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论文一千字农家乐的文章?

文章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17 09:04:50 【字体:小大】
新收获的稻谷。(受访者供图)
10月14日,曾静正在整理咖啡屋的窗台。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看身边的变化>>>
“田保姆”让农民当上“甩手掌柜”
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 实习生 吴金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10月16日上午,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的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座无虚席,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粮食安全,人群中一位40岁出头的女农机手,热泪盈眶。
她是重庆田中秧农业科技股份合作社理事长蒋丽英。
早前,蒋丽英是4家美容美发店的老板,过着舒适安逸的城市生活。2009年,她返乡创办合作社,开展水稻代耕代种服务,让农民当上了“甩手掌柜”,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田保姆”。去年,她又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更多年轻人“慧”种地。
开展代耕代种,服务面积达30万亩
2009年,45岁的蒋丽英因父母需要照顾,果断关掉美容美发店返回家乡梁平区碧山镇龙桥村。在这里她流转了70多亩土地,种植黑花生。
很快,蒋丽英发现许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在家的老人干活越来越力不从心,“谁来种地”成了大难题。2014年,她自费购买了拖拉机、插秧机等农机,在政府鼓励下开始尝试农业社会化服务。
“机械化作业,每亩地种植成本不仅能节约200余元,还增产200余公斤,累计就能节本增收700余元。”蒋丽英说。
之后,不满足于此的蒋丽英又自费20万元,购买了3台无人机开展飞防研究。
2018年,她在回龙镇清平村开启了梁平区首例水稻无人机直播种植。2019年,她又在自有300亩基地上直播种植示范,对播种、植保、锄草等整个管理环节作全程记录,再次获得大丰收。当年,代耕代种的服务模式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首批20个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成为重庆唯一入选案例。
就这样,找蒋丽英服务的种植户越来越多,她干脆在合作社下成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队。目前,服务队共有农机超30台,每年在全国开展水稻社会化服务面积达30万亩。
创办田间学校,培养“慧”种地的新农人
看着服务的面积越来越多,蒋丽英有了新想法——培养职业农民。
2021年4月,蒋丽英联合梁平职业教育中心开设了田中秧智慧农业产业学院,学校出设备,她的水稻基地成为学生的实训基地。
在这里,学生重点学习智能农机应用、现代农业管理等农业新技术。如今一年过去,已有170名学生拿到农机操作资格证,50多名机手成为合作社的固定机手。正是因为种粮成绩突出,蒋丽英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重庆市三八红旗标兵”等称号。
推广农业科技,打造现代农业样本
2021年,蒋丽英当选为碧山镇龙桥村支部书记。一上任,她就启动了田土的宜机化改造,在试验田里安装了摄像头,实时监控农作物长势情况。传感器可检测土壤湿度、肥度、成分等,农户不用下田就能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在蒋丽英的设想中,当所有数据进入后台后,系统将会针对作物长势情况自动形成解决方案并上传到手机。同时,农户也可根据后台集成的数据,生产实销对路的农产品。
为把龙桥村打造成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示范村的样板,蒋丽英把村民们分为两组:30岁至45岁的村民负责提供社会化服务,包括无人机、智慧农业操作系统管理等;45岁至70岁的村民负责拖拉机等机械化操作、事务性管理等。
关于未来,蒋丽英还有两个目标,一是让学生成为“新农人”,从事农业生产有钱赚;二是让老百姓种出的粮食能卖个好价钱,“我要尽全力把龙桥村打造成丘陵地区现代农业示范村,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当上‘甩手掌柜’。”
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
村里有间咖啡屋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龙丹梅
10月16日,记者走进万州区甘宁镇楠桥村古树别院,迎面是一棵巨大的黄葛树。树干粗壮,10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环抱;枝叶茂密,宛如遮天蔽日的伞盖。
当地老人告诉记者,这棵黄葛树年代久远,足有上千年历史。从古至今,当地村民围着黄葛古树建房聚居,院落因此得名古树别院,如今仍有52户居民居住。
去年年初,一间咖啡屋入驻古树别院,千年古树下从此发生了不少新鲜事儿。
游客慕名寻找这间“乡村星巴克”
沿着古树别院的人行便道一路向院落深处前进,不多远便能看到一所土坯房,正中的门楣上挂着招牌“古树别院咖啡”。
房屋左右两侧各开一扇木窗,右侧的窗前站着位30来岁的妇女,正为客人冲泡咖啡。她叫曾静,这间乡村咖啡屋就是她和楠桥村集体联合经营的。
曾静告诉记者,她的丈夫是甘宁镇帅家村人。2015年,为了照顾老人小孩,她返乡创业,在镇上开了家服装店,生意红火。去年初,甘宁镇党委书记、镇长几次上门,邀她到楠桥村古树别院领头开店,为当地以院落经济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带个头,“打个样”。
古树别院紧邻万州大瀑布景区,所在的楠桥村90%以上的土地流转,规模发展玫瑰香橙,四周皆是成片的柑橘林,风景美不胜收。几经考虑,曾静注册成立了重庆曾贤惠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楠桥村集体经济组织以房屋入股,并负责周边配套设施整治,公司收入按比例进行分配。
村集体提供的房屋是一所整治后的猪圈屋,保留着土墙青瓦的风貌。何不将猪圈屋改成咖啡屋,以反差感来吸引游客?于是,去年3月,这间猪圈改造成的咖啡屋正式开业了。
咖啡屋不止卖咖啡,还销售玫瑰香橙果汁、橙皮糖和当地特色农产品。渐渐地,咖啡屋名气越来越大,不少人专程来找这间“乡村星巴克”。来的人多了,便有了吃饭住宿的需求,曾静就与村集体联合发展了泸州豆花饭和“遇见里”民宿,规模越做越大。
千年古树下涌现创新创业潮
咖啡屋引流,为村里增加了人气,院落里的不少人有了家门口创业的想法。
2021年5月,万州区楠桥农民工返乡创业园落户古树别院,创业园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支持村民创业,以此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同时吸引人才奔赴乡村。
特色餐饮、民宿农家乐、手工文创、劳务公司……一家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千年古树下涌现创新创业潮。
依托创业园和如织的人流,院落里的不少留守老人也动了创业的心思。
“客人,坐下来歇个脚,摘个柚子你们吃。”80岁的谭友群老人住在古树别院入口第一家,见记者一行到来,赶紧招呼。还没来得及推辞,她已麻溜地钻到柚子树下。树枝一阵摇动后,她托着一个硕大的柚子笑呵呵地递了过来。
谭友群两个女儿外嫁,儿子在万州城区务工。平时她总是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楼房。谭家堂屋宽敞,家门口又有鱼塘,村干部便动员她成立了会务公司和垂钓园,由村集体租用她的堂屋为游客提供会务服务,老人除了租金收入外,还烧水泡茶搞清洁挣份劳务费。
曾妹儿跑车又“跑腿”
得益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古树别院各种文旅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不少本地农户找到了新职业。
曾妹儿,大名曾德敏,44岁。她家门口挂着的公司招牌格外醒目——“曾妹儿跑腿”。
曾妹儿一家五口,丈夫在外地务工,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她在家照顾年迈的公婆。前几年,勤快的曾妹儿买了辆小黄车,早出晚归跑起了正规的农村片区客运。但农村客运有淡旺季,曾妹儿收入不稳定。
自从古树别院发展起乡村旅游,自驾的游客有了代驾的需求;院里的民宿、餐馆生意火爆了,也时不时需要她去镇上添置些食材。忙帮得多了,大家也不好意思,便动员她成立了“曾妹儿跑腿”公司。如今,曾妹儿靠跑腿和代驾一个月可增收两三千元。
如今,村里涌现了不少新业态,比如DIY手工坊、花坊等。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出现在这个传统院落。去年3月以来,古树别院已接待游客30余万人,极大地激发了当地村民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让大伙儿扎根乡村的信心更足了!”楠桥村党支部书记骆大桥说,楠桥村将打造“农业+文化+旅游”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热评>>>
在秋天里画下“春天的坐标”
  郑劲松
10月16日,全球关注北京时间。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必将成为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北京的10月最符合“金秋”的比喻,“这是秋天里的一场盛会∕自带春意而春风劲吹∕春秋,这表达时序的关键词∕在色彩斑斓的大地铺开∕秋天里的春天”。聆听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大会报告,我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样的诗句。我相信,这也是亿万中国人此时此刻的一种共情。
“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历史文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纲领性文件”“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我同时坚信,这是人们阅读报告文本得出的基本共识。正如会前一天,中国新闻社援引一篇外媒评论说“世界正热切注视,接下来的一周,中共二十大将如何刻画这一新的历史坐标。”所以,我们有理由这样说:丰收的秋天里,二十大报告画下了又一个春天的历史坐标。
这坐标链接历史、现实与未来;这坐标春风浩荡,令人清醒而振奋;这坐标,标注了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一图速览二十大报告”“数说二十大报告”“二十大报告金句”……快捷的新媒体很快给人们端上一道道精神大餐。党建、教育、军事、外交、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化自信……各行各业都在这巨大的坐标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兴奋地寻章摘句,分享着激动与期许。
这是一个巨大认同感的文本在中国产生的阅读效应。这岂止是一个文本?它是思想,是现实,是生活,是情怀,是启示与宣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报告开宗明义在阐述大会主题之后,“三个务必”语重心长,令人警醒。“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更令人感怀:中国共产党建党101年的风雨历程铸就这样的历史自信,这是建立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之上的逻辑自信。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决定着什么样的未来。所以,历史主动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自信。
报告这样概括:“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难发现,在我们已熟知的“四史”之上,报告添上了“中华民族发展史”。意味着“秋天里的春天”视野更加广阔,这样的历史自信也就更显历史的主动。所以,报告自信地判断:“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又一个春天从秋天出发,丰收的硕果已选定了希望的种苗。
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论断,精彩纷呈。何谓“中国式现代化”?报告给出了清晰的界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这段话铿锵有力而情怀满满,读之令人向往。如何实现这样的现代化,报告从多个方面做出了擘画,所以它是行动的指南。
“人民”是报告中的高频词。谈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时,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总书记讲到这一句,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相信,会场外同样也是。
在谈到全面从严治党时,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毋庸置疑,“自我革命”是一个大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清醒回答,是“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深刻阐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是的,永远在路上。坐标,就是路标。今天的选择,创造明天的美好。党的二十大,为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导航定向。在路上,就是一种奋斗的姿态,一种自信的姿态,更是一种学习的姿态。党的二十大刚刚开幕,学习也正在路上。
责任编辑:熊冬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

上期我们介绍了港澳身份在内地就业的利好政策,本期我们继上期话题介绍港澳青年可享受的创业扶持政策!
一、一次性创业资助
港澳青年(45周岁以下港澳籍居民,下同)担任初创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并符合一定条件的,一次性给予10000元创业资助。
(一)补贴条件:
1.初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
(1)属于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内地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的港澳籍学生;
(2)属于毕业5年内的国外或港澳台高校的港澳籍学生;
(3)属于港澳青年且所创办主体为驿道客栈、民宿、农家乐。
2.初创企业登记注册满6个月,申请补贴前连续3个月有在职员工(不含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且申请时未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二)补贴标准:每人10000元。
(三)补贴对象:初创企业的港澳籍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
(四)补贴期限:一次性。
(五)申请程序:补贴对象应于相关创办主体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向登记注册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办理。
二、创业租金补贴
港澳青年担任初创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并符合一定条件的,每年最高给予4000元/6000元租金补贴。
(一)补贴条件:
1.初创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
(1)属于在校或毕业5年内的内地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的港澳籍学生;
(2)属于毕业5年内的国外或港澳台高校的港澳籍学生;
(3)属于港澳青年且所创办主体为驿道客栈、民宿、农家乐;
(4)属于港澳青年且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内创业。
2.初创企业租赁场地用于经营(租赁地址与注册登记地一致),相关场地非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自有物业。
3.初创企业申请补贴前连续3个月有在职员工(不含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且申请时未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二)补贴标准:在珠三角地区的,按每年最高6000元标准给予补贴,在其他地区的,按每年最高4000元标准给予补贴。
(三)补贴对象:初创企业的港澳籍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
(四)补贴期限:累计最长可补贴3年。
(五)申请程序:补贴对象应按1年或2年向企业登记注册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办理。首次补贴申请应于相关创业主体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提出,核发企业登记注册之日至满1年或2年期间的租金补贴。
三、创业担保贷款
对自主创业自筹资金不足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港澳青年或其创办的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
(一)个人贷款。
1.贷款条件:
(1)提交贷款申请时属于45周岁以下的港澳籍创业者;
(2)有具体经营项目;
(3)已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办理法定登记注册手续(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类型,下同);
(4)在提交贷款申请时,除助学贷款、扶贫贷款、住房贷款、购车贷款、10万元以下小额消费贷款(含信用卡消费)以外,本人及其配偶应没有其他贷款。
2.贷款标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最高30万元,创业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借款人,个人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50万元;合伙经营或创办企业的可按每人最高30万元、贷款总额最高300万元实行“捆绑性”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不超过LPR+50BP,LPR-150BP以下部分由借款人和借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可享受政府贴息。
3.贷款对象:45周岁以下的港澳籍创业者。
4.贷款和贴息期限: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期限每次最长不超过3年。对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好的重点扶持对象借款人,可继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累计次数不得超过3次。
5.申请程序:创业担保贷款受理方式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行确定。借款人可向企业注册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办理。
(二)小微企业贷款。
1.贷款条件:
(1)在广东省内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的小微企业;
(2)当年(提出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新招用重点扶持对象(如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技工院校毕业生等)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1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8%),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
(3)无拖欠职工工资、欠缴社会保险费等严重违法违规信用记录。
2.贷款标准: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不超过LPR+50BP,LPR-150BP以下部分由借款人和借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可享受政府贴息。
3.贷款对象:小微企业。
4.贷款和贴息期限: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期限每次最长不超过3年。对还款积极、带动就业能力强、创业项目好的重点扶持对象借款人,可继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累计次数不得超过3次。
5.申请程序:创业担保贷款受理方式由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自行确定。借款企业可向企业注册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咨询办理。
四、创业培训补贴
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并具有一定创业条件的港澳青年可参加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或特色创业实训承办机构)提供的免费创业培训。完成培训后,机构可申请享受每人1500/2000/2800元的创业培训补贴。
(一)补贴条件:
1.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或特色创业实训承办机构)为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港澳青年提供免费创业培训。
2.相关人员参加创业培训后取得创业培训(实训)合格证书。
(二)补贴标准:
1.创办企业培训(GYB+SYB,共80学时)每人最高可补贴1500元。2.网络创业培训每人最高可补贴2000元。3.特色创业实训每人最高可补贴2800元。
(三)补贴对象: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
(四)补贴期限:符合条件的人员每种类型只能享受一次创业培训补贴,每年最多享受一种类型。
(五)申请程序:创业培训机构应于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向培训备案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申请。
五、初创企业经营者能力提升培训。
创办初创企业的港澳青年可报名参加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的初创企业经营者能力提升培训,按每人10000元标准给予资助。培训实施机构一般为省内知名高校。
(一)报名条件:
1.港澳青年为广东省登记注册5年内(在2016年8月3日后登记注册)小型微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初创企业)的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人员(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监事)、股东、副总经理等主要领导职务。每户初创企业申请参加培训人员限1名(申请参加人员须保证有参加培训时间)。
2.参加过往年地市和省级组织的初创企业经营者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的学员及其所在企业的其他人员不得再报名参加;严重违法失信企业或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经营者不能报名参加。
3.获得过省级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创业比赛奖项的个人和所在企业经营者,可优先录取。
(二)培训补助:按10000元/人的标准对培训实施机构给予资金补助,超出部分由学员自行承担,学员在校培训期间的食宿、交通等费用自理。
(三)培训时间、地点:学制一般为3-6个月,集中授课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工作日晚上或周末,授课地点原则安排在广东省范围内。
(四)报名方式:符合条件的人员可自主选择1个专题培训班,一般通过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官方网址报名。
(五)后续服务:学员按规定完成学业的,承办机构颁发结业证书。承办机构在培训班结束后可评选出一定名额优秀学员,优秀学员可优先推荐参加创业大赛、创业项目推介等活动,参加培训机构发起的校友交流活动,共享相关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平台。
六、优秀创业项目资助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每年开展省级优秀创业项目遴选,入选项目可获得5-50万元资金资助。近几年主要通过组织举办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开展项目遴选。
(一)资助对象:在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有关单项赛中获得特等奖及金、银、铜奖的创业项目(单项赛范围和具体条件、奖项设置以当年度大赛通知规定为准)。
(二)资助标准:
1.企业组(或相应组别)特等奖及金、银、铜奖(或相当奖级)分别按50万元、20万元、15万元、10万元标准给予资助。
2.团队组(或相应组别)实行分段资助,特等奖及金、银、铜奖(或相当奖级)第一阶段分别按25万元、10万元、8万元、5万元标准给予资助;项目2年内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登记注册后,分别申请第二阶段25万元、10万元、7万元和5万元资助。
(三)资助期限:每个人或每个企业均只能享受一次资助。
(四)申报程序:
港澳青年或所创办企业报名参加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并获得相应奖项后,企业组项目资助及团队组项目第一阶段资助由单项赛执行机构汇总提交申报资料。团队组项目第二阶段资助每年组织一次申报,获奖项目根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发布的申报通知进行申报。
七、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入孵
广东省全力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以12个重点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基地为基础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有效集成人才、资金、技术、服务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可为港澳青年提供交流、培育、实训、孵化、展示、对接全链条服务。目前,已有12家重点建设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投入运营,有入驻意向的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可通过《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导览》(网址:http://www.cnbayarea.org.cn/service/base/mindex.html)了解有关基地情况、支持政策、入驻申请等信息。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作为广东省“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龙头的创业孵化(实训)示范平台。重点为港澳青年提供全周期的创业孵化育成服务。
(一)申请对象:
(1)主要引进港澳青年、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群体的创业项目(含个人、团队及企业)。
(2)主要引进数字文化创意(含游戏、动漫、VR等)、5G、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领域的初创项目(含个人、团队及企业)。
(3)主要引进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云计算和大数据、信息安全、地理信息、工业互联网、智慧都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内存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战略性支柱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非初创企业。
(二)申报条件:
(1)申请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和孵化培育潜力,符合科技、经营模式创新和带动就业的要求;
(2)入驻项目需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经营,无知识产权纠纷及债务纠纷,无违法违规等不良行为记录,自愿接受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相关管理制度。
(3)入驻项目需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依法登记注册、依法纳税、依法统计,其中:团队或个人需承诺在入驻后1年内办理工商登记注册,企业需承诺在入驻后3个月内办理工商登记变更。
(4)重点引进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含个人、团队及企业):
·港澳青年人数比例达30%以上的团队和企业(注册企业以缴纳社保人数为准);
·港澳青年或港澳资企业持股25%以上的;
·港澳青年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公司(不含下属子公司)经理、副经理、首席财务管理人员、首席科技人员、首席产品管理人员及同等级别的高级管理职务的。
(5)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项目只需通过“申报—初审—公示—办理入驻手续”等入驻流程。
·近三年在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创青春”广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赢在广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青创杯”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广东赛区决赛、广州赛区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或金、银、铜奖的项目,以及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区比赛中获奖的项目。
·近三年在香港民政事务局、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科学院(科技园)、香港数码港、澳门经济局、澳门青年孵化中心等机构主办的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获奖的优秀创业项目。
·获得广州市天河区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发展政策成长性奖励的优秀创业项目。
(三)基地支持:
1.政策支持。对入驻的初创项目(含个人、团队及企业)予以免租,免租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其中:入驻众创空间(非独立办公区)的项目孵化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入驻初创企业办公区的项目孵化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非初创企业收取低偿租金,通过增价拍卖的方式在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确定承租空间和价格,租赁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
2.基础服务。(1)孵化服务:为入驻项目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孵化服务,包括“一站式”创业服务、创业实训服务、路演服务、投融资服务、市场对接服务、导师帮扶服务、产品试验试制服务、基础配套服务等。
(2)办公空间:为入驻企业提供联合办公空间、独立办公室,并配备办公桌椅、沙发等设备设施。
(3)共享空间:大、小型活动路演厅(30-200人)、会议室、实训中心、产品试验试制区、党群活动室、众创咖啡、共享茶水间、共享休闲空间、共享书吧、文印室、公共食堂等共享区域。
注:以上内容来自广东省人力资源和保障厅官网
港澳身份对于内地创业青年来说是一个在内地创业最好不过的契机,有机会获得以上扶持政策,也大大增加了创业成功的可能。越早规划一个港澳身份,越早享受其便利政策!宜海外专注港澳身份规划7年,免费提供评估及资料,欢迎您的咨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新创业论文一千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