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钢集团是不是上市的钢铁企业名单公司?


2023-08-31 12:53
来源:
资讯AD知识分享发布于:山西省
8月31日,Aquil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Aquila”)发布公告,其将与国内知名钢铁数字化交易平台找钢网签署业务合并协议,找钢网计划以De-SPAC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并购上市)模式提交上市申请。
公告显示,合并前找钢网的投前估值超100亿港元,合并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Aquila是首家递交上市申请并成功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的SPAC公司,募资10亿港元。若交易顺利完成,找钢网将成为第一家通过 De-SPAC 路径在港上市的公司。这不仅将成为香港资本市场的一项里程碑式的交易,且按约10亿港元的SPAC托管账户和约6亿港元的PIPE融资金额之和计算,也将成为2023年以来按融资规模排名第三的香港上市交易。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环境存在持续的不确定性,资本市场情绪低迷,香港IPO活动存在挑战。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SPAC模式上市,一方面可以有拥有SPAC发起人的全程加持,另一方面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上市确定性,并且有利于像找钢网这类业务类型较为复杂及多元化的企业。SPAC发起人作为专业的金融机构可以协助找钢网与资本市场沟通,使其业务优势得以充分展示。
香港SPAC的门槛相对较高,比美国SPAC更严格,比普通IPO在满足审批要求的同时亦强制要求一定数量的第三方合格投资者来佐证交易及估值的合理性,因此只有高质量并且被资本市场认可的公司才能够成功通过SPAC模式上市。
公告显示,过去几年,找钢网各项业务发展迅速,其数字化平台的三方钢铁交易吨数由2018年的810万吨增至2022年的362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45.4%。同期,平台交易额由2018年的349亿元增至2022年的16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46.8%。
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2022年,找钢网的数字化平台三方钢铁交易量约占中国三方线上钢铁交易市场总额的38%。按2022年三方线上钢铁交易吨数计,找钢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三方钢铁数字化交易平台。
毛利率方面,随着找钢网数字化平台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其毛利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分别为15.4%、25.5%、25.4%及32.3%。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调整后经营现金流在过去三年稳定提升,受益于2023年交易服务及交易支持服务的不断发展,找钢网在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亿元,相较2022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此外,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按照2022年的交易数据统计,找钢网的胖猫物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钢铁交易终端物流服务提供商,找钢网的胖猫金融业务已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钢铁交易金融服务提供商,找钢网的胖猫云SaaS订阅量在中国三方钢铁交易平台中位居第一。
目前,找钢网已完成平台化转型,建立起“规模越大、协同效应越强、人效越高、现金流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的商业模式。在行业竞争中,构建起规模壁垒,打造出多维度的行业护城河。
作为产业互联网的标志性企业,找钢网获得了工信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试点示范企业称号,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此外,找钢网还获得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加持和认可。在已完成的六轮融资中,险峰长青、经纬中国、IDG资本、华晟资本等知名机构成为了找钢网的投资人。
公告显示,托克香港等全球顶尖大宗商品贸易商作为找钢网的战略投资人参与投资,徐州臻心、渝隆集团、东方资产管理、四川璞信、宁海真为、许昌产业投资、上海昊远、Gold Wings Holdings Limited及郑州诚信等知名财务投资人、大型国有投资人参与投资,合计对此次交易投入了约6亿港元的PIPE融资。多家专业投资机构与产业平台的背书,彰显了找钢网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全品类钢铁工业品数字化交易服务平台,链接行业上下游数字化赋能的不可替代性,无可比拟的资产稀缺性,以及深耕钢铁行业的巨大成长性。
关于托比网:
托比网创始于2012年10月,是以媒体、研究、活动为主体的国内专业的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致力于推动中国产业数字化的发展。10余年深耕,托比网建立了业界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厚的行业关系,在产业数字化服务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作者丨关雎编辑丨信陵图源丨图虫创意近日,找钢产业互联集团(简称“找钢集团”)在港交所发布招股书,计划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Aquila合并的方式上市,这将是香港首例此类上市交易。找钢集团就是我们熟悉的找钢网。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2年在线钢铁交易吨量计,找钢集团运营着全球最大的第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找钢集团成立11年来,经历了从自营的重资产模式到数字化平台的轻资产模式的转型,估值从成立之初的3000万元上涨到本次SPAC交易的1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3.4亿元)。合并前,找钢集团共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约人民币25亿元,获得了真格基金、险峰K2VC、经纬创投、红杉中国、IDG资本、首钢基金等投资机构的青睐。业务模式由“重”转“轻”2012年3月,王东、王常辉和饶慧钢在上海创办找钢网,开发中国的在线钢铁贸易服务。创始人、CEO王东出生于1976年,曾当过大学老师。离开学校后,他进入中钢网担任总裁,从此进入钢铁行业。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王常辉也曾在中钢网工作,两人或许相识于此时。在早期,找钢集团以自营模式为主,从钢铁生产商采购钢铁产品、管理库存,并通过数字化平台销售产品,赚取采购价与销售价之间的差额。2019年,找钢集团决定战略性地放弃自营,转向轻资产的数字化平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卖家直接向平台上的买家提供钢铁产品,找钢集团按吨数收取佣金。找钢集团不持有钢铁产品的所有权,亦不承担任何库存风险。从2019年起,找钢集团完成了一系列变革,逐渐减少中国自营业务规模,并将已有自营业务完全剥离。自此,找钢集团转型为国内市场的轻资产平台,业务以提供综合服务为中心。通过连接钢铁交易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找钢集团提供涵盖钢铁交易全价值链的一站式B2B综合服务,包括在线交易、物流、仓储及加工、金融科技解决方案、SaaS产品及大数据分析。找钢集团已建立覆盖全国的物流履约网络,推出了胖猫白条、胖猫易采、胖猫票据三种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还推出了钢铁交易行业的首款SaaS产品胖猫云。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找钢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亿元、14亿元和9亿元,毛利率15.4%、25.5%、25.4%;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5亿元、1亿元和2.3亿元。并购前,找钢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约人民币25亿元。投资机构包括险峰K2VC、东方富海、华兴资本、中泰资本、真格基金、经纬创投、红杉中国、IDG资本、首钢基金等。2012年获得真格基金和险峰K2VC约人民币1000万元的A轮投资,估值约3000万元。2018年获得首钢基金等机构的F轮投资4.3亿元,估值约79.3亿元。6年间估值上涨263倍。找钢集团在此次SPAC交易中的议定估值为1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3.4亿元),5年间估值仅上涨18%。谁能赚到钱?特殊目的收购公司Aquila由招银国际发起,于2022年3月 18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通过发行A类股票合计募资约10亿港元。按照联交所的规定,Aquila须于上市后36个月内完成并购交易。对找钢集团的并购完成后,Aquila的股东将成为找钢集团的股东,Aquila成为找钢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同时,Aquila的上市地位被撤销,找钢集团将成为联交所上市公司。为了保证收购资金的充足,Aquila、找钢集团还与PIPE投资者订立投资协议,向包括徐州臻心、渝隆集团、东方资产管理、托克香港、四川璞信在内的10名PIPE投资者,募资6亿港元。PIPE(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ntities)类似A股的“定向增发”。PIPE投资者是SPAC并购交易中的独立第三方投资者。其作用可以使SPAC收购更大规模的公司,还能保证SPAC并购有足够的资金完成,尤其是在宣布并购目标后,SPAC投资者决定抛售股票的情况下。并购完成后,找钢集团三位创始人中,王东持有找钢集团13.2%的股份,王常辉持有2.8%,饶慧钢持有3%。按照100亿港元的并购估值计算,三人的身价分别为13.2亿港元、2.8亿港元和3亿港元。找钢集团采用了同股不同权架构,王东持有投票权的54.1%,王常辉持有投票权的11.5%。找钢集团的机构投资者中,首钢基金持有8.6%,为最大的机构股东。险峰K2VC持有8%,经纬创投持有7.6%,真格基金持有4.5%。这三家早期投资机构都盈利颇丰。真格基金是一个大赢家。作为找钢集团最早的投资机构之一,2018年,找钢集团以5000万元的代价从真格手中回购了部分股票。目前,真格的持股价值4.5亿港元,几乎是净赚。Aquila方面,Aquila发起人招银国际持有找钢集团2.0%股份,Aquila A类股东合计持有8.8%,PIPE投资者合计持有5.1%。Aquila上市和本次并购交易,招银国际需要支付的成本包括上市开支和并购交易佣金等,共计6400万港元。其持有的找钢集团2.0%股份价值2亿港元,大约赚1.36亿港元。Aquila的A类股东和PIPE投资者处于微亏的状态。找钢集团也能从本次交易中获得真金白银。Aquila从A类股东和PIPE投资者处募集的资金共16亿港元,扣除并购交易佣金和开支后,都会进入找钢集团的账户。不过,如果对找钢集团这个并购对象不满意,Aquila A类股东在交易前有赎回权。那么找钢集团所得就仅剩PIPE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找钢集团将利用募集资金加强数字化服务供应,扩大买家群体,并加强自身的技术能力。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近日,找钢集团在港股发布招股书,计划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Aquila合并的方式上市,这将是香港首例此类上市交易。  找钢集团的主体是找钢网。2002年成立,估值从成立之初的3000万元上涨到本次SPAC交易的10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3.4亿元),经过六轮融资,累计融资达到25亿元,这次方向收购,找钢集团有望再获得16亿港元募资。  找钢集团曾于2018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于当年12月通过聆讯。2019年5月,找钢集团主动中止港股上市。这次相当于通过合并Aquila的方式,实现新型IPO,后者是由招银国际发起,于2022年3月 18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通过发行A类股票合计募资约10亿港元。按照联交所的规定,Aquila须于上市后36个月内完成并购交易。两者并购完成后,Aquila的股东将成为找钢集团的股东,Aquila成为找钢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同时,Aquila的上市地位被撤销,找钢集团将成为联交所上市公司。合并交易将在第四季度完成。找钢集团仍需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新的上市申请。  找钢集团以此将获得Aquila此前募资的10亿港元,股本也有相应稀释,另外还向包括徐州臻心、渝隆集团、东方资产管理、托克香港、四川璞信在内的10名投资者,募资6亿港元。如果不满意此次合并,Aquila A类股东在交易前有赎回权。找钢集团不一定能得到这10亿港元现金,股本相应也减少了稀释。  招股书显示,找钢集团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平台卖家支付的佣金。过去三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50亿元、13.53亿元和9.05亿元,分别亏损4.56亿元、2.74亿元和3.66亿元,三年累亏10.96亿元。  投资者看中的,应该是找钢集团的市场占有率,2022年,找钢网的数字化平台录得三方钢铁交易吨量达3530万吨,约占中国三方在线钢铁交易总吨量的38%,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按2022年在线钢铁交易吨量计,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钢铁交易数字化平台。从经营数据来讲,找钢网GMV由2020年的1226亿元增至2022年的162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5%;毛利率由2020年的15.4%上升至2022年的25.4%。  中国年产钢铁量超过10亿吨,找钢集团交易量只占很小一部分。  找钢集团成立11年来,经历了从自营的重资产模式到数字化平台的轻资产模式的转型。2019年上市未果后,找钢集团开始平台化转型,剥离自营业务,实现平台化转型,成为服务买卖双方的交易平台。  合并前,找钢集团共完成6轮融资,累计融资约人民币25亿元,投资者包括真格基金、险峰K2VC、经纬创投、红杉中国、IDG资本、首钢基金等。并购完成后,找钢集团三位创始人中,王东持有找钢集团13.2%的股份,王常辉持有2.8%,饶慧钢持有3%。找钢集团的机构投资者中,首钢基金持有8.6%,为最大的机构股东。  招股书显示,找钢网创始人为王东,王东出生于1976年,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底,一家做钢铁贸易的大代理商要做网站搜索,王东抓住机会。自此,王东便从高校离开,进入了钢铁贸易行业。2012年3月,创始人王东与联合创始人王常辉及饶慧钢成立了上海钢富,即为找钢网前身,并于同年7月完成A轮融资。2016年1月,央视前知名主持人郎永淳宣布正式加盟找钢网,2019年IPO无果后辞职。  钢贸生意充满诱惑,上海钢联(300226)上市颇久,目前市值100亿元人民币左右,旗下钢银电商在新三板上市,和找钢集团业务类似,市值大约30亿元。另外宝武钢铁旗下的欧冶云商正在申请IPO,计划募资15亿元。欧浦智网2014年上市,股票一度备受追捧,2015年的巅峰时期甚至被捧上125.55元/股的高价,市值高达178亿元,如今已经退市。  从海外经验来看,反向收购时,合并对象估值没有经过市场询价,上市交易时需要经受市场考验。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push({
id: '5877108',
container: s,
size: '660,80',
display: 'inlay-fix'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的钢铁企业名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