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问,迈穗魔方可以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的这个家 庭教 育怎么培养娃娃的创 造 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发展过程: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但每个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身都会发生一些相似(同)的模式化的变化。个体在模式化的发展变化中包含着三个关键的发展过程——身体的,主要指生理发展过程;认知发展过程;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过程。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台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容旧质,但每个阶段占优势的特质是主导该阶段的本质特征。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理论,不认为发展有什么阶段,而只有量的累进,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持这种观点。强调发展主要是由内部成熟或遗传引起的,如成熟论、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新老心理分析理论都认为发展有阶段,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与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大环境。家庭:家庭结构(完整家庭或不完整家庭、主干家庭或核心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或多子女家庭,还有重组家庭等)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冷漠型)家庭的物理环境(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平房、独立别墅、家庭装潢、生活设施、玩具、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的个性、生活习惯(运动、抽烟、酗酒等)、父母的职业、家庭的经济水平学校:教师的人格特质、教师对儿童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教育水平、学校的校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健身场地、绿化水平等。决定论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F. Galton)为代表。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他在《天才的遗传》(1869)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他的一句名言是对绝对环境论的极好写写照: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基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租宗的种族和职业。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辐合论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仪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这是一种折衷主义的发展观。共同决定论者鲁克森伯格。格赛尔(A. Gesell,1880—1961)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一学习原则。格赛尔的理论——成熟优势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schema).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可以归结为∶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4.年龄阶段划分心理年龄(岁)划分期现代学制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0-1乳儿期托儿所(先学前期)0-1.5(感知-运动)0-1.5(信任-不信任)1-3婴儿期3-6、7幼儿期幼儿园(学前期)2-6(前运算)1.5-3(自主羞愧-怀疑)6、7-11、12童年期小学(学龄初期)7-11(具体运算)3-5、6(主动-内疚)11、12-14、15少年期初中(学龄中期)12-17(形式运算)6-12(勤奋-自卑)14、15-17、18青年期高中(学龄晚期)11、12-17(同一性-角色混乱)年龄特征是指能代表该阶段大多数儿童都具有的典型特征和一般态势,而不是个别或少数儿童具有的各种特征;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但它又不是亘古不变、中外完全统一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认识还是有差异的。5.关键期"关键期"这个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如德··斐利斯(H. De Vries)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他把这个特定期称为"敏感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最早起源于心理学家劳伦兹(K。Lorenz,1937)对动物印刻(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他发现鹅、鸭、雁之类动物在刚刚孵化出来时,让其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本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却无任何依态。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记一样.故称“印刻”。劳伦兹还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6.现代的儿童观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地发展。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4. 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 5. 每个键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道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宝库是自身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的。8. 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充分发展。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的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7.科学儿童心理学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182一1897)于 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8.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一)20世纪早期20世纪早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霍尔(G.S .Hall,1844—1924)。霍尔是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他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发明了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问卷法,首先运用这种客观研究的方法大规模地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研究;撰写了第一本青少年心理的巨著《青少年心理学》这个时期儿童发展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华生(J.B Watson,1878—1958)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极端的环境论者"。他主张把心理学变成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反对对意识的研究。他将行为分析为"刺激一反应"(S-R)的单元并加以解释。20世纪 40年代到60 年代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偏爱实验室研究。(三)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 重新发现了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成熟和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苏联发展心理学家,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十分强调社会文化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儿童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人,他们的认知过程是个社会化过程,离开社会文化的影响就不可能全面认识认知的发展。要研究儿童发展就必须把儿童放进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他批评皮亚杰"儿童不被看成是社会的一分子,也不被看成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恰恰相反,社会环境被孤立于儿童而存在"。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儿童自己能够达到的成就和在一个拥有更多知识的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成就间的距离)和运作过程充分反映了个体是在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观点。维果斯基是第—个对社会环境作出具体的结构分析的人。他所指的环境涵盖了文化在内的政治、经济、历史和科技的大环境,不同于以往的环境仪指生物内环境(如胎儿期环境)和与儿童直接有接触的微环境(如家庭)。维果斯基理论和皮亚杰理论的对比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社会文化环境极其强调不太强调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普遍性(阶段)认知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是不同的。未提发展具有阶段性认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遍的,强调发展阶段(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分析单元个体发展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是分析的单元个体是分析的单元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如在最近发展区的指导教学)认知发展是儿童独自探索世界的结果发展过程社会过程变成个体心理过程(如社会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个体的、自我中心的过程变得更加社会化(如自我中心言语变为社会言语)成人,同伴成人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熟悉思维文化工具)同伴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必须学会考虑同伴的观点)建构知识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教师、同伴共同建构知识每个孩子独自建构知识语言作用语言在思维的形成中发挥了有力的作用。思想依赖"内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桥梁语言的作用极微小;认知从根本上指导语言学习与发展学习先于发展(通过成人的带助学习到的工具内化了)发展先于学习(只有儿童掌握了必备的认知结构,才能做某些事)教育观点教育起着中心作用,帮助儿童学会文化教育只是对儿童已经出现的认知技能予以提炼教学启示教师是促进者和引导者,不是指挥者;应创造学生与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同伴起学习的机会教师是促进者和引导者,不是指挥者;应为儿童探索世界发现知识提供支持信息加工理论:把计算机的硬件类比为人脑,而把软件类比为人类的思维或认知。生态学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发展中的个体和一个变化着的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①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儿童每天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家庭、父母、照料者、朋友和老师都是影响者。②中间系统(mesosystem)如同链条上的链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联结起来。如将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员工与雇主、朋友与朋友互相联结起来,对儿能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时。③外部系统(exosystem)代表了更一般的影响,包括诸如地方政府,社区、学校、宗教场所、地方媒体等社会机构。④宏观系统(maerosystem)指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是把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均置于其中的更大的发展背景。⑤时序系统crnsstm)是上述所有系统的基础。时序系统涉及时间对儿童发展产生影的式——包括历史事件(如全球金融危机和战争等)和渐进的历史变化(如职业妇女数量的增长)以及个体的生活环境、个体的种种心理特征随时间推移所具有的相对恒定性与变化性。(四)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发展系统论成为主导思想:(1)关系实在论。认为事物不是简单的两元对立,而是构成一种整合的互相依赖和彼此决定的关系。(2) 历史根植性和历时性。强调对个别化的特异性规律的研究。(3)相对可塑性。个体与环境构成动态的系统,它们在本质上是互相塑造的。(4)发展的多样性。以心理发展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应用发展心理学研究呈繁荣之势。9.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解放前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这本著作记载了他用日记法对他的儿子进行了出生头三年的追踪观察的成果。30年代肖孝嵘著有《实验儿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书,孙国华的《初生儿的行为研究》专论对当时儿童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都起着重要的影响。解放后解放初期及20世纪50 年代是学习苏联的阶段,那时的儿童心理学教材多译自苏联的教本。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在儿童心理学中有较大的反映。60年代是经历了50年代后期的心理学界的"大批判"后的转折时期,这是解放以来儿童心理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在教材建设方面,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这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从 20世纪 80年代到现在发展心理学的科研和求学队伍不断扩大(2)坚持发展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和"中国化"(3)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向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趋势。(4)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研究已提到重要的位置10.遗传物质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就是指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若从分子水平上来说则是指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体上的一个个有进传功能的节段被称为基因,它含有参加指导一个人的发展的遗传密码,载负着一代代传递下去的遗传信息。11.身体的发展人体的生长发育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波浪式的,发展的速度是不等速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交替着进行。儿童的生长有四个显著的时期;(1)从出生到2 岁,发展十分迅速;(2)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3)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 13-15 岁,女孩约在11—13 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4)15、16 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身体各系统的发展:个体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快,在最初的六年内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着,学前期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的发育在第一个十年中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速度。这是因为儿童时期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弱,需要强有力的淋巴系统来进行保护;10 岁左在发展达到最高峰,已达成人时期的 200%,表明10岁左右的儿童已获得相当的兔疫力,身体健康处于最良好的阶段。在第二个十年期间随着其他各系究还渐成熟和对疾病抵抗力的增强,淋巴系统逐渐退缩。生殖系统的发育在童年时期(即第一个十年)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而在全身第二次发育开始以后才迅速发展。这说明个体在全身没有达到成熟时,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是没有必要的。正常的发展遵循两项原则∶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和远近原则(由近及远)。身体的发展严格服从头尾原则,即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必须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次序是头部一颈部一躯干→下肢。根据远近原则,个体发展是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12.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脑和神经系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脑的基本活动就是反射活动。神经活动主要是在皮层下部位进行的一些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例如对生存有意义的饮食(吸吮、吞咽),防卫、朝向反射等。此外,还有几种特有的反射∶(1)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触摸新生儿脚底,则足趾必向上呈扇形张开。此种反应约在婴儿满六个月时消失。(2)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当用物品刺激婴儿手心时,他就会马上抓紧东西不放。这反射在出生后2—3个月消退。(3)惊跳反射(莫罗反射),手托新生儿,脸朝上,然后迅速下降,新生儿则伸直双臂,然后缩回紧贴胸前,握紧拳头。出生后一个月内这种反射表现明显,四个月消失。()游泳反射,把不满六个月的婴儿俯放在水里,他会表现出协调得很好的不随意游泳动作。(5)行走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被人扶在腋下光脚板接触平面,他会做迈步的动作,看上去非常像动作协调的行走。这种反射在出生后二个月左右消失。(6)强直的颈反射,当婴儿躺着时,把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于是他就伸出与头转向一致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屈曲起来.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实际上这是婴儿吃奶最好的姿势。有人认为婴儿经常喜欢伸出的那一只手可能就是他的优势手,这种反射应在出生后2—3 个月消失。13.动作的发展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3、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因此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14.感觉的发展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痛觉、触觉和温度觉)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反应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先前的行为,表明个体已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视觉集中,视觉的焦点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视敏度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已有听觉反应。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已有听觉反应。婴儿对说语的语音相当敏感。儿童的听觉能力在 12,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成年后听觉能力逐渐降低,主要是高频部分听力丧失。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出生才1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他人的气味。肤觉包括痛觉、触觉和温度觉。①痛觉 婴儿天生就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②触觉 婴儿触摸的敏感性遵循头→尾原则,嘴和脸比身体下面的其他部位更加敏感。③ 温度觉 新生儿对冷、暖已很敏感。15.知觉的发展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跨通道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和视觉预期。幼儿掌握形状的次序,由易到难依次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一平行四边形。有人认为4 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婴儿已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视觉恒常性是指,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花。例如,一块积木离开观察者的距离越远,在视网膜上的映像也越小,但观察者知觉到的积木大小并未变化。吉布森和瓦尔克"视崖"实验表明,婴儿早就有了深度知觉。方位知觉:3 岁儿童已能辨别上下方位,4 岁儿童已能辨别前后方位,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 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时间知觉:5 岁儿童还分不清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往往用事物的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6 岁儿童已开始把时空关系分开,但很不完全,再现时距的准确度仍受到空间关系的影响;7 岁儿童已基本上把时空关系区分开来;8—9 岁时不仅能把时空关系区分开,还能较准确地再现时距。7岁儿童可能是时间观念发生质变的阶段。跨通道知觉:就是要考察各个感觉系统所接受的信息是如何整合和协调的,而不是考虑每一种单独的感觉反应。皮亚杰同化指的是已有知识的应用,以个体所偏好的现有思考方式,对外界事物加以说明和解释。顺应,意指个体对特定事物作出反应,改变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平衡化,儿童觉察到与其当前的系统相冲突的、该系统所无法同化或顺化的某物,从而使系统处于某种不平衡状态∶最后.儿童通过修正认知系统,使得与原先的认知系统不协调的东西得以同化或顺化.从而平衡得以在某一较高发展水平上重新确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阶 段大致年龄(岁)描 述感知运动阶段0-2婴儿通过外显的行为影响世界,以此来认识世界。他们的运动行为反映了感知运动格式——用于认识世界的概括化的动作模式,诸如吸吮格式。格式逐渐分化和整合,并且在阶段末,婴儿能够形成现实的心理表征前运算阶段2-7儿童能利用表征(表象、图画、词、姿势)而不仅仅是动作,来思考客体和事件。思维更敏捷、灵活和有效,但受自我中心主义限制,即专注于直觉状态,依赖于外表而不是潜在的实体,并显得刻板(缺乏可塑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儿童获得运算概念,这是构成逻辑思维之基础的内在心理活动系统。可逆的有组织的运算使儿童能够克服前运算思维的限制。习得守恒、类包含、观点采择以及其他概念。运算只能运用于具体的对象——现存的或心理上表征的对象形式运算阶段11-15心理运算可用于真实情境,也能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能用于当前情境,也能用于将来情境,以及运用于单纯言语或逻辑的陈述。青少年获得科学思维、假设一演绎推理及包括命题间推理的逻辑推理,能够理解高度抽象的概念17.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活动对人类意识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正是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二者的整合促成了人类学习。他将心理功能区分为初级心理功能和高级心理功能,前者在出生时就已经出现,有如感觉和注意,它们只因经验发生微小发展;后者是个体基于个体发展经验逐步发展而来的,有如问题解决和思维等功能。从初级心理功能发展到高级心理功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指导下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决定。18.布鲁纳布鲁纳的建构主义观:儿童的认知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成熟,从而能够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思考和组织材料。表征模式与认知发展: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动作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第1 年)2.形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第 2年)3.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6 岁或7岁之后)19.信息加工理论将人类的心智设思为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这一系统在某些方面与数字计算机相似。20.语言的发展语音:1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吸吮速率的变化上表现出对【b】和【p】这两个属于不同音位范畴辅音的辨别能力。婴儿的哭声可分为两种∶分化的和未分化的。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是未分化的。1个月后,婴儿的哭声逐渐地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叫声。不同原因引起的哭叫反射在口舌部位、音高及声音的断续上有了分化,但分化仍很粗略。母亲主要还是从各种不同的线索来推断哭叫原因,如根据上次进食的时间推断出宝宝可能是饿了。大约5 个月左右的儿童进入了牙牙学语的阶段,所谓牙牙语就是类似于成人语言中所他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婴儿约自第9个月起,牙牙语的出现率达到高峰,已能重复不同音节的发音,还能发出同一音节的不同音调。词汇:儿童早期词汇的一个特点是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大,例如,把所有四只脚的小动物都叫做狗,把许多水果都称之为苹果。在儿童词义发展中,还出现把词的使用范围缩小,对事物作过分严格的区分。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已家里的方桌点,"妈妈"则仅指自己的妈妈。句子:单词句。儿童在1岁到1.5 岁左右开始说出有意义的单词,看到父母时能分别叫"爸爸"和"妈妈"。电报句。约从1.5 岁到2 岁开始出现了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如"妈如鞋"、"娃娃排排(坐)"等。句法发展的过程是从无修饰语的简单句到有修饰语的简单句再到复杂句。(1)简单句。简单句是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包括没有修饰语和有修饰语两种。没有修饰语的简单句有主谓句(他觉觉了,意思是∶他睡觉了)(2)复杂句。复杂句指由几个结构相互连结或相互包含所组成的单句。(3)复合句。复合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而构成的句子。中国儿童在2 岁时开始说出为数极少的简单复句,4 至5岁时发展较快。21.智力1.二因素论最先按照因素分析的结果提出智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二因素是指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所谓一般因素是所有的智力活动所普遍共有的因素。特殊因素则是某一种智力活动所特有的,所以它只出现在特殊的活动领域中。2.多因素论二因素理论提出后即刻遭到其他心理学家的批评,如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智力含有多种因素。即社会智力(对人)具体智力(对事)和抽象智力(对数和符号)3.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区分出两种性质的智力,一种是先天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它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不断发展,相对不受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卡特尔称其为流体智力,如机械记忆、分类、图形关系和反应速度等。另一种是后天通过教育、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而发展起来的智力,被称为晶体智力,如词汇、理解、常识、概括等。4.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 Gardner,1943— )于 1983 年提出了智力的多元理论。这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5.三元智力理论同样,另外还有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是替代现有的智力理论。这儿的三元是指成分智力、情境智力和经验智力。成分智力阐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机制,它又可分成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其中元成分统领另两个成分。情境智力是智力指向有目的地适应、选择、塑造与人生活有关的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经验智力表现为在不同的环境中把已有智力表现出来,它又分成应对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两种。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类智力是随年龄而不断发展的。尤其是在儿童期,智力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在整个儿童期,其增长的趋势不是等速的,而是一条先快后慢的发展曲线。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期确实是智力成长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从出生至5岁,这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布卢姆(B.S. Bloom,1913—1999)收集了大量儿童智力发展的追踪材料和测验数据发现,假如以17 岁时的智力为 100的话,那么4 岁时约为 50,8岁时约为 75,12 岁时约为90。导致智力差异的原因何在,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无非是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 著名智力测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22.情绪不同情绪首次出现的时间情绪种类首次出现的情绪时 间初级情绪高兴、悲伤、厌恶3个月生气2-6个月惊奇前6个月害怕6-8个月(18 个月达到顶峰)自我意识情绪移情、嫉妒、尴尬1 岁半-2 岁自豪、羞愧、内疚2岁半情绪的组成成分:情绪的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和情绪体验。婴儿笑所经过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 周),又称内源性或反射性微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 周起)。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怯生是婴幼儿中常见的一种害怕情绪,指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怯生不是必然发生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发生取决于诸多因素。23.个性的发展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弗洛伊德设想一个人的人格由三个方面组成,即伊底(id)或本我、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我们可以将"伊底或本我"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将"自我"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而将"超我"理解为人格的社会成分。一个人的行动实际上是这三种成分互相作用的动力过程。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阶段年龄范围性感带(快感集中区域)性的活动口唇期0—-18个月嘴、唇、舌、牙齿吸吮、吞咽、咀嚼、咬肛门期8个月-4 岁肛门、屁股排泄或潴留排泄物性器期(俄狄浦斯情结)3-7 岁生殖器手淫潜伏期5-12 岁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12—20岁生殖器手淫、性交、对其他人的感情埃里克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理论的八个阶段阶 段年龄范围中心问题信任对不信任出生—1 岁我能相信别人吗?2 自主对羞耻怀疑1 岁-3 岁我能独自行走吗?3. 主动对内疚3 岁一6 岁我能成功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吗?4. 勤奋对自卑6岁—12 岁与别人相比我是有能力的吗?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 岁—20 岁我到底是谁?6、亲密对孤独20岁-40岁我为某种关系做好准备了吗?7. 繁衍对停滞40岁—65岁我留下我的痕迹了吗?8. 完整对绝望65 岁以后我的生命最终是有意义的吗?托马斯和切斯的分类:大部分儿童可以归为三种气质类型∶一种是易养型(easychild)。他们的饮食、睡眠习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节律,喜欢探究新事物,对环境的变化很易适应。第二种是难养型(diffcult child)。他们的活动没有节律,对新生活很难适应,遇到新奇的事物或人容易产生退缩的行为,心境十分消极,容易表现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哭、大叫,发脾气时脸会变色。第三种是"慢慢活跃起来的"或迟缓型(slow t warm up)。他们的生活节律多变,初遇到新事物或陌生人时往往会退缩,对环境的适应较慢,心境带有一点否定性。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父母的教养方式:(1)权威型父母-——控制(提出符合能龄的成熟的要求)+爱(接受);(2)专制型父母——控制(提出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近乎苛刻的或无理的要求)+不爱(拒绝);(3)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宠爱);(4)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爱(等于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婴儿自我意识的出现或萌芽大致要经历以下这个过程∶① 分不清自我与客体。婴儿起初并不知道自己,连自己的身体属于自己也不知道。②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世界中区分出来(约在1岁末)。③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并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④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2 岁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依从性和被动性。幼儿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成人权威的尊重与服从,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作是自己的评价。表面性和局部性。幼儿的自我评价都集中在自我的外部行为表现,还不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情绪性和不确定性。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大部分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往往偏高。性别角色(gender role)是被社会文化标准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是接性别来规定的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据柯尔伯格的研究认为,性别恒常性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1)性别认同(2—3岁),知道自已是男孩或是女孩;(2)性别稳定性(4—5 岁),即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化∶(3)性别恒常性(6—7岁),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24.交往的发展依恋:广义的依恋是指个体对另一个体的长期持续的积极的情绪联结。儿童心理学中的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特定的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第二阶段(3 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3 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艾斯沃丝等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A类型∶回避的(avoidant)。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B类型.安全的(securely attached)。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们的探索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地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C类型∶反抗的(resistant)。反抗性依恋的儿童逢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显得有点发怒的样子。缪勒和白莱纳(Mueller &. Brenner,1977)把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成三个阶段∶(1)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更多是集中在玩具或东西上,而不是儿童本身。10个月之前的婴儿,即使是在一起,也只是把对方当作活的玩具,互相拉扯,咿咿呀呀说话。(2)简单互动阶段儿童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儿童的行动。(3)互补性互动阶段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社会交往,可以看到模仿已较普遍,还有互补或互惠的角色。如一个躲起来,一个去找,一个逃,一个追。25.游戏游戏的种类:1.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性分类(1)创造性游戏。这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如办"娃娃家"、开公共食堂、当宇航员等。(2)建筑性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的一种形式,利用建筑材料(如积木、石头、沙子)建造各种建筑物。通过儿童在建筑中的想象与模拟,发展儿童的设计才能,培养有关的技能糊技巧。(3)教学游戏。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良好的智力品质。(4)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通过这类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基本的身体动作,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等,使动作更加正确、灵活。还能培养勇敢、坚毅、关心集体等个栓品质、此外,还有表演性游戏、娱乐性游戏、智慧游戏等。 2.按智力发展水平分类(1)感知运动游戏。是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头波打手中拿着的物体、反复扔掉拾起的东西、逗引时的嬉笑等。(2)简单动作模仿的游戏。有直接模仿,如仿照成人用筷、匙吃饭;有延缓模仿,如看过电混后,重复演员几个令他高兴的动作。(3)象征性游戏。利用表象和语言等象征性符号做游戏。如办家家、当医生、当妈妈、折叠手绢等假装性游戏和角色游戏。-个增(3)创造性游戏。如搭积木、主题游戏等。 按社会性程度分类社会性游戏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相互交流的游戏,通常有明确游戏的规则。社会性游戏按其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为以下七种∶(1)无所用心的行为。儿童不是在做游戏,而在注视碰巧暂时引起他兴趣的事情。如果没有发生令人兴奋的事情,他就玩弄自己的身体,在椅子上爬上爬下,东张张西望望,做些没有目的的身体活动(2)原始的社会性游戏。如"躲猫猫"、"呵痒痒"、"追来追去"等游戏。这类游戏只是分享感觉上的愉悦,而不是遵守规则的游戏。(03)旁观者行为。儿童观看其他儿童的游戏,有时还与正在游戏的儿童谈话、出主意、提问题,但自己并不参加游戏(4)独自游戏。单独一人专心玩自己的玩具,根本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5)平行游戏。儿童在别的做游戏的儿童旁边玩,互相不影响、不干预,各按各的方式玩。(6)联合游戏。儿童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但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愿望玩,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但是有语言交流,也可以共同分享玩具。(7)合作性游戏。儿童组织起来,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目标所做的游戏。游戏时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游戏成员有属于这个小组或不属于这个小组的明显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从喜欢独自一人的游戏逐步发展到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图11-6显示了2岁儿童与4岁儿童从事游戏活动时在社会性程度上的差别。2 岁儿童主要做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4 岁儿童主要做后三种形式的游戏。游戏的作用:游戏是激动人心的、使人得到愉快的活动,因为它是满足探索内驱力的一种途径。在没有外界评定的压力下,自由地对客体进行探索、观察和试验,是推动幼儿认知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游戏,尤其是想象性游戏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可以在假想的情境里,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游戏不仅对幼儿获得一定的社会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机会,而且在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活动方式以及改造问题行为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游戏也会对幼儿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影响。幼儿能参加游戏,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遵守规则。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幼儿有意式无意地学会了许多交往技能。26.道德的发展皮亚杰对偶故事:(1)前道德判断阶段(1.5—7 岁)。这个阶段有两个分阶段∶①集中于自我时期(1.5-岁).与感知动作思维相对应,所有的感情都集中于身体和动作本身。②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7 岁),与前运算思维相对应,从集中儿童自身,转向集中注意权威——父母或其他照料者。(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 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这些规则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②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是好的,否则便是坏的,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③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前面所举的6 岁儿童对打破杯子的判断就是一例。④儿童把惩罚看作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⑤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 岁以后)。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②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③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别人;④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⑤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水平和阶段什么是正确的对正确做法的论证阶段的社会观点水平1——前习俗水平阶段 1∶法律道德避兔破坏由惩罚所支持的规则,为了自己而服从,避免对人和财物进行物质上的损害避免惩 罚,权威的优势自我中心观点。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或不认识它们和行动水平者的不同,不把两种观点联系起来,从身体上而不是根据他人心理上的利害关系来考虑行动。混淆权威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阶段 2: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只有在与某人的直接利益有关时才遵守规则;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而活动,让别人也这样做。权利也是公平的,是平等的交换,是协议、协定在这个你必须认识到其他人也有自己利益的世界上,为自己的需要或利益服务具体的个人观点,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追求的利益。它们是矛盾的,因此权利是相对的(在主义、工具性具体的个人意义上)水平Ⅱ——习俗水平阶段 3∶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性不辜负接近你的人的期望,或按人们一般对你作为儿子、兄弟和朋友这个角色的期望去做。"做好人"是重要的,意味着有良好的动机,关心别人,也意味着保持诸如信任、忠诚、尊重和感激的相互关系在自己和别人的眼光中成为一个好人,照顾别人。相信金科玉律,渴望保持那些固定化了的好行为的规则与权威个人和其他人有关系的观点。认识到有共同的情感、协议和期望,它们代替了个人的利益而成为最重要的东西。通过具体的金科玉律,把观点联系起来,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地位,还没有考虑一般化的系统的观点阶段 4∶ 社 会体系和良心履行已经应允的实际责任,拥护法令,除了在法令和其他固定的社会责任有矛盾的极端情况下。权利也对社会、团体或机构起着作用保持机构作为一个整体,避免体系的破裂,"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做",或者命令良心去符合一个人规定的义务(容易和阶段 3 的信任规则和权威相混淆)对社会观点和个人之间的协议或动机的区分。采取规定角色和规则的体系的观点,按照在体系中的地位考虑个人的关系水平Ⅲ———后习俗或原则性水平阶段 5∶ 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认识到人们有各种价值观和意见。大部分价值观和规则,与一个人所在的团体有关。然而,为了公正,同时因为这些规则是社会契约,所以通常应拥护这些规则。某些不是和某个团体有关的价值观和权利,如生命和自由,在任何社会,也不管大多数意见如何,都必须拥护对法令具有义务感,因为人们有这样的社会契约∶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并遵守法令。对家庭、友谊、信任和工作责任已开始有契约义务感。关心法令和职责应该建立在对"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比社会更重要的观点。明智的人认识到价值观和权利优先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通过协议、契约、客观的公正和适当的过程等形式的机制,把各种观点结合起来,考虑道德和法律观点;认识到这些观点有时是矛盾的,难以把它们结合起来阶段 6∶普遍的伦理原则遵守自我选择的伦理原则。特定的法令或社会协议通常有效,因为它们依据这样一些原则。当法令违背这些原则时,就按照原则办事。原则是公正的普遍的∶人类权利平等,尊重人类个体的尊严作为明智的人,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有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道德着眼点,社会安排来源于此。这是任何一个明智的人的观点。他们认识到道德的本质或人自身就是目标,必须如此对待他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强化: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被糊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树立范型(榜样)、影响社会认知、角色扮演、父母的利他行为、媒体。移情或共情(empathy)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训练:有意转移注意力、自我语言暗示、自我监督、积极鼓励、榜样、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27.问题行为应对人际退缩的预防: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退缩行为;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父母要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如果孩子被人欺负,还需要教会他以非暴力的惩罚方式应对攻击者的行为。注意力的培养:保证儿童的营养;有合理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无关刺激物的干扰;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维持注意的持久性;培养兴趣与注意力相结合;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第一逆反期——幼儿期: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游戏活动是孩子喜欢的方式,家长可以在活动中教给孩子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让孩子理解做事情是有规则的。在游戏中也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发展过程: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但每个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身都会发生一些相似(同)的模式化的变化。个体在模式化的发展变化中包含着三个关键的发展过程——身体的,主要指生理发展过程;认知发展过程;人格和社会性发展过程。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台着新质,新质中又包含容旧质,但每个阶段占优势的特质是主导该阶段的本质特征。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理论,不认为发展有什么阶段,而只有量的累进,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持这种观点。强调发展主要是由内部成熟或遗传引起的,如成熟论、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新老心理分析理论都认为发展有阶段,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与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可能就是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大环境。家庭:家庭结构(完整家庭或不完整家庭、主干家庭或核心家庭、独生子女家庭或多子女家庭,还有重组家庭等)父母的教养方式(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冷漠型)家庭的物理环境(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平房、独立别墅、家庭装潢、生活设施、玩具、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父母的文化水平、父母的个性、生活习惯(运动、抽烟、酗酒等)、父母的职业、家庭的经济水平学校:教师的人格特质、教师对儿童的态度、教师的教学教育水平、学校的校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社区:文化娱乐设施、健身场地、绿化水平等。决定论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F. Galton)为代表。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他在《天才的遗传》(1869)一书中写道:"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机体的形态和组织之受遗传决定一样。"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他的一句名言是对绝对环境论的极好写写照: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保证在他们中间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基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租宗的种族和职业。共同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辐合论的核心是,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仪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就的。这是一种折衷主义的发展观。共同决定论者鲁克森伯格。格赛尔(A. Gesell,1880—1961)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在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一学习原则。格赛尔的理论——成熟优势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他假设个体天生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图式(schema).在个体与外部环境作用时,利用"同化"与"顺应"的机制,不断改变和发展原有的心理图式,最后达到较高层次的结构化,使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可以归结为∶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4.年龄阶段划分心理年龄(岁)划分期现代学制阶段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0-1乳儿期托儿所(先学前期)0-1.5(感知-运动)0-1.5(信任-不信任)1-3婴儿期3-6、7幼儿期幼儿园(学前期)2-6(前运算)1.5-3(自主羞愧-怀疑)6、7-11、12童年期小学(学龄初期)7-11(具体运算)3-5、6(主动-内疚)11、12-14、15少年期初中(学龄中期)12-17(形式运算)6-12(勤奋-自卑)14、15-17、18青年期高中(学龄晚期)11、12-17(同一性-角色混乱)年龄特征是指能代表该阶段大多数儿童都具有的典型特征和一般态势,而不是个别或少数儿童具有的各种特征;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继承性,但它又不是亘古不变、中外完全统一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文化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与认识还是有差异的。5.关键期"关键期"这个概念是从植物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移植过来的。如德··斐利斯(H. De Vries)发现只有在植物衍生的某个特定时期,加上某种条件才会产生特定的形态变化。他把这个特定期称为"敏感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最早起源于心理学家劳伦兹(K。Lorenz,1937)对动物印刻(imprinting)行为的研究,他发现鹅、鸭、雁之类动物在刚刚孵化出来时,让其接触其他种类的鸟或会活动的东西(如人、本马、足球).它们就会把这些东西当作自己的母亲紧紧跟随,结果,对自己同类"母亲"却无任何依态。这种现象好似在凝固的蜡上刻上标记一样.故称“印刻”。劳伦兹还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短暂的特定时刻.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会,因此又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6.现代的儿童观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地发展。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4. 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是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 5. 每个键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道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宝库是自身在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的。8. 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他们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得到充分发展。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的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7.科学儿童心理学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182一1897)于 1882年出版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它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8.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一)20世纪早期20世纪早期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霍尔(G.S .Hall,1844—1924)。霍尔是美国儿童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他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发明了研究儿童心理的新技术——问卷法,首先运用这种客观研究的方法大规模地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研究;撰写了第一本青少年心理的巨著《青少年心理学》这个时期儿童发展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强调发展是成熟的结果。弗洛伊德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兴起。华生(J.B Watson,1878—1958)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极端的环境论者"。他主张把心理学变成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反对对意识的研究。他将行为分析为"刺激一反应"(S-R)的单元并加以解释。20世纪 40年代到60 年代强调环境对发展的影响。偏爱实验室研究。(三)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 重新发现了皮亚杰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成熟和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苏联发展心理学家,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十分强调社会文化对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儿童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人,他们的认知过程是个社会化过程,离开社会文化的影响就不可能全面认识认知的发展。要研究儿童发展就必须把儿童放进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他批评皮亚杰"儿童不被看成是社会的一分子,也不被看成是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恰恰相反,社会环境被孤立于儿童而存在"。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儿童自己能够达到的成就和在一个拥有更多知识的人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成就间的距离)和运作过程充分反映了个体是在与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观点。维果斯基是第—个对社会环境作出具体的结构分析的人。他所指的环境涵盖了文化在内的政治、经济、历史和科技的大环境,不同于以往的环境仪指生物内环境(如胎儿期环境)和与儿童直接有接触的微环境(如家庭)。维果斯基理论和皮亚杰理论的对比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社会文化环境极其强调不太强调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普遍性(阶段)认知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下是不同的。未提发展具有阶段性认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普遍的,强调发展阶段(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分析单元个体发展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是分析的单元个体是分析的单元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如在最近发展区的指导教学)认知发展是儿童独自探索世界的结果发展过程社会过程变成个体心理过程(如社会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个体的、自我中心的过程变得更加社会化(如自我中心言语变为社会言语)成人,同伴成人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熟悉思维文化工具)同伴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必须学会考虑同伴的观点)建构知识儿童和他们的父母教师、同伴共同建构知识每个孩子独自建构知识语言作用语言在思维的形成中发挥了有力的作用。思想依赖"内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是"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桥梁语言的作用极微小;认知从根本上指导语言学习与发展学习先于发展(通过成人的带助学习到的工具内化了)发展先于学习(只有儿童掌握了必备的认知结构,才能做某些事)教育观点教育起着中心作用,帮助儿童学会文化教育只是对儿童已经出现的认知技能予以提炼教学启示教师是促进者和引导者,不是指挥者;应创造学生与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同伴起学习的机会教师是促进者和引导者,不是指挥者;应为儿童探索世界发现知识提供支持信息加工理论:把计算机的硬件类比为人脑,而把软件类比为人类的思维或认知。生态学理论:布朗芬布伦纳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发展中的个体和一个变化着的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①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儿童每天直接接触的生活环境。家庭、父母、照料者、朋友和老师都是影响者。②中间系统(mesosystem)如同链条上的链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联结起来。如将儿童与父母、学生与教师、员工与雇主、朋友与朋友互相联结起来,对儿能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时。③外部系统(exosystem)代表了更一般的影响,包括诸如地方政府,社区、学校、宗教场所、地方媒体等社会机构。④宏观系统(maerosystem)指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是把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均置于其中的更大的发展背景。⑤时序系统crnsstm)是上述所有系统的基础。时序系统涉及时间对儿童发展产生影的式——包括历史事件(如全球金融危机和战争等)和渐进的历史变化(如职业妇女数量的增长)以及个体的生活环境、个体的种种心理特征随时间推移所具有的相对恒定性与变化性。(四)从20世纪后期到现在发展系统论成为主导思想:(1)关系实在论。认为事物不是简单的两元对立,而是构成一种整合的互相依赖和彼此决定的关系。(2) 历史根植性和历时性。强调对个别化的特异性规律的研究。(3)相对可塑性。个体与环境构成动态的系统,它们在本质上是互相塑造的。(4)发展的多样性。以心理发展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应用发展心理学研究呈繁荣之势。9.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解放前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他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这本著作记载了他用日记法对他的儿子进行了出生头三年的追踪观察的成果。30年代肖孝嵘著有《实验儿章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书,孙国华的《初生儿的行为研究》专论对当时儿童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都起着重要的影响。解放后解放初期及20世纪50 年代是学习苏联的阶段,那时的儿童心理学教材多译自苏联的教本。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的学说在儿童心理学中有较大的反映。60年代是经历了50年代后期的心理学界的"大批判"后的转折时期,这是解放以来儿童心理学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在教材建设方面,由朱智贤主编的《儿童心理学》教科书于1962年出版,这是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密切联系我国儿童教育实际编写教科书的最初尝试。从 20世纪 80年代到现在发展心理学的科研和求学队伍不断扩大(2)坚持发展心理学研究"本土化"和"中国化"(3)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向毕生发展心理学研究发展的趋势。(4)社会性发展和社会化研究已提到重要的位置10.遗传物质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就是指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若从分子水平上来说则是指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染色体上的一个个有进传功能的节段被称为基因,它含有参加指导一个人的发展的遗传密码,载负着一代代传递下去的遗传信息。11.身体的发展人体的生长发育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波浪式的,发展的速度是不等速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交替着进行。儿童的生长有四个显著的时期;(1)从出生到2 岁,发展十分迅速;(2)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3)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 13-15 岁,女孩约在11—13 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4)15、16 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身体各系统的发展:个体出生后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快,在最初的六年内继续以最快的速度发展着,学前期已接近成人水平。淋巴系统的发育在第一个十年中表现出一种特殊的速度。这是因为儿童时期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弱,需要强有力的淋巴系统来进行保护;10 岁左在发展达到最高峰,已达成人时期的 200%,表明10岁左右的儿童已获得相当的兔疫力,身体健康处于最良好的阶段。在第二个十年期间随着其他各系究还渐成熟和对疾病抵抗力的增强,淋巴系统逐渐退缩。生殖系统的发育在童年时期(即第一个十年)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而在全身第二次发育开始以后才迅速发展。这说明个体在全身没有达到成熟时,生殖系统的迅速发育是没有必要的。正常的发展遵循两项原则∶头尾原则(从头到尾)和远近原则(由近及远)。身体的发展严格服从头尾原则,即身体各部分的发展必须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次序是头部一颈部一躯干→下肢。根据远近原则,个体发展是从身体的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脚趾先发育。12.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脑和神经系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脑的基本活动就是反射活动。神经活动主要是在皮层下部位进行的一些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例如对生存有意义的饮食(吸吮、吞咽),防卫、朝向反射等。此外,还有几种特有的反射∶(1)足趾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触摸新生儿脚底,则足趾必向上呈扇形张开。此种反应约在婴儿满六个月时消失。(2)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当用物品刺激婴儿手心时,他就会马上抓紧东西不放。这反射在出生后2—3个月消退。(3)惊跳反射(莫罗反射),手托新生儿,脸朝上,然后迅速下降,新生儿则伸直双臂,然后缩回紧贴胸前,握紧拳头。出生后一个月内这种反射表现明显,四个月消失。()游泳反射,把不满六个月的婴儿俯放在水里,他会表现出协调得很好的不随意游泳动作。(5)行走反射,刚出生的新生儿被人扶在腋下光脚板接触平面,他会做迈步的动作,看上去非常像动作协调的行走。这种反射在出生后二个月左右消失。(6)强直的颈反射,当婴儿躺着时,把他的头转向左侧或右侧,于是他就伸出与头转向一致的那个手,而把相反方向的手臂和腿屈曲起来.仿佛摆出击剑者的姿势。实际上这是婴儿吃奶最好的姿势。有人认为婴儿经常喜欢伸出的那一只手可能就是他的优势手,这种反射应在出生后2—3 个月消失。13.动作的发展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3、由粗到细,或者说由大到小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因此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14.感觉的发展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痛觉、触觉和温度觉)同样的刺激如果反复地呈现,最后就会使原先出现的反应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这时的个体又产生了先前的行为,表明个体已能将新刺激与旧刺激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去习惯化"。视觉集中,视觉的焦点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视敏度是眼睛区分对象形状和大小微小细节的能力。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已有听觉反应。出生第一天的新生儿已有听觉反应。婴儿对说语的语音相当敏感。儿童的听觉能力在 12,13岁以前一直在增长,成年后听觉能力逐渐降低,主要是高频部分听力丧失。新生儿已能区分好几种气味。出生才1周的婴儿已能辨别母亲的气味和其他人的气味。肤觉包括痛觉、触觉和温度觉。①痛觉 婴儿天生就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②触觉 婴儿触摸的敏感性遵循头→尾原则,嘴和脸比身体下面的其他部位更加敏感。③ 温度觉 新生儿对冷、暖已很敏感。15.知觉的发展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跨通道知觉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和视觉预期。幼儿掌握形状的次序,由易到难依次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一平行四边形。有人认为4 岁是图形知觉的敏感期。婴儿已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的恒常性。视觉恒常性是指,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花。例如,一块积木离开观察者的距离越远,在视网膜上的映像也越小,但观察者知觉到的积木大小并未变化。吉布森和瓦尔克"视崖"实验表明,婴儿早就有了深度知觉。方位知觉:3 岁儿童已能辨别上下方位,4 岁儿童已能辨别前后方位, 5岁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6 岁儿童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四个方位,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发展完善。时间知觉:5 岁儿童还分不清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往往用事物的空间关系代替时间关系;6 岁儿童已开始把时空关系分开,但很不完全,再现时距的准确度仍受到空间关系的影响;7 岁儿童已基本上把时空关系区分开来;8—9 岁时不仅能把时空关系区分开,还能较准确地再现时距。7岁儿童可能是时间观念发生质变的阶段。跨通道知觉:就是要考察各个感觉系统所接受的信息是如何整合和协调的,而不是考虑每一种单独的感觉反应。皮亚杰同化指的是已有知识的应用,以个体所偏好的现有思考方式,对外界事物加以说明和解释。顺应,意指个体对特定事物作出反应,改变了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平衡化,儿童觉察到与其当前的系统相冲突的、该系统所无法同化或顺化的某物,从而使系统处于某种不平衡状态∶最后.儿童通过修正认知系统,使得与原先的认知系统不协调的东西得以同化或顺化.从而平衡得以在某一较高发展水平上重新确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阶 段大致年龄(岁)描 述感知运动阶段0-2婴儿通过外显的行为影响世界,以此来认识世界。他们的运动行为反映了感知运动格式——用于认识世界的概括化的动作模式,诸如吸吮格式。格式逐渐分化和整合,并且在阶段末,婴儿能够形成现实的心理表征前运算阶段2-7儿童能利用表征(表象、图画、词、姿势)而不仅仅是动作,来思考客体和事件。思维更敏捷、灵活和有效,但受自我中心主义限制,即专注于直觉状态,依赖于外表而不是潜在的实体,并显得刻板(缺乏可塑性)具体运算阶段7-11儿童获得运算概念,这是构成逻辑思维之基础的内在心理活动系统。可逆的有组织的运算使儿童能够克服前运算思维的限制。习得守恒、类包含、观点采择以及其他概念。运算只能运用于具体的对象——现存的或心理上表征的对象形式运算阶段11-15心理运算可用于真实情境,也能用于可能性和假设性情境;能用于当前情境,也能用于将来情境,以及运用于单纯言语或逻辑的陈述。青少年获得科学思维、假设一演绎推理及包括命题间推理的逻辑推理,能够理解高度抽象的概念17.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活动对人类意识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环境对学习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正是社会因素与个人因素二者的整合促成了人类学习。他将心理功能区分为初级心理功能和高级心理功能,前者在出生时就已经出现,有如感觉和注意,它们只因经验发生微小发展;后者是个体基于个体发展经验逐步发展而来的,有如问题解决和思维等功能。从初级心理功能发展到高级心理功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最近发展区,就是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由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指导下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决定。18.布鲁纳布鲁纳的建构主义观:儿童的认知结构随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成熟,从而能够以越来越复杂的方式思考和组织材料。表征模式与认知发展: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动作表征(Enactive representation)(第1 年)2.形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第 2年)3.符号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6 岁或7岁之后)19.信息加工理论将人类的心智设思为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这一系统在某些方面与数字计算机相似。20.语言的发展语音:1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吸吮速率的变化上表现出对【b】和【p】这两个属于不同音位范畴辅音的辨别能力。婴儿的哭声可分为两种∶分化的和未分化的。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的哭声是未分化的。1个月后,婴儿的哭声逐渐地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叫声。不同原因引起的哭叫反射在口舌部位、音高及声音的断续上有了分化,但分化仍很粗略。母亲主要还是从各种不同的线索来推断哭叫原因,如根据上次进食的时间推断出宝宝可能是饿了。大约5 个月左右的儿童进入了牙牙学语的阶段,所谓牙牙语就是类似于成人语言中所他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婴儿约自第9个月起,牙牙语的出现率达到高峰,已能重复不同音节的发音,还能发出同一音节的不同音调。词汇:儿童早期词汇的一个特点是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大,例如,把所有四只脚的小动物都叫做狗,把许多水果都称之为苹果。在儿童词义发展中,还出现把词的使用范围缩小,对事物作过分严格的区分。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已家里的方桌点,"妈妈"则仅指自己的妈妈。句子:单词句。儿童在1岁到1.5 岁左右开始说出有意义的单词,看到父母时能分别叫"爸爸"和"妈妈"。电报句。约从1.5 岁到2 岁开始出现了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如"妈如鞋"、"娃娃排排(坐)"等。句法发展的过程是从无修饰语的简单句到有修饰语的简单句再到复杂句。(1)简单句。简单句是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包括没有修饰语和有修饰语两种。没有修饰语的简单句有主谓句(他觉觉了,意思是∶他睡觉了)(2)复杂句。复杂句指由几个结构相互连结或相互包含所组成的单句。(3)复合句。复合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而构成的句子。中国儿童在2 岁时开始说出为数极少的简单复句,4 至5岁时发展较快。21.智力1.二因素论最先按照因素分析的结果提出智力理论的是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二因素是指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所谓一般因素是所有的智力活动所普遍共有的因素。特殊因素则是某一种智力活动所特有的,所以它只出现在特殊的活动领域中。2.多因素论二因素理论提出后即刻遭到其他心理学家的批评,如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智力含有多种因素。即社会智力(对人)具体智力(对事)和抽象智力(对数和符号)3.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区分出两种性质的智力,一种是先天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它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不断发展,相对不受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卡特尔称其为流体智力,如机械记忆、分类、图形关系和反应速度等。另一种是后天通过教育、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而发展起来的智力,被称为晶体智力,如词汇、理解、常识、概括等。4.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 Gardner,1943— )于 1983 年提出了智力的多元理论。这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5.三元智力理论同样,另外还有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是替代现有的智力理论。这儿的三元是指成分智力、情境智力和经验智力。成分智力阐述了智力活动的内部结构和心理机制,它又可分成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其中元成分统领另两个成分。情境智力是智力指向有目的地适应、选择、塑造与人生活有关的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经验智力表现为在不同的环境中把已有智力表现出来,它又分成应对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两种。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类智力是随年龄而不断发展的。尤其是在儿童期,智力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在整个儿童期,其增长的趋势不是等速的,而是一条先快后慢的发展曲线。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期确实是智力成长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从出生至5岁,这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布卢姆(B.S. Bloom,1913—1999)收集了大量儿童智力发展的追踪材料和测验数据发现,假如以17 岁时的智力为 100的话,那么4 岁时约为 50,8岁时约为 75,12 岁时约为90。导致智力差异的原因何在,据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发现,无非是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 著名智力测验: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22.情绪不同情绪首次出现的时间情绪种类首次出现的情绪时 间初级情绪高兴、悲伤、厌恶3个月生气2-6个月惊奇前6个月害怕6-8个月(18 个月达到顶峰)自我意识情绪移情、嫉妒、尴尬1 岁半-2 岁自豪、羞愧、内疚2岁半情绪的组成成分:情绪的情境、身体状态、情绪表现和情绪体验。婴儿笑所经过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 周),又称内源性或反射性微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4 周起)。这种微笑是由外源性刺激引起的微笑。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怯生是婴幼儿中常见的一种害怕情绪,指儿童对不熟悉的人所表现的害怕反应。怯生不是必然发生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发生取决于诸多因素。23.个性的发展弗洛伊德心理性欲理论:弗洛伊德设想一个人的人格由三个方面组成,即伊底(id)或本我、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我们可以将"伊底或本我"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将"自我"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而将"超我"理解为人格的社会成分。一个人的行动实际上是这三种成分互相作用的动力过程。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阶段年龄范围性感带(快感集中区域)性的活动口唇期0—-18个月嘴、唇、舌、牙齿吸吮、吞咽、咀嚼、咬肛门期8个月-4 岁肛门、屁股排泄或潴留排泄物性器期(俄狄浦斯情结)3-7 岁生殖器手淫潜伏期5-12 岁生殖器(俄狄浦斯情结)12—20岁生殖器手淫、性交、对其他人的感情埃里克森:埃里克森心理社会理论的八个阶段阶 段年龄范围中心问题信任对不信任出生—1 岁我能相信别人吗?2 自主对羞耻怀疑1 岁-3 岁我能独自行走吗?3. 主动对内疚3 岁一6 岁我能成功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吗?4. 勤奋对自卑6岁—12 岁与别人相比我是有能力的吗?5.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 岁—20 岁我到底是谁?6、亲密对孤独20岁-40岁我为某种关系做好准备了吗?7. 繁衍对停滞40岁—65岁我留下我的痕迹了吗?8. 完整对绝望65 岁以后我的生命最终是有意义的吗?托马斯和切斯的分类:大部分儿童可以归为三种气质类型∶一种是易养型(easychild)。他们的饮食、睡眠习惯和大小便都有一定的节律,喜欢探究新事物,对环境的变化很易适应。第二种是难养型(diffcult child)。他们的活动没有节律,对新生活很难适应,遇到新奇的事物或人容易产生退缩的行为,心境十分消极,容易表现不寻常的紧张反应,如大哭、大叫,发脾气时脸会变色。第三种是"慢慢活跃起来的"或迟缓型(slow t warm up)。他们的生活节律多变,初遇到新事物或陌生人时往往会退缩,对环境的适应较慢,心境带有一点否定性。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体系的过程。父母的教养方式:(1)权威型父母-——控制(提出符合能龄的成熟的要求)+爱(接受);(2)专制型父母——控制(提出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近乎苛刻的或无理的要求)+不爱(拒绝);(3)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宠爱);(4)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爱(等于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婴儿自我意识的出现或萌芽大致要经历以下这个过程∶① 分不清自我与客体。婴儿起初并不知道自己,连自己的身体属于自己也不知道。②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世界中区分出来(约在1岁末)。③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并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④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2 岁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依从性和被动性。幼儿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成人权威的尊重与服从,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作是自己的评价。表面性和局部性。幼儿的自我评价都集中在自我的外部行为表现,还不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情绪性和不确定性。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情绪性。大部分幼儿对自我的评价往往偏高。性别角色(gender role)是被社会文化标准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是接性别来规定的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据柯尔伯格的研究认为,性别恒常性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1)性别认同(2—3岁),知道自已是男孩或是女孩;(2)性别稳定性(4—5 岁),即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化∶(3)性别恒常性(6—7岁),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24.交往的发展依恋:广义的依恋是指个体对另一个体的长期持续的积极的情绪联结。儿童心理学中的依恋是指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特定的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生到3个月)∶对人无差别反应的阶段。第二阶段(3 到6个月)∶对人有选择反应的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3 岁)∶积极寻求与专门照顾者接近。艾斯沃丝等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A类型∶回避的(avoidant)。这类儿童对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短暂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B类型.安全的(securely attached)。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当母亲离开时,他们的探索行为会受影响,明显地表现出一种苦恼。当母亲重又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很快地又平静下来,继续做游戏。C类型∶反抗的(resistant)。反抗性依恋的儿童逢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显得有点发怒的样子。缪勒和白莱纳(Mueller &. Brenner,1977)把婴儿同伴相互作用划分成三个阶段∶(1)客体中心阶段。儿童的相互作用更多是集中在玩具或东西上,而不是儿童本身。10个月之前的婴儿,即使是在一起,也只是把对方当作活的玩具,互相拉扯,咿咿呀呀说话。(2)简单互动阶段儿童已能对同伴的行为作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另一个儿童的行动。(3)互补性互动阶段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社会交往,可以看到模仿已较普遍,还有互补或互惠的角色。如一个躲起来,一个去找,一个逃,一个追。25.游戏游戏的种类:1.按照游戏进行的目的性分类(1)创造性游戏。这是由儿童自己想出来的游戏,目的是为了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和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如办"娃娃家"、开公共食堂、当宇航员等。(2)建筑性游戏。是创造性游戏中的一种形式,利用建筑材料(如积木、石头、沙子)建造各种建筑物。通过儿童在建筑中的想象与模拟,发展儿童的设计才能,培养有关的技能糊技巧。(3)教学游戏。结合教学目的而从事的游戏活动。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儿童的言语能力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等良好的智力品质。(4)活动性游戏。是发展儿童体力的一种游戏,通过这类游戏可使儿童掌握基本的身体动作,如走、跑、跳、投掷、攀登等,使动作更加正确、灵活。还能培养勇敢、坚毅、关心集体等个栓品质、此外,还有表演性游戏、娱乐性游戏、智慧游戏等。 2.按智力发展水平分类(1)感知运动游戏。是感官接受新奇的、愉快的刺激引起的游戏。如手舞足蹈、反复撕纸头波打手中拿着的物体、反复扔掉拾起的东西、逗引时的嬉笑等。(2)简单动作模仿的游戏。有直接模仿,如仿照成人用筷、匙吃饭;有延缓模仿,如看过电混后,重复演员几个令他高兴的动作。(3)象征性游戏。利用表象和语言等象征性符号做游戏。如办家家、当医生、当妈妈、折叠手绢等假装性游戏和角色游戏。-个增(3)创造性游戏。如搭积木、主题游戏等。 按社会性程度分类社会性游戏是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相互交流的游戏,通常有明确游戏的规则。社会性游戏按其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为以下七种∶(1)无所用心的行为。儿童不是在做游戏,而在注视碰巧暂时引起他兴趣的事情。如果没有发生令人兴奋的事情,他就玩弄自己的身体,在椅子上爬上爬下,东张张西望望,做些没有目的的身体活动(2)原始的社会性游戏。如"躲猫猫"、"呵痒痒"、"追来追去"等游戏。这类游戏只是分享感觉上的愉悦,而不是遵守规则的游戏。(03)旁观者行为。儿童观看其他儿童的游戏,有时还与正在游戏的儿童谈话、出主意、提问题,但自己并不参加游戏(4)独自游戏。单独一人专心玩自己的玩具,根本不注意别人在干什么。(5)平行游戏。儿童在别的做游戏的儿童旁边玩,互相不影响、不干预,各按各的方式玩。(6)联合游戏。儿童在一起玩同样的或类似的游戏,但每个人可以按自己的愿望玩,没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但是有语言交流,也可以共同分享玩具。(7)合作性游戏。儿童组织起来,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目标所做的游戏。游戏时有领导,有组织,有分工。游戏成员有属于这个小组或不属于这个小组的明显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从喜欢独自一人的游戏逐步发展到社会性程度较高的合作性游戏图11-6显示了2岁儿童与4岁儿童从事游戏活动时在社会性程度上的差别。2 岁儿童主要做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4 岁儿童主要做后三种形式的游戏。游戏的作用:游戏是激动人心的、使人得到愉快的活动,因为它是满足探索内驱力的一种途径。在没有外界评定的压力下,自由地对客体进行探索、观察和试验,是推动幼儿认知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游戏,尤其是想象性游戏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儿童可以在假想的情境里,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各种角色,体验各种角色的思想和情感。游戏不仅对幼儿获得一定的社会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机会,而且在发展幼儿的自我控制、活动方式以及改造问题行为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游戏也会对幼儿个性特征的形成产生影响。幼儿能参加游戏,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遵守规则。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幼儿有意式无意地学会了许多交往技能。26.道德的发展皮亚杰对偶故事:(1)前道德判断阶段(1.5—7 岁)。这个阶段有两个分阶段∶①集中于自我时期(1.5-岁).与感知动作思维相对应,所有的感情都集中于身体和动作本身。②集中于客体永久性时期(2—7 岁),与前运算思维相对应,从集中儿童自身,转向集中注意权威——父母或其他照料者。(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5—10 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这些规则是由人们自己创造的。②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是好的,否则便是坏的,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③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前面所举的6 岁儿童对打破杯子的判断就是一例。④儿童把惩罚看作是天意,赞成严厉的惩罚。⑤单方面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9—11 岁以后)。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过协商制定的,可以怀疑,可以改变;②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动机;③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别人;④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位置,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⑤惩罚较温和、贴切,带有补偿性,以帮助错误者认识和改正。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水平和阶段什么是正确的对正确做法的论证阶段的社会观点水平1——前习俗水平阶段 1∶法律道德避兔破坏由惩罚所支持的规则,为了自己而服从,避免对人和财物进行物质上的损害避免惩 罚,权威的优势自我中心观点。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或不认识它们和行动水平者的不同,不把两种观点联系起来,从身体上而不是根据他人心理上的利害关系来考虑行动。混淆权威的观点和自己的观点阶段 2: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换只有在与某人的直接利益有关时才遵守规则;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利益而活动,让别人也这样做。权利也是公平的,是平等的交换,是协议、协定在这个你必须认识到其他人也有自己利益的世界上,为自己的需要或利益服务具体的个人观点,认识到每个人有自己追求的利益。它们是矛盾的,因此权利是相对的(在主义、工具性具体的个人意义上)水平Ⅱ——习俗水平阶段 3∶个人之间的相互期待、相互关系和一致性不辜负接近你的人的期望,或按人们一般对你作为儿子、兄弟和朋友这个角色的期望去做。"做好人"是重要的,意味着有良好的动机,关心别人,也意味着保持诸如信任、忠诚、尊重和感激的相互关系在自己和别人的眼光中成为一个好人,照顾别人。相信金科玉律,渴望保持那些固定化了的好行为的规则与权威个人和其他人有关系的观点。认识到有共同的情感、协议和期望,它们代替了个人的利益而成为最重要的东西。通过具体的金科玉律,把观点联系起来,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地位,还没有考虑一般化的系统的观点阶段 4∶ 社 会体系和良心履行已经应允的实际责任,拥护法令,除了在法令和其他固定的社会责任有矛盾的极端情况下。权利也对社会、团体或机构起着作用保持机构作为一个整体,避免体系的破裂,"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做",或者命令良心去符合一个人规定的义务(容易和阶段 3 的信任规则和权威相混淆)对社会观点和个人之间的协议或动机的区分。采取规定角色和规则的体系的观点,按照在体系中的地位考虑个人的关系水平Ⅲ———后习俗或原则性水平阶段 5∶ 社会契约或功用和个人权利认识到人们有各种价值观和意见。大部分价值观和规则,与一个人所在的团体有关。然而,为了公正,同时因为这些规则是社会契约,所以通常应拥护这些规则。某些不是和某个团体有关的价值观和权利,如生命和自由,在任何社会,也不管大多数意见如何,都必须拥护对法令具有义务感,因为人们有这样的社会契约∶为所有人的幸福和保护所有人的权利而制定并遵守法令。对家庭、友谊、信任和工作责任已开始有契约义务感。关心法令和职责应该建立在对"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进行合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比社会更重要的观点。明智的人认识到价值观和权利优先于社会依附和契约的观点。通过协议、契约、客观的公正和适当的过程等形式的机制,把各种观点结合起来,考虑道德和法律观点;认识到这些观点有时是矛盾的,难以把它们结合起来阶段 6∶普遍的伦理原则遵守自我选择的伦理原则。特定的法令或社会协议通常有效,因为它们依据这样一些原则。当法令违背这些原则时,就按照原则办事。原则是公正的普遍的∶人类权利平等,尊重人类个体的尊严作为明智的人,信任普遍道德原则的有效性,个人有对这些原则承担义务的意识道德着眼点,社会安排来源于此。这是任何一个明智的人的观点。他们认识到道德的本质或人自身就是目标,必须如此对待他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强化:在观察别人行为时,别人所受到的强化会影响儿童去学习或抑制这种行为。这个过程被糊为"间接强化"或"替代强化"。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树立范型(榜样)、影响社会认知、角色扮演、父母的利他行为、媒体。移情或共情(empathy)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训练:有意转移注意力、自我语言暗示、自我监督、积极鼓励、榜样、对工作难度的准备性。27.问题行为应对人际退缩的预防:教育者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退缩行为;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父母要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如果孩子被人欺负,还需要教会他以非暴力的惩罚方式应对攻击者的行为。注意力的培养:保证儿童的营养;有合理的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无关刺激物的干扰;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维持注意的持久性;培养兴趣与注意力相结合;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第一逆反期——幼儿期: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游戏活动是孩子喜欢的方式,家长可以在活动中教给孩子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让孩子理解做事情是有规则的。在游戏中也可以让孩子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的行为规范。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适当的惩罚。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魔方可以培养孩子的什么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