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什么游戏?

登录优酷,尊享品质观影体验

VIP登录,跳过广告看大片

  • 益智小游戏:这是小蜜蜂还是蝴蝶呢?

}

以下文章来源于张华读书会 ,作者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兼CEO

整理自少年商学院视频号直播

点击下方「预约」即可预约下场直播

今天,咱们来聊聊「游戏」,聊聊如何利用游戏思维引导孩子自我管理?这个主题听起来有些贪心,贪心在于怎么样让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孩子沉迷网络游戏本身就是一个让我们歇斯底里的事情,而倒过来让游戏成为引导孩子自我管理的抓手,这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所以今天,我会把这两个话题融合在一起,与大家聊聊游戏的本质、逻辑以及相关机制等,帮助各位家长朋友在游戏这方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管理,给到大家一些具体的方法论和建议。(*文末有关于游戏化教育的书单、纪录片资源推荐)

关于游戏这方面,我想问大家一件事情,在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上,你比较欣慰的一点是什么?我知道你一上来就很想吐槽一下孩子,说他打游戏、沉迷各种游戏、不自律等等。这些问题我偏偏不问,我就问,在孩子游戏这件事上,哪个点是你比较欣慰的?

我想说,游戏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每个人对于孩子玩游戏,还有那么一件事情能够聊表心意,还是挺欣慰的。今天我不是讲鼓励孩子打游戏,我们来聊聊游戏的本质,聊聊怎么在玩游戏这方面引导孩子自我管理,再聊聊游戏的逻辑、机制等。

我先给大家抛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在我们《教练式父母成长营》课程里面也有展示,我将其中的一小部分截取出来,分享给大家。

我说:"请先卸下防御:游戏从来都不是洪水猛兽。"这里面还有一句话我也特别喜欢,游戏是人类的本质。

以前我们经常说,什么事物的本质是什么?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什么?费曼学习法的本质是什么?今天,我不想先说游戏的本质是什么。我想说4个观点:

1.游戏本身就是人类的本质,是除了思考之外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

2.游戏是充满想象力的探索活动。学习和体育运动也是游戏。

3.游戏是自由自发的行为,它带来乐趣、生机和活力。

4.游戏是创新的催化剂。与其试着把事情做好,不如试着进入"游戏模式"。

这几个观点乍一看可能比较理论,但是我觉得一开始抛出这样的理念,还是想让大家在意识上能够卸下防御,不要特别着急说,怎么样控制我们家孩子玩游戏?请你把控制这个词先去掉。

之前我也整理过两篇关于游戏化思维的文章:大家都可以看一看,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游戏这件事情,我今天想讲两大模板。

第一个模块就是「游戏五问」。当孩子沉迷游戏,或者说你担心他沉迷游戏的时候,有五个问题你需要去问他,或者跟他探讨。第二个模块我想讲一讲游戏的「四重境界」。这是我的核心内容,接下来会一一分享给大家。

咱们先来讲讲「游戏五问」。「游戏五问」的意思是,几乎所有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离不开游戏。我们以前说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不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了,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公民,公民有很多权利的。

所以说,我们不能剥夺数字公民游戏的权利。但我们又担心孩子沉迷游戏,一方面你不会给孩子选游戏,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很多其他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要和孩子一起探讨五个问题,或者说向孩子提问。

一问: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列出来三款游戏。

你知道孩子最喜欢玩的三款游戏吗?什么叫最喜欢?我们来定个义,有两个意思:乐此不疲;对他来说是正向促进。这个问题什么意思?意思是你要了解孩子最喜欢的游戏,包括好游戏,也包括不好的游戏。

二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款游戏?写出3个理由。

问问孩子喜欢这款游戏的原因,并让他说出三个理由,这样有助于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喜欢的游戏。

三问:你能不能把游戏的机制教给爸爸妈妈?

你觉得这款游戏很好玩是吧?那妈妈,或者爸爸如果想跟你一起玩,怎样能够快速上手?你能不能简单直接地教我们?

四问:这个游戏有没有bug?如果有bug,假设你是游戏设计师,你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这其实是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游戏设计师,你肯定发现了游戏里面的bug,那么,你可以怎么改进?

五问:你需要什么支持?

问一问孩子需要什么支持,这个问题我稍微圈点一下,什么意思呢?有两个意思: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玩的是一些非常好的益智类游戏,那你可以跟他一起去探究同类型的游戏。或者说孩子喜欢玩《我的世界》这种游戏,那么全世界的孩子都喜欢玩《我的世界》吗?这时候呢,你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图书或者视频资源给他看,这是一方面的支持。

「心理支持」的潜台词是,每一个沉迷游戏的孩子其实都是他个性的呈现。这个个性可能是争强好胜,也可能是他内在的一种情绪的表达。

比如说孤独,比如说孩子爱争第一,在现实生活当中他得不到成就感,但在游戏中获得了满足感,这是一个支持。这个支持是心理的支持,也是情绪的支持。

每个孩子沉迷游戏,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都是他性格的呈现,甚至可能是他的人格或者性格的缺陷。那么在这方面,你能给他什么支持呢?

比方说孩子争强好胜,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批评这些争强好胜,爱表现的孩子,会跟他们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者说你怎么那么爱炫耀呢?甚至还会有别的同学和老师去说他,他就感到非常受挫。

虽然我们说谋求进步而非展示才华,但是10岁之前,孩子有一些才华,想展示给大家看,想争第一,这有错吗?没错呀。而在游戏当中,他可以展示自己勇争上游的能量。

这个时候折射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争相好胜,与人相处的时候展示才华方面的尴尬,其实你应该支持他,无论是话语的引导还是一些策略的方法,这就是支持。

每位家长朋友都应该对喜欢玩游戏的孩子或者沉迷游戏的孩子提出五个问题,并且要找到适合的场景和状态,不要用质问的口吻,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这样他才愿意跟你交流。

否则每次孩子一玩游戏你就往旁边一站,他会很害怕,就像考试的监考老师一样,又或者是其他角色,他就不肯开口。所以就要先建立情感链接和信任。

这五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是换个角色看待孩子玩游戏,或者说换个角色让孩子看待你去管理他玩游戏,大家能够明白吗?

我觉得游戏其实是了解你的孩子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孩子的特长优势、性格特征等缺陷都在游戏当中。这是难得的机会,但是有很多焦虑的家长真的不但错失良机,而且还因为打游戏这件事情跟孩子的关系非常僵化,甚至产生巨大的冲突。

那么我接下来讲讲关于玩游戏的「四重境界」。

从字面意思大家应该也有基本的了解,上面我所说的如果孩子对电子游戏比较沉迷,有五个问题要去探讨,其实再看这四种境界,你大约知道我要说什么了。这四重境界就像一个金字塔,与学习的四重境界也很相关。

第一重境界,共玩与共情。

我真心觉得每位父母都应该跟孩子一起去玩一款游戏,玩游戏可以"一箭三雕"。

首先,最关键的就是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可怕,在游戏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一上来就敌对矛盾。

其次,就是能够共同享受亲子关系。在亲子陪伴的时候其实很多种陪伴方式,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打游戏这个陪伴方式抛除在外?

最后,我认为游戏是孩子个性的呈现,你能近距离观察他的兴奋、焦虑、着急、孤单。你能了解你的孩子的多元情绪,就在那几分钟,或者10分钟、20分钟,这是难得的机会。

所以,共玩、共情的意思是每个父母应该有那么一个机会和孩子一起打游戏。

第二重境界,想象表达。

想象表达的意思是,围绕游戏,我们可以去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想象,第二件事情是表达。想象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表达是一个输出的过程。

举两个小例子,我在《世界是我的课堂》这本书里面记录了很多故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的孩子在八岁的时候,一方面他打游戏,另一方面学校要写作文。

他那时候玩的是植物大战僵尸,或者说一些动物类的游戏。正好学校有一次写作文,要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动画,创造一个卡通形象,编故事。其实我觉得这个作业还是挺酷的,但是对于八岁的孩子来说,他是一头雾水。

当他放学回来以后就会问我说,这是什么意思?怎么编作文?我跟他说,你自己不是喜欢玩游戏吗?你看,游戏里面就是作文。他说什么意思?我说,老师让你创造卡通形象或者人物,然后再编一个故事,那么你打游戏不就是在编故事吗?

他若有所思,但他时候的心智还不足以说我打游戏其实是想象力,是在创造故事、编故事的过程,他还没有这个认知。

但是,我引导他做了一件事情,我说,你跟爸爸做一个互动游戏。现在你就是导演,咱们先说一下,你想创造什么形象?他说我属兔的,想创造一个关于兔子的形象。然后我跟孩子说,这个兔子的形象是什么,有怎样的故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现在闭上眼睛,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

我继续说,我不是带你去过草原吗?去过青海的格尔木的草原、雪山、沙漠、盐湖。咱们再回到过去带你去过的草原,你想象一下,咱们全家又去了一次,又回到了那。我还给他播放了背景音乐,做戏做全套。

然后我说,你看到没有?草原上有一棵树,那棵树还挺粗的,是一棵非常古老的树。他说看到了,比较远的地方有一棵树。听到他说看到,我特别开心,我说你仔细看看树后面有没有东西,千万不要睁开眼睛,闭上眼睛看一下,是只小兔子啊。他说,看见了。我顿时就觉得,这孩子孺子可教,上道了。

接着我让他描述一下兔子的形象是怎样的,他说是比较瘦小的,内心狂野还有龅牙。他说了好几个形象,我问他,如果用1个词来概括它的形象或特征,你会用什么词?

他说,疯狂。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疯狂兔。我说你不要睁开眼睛,你创造的角色疯狂兔,它今天从树后面探头出来,是有任务的,或者说它今天主要想干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我让老大往后退一退,你挡住了,他还真的往后退了退。我觉得这真的很像一个游戏,真的让人沉浸其中。我问他,你觉得它今天要出来干嘛?他说,搬大树。我说,这么瘦下的小兔子竟然这么厉害。

正好那段时间他看了西游记,所以就说,小兔子最近去拜了师傅,前几个师傅都不愿意收它为徒,只有狮子被小兔子的诚意打动了,就收了它为徒。它其实修炼了一个本领,它今天出来是想施展一下才华,想把大树给搬起来,但是它也不知道自己本领到底真的能不能搬动一棵大树,所以它今天想默默一个人出来试一下。

大约这么一个过程吧,半小时后,我跟他说,可以睁开眼睛了,故事结束了,你的作文非常精彩,爸爸给你鼓掌,爸爸觉得你讲的故事特别棒,爸爸给你录音了,还将录音转成文字了,有3000字,这就是你刚才写的作文。老师让你写300字,肯定没问题。听完,他非常开心地去了书房,最后写了800-1000字,也获得了老师的表扬,非常开心。

从此以后,他有两件事情发生了改变,一件事情是显性的,另一件事情,我们根本都不知道。显性的那件事情就是他愿意跟父母谈,或者说在玩游戏的时候愿意谈游戏场景,甚至虚拟想象一些场景,然后眉飞色舞讲给我们听,或者讲给弟弟听。

第二件事情我们一年之后才知道的。到九岁半的时候,我们突然在他的书桌上发现了疯狂兔的故事,他在继续创作。因为他第一个故事写了1000字,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甚至觉得他有创作的天分。

那段时间也正好是《千与千寻》、《龙猫》这些电影重新上映,所以他就在上面写,我想做电影导演,我也要去创作,做动画电影。而且他不只是把疯狂兔的故事写了第一集,还有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越写越长。

当我们看到他写的故事的时候已经是2020年,也就是疫情期间的第五个故事了,前面这四个故事加起来已经写了1万多字了。

从此之后,我就特别欣赏他,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在他玩游戏的时候,就没有刻意地制止他。疫情期间,我们全家人在河南的老家待了一个月,那时候他继续创造疯狂兔的故事,到现在为止,疯狂兔系列已经写了5万多字。

后来他也跟着老师学漫画,想要把疯狂兔的故事变成漫画,既当编剧又当图画创作者。这就是我们家的故事。

我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晒娃,我想说的是这一切的根源来自于两个点:玩游戏、父母的引导。

孩子很喜欢玩一款益智类游戏的时候,你不但不要把它当作洪水猛兽,而且还要抓住机会,让孩子讲出故事,讲出他要创作的故事。无论是文字表达、画画创作还是像我说的闭上眼睛念念有词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把这当成是亲子陪伴的过程,那么你就会在游戏中让孩子沉浸式地提升了他的很多能力。这就是我所说的第二重境界。

在我这里,规则有两个:第一,怎么样约束孩子玩游戏?第二,怎么利用游戏规则?

先讲讲第一个规则,怎么给孩子制定规则?这时候你可能会问,华哥,你家里有三个儿子,你的孩子打游戏吗,你给孩子打游戏制定了什么规则,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我想说,孩子肯定打游戏。

我想问问大家,规则的核心是什么?或者说规则是用来干什么的呀?这个问题我在直播间也曾问过大家,而在《教练式父母成长营》课程的「第15课:如何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习惯?」,我也有提到规则。

我们一般说规则是用来遵守的,但在课程里面,我把规则分为3类,或者说用来做3件事情

1、规则是用来遵守的。

道德底线、法律意识必须有,这是绝对不能触碰的。遵守法律是永远必须遵守的规则。

2、规则是用来参与、制定的。

之前我和大家讲过,如何引导孩子举办家庭读书会?那么举办家庭读书会的规则是不是可以一起制定?家里人一起做家务劳动,那么做家务劳动的规则是不是应该与孩子一起制定?

3、规则是用来打破的。

孩子发现班里面的一些班规过时了,然后去跟老师说,老师觉得被孩子挑战权威了,会有点不高兴。回到家后,妈妈也跟孩子说,别人都不说,你说干嘛呀?虽然是过时了,但是老师也知道。我其实是非常排斥这样的妈妈去教育孩子。孩子愿意去推翻或者说让管理者去改掉规则,这是非常大的能力,非常高的意识。

接下来,我会从几个维度,给到各位家长朋友4个建议

孩子和家长要一起制定玩游戏的规则

孩子玩游戏时间的规则,一定要共同参与制定以及修订。如果运行了一段时间,觉得不太合理,那么就可以每月或者双周修订一下。既然是共同参与制定、修订,那么也能够打破。我们家现在的规则是:

周一至周五,每天回到家有15分钟的游戏时间,周六周日有1个小时的游戏时间。

如果你能够积极地完成课后作业,或者说每周制定的计划,那么每天可以奖励15分钟游戏时间。

上面我们家的规则制定里,其实是有激励机制的。一款游戏它之所以被称为好游戏,或者说这款游戏让人沉迷、乐此不疲,一定是因为它做到了5件事情。我把它归纳成5个词,分别是:目标、规则、奖励、自愿参与、能够享受到快乐。有了这五点,就可以称之为好游戏。

其实如果不说游戏,如果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能够借助5个词,那么他的学习效率、自驱力等自然也会提高。

给孩子推翻激励机制的机会

如果制定的机制不合理,你要给孩子机会去推翻它。举个例子,我们家老大老二每天都带着ipad上学,他们老师布置的一些作业就跟游戏相关,譬如说《我的世界》这个游戏,可能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iPad玩。你规定他只用15分钟,这显然是不可以的。

如果这和你原来制定的家规不符,它们之间该怎么获得平衡呢?如果他不遵守规则,会获得什么惩罚?我们的做法是,让他提出来,你觉得《我的世界》日常要用到,那么一天的上限是多少?我们说孩子如果制定目标,可以比他的能力高一点,但是够一够要够得着。

但是在约束孩子,尤其是游戏时间管理上,你要比他列出来的上限再低一点。比如,他说你每天应该给我三个小时,我不生气,但是你要跟我说你为什么需要三个小时?告诉我这三个小时是怎么分配的,你是输出了什么?要给我讲一讲。其实我们又回到第二重境界,想象与表达。孩子有任何过分的要求并不可怕,你让他表达出来,说出理由。

最后,在《我的世界》这个游戏,我要求将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但是有附加条件:每周回来,你要跟我讲一讲,把你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用费曼学习法解释、表达出来。如果你不愿意,没有关系,不愿意就减时间。这就是「奖励机制」。

意思是让孩子知道游戏规则是可以打破的,他肯定是要为自己争权益的。数字时代的公民当然要为自己争取权益,社会上的任何的社会公民也应该为自己争权益。而不要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着别人去为自己争权益,每个人都要勇敢地为自己在社会上所受到的不公去发声。那么孩子也是,在家里面,他觉得对他不利,他要争权益,这事是正常的呀。

之前我给大家讲的时间管理里面有一个方法叫时间统计法,意思就是单独记录一下每天真实玩游戏的时间。记录不是为了算账,只要你登记下来就可以了。以月为单位,有两个时间表。一个表上写的是,我原来制定的规则是周一至周五最多在家玩半小时,周末一小时,这是规则的时间表,另外一个表是每天真实玩游戏的时间表。

这是干什么?是为了时间统计、分析,而不是为了批评。你会看到,比如说最高的时候,制定的规则都是半小时、一小时,但那天你玩了四个小时。那就需要回顾一下那四个小时,你到底做了什么?如果有几天,玩游戏的时间没有超过规定的时间,想象一下为什么没超过。

这个时间统计会让孩子对时间有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更深刻的理解来自于两个。

首先,他会看到自己玩了很多游戏或者用来很多游戏时间。为什么?因为我们说,孩子的心智和大人的心智是不同的,孩子在他感兴趣专注的事物更容易达到心流的感觉,他真的不觉得自己玩游戏玩了那么久。

你跟孩子规定15分钟的游戏时间,如果到了15分钟他还要玩,你可能会发火。我给你两个建议:

你问他,还要再晚5分钟,还是10分钟?给他两个具象的选择,他肯定会说十分钟。好,接下来这10分钟我就不走开,我就站在他旁边,他大约玩到9分钟、10分钟的时候,就会把手机等电子产品交出来。你也不要生气,最好在旁边也不要盯着他,不要怒目相视。你在旁边拿本书,可以干你自己的事,但就在旁边等着。

这比你一边吆喝生气更好,因为孩子真的觉得15分钟转瞬即逝。我想说的是,时间统计是让孩子看到其实他在游戏上面花了很多的时间,让他看到他认为的时间流逝和真正花的时间是有巨大差异的。他自己会在最高和最低的时间利用上,有一些自我的反思。

比方说他那天玩了4个小时的游戏,他回忆起来后,会发现那四个小时什么也没干,也不愉快。真正的游戏是让人有心流的感觉,那么他自己就会说,那天真的是有点浪费时间了,下一次这种情况,两个小时就够了。

他没有玩游戏的那几天,你可以表扬他,你看你那几天都没玩游戏,不是也很充实吗?不是也很开心吗?虽然那几天你没有玩虚拟游戏,但你跟同学参加了户外活动,过得也很充实。

你要让他觉得不只有虚拟游戏才让他有那么强的愉悦感,但你一定要把时间拉长。你如果不拉长,不把镜头拉远,每天看到孩子一碰手机、ipad就来火,你就丧失了我说到的亲子陪伴、自我管理、规则制定,还有时间统计的机会。

这一方面主要针对15岁-18岁,初高中的孩子。我想问一下各位家长朋友,有没有孩子已经15岁了,或者是上高中了,在游戏这方面让你有些烦躁,你不懂怎么去引导他,说了他也不听的?

在这里我有3个建议给你:

把《神奇的设计思维游戏书》这本书当作礼物送给他。

为什么送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非常好玩。设计思维是什么?设计思维不是设计师思维,设计思维是原来在谷歌、苹果创业公司里面,新产品迭代的一种方式。它让人更有同理心,真正站在用户角度、客户角度去迭代产品服务的一种方法。后来在全世界的高校里面流行,再到中小学。

2014年的时候,8年前,少年商学院获得了斯坦福大学d.school创办人的授权,向中国孩子推广新品的方法论,用于青少年创业创新。在国内设计思维里面,这个领域做得非常好的是中国传媒大学,书的作者的是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学院院长,是个女教授、女老师,在学界非常优秀。

我想说的是,你可以看看游戏思维怎么样用于创业、创新、创造,这本书讲得通俗易懂。举个书里面的例子,当你无聊的时候,你去户外溜达15分钟,能不能找到一件有意思或者你有意识被吸引住的东西,观察五分钟,看看观察到了什么。

在企业里面或者大学团建的时候,我们经常要自我介绍,每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书里面就讲到了用游戏化思维,你的故事我来说,互相认识之后,每个人列出自己的3个标签。

然后,简短地讲一下3个标签曾经历过的一件小事情,以此来证明自己的3个特质。说完以后呢,你完整的故事不是由你自己来说,而是让旁边人来说。这样是不是就更增加了彼此的理解与信任,以及表达能力?书里面还有非常多的游戏设计思维方式,家长朋友和孩子都可以看一看。

我觉得15岁、16岁,年龄也不大,还是个孩子,说小也不小,已经是人高马大了。这时候,你要找到把适合成年人领域的思维方式用游戏化方式优化的内容、资源、机会给他,就会非常棒。

给孩子看一部纪录片,名叫《Not a Game》。

这部纪录片很适合中学生去看。从这部纪录片中你可以看到,游戏到底有多大可能性。(点击下方「预约」,并返回公号首页回复"领资源"入群,即可获得观看方式)

首先,里面讲到了有一个孩子,他从小喜欢足球,但后来因为一场交通事故,双腿瘫痪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足球梦破灭了。但他在足球电竞这一方面,却有了不起的成绩。这个孩子的故事真的非常励志。

其次,纪录片中还讲到了现在很多孩子都有抑郁心理、抑郁症、焦虑症等。那么是怎么通过游戏来引导他们做疗愈的,这个原理是什么,怎么做?在纪录片里面都有详细地呈现。

所以,当高中生去看这样一部片子的时候,我相信就跳出来了每天一回家就躲着父母,说:"你每天住校,妈妈看不到你了,你又打游戏,多无聊。"每天谈这些话题真的很无趣。

你把《神奇的设计思维游戏书》给他看看,把这部纪录片给他看看。我相信,孩子即使在上高中,但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孩子之间重新建立了情感链接,最关键的是能让孩子看到了游戏的更大可能性,游戏化思维的更大社会效用。

让孩子去全球的一些大学所开设的关于游戏设计的专业,了解游戏实验室是做什么的。

之前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学院院长税琳琳老师曾来直播间跟我连麦,她跟大家分享过,全球关于游戏实验室或者说一些大学开设的关于游戏设计的专业,他们到底是做什么的?

如有机会,还可以学一门课。我有看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课好像开放了,你可以让孩子去研究一下游戏。税琳琳老师说国内有传媒、中传和北航,国外也有很多大学了。你可以搜搜这些游戏实验室到底在做什么,看看这些游戏设计师,他们的职业启蒙、思维方式、成长故事是什么。

最后,如有机会,可以让孩子找一个师傅。我们经常说学徒思维,让他近距离跟着一个设计师进行学习、交流。

因为只有当你从一个游戏玩家、消费者、旁观者,到一个行业的观察者,甚至创造者的角色的时候,我相信一个高中生的心智,他能够对游戏的可能性,甚至游戏成为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都会有很多的灵感和想法。

《汉字中国》卡牌桌游设计。

大家都知道何芙蓉老师所写的《汉字中国》这套书吧,很多家长朋友都有买。我觉得这本书特别好,所以就在想,怎么才能帮何老师做些事情?

我就想进行更多地延展,一方面把这本书变成了《汉字中国人文素养课》,另一方面,我希望把《汉字中国》这套书的变成卡牌、桌游。你想想,春节期间大家一起玩一些关于汉字、中国文化、人文的东西,玩一些家庭亲子游戏,多好呀。

所以,我就把税琳琳老师介绍给了何芙蓉老师认识,税琳琳老师也很给力,她把《汉字中国》变成卡牌、桌游当成了一个课题。然后让传媒大学的学生进行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做方案。

一共有50个学生,分成了十个小组。这十个小组都分别分享了各自的游戏设计方案。并且税琳琳老师还邀请了三国杀的游戏设计师来做学生们的点评嘉宾。如果你的孩子在游戏设计这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到时候我可以邀请他来参与一下。

如何避免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如何让孩子借助游戏化思维提高学习自驱力,引导孩子做自我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

但是,华哥今天做了3个拆解。

第1个拆解是游戏的本质是什么?第2个拆解的是硬核部分「游戏五问」。孩子沉迷游戏也好,对游戏感兴趣也好,有五个问题,你去问问他,或者共同探讨一下。这对于了解孩子,让孩子跳出沉迷以及与你对抗有很大的帮助。第3个拆解的硬核板块是关于游戏的「四重境界」。如何让游戏不仅不影响孩子,甚至还对孩子有正向的影响?这部分我也讲得很详细。

希望我所讲的东西能够帮助各位家长朋友更好地引导孩子。

最后,关于游戏化家庭教育,我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书单,大家可以选几本来看一看,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

资源领取|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并返回「少年商学院」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领资源】入群,我们会将纪录片《Not a Game》的观看方式发送给您。

}

有没有大佬能看出来这款游戏叫什么名字啊?... 有没有大佬能看出来这款游戏叫什么名字啊?

上海翌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_

如果是在工作内容上来说,2d游戏角色是游戏原画里的一个分支。 游戏原画是游戏制作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原画师要根据策划的方案,设计制作出一整套游戏的美术方案,其中就包含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游戏UI等方面。后期,游戏建模师要根据这些美术设计...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上海翌游信息科技有限公司_提供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