服务品质效率。推动大中城市快速公交发展,逐步实现公交专用道连续、成网,发展现代有轨电车、社区穿梭巴士、定制公交、旅游公交等多种形式公交服务,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优化中小城市地面公交线网布局,构建干线、普线和微循环相协调的多层次地面公交网络。因地制宜完善城市停车服务系统,探索通过停车价格机制有序引导小汽车合理出行。推动网约车、共享单车、汽车分时租赁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四)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促进城乡客运服务均等一体发展。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归边县城、重点乡镇以及主要人流集散点延伸,优化城乡客运班线,加强与城市公交对接,逐步对客运班线进行公交化改造,加快构建层次合理、协调互补的城区、城乡、镇村三级客运网络。统筹协调城乡客运票价、税费、补贴、通行等政策,提高城乡客运标准化、规范化服务和运营安全水平。

  释放城乡客运发展活力。适应多样化、个性化出行需求,灵活开展预约式、定制式公交客运服务,稳步扩大镇村短途驳载运输市场规模。优化城乡道路客运经营结构,推动公交、客运班线经营主体整合,培育打造骨干型运输企业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服务品牌,消除地域壁垒,积极引进优质企业投資经营城乡道路客运,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提高现代货运物流服务效能

  提高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功能和产业布局发展的效能,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精准服务壮大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战略性推动全省现代货运、现代物流、现代流通发展,强化国内国际空间拓展,有效畅通经济循环运行。

  (一)强化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拓展国际物流服务网络。依托“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主骨架,建设联通内外、辐射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国际班列,提高班列开行频次、扩大班列覆盖范围。研究开辟国际航空货运航线。

  打通内外物流双循环。推动大同、运城、五台山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强化太原、大同、临汾国家物流枢纽国际铁路口岸功能。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加强与京津冀及内陆口岸部门跨区域合作,扩大“属地报关,口岸验放”适用范围,实现口岸互联互通和区域通关一体化。加快境外物流与经营网络布局,对接境外物流网络资源,打通进出口双向物流渠道,提高对国际市场的辐射能力。

  (二)建设区域多式联运网络

  提升多式联运和现代物流组织功能。结合干线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及瓶颈路段扩能改造等,构建以公铁联运为主的多式联运大通道,研究推进货运专用道路建设。推动铁路货运站场向多式联运枢纽和物流基地转型。加强公路与铁路物流基地及货运场站衔接,强化组织协调。鼓励发展全货机、支线航空货运,推广货物空空中转、航空快件中转集拼,发展空陆联运和空运中转业务。

  提升重点领域多式联运专业化发展水平。加强与华北、华东主要沿海港口战略合作,参与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大宗物资海铁联运。依托太原、大同、临汾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完善内陆港布局,积极组织开行国内铁路快运班列和中欧、中亚班列,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物流体系建设。

  (三)提升专业物流服务水平

  建设专业化物流系统。积极建设物流总部基地和功能聚集区,形成以煤炭物流、大宗商品物流为龙头,制造业物流、城乡配送物流等为重点,其他专业物流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发展铁路重载运输,有效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和运输效率。开展甩挂运输、快运班列、高铁快递等创新示范工程。

  推动专业物流品质化发展。推动快递专业类物流园区改扩建,完善既有物流枢纽的邮件快件分拨处理功能。合理布设危品物流基础设施。畅通大件物流通道,加强大件物流标准化管理。

  (四)加强现代供应链物流组织

  培育物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积极推进物流信息化和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标准化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物流。依托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侯马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和太铁现代物流网络等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区域性专业市场、大型物流园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项目建设,打造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与带动发展功能的物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发展智慧交通新基建新技术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超前推动交通运输科技赋能,以数字化、网联化为重点,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化发展水平和要素组织流转效率,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和现代产业组织营造超越型运输服务环境。

  (一)谋划新一代智慧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广泛覆盖的智慧公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等骨干通信网络,构建车路间高效信息交互体系,深化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拓展应用。搭建农村交通一体化服务平台,推进农村公路智慧化提升。推进车路协同等设施建设,丰富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开展智能网联重载货运车路协同智慧公路试点。依托百度建立智能网联交通云控平台,打造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区。

  加快推进智慧机场建设。推动太原武宿国际机场等具备条件的机场打造智慧空港。构建从航站楼一直到登机口的全流程自助、无纸化一证通行的服务模式,实现旅客行李全流程的跟踪管理,发展自动接驳服务。构建机场运行信息数据平台,整合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全面掌握航班运行状态与地面保障各环节的信息。建设山西通航飞行服务与运控中心,适时应用和推广通用机场远程塔台技术。

  推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有序推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改造,深化与通信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结合5G网络布局规划,推进对公路、铁路、航道以及交通枢纽场站的信号全覆盖,加快对综合客运枢纽智慧化改造。研究部署“智慧杆塔”建设,推动5G基站、车联网基站、无线局域网等协同利用杆塔设施。

  (二)发展智慧出行与智慧物流服务

  推广“出行即服务”模式。推动交通运输企业票务系统开放互联,加强运营数据共享。培育“出行即服务”系统运营主体,发展数字化“出行即服务”运营平台,实现方式间智能协同调度,打造顺畅衔接的出行服务链条。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与共享交通协同发展,推广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服务模式。鼓励发展出行无感支付、无感安检、验检合一和智能引导。

  推动智慧物流服务发展。加快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全省既有物流园区、物流枢纽、配送设施、快递设施、仓储设施等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强化新一代智慧物流配送系统建设。加快完善智慧邮政快递服务,支持快递行业向智能化转型,推进智能收投终端的布局和建设,打造末端配送公共服务平台。鼓励无接触配送,推广使用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技术装备。

  (三)打造交通智慧管理与组织平台

  优化完善交通服务和管理平台。推进城市交通管控与服务系统、城市智慧停车联网平台、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协同联动建设,强化新技术在交通运行设施监测分析、交通拥堵预警、交通应急调度、运输监管执法、节假日客流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加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扩大“不见面审批”的业务范围,推进交通运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建设智慧物流平台。鼓励企业构建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中鼎智慧物流云平台等拓展撮合交易、金融结算、信用管理等增值服务功能,利用大数据、供应链、众筹等手段整合线下资源。支持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电商物流平台、智能终端物流平台建设,构建集分拨配送、仓储服务、交易结算、融资保险、信用管理于一体的创新型物流体系。

  打造生态绿色人文交通运输系统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有效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和能源革命,着眼碳达峰和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全面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交通运输人文建设。

  (一)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推动货物运输“公转铁”。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为主攻方向,加快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宗货物年货运量达到150万吨及以上,原则上全部修建铁路专用线。继续推进瓦日、浩吉等货运干线铁路沿线集疏运系统建设。提升铁路专用线通达能力和铁路货场集结服务水平。促进铁路运输企业与煤炭、焦炭、钢铁等大客户签订运量运能互保协议,鼓励铁路运输企业与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物流企业等开展合作,推动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建设,形成全程物流服务。

  打造城市绿色交通网,倡导绿色出行。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快速公交为补充、普通公交为基础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可达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积极构建广泛覆盖、环境友好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和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的静态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完善层级有序、运行高效的城市绿色物流配送网络。加强与公安等部门联动,完善以服务“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出行为主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强停车执法管理,推动停车设施市场化、产业化建设运营,引导路内停车位使用向短时临时转变。

  (二)强化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

  淘汰高耗能车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围绕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切实推动交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落实运输车辆燃油消耗量监测与限值制度,加快淘汰老旧高耗能营运车辆,基本实现城市公交、出租汽车清洁能源车型替代。通过税费减免、购车补贴、停车优惠等措施鼓励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积极支持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充电加气设施规划和建设。

  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制定交通运输生态保护计划和修复方案,完善生态保护工程措施,落实生态补偿机制。重点加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内既有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化改造提升。重点针对水源涵养功能区、水土流失治理区,结合国省道改扩建项目推进取弃土场生态恢复,建设生态护坡。

  打赢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交通工程和运输领域广泛应用,有效防治公路及铁路沿线噪声、振动,减缓大型机场噪声影响。加强交通基础设施施工场所扬尘与噪声监管,完善污水垃圾收集处理措施,遏制锅炉废气和固体废物等排放,加强公路施工、养护作业机械尾气处理。

  (三)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共享利用

  集约节约利用自然资源。集约利用土地、线位、桥位等资源,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科学选线、布线,避让基本农田,禁止耕地超占,减少土地分割。严格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使用节水、节材、节约土地资源的交通工程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大力推进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固废材料的路用性能、加工处置、无害化应用等研究,推进煤砰石、尾矿渣、CFB灰渣、钢渣、气化炉渣、风化岩、粉煤灰、电石渣等大宗固废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发展,加快推广环保胶带等捆扎新材料。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共享水平。强化交通运输资源跨区域、跨领域合理配置和统筹高效利用,促进资源要素在不同方式、不同领域、不同区域有序流动。推进全省民用机场一体化运营管理,探索全省铁路专用线一体化运营管理,全面构建高效、安全、系统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共建共用水平。

  (四)加强交通运输人文建设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功能配置,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无障碍装备设备应用,提高特殊人群出行便利程度和服务水平。满足不同群体出行多样化、个性化要求,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运输服务人性化、精细化水平。健全老年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满足老龄化社会交通需求。加强交通文明宣传教育,弘扬优秀交通文化,提髙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和道德水平。

  提升交通运输系统发展韧性

  统筹安全与发展,强化交通运输本质安全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着力提升交通运输及供应链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推进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运行

  严格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风险管理,强化交通运输运营安全管理,着力构建安全发展长效机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违法成本,建立安全生产诚信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严把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资质准入关,加强安全管理职业资格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体系。

  加强政府安全监管责任。加强层级督查和履职监督,实现行业高危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全覆盖。推进省级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强化公路超限超载协同治理,加大货物装载源头监管力度。严格落实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要求,推进山西与京津冀公路货运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的统一。

  (二)加强交通运输应急能力建设

  构建全方位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加强应急会商与联动处置能力,做好通航与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充分发挥空中力量,构建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优化组织机构、人员组成、教育培训,打造素质优良、适应交通发展需要的应急救援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性网络化物流企业主体作用,提高社区、小区、企业等多元化主体参与深度和协同程度,提升应急响应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水平。

  健全交通运输应急风险防控机制。优化政府应急调控与组织协调方式,完善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的交通运输针对性、预案性应急保障和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完善公开、透明、及时的信息发布和共享机制。做好突发应急事件前瞻性政策储备,完善应急资源征用补偿机制,有效保障突发事件应急状态下交通物流畅通和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三)提升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韧性

  增强交通基础设施本质安全。推动“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推广有助于从根本上预防事故发生的施工设备、材料和工艺,推进精品建造和精细管理,提高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使用寿命和耐久性。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健全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建立质量行为可追溯、质量终身制。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增强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建设浓雾(团雾)、横风、道路结冰、强降雨、降雪等气象监测站网,完善交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构建交通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建立基础设施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风险评估,提升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安全性。将气象灾害高风险区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纳入新建、续建道路验收范围,全面推广新改建交通设施安全性评价,加强道路、桥梁、隧道等安全运行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构建综合防灾减灾立体交通网络和紧急疏散交通网络,提高关键通道和枢纽节点能力冗余和运力弹性。

  推动交通运输融合联动发展

  顺应模式业态跨界升级趋势,强化交通运输与关联领域深度融合发展,捕捉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催生新业态、培育新模式、拓展新空间,推动供给和需求更高水平规模扩张、动态平衡和价值增值。

  (一)培育交通运输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

  围绕重要通道打造高品质交通经济带。依托“两纵四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建设,改善沿线区域投资环境,推动客货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速流动与集聚。推动区域国土开发向纵深拓展,培育壮大国土开发轴线,形成带状地域经济通道。

  探索培育枢纽经济新范式新动能。以铁路车站综合开发为载体,发展高铁经济和站区经济,打造集交通、商业、经贸等为一体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强化铁路货运站场、物流基地与公路站等衔接整合,加快向现代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转型,推动货运枢纽与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制造业集聚区等联动发展。强化航空枢纽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和高端产业集群。

  发展数字化交通新消费。鼓励发展定制公交、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共享单车、共同配送等新消费业态。鼓励发展观光、休闲、运动、探险等多元主题的体验交通消费模式,打造旅客出行与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交通移动空间”。

  (二)加强交通运输与旅游制造商贸农业融合

  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统筹交通枢纽与游客集散中心布局和功能衔接,在主要机场、高铁站等加强旅游大巴服务供给,开设小汽车、房车等租赁业务。加强景区“最后一公里”道路建设和服务组织,在主要景点周边建设汽车和房车营地,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商旅、休闲等设施。鼓励在重点旅游景区、传统村落、休闲农业聚集村、休闲农园、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农家乐”等乡村特色旅游区域开通城乡旅游公交线路。研究利用省内普速铁路组织开行旅游专列,探索“一票到底、随上随下”的新票制。鼓励发展通航空中观光、低空旅游业务,打造“空中看山西”品牌。

  强化交通运输与先进制造业联动。推动交通运输与生产制造、流通环节资源整合,鼓励制造企业优化供应链组织,依托交通运输推动网络化协同制造。推进物流组织模式与业态创新,鼓励制造企业进行包括设备制造与采购、施工安装、维护管理、交通物流等在内的一体化服务集成。

  推进交通运输与现代商贸融合。统筹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资源共享,升级改造一批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基地,打造智能物流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体验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快递海外仓、打包寄递、到家服务等供给模式。

  加强交通运输与现代农业协同。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积极构建县、乡、村消费品和农资配送网络体系,畅通特色农产品进城和农资下乡渠道。打造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推动农产品物流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共享。建立农产品应急物流系统,保障突发事件下农产品的供应。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建设。

  (三)推进交通与其他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推进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融合发展。以不影响主导功能及安全为前提,推进油气管道、高压输电线、加油站、加气站、充电站等设施与公路、铁路统一规划、协同布局、同步建设,具备条件的加强线位等资源共同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强化交通和能源在技术装备和运行服务各环节协同联动,进一步释放融合型基础设施综合效益。

  推进交通与水利基础设施融合发展。推进水网与岸上公路网络融合,统筹考虑水网通航与跨河交通需求,合理布局跨河通道。结合供水网络建设,协同改造农村公路网络。结合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完善灌区田间道生产路布局。推动水网与慢行交通网络融合,同步规划、建设沿河沿湖生态慢行交通系统。

  推进交通与城市市政设施融合发展。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加快实施并行线、连接线和瓶颈节点改造工程。补齐小汽车和物流货运车辆等停车设施短板,发展轨道交通P+R停车设施,鼓励城市立体停车楼、地下停车场等集约化停车设施建设。

  提升交通运输现代治理能力

  推动制度供给创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机制障碍和要素流通区域壁垒,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构建交通运输现代化治理体系。

  (一)深化交通运输关键领域环节改革

  构建跨领域跨区域协同运行机制。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融合发展,加快理顺一体化运营管理机制。推进全省机场错位发展和功能互补。加强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努力消除基础设施、体制机制、市场环境、运行规则等方面的不适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跨区域行政壁垒,加快太原都市区交通一体化治理体系建设,引导晋北、晋南和晋东南地区提高交通协同发展水平。

  完善综合治理组织架构。完善全省统筹各种运输方式的“大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交通运输常态化重大事项协调和督办机制。健全以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财政、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的交通运输调控体系。建立覆盖征稽、路政、运政等综合性交通执法行政体制,推进柔性、激励性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创新。

  理顺政府职责范围关系。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市、区)交通领域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明确与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相适应的交通专项资金配置,巩固公益性交通发展中的兜底性资金保障。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交通运输监管机制,严格监管交通自然垄断领域。

  (二)加快构建现代交通运输市场体系

  优化公平稳定营商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交通运输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深入贯彻“放管服效”改革要求,完善全周期服务机制,推动实行“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验合一”,打造高效便捷、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体系。

  创新市场配置体制机制。稳妥推进运输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各种运输方式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协调放开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竞争性环节价格管制,市场化调节竞争性服务收费。推进用地市场化供应,试点交通枢纽等用地地上、地面、地下分层出让,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交通设施周边工业、商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

  形成交通综合投资主体。支持轨道交通、民用航空、交通建筑、港航物流、智慧交通等领域重点企业做优、做强,鼓励产业链较长的头部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兼并和控股参股。鼓励交通融资平台在政府支持下向项目运营和商业开发延伸。创新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方式,鼓励交叉持股、债转股、股票期权等方式。

  持续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选人用人、教育培训、轮岗交流、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鼓励人才跨界交流。发挥税收优惠、办理落户、住房补贴等鼓励政策作用,提升人才吸引力,畅通海外人才工作通道。

  (三)推进交通运输投资融资模式创新

  加强政府性资金保障。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民航发展基金等中央专项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设立省级基础设施专项发展基金。重点加强公共财政及政府性基金对铁路、水运等绿色集约运输方式的支持,完善交通运输预算管理制度,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健全交通分级分类投资机制。以政府为主投资建设公益性强、经济性差的交通设施,对具有一定经济收益的交通设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以企业为主投资建设经营性交通设施。引导新型基础设施发展与实体产业和消费升级结合,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用好新型基础设施盈利性,建立与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共担机制。

  挖掘直接融资和存量融资潜力。用好“债贷组合”新模式满足部分融资需求,统筹专项债券融资和金融机构市场化融资发展。对于项目边界清晰、回报机制明确的交通项目,优先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稳步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债券市场规模,支持交通运输领域企业债、公司债、项目债等发行,争取延长债券期限。研究设立用于交通运输发展的政府投资基金,鼓励以社会资本为主发起成立交通运输产业基金。

  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交通发展。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社保基金、保险机构等中长期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交通项目建设。研究创新不同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对各类市场主体参与交通项目投资在招标门槛、资质认定、借贷利率等方面一视同仁,为民营资本提供更多项目匹配、贷款找寻等帮助。

文图由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新闻中心 提供

}

5月14日,第七届中德绿色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议会国务秘书斯特凡·比尔格等领导,以及G7、京东、大众、西门子、戴姆勒等中德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德双方围绕绿色物流最新发展政策、技术创新与应用、节能减排措施等议题展开密切交流,探索推动绿色物流协同发展。

照片从右到左分别是: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右一)、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议会国务秘书斯特凡·比尔格(右二)、G7市场总监翁蓉蓉(左一)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如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基础,搭建更高效的智慧物流体系,成为政府和企业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新命题。作为中国领先的智慧物联网公司,G7市场总监翁蓉蓉从“微观企业运营”和“宏观政府管理”层面,向与会嘉宾分享了G7近年来凭借物联网、AI技术在绿色物流、智慧物流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是绿色物流的基本需求

成本与时效,是影响物流企业稳定运行的基本要素;降本增效,是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内在需求。据G7与贝恩联合发布的《中国公路货运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物流企业成本构成中占比最大的就是油耗,约占总成本的30%,而在影响油耗的驾驶行为、路况、车况、油品、环境等因素中,只有驾驶行为是短时间内可以改善的主观因素。会议上,G7向与会者介绍了在帮助物流企业降低油耗、节能减排方面G7的一些探索。

G7通过各式各样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感知、采集运输全程几乎所有的数据,如车辆位置、速度、行驶线路、进出区域、停留时间、货物温度、货物装卸等。针对物流企业较为关心的“油耗”难题,G7的传感器不仅可以采集发动机的运行数据、燃油、加油数据,管理者更可以及时获取司机不良驾驶行为,如猛踩刹车、急加速等,企业还可以将司机的油耗与云端内行业平均油耗水平进行横向对比、量化分析,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从“人”的角度降低油耗成本,从“数据”的角度,保障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智能化、共享化运输设备,是绿色物流的重要推动力

在绿色物流的构成指标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就是绿色物流装备。G7一直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设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上持续投资,依托技术来推动卡车、挂车、新能源车等物流设备的智能化、联网化以及共享化。

在城市污染、交通和物流成本多重压力下,新能源车作为绿色运输装备的典型代表,因低碳、环保等优势方兴未艾。作为一家以技术见长的物联网企业,翁蓉蓉在会上介绍了G7在新能源车的资产管理的最新进展。基于对“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数据信息管理,G7为新能源车辆管理提供了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从技术的角度,为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G7市场总监翁蓉蓉在第七届中德绿色物流会议上做主题发言

智慧物联网,助力政府绿色物流项目落地实践

G7物联网+AI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的运营更加环保、高效,也协助政府在物流规划和管理上向着绿色物流迈进。

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G7为成都共同配送体系的管理提供了大数据基础,包括各物流发展区分布及实时进出情况监管、车辆动态监控(速度、里程、温度、车辆停留等)、车流量动态热力分布、冷链危化等不同类型货品流通轨迹、各环线负荷分析、试点企业效率和规范性评价等。

G7市场总监翁蓉蓉(左二)向德国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议会国务秘书斯特凡·比尔格先生(左三)、中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先生(右一)介绍G7参与的成都共同配送项目。

城市配送作为物流链条最后一公里,对于配送时效、配载率具有极高的要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优的路线,实现更多货物的配送?配送路径的选择、规划是关键。G7通过蚁群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指导物流路径优化,有效调度运力,减少迂回运输、重复运输,提高了效率。融入了G7的“物联网+AI”技术的成都市共同配送体系,不仅提高了城市配送效率,更促进了车辆的节能减排,减少了物流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压力。

未来,G7希望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借助更多的物流黑科技,助力绿色物流发展。

}

厦门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促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厦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厦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点建设的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之一。

“十三五”期间,我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密度、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等质量效益指标居全国前列,9条产业链(群)规模超千亿元,形成光电、生物医药、钨材料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

“十三五”期间,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政策支持、公共服务、金融贸易、市场秩序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东南区域性陆、海、空枢纽,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力的发展支撑,产业要素进一步聚集。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持续推进,枢纽辐射能力不断增强。物流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效果显著,智慧物流平台不断涌现。城市配送体系进一步优化,农村物流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和规模化,物流更加绿色化、低碳化、节能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2015年底至2020年底,物流产业增加值由312亿元增长到471亿元,增长50.9%;物流产业总收入由935亿增长到1301亿元,增长39.1%;铁路货物发送量由721.87万吨增长到754万吨,增长4.57%;公路货运量由18679.61万吨增长到20713万吨,增长10.88%;水路货运量由7371.62万吨增长到12115万吨,增长64.34%;机场货邮吞吐量由31.06万吨下降到27.84万吨,下降10.4%;集装箱吞吐量由918.28万标箱增长到1141万标箱,增长24.25%;快递业务由15086.7万件增长到54343.32万件,增长260%。

至“十三五”末,厦门港拥有生产性泊位176个、集装箱航线157条,年货物通过能力1.88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100万标箱。基本建成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前场物流园和东孚铁路编组站,组成陆路货运枢纽。高崎国际机场通航121个城市,开通航线175条,其中国际航线36条,厦门新机场加快建设。

东渡、海沧、前场、同安和翔安等五大物流产业聚集区建成一批专业物流中心,建立“枢纽+分拨中心+末端网点”城市配送体系,区级和乡镇级配送网点覆盖率达100%,村级配送网点覆盖率达73.4%。

现有物流及相关经营企业约9000家,其中5A级8家、4A级41家、3A级56家。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20年度,47家重点物流企业实现营收1337.2亿元,同比增长37.2%;利润总额36.7亿元,同比增长53.6%。

(1)中欧班列成为连接欧亚大陆和台湾、东南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实现“一带”“一路”无缝连接,成效显著。自2015年8月开通以来,截止2020年底,累计开行910列,完成71518个标箱、货值27.81亿美元。其中,2020年度开行271列,完成24198标箱,货值9.8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33%、34%。

(2)“丝路海运”影响力不断提升。截止2020年底,“丝路海运”联盟成员已超过200家,发布“丝路海运”命名航线72条。2020年度共开行2409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3.43万标箱,同比增长2.54%。其中,厦门港51条命名航线开行2111个航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8.19万标箱,同比增长2.05%。

(3)厦台海运快件初具规模。自2016年4月1日厦台海运快件实现点对点开行以来,逐步成为重要对台货运新通道。2020年度完成1340个集装箱,货物182.64万件,货值58007.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43%、55%。

(4)海铁联运稳步增长。2020年度完成集装箱51481标箱,同比增长40.46%。

一体化通关、自动化码头、数字云仓、智能配送、末端共享网络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新能源装卸运输设备、绿色包装、标准化托盘等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无纸化作业实现海、空港全覆盖,城市配送共同配送比例进一步提高,物流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产业项目招商带动成效显著,有效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合理地向五大产业聚集区集中,物流产业发展更加集群化、集约化。

(1)产业政策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制定并落实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国际物流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出台并执行降低厦门港部分港口收费标准和减征集装箱车辆、市级重点物流企业货运车辆邮快件运输车辆通行年费等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负担;出台支持快递业、冷链物流、海铁联运、海运国际航线、境外航空货运等专项领域发展的扶持政策,促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2)产业规划更加全面。“十三五”期间,编制了“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货运交通系统规划()、厦门港总体规划(2035年)等综合性规划和“十三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物流专项规划(2020-2035年)、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互联互通物流及通道规划等物流专项规划,统筹产业布局,指导产业发展。

(3)试点示范取得成效。先后开展了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现代物流创新发展城市试点、物流标准化试点、快递示范城市、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等国家试点示范工程,在物流创新、标准化建设、快递高质量发展、绿色货运配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等试点示范工程,并取得初步成效。

(4)经济贸易持续稳健发展。2015年底至2020年底,厦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3466.01亿元增长到6384.02亿元,增长84.2%;外贸进出口总额从5413.92亿元增长到6915.77亿元,增长27.7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168.42亿元增长到2293.87亿元,增长96.32%。

(5)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止2020年底,全市银证保金融机构达266家,“7+1”类地方金融机构达897家,备案私募基金管理机构354家,管理基金突破1200只,基金总规模近2700亿。金融业务提质扩容,体系日益完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进一步增多,物流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急需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国际供应链物流。

从国际环境看,后新冠疫情时代,对外贸易方向、货物出口结构、贸易方式、物流通道等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发展集国际物流网上下单、全球货仓配货、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全程电子信息监控、专业售后服务等环节于一体的专业化国际物流来保障国际贸易顺畅运行。我国将不断调整优化国际物流格局,加快“走出去”和发展电子商务,增强国际物流通道话语权,提高国际供应链物流保障能力和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在国际供应链物流领域的地位。

2.新发展格局要求物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从国内发展看,建设“交通强国”、“物流强国”成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目标,“降本、增效、提质”和“融合、创新、发展”将成为物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未来伴随“双循环”和国内需求释放,供应链管理、移动互联、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加速,专业化、社会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加快,干线通道与区域产业要素集约化程度提高,物流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发展动能、区域布局将发生深刻调整,物流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枢纽港临港产业用地不足,多式联运体系作用和规模有待提升。末端配送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城乡配送体系运行效率有待提升。供应链物流集约度不高,物流业与制造、商贸业需要在深度广度上进一步融合。产业要素集聚能力有待提升,物流枢纽对腹地城市辐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交通、物流、口岸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通关服务在市场适应性上有待优化。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为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1.提高物流产业服务水平,凸显物流产业支撑作用。

主动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定位,加快构建国内国际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海陆空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共享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升整体物流体系的高效性、可控性、稳定性。

2.发展枢纽经济,做强做大物流产业。

以供应链模式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转变物流产业发展方式,推进物流产业与商贸业、制造业、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和拓宽发展空间,塑造高端物流集聚功能,培育壮大五大物流产业集聚区,打造具有区域集聚和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培育区域新经济增长极。

构建高效运行的现代物流体系,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集聚区形成强大的高端产业要素集聚能力,海陆空枢纽功能日益完善,枢纽经济效应显著;物流产业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智能化、低碳化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国际性物流枢纽城市。

到2025年,产业总收入达185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达900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9%。

(1)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一是调整优化港区与临港功能布局。东渡港区逐步疏解现有的散货、杂货运输功能至其他港区,保持中、近洋和东南亚集装箱运输,发展国际邮轮和对台客滚,积极拓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功能;海沧港区强化集装箱核心港区功能,逐步转移现有的大宗散货业务其他港区,整合调整液化泊位区规模,改造部分液化泊位和散货泊位为集装箱功能,积极拓展保税、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功能;加快翔安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二是提升港口服务水平。重新规划梳理海沧港区临港物流产业用地,加快土地征拆,促进集约化使用产业用地;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推动海沧港区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港站、疏港快速通道建设;推动临港集装箱运输综合服务基地建设。

(2)推动陆路枢纽做强做大。调整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开发方案,配置口岸监管设施,推进厦门地区铁路货运场站功能整合。推进前场铁路大型货场、前场物流园区内部和对外通道建设,开工建设沈海高速厦门段马銮湾片区(前场二路)出入口及连接通道工程,推进兴泉铁路支线前期工作。

(3)高标准规划建设航空货运枢纽。加快推进厦门新机场、货运南区及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机场货运通道建设。

(1)拓展陆向物流新通道。以陆地港、海铁联运、中欧班列建设为载体,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搭建连接亚欧大陆,贯通中西部地区的物流新通道。

(2)巩固发展海向通道。以“丝路海运”为纽带,深化港口间合作,加密内贸精品航线,强化内支线,增强货源聚集能力,做大国际中转。加强两岸航运物流合作,推进台湾中转仓建设,做强做大对台海运快件和东南亚跨境电商物流。

(3)拓展航空货运网络。吸引高品质航空货运公司设立基地,开行通达全球的全货机航线;鼓励航空货代企业在厦建立国际货运分拨中心,进一步促进航空货运中转业务发展。优化口岸服务保障,积极推进7×24小时全天候通关、通关过程无纸化、远程查验和电子放行。

继续推进东渡、海沧、前场、同安、翔安五大物流产业聚集区建设,根据聚集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目标,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功能互补、特色鲜明、有机联动的产业集群。

(1)东渡集聚区着力发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物流、城市配送、海运快件、保税物流等业务,打造国际采购分拨与国际中转平台、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国际贸易结算支付平台、临港商品交易中心和邮轮物供基地。

(2)海沧集聚区着力发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口岸物流、商贸物流和跨境电商物流业务,建设国际采购分拨与国际中转平台、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打造临港采购分拨物流集聚区、航运物流总部集聚区。

(3)前场集聚区着力整合铁路货运资源,打造区域性陆路物流枢纽,主要发展多式联运、供应链物流和电商物流,重点落地基于物流服务的采购贸易、物流分拨、结算金融、区域总部等“四位一体”的项目,打造区域性采购分拨中心和运营结算总部。

(4)同安集聚区着力发展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的涵盖生产、生活消费品的电商物流,打造农副产品、医药、建材、家居等以国内采购、分拨、配送为特色的专业市场,积极构建集“互联网+”产业服务、“电商+快递+”现代物流服务以及智慧物流于一体的服务产业生态圈。

(5)翔安集聚区着力发展口岸物流、保税物流、多式联运、电商物流、国际采购分拨等业务,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分拨基地、跨境电商物流枢纽和航空货运枢纽。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冷库空间布局,重点支持冷链物流园区、大型高标准冷库、原产地预冷设施、冷链加工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港口、空港、陆路枢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探索冷链多式联运模式。完善城乡冷链基础设施和商超等零售终端网点冷链设施,优化冷链配送网络。

2.提升发展水平。继续推进冷链标准建设和实施。推广使用移动冷库等新型冷链设施设备和高标准冷藏车,推动传统冷库升级改造。加快共享型全程温控管理平台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和模式创新,提高冷链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1.优化网络布局。以海沧、前场、同安和翔安等岛外物流产业聚集区为主要载体建设一批具备干支衔接功能的区域性分拨中心,布局建设一批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分拨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配送中心,加强邮政、交通、电商、快递等资源整合,加快末端物流网点建设,推进“快递进村”,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物流服务覆盖率,建设布局合理、有机衔接、层次分明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

2.培育骨干城市配送企业。大力支持骨干企业做强做大,鼓励企业优化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扩大业务规模,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

3.提升服务水平。加快信息化建设,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等技术进行业务重构、模式创新,加强与电商、网络货运等上下游平台的业务协同。推进跨业融合发展,鼓励物流服务外包,推广共同配送等集约化配送模式。加强配送车辆装卸、停靠点的规划和设置,探索将城市配送车辆停靠装卸场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规范。完善配送车辆通行政策和管理措施,科学合理设置限行时段、路段,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1.加强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推动跨部门、跨运输方式、跨企业、跨产业之间多式联运信息开放共享,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以大数据应用驱动供应链物流发展,建设国家物流枢纽信息平台,推进多式联运跨越式发展。

2.加快数字化物流枢纽建设。继续推动码头、机场、货运场站等应用5G网络、无人驾驶、移动物联等技术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推进各项设施设备全面物联,打造数据共享、协同高效、智能运行的物流枢纽。

3.建设一批智慧物流园区。鼓励物流园区、中心创新园区资源数字化组织方式,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搭建智慧大脑,对接园区企业的作业系统,推动园区内各类业务、各类服务设施集群调度,整合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资源共享与运作协同。鼓励企业参与创建示范工程,建设一批作业自动化、过程可视化、产品追溯化、设施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运营网络化的智慧物流示范园区。

4.推动仓配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进仓储、分拣、配送、装卸等环节的设施设备智能化升级,推广应用无人驾驶和自动分拣技术,加快高端标准仓库、智能立体仓库、数字化仓库建设,推广使用电子仓单、电子运单,利用数字化建设重构和优化供应链业务流程,拓展增值业务。

1.优化组织模式。提升铁路货运组织水平,加密海运支线网络,提高铁路、水路运输比例。推广绿色货运配送,大力发展集中配送等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加快共享型平台建设,促进公路货运市场集约化发展。加强推广使用托盘、周转箱等标准化物流器具。

2.推广使用新能源物流设备。继续推进港口、机场“油改电”工程,进一步提高岸电使用比例。推进物流园区、货运场站等使用新能源装卸设备。加大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逐步提高新能源物流车比例,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

3.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逐步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包装物,全面推广使用电子面单、循环包装和可降解包装。进一步提升循环包装回收设施的覆盖率,扩大绿色包装共享网络的合作范围。

(六)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程

1.推进跨业融合创新发展。在国土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中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现代农业等有机衔接,统筹做好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鼓励制造业、商贸业企业物流服务外包,推广供应链物流一体化服务。

2.提升供应链发展水平。引导传统物流企业增强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加强供应链综合服务和交易平台建设,发展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技术研发、品牌培育、信用建设、市场开拓、标准化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人才培养等增值服务。继续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努力形成一批全国领先的供应链示范成果。

3.强化国际供应链物流网络建设。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强化国际物流通道,积极布局国际物流网络支点、海外仓和海外物流中心,完善全球营销和物流服务网络。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供应链重构,加速发展全程供应链服务,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七)应急保障物流工程

建立全市统筹、多元参与、互为补充、协调联动、安全可靠的应急物流机制。依托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布局建设一批应急物流基地,围绕机场、码头、货运站等重要交通物流节点,布局建设应急物流转运场站。整合优化存量应急设施,推动既有物流设施嵌入应急功能,推进各类物资储备设施和应急物流设施在布局、功能、运行等方面的匹配和衔接。加强地区应急物流网络与国内国际物流网络衔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促进彼此有效衔接、分工合理、互为补充,构建立体、综合、现代的应急物流网络。推进交通、物流、卫生、生产生活物资储备等应急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加强预案管理,培育专业化应急物流人才队伍,提高应急物流系统韧性。

(一)加强组织和协调保障

加强产业发展协调力量,推进市区两级产业发展机构建设,加强部门之间在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政策研究与评估、重大事项审议与决策等方面的联动,促进管理协同、政策协同、发展协同。完善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专家库机制,充分发挥专家在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政策决策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支持行业社会组织发展,积极参与行业治理,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

做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制造业等相关产业规划的衔接工作,保障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用地和配送网络末端网点用地,高效使用物流产业用地。引导产业招商,有效控制业务类型,合理设置容积率、投资强度等考核指标,控制物流用地成本。

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鼓励院校、教育机构开展校企合作,支持企业为在校生提供实习机会,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复合型供应链物流人才培养。

加大对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落实金融优惠政策。加强物流产业与金融、保险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完善风险补偿分担机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动降费减负,进一步放宽物流市场准入、拓宽投资领域、强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充分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推进智慧物流监测平台建设,提升决策、管理、服务水平。加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跟踪监测,培育骨干物流企业。以项目为抓手强化产业项目招商,增强产业资源要素聚集。推进物流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评价体系在政策扶持、市场准入、资质审批、贷款融资等方面的运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慧物流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