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万比一万亿和一亿万的区别小吗?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四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四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认识,而本单元则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单元是在小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一课。对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数目。  (二)教材的编排特点  a.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b.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三)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了万以内的整数。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难点:比较正确熟练地说出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和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这样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法: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学游戏  三、教学准备  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我会做一些准备,一是《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二是准备计数器、游戏卡片等教具。  四、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学法的选择,我准备按照以下四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二)、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四)、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首先用PPT课件出示复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1、读出下面各数:  685330870602007103910000  2、填空:  ①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8,百位上是4,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②6725百位上的数是(),表示()个()。  3、用PPT课件演示教材中的主题图:先展示我国行政区划分图,让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六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再出示全国人口总数,问:你发现什么?(数很大,很大。)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大数怎样读?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揭示课题,并板书“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环节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13819000人口数为例,让学生试读。  2.全班共同回顾原来学过的数位名称。  3.让学生拿出计数器,按照PPT课件演示,边拨边数边想: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认识10个一千是一万;再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上一万是多少?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慧在学生的手指尖上”让学生通过动手拨一拨,学生对十进制的认识肯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桌或前后桌相互交流,同理得出:  10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  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  (给足时间拨、想、说,然后全班交流)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以前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些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4.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有数学头脑,通过拨珠、数数、观察发现了它们的规律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哪一位上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5.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数级”。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在数位表上增加栏,并标明数级)从右向左四位分一级,第一级是个级,第二级是万级,第三级是亿级。同时告诉学生分级线。(PPT课件动画演示)  6.学习数的组成。  (1)拨数,将13819000人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2)按数位顺序写出13819000,并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全班交流,抽查:十万位上的8表示什么?百万位上是几,表示什么?千万位上是几,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7.巩固练习,让学生数一数,自主完成第4页“做一做”。  (1)让学生通过数数,理解并掌握计数规律。  (2)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常用到万以上的数,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8.通过阅读第4页你知道吗?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首先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并让学生填空:  ①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起第()位是万位,它的计数单位(),这个数位上的6表示();第()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这个数位上的8表示()。  ②十万位右边一位是()位,左边一位是()位。  巩固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理解记忆。  接着通过判断、填空进一步巩固对亿以内数的认识。  2.⑴判断  ①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②在一个数里,每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③一个六位数,它的计数单位是十万位。()。  ④整数数位顺序表,从左起第三位是百位。()  ⑵①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②()个一千万是十亿。  ③10个()是一千万。  ④一千亿里面有10个()。  ⑤从右边起,第()位是千亿位。  ⑥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位是百万位。  ⑦一个十一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3.北京的人口数为13819000,  13819000是一个()位数,分为()级和()级,最高位在()上,由()个万和()个一组成。  最后利用猜数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游戏规则:按照一定的规律填出该数的前两个数和后两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三百七十九万――――、――――。  第四环节小结强化,增强自信  小结学习内容,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同学交流你课前收集的这些更大数的实际意义。  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认识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我的板书设计虽然比较简单,却体现了本节课教学目标,突出了知识重点,学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记忆。  整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操作,多向交流学习掌握新知。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四篇2  一.教学内容:  p2---4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  3.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新。  三.重点难点  1.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2.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挂图,投影仪。  创新点:注重以旧知带新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一千里面有()个百,一万里面有()个千。  (2)()个一百是一千,()个一千是一万。  2.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5.自由读一读下面的话。  P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6.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比  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认识。并进行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1)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  四人小组计论,再汇报。  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读呢?  (2)教师拨算珠,让学生观察,思考能得出的规律是什么。  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10个  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lO个一百万是一千万,lO个-千万是一亿。  (3)结合板书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4)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5)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6)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足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1)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2)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3)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和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  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4)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  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干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看书质疑。  问: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  1.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万级的数位有哪些?  (2)每相邻的两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说说万级中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4)有34560783中,各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2.课本p4页的做一做。  3.判断题:  (1)十个一千是一万。()  (2)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3)5050中这两个5表示的数值是一样的。()  (四)课后延伸  看书:p2---4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四篇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3.通过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使学生获得正确读数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教学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出示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是个大数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自学指导:1、掌握数位顺序,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多媒体课件演示主题图中的中国6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理、文化的图片,伴音介绍我国国情,然后通过特写镜头推出6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由学生提出问题,得到了那些信息?发现了什么?  2、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1.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13819000这个数。  2.计数器操作,认识计数单位。  问题:在这个计数器上,你发现了什么?  用计数器数数:拨上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问题: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  认识十个一千就是一万。(板书“万”。)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用同样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一亿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亿。  3.小组讨论学习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问题:大家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亿是什么吗?你们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将13819000按数位顺序写出。说出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名称、计数单位,表示有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同桌学生互相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3)学习“数级”。介绍我国计数的四位分级法。  四.达标检测:完成第4页“做一做”。  五、.讨论:  (1)投影出示含两级的数位表,并在相应的数位下面分别呈现教材上的4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并写出读作多少。  (2)小组讨论:  A.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B.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  C.数位上出现0又该怎么读?  (3)反馈交流讨论信息,由学生总结,并订正例题呈现的数的读法。  六、巩固练习,完成第5页“做一做”。  七、本课小结  学生谈谈学习体会、收获。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一的第1~5题。  课后反思:  亿以内数的认识(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写法例3  教学目标:  1、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概括、推理。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二、出示目标:根据数位顺序的数级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三自学指导:(一)、教学例3:  1、板书:据统计,20xx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问:这些数怎样写?  2、问:这些数的位在哪位上?万位上是几?其它数位分别是几?怎样写?板书: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六千八百五十万:68500000  三千零八十万:  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  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3、想一想:整万的数怎样写?  学生归纳:有多少万,就在万级上写多少,再写个级的4个0。  四、达标检测:完成练习第6题  五、先学后教:  1、谁能说出数位顺序表。请同学上来板书  2、二千零五万四千五百四十万六千四百二万零五  问:这些数既有万级又有个级,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3、检验。  4、含有两级数应怎样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数位没有单位,怎么办?  学生归纳: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六、练习:做一做中的练习。  知识拓展:“你知道吗?”阅读材料介绍了有关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发展历史。  七、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说吗?  亿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比较数的大小,书第13、14页的例4、5,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重点:亿以内为数的比较,及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出示目标: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三、自学指导:  1、投影出示:在○里填上“>”、“  999○1010601○564687○678  说一说各是怎样比较的并说出四位数与三位数比较,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知识先试做后看书检验。  3、学生小结: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  四、学习例4。1、板书例4  让学生任意选两个数来进行比较,  归纳方法:(要求从不同数位和相同数位两种情况说明)  2、练习: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进行订正。  五、先学后教:例5:  (一)、学生自学。  (1)、提出自学要求:整万的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怎能样改写,请大家自学课本。  (2)、问:怎样改写的?  小结:万位在右起第五位,整万的数万位后面有4个0。把4个0去掉,加上一个“万”字就行了。  六、巩固应用,强化提高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  课后作业:练习二1、2  七、课堂小结  教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在比较数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小结后教师做概括性的总结和评价。)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四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381900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小学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四篇】相关文章:1.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2.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3.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示例4.关于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5.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的说课稿6.《亿以内数的认识》数学教学反思7.《亿以内数认识》小学数学评课稿8.亿以内数的认识课件9.《亿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第一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读一亿页书要多久?林纪润新学期开始了,首先我们学习了一亿内数的读法与写法,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亿这个计数单位,大家都说它特别大,但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就要用一个实验来证明1亿有多大。准备的道具有计算器、一本书,首先我要计算出我读一页书需要多长时间,读一页书的时间大约是70秒,如果按这样的速度继续读下去,我读100页需要7000秒,读1000页需要7万秒,读10000页需要70万秒,那如果读1亿页书需要多少秒呢?于是我拿来了一个计算器结果是70亿秒,那读一页书要多少分、要多少时、要多少天、多少年呢?算出来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读一亿页书需要116666666分钟,1944444小时,81018天,也就相当于222年。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太难以置信了!“1亿有多大”这个问题还有很多很多,例如走1亿步有多远、1亿粒米有多重、1亿张纸叠起来有多高……探究这些问题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数学是如此的有趣,如此的神秘,让我受益匪浅。只要你细心去观察,就会得到很多收获。同学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探索数学的奥秘吗?第二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葛英颉一亿张纸有多厚?前段时间我在数学课上认识了亿以上的数,这是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大的计数单位了。可是一亿究竟有多大呢?比如说一亿张纸有多厚?一亿粒米有多重?一亿步有多远?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今天我准备用A4纸来做个小实验。要想知道一亿张纸有多厚得先找来一亿张纸,可是从哪能找来这么多纸呢?实验刚开始我就遇到了难题。我苦思冥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个好办法。一包A4纸刚好是500张,两个500是1000,10万个1000就是1亿了,只要知道500张纸有多厚就能算出1亿张纸的厚度了。我激动得赶紧拿着尺子冲进书房,费劲地把一包A4纸从书柜里搬了出来。我先把尺子的零刻度对准最下方的纸,测量出了5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5厘米,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速地计算起来。5×2=10(厘米),10×1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我看着草稿纸上算出的数字,心中不禁感叹到:“哇!一亿张纸竟然有一万米这么厚!珠穆郎玛峰也只有8848米,它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太不可思议了!”通过今天的小实验,我了解了一亿究竟有多大,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妙。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数学的身影,以后一定要认真地去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知数学。第三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一亿支墨囊有多长?马于翔今天,我要做一个小实验,我要探究一亿支墨囊一共有多长?大家看来,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很难,我们可以先计算出十支墨囊的长度,再计算出一百支、一千支、一万支……墨囊的长度,这样不就很好解决了吗!我先拿出十支墨囊,整齐地摆在地上,我再拿出尺子,开始测量,一支墨囊五厘米,十支墨囊五十厘米,一百支墨囊五百厘米,五百厘米就是五米,那么一千支就是五十米,一万支就是五百米。以此类推,一亿支墨囊就是五百万米,五百万米一共有多少千米呢?五百万米换算成千米可以这样换算,可以先想十万支墨囊是五千米,那么一百万支墨囊是五十千米,一千万支墨囊就是五百千米,一亿支墨囊就是五千千米。五千千米,那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我一分钟能走一百步,每一步大约有五十厘米,我需要走一千万步才能走五千千米,一千万步,那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完啊!我要走十万分钟才能走完五千千米,十万分钟约等于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七个小时,约十九年!那就是十九年我不吃不喝也不休息才能走完一亿支墨囊的长度,太不可思议了!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不管是一张纸、一本书、一个苹果……这些那么多在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东西,积少成多,也能那么庞大!第四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张育菡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亿有多大,“亿”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很模糊,虽然知道一亿很大很大,但是到底有多大呢?我也不知道,于是我想做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我们想了很久,还是想不出来要测量什么。这时,我一下子站了起来,妈妈被吓了一跳,我说:“我们可以来计算一亿粒米有多重。”妈妈却对我说:“米可是很轻的。”我说:“妈妈,您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米,当它堆积在一起时,那可就重了!我们可以从100粒米开始计算呀!”妈妈说:“100粒大米是2克,1000粒大米1000x2是20克,10000x200=2000000克,2000000克=4000斤。”如果一个成年人一天要吃掉一斤大米的话,那4000斤大米都要吃十几年才能吃完。这些数据让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平时这小小的一粒米积少成多时会让这个数字变得如此庞大,所以我们全国14亿人口每天节省1粒米,那我们全国一天就能节省多少粒米呀!农民伯伯每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是用他们的汗水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第五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彭启峰一亿张纸有多厚?今天数学课上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践活动。叫做“一亿有多大?”我们一听便来了兴趣,老师说了一个例子:一张纸垒起来可以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高,我们个个不信老师的话。老师反而更加神秘的说:“你们回家量一量,测一测,看一看我说的是对是错?”我变得更加好奇。回到家后,我随便吃了两三口菜。像离弦的箭冲向房间,又拿走了一百张白纸。拿出我的尺子。精确地量出了这些白纸的高度,才一厘米!怎么可能比珠穆朗玛峰高的多呢?我又不屑地笑了笑。拿出作业写起来,一项、五项、六项……终于我把作业全写完了。正要躺在床上休息时,妈妈叫住了我。吼到:“你拿这么多纸是干什么的!真浪费!你要气死我吗!”我听着妈妈又要发火,赶紧叫住了她。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妈妈听完这些话,脸色由此变红,由红变白。心情稍微好了些,说:“哦,原来是这样,我错怪你了。不过,你们数学老师说得是对的。”我很奇怪,便动起笔来。一百张纸大约高一厘米,一千张纸越高十厘米,一万张纸约多高呢?应该是一百厘米……继续算下去。一亿张纸就是一万米,这么高呢!通过资料我知道珠穆朗玛峰高约八千八百多米!真的比珠穆朗玛峰还高呢!我接着又查找资料,动手试做。知道1亿颗米,够一个人吃14年!一个小学生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三圈半。一滴水重约800万克。神奇的一亿,读起来简单,现实中确实一个庞大的数字,真令人赞叹不已!第六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一亿步有多远?赵存霖清晨,从窗外望去,一块透明的蓝天,像一张丝手帕,停留着一些细碎而洁白的云朵。阳光斜斜地照射在小院中,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味道,我拉着弟弟的小手快乐地来到院子里玩耍。我跨一步,弟弟有模有样地学着我也跨一步,我的两只脚正好稳稳当当地落在一块地砖上,得意洋洋地朝着努努嘴的弟弟笑了笑,弟弟一副不甘心的样子,谁知用力一跨,格子没跳到,反而一屁股坐在地上。“不公平,姐姐比我大,腿比我长,肯定一步比我跨得远。”弟弟大声嚷道。我扶起弟弟,想想弟弟说的话挺有道理,那我的一步有多长呢?一亿步有多长呢?我饶有兴趣的请来妈妈和我一起测量。我站在一块儿空地上,妈妈用记号笔在我脚旁边地面画一条线,我很自然地走了十步,弟弟也跑过来帮忙,在刚才做记号的地方拉紧卷尺,另一头妈妈扯直卷尺准确无疑地落在我的10步地方,“10步走了6米!”妈妈报数。“那我考考你,100步走多少米?1000步又走多少米?”妈妈向我抛出了问题。这可难不住我。我自信地回答:“100步走60米,1000步当然是600米啦!”弟弟在一旁拍手叫好,顿时崇拜极了。妈妈鼓励我说:“你试着用推理方法算一算一亿步能走多少米?”我紧锁眉头,眼珠子和脑瓜子齐转动,嘴里小声嘀咕:“10000步6000米、10000000步6000000米,那么一亿步就是60000000米。”这一算出来可把我吓一跳,如果我们学校的操场是400米,那60000000米相当于跑15万圈,我吃惊一想,我能跑四圈就已经累得够呛,15万圈到猴年马月去了,不敢想象。通过这次和妈妈一起测量一亿步有多长,我感受到一亿确实很大。但它再大,也是从一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积少成多,才会有更大的收获。第七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一亿滴水有多重?邱子航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假期作业,是写一篇关于一亿多大的数学日记,一亿,对我来说并不算陌生了,因为上节课老师就给我们讲到了一些,一亿也是一个不小的单位呀!老师跟我们一起测量一亿张纸有多厚,走一亿步大约有多远,一亿粒米大约有多重。那么今天我就想来测量一下一亿滴水到底有多重?我和爸爸一起先做了一个测量的小实验。先找来一个空杯子,然后爸爸拿着漏斗对着杯子,我一边往漏斗里倒水,一边数水滴,一、二、三、四………我数了十滴水,称重后发现大约是一克。这就好办多了!按照老师教我们的推算方法十滴水约等于一克、一百滴水约等于十克、一千滴水就约等于一百克、一万滴水就约等于一千克,那一亿滴水就约等于一千千克,也就是一吨。原来一亿滴水那么重啊!如果我们全国14亿人口,每人每天少用一滴水,就可以节约十四吨水,这是多么惊人的数目呀!如果一家人平均六天用一吨水的话,那么这十四吨水大约就可以用两个多月了。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因为有了水,所以才有了生命。所以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用实际行动珍爱生命之水!第八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杨晴一亿张纸有多厚?今天的数学课上,老师讲得格外有趣,同学们也听得格外认真,讲着讲着老师突然话锋一转,绕着“一亿有多大”这个话题提了个问题:“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亿有多大,不如来想一想,一亿张纸有多高呢?”大家一下子就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人第一个说,它一定是一百米高,又有人不甘示弱地说,它至少有八百米高哩!大家吵吵嚷嚷,教室里就像是麻雀子吵林叽叽喳喳。我听着他们说的高度,觉得他们说的都不对,但又想不出个道理来。“只能回家做实验了!”我心想。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放学,我背上书包,冲出教室,奔出校门,跑向家中。终于回到家了,我飞快地写完作业,然后开始想:“我该如何弄来一亿张纸呢?”这时,爸爸出现了,他嬉皮笑脸地问:“想想,一百的几倍是一亿?”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小心地抽出一沓数量为一百的纸,把这些纸张整了一整,理了一理,再把尺子紧贴在上面,我紧张地盯着尺子,生怕出了一点差错,量完后,我开心的欢呼起来:“我终于量出来,高一厘米!”我开心极了,因为我马上可以明白一亿张有多高了。我开始算起一亿张纸的高度:100000000÷100=1000000,1000000×1=1000000(厘米),1000000厘米=10000米,哇!原来一亿张纸有一万米高,竟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一亿真伟大!第九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余锦润一亿张纸有多厚?在家里,我正在看电视,一旁的妈妈突然冒出来,坐到旁边,一边看电视一边对我说:“你知道一亿有多大吗?”我和她对视了一眼,她又问道:“不知道吗?不知道我就带着你去实践一下。”我关掉电视,随后跟她来到我的房间。只见她拿出一大箱白纸,让我数一亿张,我接过纸就查了起来。“一张,两张,三张,四张……一千零三十七张,哎呀掉了,一亿怎么这大?”“一亿很大吧,我们可以先查一百张纸。”我照做了,真的很好数。“再把它们摞起来,用尺子量出纸的厚度。”我开始量了,正好一厘米。妈妈接着讲:”再用一亿除以一百,看看一亿里有几个一百或几个一百是一亿。”我拿起练习本就算了起来,100000000÷100=1000000。我刚算完,妈妈接着往下继续说:“最后,再用这个数乘一厘米。”一共一百万厘米,1000000厘米=10000米。哇,比全球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高!是啊!如果没有这次实践,我还真不知道一亿这么大!第十篇:一亿有多大数学日记一亿张纸有多厚?陈歆瑶假期数学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有趣的数学作业,让大家感受一下一亿有多大,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决定就地取材,就用平时家里最常用的白纸来试验一下。拿起一张A4纸,我挠挠头不禁思索起来,一张纸那么薄,连一毫米都不到,要怎么才能测量准确呢?再说,就算把家里所有的纸都摞起来,别说一亿了,连一万张也不到啊。这可怎么办啊,我真是左右为难!这时,旁边在做家务的妈妈笑眯眯地提醒我:“咱们家虽然没有一亿张纸,但是100张、1000张还是有的啊,你可以运用老师教的数量关系的转换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我恍然大悟,对啊,我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那1000张纸约是1分米厚,10000张约是1米厚,这样推算下去,一亿张纸叠起来就有一万米高。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00多米,而这一亿张纸叠起来居然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简直太不可思议啦!原来测量不用一张一张的测量,也不用真的需要一亿张纸,只要我们运用所学的数量关系知识,灵活转换,就能准确无误轻松地找到正确的答案。一张纸的厚度虽然微不足道,但一亿张纸叠加起来就能创造出奇迹,生活中很多微小的事情都微不足道,但这些数以亿计的微小积累起来,就会创造出奇迹!知识也一样,经过日常不断地积累,就能焕发出神奇的力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万亿和一亿万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