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答主只能回答自己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的问题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百度问一问这个功能,我们的答主是可以在这个软件里面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领域来进行一个回答,有的时候可能有的小伙伴们是会选择错的领域,这个时候是需要这么去更改呢?下面小编具体来讲下这个问题的解答。

百度问一问答主怎么更改领域

在百度问一问里面,最刚开始那个开头那个页面有那个标签的,如果想要转换答题领域的话,再点那个标签就能够转换了,或者你可以加入那些他们付费回答的那些群,有不同领域的你需要加入一个领域。小编建议答主们可以多添加一些话题,自己在这些话题领域都有优势,可以帮助别人。切换的窗口目前还没有看到,但是有自己优势领域的问题,都可以回答。

百度问一问答主如何查看响应率

1.你的回答要和搜索词高度对应

2.同一问题下你的回答的展现和关注都要最高。不管是自然关注也好,还是你人为去作假也好,数据上必须要达到。

3.为了搜索出来优先展现的是你那条问题,对应的问题的权重你也要刷到最高。

百度问一问答主怎么赚钱

如果想要赚钱的话,当时是要多多回答问题才能赚钱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你回答的问题需要被百度收录,或者有用户直接找你咨询,这样的话可以挣到钱。总之,答主们可以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用户解答问题,赚的一定的收入。

}

天涯社区应该还有很多人知道,但说起天涯问答,可能知道的人不多,没想到天涯也做过问答,当年天涯还是跟美帝的谷歌合作搞的,当时谷歌刚刚进入中国,为了和百度竞争,就和天涯合作开发了天涯问答,曾经也大力推广过,后来随着谷歌退出中国,天涯问答也被打入了冷宫,现在天涯问答还在运营,不过,人气很少,广告贴比较多。

雅虎搜索搞的,后来中国雅虎被阿里巴巴收购,也就被阿里巴巴接管了,再后来中国雅虎被阿里巴巴关闭了,雅虎知识堂也就停止服务了。

新浪网的问答服务,人气虽然比不上百度知道,但得益于新浪网本身的流量巨大,所以爱问的人气还过得去,这么多年了也一直还在运营,不温不火,刷广告的比较多。

4.搜搜问问、搜狗问问

搜搜问问原来是腾讯旗下的搜搜网运营的,也是为了和百度竞争,当年和百度打得十分火热,还推出了问答问题可以兑换Q币的活动,吸引了不少人去回答问题,不过,问答的却不怎么高,很多都是注水问答,想要Q币的朋友可以去问答问题。

而搜狗原本也有一个问答产品,也是不温不火,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腾讯从搜狐手里收购了搜狗,并且把搜搜并入了搜狗,搜搜这个不要了,搜搜问问和搜狗问答也合并为了搜狗问问,现在依旧不温不火。现在正在整合搜狗的技术,如果搜狗问问能借助平台发力,估计可以吸引一波流量,否则只能继续当个小透明。

百度知道是百度的拳头产品,曾经广获好评,也为百度吸引了很多流量,是中国问答类网站的鼻祖,可以说无论是天涯问答、搜搜问问、搜狗问问还是360问答、悟空问答,它们都是照着百度知道做的,至今百度知道仍是问答类网站流量最大的,很多人提问题也会优先选择百度知道。

百度知道的挑战者无数,但基本都无法挑战百度知道的地位,直到知乎的出现。

知乎一出生,就给人一种精英荟萃的感觉,相比百度知道的问答都比较初级,你问什么我就答什么,话不多。而知乎很多问题都是论文式的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可能回答问题的人可以回答几千字,从理论到案例一个都不落下,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所以很多人都莫名而来,不仅是提问题的人,很多答主也纷纷来秀一波自己的知识。

甚至是情感类问题,答主也可以潇潇洒洒写一篇千字情感文,不过,随着去知乎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也被人调侃,很多情感文是瞎编的,而且现在公知也比较多,建议谨慎阅读。

悟空问答是今日头条推出的问答产品,它一开始的目标是知乎,而不是百度知道,所以很多钱去挖知乎的答主,甚至给他们开出金额不低的底薪,就是为了打造高质量的问答社区。不过,知乎已经扬名在外,悟空问答很难达到它的,现在,悟空问答更多的还是像百度知道而不是知乎,恐怕抢走的更多的还是百度知道的用户。

最近,今日头条也宣布了悟空问答APP即将下架,以后还是可以在头条问答继续提供服务,这也代表,悟空问答挑战知乎失败了。

360搜索提供的问答服务,问答服务好像也是搜索引擎必备的服务,无论是什么搜索引擎都必须做问答产品,所以360问答更多也是防御性产品,为了给用户多一种选择,而没有花大力气去宣传推广了。

17173是搜狐旗下的游戏资讯门户,经常游戏的朋友应该都去17173逛过,游戏问答是17173推出的特色产品,主打游戏类的问答服务,游戏玩家比较多。

ZOL中关村在线是一个IT资讯门户,IT爱好者经常逛的门户网站,手机、笔记本测评很多,ZOL问答也是一个主打IT类的问答,活跃度一般。

太平洋汽车网推出的汽车类问答,不过,活跃度也比较一般,最近一条提问已经是2020年10月份的事情了。

各位朋友,你们玩过哪些问答?

}

问答网站行业终于迎来曙光,成立10年的知乎即将赴美IPO。然而,去到知乎身后的问答网站行业来看,它已孑然一身,其他问答网站要么悄然倒闭,要么风光不再,奄奄一息,唯有知乎稳居金光之上。知乎成功的背后问答网站行业发生了什么?知乎未来的敌人又是谁?

2021年1月13日,知乎刚刚度过十周年,但许多人并不知道知道已有16年历史,比知乎要早得多。

问答网站曾经在中国十分流行,特别各大搜索引擎,纷纷推出问答网站,比如知道、知识堂、奇虎问答、问答、搜搜问问等。

除大公司旗下的问答网站外,其他中小型公司以及站长也纷纷以知道、搜搜问答等为模型,推出各种类似的问答网站,问答网站的模板甚至能直接下载,站长们只需自己购买域名和服务器即可低成本做成一个问答网站,、太平洋网、宝宝树等垂直网站也都推出了问答频道。

飞速发展的问答网站让CEO李彦宏都不得不重视,2007年6月,李彦宏参加了百度知道的2周年庆典,他透露称,每天有超过1000万用户使用百度知道,百度知道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动问答社区。

问答网站怎么赚钱?当时谁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但问答网站所带来的流量和用户高速增长却肉眼可见。从搜索引擎的角度来考虑,用户从搜索引擎内获取信息,不少都是以长尾词的形式来搜索,比如“北京有哪些好吃的饭店”、“苏州哪里好玩”等,问答类内容与用户的需求天然匹配,而、、搜搜等却可以将这些问答流量留在自己平台上。

不像现在内容平台动辄几千万元、上亿元补贴创作者,早期的问答网站纯粹走“无酬的动机”路线,问答网站只需超低的成本即可吸引成千上万用户在平台上贡献内容。

到知道成立5年后,百度知道已经为网友解答了超过8800万个问题,每天使用百度知道服务的网友达到2.5亿人。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的巅峰,也塑造了百度知道的巅峰。百度知道累计解决问题的数量一度从1.4亿(2011年)突破到2亿(2012年)、2.3亿(2013年)、3.2亿(2014年)、3.7亿(2015年)、4.13亿(2016年)。

危机不在内部,就会在外部出现,知道继续保持增长。不过,问答网站行业却迎来了新对手,2011 年 1 月,问答社区知乎上线,王兴、王小川、徐小平、马化腾等当下的大佬早期都是知乎的深度用户,严格的邀请制让知乎成为一个内部封闭的高质量问答社区,也让互联网从业者对知乎产生了好奇心,因此,当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后,不到一年时间,知乎的注册用户暴增10倍至400万。

走流量和通俗化的知道,跟走高质量问答社区的知乎,从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轨道,百度知道向下,知乎向上

知道最后一次举行大规模周年庆活动是2017年,李彦宏这次并未亲临曾被寄予厚望的业务活动现场。压倒百度知道的两座大山是:

第一,移动互联网到来,知道此前过于依赖百度搜索给予的流量支持,而移动互联网最终还是要拼独立App的能力,百度知道App在移动端并未做起来。当然,这不是百度知道自己的问题,问答、新浪爱问、360问答等问答产品同样面临移动化失败。

第二,单一问答形态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比拼的是各个App留住用户的能力,低至的垃圾流量用处不大,而知道等问答类App内容质量普遍偏低,同时在内容形态上又不够丰富,用户下载一个问答App干什么呢?百度知道、问答、新浪爱问、360问答们没能为用户解决这个核心问题。

截至目前,知道累计解决问题量近6亿,远远超过知乎,但百度知道在移动端的表现被知乎“吊打”,百度手机助手显示,百度知道App的下载量仅为1223万,知乎的下载量接近前者的3倍,应用宝、华为应用商店等平台上,百度知道App下载量更是远远低于知乎。

知道曾经是知乎最大的竞争对手,但百度知道如今的战斗力明显不行,只能看着知乎扶摇直上。与百度知道类似的问答、新浪爱问、360问答等问答平台虽然目前还在运行,但它们的表现比百度知道更弱,离知乎的距离更远。至于曾经模仿百度知道、知乎等建立的低质量问答网站,当站长们看不到赚钱的时候,早就关站琢磨其他赚钱的新点子,一个域名才70块钱,失败了亦无所谓。

知乎的第二波竞争对手是悟空问答。

悟空问答脱胎于今日头条。2017年,业界传闻悟空问答从知乎高价挖走多位大V,今日头条每月补贴支出超千万。悟空问答更是表态2018年将花10亿补贴答主和普通用户。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悟空问答被大力支持阶段,答主回答问题的流量有时能突破百万次,更高甚至能达到千万级别。

强势补贴答主的悟空问答与佛系的知乎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不仅给答主每月现金补贴,答主回答热门问题还会有流量补贴,而答主在知乎上却得不到任何现金方面的激励,好不容易接个软广告,还有可能被知乎折叠。

悟空问答有钱,有流量,也有用户基数,但好景不长,当今日头条不再对悟空问答进行高额补贴后,悟空问答的数量出现下滑。2021年1月13日,悟空问答发布公告称将于2月3日正式停止运营,关闭服务。

悟空问答来得快也去得快,知道运营了十几年,知乎运营了10年,悟空问答仅运营近4年就宣布放弃,这也意味着悟空问答挑战失败,而知乎继续成为“剩者”。

外界对悟空问答的失利有过多种解读,若回到字节跳动来看,核心问题是悟空问答在头条大力“输血”后并未获得高速增长,若再考虑到盈利问题就更加压力山大。对于字节跳动来说,无论哪项业务,最终还是要从赚钱来考虑

知乎招股书显示,2020年知乎总营收13.52亿元,同比增长101.7%,净亏损5.18亿元;2019年,公司营收为6.71亿元,亏损金额达10亿元。

就知乎而言,其2020年表现非常好,但若将知乎的营收与字节跳动进行对比,前者对后者来说意义不大。字节跳动在去年末的估值就超过1800亿美元,的上市无形中推高了字节跳动的估值,快手目前市值近1650亿美元,日活远远超过快手的抖音估值显然不会比它低。而信息流业务方面,字节跳动的表现同样不容小觑。

悟空问答更像是字节跳动的一次新业务尝试,至于数十亿元投入,对字节跳动而言,压力也很小,无论是青云计划,还是最初的千人万元计划,字节跳动的投入都不小。

悟空问答虽然关停,但问答仍然与今日头条进行了融合,这样算下来,字节跳动并不亏。

与高调的悟空问答相比,旗下的UC也曾进行过问答产品尝试,2016年,UC浏览器在App上推出了一个新的版块UC问啊,不过,运行一段时间后,UC问啊就悄然下架。

随着知道这类早期的问答网站影响力急剧下滑,悟空问答挑战失败,知乎总算“剩者为王”笑到最后,成为问答社区中最独特的存在。

如今已没有平台能成为知乎的对手,知乎未来的道路看起来一马平川,纵情向前,但知乎的未来也有敌人,就是它自己。

首先,商业化问题。知乎招股书发布后,外界对知乎的盈利能力产生了质疑。招股书显示,截止到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上拥有超过4310万内容创作者,平均月度活跃用户达到7570万,平均每个月的内容浏览者为4.69亿。一个平均月活达7570万的平台,年营收仅为13.52亿元。

拆开知乎的营收结构来看,更是让观众大吃一惊。

招股书显示,2020年知乎广告收入为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占总收入比例达到62.4%;付费会员收入为3.2亿元,同比增264.2%,占比为23.7%。内容商务解决方案营收为1.36亿元,占比10%,其它收入为5263万,同比增长1083%,占比3.9%。

有些用户认为知乎上的广告比例已经很高,有些用户则认为知乎仍然很“克制”。对于内容型平台而言,广告是非常重要的盈利点,但广告所带来的问题是用户体验不佳,因此,知乎需要做到广告颗粒度与用户体验之间的平衡,广告投放频次过高,用户体验就很差,广告投放频次过低,广告营收就会下降。

另外,广告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当企业预感到经济不够景气的时候,会降低广告投放量。

从视频网站行业来看,B站、爱奇艺都在降低对广告营收的依赖。从2018年Q3季度起,会员营收就逐渐超过了广告收入。2020年Q4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来自于广告的营收为7.224亿元,仅占哔哩哔哩总收入的18.8%。

广告仍然是目前知乎主要的盈利点,未来能否摆脱广告依赖症,会是知乎的一大考验。

知乎未来在商业化上的想象力是知识付费。招股书显示,知乎平均每月付费会员数从2019年的60万增长到2020年的240万。2020年第四季度付费比例为4%,较2019年第四季度的1.8%增长122%。

知识付费是一门好生意,但关键问题在于,知乎能否将这块业务做大做强。不同于此前知乎对于答主的“一毛不拔”,知识付费需要与大V们分成,而且平台的营销投入也可能大幅度提升,换了一种路线,知乎能否玩得转非常关键。

其次,打败时间。知乎虽然没有明确的竞争对手,但是知乎并没有突破“小而美”公司的范畴。从营收来看,知乎与主流互联网公司差距甚大。从用户量来看,截至2020年12月,知乎注册用户总数达到3.7亿人,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平均MAU为7570万,知乎的用户量与主流互联网公司仍有差距。

信通院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Q4,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共有178家。在中国中概股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走向下坡路,或是退市,或是被巨头们收购。“小而美”类公司自身若不够稳健,很容易被时间给打败。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主要盈利空间,越来越受巨头的制约,无论是新兴的业务,还是旧有的业务,巨头们都有机会高举高打,“小而美”类公司很难与之竞争。信通院的《2020年四季度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运行情况》显示,TOP10企业营收占178家上市互联网企业总营收的82.1%。

知乎把其他竞争对手都熬得差不多,接下来就是自己的煎熬,需要死磕商业化,死磕“破圈”。外界对知乎的短视频化也有质疑,实际上深度图文要想短期内快速实现高质量短视频内容,难度非常大,对于知乎的用户而言,重点在于“答案”,而非短视频。

周源曾经在2016年的愚人节当天发了一条视频称,“值乎”是知乎的商业化尝试,目标是要做到月流水20亿人民币。现在,知乎年营收都离20亿还差得远呢,希望知乎能早点完成周源的“目标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领域存在的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