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哪些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负债业务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盈利。回顾行业的发展现状,归纳出互联网金融的五种主要业务模式,结合行业规模、发展时间,最终选取第三方移动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互联网保险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将银行的盈利分为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两个方面。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上述四种业务模式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其次采用23家上市商业银行2014年-2019年的季度经营数据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第三方移动支付、互联网货币基金、P2P网络借贷均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一方面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沉淀了巨额的客户备付金,又以协议存款的形式存到银行账户,抬高了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加剧银行存款的流失,另一方面第三方移动支付操作简单、转账速度快,手续费低于银行,对银行的结算业务形成了竞争。互联网货币基金购买门槛低、流动性强,收益率也高于银行存款,规模在快速增加,对银行的负债业务造成了重大冲击,分流银行存款,同时银行为了应对竞争、吸引客户,被迫提高存款利率,最终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P2P网络借贷在借款的便捷性和效率方面比银行信贷更有优势,蚕食了银行的部分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客户,对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在三类业务模式中,P2P网络借贷对银行盈利的能力影响最小,P2P网络借贷业务模式决定了客户以个人和小微企业为主,难以提供大额的资金借贷,与商业银行的客户重叠度低。针对股份制银行而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估计值为-0.1672,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互联网货币基金的估计值为0.1037,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P2P网络借贷的估计值为0.0435,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互联网保险的估计值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第三方移动支付、互联网货币基金、网络借贷和互联网保险对股份制银行的盈利结构都有显著影响。股份制银行市场化程度高,员工激励机制健全,具有很强的产品营销能力,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互联网保险创新了理财产品的销售方式,产品条款公开透明、通俗易懂,购买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挤占了股份制银行代销类业务的空间。股份制银行的客户不仅包括大中型企业也包括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网络借贷分流了银行的贷款客户,互联网货币基金分流了银行的存款客户。针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P2P网络借贷的估计值为0.0558,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互联网货币基金的估计值为0.0531,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而第三方移动支付和互联网保险的估计值不显著,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会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与全样本回归结果比较发现,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的显著性水平下降,城市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水平低,中间业务发展缓慢,业务类型单一,信贷类业务仍然是银行营业收入的绝对核心,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结构的影响有限。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对股份制银行盈利结构影响最大、国有商业银行影响次之,对城市商业银行影响最小。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在30%左右,在三类银行中占比最高,中间业务发展最好,第三方移动支付和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对股份制银行的业务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因此影响最大。国有商业银行历史悠久,有着庞大的客户群体,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时,能够通过完善的业务类型、提供优质的支付结算服务,缓解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保持盈利结构的稳定性。城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在15%左右,在三类银行中占比最低,利息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单一,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有限,因此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结构的影响最小。第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不同。互联网金融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大于股份制银行大于国有商业银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成本管理、目标客户、经营效率、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有商业银行成立时间长,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客户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业务条线完善,营业收入来源多样化。营业网点覆盖全国,能够以较低的利率吸收储户存款,利润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小。反观城市商业银行,银行资产规模小,产品研发能力弱,高度依赖利息收入,能够提供的服务种类单一,客户质量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容易受到P2P网络借贷和互联网货币基金等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影响。第三,第三方移动支付、P2P网络借贷、互联网货币基金和互联网保险均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第三方移动支付和互联网保险与银行的银行卡类、支付结算类、代销类业务存在竞争,以上三类业务是非利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不得不降低收费标准,在量和价两个方面减少了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从而降低非利息收入的占比。互联网保险和P2P网络借贷则会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但是在影响的路径上存在不同。互联网货币基金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存款期限灵活,削弱了银行存款的规模,银行的信贷类业务受到制约,利息收入减少,从而提高非利息收占比;P2P网络借贷则是通过与银行竞争贷款客户来减少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从而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第四,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盈利结构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不同。互联网金融对股份制银行盈利结构的影响大于国有商业银行大于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在三类银行中最高,中间业务发展最好,随着第三方移动支付和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股份制银行的盈利结构容易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反观城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最低,利息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单一,第三方移动支付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有限,盈利结构不容易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创新了金融服务的形态,以高效低价的服务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绝对优势在于其技术和技术带来的便捷性,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和挑战,商业银行应该进行自我革新、调整业务结构,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1、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在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在飞速地发展着,企业融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逐步在减低。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商业银行,尤其是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摆脱对利息收入的依赖,调整盈利结构,逐步降低利息收入的占比,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必须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银行现有的中间业务以代理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等低附加值的佣金手续费收入上,银行应该积极发展担保、咨询顾问服务、资金托管等不占用或者很少占用自有资本的高附加值项目,实现利息业务和非利息业务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2、重视长尾客户的需求,加快在低端零售市场的布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重点是政府、大中型企业和高资产、高净值客户,不重视低端零售市场,低收入人群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也是互联网金融得以快速发展的基础。在宏观经济增速下降、银行业竞争加剧的今天,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债务规模的控制,政府融资平台受到严格的约束,开发优质客户的难度越来越大,市场由增量竞争变为存量博弈,尽管单个低收入客户能够带来的价值有限,但是随着规模的积累带来的收入也很可观。商业银行应该向互联网金融学习,重视长尾客户,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营销力度,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完善低端零售业务的布局,提升金融的普惠性,开发长尾客户这一潜在的广阔市场。3、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在商业银行市场化竞争的背景下,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速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银行应该转变经营理念,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加快资本市场上市的进程,通过上市补充核心资本,增加银行的资本实力,完善网点布局,提高银行的揽储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提高银行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产品研发,丰富产品种类,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4、拥抱金融科技,提升信息技术水平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速度迅速,但是仍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依托银行来开展业务,尚未建立完整的金融生态,短期内对银行的盈利影响有限。从长期来看,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金融科技的时代终将到来,商业银行应该利用自身在资本、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积极进行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借助金融科技,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业务手续,加快放款的速度,提高客户的使用体验,以实现增强客户黏性的目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