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发该条博文目前无法推广什么意思就老显示系统繁忙,请教答主回复怎样才能在新浪博客上发表文章?

  博客(blog)这个词大概在2006年进入中国,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开启了,中国网民从此在网络上有了一个精神家园。博主、博友、博文、发博等词汇也随之出现。  有人通过博客展示才华,有人通过博客结交朋友,有人通过博客记录生活,有人通过博客自我疗愈,有人通过博客实现爆红走上人生巅峰。  博客,从陌生到熟悉,从跟风到痴迷。多年以后,这两个字已经不再平凡,她是一种情怀,一种回忆,一种生活方式,一位亲爱的知心朋友或恋人。  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朋友也有说再见的时候,即使不舍,即使悲伤。  唏嘘过网易博客的黯然退场,“拜读”过百度空间的“断舍离”煽情关停公告,痛心过Sohu博客和阿里博客的不辞而别,中国博友们终于读懂了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凉。断,如果说生命的旅程从头到尾都是一场决断,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决断是否美好。这次,百度空间忍痛做出决断,将空间内容迁入百度云。舍,八年的时间,超出了个人体内全部细胞焕然一新的过程,留下的脚印恐怕只能用大数据去记录,于是,我们决定把所有美好回忆迁入新家,用实际行动表达这场不舍。离,带着满心美好启程,尤其是在春天伊始的时候。现在开始,把记忆封存到云端,带着全新的希望,向拥有两亿小伙伴的新家出发!  左顾右盼,中国博主发现只剩最后一位“朋友”了,她是“新”朋友也是老朋友,她神色迷离,举棋不定,欲说还休。这是出去胡浪放飞自我后心虚胆怯么?  相伴16年,你也要走,对吧?你不明说,我却懂你。  所谓的系统升级维护无非是在压缩成本“节能减排”。哪有越升级用户体验越烂,越维护产品功能越少的道理?明明就是要练“神功了”,不切掉Bo的如何成就Wei的呢?微时代来了,时代的洪流谁也无法阻挡。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无需抱怨,只有惋惜。春花虽然娇艳惹人怜,终有化作春泥那一天。世间规律而已。  感慨之余,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保存记忆了,那就是备份博客数据。  博客、博文的本质就是网页,我们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所看到的一切,比如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都是网页的一部分。  要备份博文,或者说备份网页最简单粗暴的办法是利用浏览器提供的“网页另存为”功能。只需点一下,看到的页面就存储到本地电脑上了。  然而,这是最原始最初级的备份,存在各种弊端。  首先:会得到一堆垃圾文件和垃圾代码。  那些构成页面的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东西和我们需要的博文图片混合在一起,就如同一把米丢进了沙堆里,对强迫症来说这实在太痛苦了。  其次:不适合大量备份操作。  很多博友写了几千甚至几万篇博文,我们要得到所有博文图片必须对每一篇博文进行另存为操作。这工作量……想想就头皮发麻。即使有耐心未必有足够细心,工作时间长了难免神情恍惚、丢三落四。  如何才能减少人力操作并实现精准下载备份所需博文内容呢? 答案是必须借助针对博客平台开发的软件工具。  这个博客备份工具必须实现一些核心功能:  1.根据博客地址获取博文列表中所有博文地址以及私密博文地址(需登录博客)。  2.走访所有博文并进行分析,提取并抓取文中所有图片(站内的以及站外的)存储到本机电脑。每篇博文保留排版格式生成供本地阅读的网页文件。  3.对各种发布方式(电脑或手机)、博客样式、新旧版本等进行兼容,保证各种情况可以正常工作。  4.将本地网页文件进一步处理转换成可编辑的word文件方便传阅或出书。  5.对文件名按发布时间进行排序、保留发表日期以便查阅。  6.容错与纠错。对网络故障、服务器异常等情况进行容错处理,避免漏掉数据或重复备份。  “我不打算搬家到别的平台了,折腾不起,也没那个精力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爷爷叹气说,“帮我备份下来吧,我再也不写了……”  唉……破防了……  当这个工具运行时,看着一个个标题闪动,一个个文件生成,难免不让人浮想联翩:那是一个个故事啊,里面满是喜怒哀乐。那是一段段青春岁月啊,里面满是如歌的人生。  从此,TA们只能静静地呆在硬盘里。TA们是被埋葬了么?  不,TA们活在心里和梦里。 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你若远行,我目送你。}
@马前卒 在这个问题下的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906735/answer/63511129的根本论点属于事实错误,之后的引申也都是错的。摘录几段如下:看到没有,从宽计算,十八年间年下乡知青总数只有1776万,只相当于十四年国有单位招工数量的一半。换句话说,如果国家乐意,只要停止从农村招工(同时招聘下乡知青和回乡知青),单纯地吸收城市人口子女,不用说安置所有城市知青就业,就算都安置他们进效率高、福利好的国营企业,也不是不可能。而在他的另一个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085361/answer/76601257)中也提到含义相似的一段:唯一合理的方案是果断阻止1700万城市知青获得“超国民待遇”,不许他们因为父母被选拔来搞工业,就靠血统获得好工作。必须让他们和三倍的农村知识青年一样,获得国民待遇,即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的权利(下乡知青分配土地和农业生产资料,视为土改待遇),然后再从中选拔优秀者进城工作、升学。而上山下乡的原因,则被他描述如下:但问题在于,此时农村也普及了教育,也有大量的中学生。虽然人均受教育水平比城市还是低,但人口基数大。几百万乡村教师筚路蓝缕十几年,把农村的中学生发展到了城市的三倍,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这时候你说,工作天然就该优先给城里人,剩下的再到农村去挑选。你觉得结果会怎样?结果必然是80年代初流行的读书无用论提前出现。七八亿农村人口彻底放弃让子女升学——升学也不能得到好工作,还是回家种地,为啥要上学?这几段话的意思大概是,1,上山下乡从来不是为了缓解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城市人口就业完全没有压力。2,上山下乡的重要目,是为了让1700万城市知青到农村去,和数量更多的农村知青拥有一样的招工起跑线。3,如果不这么做,农村的大量中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会提前出现读书无用论。不幸的是,这三个论点全是错的。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上山下乡这个事儿。一,上山下乡的起因要说清上山下乡这个问题,得从大跃进开始讲。1958年,大跃进开始,由于不切实际的工业指标,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造成粮食减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572944/answer/118188249)。直到1961年,大跃进宣告失败,所有的工业指标全部回调,从农村来的这些职工必须被大量精简,回到农村,补充农业生产(chenqin:如何理解「 1961 年全国精简 2000 万工人」?)。从1962到1964年,中国一边持续精简大跃进时从农村招来的工人,一边招城镇职工来补充正在恢复的经济。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经验,叫做「亦工亦农劳动制度」。这套经验的主要发明者是刘shaoqi。亦工亦农的形式包括临时工、季节工、轮换工等好几种,说白了,就是对农村人口来说,有工作了就来城镇干活,没活了回家种田,不要赖在城里面。劳动部在1964年9月18日发布了一个《对实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的一些意见》对亦工亦农表示支持,写到:在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各行业必需新增的劳动力,应该大部分实行能进能出的合同工制度,其中,招用来之于农村的农民,必须推行亦工亦农制度。这样做好处很多,因它可以逐步做到用人能进能出,合理使用劳动力;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力,防止职业病,减少企业中的老弱残人员;可以控制城镇人口和商品粮销量的增加,节约企业生活福利设施方面的投资;可以使提供劳动力的社、队增加收入,帮助穷队和参加亦工亦农劳动的贫农、下中农解决部分困难;可以提髙这部分社员的文化技术水平,有利于农业的技术改革。总之,有利于多快好省地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其他事业,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对国家、对集体、对个人都有很大好处。从长远来看,它是逐步缩短和消灭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从而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重要办法。因此,从现在起,就应该根据中央关于实行两种劳动制度的指示,提出推行亦工亦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坚定不移地逐步贯彻执行。就是说,对农村招来的工人,用这种亦工亦农的安排,又可以灵活利用劳动力,又可以节省商品粮。不像大跃进一样增加了大量固定工,到城镇吃商品粮,现在精简都精简不回去。在此基础上,1965年3月,国务院发了一个《关于改进对临时工的使用和管理的暂行规定》如下:为了促使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推行两种劳动制度,少用固定工,多用临时工,经济合理地使用劳动力,并简化临时工的招用手续,现对临时工的使用和管理,暂作如下规定:一、企业、事业单位因生产、工作需要,必须从社会上招用职工时,凡是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都应当使用临时工(包括季节工,下同);已经使用固定工的临时性工作,应当逐步地改用临时工。在劳动计划管理上,根据严格控制固定工人数,便利使用临时工的原则,今后,国家劳动计划只控制固定工的年末人数和固定工、临时工的全部工资总额。临时工的平均人数和期末人数,只进行统计,不作为计划控制指标。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企业、事业单位,在国家下达的固定工年末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指标以内,有权减少固定工,多用临时工。总之,大跃进之后,对于农村进城做工的招收就变得非常之严格。这样严格的招工政策,够不够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农村粮食生产呢?还是差一点。1963年8月,劳动部就有一个文件《关于今后18年城镇人口和劳动力安排的初步估算》,这样写道:因此,今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如果不下降,按每年增加400万人(不包括由农村进城人数)计算,那么将在4年内把过去两年半经过巨大努力取得的减少城镇人口成绩全部抵消。从长远看,如果城镇人口不下乡,自然增长趋势按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25%算,今后18年内,城镇人口平均每年要增加298万人,到1980年末,将达到17025万人。但是,根据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可能性,并考虑到将来在城镇进行就学就业安排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因素,城镇人口的数量也还是偏多的。仅从粮食增长的可能性看,今后18年内,丰年与歉年相抵,粮食产量估计达到5500亿斤以上。那时候的全国人口,根据开展计划生育、降低自然增长率的要求,也将增加到9亿左右,平均每人粮食产量约610斤,稍髙于1957年的水平。因此,为了使城镇人口同粮食增长相适应,城乡人口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从这个角度考虑,今后18年内,城镇人口的绝对数必须控制在15000万人以下,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不能超过现有的水平。……1965年需要安置的劳动力共约479万人,能在城镇安置的约267万人,不能在城镇安置的约212万人。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当年在安排上不能平衡,每年都有遗留,因而累计的数字越来越大,安排上的困难越来越多。在1966—1980年的15年内,据初步估算,进人劳动年龄的劳动力共约4404万人,能在城镇安置的约2621万人,平均每年安置约174万多人。这样安置以后,还多余1783万人,即平均每年有118万多人,是城镇本身安置不了的。上述情况表明,今后18年内,城镇劳动力的安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根据中央、国务院指示的精神,除了城镇本身尽可能安排外,必须每年有计划地动员百万以上的青壮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才能在安排上保持平衡。——来源:劳动部档案,编号143-1-167也就是说,根据劳动部的估算,在就业和粮食的双重压力下,不仅农民不能进城做固定工,就是城镇新增劳动力,也必须每年安排上百万的人口进入农村参与农业生产。往后数18年,一共多余了1783万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压力需要安置,每年必须安排上百万人上山下乡。我们回头再看看,实际在这17年里上山下乡了多少人呢?1776万。不管是从目的上,还是从最终数字上,上山下乡完全就是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而量身定制的。二,上山下乡的开端与扩大1963年12月,在劳动部的估算文件发布后4个月,上山下乡就开始了。主要的安置对象是指家居城镇的青年学生、退伍兵和闲散劳动力,安置方式以插人人民公社生产队为主,其次是插人现有的国营农、林、牧、渔 场,再次是扩建或新建农、林、牧、渔场。根据劳动部的历年报告,1964年下乡了83万人,1965年下乡了57万人。这两年的上山下乡有几个特点,第一是自愿为主,第二是组织比较好,第三是人数不达标。比如北京在这一时期的上山下乡是这样的,由市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部署进行,首先多次召开全市性的大会,邀请东北“北大荒“地区负责人介绍北大荒的情况,号召知识青年参加东北边耦的开发建没。具体动员组织工作以区、街道两级行政领导为主进行,共青团、妇联、教疗、宣传等部门配合。各街道办事处普遍办起“青年学习班”或“劳动后备讲习所",按居住地点成立小组,组织青年学习毛泽东著作,树立革命人生观。同时开展群众性的宣传动员工作,召开家属代表会议,请积极支持子女上山下乡的家长作报告,号召家长支持子女上山下乡。这一阶段对报名的知青条件进行审查把关,组织工作也很严密,在火车站欢送时锣鼓喧天,场面热烈,前后共有23260人上山下乡。——《北京志、综合经济管理卷、劳动志》这一段时期的下乡,还是要先作通思想工作,然后自愿为主。但人数没有达标,则成了一个大问题。到了1966年,问题更大了。我们现在从《中国劳动工资统计资料:1949-1985》中可以看到,1962年到1966年总共下乡了129.28万人,可在之前的1964和1965年里面,下乡人数已经达到了140万,这意味着1966年不仅一个人都没下乡,可能还返城了10万人。这就很尴尬了,说好要下乡18年,这下乡才第3年,怎么就开始返城了呢?原来,文革开始了。1966年下半年,大量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不少人回城,仅在北京大串联、逗留的便有40多万人,很多人就此待在城里就不走了。1967年,还是天下大乱,基本没有下乡安排。从1964到1967年,一共4年,平均每年才下乡了30多万,比预想的100万,差太多了。等到了1968年,秩序开始缓慢恢复,就业压力兜不住了。到了1968年5月,中央安置城市下乡青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中央呈交一份有名的报告——《关于1968年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请示报告》,就全国1966至1968届城镇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工作进行请示。随后在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报道,并在编者按中发表了毛泽东的“一二·二二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于是,下乡的动员力度开始极大加强。凡按规定应该上山下乡的青年,学校不招生,工厂不招工,军队不征兵,对动员后没存特殊情况不上山下乡的,一般不予安排工作。基本上所有的未就业人口和新增劳动力,都成了上山下乡的动员对象。比如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对动员范围和对象做了明确的规定:「凡1966年至1968年三届初中、髙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包括已经结婚、没有就业的)一律动员下乡;非城镇的工矿、铁路职工的子女,也动员下乡,就地安排」。而甘肃的安排则是「凡年满17岁的应届髙中毕业生、未升高中、初中的应届毕业生,及社会上年满17岁未升学就业的青年,均为上山下乡的动员对象。」于是,从1968年到1969年,上山下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从总量来看,这两年的上山下乡人数,是整个上山下乡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为467万人。比如下表列出了北京的情况《北京志、综合经济管理卷、劳动志》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市上山下乡共65.8万人,其中1968到1969年就有26.4万人,占总数的40%。说到这里,我们又要提到之前讲过多次的《劳动部估算》了。我们已经知道,1964到1967年的上山下乡数量是严重不达标的,平均每年只有30万人多一点。那么现在把1968和1969年的放进去,等于596万人,除以六年,刚好一年一百万。终于……达标了。从北京历年上山下乡数量这张表里,我们就能看到上山下乡「消灭三大差别」「让城镇青年和农村青年站回同一起跑线」的荒谬之处了。如果说真的是要让城镇青年和农村青年站回同一起跑线,为什么1970年的下乡人数从1969年的接近17万,迅速缩小到不到五千人呢?是因为没有城镇青年了,还是因为三大差别已经消灭完了?都不是,是因为从1966年开始的大折腾,终于以1969年的全国各地革委会成立和九大召开画下了句点。到了1970年,经济恢复,需要大量招工,因此这一届毕业的毕业生就被北京城里的工作岗位消化完了,当然就用不着根据「让城镇青年和农村青年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浪漫想象,再来进一步折腾自己了。三,所谓的「城乡大对流」究竟是什么?从总量看,1970年的上山下乡数量只有1969年的三分之一,1971、1972年的数量也很少,三年加在一起都没有1969年多,略少于1963年的劳动部估算。经济好转,城镇就业需求增加是上山下乡减缓的最主要原因。在此期间,工厂除了开始从城镇招工招工外,也开始从农村招收一些工人直接作为固定职工。不过,这里的农村招工,和马前卒所描述的一个概念「上山下乡期间,城镇和农村青年出现了大对流,城镇知青下乡,农村知青进城工作」完全不一样。农民被招工进城,不是一个和城镇知青下乡一样被长时间大规模实行的政策。各位读者可以先来猜猜看,1965年停止的从农村招工,在1970年重启后,延续到了哪一年才结束?80年上山下乡停止?错,太晚了。78年改革开放开始?仍然太晚。76年毛主席逝世?也太晚了。75年邓上台抓经济?还是太晚了。算了算了,让我们公布答案吧。农民青年被招工进城的窗口,从1970年一直开到了——————1971年。是的,就两年。1971年发布了两个文件,基本关上了农村青年进城的口子。第一个,是1971年2月,全国计划工作会议后发布的当年招收固定工来源:1,退伍军人。2,根据四个面向的政策,从家居城镇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一部分。3,经验丰富、劳动锻炼2年以上的上山下乡知青,由贫下中农推荐招收一部分。4,矿山、森林工业、地质勘探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子女,本系统可招收。5、从农村招工要严格控制,必须从农村招一部分工人时,要经省、市、自治区革委会审批。第二个,是1971年11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临时工、轮换工制度的通知》。《通知》规定,常年性的生产、工作岗位,应该使用固定工,不得再招用临时工。现在这种岗位上使用的临时工,凡是生产、工作确实需要,本人政治历史清楚,表现较好,年龄和健康状况又适合于继续工作的,经群众评议,领导批准,可以改为固定工。也就是说,从1971年起,固定工严格控制从农村招工,且临时工停招。固定工不能做,临时工没得做,那农村青年还进的哪门子城?好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马前卒的「城乡大对流」从何而来。他引用了一个来源,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但是马前卒并未引用原文,而是找了一个新闻,这个新闻是这样说的:法国学者:知青下乡时相同数量农民被招工进城在《失落的一代》中,老潘(Mich elBonnin)反驳了这个在学术界流行最广的观点。他通过仔细的数据考证,发现就在知青下乡的期间,差不多同样数量的农民被招进城市工作。反过来,政府允许知青回城的那几年,恰好是中国城市就业压力最大的几年。这证明“就业与人口压力促成知青下乡”的说法行不通。潘鸣啸的原文是什么呢?其实,在“十年动乱”期间,被招工进城的农民数量是跟被下放农村的知青数量“一样那么多”,或者是“几乎一样那么多”,而且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成功地在城里定居下来。因为下乡运动政策禁止雇用城镇青年,城镇工厂企业单位就直接把这些农民招了上来。从1981年起,所有的中国资料都肯定这件事情。究竟有多少呢?提供出来的数字是1300万或者1400万。80年代初期的文章都拿下放知青的人数与此作比较。根据不同的作者及不同的日期,下放知青的人数一般估计在1300万和1700万之间。这些数字确实(相当粗略)与积累的出发人数相符。这些作者似乎忘记了在此期间有的知青回城了,因而同一时间身在农村的知青从来没有超过900万人。他们也忘记了从农村招工上来的总数包括知青。他们的结论却是正确的,因为这两种遗忘造成的结果差不多互相抵消。根据后来比较的准确资料显示,那10年间共有1400万人招聘进城,其中600万是知青,800万是农民。人们因此清楚地看到在那期间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城乡劳动力大交流,双方都涉及到至少800万人。既然是这样,我们不禁要问减轻城市负担的目标是否那么重要,是否就是掀起下乡运动的动因。对某些透露这些数字的中国学者来说,结论是一目了然的:一句话,大规模的下放知青去农村,就是当时盛行的“极左政策”的实施结果,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经济理由。马前卒认为,下乡1700多万人,从农村招工也是1700万人。但我们从潘鸣啸的原文看到,潘鸣啸算出来的文革期间从农村招工的总数,大概是800万,这个已经与马前卒所引述的数量相矛盾。那么,潘鸣啸这个800万又引用自哪里呢?毫无疑问,对国家来说,雇用一个农民作临时工比雇用一个固定工合算多了。农民工无权享受社会福利及城市粮食供应,他的家人亦无权跟随进城,这样国家就不必负担他的住房与子女教育费用。有一天,没用了,也就很容易解雇他。然而,这800多万来自农村的工人最后变成了“固定工”。……后来在他们的影响下,国务院发出1971年11月30日的“关于改革临时工、轮换工制度的通知”。根据这个文件,71和72两年间,800多万农民临时工被转了正(当时一共有900多万这类工人),其中有的根本就不是真的工人,而是他们的家属。就算后来原则上禁止这类转正,仍然有大量农村来的工人转成固定工。所以1966-1976这10年间被招工进城的农民有800万,这个数字可能还是低估了。其实,根据年鉴所写的,1950-1960年间划定的各种农民工类型,到了70年代,大多数情况下,全部转成了固定工。“临时工”变成了固定工。“合同工”合同结束后可以留下。“轮换工”停止轮换。原来潘鸣啸所谓的800万农村工人进城,绝大部分指的就是这个「变成固定工」。那么这一段表述又引用自哪个文件呢?我查阅了一下他的引用,应当是出版于1990年的《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这一本书,其中原文是这样写的:——《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现在我们知道了。所谓的「城乡人口大对流」,其中主体指的其实就是「临时工转正」。而1972年后,由于农村招工窗口基本关闭,新增从农村招收的工人比起临时工转正来说,就要小得多了。举几个例子,1990年出版的《屯溪市志》是这么描述「城乡劳动力对流」的“文化大革命”打乱了正常就业秩序,在城镇待业的历届高、初中毕业生达9472人。从1968年9月起,正式安排知识青年下乡插队,至1977年3月,知识青年下乡累计达7772人。但在1971年和1972年,又将1700名临时工转为固定工,造成城乡劳动力对流的不正常现象。1998年出版的《南宁市志、政治卷》是这么描述的:1969—1977年,全市共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78801人。1970—1972年,从农村招收劳动力1万多名,形成城乡劳动力对流。1996年出版的《雅安市志》给出了1972到1978年的新增职工来源:从上表里,我们可以从一个城市的情况管窥一下全局——1972到1978年,招工安置总数为8847人,其中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加上集体以及其他一共有2467人,临时工转正有2342人,城镇招收1580人。农村招收2458人,但农村来的又有1588人是知青,870个农村劳动力。也就是说,在1972到1978年间,8847个职工里一共有3168个城镇人口,占比35.8%;870个农村人口,占比为9.8%。雅安作为一个不发达的县,他从农村招收职工的数量占比只会比全国平均更高,因此我们能基本上做出判断——在文革期间的职工增加中,来自农村招工的占比应当在10%以下。新增职工中只有10%以下的来自农村招工,绝不可能是什么「城乡人口大对流」,我们后文马上就会讲到,相对来看,这个比例低于78年以后的大部分年份。四,「临时工转正」的背后回到上面来自《雅安市志》的表格,可以看到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还没讨论——临时工转正,在上表中总数为2342人,占总招工人数的26%,其中绝大部分临时工转正出现在1972年。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到,这一部分「临时工转正」,就是被马前卒错引的,潘鸣啸写到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城乡劳动力大对流」的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确实如此,73到78年一共6年,这六年从农村招工的数量加在一起,差不多只有72年一年临时工转正数量的四分之一。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临时工转正」看成一种为了实现「城乡大对流」而进行的尝试呢?恐怕不行。第一,临时工并不全来自农村。比如1964年时,劳动部有一个《关于一九六三劳动、工资工作总结》写道:我们还提请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从社会上招用职工的审批手续的通知》,加强了招工工作的管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一年来,从社会上招收的职工共计一百八十六万人(包括长期工二十万人,临时工一百六十六万人),其中从农村招收的为六十二万人。可以看到,临时工166万人,其中农村招收62万人。即便农村招工全都是临时工,那么也有104万城镇招工是临时工。因此,临时工转正的对象, 可能有很大比例原本就居住在城镇。第二,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关于改革临时工、轮换工制度的通知》。文化大革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争取工人阶级的一场斗争。想想看在文革前,工人阶级最想要改掉的一项制度是什么?你可以在我前面的文章里面找到答案。——说对了,就是有名的亦工亦农,临时工,轮换工,合同工制度!早在1966年底,有名的「全国红色劳动者造反者总团」(简称「全红总」)和江qing等人的一场会面时,关于这个临时工、合同工的问题,就开成了声泪俱下的批判会:代表:现行合同工制度,把工人阶级分为两个阶层,制造差别,分化瓦解无产阶级革命队伍,政治权力被剥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个制度是刘shaoqi一九六四年三月到河北各地视察做报告后,劳动部根据其报告做出合同工、临时工制度的规定,在全国执行。……代表们即席控诉了在这个反动制度下,工人群众所受的政治迫害,经济上的压迫,这个制度就是要把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代表们在控诉临时工制度对工人的残酷迫害时,声泪俱下,泣不成声。江qing、陈boda同志听到了工人的控诉,都流下了痛苦、愤恨的热泪。在坐的人大会堂招待员都痛哭起来。江qing:我流泪不是软弱,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真正的同志。我感谢你们。你们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江qing:合同工也是无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工人!你们这些大部长是怎样对待工人的?照这样下去,工人得什么前途?什么合同工,简直象包身工。江qing:同志们,这次反映的情况对我们是很大的教育。我建议马上发给他们每人一枚纪念章,一本毛主席语录。你们把全国劳动力分配部门全部扫掉。你们进京工人全部住到工会、劳动部去。让他们给负责吃饭、住宿。(问王、希、李)你们听到了吗?(王、希、李答:听到了。)江qing又问:能不能做到?王、希、李连连答道:能、能、能!然后到了1967年初,「全红总」把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的权给夺了,发了一个《三家联合通告》,宣布临时工、合同工一律不准辞退,已经辞退的要请回来,补发工资。这个通告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大批临时工与合同工跑到当地要工资,前面我们提到,大跃进过后,大量农村员工被清退回乡——现在,这批临时工也来要补发好多年的工资了。虽然在1968年之后这个《三家联合通告》就被闹经济主义歪风的由头给取缔了——当时也确实没钱给临时工补发工资——但随着经济逐渐好转,临时工、合同工想要成为固定职工的想法,终于随着1971年这一纸通知成为了现实。1971年时,全国共有临时工、轮换工900多万人,其中从事常年性生产的约650万人,从事临时性、季节性生产的约250万人。这900万人,在《关于改革临时工、轮换工制度的通知》颁布之后,两年之内就转正了800万人。现在,我们可以看清楚所谓的上山下乡期间进行「城乡大对流」的实际状况了——1,将原本就在城镇做工的大量临时工全部转正,转户口,转商品粮户头。2,从农村招工时,以下乡知青为主要对象,基本关闭农村青年招工进城的通道。这是要促进「城乡大对流」吗?错,这是一场用尽量小的成本争取更多的工人阶级支持的政治斗争。政策制定者非常清楚,自己政治上的基本盘一定是城镇职工。现有临时工原本就在城市工作,已经不怎么参与农业生产了,用比较低的成本将他们变成固定工,不就获得了这8、900万人的支持吗?下乡知青,是他们第二个争取的对象,因此面向农村招工时,要以下乡知青为主,使他们将下乡后经贫下中农推荐,成功回城的功劳归于自己的政策。至于农村知青?农村知青压根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五,农村招工的总量与结构变化前面的讨论引用了大量地方志和区域数据,但这毕竟不是总体情况。我们现在从1995年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分配调查(CHIPs)来看看农村招工的情况。之前我们已经说到了,农村招工分几个阶段,大跃进之后1962到1965年,清退多余职工,新增招收以临时工为主;1966到1968年基本没有在农村招工;1969到1971年开始大量从农村招工,其中有下乡知青也有农村青年;1971年转正了大量临时工之后停招临时工,并对固定工的招工对象进行限制。从此农村青年招工进城数量锐减。也就是说,在1972年之后,农民成为职工,只有成为固定工一种途径。而成为固定工,必定会变成城镇户口。比如下面一个文件:因此,只要一个城镇人口没有上山下乡过(下乡后回城也会从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同时他在青年时期(15到30岁)更换成城镇户口,我们就可以把他看成一个农村招工。首先,看总量。我们把符合以上要求的人口做下图:CHIPs1995年的总样本中,山下乡过的样本有2751人。有3545人在青年时期获得了城镇户口,其中上山下乡的17年内(1964-1980)一共有1019人,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一共有584人,农村招工窗口关闭后(1972-1976)一共有239人。从这些数字的相互比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上山下乡17年内从农村招工的总数,大概是同期上山下乡总数的37%;2,文革期间从农村招工的总数,是文革期间上山下乡总数的26%——其中包括大量的临时工转正。3,1972年农村招工窗口关闭后一直到1976年,从农村招工的总数差不多是同期上山下乡总数的16.6%。当我们将窗口逐渐缩小时,可以看到农村招工的数量,比起同期上山下乡的人口数量越变越小,到了1972年后,下乡六个人,才从农村招收一个人——而下乡的知青两年就可以回城了。这正从侧面说明,像马前卒说的那样,「必须把城市知青送下乡,和三倍的农村知青混在一起劳动,然后再从中挑选优秀可靠的人进城工作,招工或者是升学。这样才能保证大家有动力读书」的想法,是多么的梦幻了。同时从图中可以看到,1970到1971年,是农村招工最快的时期,与70年的大量招工和71年的大批「临时工转正」相符。随后从1972一直到1977年,农村招工都进入了低潮期,到了1978年之后才开始进行新一波的农村招,工,一直到1985年,其招工力度明显大于1972到1976年。如果文革时期的农村招工都能称为大对流,那么改革开放以后的招工应该叫什么?超级对流?其次,看结构。按照马前卒的想法,城乡大对流是为了防止农村出现读书无用论。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不同时期被招工到城镇的农民,他们的平均教育水平分别是多少,相对于和他们同龄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这批人的平均教育年限是高是低?上图显示了不同阶段被招工的农村人口的相对教育年限。可以看到,在被招工时教育水平最高的,是1973到1977年进入城镇的农村青年,这批人是真正的「农村知青」,其教育水平高于同年龄城镇人口。但是,这批人的数量非常少,如前文所述,1973到1977年,农村知青招收的窗口基本关闭了,每下乡六个城镇知青,才能有一个农村知青进城。其次是改革开放后被招工的人口。可以看到,除了1956年出生的人口以外,从1962年到1967年出生的那批人的平均教育年限都显著高于城镇人口,他们也属于农村中教育水平较高的一类。这批人比起1973到1977年的农村招工,每年平均要多出82%。再接下来,就是1970到1972年的临时工转正,和1965到1969年的招工了。他们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属于从农村的招工,绝大部分是原本就在城市做工,然后等到时间了获得临时工转正,属于在文化大革命形态下的政治斗争的受益者。但是,这批人的教育水平比城镇同年龄人口更低,更比不上城镇知青了。因此,用上山下乡期间的农村招工来预防当时的「读书无用论」,可能是南辕北辙了。大量临时工转正的那批人,教育程度并不高,而是来城早了,来对了时间;而真正教育程度高的农村知青能进城的时期,从农村招工的窗口又基本关上了。我想,这种农村招工,恐怕不能预防「读书无用论」,而只能加强「还好我生早了几年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1,上山下乡的确是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无论是每年上山下乡的数量和调整,还是上山下乡最后的总人数,都与劳动部在1963年的估算基本一致。2,所谓的「城乡大对流」并不是上山下乡时同时在农村人口招工,而是大量原本就在城镇的临时工转正,他的并不是让公平惠及农村,而是笼络已经在城镇做工多年的大量临时工。3,真正的农村知青在1972年之后,基本丧失了进城做工的机会,这种情况直到1978年之后才好转,当然不可能达到「防止读书无用论」的目的。写在最后一年前我在马前卒的答案下无奈地写下了这个评论——因为错到实在看不下去,但太忙了,又没时间反驳。只好晾在那里。那时太忙。还好,现在我有点时间了。谎言和谣言能飞一段时间,但总是飞不远的。}
新浪博客大概2006年创立,曾经一度引领中国博客浪潮,成为全民写作的主战场。笔者在新浪博客如日中天的2008年左右通过某宝进货、使用工具自行注册等方式储备了大量博客账号,累计10万个左右,专心做博客顾问服务。当时计划很明确:集群管理操作,覆盖营销关键词,坐等账号升值后伺机出售。这些号养了好多年,等级和权重都较高,当时的行情大概是5元每个。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时代风云变幻。怎奈何,后浪拍前浪,新浪变旧浪。几年后,智能手机和微信横空出世,人们的上网习惯发生巨变,博客时代就这样悄然谢幕了。即便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新浪博客仍然活跃着一定数量的死忠。他们大多分为两类,一是执着于网络记录者,另一类则是营销号,我完全可以将储备的账号转给后者。后者对新浪博客青睐有加,因为收录好。同样一篇文章,同时发到新浪博客、天涯博客,或是其它平台,甚至是自己的企业网站,往往最先被百度收录的就是新浪博客。购买或者养一个博客等级较高的号,发一些原创类文章,投放几个关键词,完全可以很安逸的从百度获得大量的流量。可是,我想简单了,我的号全砸手里了。我走上人生巅峰的幻想破灭了。还好,我没巅峰也没疯癫,这些过眼云烟散去只会让人看得更清晰。博客平台很快制定了新的规则,这些规则最为致命,如果您有通过淘宝或相关平台购买新浪博客账号的打算,请一定先看这些规则:1、实名认证。每个账号都需验证手机,以前没绑定手机进行认证的一律受限。(登录、发文各种限制)一个手机号码最多绑定两个左右博客账号。你可能想到了,可以通过网上一些短信接收平台来实现博客账号注册、验证。思路很好,但是现实情况是,认证需要手机发短信到新浪提供的特定号码来实现。这条路行不通。2、ip限制。同一个ip如果大量登录博客账号或频繁发布文章会导致同ip下账号全军覆没,也就是被封杀。被封的号通常是无法解封的,我有几千个号就这样葬送的。3、违禁词最近新浪博客大规模处理敏感信息,你觉得很普通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可能就变成了新浪禁止的、不和谐内容。这样的博文会被转为私密博文或提示‘博文已经被加密’,更有甚至直接删掉或封博。前几天我帮一个博友备份博文,她提到有一篇文章被和谐,不知道哪个词的问题。我找了一下,发现了两个字可疑,于是发到自己博客测试。标题为:“听说发xx到博客会被删?我试试。”悲催的事情发生了,我博客当日被封了。某浪可能认为我是在挑衅吧?可怜我经营十几年的加V认证的大号啊,就这样完蛋了。4、发文限制长时间没登录的博客账号发博文失败,会提示“系统繁忙 ,请稍后再试”。我试了几个月还让我稍后,问客服才知道这是所谓的安全机制。要解除博客发文限制必须提交原始注册资料。包含且必须正确项目是:注册地点、注册时间、历史密码、生日、身份证、绑定手机号等。很多朋友的号是十几年前的了,如何记得原始密码和注册日期?我最近跟新浪杠上了,千方百计才恢复了三两个博客,这其中有太多的技巧和玄学了。回头我另写一篇攻略在我的龚总号里。这些规则都是我亲测的,血淋淋的教训。写出来如果能警示网友,也算我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了。最近很多闲鱼和淘宝上的朋友通过搜‘新浪博客文章备份/网页转到word’找到了我,问我有没有老的新浪博客账号。我望着硬盘里的文件夹,只能苦笑着回复:没有……综上,我重申:别买!想要的找我,我送。只要你有办法绑定手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该条博文目前无法推广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