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推广的好处都在报道上海自贸区带来的好处,请问自贸区的设立有弊端吗?若有,具体有哪些?

热点简介2020年9月21日,中国增设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至今已经累计达21个。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就推进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提出发展方向和建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正在继续推进,进一步释放对外开放的活力。2021年6月,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通过,自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规划方案》出台以来,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世界最大和中国唯一自由贸易港,正迎来开放的新机遇。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和国际商务强相关的考点。上目前,命题的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直接让你答概念,什么是自贸区,FTA和FZ的区别,有几个(哪些)自贸区;二是谈自贸区的意义、看法;三是直接问到自贸区的内容,有哪些制度设计创新。显然,三类问题的难度是递进的,第一个是基础了解,第二个是大而化乏,第三个要记具体政策。热点分析(一)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基本情况1.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属于自由贸易园区(FTZ)的范畴,是我国适应国际经贸规则变迁,形成境内自主深化投资、贸易和金融等领域改革开放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开发开放型综合试验平台,是我国制度改革的创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战略举措,承担着为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任务。2. 自由贸易区(FTA)和自由贸易试验区(FTZ)的对比∶Free Trade Zone 和 Free Trade Area的中文翻译都是“自由贸易区”,但实质含义大不相同。前者指一国自己划定范围作为自由贸易区,后者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FTA的代表如RCEP、NAFTA、中国东盟自贸区,FTZ的代表如德国的汉堡港、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3.我国目前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截至2021年共计21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扩大范围,2019年临港片区设立)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2017年∶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2018年∶海南。(2020年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2019年∶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2020年∶北京、安徽、湖南。(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1.自由贸易试验区做什么?大致总结为如下方面∶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搭建平台、放宽准入、降低成本、简化流程。作为试点,探索对外贸易的先进制度。(1)货物贸易方面∶以FTZ的理念对外国商品减征关税,发展转口贸易、加工贸易,逐步实现国际贸易零关税,尤其带动对外贸易向新兴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发展。(2)服务贸易方面∶实现负面清单制管理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对外开放程度。(3)跨境投资方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外商投资行业负面清单制(投资清单外行业无需审批),进一步减少负面清单管理行业。(4)金融开放方面∶逐步取消人民币自由兑换限制,扩大人民币结算使用,扩大外资持股金融机构比重。(5)贸易投资与便利化方面∶简化畅通贸易通关流程,简化投资审批手续,便利投资与贸易,降低投资与贸易的成本。2.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1)国际贸易∶利用其作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扩大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增加外汇收入。(2)国际投资∶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3)就业∶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机会。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将会对高层次人才产生大量需求。(4)国民经济发展∶在港口、交通枢纽和边境地区设区,可起到繁荣港口、刺激所在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5)自贸区试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创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全面适应并逐渐引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三)海南自由贸易港1.海南自由贸易港(1)海南自由贸易港∶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步入新阶段。(2)海南自贸港和其他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别。自贸区的本质仍是“境内关内”,但自贸港是“境内关外。建设自贸港的目的是建设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而自贸区的建设,是为了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以推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的改革开放。海南自贸港很可能是中国唯一的自贸港。2.海南自由贸易区的“三步走”第一阶段(2020-2025)∶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第二阶段(2025-2035)∶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以自由、公平、法治、高水平过程监管为特征的贸易投资规则基本构建。第三阶段(2035-2050)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3.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制度设计∶6+1+4(1)“6”就是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① 贸易自由便利方面,对货物贸易"零关税"实行"零关税"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对服务贸易"既准入又准营,实行"既准入又准营"自由化便利化一系列政策举措。② 投资自由便利方面,"非禁即入"大幅放宽海南自由贸易市场准入,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③ 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方面,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有序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境外资金自由便利流动。④ 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方面,针对高端产业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目的是打造人才聚集的高地。⑤ 关于运输往来自由便利方面,将实行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推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⑥ 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方面,要在确保数据流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扩大数据领域开放,发展数字经济。(2)"1"就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突出海南的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础,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3)"4"就是要加强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① 一是按照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强法治、分阶段的原则,逐步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税收制度。② 二是着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自由贸易港治理体系。③ 三是建立以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为基础,以地方性法规和商事纠纷经济解决机制为重要组成的自由贸易港法治体系,营造国际一流的自由贸易港法治环境。④ 四是制定实施有效措施,有针对性防范化解贸易、投资、金融、公共卫生、生态等领域的重大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4.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意义海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并凭借特殊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海南在探索自由贸易港、实施全面深化改革上有独特优势,对海南岛自身和对中国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① 促进海南经济特区发展迈上新台阶;② 可能成为中国对全世界开放特别是辐射东南亚的新门户;③ 为中国下一步金融及经济改革开放及高质量发展提供试验田和标杆;④ 在新国际形势下,是反对保护主义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显示了我国推进开放发展、拥抱全球的决心和信心。5.海南自由贸易港和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异同① 自由贸易试验区(Free Trade Zone),指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允许商品的自由存储、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的区域。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中国先后设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目的是推动贸易便利化,作为贸易规则先行试点。② 自由贸易港(Free Trade Port),指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口的港口。自由港具有较好的地理区位,一般是世界大型港口 如德国汉堡、中国香港等,其基本特征是"自由",达到吸引转口贸易的特点。2020年6月,海南自贸港成立,是中国大陆唯一的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是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特点。③ 相同∶都是经济特区的重要形式,具有扩大对外自由贸易,发展转口贸易等特点。④ 区别∶A.关境界限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未实现封关,海南自贸港甚至提出了"全岛封关"目标。B.主要功能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除发展自由贸易外,还需探索贸易、投资领域的制度,作为先行试点为国内其他地区提供经验;从世界范围看,自由贸易港是自贸区的维形,自贸港和自贸区都是高程度开放自由贸易的重要形式,当前,我国海南作为目前我国(不含港澳台>唯一的自贸港,承担着对标世界最高标准,建设比自贸区更高开放水平经济特区的职能。(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1.贸易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是指通过程序和手续的简化、适用法律和规定的协调、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和改善,为国际贸易交易创造一个协调的、透明的、可预见的环境。贸易便利化的基本精神即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加速要素跨境的流通。贸易便利化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贸易过程的所有环节,其中海关与跨境制度是问题的核心,此外还包括运输、许可、检疫、电子数据传输、支付、保险及其他金融要求、企业信息等诸方面。2.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若干措施》,提出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创新的措施,包括加大对港澳投资开放力度、放开国际登记船舶法定检验、开展进口贸易创新、释放新型贸易方式潜力、推进“两头在外“保税维修业务、推进开放通道建设、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探索赋予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凭证功能、创新账户体系管理、开展融资租赁公司外债便利化试点、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提升航运管理服务效率、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完善仲裁司法审查等措施。(五)上海自贸区(1)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①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对外贸易区或免税贸易区,指一国境内在关境以外划出的,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且允许商品的自由存储、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的区域。主要目的是发展转口贸易和加工贸易。②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畴。上海自贸区是中国大陆境内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中国经济新的试验田。③ 主要特点∶A.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B.以贸易便利化为核心的贸易监管制度;C.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2)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积极作用①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区是扩大对外贸易、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A. 自贸区内减免关税,促进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发挥双边贸易对于经济和社会的正面作用,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国的友好关系。B.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能同时扩大进口与促进出口,利用好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提高国际贸易竞争力,更好参与国际分工,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②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示范。A. 带动上海地区的GDP、投资和进出口增长,产生长期经济增长效应。B. 发挥上海作为区域乃至全国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C. 第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积累自贸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对中国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具有示范作用。③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外资利用效率的重要探索。A. 落实并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行业从190降为30多个,引进外商投资开放水平提高,有助于吸引外资。B. 外商投资结构不断完善,企业的外部经济效应不断突显,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的质效。④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重要试点。A. 上海自贸区先行试点减少外汇兑换的管制,促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对扩大金融开放有着重要意义。B. 扩大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⑤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先行。A. 在自贸区建设中,政府提出了一些列的改革举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彩显了较高的治理水平。B. 在自贸区建设中,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不断涌现,迫使政府直面新的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效能。(3)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对策① 投资规则建设上海自贸区应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负面清单条款数目的缩减固然重要,但形成完整、透明、有效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才是高水平投资规则的核心。上海自贸区应在负面清单透明度、市场准入可预期性、商事登记制度、国家安全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系统集成的探索,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公共产品。② 贸易规则建设利用增设新片区和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契机,对标国际自由贸易港的通行做法,上海自贸区应在进一步提升高水平贸易便利化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贸易自由化的措施和做法,探索转口贸易、离岸贸易、数字贸易、离岸金融等,及时总结相关经验,最终形成相关的制度和规则。针对国际服务贸易新规则的变化,特别是专业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科技服务、自然人流动、数据服务等领域国际高标准规则的变化,上海自贸区应结合实际,开展先行先试的探索,总结服务贸易领域可行的做法和经验,并形成相应的制度和规则。③ 法制环境和营商环境的完善按照中国与世界各国达成的多边和双边经贸协议,对标高水平投资贸易规则和标准,上海自贸区应全面梳理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立、改、废、行的建议;同时。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率先落实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进一步完善投资与贸易开放事权的赋权并与法制建设相衔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条例》的修订完善中加以体现。④ 提供制度性公共产品更积极地参与制定和完善国际经贸规则和国际经济治理。在中国的一些优势领域,比如跨境电商、移动支付等,上海自贸区应尽快总结经验,参与制定上述优势领域的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或产业发展新标准,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议题”和“中国方案”。上海自贸区应以服务新时期的“一带一路”政策沟通为突破口,为中国更好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做出制度性贡献。}
增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三大中心任务。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下称《总体方案》),标志着自贸区新片区的设立尘埃落定。新片区设立不只是原有自贸区在地理范围上的拓宽,更是在发展理念和内涵上的改革和深化,至少呈现出以下新特征。一、定位新首先,在目标上致力于打造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2013年,上海试点建立中国首个自贸区,其主要目标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对标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体系,即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对外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经过近6年的发展和探索,自贸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当前,新片区的建设目标显然对此进行了超越,其被定位为“特殊经济功能区”。在已有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积累的基础上,新片区建设更强调经济发展实效,旨在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提升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在角色上强调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上海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需要新片区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总体方案》中特别提到,在产业集群上,将新片区建设成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另外,《总体方案》提出支持新片区加强国际商事纠纷审判组织建设,允许境外知名仲裁和争议解决机构设立业务机构,开展仲裁业务等,这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争议解决提供了机制保障和多元选择。同时,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上,新片区强调“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支持新片区优势产业向长三角地区拓展形成产业集群”,实现新片区与长三角协同发展。二、使命新新片区承载着新时期上海乃至全国进一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使命,尤其是在功能上,新片区将由“投资贸易便利化”向“投资贸易自由化”突破。从国际宏观环境看,投资贸易便利化是一大趋势。就贸易便利化而言,2017年,《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中国于2015年向WTO提交了加入批准书),规定了各成员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的实质性义务,共涉及四十项贸易便利化措施。就投资便利化而言,目前受到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的重视,例如在世贸组织(WTO),中国牵头巴西、阿根廷等成员还特别成立了“投资便利化之友”,进一步推动投资便利化议题的讨论。近年来,自贸区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做了大量尝试,例如实施“证照分离”的改革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新片区的设立将在巩固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基础上,不断向投资贸易自由化突破。《总体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并最终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具体实施中,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和抓手,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如果说投资贸易便利化是从“程序”环节上简化贸易投资的环节、提高效率,投资贸易自由化则是从“实体”内容上促进各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不断释放增长活力,两者共同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实现。三、监管新投资贸易自由化并不意味着新片区忽视市场秩序建设,相反对安全监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已有自贸区的监管模式强调“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有放有收。新片区则提出守住“一线”国门安全、“二线”经济社会安全,坚持底线思维。从监管模式和内容等方面比较,两者均存在一定区别。由于已有自贸区偏重投资贸易便利化,以“货物贸易和服务开放”为中心;而新片区在内容上更广泛,涉及投资、贸易、金融、网络、生态环境、文化安全、人员进出、反恐反分裂、公共道德等各领域,这对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新片区的监管更强调分类监管、协同监管、智能监管的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强调重点领域重点监管,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精准有效监管。同时,充分利用信用分级管理措施,按照“守法便利”原则,把信用等级作为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和制度便利的重要依据,使失信人寸步难行。四、内涵新在内涵上,新片区建设强调打造关键技术产业集群,实现关键领域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首先,新片区特别强调“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实业兴邦,旨在防止新片区的建设“脱实就虚”。《总体方案》将支持在新片区发展“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等重点产业,这亦是对当前一些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实施“卡脖子”措施的有力回应。此外,对某些关键领域核心环节生产研发的企业,5年内还将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作为新片区的税收激励新政。目前,新片区已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高端产业,包括中国商飞、上海电气、三一重工等,还有一些跨国公司,如特斯拉、西门子、通用电气、马士基等,这为后续高端产业集聚奠定基础。其次,新片区强调关键领域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2013年,上海设立自贸区试点,强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推进贸易方式转变、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重点突出自贸区建设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新片区的建设,则明确提出发展新型国际贸易(特别提及发展跨境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高能级全球航运枢纽、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功能,吸引总部型机构集聚,发展总部经济,旨在使新片区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五、挑战新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片区的建设,也定会面临不少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首先,如何处理现有自贸区和新片区的关系。在法规政策适用上,可能存在新片区与其他自贸区之间“特别法”和“一般法”的关系,需要防止法律适用的冲突。另外,要防止政策上出现一种“不良竞争”的现象,例如,由于新片区在税收上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是否会对其他园区产生影响,这需要评估,要确保两类自贸区的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其次,后续各类配套制度的完善。《总体方案》出台后,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落实牵头和责任主体。根据《总体方案》新闻发布会的介绍,上海已经把《总体方案》各项任务举措细化为三大类78项安排,包括对总体方案明确的重点政策,将制定23项操作细则,如境外人才执业等;同时,对总体方案明确的创新举措将制定35项实施方案,如海关特殊综合保税区实施方案等。后续其他措施的出台还需要广泛调研、征求意见,乃至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使具体措施更具操作性。同时,还应该看到制度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今后基于现实发展需要,还有大量的“立、改、废”工作,这又将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另外,其他的一些挑战还包括资金自由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数据安全风险,从业人员自由带来的人员户籍、国籍管理上的困难等。当然,新片区的建设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测试。总之,新片区体现的不只是地理空间上的“新”,更体现在定位、使命、监管、内涵和挑战等层面上的“新”。新片区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新片区的落地,再次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上海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担当。新片区的建设,则更需要有“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魄力。(彭德雷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阎海峰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媒体推广的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