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电商怎么做创业经历?

  不想穷一辈子,就要做一个有沉淀的行业。想象一下,你现在35岁,在社会上工作了十年。你可以做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做的任何工作。那你觉得谁会被淘汰?性价比不高,学习能力和动力不如年轻人,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所以一定要用技术和资源做点什么,就是工作时间越长,越厉害。这个时间屏障是新人无法超越的。只有这样你才能变得越来越有价值。现在想这个问题还是太晚了。如果到了35岁才想,那就太晚了。

  有一部剧叫《天堂》,我看了不下十遍。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我们对生活、人性、商业、资本市场的观照和感知。基本上一年看一次,每次看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感觉不一样。第一次是刚毕业的时候。当时只是看了好玩的,感觉男主角丁元英真的很不错。他在股市一年赚2亿,在商业上那么聪明,属于神化的水平。第二次,创业初期,我觉得他的管理体系和商业规划都非常值得借鉴。第三次,看到了一些社交圈和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第四点是我在开始第二次创业的时候,看到了文化属性和命运的必然联系,坚定了我做生意的信心和坚持。第五次,我看到了社会阶层。集团总裁韩楚锋,刚开始一年赚几百万,现在好像没那么了不起了。很明显剧中看到了几个不同阶层的人,因为文化属性导致了最终的命运。

  有人永远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高,有人永远比你想象的要大,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大,世界比打开门的芝麻还要小。   

  少看看负债累累的毒鸡汤。这种文案和故事不是因为真实可靠,而是因为更容易吸引眼球。背负几万的债务真的不容易,但是对于那些背负几百万债务的人来说就更容易了。为什么呢?人们有能力欠几百万,还能发光。你认为人是普通人吗?人们有圈子、人脉、项目、失败或成功的经历。你欠了几万美元。你有什么?你的钱花在衣服和游戏上。很多时候,你抓不住重点。那些有钱、有资本、有团队、有经验的老板投资失败的概率也很高。为什么没有钱和债务也能成功创业?

  当你能力不足的时候,首先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网络上的毒鸡汤,你是现实中的一块砖,却没有动过。   

  为什么说老板越闲越忙赚钱越少?就是因为当你的队伍里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你很容易就像一个消防队长。这里做,那里做,你每天都在忙着琐事,既没有必要,也不是很重要。比如你经常刷我Tik Tok,以为我每天都在玩Tik Tok。其实你刷的视频都是我助理发的。我只是在直播的时候打开一个录制屏,然后把视频提交给助理进行编辑、发布和多账号矩阵,这些都是我的助理完成的。你现在看的视频可能是我一个多月前录的,但是我自己的账号是所有账号中最差的。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我不能每十天半个月更新一次。电子商务也是如此。我们公司在天猫、淘宝、阿里巴巴有几十家店铺。如果每天忙着做一两家店,一个月最多可能赚个一两千块,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我告诉我的运营部每天查看报告,调整他们的战术和策略,整个团队的业绩就会上升,比我自己做一两家店好十倍甚至几十倍。

  这个时候,有三件事是老板真正应该做的。一是叫标准制定,二是叫执行标准,三是叫检查标准。如果标准和工作流程没有问题,那么如果您的团队的实现有问题怎么办?你只要找到有问题的人,解决就可以了。如果标准已经制定了,团队的执行没问题,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你制定的标准就有问题。这时,你需要重新建立和调整你的标准。   

  成功者从不放弃。   

  半途而废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商创业的规模随之不断扩大,各式各样的特色产品成为各地电商创业的首选。下面我整理的10大电商创业成功案例,供你参考。    10大电商创业成功案例    电商创业成功案例 只是 爱好 计算机的大学新生黄一孟陆续注册的众多个人网站中的一个。当时,因为不满于网络上质量不高且需收费的电影资源,VERYCD很快聚集起了一批和黄一孟有着类似热情的用户,他们在下载的同时也愿意上传自己的资源。这让黄一孟意识到,这个所谓的个人网站不再只对他一个人具有价值。2004年,VERYCD以黄一孟中途离开学校专心创业而成立了一个工作室。   黄一孟除了是VERYCD的创始人,也是心动游戏的创始人。2012年,心动游戏的收入达到了10亿人民币,从入不敷出的VERYCD到年收入10亿的网页游戏公司。黄一孟依靠自己的感觉和摸索去创业。   创业成功指数:★★★    电商创业成功案例 6.黄恺   风靡全国,中国最成功的桌游三国杀,其创始人黄恺正是一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黄恺2004年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设计专业,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不务正业”,模仿国外桌游设计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人娱乐风格的桌游《三国杀》。2006年10月,大二的黄恺开始在淘宝网上贩卖《三国杀》,没想到大受欢迎,而毕业后的黄恺并没有任何找工作的打算,而是借了5万元注册了一家公司,开始做起《三国杀》的生意,2009年6月底《三国杀》成为中国被移植至网游平台的一款桌上游戏,2010年《三国杀》正版桌游售出200多万套。   粗略估计,《三国杀》迄今至少给黄恺带来了几千万的收益,并且随着《三国杀》牌品的发展,收益还将会继续增加。   创业成功指数:★★★    电商创业成功案例 5.蒋磊   铁血网创始人蒋磊——典型的大学生创业者,16岁保送清华,创办铁血军事网,20岁保送硕博连读,中途退学创业。如今,铁血网稳居中国十大独立军事类网站榜首,铁血军品行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军品类电子商务网站,年营收破亿,利润破千万。   倒回2001年,16岁的蒋磊初入清华园,电脑还没有在这个普通宿舍出现,他只能去机房捣鼓他的网页,他想把自己喜欢的军事小说整合到自己的网页上,他的“虚拟军事”的网页一经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用户,第二天就达到了上百的浏览量。蒋磊很兴奋。他把“虚拟军事”更名为“铁血军事网”。   2004年4月,蒋磊和另一个创始人欧阳凑了十多万元,注册了铁血科技公司。期间蒋磊还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学习了一阵。2006年1月1日,蒋磊最终顶住了家庭已经学校的压力毅然决定辍学创业,以CEO的身份正式出现在铁血科技公司的办公室里。经过12年的努力,目前蒋磊的公司拥有员工200余人,他创办的网站已成为能够提供社区、电子商务、 在线阅读 、游戏等产品的综合平台。据透露,截至2012年12月,网站已有1000万注册会员,月度覆盖超3300万用户,正处于稳步且高速的增长中。   创业成功指数:★★★    电商创业成功案例 4.陈鸥   聚美优品的CEO陈鸥也是一名标准的大学生创业者,他的大学生创业经历要追溯到他的上一个 创业项目 GG游戏平台。陈鸥16岁的时候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爱好者,在大四的时候陈鸥决定在游戏领域创业,凭着有限的资源做出了后来影响力巨大的GG游戏平台。作为当时没有任何资源的大学生创业者,那时的创业经历是非常艰苦的,据陈鸥回忆,那时候他为了节省成本,不得不每天都吃最便宜的鱼丸面,最后吃得都有些“脑残”了。   后来,陈鸥出售GG平台,获得了千万级别的收益,也为自己后来的创业道路做了极好的铺垫。而他创造的GG游戏平台,仍然是现在东亚地区最受欢迎的游戏平台之一,全球拥有超过2400万用户。   创业成功指数:★★★    电商创业成功案例 3.戴志康   康盛创想创始人戴志康是无数互联网人的偶像,他创建的“DISCUZ!”开源模板与“WORDPRESS”并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两个开源网站模板,被数以百万级的站长使用,深刻的改变了中国互联网,而戴志康也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   戴志康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亲属中也有很多人是老师。据说,因为这种家庭背景,戴志康小时候开始就一直接触电脑。在计算机性能不断升级的过程中,他的编程技术也日益提高。戴志康从小学刚毕业后的1995   年开始初步尝试编制软件。初中、高中时期,他几乎席卷了各类计算机大赛。戴志康2000年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便在校外创业,他在外面找到一间月租300块的房子,一天差不多15个小时都泡在电脑前面,最终他创造的“DISCUZ!”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建站开源模板,“DISCUZ!”于2010年被腾讯以6000万美金的价格收购。   创业成功指数:★★★★    电商创业成功案例 2.王兴   一提到王兴,很多人脑海里面第一想到的一个词汇就是连环创业者,因为他是校内网,饭否网,美团网这三个中国大名鼎鼎的网站的联合创始人,除此之外,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大学生创业者,在毕业之后,没有丰富的职业履历就开始创业的人。   他是一名人们口中的天才少年,高中没有参加高考就被保送到中国名牌学府清华大学,毕业后拿到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师从第一位获得MIT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高光荣,随后归国创业,在前一两次不算成功的创业项目之后,王兴创立了中国版FACEBOOK校内网,并很快风靡于大学校园圈之中。校内网于2006年10月被千橡以200万美元收购。2007年5月12日,王兴创办饭否。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类TWITTER项目饭否网,但就在饭否发展势头一片良好之际被关闭,让王兴事业受到挫折。之后连环创业客王兴于2010年3月上线新项目美团网,并在千团大战之中脱颖而出,稳居行业前三,并先后获得红杉和阿里的两轮数千万美金的融资,这个连环创业客的事业正逐渐走上正轨。近年五月份,美团单月流水已经突破10亿人民币。   创业成功指数:★★★★   电商创业成功案例1.郭敬明   郭敬明,这个伴随着80后长的的名字,如今他的小说也影响着90后,并开始被00后所喜爱,我们在这里不评判小四的文学水平,导演水平,以及身高,单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来看,他是极其成功的。   郭敬明大学时期便开始创业,虽然他常年霸占着中国作家收入排行榜榜首,但是他在商业上的成功甚至让他的作家身份也黯然失色。如果你只是觉得这个瘦弱的男人只会玩弄一些小女生喜欢的华而不实的文字,那么你就太小看他了,郭敬明绝对有着惊人的商业嗅觉。郭敬明在大学时便成立“岛”工作室,出版一系列针对自己小说受众的杂志与期刊,而后成立柯艾 文化 传播有限公司,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商业版图。   而且,以今天各个期刊杂志纷纷转型产业链服务来看,郭敬明早在2005年就察觉了这一点,从那时起他就为刊物读者提供“立体服务”,例如推出音乐小说《迷藏》,推出小说主题的写真集,拍摄《梦里花落知多少》偶像剧,在青春读物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条属于自己受众的文化消费产业链,开始深耕产业布局。而今,郭敬明已经用自己的小说《小时代》拍出了电影,第一部便直奔5亿的票房…   知乎上有人这么描述郭敬明“其实中国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对于大学和社会的幻想,对于爱情和成功的畅想,对于华服美食的渴望,是每一代中学生的必由之路。真正重要的其实仍是郭敬明本人。他或许是中国这二十年来唯一一个认真去满足上述需求的作者。”——真正伟大的创业者是干什么的?满足大众的需求。 猜你喜欢: 1. 80后电商创业故事 2. 电商创业故事 3. 90后电商创业成功故事 4. 电商创业成功例子 5. 电商创业成功故事 6. 2017年个人电商创业成功项目 7. 大学生电商创业案例分析

}

1999年,阿里巴巴集团于杭州成立,2003年非典爆发,阿里巴巴成为全球企业首选的商务平台,网站各项指标持续高速发展。同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创立淘宝网,而后淘宝的线上购物这一新兴事物才慢慢进入大众视野。2005年,《超级女声》风靡市场,与此同时,淘宝也同步售卖相关周边手办,极大程度上推动它走进了校园。 

“我的室友特别粉李宇春。然后当时是只有在淘宝上有卖李宇春的周边。”“我看他买的也都收到了,不像被骗的。我也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知道了淘宝这个网站。”当时淘宝网主要是以代购店铺为主,韩国代购裙子、英国代购马丁靴……价格都比在商场里更具优势。这是61对淘宝的首次接触。

而后,在读研之时,61开始代理韩国品牌,在老家的步行街开了一家实体服装店,同时也尝试在网上同步售卖。同时,由于室友舅舅是台州最大的眼镜的生产商,可以借此拿到一批眼镜货源,售卖原单货品和眼镜等商品。

2009年,由于导师的工作调动,61跟随导师一起到北京读博,同时承担校内一些公共课的教学工作。但是体制内的工作对她个人而言,好像却不如外界看来的那么美好与纯粹。

谈及体制内高校的工作时,她表示,“在体制内的生活是一个比较男权的一个环境。” “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就是会很不开心,觉得很压抑。因为我从小到大就是一个比较自我、任性的一个人。” 

“自我任性”的特质与压抑的“男权环境”碰撞,最终再次促使61走上了一条“电商之路”。在她担任校长助理承接校内与电脑适配企业的对接工作时,结识了目前的合作伙伴。

“他是it 行业的,所以接触淘宝也比较早,所以他当时已觉得这个是个业态,他就注册了一个账号。”她回忆道。

对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她表示,“跟体制相比,当时做电商是自己在家,完全不需要跟外界有任何的沟通,你只需要去找货品,然后售卖就可以了。当时还没有所谓的运营之类的这些东西,所以跟体制相比,就觉得这简直是一份天堂那样的职业。” 

两人合作后,淘宝店也逐渐从韩国女装和眼镜店逐渐转型成了一家家居店。最开始的时候,她们每周都会去北京的“大红门”和“小红门”(主要是卖外贸家居用品的地方)进货。那个时候北京的淘宝店不多,所以不仅没有政策上的支持,61她们还会遭到周围邻居们的侧目。即使当时她们租的已经是一个独栋的别墅,但是周围的邻居还是觉得奇怪。甚至热心的朝阳群众还会去举报,说这家人总是半夜有声音。

虽然大家都不理解61她们在做什么,但是她们销售还是在顺利进行。由于当时淘宝店铺很少,所以销量基本上都不用特别担心,“放什么东西都能卖。”

店铺转型初期,上架调味罐,第一单就卖了1000多块钱的货品,还有另一单是只买了一个单品。“我告诉我自己千万不能发错,千万不能发错,我还亲自把两个快递包好送到了货站,结果最后还是发错了,”61笑道,“我们上架第一天,两个单就发错了。一个箱子那么大,一个那么小。”

2012年,61了解到杭州开发区政府产业园的招租信息,还有一些政策支撑。当时杭州园区里会免租期,并且园区内有快递员可以上门取货并且价格上更优惠。相对于还需要自己开车去送到快递站的北京,能省特别多的成本。在放弃了学业和北京高校内任教的工作后,自己也觉得已经没有必要非得待在北京了,而后便搬到了杭州发展。

“淘宝最好的时代其实就是马云还在的时代。”61感叹道。“那个时候真的就是马云本人给我们开会的”,一个大礼堂大概能坐三四百人,那三四百人是当时所有淘宝的店主,所有淘宝的店主就那么点人。马云在开会的时候和他们描绘了他想要的那个蓝图,他说想要让大家更自由的生活。

“当时我就觉得太厉害了,我以前可崇拜他了。就是真的相信他,觉得这是一个理想主义做的事情。”

相比于61她们这种之前工作还不错的店主,更多的其实是出身于很贫困的地区和村子的店家,他们在会上讲述,他们是如何利用淘宝这个平台,让自己甚至是整个村子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

对此,61惊叹,“我觉得,哇,这简直了!这是一个公平的、理想化的一个平台,它可以给很多人白手起家的梦想。”

61表示,她们当年对淘宝的感情是“很深很深的”,所以后来京东或者其他平台邀请她们去入驻开店的时候,她们都义无反顾的拒绝了。因为当时只能淘宝和京东二选一,只能在一个平台上开店。

“我们当时选择的是我们会待在淘宝,因为我们相信这个地方是理想主义的一个paradise(天堂)。”61笑道。

“我已经跟不上淘宝的脚步了”

起初的淘宝,还是信用为“王”。信用评价好,搜索就靠前。这个时代店铺只需要专心做产品就可以了,客人收到之后觉得值得,就会不自觉地很纯粹地去写好评。和现在的好评都会返钱给福利不同。

“那个时代的话我们的店铺排名是非常前面的,像我们的家居店在一开始的几年里一直都是首页店,只要是搜我们品类的东西,指定是在第一位,不是第一位就是第二位了。”,61自豪的介绍道。

在产品上,61家的店铺也秉持着质量至上。比如最开始的“调料罐”,起初是批发,后来61发现如果售出数量多,并且自己有生产能力的话,是可以自己开发新产品的。随后她就会去跑展会,去华东展(上海华东交易博览会)、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去找好的工厂去合作,开发店铺的原创产品。

而中国工厂的量一般都比较大,大概几千个一批,需要直接做下来。起初,这个数量对与61的团队来说并不是问题,大概一两个月便可以售罄。后来大家发现慢慢出现了库存积压的现象。

“因为当淘宝开始竞价排名,小二会给你打电话让你花钱。”

“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发现自然流量变少了,同样关于库存压力就出现了。比如说原来2000件毯子,可能两个月就卖掉了,但是我们现在在做1000件可能都要卖3个月到4个月。”

61表示,之前 SKU (最小存货单位)最多的时候能达到300个,这时候每一款如果都有压货50件甚至几百件的话,其实对团队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这个钱相当于是百万的流水在货里压着走。那这个时候对于淘宝商家来说,其实会分成两条路。要么跟着淘宝走,商家去交钱,每个月都要交钱;要么就要商家去建立其他的外部平台或去做自媒体引流。

“我们一开始也是跟着淘宝走的,因为我们还是挺相信淘宝这个平台的。但是其实分界点就在淘宝上市了之后。”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于美股上市。随后,61表示,每次观察后台支出,发现店铺的运营费越来越高。一开始一个月大概只需要两三万的运营费用,到后来的十几万,最后她们发现运营费用已经占到整个流水支出的30%以上,需要不断地去花钱买流量,找各种入口。本末倒置的将钱都花在运营上,会导致产品投入更加麻烦。

61表示,淘宝刚兴起时,开店不需要一分钱成本,后来也并不介意平台收钱,但她认为现有的机制是不合理的,支出费用应该是根据店铺的大小和流量去变通,而不是一味的用这种方式去索取店家的利益。

“这样的话,商家就没有力气去做好的产品,只是想跟风,一直想要做爆款,而不是怎么想的去做好的产品,这样就本末倒置了。”

“我觉得这跟我当时想做的东西不一样了,那个味就变了。”

另外,淘宝要求商家保持一个上新率。良好的上新率能够进一步吸引客人,从而增加平台的粘性。但事实上,除非店家直接从阿里巴巴拿货,或者打板或copy的产品,才能够很快上新。从全新品到制成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周期是非常可怕的。

“别说一个月上 N 次新了,我一个上一次新我都做不到的。”

“淘宝每次都联系我们表示,店里销量现在跌得很厉害,要求上新,并且让多报课程,多给钱之类的,我就发现我已经跟不上淘宝的脚步了。”

2012年,61刚搬至杭州不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生产过后,61因为要照顾孩子只能居家办公,无法再兼顾仓库和淘宝店内的工作。

2012年下半年,微信朋友圈诞生了,起初朋友圈只是分享大家的吃喝玩乐,生活琐事等,良好的私密性让大家更热于晒出日常。

2013年,朋友圈开始出现了一些海外代购、化妆品、闲置产品、食品、奢侈品等广告的身影,开创了微商的交易买卖市场,从中产生了商业价值。

这个趋势得力于第一批拥有敏锐的商业眼光的宝妈们。但那时的微商与现在不同,并且十分混乱,只有一味的暴力刷屏卖货,当时的微信也还并没有商业号,都是私人用于分享生活的个人账号。而突然出现的微商把朋友圈“刷屏”了,让很多人不胜其烦。

因此,当时社会对微商的评价比较差,很多人觉得在朋友圈发产品是一件很羞耻的事,甚至觉得他们是一种传销组织。但是,61身为宝妈的一员,却在这其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61说道:“我和我的朋友们都是非常非常‘自闭’的人,就是那种不会出门、而且是被时代落后的人。我当时做电商不就是为了不跟外界接触吗?所以当时我就想,那我也当微商吧。”当时淘宝和微信的壁垒还没有那么厚,淘宝上面还有个微淘, 她还会在微淘上写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实用的内容,比如家居装修小技巧。

61认为,反正朋友圈都是用来分享东西的,那发自家的产品也是一种分享。所以,她就在微商风评最差的时期开始做起了微商,并注册了自己的第一个微信号——用于营销产品的商业微信号。注册好微信号之后,61就在微淘公布了这件事,随后她的朋友圈迎来了第一批客户。61的小助理就是第一批进朋友圈的人。她回忆道:“那时候还有故事会,大家分享故事就会送奖品之类的,我还中奖过。”其实61所做的微商和其他人的微商有个不太一样的地方,她不会分享太过商业化的东西,她希望自己分享的东西是能够给大家带来能量的。可能听起来很“鸡汤”,但她就是这样一个理想主义的人。这个时候的61其实就已经开始做私域运营了,同时她也是最早一批开始做私域的电商。

图为61店铺朋友圈内容

孩子的降临对于61的个人经历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从怀孕到孩子出生的这两年时间里,她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做私域上。而但与此同时,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电商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比如淘宝平台机制转变、流量下跌,导致她再回到淘宝时,发现自家的淘宝店已经变得“惨不忍睹”。这也是之后她选择把主要精力投在微信私域上的原因之一。

淘宝成立至今已有数十年,而61与她的团队在电商行业也同步做了数十年。经历了淘宝平台的一系列变动之后,目前61家的家居产品,主要还是以私域运营为主。

“想要活下去就得要改”

在经历过淘宝首页推送的竞价排名后,61的团队对于淘宝部分的运营一直处于顺其自然的态度。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他们的店铺还是会有流量的。因为是老店,每个月还是会有回头客光顾,还会有成交的单子,但是要想吸引新的流量是比较难的。

但是目前的“朋友圈”也正在经历类似于淘宝那时候的事情——流量下跌。“我的客人有时候会抱怨说在微信看不到我们的动态,即使我是他们的星标用户也看不到。”

61跟微信内部的人沟通后得知,因为现在微信也想要商业化,所以他们会精准地推送他们想让你看到的内容。比如说他要去推广告,其实也是在经历跟原来淘宝流量下跌一样的问题。

“我在离开学校的时候,我真的以为我会开一辈子淘宝店。”

根据61当时的预想,淘宝顶多是跟每个商户收钱,只是每个月根据我的成交数抽成,哪怕20%、30%也是合理的,就跟开门店一样的。61压根没想到它最后来会用这种方式。61表示,“它野心太大了。”

同样情况的微信,之前61也想到用朋友圈做私域,也并不需要平台的引流,但是没想到微信又开始“自己赚钱了”。

“所以导致每一步都在变。因为中国发展得很快,你的每一步都在变。”

“就没办法,就得要跟着,想要活下去的话就得要改。”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淘宝也正面临着种种压力。“一开始淘宝是被拼多多挤走了一批买生活用品的人,等于是下沉用户的市场被抢了。之后抖音的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的兴起,淘宝本身的市场份额一直处于被挤压的状态。”61和我们分析道。现在淘宝很希望有流量的人能够回归,并且很重视直播这一块的运营。现在他们团队有时候还会接到淘宝小二的电话,说因为他们的店有自己的客户群,所以希望他们能够像抖音一样开24小时的直播。但是,雇一个24小时的直播团队花销是很大的。61说道:“像我们这种店怎么可能去花那个钱?我要愿意花十几万去做这个的事情的话,那我好几年前不就花钱去买流量了吗?”61认识的其他店铺就开了直播,但因为他们请的不是头部主播,所以观看人数非常少。

61也坦言自己曾主动去了解过直播行业。她曾经去看过一位演员朋友的直播,看完以后觉得太累了,不适合自己。她向我们描述了她所看到的场景:“就是所有的主播都要在那里喊:‘福利要不要!冲一个二号链接!上,老铁!’然后旁边是有很多人的,直播就是需要这样的。前面说到我们那个朋友韩承羽,他本来是演员。所以他们直播的时候就会说,不要光看哥哥的美貌,看一下底下那个什么卫生纸。他做这个是很辛苦的,他太太刚怀孕,但是他都没有特别空的时间去陪他太太。大概每天从中午十二点开始直播,中间会有休息时间,然后一直要播到凌晨大概两三点钟才能下播。”

直播行业是近几年刚刚兴起的行业,它能给普通人带来巨大的收入。而现在,很多名人明星也开始进入到直播这个领域。因为名人明星本身就带有巨大的流量,所以比普通的主播要赚得更多。她的朋友之所以会进入到直播这个行业,是因为在去年听说“朱梓骁(演员)好像赚了一个亿,连上税就上了几千万”。但直播行业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光鲜亮丽,常常需要一直说话、站立或坐着好几个小时。到凌晨还在直播,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61去看朋友直播的那天也看到了朱梓骁本人,她向我们描述道“他本人穿了一个特别长的袜子,就是很夸张的那种,然后我就以为这是他的什么癖好。后来我就问了一下,是因为直播站太久了,导致他有很严重的静脉曲张。”61认为,这样的工作她目前是做不来的。她这样说道:“所以说直播真的是很赚钱的一个行业。但是我去看了之后,就觉得这世界上有些钱你是赚不到的。因为你吃不了那个苦,你只能说是看着那个钱摆在那就好了,自己要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不过61还说道,如果有符合自己理想状态下的新机遇,她依然会去尝试,但是用一个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目前她也在观察是否有其他合适的方式,能让她与直播之间产生一个共联。但如果真的到了被生活所迫、一定要去做直播才能生存时,她还是会做的。

在采访的结尾,我们邀请61一起畅想一下未来。但61说她从来不想明天,也不会根据现状去预测市场的未来走向,很多认识的人一直诟病她这一点。

“我觉得可能就是因为想不明白,毕竟不是专业去做管理和商科这一方面的。即使去想这个事情,我觉得我可能也想不明白。我觉得想不懂这个事情,所以就是很难。”61说道。比起做一个领头人,她认为自己更适合担当一个副手的角色。她表明自己没有大局观,而一个好的领头人需要懂得总揽全局。

61最后说道:“你要让我畅想明天,我也不知道。畅想明天,我觉得理想的话,应该是回农村去卖农产品之类的东西吧。”

我们小组的采访对象是一位电商行业创业者。受访者恰逢电子商务的风口,赶上了网络发展的黄金时段,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电商行业二十年的变迁。

1. 以淘宝为主的电商的兴起

2003年,“非典”的出现孕育着潜在的商机,它是改变中国网民消费习惯的转折点。同年5月,淘宝网正式诞生上线。淘宝成立初期,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易趣,那么淘宝又是怎样收割一大批企业和消费者,然后突出重围的呢?

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我们将淘宝的初期发展分为三个部分:

(1)满足需求——扩大消费市场

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的爆红,为淘宝带来了新生力量。随着超级女声的爆火,超级女声作为一个品牌,其周边如服装、图书、食品、玩具、唱片等,形成一条长长的稳定的娱乐产业链。天娱传媒公司尝试开发“超级女声”的相关产业,而淘宝作为一个平台,“超级女声”品牌的入驻,更是带来了一大批年轻的新兴消费者,淘宝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被更多人使用。

受访者也表示,自己最初尝试在淘宝买东西是代购的服装,可见,当时的淘宝网业务丰富,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

淘宝网的目标定位为“大众舞台”,相比竞争者易趣来说,淘宝的顾客群范围更广,更大,更接地气。

(2)鼓动创业——线上零售商圈

除了传统企业入驻淘宝外,经营网络店铺也成为越来越多人自主创业和增加收入的新选择。而淘宝吸引个体经营者进入的核心优势便是低投入和高收益。据受访者所说,淘宝初期,开店是一分钱不收的。这对于个体创业者来说,开展网店经营的平台准入条件和初期投入都比较低,几乎是零成本,经营管理也是非常的简单,加上网购消费者数量庞大且不断扩张,利润销量也是不用担心的。淘宝的平台政策迎合人们赚取更多收入,积累经营经验的需求,为它自己收割了一大批的创业者。

而最早开网店的人大都是出于好奇,他们并不清楚要卖什么,于是会像受访者这样,把自己线下店铺的物品放到网上去卖,还有一部分人会卖自己不用的东西,就像一个“杂货店”。这和线下的零售起源一样,由于互联网冲破了时空的限制,这些小店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的百货公司。在这个百货公司中,既有企业的品牌店铺,又有个人经营的小店铺。而随着更深一步的发展,淘宝网衍生出了更多的形式,如“促销区”“游戏点卡充值点”“全球购”“二手闲置区”等。这样一个由众多经营者组合而成的“线上零售商圈”的出现,激活了新的零售业态。

(3)收获信任——增强用户粘性

据受访者所说,成立初期的淘宝是“理想主义的天堂”。那时的淘宝,无论对商家还是消费者,只要是淘宝用户,它都会以真诚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淘宝之前的信用评价体系是非常纯粹的,只要店铺信用评价好,搜索就能排在前面。这个时候,产品就是最重要的,商家用心做好产品,消费者便会用心给产品一个好的反馈,淘宝就会提高店铺信用,让更多消费者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谈到对淘宝的信任,受访者表示:“当年对淘宝的感情是很深很深的。所以后来,包括像京东或者其他平台让我们去那里开店的时候,我们都义无反顾的拒绝了。”淘宝推出的免费策略,更是为其留住了大批网购消费者,人们相信并乐意在淘宝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关于支付方面的风险,淘宝网通过建立“支付宝”交易平台解决了这个难题。支付宝的应用,解除了网络购物中买卖双方对于上当受骗的担心,支付宝相当于一个信用中介,保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获得了用户的信任。

在淘宝崛起的这一阶段,仍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受访者提到了“物流”方面的问题。

早期没有如今专门的菜鸟驿站,发货需要自己将包裹送去站点,不仅物流服务质量无法保证,物流配送价格也不固定,对于卖家来说,物流成本可能过高,对于消费者来说,配送货物的物流公司、配送费用都是卖家随心所欲,很不规范。

2. 转型做私域流量运营的原因

2013年,受访者怀孕生子后,无法适应经营淘宝店的工作强度,于是开始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卖的商品。受访者提到:“我当时是在淘宝里的微淘跟大家公布这件事的,那个时候淘宝和微信的壁垒还没有那么多。”关于受访者将重心放在做私域运营上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两个:淘宝平台机制的变化与微商运营商机的出现。

关于信用评价体系,淘宝新推出了“竞价排名”模式,淘宝的“竞价排名”是消费者在搜索关键词后,所出现的排有商品先后顺序的页面。对于这一机制,受访者表示,“早期开店就开发新产品,谁的流量好谁就能上首页。像我们的家居店在一开始的几年里一直都是首页店,只要是搜我们品类的东西,指定是在第一位,不是第一位就是第二位了,因为信用评价很好。当淘宝开始竞价排名,小二会给你打电话让你花钱,你就要花钱来报活动,去报讲座,去报各种流量入口之类的。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发现这种自然流量就变少了,同样关于库存的压力就出现了。”

竞价排名的出现,意味着它将成为淘宝商家宣传其店铺内商品的主要推广手段,关键词的选择和出价是决定商品是否能够盈利的两大主要因素,对于一个关键词的出价越高排名就越靠前,而关键词越热的商品得到展现的几率就越大。在这种时候,如果不花钱去推广是很难获得流量,从而盈利的,而随着运营费用的增加,一些小的店铺难以承担,于是面临着生存危机。

关于上新率,淘宝也有一定的要求。随着拼多多、唯品会等各类平台的出现,淘宝有了危机感。为了留住用户,增加平台粘性,淘宝要求商家保持较高的上新率。但从一个全新品到制作出一个完整的产品出来,生产周期是很长的。如果一味地追求上新率,产品的质量将无法保证。再加上淘宝对于原创商品的保护力度不强,淘宝的工厂店明目张胆地copy其他店铺的物品,导致许多中小店铺的利益受损。

因此,受访者表示:“我跟不上淘宝的脚步了。”

(2)新的商机出现 

微商,诞生于2012年,于2013年兴起,2014年被称为“微商发展元年”,受访者再次赶上了这一浪潮。

经济危机后,近几年,就业岗位有限,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创业这时就尤为重要,但实体店成本压力大,进军淘宝、天猫、京东等成熟电商平台营销难,新的商家很难立足。对此,投资小、零成本、范围广的微信朋友圈平台使广大群众看见了商机,受访者也不例外。

微商的准入门槛特别低, 只需注册一个微信账号, 而且微商不会像淘宝那样积压商品,只需要充当一个中介。微商程序简单、操作便捷,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微商。而微信的社交模式以熟人之间进行分享和评论的“朋友圈”为主,有一种天生的”信任感“存在。

(3)私域流量VS公域流量

私域流量的早期来源为购买+导入,流量多因各平台KOL/KOC吸引而聚集,后基于信任在微信个人号、企业号等私人性社交平台形成以信息传递方为中心的半封闭流量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对私域流量持有方的信任强度,同时受熟人推荐、产品口碑、粉丝倾向影响。

私域流量是相对公域流量而言的。公域流量是指初次主动或被动参与到开放平台的内容曝光中的流量。常见的公域流量可分为四大类型:电商生活平台(淘宝、京东、美团等)、信息平台(今日头条、百家号等)、社群平台(微博、知乎等)、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

关于公域流量的引流,多是通过一定的购买机制,平台通过算法推荐帮助卖家引流,例如淘宝直通车。但公域流量的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有效的转化率却有所下降。与它相比,私域流量的引流转化率较高,且用户粘性高。

私域流量池引流策略丰富,一般分为电商直接引流、熟客推荐、线上媒体内容引流、短视频引流、线下引流几个方面。在受访者转型做微商初期,她选择的便是第一种,电商直接引流,利用淘宝微淘将淘宝平台的大部分顾客引入了微信朋友圈。如今,除了熟客推荐,她还利用小红书社群平台,分享内容,打造KOL/KOC形象,精准吸引受众,在形成稳定的粉丝群体后可通过建立品牌粉丝群引流至微信流量池。

3. 电商新业态的兴起

(1)电商直播爆发式发展

电商直播自2006年出现,在2019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随着政策的支持,网络直播技术的发展,“直播+电商”的商业模式已经普及,居民的消费需求升级,现在,人们更加接受边看边买的购物模式。卖家通过向消费者展示商品,与消费者互动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刺激着消费者的购物冲动。

而这一模式也为平台引入了新生流量,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至今,电商市场早已被几大巨头(淘宝、京东等)占领,随着电商平台流量红利的逐渐消逝,电商行业正面临着获取新生流量难且成本高的困境。同时,随着更多垂直领域的新型电商平台的出现,国内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消费者面对着更多样化的选择,这个时候,如何争取更多的流量是电商平台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自2016年开始,电商行业投资者看到了直播行业发展的前景,开始争先恐后地加入直播大军,淘宝、京东纷纷跟上时代脚步。直播作为一种可以快速引流的媒介,利用人气主播、网红,可以低成本地为平台获取更多新的流量,直播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流量入口。

(2)“旧店铺”与“新模式”

而在这一模式发展中,存在着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矛盾,那就是“旧店铺”与“新模式”如何平衡的问题。

关于直播的强度问题,受访者表示,太累了,“大概每天从中午十二点开始直播,中间会有休息时间,然后一直要播到凌晨大概两三点钟才能下播”。随着抖音的出现,短视频、直播等一直在挤占着淘宝的市场份额,淘宝店非常重视直播这一模式,也会要求商家进行直播,许多旧的店铺会面临着无人观看的情况,他们不清楚是否还要坚持去做,但淘宝的态度是哪怕只有一个人看,你也要一直播下去。

对于早期的中小店铺,融入这一种新兴的电商直播模式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组建一个成熟的直播团队需要付出多大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就跟随时代潮流、迎合市场而言,这些商家很难迅速上手去直播,自身定位、直播内容、直播玩法等因素都需要考量、学习,即使直播,也很难产生明显效果。

4. 农村电商未来发展趋势

受访者在对未来的畅想中提到:“我觉得理想的话应该是回农村去卖什么农产品之类的东西。”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发展,远在偏远地区的农村也开始收获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各种电商新模式的出现也使得农村电商发展也十分迅速。

目前,农村电商存在着人才缺失、农产品缺少线上便利售卖渠道、无知名品牌、物流不便等问题。但如今,在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背景下,乡村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电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电商有在未来存在着许多的机遇,目前,直播电商成为新潮流,出现了“县长+网红+明星”的直播带货模式,通过这个新的直播带货模式,利用直播这一产品宣传手段,打开了农村致富新的大门。短视频推广、新零售设施也将进一步助力农村电商的升级。

可见,在未来回归农村,售卖农产品,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淘宝电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