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在我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调查时间:2020年5月15日—2020年5月31日。
调查方式: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公众平台渠道发布网络问卷进行调查。
样本构成: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0478份。男性受访者占63.13%,女性受访者占36.87%。样本年龄覆盖全部人口,20岁及以下占6.61%,21-30岁占41.83%,31-40岁占43.41%,41-50岁占7.43%,50岁以上占0.72%。受访者中,日常居住地为直辖市的占21.73%,省会城市占37.25%,地级市占22.62%,县级市占12.29%,乡镇村占6.11%;东部地区受访者占68.68%,中部地区占23.22%,西部地区占7.46%,港澳台地区占0.45%,其他占0.19%。涉海行业的受访者占44.05%,非涉海行业的受访者占55.95%。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首次提出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向海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概念,意味着向海要资源、要财富、要发展。打造好向海经济就是要将发展步伐从沿海区域迈向更深更远的海洋,发展“陆海统筹”“由陆及海”的开放型经济,实现陆海经济整体联动升级。自“向海经济”提出以来,沿海地区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释放“海”的潜力,逐步形成了以通道为纽带、以港口为支点、以经济区建设为支撑、以海洋经济为主导的向海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向海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虽下降,但经济发展展现出巨大韧性,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向海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在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展陆海经济纵深、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向海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如政策支撑体系、协调沟通机制、科技和人才支持体系、陆海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在后疫情时期,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对于“向海经济”这个新概念,应如何理解和把握?发展“向海经济”应做好哪些工作、应对哪些挑战?未来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和拓展,从而实现“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向海经济研究院委托人民智库于2020年5月15日至5月31日面向全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通过互联网发布、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共回收有效问卷10478份。
向海经济调查主要发现
由陆及海、以海带陆、强陆促海、陆海统筹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最能精准描述向海经济的深刻内涵
向海经济自提出以来便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但未形成明确的定义。公众对向海经济了解程度如何,对于向海经济的内涵如何看待?调查显示,75.22%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向海经济”,21.22%的受访者听说过但不是很熟悉,从未听说过“向海经济”的受访者仅占3.56%。其中,东部地区的受访者对向海经济的熟悉程度高于中西部地区的受访者,沿海地区的受访者对“向海经济”的熟悉程度高于非沿海地区的受访者,60.42%的涉海行业受访者表示非常熟悉“向海经济”,83.13%的非涉海行业受访者表示听说过“向海经济”,但不是很熟悉。可见,向海经济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认知度较高,涉海行业人员对向海经济的熟悉度高,未来需注重提升中西部地区以及普通公众对向海经济的认知度。
对于“向海经济”的具体内涵,77.67%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实现由陆及海、以海带陆、强陆促海、陆海统筹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其次是“推动经济发展由内陆、江河、空间立体向海洋延伸”(75.16%)。有学者指出,“向海经济是沿海地区面向海洋要资源,科学统筹海陆生产要素,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向海经济强调海洋的基础地位及面向海洋发展的主动性,体现了突破资源约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向海经济不属于某种单一的部门经济或行业经济,而是在多个部门、多种行业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经济活动覆盖了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因此,向海经济具有向海主动、综合发展、高度开放等一系列特征。公众对向海经济的特点最直观的感受是“向海发展的主动性”(56.06%),其次是“生态环保性”(53.40%)、“发展综合性”(48.95%)、“更具政策引领性”(47.41%)。此外,80.70%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或比较关注向海经济相关扶持政策。
向海经济包含但又高于海洋经济,既是对以往海洋经济政策、理论、原理、观点等的集成,也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是“新发展理念”“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系列思想的汇集。
发展向海经济,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为遵循
新发展理念是发展向海经济的指挥棒,发展向海经济从根本上要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创新”理念为向海经济发展提供发展新动力;以“协调”理念拓展向海经济发展空间,实现陆海协调、内外联动;以“绿色”发展实现向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开放”理念指导向海经济合作共赢,实现全面对外开放;以“共享”理念推动向海经济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社会公众。发展向海经济应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调查显示,92.90%的受访者对“向海经济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这一说法持赞同态度;82.25%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是推动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举措”,80.80%的受访者认同“发展向海经济是缓解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的重要手段”。可见,发展向海经济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向海经济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有利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后疫情时代,无论是稳住就业民生、实现乡村振兴,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需要经济增长支撑。为满足国内需求,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需要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调查显示,83.50%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有利于支撑和引领经济增长、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81.94%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向海经济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向海经济体系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等内容。发展向海经济有利于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向海经济在有效衔接陆海开放通道,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向海经济是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向海经济是一种新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一带一路”倡议与海洋强国战略背景提出,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沿海地区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通过发展向海经济,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经济合作。同时,发展向海经济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起到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北部湾港口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港口群,加快培育现代海洋产业,积极发展向海经济”。调查显示,对于“向海经济有效衔接陆域开放通道与海上开放通道,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建设要求,有助于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一说法,93.63%的受访者持赞同态度。从公众对向海经济战略考量的主观评价来看,43.66%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有效衔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实现陆海经济互联互通”,40.55%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在新资源、新技术、新业态开发方面谋求全球合作”,40.12%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0.05%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向海经济是陆域经济实现向海延伸、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发展,沿海发达地区的陆域空间和可用资源越来越稀缺,经济活动向海洋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增强,海洋空间资源的优势将逐步得到发挥。向海经济成为缓解陆域经济资源稀缺和环境承载压力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刺激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向海经济是海洋经济、沿海经济带经济、通道经济和新兴产业经济相互融合的独特形态,有效实现陆海协调联动。例如,广西在发展向海经济的过程中,发展通道经济,整合港口资源,加强与西南、中南、西北地区合作,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探索内陆地区在北部湾建立城市“飞地园区”和临港产业园区,实现提质增效。调查显示,在公众眼中,发展向海经济对陆域经济产生一定作用,超五成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将扩大市场资源的可能性边界”,50.35%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为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48.87%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成为内陆通海的主要驱动因素”,47.14%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将缓解陆域资源趋紧的压力”,实现陆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向海经济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依托,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拓展了思路。这些都为向海经济营造了全新发展环境。向海经济以海洋经济为基础,是海洋经济的延伸和拓展。向海经济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诉求,是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调查显示,对于“发展向海经济是维护和争取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向”这种说法,92.95%的受访者持赞同态度。具体来看,44.71%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44.18%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培育壮大海洋新产业、新业态,促进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
向海经济的经济、社会、民生等综合效应明显,对于阶段性发展任务、发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发展向海经济需要将经济转型发展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使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迈进。发展向海经济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调查显示,公众普遍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增强了开放发展理念,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水平。具体来看,发展向海经济有利于培育城乡居民的向海意识,包括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等。43.41%的受访者认为当地居民的“海洋意识增强”,42.13%的受访者认为居民的“开放发展的理念更强”,39.93%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后居民的“创新创业动力更足”。发展向海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有辐射带动作用,41.81%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40.18%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有利于“收入水平提高”;向海经济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44.30%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的地区“海洋生态环境改善”,39.40%的受访者认为发展向海经济“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消费、投资、出口下滑,就业压力显著加大。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挑战,向海经济要如何做到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认为“通过向海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布局,辐射带动县域、乡镇村发展”(51.71%)是向海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良方”;其次,向海经济应注重“促进生态养殖、加工及休闲农业等农村三产融合发展”(49.90%)、“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新型城镇化格局”(48.12%)、“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46.82%)。此外,还有受访者表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渔民增收”(39.17%)、“升级物流系统,推进物流到乡镇村工程”(39.07%)、“通过涉海相关技术培训,培养新农民”(36.22%)等方式也将助力乡村振兴。
向海经济合理布局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发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成为当前发展向海经济的关键制约
近年来,沿海地区凭借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和制度安排等各项优势,已初步形成向海经济发展新形态。由于区域的异质性,区域布局向海经济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47.97%的受访者认为向海经济的区域布局应综合考虑“国家战略和重大项目布局要求”,45.40%的受访者认为应当考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撑能力”,44.08%的受访者认为需要考虑“海陆交通条件”,“科技创新水平”(42.78%)、“区域协调联动情况”(41.96%)、“人才支持”(40.52%)、“当地群众的需求”(40.47%)也是公众认为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
除前述提到的“向海经济布局要素”等客观因素外,是否还存在着制约向海经济更好发挥作用的现实因素?调查中我们设置了如下问题请受访者回答:您认为当前“向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短板?在受访者看来,“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发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46.14%)、“内陆和沿海地区的协调互动与开放发展程度不强”(45.56%)、“涉海企业‘走出去’风险防范管理能力不强”(43.2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37.33%)是当前向海经济发展中四个主要的制约因素;其次是“干部群众海洋发展意识不强”(36.47%)、“开发破坏海洋生态环境”(36.30%)等方面,“涉海科技支撑力较弱”(35.31%)、“基础设施支撑不够”(33.44%)、“金融支持难以满足需要”(32.82%)、“港航事业发展滞后”(31.63%)等方面也一定程度制约了向海经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海洋新业态新模式发育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成为发展向海经济的最大制约。
公众对向海经济未来发展普遍充满信心,对向海经济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系统深入研究充满期待
近年来,我国向海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海洋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强势发展,海洋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海陆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提升,海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对外开放交流合作水平稳步提升,向海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调查显示,98.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向海经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加强对向海经济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51.44%)、“打造发展向海经济高素质的干部队伍”(45.38%)、“以绿色生态为引领”(44.64%)、“培养相关专业人才”(43.54%)、“以科技创新为驱动”(42.77%)、“以陆海协调为导向”(41.42%)是受访者认为最能助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因素。
新时代背景赋予了向海经济新的内容,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有待随之完善。基于对向海经济发展相关文献资料的回顾,学界多从向海经济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发展机制与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向海经济发展的地方实践经验等方面缺乏深入的探讨,科学规范化的理论方法体系、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待完善。调查显示,公众普遍认为未来需要“加强对向海经济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具体来看,公众对向海经济的未来学术研究方向的期待体现如下:受访者对“地方基层发展向海经济实践的经验和启示意义”(59.48%)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如何以向海经济助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57.30%)、“向海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52.68%)、“如何构建和完善向海经济治理体系”(52.15%)、“新时代向海经济的社会民生效应”(51.24%),近五成的受访者关注“向海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48.42%)、“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48.34%)。
发展向海经济的对策建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加快发展向海经济,全力推动海洋强区建设势在必行。“十四五”时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的战略机遇期,面对各种发展的矛盾、制约因素,如何顺应时代、响应民意,实现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规划、全面布局。
在发展理念上,坚持绿色、开放、共享,增强海洋意识。在问及“发展向海经济应进一步完善哪些方面”时,公众眼中排在首位的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39.47%),在1458份公众意见建议中,有189位的受访者提到了保护海洋环境,可见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发展向海经济的必要前提。其次是“构建海洋合作共治体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38.24%),面向海洋意味着面向更多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机遇,开放共享的理念能够将向海经济置于对外开放大局之中,高瞻远瞩实现共赢。再次是“弘扬海洋文化,强化干部群众的海洋意识”(38.18%),长期以来,我国的发展以陆域经济为主,要将发展向海转移必然要理念先行,增强海洋意识。
在发展要素上,发挥科技和人才的双轮驱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向海经济的发展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人才。公众认为发展向海经济一方面要“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37.87%),优化海洋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构筑海洋科技创新高地,促进向海经济质量齐增。另一方面要“提升向海经济的人才科技支撑”(34.07%),公众意见建议中有149位提到了“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本驱动力,发展向海经济需要支撑现代海洋服务业的专业人才、带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创新人才、提升传统海洋经济的高端人才、推动外向型海洋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人才等。
在发展环境上,重视平台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公众认为发展向海经济要关注平台建设,完善相关服务体系,“加强国际开放互动、合作交流”(32.81%)、“完善海洋政策法规体系”(32.60%)、“促进向海经济发展的区域合作”(32.40%)、“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向海经济活力”(32.04%)、“建设海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31.39%)。积极推动搭建或整合各类平台,切实解决好影响向海经济有序发展的机制不畅、需求不畅、信息不畅、对接不畅、融资不畅、保障不畅等难题,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助推器、加速器、放大器作用,助力向海经济顺畅发展。
在发展布局上,全面均衡、协调发展。发展向海经济是由陆及海、以海带陆、强陆促海、陆海统筹的开放型经济,要统筹陆海关系,离不开陆海内外联动布局,既要重视海洋,“强化海洋基础设施保障”(31.28%)、“优化向海经济发展空间布局”(31.25%)、“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31.12%),还要重视陆地经济建设,“推进海陆一体化建设”(30.93%)、“推进自由贸易区(港)建设”(30.65%)等,整体布局、统筹协调发展。
在发展保障上,以市场为导向,强化金融扶持。向海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市场力量。向海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公众认为发展向海经济要“创新海洋市场体系”(29.11%)、“加强财政金融扶持”(28.20%)等。要让市场力量充分发挥作用,需打破对市场的种种限制,改革束缚市场发展的体制机制,让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在市场规律的指挥下充分迸发,实现向海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责编:程静静/美编:石 玉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提质增效及扭亏减亏三年行动接续实施,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进入全国前列。截至2022年12月,山西省属企业资产总额3.67万亿元,同比增长3.2%;所有者权益1.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5283.9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润总额1007.8亿元,同比增长106.5%。
  山西国有资产总量大、覆盖面广、贡献度高,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力量。国有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省发展大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主力军作用。
  只有持续深化改革,国有企业才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2022年以来,我省国资国企全面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省委深化改革提质增效“4句话32个字”要求全力攻坚,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有力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圆满完成能源保供、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风险化解、科技创新各项任务,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2022年,华新燃气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全线飘红,半数以上二级企业利润总额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作为2020年重组成立的山西省属唯一的燃气市场主体企业,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该集团从经营目标确立、管理框架搭建、产业重组、制度提升、党建引领等多方面发力,从夯基垒台一步步走向效益化发展。去年,企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各级党建责任落实有力,清廉国企建设扎实推进,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山西交控集团创新开展了以“1235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党建项目化工作,即坚持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这1个中心,抓住创新、创效2个关键,开展强基型、提质型、创新型3种项目类型,实施“选题立项、备案登记、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成果总结”5个步骤。
  “1235工作法”推进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实施以来,山西交控形成了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集团共确立党建项目2524个,项目逐年增多,党支部覆盖率达到90.18%,党建项目化管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有力推动了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扎实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在强化党建引领上取得更大成效。2022年,省国资委坚决落实省管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的意见,制定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党总支)集体研究把关企业重大事项工作指引,动态从严开展党委前置清单的审批。组织省属企业全面梳理各项制度规定,做好“立改废释”。以党建项目化为抓手,制定了2022年实施方案,对2021年度省国资委重点项目和部分省属企业重点项目进行评估验收。扎实推动党组织全覆盖、党建工作全覆盖,制定了省属企业党支部“过筛子”工作方案。从严开展了2021年度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和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有效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双挂钩”。
  实施精益管理,扎实苦练内功,不断提质增效
  “2022年,我们的年度、月度、单日产量和各项单耗指标均创历史最优水平,气化炉四炉联运达83天,与2021年的43天比提升了40天,实现了安稳长满优运转。”在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生产技术部杨龙自豪地说。
  去年是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扭亏减亏三年行动的第一年,该公司深入践行潞安化工集团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算账”文化,树立“竞争者”意识,从生产者向经营者进一步向竞争者持续转变,迈出提质增效、创新创效、降本增效的扭亏减亏之路。
  在扭亏脱困工作中,该公司生产技术部成立了节煤、节水、节电、节气、节汽、节化工辅料六个节能降耗小组,深度对标挖潜。在市场销售方面,实施“以销定产”战略,实现精益化、差异化、定制化销售,细分产品结构,将产品指标细化进行分段销售,实现了液体石蜡系列产品的定制化终端销售,满足专有客户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
  2022年,我省国资国企以三个“三年行动”为抓手,围绕省委深化改革提质增效“4句话32个字”要求开展攻坚,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强力推动提质增效。
  其中,决战决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省级层面细化分解的119项任务,全部全面完成,总体完成进度100%;扎实开展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制定了省属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机制及2022年任务清单,明确了八方面40项重点任务,2022年度工作全部完成;大力攻坚扭亏减亏三年行动,建立了主要领导担任工作组双组长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明确了三年行动目标、四项工作规范、五项工作机制。2022年度实现扭亏减亏金额264.39亿元,实现阶段性扭亏企业434户。
  在太重集团智能高端装备产业园,以省委深化改革提质增效要求为契机,一项项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工业技改项目正加速开展,实现了从“传统工厂”到“智能工厂”、从“单件小批量”到“一体化协同”、从“手工生产”到“智能制造”的深层次、革命性、跨越式变革。
  “WK-35矿用挖掘机的制造周期从原来的240天缩减至现在的120天,效率提高了50%,让我们的市场响应更加迅捷,动能更足,市场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太重矿山设备分公司经理张鹏高兴地告诉记者,太重集团将传统的“单件手工制造”的粗放式、离散型生产组织,转变为“一体化协同”的集约式、规模化生产组织,整合形成了下料中心、焊接中心、涂装中心、加工装配中心等按生产工序集中的新格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创新,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改革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2年,我省国资国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省国资委梳理了76份政策文件及工作操作流程,制定了《省属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指引及工作指南》,起草了《关于推进省属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方案》,重点打造14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同时,建立了包含116户子企业的科技型子企业后备库,选定17户科技型子企业进行工资总额单列管理。共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7个,其中省级中试基地6个、专项中试基地8个、示范基地1个、示范企业2个。
  省属企业全部绘制完成产业图谱和问题清单,太重集团、晋控装备为省级高端装备、风电装备领域的“链主”企业。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了年度人才工作要点及《省属企业人才工作指引》,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和校企合作,开展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调整补充、公开征集外部董事人才库人选和“唯帽子”问题治理工作。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近年来,山西焦煤集团全面贯彻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国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该集团完善健全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健全研发经费投入刚性增长机制,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型矿井综合掘进机器人”等8项国家、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打造并培育高水平研发平台,设立炼焦煤清洁利用实验室,推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在矿井广泛应用。完成19项关键领域重点科技成果转化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9亿多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21年评价中,山西焦煤技术中心位列全国煤炭行业第一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我省将全面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全面推动“两个转型”、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实施创新驱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等,相信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山西国资国企一定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彰显担当作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刘瑞强)
}

创新为上 脚踏实地 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将科技创新战略作为明年要抓的重点任务之首,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对此,我省广大科研工作者与企业家代表纷纷表示,要勇于拼搏、不负使命,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在行动中,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争作贡献。
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六新”突破,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明年重点工作,摆在了第一位,并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是明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发力点。”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克军告诉记者,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2021年,我省将全面启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山西战区”决策机制,撬动全社会资源进一步向创新集聚。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六新”突破,在今年架梁立柱的基础上,围绕“点上突破”,继续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以“111”创新工程为牵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山西转型发展,凝练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同时,每年投入1亿元,参与国家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加强我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调整优化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培育对象的支持力度,谋划布局山西省实验室,创造条件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认定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全覆盖;以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改革的新面貌、新模式、新成果。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科协组织是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温万一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入要害处,找到突破口,打到关键点。一要大力实施‘科普中国’山西行动,促进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奠定扎实的基础。二要大力实施‘科创中国’山西行动,推动科技经济融合,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平台,为企业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撑。三要大力实施‘智汇中国’山西行动,积极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服务党政部门科学决策,培育良好的创新生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明年重点任务的第一项,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全体科技工作者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运城市科技局党组书记白根虎说,“下一步,我们将全力谋划《运城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规划》等创新蓝图,聚焦十大产业集群技术瓶颈,建立科技项目供需库,实行‘揭榜制’,突破一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壮大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涌现、高科技领军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格局。”
临汾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冯珍表示:“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站在高质量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以‘111’创新工程为牵引,积聚创新人才,落实科技创新券奖励政策,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进实施市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瞄准“卡脖子”技术,创新学科体系建设,发挥好高校主阵地作用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一直高度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日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第一时间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学习领会,特别对中央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关部署感受颇深。他表示,中央将重大科技创新摆在明年工作的首要位置,令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作为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太原理工大学一定要在2021年以及“十四五”期间,扎实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加快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引导全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专心致志、务实进取,勇于在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的新征程上“揭榜挂帅”,着力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卡脖子”难题,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对此,山西财经大学农产品流通研究中心副教授王国峰认为,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从根本上加强农业之“芯”和人民生活之“基”建设,解决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
明年重点工作要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八大任务之首。对此,太原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石瑛认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驱动效应如何落地,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是关键。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我们应当尊重科学,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和战略科技力量在中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的关键作用。我们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紧抓窗口期,真抓实干,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办法,提速学科体系建设;要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要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专业学位培育工程,为国家输送更多优质的应用型人才;要重视基础研究,通过基础科学研究聚集更多基础研究人才,从而推动基础研究快速向产业化转移转化能力的建设。”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肩负起企业创新主体使命
会议指出,要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山西综改示范区创新发展部部长赵明华认为,只有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科技创新源动力,才能不断提升区域竞争的优势。她表示,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加快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为此,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鼓励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以及与高校、院所深度合作。建立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体制机制,支持企业精准引才,继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要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针对会议精神,太重集团科技质量部副部长董玉磐表示:“我们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4.XMW、5.XMW风电机组、无人操作挖掘机、旋回破碎机等重点产品研发组建SBU团队,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与浙大、大连理工、南航等高校的校企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推进技术创新,以实现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工艺、质量改进突破为主要原则,以提升公司竞争力为前提,以矿山采掘装备及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SBU项目为抓手,力争为山西省建立支撑多元、布局合理、链条高端的现代产业体系作出太重贡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把创新摆上核心地位,对强化科技战略支撑特别是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作出了重大部署,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12月19日,大地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屈忠让告诉记者,大地控股始终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目前已在海外、国内、省内初步构建起了全覆盖研发体系,正在与北京大学、山西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固废处置、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两个重点实验室。他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聚焦“六新”突破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数智化转型,打造创新型、科技型、质量型企业。
山西日报记者沈佳 李林霞 杨彧 杜鹃 刘瑞强 张海鹰 杜春春
原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指明方向》
阅读原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