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帮答一下华英证券排名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前言】说起留学,最热门的三个选择无外乎是美英澳,这三个留学热门地点我体验过两个,一个是大三的时候通过学校的交换去了澳洲的新南威尔士大学,一个是毕业读研究生,选择了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加上本科在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学习经历,我可以算对英式教育模式有着较为深刻的体验。那么今天,借着这个机会,主要和大家分享分享留学时期的成长经验,包括对学校课程学习的经验,在异国他乡生活的经验,毕业后求职的经验这三个大方向。我将着重以在LSE的留学经历为例,同时也贯穿一些在国内和澳洲的体验,争取给有留学想法或者即将开启留学生活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希望我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教训能够让大家的留学生活更加轻松愉快一些,能够在reading/essay/exam的轮番轰炸下波澜不惊,还能好好体味一把英伦风情。【背景简述】先说说我自己去英国留学的背景吧,大四的时候,我申请了英国G5中的三所学校(LSE, UCL, IC)外加Warwick,都拿到了offer。因为我是一个文科生,再考虑研究生专业的原因,我选择了LSE,之前也写过一篇关于留学申请的分享,有一些我的小tips,如果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看一看,有些坑能不踩就别踩啦。众所周知,LSE是一所经济与文科学霸聚集的学校,学校位于英国伦敦市中心,就在大英博物馆附近,那么我的分享就从如何在英式教育的氛围下生存并且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说起吧。(LSE 毕业典礼领取毕业证)【英伦的学习】英国教育系统的简单介绍传统的英式教育被称为贵族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可能说起来比较抽象,但是批判性思维是在英国的教育模式下必须要掌握的思维方式。对于非理工科的学生来说,上课的形式主要被分为’Lecture’和’seminar’。lecture是指教授在一个大课堂上进行讲座,学生主要是听课和记笔记;照常理来说,每一个lecture之前教授都会发给学生很多reading材料,教授的工作就是在lecture中对一个中心topic进行发散性讲解。每一个lecture之后,一般会有一个seminar,就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lecture中的内容、reading中不懂的地方、以及大家对lecture中topic的理解以及看法等等,是一个学生与tutor交流的时间,主要以学生发言为主。我认为两者是很好的结合,在lecture上没有听明白或者reading中有疑问的部分都可以在seminar上与tutor充分的沟通,同时,tutor也可以在seminar上将整个topic做一个更加细致的延伸。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害怕发言而游离在seminar之外,一定要在seminar之前完成reading的阅读,在心里对本次的主题有一个大概的概念,这样才能抓住老师所讲的点,也在他向你提问的时候能够应对自如。课堂中与课后的一些小tips刚刚说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一课之前一定要完成相应的reading,并且记好笔记。因为我有一个发现,当我读中文的文献时,读完大概能记得60%,但是读完英文的reading,就算当时理解了,过两天能记得得也不到30%。笔记的话推荐大家使用“康奈尔笔记法”(不太清楚的同学可以google搜索一下,很多相关的讲解),这样的笔记方法可以记录reading的内容,你的疑问,你对文章的总结等,是我尝试过后觉得比较适合做reading笔记的方法。除了reading之外,一些课堂的seminar会以presentation的方式进行,而且一般是group work。在英式教育中,group work的形式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和不同背景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共同完成一次presentation、一个project等。我比较建议大家不要每次都找同样的人组group,如果每次都是同样的人,思维就比较僵化,大家的分工也会每次都一样。尽量去和不同背景的同学组队,在大家的讨论中能收获很多新的东西,比如思维方式、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当然,每次和不同的人组队有可能遇到一些风险,比如有些外国同学效率比较低下,到pre的前一天他的部分还没有完成,这样的话比较难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所以在找队友之前还是需要先观察观察,提前了解了解。final 前的准备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下,学生一学期的成绩不是只靠最后的考试,因为课程设置的不同,有些课程是平时成绩占100%的总成绩,比较常见的是平时成绩和final exam各占50%,当然也有final占100%的,不过比较少。所以在这里的建议就是,平常的学习不能放松,不要想着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因为平时成绩可能已经决定了你整个成绩的大概走向。在此建议大家选课的之前,不要只看课程名字来猜测内容,一定要仔细看看课程的general setting,这样才能知道课程的真正内容,每一课的topic以及考试的组成。平时会算入成绩的作业种类很多,除了常见的presentation,quiz等等,有些课程连出勤率和发言率也会计入平时成绩,这些事情都回来课程介绍中写清楚,大家一定要注意。平时成绩的问题弄清楚之后,final当然就成了最紧张的时刻,这个时候图书馆的座位往往是供不应求。LSE的图书馆座位可以提前在网上预订,其他学校应该也是可以的,同时,如果你有LSE的学生卡,也可以凭卡进入UCL的图书馆。伦敦有很多图书馆,建筑风格都非常独特,有现代的,也有中世纪风格了。离LSE不远有一个UCL的图书馆,是周董拍夜的第七章MV的取景地,整个图书馆都是非常漂亮的中世纪风格,强烈建议大家去看一看哦。说回学术,Final之前每个课程通常会有一节课叫review,这节课大家一定要去,很多tutor会在这节课上对之前所有的知识做一个总结;但是大家也不要把所有的宝都压在这一堂课上,我也遇到过review课程tutor讲的东西在考试中一点也没有出现的事情。这说明如果只是按照review的内容复习,也有完全偏离考试内容的风险。所以对于final的复习,还是建议大家结合review课程内容,全面复习。抓住重点,同时也要对整个课程的内容搭起一个框架,不至于考试看到问题的时候都想不起来是哪一课的内容。(因为我的专业一直偏文科,以上复习方法重点针对文科类考试)最后再提醒一点,考试之前卷子会先发下来但是背面朝上,在没有接到明确指令翻开试卷的时候千万不要好奇心太强把试卷翻过来看考试内容,不然的话就会被算作作弊,取消这一门的成绩。考试的时候沉着冷静,其实一般只要不离题万里,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大家不要太过紧张。小总结总的来说,英国硕士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大家首先要在心中弄清楚课程的结构以及主要内容,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同时,当发现周围都是学霸的时候不要慌张,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要被带乱了节奏,尽量有规律的生活,毕竟到了英国,保护住头发才是头等大事。最后说一句个人观点,出国留学,学习不是全部,在认真学习的同事,也需要留出些许时间尝试融入当地社会当中,看看风景,和当地人聊聊天,来一杯英式下午茶,可能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LSE图书馆的旋转楼梯)【英伦的生活】学校宿舍 or 自己租房关于留学时是住学校宿舍还是自己在外面租房的问题,很多人在留学之前都有这样的困惑。两者各有利弊,在学校附近租房价格相对便宜,可以和室友在一起不那么孤独,但是风险较高,安全保障不那么齐全,有时候遇到麻烦的房东还比较闹心;学校的宿舍安全,便捷,但是大部分是一个人住,且费用相对较高。这个事情大家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和喜好自己选择,我就讲讲我两次住宿的经历供大家参考。去澳洲交换是我第一次出国留学,当时因为学校宿舍申请出了一些问题,就选择在UNSW附近租了house中的一间房,距离学校步行也就10分钟不到的路程。我一共有4个室友,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室友相处非常愉快,我们会一起出去玩,一起逛街购物,一起在客厅里party、看电影。但是我遇到的问题是房间设施设备比较陈旧,房间里东西坏了房东不会及时修理,有一次暴雨房屋漏水,厨房里的灶坏掉了,房东拖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都没有修理。而且学期结束我退房回国的时候,房东以清洁费,磨损费等等为理由,扣掉了我所有的押金(一个月的房租)。总的来说在澳洲的生活我非常的愉快,唯一不愉快的记忆就是租房时候和房东的各种交涉,费时费力,所以选择自己租房的同学一定要在租房前和房东沟通好,签好合同,这样才能减少入住之后的麻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当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学校宿舍,当时住的是LSE Grosvenor House,非常方便,离学校各个主楼以及图书馆之间步行也是不到十分钟,房间的房型是studio,也就是厨房厕所都有。楼下的前台也非常给力,浴室堵了,或者什么生活用品没有了都能在第一时间解决。但宿舍也有不足之处,就是一个人住会比较孤独,很多时候关上房门之后就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宿舍的费用很高,当时我住的时候价格是310镑/周,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不过这也是因为宿舍的位置非常中心,学校还有其他宿舍可以选择,位置不同,设施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异。但是总的来说伦敦的物价就是比较高,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学习VS生活How to balance my study and life?我相信每一个同学内心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英国的研究生本来就只有一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那我到底还要不要花时间在除了学习之外的事情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选择出国留学不仅仅是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很多有意思的课外活动也非常值得参与。比如说,学校的career office会不定期的发布一些一日兼职活动,比如去水果工厂帮忙采摘水果,去学校环保机构帮忙宣传等等。我曾经参加了一家慈善组织为募集资金而进行拍卖活动的准备,从搜集牌品到最后拍卖时与卖主沟通,都是很难得的体验,既可以见识世面,又可以在活动当中认识一些朋友,强烈推荐。在外留学,我还喜欢做一件事情就是旅游,在澳洲的时候我走遍东中西澳以及新西兰,贪恋当地美景,体验极限运动。到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非常美好的回忆,这些体验在工作之后是比较难再有时间和精力安排的。伦敦更不用说,近的有伦敦当地的各个博物馆、著名景点,到苏格兰,北爱尔兰,而且在伦敦办申根签证也非常容易,放假的时候到欧洲各个国家放松放松也不失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小总结出国留学会遇到很多在国内大学校园很难遇见的事情,比如说独立的生活,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自己做出关键性选择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锻炼人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是出国求学的经历让我从小孩子变成了大人,让我之后再处理生活中各种事情的时候更加淡定,因为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从容。在学习和生活的平衡上,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叫做 ’study hard, play hard’, 学就认认真真学,玩就痛痛快快玩。好不容易出一次国,怎能错过当地的美食美景呢?(作为志愿者参加慈善拍卖帮助收集拍品)【写在最后】现在的我已经毕业工作快两年时间了,很多的时候我都在回想,在外求学的生活到底带给我什么。是知识的增长?是学历的提升?还是眼界的开阔还是旅游打卡地变多?可能都有,但也都不完全,更多的,我觉得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不断学习与突破,是一种人格的锻炼与完善,是得到一种在挫折面前不愿放弃努力尝试的精神,是愿意打破自己的舒适圈,愿意去体验不同生活的勇气。对我来说,在外求学这些日子的记忆,会变成一块块小的碎片存留在我漫长的人生中,在不经意间温暖我的岁月。希望你也能如此。(伦敦有名的歌剧)导师背景LS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 Science)环境与发展学硕士,宁波诺丁汉大学法学学士,期间作为交换生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学习国际商务相关课程。通过学校导师的指导,DIY完成研究生申请,收到英国G5中三所大学的offer(LSE, UCL, IC),同时还收到Warwick 、以及澳国立关于商科方向的Offer,从本科开始的英式教学使我更加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适应不同学制的教育,学校招生办的实习让我更清楚如何通过PS、CV等工具打动招生官。目前在一家外资企业负责海外项目的工作,拥有丰富的求职及面试经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英证券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