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纯牛奶扫二维码出来什么网上销售不能宣传0添加字样吗?

2000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经征求其他国家的意见,FAO将每年的6月1日定为"世界牛奶日",意在宣传牛奶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以改善国民营养状况,增强人民体质。然而,商业氛围浓烈的今天,超市货架上的奶制品琳琅满目,很多人傻傻分不清。如何选择真正的牛奶?怎样选择适合的牛奶?只需看完下面内容,喝奶便不会再迷路了。第一,明确纯牛奶的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25190-2010》和《GB19645-2010》的规定:灭菌乳中牛乳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2. 9克/100克,羊乳不低于2. 8克;并且纯牛奶当中不允许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第二,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选择牛奶需要明确如下几点:1、巴氏杀菌奶与高温灭菌奶两种牛奶均为百分百的纯牛奶,区别在于两者的消毒方式不同,也直接决定了两者的保质期不同。市面销售的鲜牛奶主要选用巴氏消毒法灭菌,在70度上下的自然环境下消毒杀菌,可保留牛奶中的绝大多数营养成分。但由于低温加热只能杀灭部分细菌,所以它的保质期一般是3-7天,相对较短。瓶装或盒装牛奶则是选用高温或超高温瞬时灭菌法,牛奶经过高温加热几乎能杀死所有病菌,保质期也相对较长能达到6个月。但相对于巴氏杀菌,牛奶损失的营养成分也较多。2、有机奶与舒化奶有机奶较普通奶安全标准更高、价格更贵,但营养成分与普通纯牛奶几乎相同。舒化奶即低乳糖牛奶,舒化即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过程。乳糖在人体内需要经过乳糖酶的分解才能被吸收,缺少乳糖酶的人群在摄入牛奶后,未被消化的乳糖直接进入大肠,刺激大肠蠕动加快,造成腹鸣、腹泻等症状称乳糖不耐受。因此,舒化奶更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但营养成分与普通纯牛奶几乎相同。3、全脂牛奶与脱脂牛奶全脂牛奶脂溶性维生素丰富,富含共轭亚油酸等有益成分,因此奶香更浓郁,饮用后饱腹感更明显。又因为价格更容易接受,因此市面销售量较高的主要为全脂牛奶。脱脂牛奶脂肪含量更低,因此热量更少,更适合高脂血症、脂肪性腹泻人群,也更加受到减肥人群的青睐。但随着脂肪含量的减低,脂溶性维生素也相对减少。4、调制乳与复原乳调制乳并非纯牛奶,而是按照国家标准以不低于80%的生牛乳或复原乳为主要成分,再添加其他原料或营养强化剂,采用适当的灭菌工艺制成。一般在商品的外包装上会注有调制乳,但可能字号较小。调制乳通常会为了改善口感增加一些原料或添加剂,最常见的有早餐奶、核桃奶、巧克力奶、香蕉牛奶等。复原乳也叫还原奶,原料属于乳制奶粉。在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酸牛奶、灭菌奶及其他乳制品可以用复原乳作为原料。一般在商品的外包装上,会注明复原乳几个字。5、含乳饮料与牛奶饮品两者几乎相同,均指的是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水、白砂糖、甜味剂及适量辅料配制或发酵而成的饮料制品,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一定要注意的是,它们是饮料,而不是奶。蛋白质含量最低仅为0.7g/100g不能作为奶制品选择。含乳饮料由于其独特的口感,非常受儿童及成人的欢迎。但其口感主要源于添加了额外的糖及添加剂,因此不建议选购。第三,学会查看食品配料表学会查看食品配料表,也是区分各种牛奶的有效方法。配料表中的配料顺序是按配料含量由高到低排列的。如果为纯牛奶配料表应该只有一个,即鲜牛乳或灭菌乳字样。如果配料表罗列很多配料建议选择第一位是鲜牛乳字样的产品 ,其次选择配料第一位为全脂乳粉的产品。配料表第一位为水的奶制品,建议不要选择。世界牛奶日恰逢六一儿童节,送给儿童的几条饮奶建议:1、 一岁前宝宝不建议喝纯牛奶,选择母乳或配方奶最好。2、 两岁以下的宝宝需要脂肪提供能量,应该选择全脂奶。3、 儿童胃肠系统较弱,饮用前牛奶放在热水中捂一捂比较好。4、 部分儿童因纯牛奶寡淡而拒饮,可选择调制乳要好于不喝奶。参考文献:[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19645—2010 巴氏乳[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5190-2010 灭菌乳[3] 杨怀谷.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营养价值及卫生安全对比研究[J].中国乳业,2016,7(7):62-67.[4]余晓琴,周佳. 乳制品产品类标准使用和检验解读(上)[N]. 中国市场监管报,2021-03-04(008).[5]张养东,伊冉等.国家标准《乳粉》历年情况综述[J].中国乳业,2021(02):59-7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有机产品(GB/T19630.1-19630.4-2011)[7]沈锋.《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新版标准解读[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271-272.(图源网络)}
央广网北京8月1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在经过修改之后,目前,《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稿中提出,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不能用“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食品标识不能够进行这样的标注。行业专家指出,这是“头一次”。加工食品真的能做到“零添加”吗?“零添加”是否意味着更安全,又是否代表更健康?“零添加”不等于更安全当面对超市货架上摆放了好几层、好几排的饮料不知道要怎么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被什么样的包装所吸引呢?它们有的会写自己“富含维C”,有的则反其道而行之,说自己“没有”,是“零添加”。“到底要‘有’,还是‘没有’?”,一瞬间,我们好像陷入了一个哲学问题。通常,加工食品上写自己是“零添加”的时候,是表明或者暗示产品中没有加过量的糖、油或是没有加食品添加剂。没有的东西,不写就好了,商家为什么要特意提示说“我没有”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北京食品安全政策与战略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白军飞指出:“其实通过标识说自己的产品不含任何添加剂或者没有添加任何东西,传达给公众一个非常不好的信息就是说添加了就是坏的。这句话会容易误导公众,让公众觉得添加剂就是有问题。”那么,使用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问题呢?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要符合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授曹雁平表示:“所有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不管它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合成的,都要经过一种全世界统一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一个安全的评价。然后,根据暴露量来确定其在各个食品中的用量。所以,它们(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在使用的情况下,安全是同等的。只不过它们的用量可能会有差别,比如,辣椒红色素在许多食品中的使用量不受限制。”非法添加物惹的祸这时候“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吊白块”“工业明胶”和“硼砂”,这些引发过食品安全事件的添加物名字突突往外冒,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这些东西人吃了不都有害吗?这些确实不能往食品里头加。因为对食品来讲,它们是“非法添加物”而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2008年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加起来将近有50种。白军飞指出,不能把“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三聚氰胺本身就是错误存在吗?不是。它有它的用处,它只是不能用在食品上,不是食品添加剂。”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如今加工食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常见。从调料到零食,现在还有很多半成品的“快手菜”产品,食品工业快速发展,这当中,从保鲜防腐到着色增味,食品添加剂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那么,真的有“零添加”的加工食品吗?对此,曹雁平表示:“现在所有的加工和制造的食品离不开食品添加剂。是不是有‘零添加’的?有可能。但是,制造的过程中是不是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比如,牛奶的热杀菌措施完备,而且最后包装密闭效果非常好,它可以不添加防腐剂,可是在灌装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要经过食品添加剂对包材表面进行杀菌的。它虽然没有把食品添加剂直接加到食品中去,但是,食品添加剂里有一类叫做加工助剂,是要去处理一下包材的。”虽然,现在很难做到对食品添加剂的“零添加”,但是,“零添加”代表着吃得更加健康吗?值不值得我们为此尽力去追求一下?或许,没有这个必要。就拿食品添加剂防腐这个功能来说,如果没有防腐剂,食物更容易变质,没留神吃下去,危害健康的风险更大。不光如此,曹雁平介绍,有些食品添加剂还肩负着补充营养成分的职责:“食品添加剂有一大类就叫做营养强化剂。婴幼儿的配方奶粉,全都是用食品添加剂,配置各种各样的营养物去模仿人乳。还有缺碘的,要通过营养强化的方式在食品里去补碘,这也都是食品添加剂。‘零添加’可能会造成营养的缺乏,之所以要有营养强化剂这一大类就是要针对可能会有的营养缺乏,给它补充上。”在我国相关使用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与其宣传强调自己“零添加”,不如严格执行使用标准,不滥用、不非法添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利纯牛奶扫二维码出来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