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个小球在十位和个位上最小的一位数是几摆数最大数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1
姓名____________1、计算:(1)28×1111+9999×8=
(2)36×1.09+1.2×67.3 =
2、计算:(1)4.75-9.63+(8.25-1.37)=
(2)2004×=
3、甲乙丙三个共存钱1620元,已知甲存的钱是丙的3倍,乙存的钱是丙的2倍,那么甲存钱(
)元,乙存了(
)元,丙存了(
)元。4、一台彩电的价钱是一台冰箱价钱的3倍,买一台彩电比买一台冰箱多用2800元,那么一台彩电(
)元。5、两个数的和是78,差是16,那么较大的一个数是(
),较小的一个数是(
)。6、今年小明和小刚年龄和是25岁,四年后,小刚比小明大3岁,那么四年后小刚(
)岁。7、两个数的和是80,积是1456,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8、有10个同学握手话别,每两个同学握一次手,他们一共握了(
)次手。9、有一列字母ACAABAACAABAAC……问:第74个字母是(
),这前74个字母中一共有(
)个A。10、右图中有(
)个三角形。11、
22只小鸡和小兔在一起,共有脚64只,那么其中有(
)只小鸡,有(
)只小兔。12、两个数的和是374,大数去掉十位数字后和小数一样大,那么大数是(
)。13、某化肥厂生产一批化肥,原计划每天生产60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5吨,结果提前了6天完成任务,这批化肥有(
)吨。14、甲、乙、丙三人的平均年龄17岁,加入丁,四人的平均年龄19岁,那么丁(
)岁。15、如果某类自然数有四个不同的质因数,那么这样的自然数中最小的是(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2
姓名__________1、计算:(1)++++=
(2)+++……+=
2、计算:9999×2222+3333×3334=
3、一个自然数与19的乘积的最后三位数是321,满足这个条件的最小自然数是(
)。4、大小两个数的和是31.24,较大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较小数,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5、甲、乙、丙三个数和是211,甲比丙的3倍多5,乙比丙的2倍少4,这三个数分别是(
)、(
)、(
)。6、393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8,这样的两位数有(
)。7、一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为7,把7调到个位,那么新的四位数比原来的数少864,原来
的数是(
)。8、有一列数:6、66、666、6666、……把它们的前78个数相加,它们的和的后三位数是(
)。9、甲乙两数的差和商都是6,那么甲乙两数的和是(
)。10、小华今年5岁,他爸爸32岁,(
)年后,他爸爸的年龄是小华的4倍。11、买5千克苹果和6千克梨共用38元,买9千克苹果和4千克梨共用48元,每千克苹果(
)元,每千克梨(
)元。12、有甲乙丙丁四袋小球,甲乙两袋共有83个小球,乙丙两袋共有86个,丙丁两袋共有88个,那么甲丁两袋共有(
)个小球。13、满足被3除余1,被4除余2,被5除余3,被6除余4的最小自然数是(
)。14、三个自然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0,最小公倍数是100,满足这种要求的三数组一共有(
)组。15、10个非零自然数的和是1001,那么这十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最大值是(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3
姓名____________1、计算:(1)3.6×31.4+43.9×6.4 =
(2)73×=
2、计算:(1)=
(2)+++=
3、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24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3倍,科技书有(
)本,故事书有(
)本。4、两个数的和是87,差是23,那么较大的一个数是(
),较小的一个数是(
)。5、两数的差和商都是9,那么这两个数是(
)和(
)。6、小明今年16岁,他的爷爷今年68岁,再过(
)年后,爷爷的年龄是他的3倍。7、在一条长4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植一棵,(两端都要植),一共要植(
)棵。8、三个连续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9828,这三个自然数的和是(
)。9、右图中一共有(
)个长方形。10、鸡和兔同笼,鸡比兔多1只,共有脚38只,那么鸡有(
)只,兔有(
)只。11、一列数:3、5、2、1、3、5、2、1、3、5……问:第93个数是(
),前93个数的和是(
)。12、等差数列:8、11、14……问:第17项是(
),前17项的和是(
)。13、车站存放的一批货物,用一辆大车8小时可以运完,用一辆小车10小时可以运完。现在用大、小车各一辆同时运3小时,正好运81吨,这批货物有(
)吨。14、在面前有一个长方体,它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209,如果它的长、宽、高都是质数,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15、如果六位数1992□□能被105整除,那么它的最后两位数是(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4
姓名__________1、计算:(1)-+-+=
(2)(+0.75)÷(2× 0.4+1÷1.8)=
2、计算:276÷{32-[306÷(201×47-9413)]}=
3、甲数是2.2,比乙数的2倍还少1,那么乙数是(
)。4、哥哥和弟弟今年共30岁,哥哥比弟弟大四岁,弟弟今年(
)岁。5、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68,那么这三个自然数的和是(
)。6、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整厘米数,它的体积是1998立方厘米,那么它的长、宽、高的和最小可能是(
)厘米。7、已知两个大于1的数互质,它们的和是5的倍数,它们的积是2924,那么它们的差是(
)。8、七个连续自然数,最大的两个数的和比最小的数大1997,那么中间的一个数是(
)。9、有一列算式:1+4、2+8、3+12、1+16、2+20、3+24……问:第15个算式是(
),第29个算式是(
)。10、两数的和与商都是9,这两个数的差是(
)。1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51,甲数是乙数的3倍,丙数比甲数多1,那么甲数是(
),乙数是(
),丙数是(
)。12、右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13、张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原计算每天做50个,为了提前10天完成,他把效率提高,每天做75个,问张师傅要做(
)个零件。14、五个连续自然数,每个数都是合数,这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最小是(
)。15、各数位上数字之和是15的三位数一共有(
)个。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5
姓名__________1、计算:(1)36.5×68+32×49=
(2)(1+2)÷3÷4=
2、计算:0.45-[10-(0.2+6.37÷0.7)]×0.5=
3、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向左移动一位所得的差是34.65,则原来的小数是(
)。4、1998年3月28日是星期六,再过十年的3月28日是星期(
)。5、已知大小两数的和是364,并且大数去掉个位数字后就等于小数,大数是(
)。6、在一个停车场上,小汽车和三轮摩托共停了48辆,这些车共有轮子172个,停车场有三
轮摩托(
)辆。7、正方形的对角线长6厘米,它的面积是(
)。8、按规律填数:5、20、45、80、125、(
)、245、(
)9、数学考试,小明如果给小红10分,他们的分数就同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25分,小明的分数就是小红的2倍,小明得分是(
)分。10、1997年10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1999年12月31日是星期(
)。11、有七个连续奇数,第三个与第七个的和是42,这七个数分别是(
)。12、两个整数的积是144,差是10,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
)。13、运输队运1998套茶具,合同规定:每套运费1.6元,如果每损坏一套,不但不得这套运费,还要扣除18元。结果运输队实得运费3059.6元。那么运输队损坏了(
)套茶具。14、有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约分前分子分母的和等于48,约分前的分数是(
)。15、两数相除,商4余8,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和等于415,则被除数是(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6姓名
一、填空1、计算:(1)36×1.09+1.2×67.3 =
(2)(+++)÷(1+1+1+1)=
2、两个数的和是80,积是1456,这两个数分别是

。3、右图正方形中套着一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长方形的4个角的顶点恰好分别把正方形的4条边分成两份,其中长的一段长度是短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4、已知两个大于1的数互质,它们的和是5的倍数,它们的积是364,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5、五个连续自然数,每个数都是合数,这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最小是
。6、从1到500的自然数中,数字5共出现了
次,含有5的数共有
个。7、解方程:4(3X+2)=22.4 ,X=
8÷(6X-2)=0.5,X=
8、两数的和与商都是9,这两个数的差是
。9、如果AAA 是一个三位数,并且AAA ×B×B=1998,那么A=
,B=
。10、等差数列8、12、16……中,444是第
项。11、分子、分母乘积是7007最简真分数有:
。12、甲、乙两块地是用篱笆围起来的,
地的周长长。13、两个数的积是286,如果其中一个乘数减去2,积就等于242,这两个数是

。14、100枚棋子要放在正方形四边,要求4个角上都有1枚,每边棋子数要相等。每边应放
枚棋子。二、应用题1、有45名同学搬砖,计划搬1860块。每人搬6次,共搬了1080块。如果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0人,剩下的砖还要搬多少次可以搬完?2、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12天完工,如果由甲队先做6天,余下的再由乙队接着做21天刚好做完,若由乙队单独做完成,需要多少天?3、某班有41名同学,每人用中有20元到60元钱各不相同,他们到书店买书,已知简装书3元一本,精装书5元一本,要求每人都把自己手中钱全部用完,并且尽可能多买几本书,那么,最后全部一共买了多少本精装书?4、师徒两人合作生产一批零件,6天可以完成。师傅先做5天后,因事外出,由徒弟接着做了3天,共完成任务的,那么单独做这批零件徒弟需要多少天?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7姓名
1.
计算:(1)1.996+19.97+199.8=
(2)39+399+3999+39999+399999=
2.
计算:19.98×37-199.8×1.9+1998×0.82=
3.
小张用240元买了一件大衣和一双鞋,其中大衣的价钱比鞋贵60元,大衣单价是(

元,鞋是(
)元。4.
已知甲乙两数的积是105,乙丙两数的积是120,丙丁两数的积是50,那么甲丁两数的积是(
)。5.
小明在做两位数乘法时,把其中一个两位数的末位数1错看成了7,结果得1843,那么正确的积是(
)。6.
已知两个四位数的差是8974,那么这样的四位数一共有(
)对。7.
甲乙两数和是41.36,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那么乙数等于(
)。8.
3个保温杯和4个茶杯共花了68元,买7个保温杯和9个茶杯共花了156元,每个茶杯(
)元。9.
体育场门票15元一张,如果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1/4,每张门票降价了(
)元。10、有一列数:4、44、444、4444、……把它们前90个数相加,和的后三位数是(
)。11、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50千米,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12、用1、3、5、7、9这五个数,可以排60个不同的三位数,把这些数从大到小排列,第58个数是(
)。13、数列1、5、14、30、55、91、……中的第九个数是(
)。14、用2002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拼出(
)种表面积不同的长方体。15、有A、B、C三个自然数,它们的乘积是2002,A+B+C的最小值是(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81、计算:
(1)(1996×96+1997×97+1996+1997-1900)÷3994=
(2)64×=
2、计算:1.1+3.3+5.5+7.7+9.9+11.11+13.13+15.15+17.17+19.19=
3、已知1996年1月1日是星期一,1997年7月1日是星期(
)。4、小于1的分数有(
)个。5、甲仓有粮食128吨,乙仓有粮食52吨,甲仓每天运出12吨,乙仓每天运进7吨,(

天后两仓的存粮同样多。6、马小虎在做减法时,把被减数百位上的9误当作6,把减数十位上的3误当作8,得到的差是72,正确的差应该是(
)。7、把15个桃分给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甲得到的桃是乙的3倍,丙得到的桃比甲多1个,那么丙得到的桃是(
)个。8、4年后小红和小丽的年龄和是39岁,5年前小红9岁,那么小丽今年(
)岁。9、小明把买玩具的钱交给售货员后,售货员说还差108元,因为小明把商品单价个位上的0丢了,那么这种玩具的实际价钱是(
)元。10、一个两位数乘以7,得到的积的各个数字和恰好是18,这样的两位数有(
)个。11、已知甲、乙、丙、丁四个数的和是96,并且甲+3=乙-3=丙×3=丁÷3,那么甲是(
),乙是(
),丙是(
),丁是(
)。12、一艘远洋轮船上共有28名海员,船上的淡水可供全体船员用40天,轮船离港10天后,在海上救起12名遇难的外国船员,那么剩下的淡水可供船上的人再用(
)天。13、分母是3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14、9×9×9×……×9(2007个9),乘积个位上的数字是(
)。15、同学们乘大、中型两种车去春游,大型车每辆可坐65人,中型车每辆可坐26人,现有学生和教师共338人,要使每人都有一个座,并且车上没有空余座位,大型车需要(
)辆,中型车需要(
)辆。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91、计算:
(1)
(-0.1÷2)×+1÷1=
(2)
12-22+32-42+52-62+……-1002+1012=
2、计算:(+0.8)÷0.63-(÷0.45-1)=
3、如果用1、2、3、4、5、6、7、8、9这九个数字组成被减数、减数、差都是三位数的减数算式(每个数字只用一次),那么这个减法算式中差最大是(
)。4、有5个数,这些数的平均数是138,把这5个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27,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48,中间一个数是(
)。5、王老师工作忙,7天没有回家,回家后一次撕下这7天的日历,这7天日期数相加的和是119,那么王老师回家这天是(
)号。6、植树节那天,六一班的一个小组去植树,共植了127棵,男生每人植14棵,女生每人植5棵,这组学生不多于15人,那么其中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7、父亲今年36岁,儿子6岁,当父亲的年龄是儿子3倍时,是(
)年前?还是(
)年后。8、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3分钟,如果每锯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那么要锯成9段,一共要(
)分钟。9、马小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错把个位上的6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算出的和是123,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10、甲袋有小球160个,乙袋有小球104个,要使甲袋的小球个数是乙袋的10倍,需要从乙袋拿(
)个小球放入甲袋。11、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2 ,如果交换这两个数的位置,就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已知原数与新的两位数的和是88,那么原来的两位数是(
)。12、一个数减去3,乘6,再减去6,结果还是6,这个数是(
)。13、一个两位数等于其个位数字的平方与十位数字之和,这个两位数是(
)。14、有红、白球若干,若每次拿出1个红球和1个白球,拿到红球没有时,还剩下50个白球;若每次拿1个红球和3个白球,则拿到没有白球时,红球还剩50个。那么这堆红球、白球共有(
)个。15、一个年青人2000年的岁数正好等于出生年份数字之和,那么这位年青人今年(2004年)的岁数是(
)岁。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试题10
姓名
一、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有写着数字2、5、8的卡片各10张,现在从中任意抽出7张,这7张卡片的和可能等于(  )。
A、21
B、25
C、29
D、58(2)某开发商按照分期付款的形式售房。张明家购买了一套现价为12万元的新房,购房时需首付(第一年)款3万元,从第二年起,以后每年应付房款5000元,与上一年剩余欠款的利息之和。已知剩余欠款的年利率为0.4%,第( )年张明家需要交房款5200元。
A、7
B、8
C、9
D、10(3)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两个骑车人从相差5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从A地出发,每分钟行使600米,乙从B地出发,每分钟行使500米。经过(  
)分钟两人相距2500米。
A、
B、
C、20
D、30(4)若干名战士排成8列长方形的队列,若增加120人或减少120人都能组成一个新的正方形队列,那么,原有战士(
)人。
A、904
B、136
C、240
D、360(5)一个三位数,它的反序数也是一个三位数,用这个三位数减去它的反序数得到的差不为0,而且是4的倍数。那么,这样的三位数有(
)个。A、2
B、30
C、60
D、50二、填空(1)我国是世界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2300吨,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小华想发明一套使海水淡化的设备,每小时淡化出纯净水29900000吨。那么,要使我国人均淡水资源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套设备要运转(
)小时(全国人口以13亿计算)(2)把一个自然数的所有的约数都写出来,然后在这些约数任意找两个相加,这样就可以得到若干个不同的和,其中最小的和是4,最大的和是140。那么,这个自然数是(
)。(3)如右图所示,梯形下底是上底的1.5倍,梯形中阴影面积等于空白面积,三角形OBC的面积是12,那么三角形AOD的面积是(
)。(4)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填入下面的九个方格内,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2002(5)将1—9填入下图中,使5条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等于18,共有(
)种填法。(6)用6米、8米、10米、16米、20米、28米分别作为右图的6条边的边长,当这个图形的面积最大时,过A点画一条直线把图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这条直线与边界的交点为K,从A点沿边界走到K点,较短的路线是(
)米。(7)在一张纸上写上1—100这一百个自然数,1、2、3、4、5、6……99、100。划去前两个数,把它们的和写在最后面:3、4、5、6……99、100、3;然后再划去前两个数,把它们的和写在最后面:5、6、7……99、100、3、7;如此这样进行下去,直到只剩下一个数为止。问:
①、共写了(
)个数;②、最后一个数是(
);③、倒数第二个数是(
)。(8)数学考试有一道题是计算4个分数、、、的平均值,小明很粗心,把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抄颠倒了,问抄错后的平均值和正确的答案最大相差(
)。三、解答题(1)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8小时在途中相遇。相遇后继续向前行驶2小时。这时,快车距乙地还有250千米,慢车距甲地还有35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桌子上有8枚棋子,甲乙二人轮流拿棋子。规定先拿的只要不都拿走,拿几枚都成,后拿者不能多于先拿的2倍,如此进行下去,谁拿最后一枚棋子谁就算胜利。请你回答,怎样拿必然取胜,为什么?六年级数学思维综合训练111、国庆长假期间,小军、小龙、小勇结伴去爬栖霞山。(1)每人带了一些糖开水,小军往自己的水壶中倒入3杯水,加了2勺糖,小龙往自己的水壶中倒入同样的4杯水,加了3勺糖,小勇往自己的水壶中倒入5杯水,加了4勺糖,则( 
 )的水更甜些。(2)三人各带了糖果若干个。如果小军给小龙4个,小龙给小勇2个,小勇给小军5个,那么三人的糖果数都是15个。小军带了(
)个糖果,小龙带了(
)个糖果,小勇带了(
)个糖果。(3)三人爬山时,去商店买了一些面包,小军买了5个面包,小龙买了4个面包,三个人各吃了3个,按价钱,小勇应该付给小军和小龙9元钱,他应给小军(
)元,给小龙(
)元。2、将11~19这九个数,填入右图中的方格中,使每行、每列、两条对角线上三个数字的和都相等。3、张吉在看一本书,陈若其问他看了多少页,张吉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说:“我已经将这本书看完了,我算了一下,给这本书编页码,一共用了732个数字,你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吗?”陈若其说:“知道,这本书的页码是(
)页。”4、一个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球30个,其中10个红球,8个白球,7个黄球,5个绿球。如果不用眼睛看,那么至少从盒子里取出( )个球,才能保证一定有7个颜色相同。5、用1角,2角和5角硬币凑成1元的方法有(
)种。6、如下图,把一个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表面均匀地涂上红色,然后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立方体。在这些小立方体中,三面涂有红色的小木块有(
)块,两面涂有红色的小木块有(
)块,一面涂有红色的小木块有(
)块,一面都没有红色的小木块有(
)块。7、学校准备给参加长跑的同学每人发15支铅笔作纪念,但这天有4人没来,结果每人多发了2支,还剩6支,原定参加长跑的有(
)人。8、马小虎同学储蓄盒里有100枚硬币,把2分硬币全部兑换成5分硬币,硬币总数变成73枚;再把1分硬币全部兑换成5分硬币,硬币总数变成33枚。盒中原来有五分硬币(
)枚。9、小芳和小力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小芳每分钟行60千米,小力每分钟行70千米,小力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甲地,从出发到与小芳相遇共用了12分钟,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AE=2BE,BF=CF,AF与CE相交于G,ΔDEG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11、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翅膀,现在这三种昆虫共有36只,他们共有236条腿和40对翅膀。蜻蜓有(
)只,蜘蛛有(
)只,蝉有(
)只。12、有一个财迷,总想使自己的财富快速增长,一天,他在一座桥口碰见一个老头,老头对他说:“你只要走过这座桥再回来,你身上的钱就会增加一倍。但是作为报酬,你每走回来一次,都要给我32个铜板,财迷同意了,这样走完第5个来回,身上最后剩的32个铜板全给了老头。财迷原来有( 
 )个铜板。121914171513161118答案:(1)小勇;14、13、18;6、3;
(2)(3)280;(4)24;(5)10;(6)8、48、96、64(7)31;(8)5(9)780;(10)4.8;(11)14、10、12;(12)31六年级数学思维综合训练12
姓名
1、将下列式子添上小括号,使结果最大,并计算出来:
12 + 15 × 14 + 8 ÷4 ÷ 2 =(
)2、用30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鸡舍,若长方形一面靠墙,则长=(
)米,宽=(
)米时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
)。3、在一个正方形操场的四周插上红旗,4个角上也插上红旗,如果每条边上插15面,那么四周一共插了(
)面红旗。4、八月份最后一天是星期三,那么12月31日是星期(
)。5、如图,一只电子青蛙在8等分的圆周上有规律地跳跃,开始跳跃时电子青蛙在A点,以后依次跳到B、C、D点,从A点算起,跳到E点要跳(
)次。6、篮子里有一些苹果,3个3个地数多1个,5个5个地数也多1个,7个7个数不多也不少,那么篮子里最少有(
)个苹果。7、一个边防哨所有6名战士,他们轮流派出2名战士站岗放哨,时时刻刻保卫祖国的边疆,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清晨5点,这些战士平均每人能休息(
)小时。8、有80名战士要过一座281米长的大桥,每4人排一横行,每行之间相距1米,战士们前进的速度是每秒4米,这支队伍从上桥到下桥,共需要(
)分钟。9、王奶奶说:我养的兔的头加鸡的脚正好是14,鸡的头加鹅的脚正好是19,鹅的头加兔的脚正好是23,兔有(
)只,鹅有(
)只,鸡有(
)只。10、有24个不同的含有数字2,4,5和9的四位数。(1)当这些数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时,处在第12个位置上的是(
)。(2)这24个数的平均数是(
)。11、有6个谜语让50人猜,猜对的共有202个,已知每人至少猜对2个,猜对2个的有5人,猜对4个的有9人,猜对3个和猜对5个的人数同样多,6个谜语全猜对的有(
)人。12、一群小朋友购买售价是3元和5元的两种商品。每人购买的数量最少是一件。他们也可购买相同的商品。但每人的购买总金额不得超过15元,若小朋友中至少有三人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完全相同,问这群小朋友最少有(
)人。答案:(1)(12+15)×(14+8÷4÷2)=405
(2)长=15米,宽=7.5米,面积=112.5平方米(3)56
(4)六
(5)7
(6)91
(7)6
(8)(9)兔4只,鹅7只,鸡5只
(10) 4952;5555 (11)6
(12)25六年级数学思维综合训练13一、填空。1、在下面的算式中加上括号,使等式成立。5+35÷5-4×5=1802、已知两个自然数的积是90,差为9,则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
。3、规定:a※b=,那么6※(5※3)=
。4、从 1,2,…,2000这2000 个整数所有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
。5、用2,3,5,6、7,9这六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要使它们乘积最大,这两个数分别是

。6、四位数
能被9整除, A=
。7、口袋里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若干个(足够多),每次摸2个,要保证有5 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
次。8、学校进行羽毛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赛一场,若有20人参赛,那么一共要进行
场选拔赛。二、解答下列各题。(要写出解答过程)1、计算:802-782+762-742+……+82-62+42-22+122、一次考试中共有20道题,每题5分,答错或不答每题倒扣3分,小华在这次考试中的得分是奇数还是偶数?说出理由。3、某人2004年生日过后时的年龄是他出生年份的数字和(他出生于20世纪),2005年他生日过后是多少岁?4、有7名同学编成1号到7号,他们依次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现在从1号开始发一本书,接下来隔两个人,即数到第4号发一本书,这样依次发下去,若有2005本书,最后一本应该发给多少号?5、有三个圆形纸片,面积都是20平方分米,盖住桌面的总面积为43平方分米,三个纸片重叠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求不重叠部分的面积。6、如图所示, 长方形AHGE与正方形HBFG的面积比是3∶2,且小正方形HBFG的面积为8平方分米,则大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7、在环行跑道上,小明和小华同时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每隔12分钟小明就可以追上小华一次。若两人在原地点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则每隔4分钟就相遇一次。求两人跑一圈各需几分钟?六年级数学综合训练试题14一、填空。1、若对所有m、n,m※n=m+(m+1)+(m+2)+……+(m+n),其中m、n表示自然数。那么,1※99=
2、用1 2
3
4
四个卡片数字能组成
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3、将1~6六个数填入下面的小圆圈内,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4、分母是35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并求这些真分数的和是
。5、学校进行乒乓球选拔赛,每个参赛选手都要和其他所有选手赛一场,一共进行了10场比赛,有
人进行了选拔赛。
A B×
9
6、在右边算式中A=
B=
7、某数列的第一个数是7,以后的规律是:如果前一个数小于(或等于)10,就将它乘以2;如果前一个数大于10,就将它减去9,这样一直写下去得到数列7、14、5、10、…………。这数列的第2006个数是

二、解答下列各题。1、一本书的页码是连续的自然数1,2,3…,当将这些页码加起来的时候,某个页码被加了两次,得到不正确的结果是838,这个被加了两次的页码是多少?2、在右图长方形ABCD中,三角形AOB面积为30平方厘米, BO∶OD的比和EO∶OA的比都是1∶3,那么,四边形OECD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A、B是圆形跑道直径的两端,小张在A点与小王在B点同时出发反向行走(如图),他们在C点第一次相遇,C点离A点跑道长80米;在D点第二次相遇,D点离B点跑道长60米,求这个圆形跑道长度。4、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工资1120元,已知甲工作了10天,乙工作了13天,又知甲4天工资比乙5天的工资多40元,求乙分得工资多少元?5、小明走在街道上,发现每隔15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从他后面驶过,每隔10分钟,就有一辆公共汽车迎面从他身边驶过,假设公共汽车的速度保持不变,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不变,问:车站经过多少分就发一班车?
}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说课稿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  《发新书》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能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课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供教师选择。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学生再通过分析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要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本课教学是从儿童的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算式,杨老师依托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新的组合、加工和创造。  一、创设情境感悟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发新书》这节课的教学是建立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实施的,学生对于此课的重难点的`认识有了很好的知识储备。针对这个特点,杨老师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思路。首先,杨老师问:“我们班有男生19人,女生18人,每人发一本,40本够不够?”设计了一个与生活实际联系相结合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针对情景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新的问题,要知道40本书够不够,应该算出什么?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欲望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杨老师用课件出示发新书的情景过程,这一情景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很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受其情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已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思考“你能解决19+18这个问题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计算方法上。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会出现多种不同算法。先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在学生感悟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不同算法后,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二、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杨老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选择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进行解答。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杨老师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指导学生选择一定的信息,提出问题并抽象出加法算式:19+18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交流合作,学会选择  在教学中,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学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对别人的算法进行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多样化的算法之中,有一些是比较简单或比较适合学生的,如:竖式计算、口算,杨老师也注重引导选择恰当的方法。注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担任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如在讨论算法多样化时,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在他们表达不清时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说明,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呈现方式多样,体现趣味性  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活动,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在学中乐、乐中学。学生在激烈的比赛气氛中,兴趣盎然地、积极乐意地完成练习,这是所有老师都期望的学习场面。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精神。  我认为杨老师的课是一节寓教于乐的成功课,值得我自己借鉴的地方很多。  我认为,这堂课欠缺的是:杨老师在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时,应注意强调满十进一的书写格式,及十位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一。一年级数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北师大版)第三章加减法、第八课时----可爱的企鹅、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能根据情景图做有关的加减法、  (二)教学知识目标  1、理解问题情景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学会做有关的加减法、  (三)教学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五)教学难点:看图正确理解数量关系  二、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情景图----可爱的企鹅1)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活动一: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观察图片:可爱的企鹅1)  教师:仔细观察图、说说图的意思、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2、教师提问:  (1)想一想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问号又表示什么?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板书:6+3=9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自由交流)  (二)活动二:加深理解、强化新知、  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2)  2、小组合作学习  要求1)仔细看图、完整地说一遍图意、  (2)图中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 问号又表示什么意思  (3)怎样算出藏起来多少只企鹅呢 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  3、小组汇报  (三)动手操作、(展示课件3)  三、巩固练习、启发思维(完成练一练1---3题)  四、小结  五、说教学方法  1、设计教学法  所谓设计教学法、就是设想/ 创设一种问题的情景、让学生自己去计划去执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实际活动的学习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活动之时、一定要先设立一个实际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去拟定学习计划与内容、而后运用有关的具体材料、从实际活动当中去完成解决问题、因此、整个的 设计教学是包括实际的思考与各样的活动在内;一边思考、一面执行;既用脑、也用手、  设计教学法不仅活泼、而且也会有许多创意的学习活动从中产生、设计教学是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有明确的目的及强烈的意愿中学习、必然能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热诚、再者、当一个设设由学生自己去思想、去拟订计划时、更可训练他们的思考、组织和搜集资料的能力;一切手、脑并用的活动、对于他们精通知识与培养纯熟的思考和技能、都是有益处的;学生们由始至终获得完整的经验、更是宝贵、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企鹅的情景图、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大括号的意义并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藉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必须认真地去设计各种问题、以使学生达到有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去思考和参与讨论等的目的、  六、说学法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学条件下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是和被动学习相对而言的、专家们认为自主学习应体现在"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等方面、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最终的目标、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愿意学习、热爱学习、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下组之间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全面发展的目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3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三课时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左右》是前后上下的延续性学习。但认识左右比认识前后上下要困难一些。“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要具有更强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认识立体图形建立空间立体感打好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目标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在认识“左右”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能够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5、教学难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二、说教法本节课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和学习,重视让学生亲身体验,因此,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充分挖掘现场课程资源来启发学生进行学习,并采用各种有趣的小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个广阔、自主的空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在观察与操作中认识和体验左右。  1、首先,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与学生交流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的两只手,一只是左手,另一只是右手,初步感知了左与右,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2、在学生初步感知“左右”后,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出发,开展各种学习活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说一说”左右手能做哪些事;“找一找”身上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做一做”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摆一摆”学具等。让学生在这些简单而有趣的活动中辨别左右,加深对左边和右边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学生既感到亲切而又不觉得枯燥,乐与参与学习。  3、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左右”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除了认识和体验“左右”外,还要引导学生懂得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左右”的认识,并且体验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学法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学生的学习应以活动为主,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基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左右”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不一定准确判断的情况下,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说、找、做、摆、看、练的活动,逐渐加深对“左右”的位置关系的认识。  1、说。是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  2、找。是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这是对左右的进一步了解。  3、做。这是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区别左与右。  4、摆。通过摆学具,使学生把对左右的认识变成得心应手的知识。  5、看。这是让学生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右边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6、练。达到巩固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淘气和笑笑他们平时可喜欢玩游戏了,你们喜欢吗?喜欢的请举手。你知道你举的是哪一只手吗?(右手)那么另一只手就是(左手)。  2、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对新朋友:左右(板书)  (二)操作活动,认识左右  1、亲身体验,初步感知左右  (1)右手除了用来举手发言,还可以做什么?(拿筷子吃饭、拿笔写字……)左手呢?(吃饭时用左手拿碗……)  (2)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左右眼、左右耳、左右脚……)  2、小小游戏,进一步认识左右  (1)动一动:张开你的左手摇一摇,张开你的右手摇一摇;伸出你的左手向左转一圈,伸出你的右手向右转一圈。  (2)听口令做动作:左手摸摸左耳,右手摸摸右耳,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拍拍右肩,右手拍拍左肩……  3、摆摆学具,辨别左右  (1)动手摆:铅笔在最左边;小刀在最右边;文具盒在中间;橡皮在文具盒的左边,铅笔的右边;尺子在小刀的左边,文具盒的右边。  (2)说一说: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呢?  (3)打乱学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三)引导观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1)同桌同学面对面站着,观察左手和右手,你发现了什么?  (2)转动方向,观察左边和右边的事物,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方向改变了,左边右边也改变了。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解决课本60页“找一找”。  出示挂图:  师:这位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这位小朋友想到小明家玩,可他只记得上楼左拐是小明家,小明住在几号房呢?  (2)解决“练一练”第3题。  A、师:停车场的管理员听说你们学会了新知识,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看看是什么吧。  B、出示挂图:从右边数大客车是第5辆,一共有()辆车。  C、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解决“练一练”第5题。  A、出示挂图:想一想,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B、小组讨论、交流  C、到楼梯去走一走,亲身体验一下  D、小结:我们不仅仅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边走,在马路上行走时也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  (五)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回家后,看一看你们家左右两边分别是谁的家。一年级数学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三课时“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2、教材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比较大小,这为过度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38页百数表格图有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感,“做一做”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在观察、操作、比较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  首先进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有更好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铺垫。  (二)教授新知  复习完以后我就开始进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百数图,让学生按照数的顺序逐行独立完成。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学习比较数的大小做了准备(板书课题:数的顺序)。之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水彩笔来完成例七中的第1题: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_;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涂上粉色。学生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之后的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百数图的排列顺序,找出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和十位数字都相同;从右上到左下一样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会给以肯定,表扬学生观察仔细,积极动脑。  讲完数的顺序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了,想不想比较一下他们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用课件出示例八,先让学生利用实物的多少比较相应数的大小,接着在做一做中直接比较数的大小。两人小组进行交流,之后在班上交流学生的不同比法。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不能找到一个较方便的比较方法呢由此引入用计数器表示的两个数比较大小的问题。用计数器摆出例八左图中的两个数39和45,然后想一想怎样比,就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再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右图中比较32和30的大小的数学。听了学生比较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这个过程体现儿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三、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是学生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数的顺序,我让学生拿出彩色笔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来完成百数格子图,对数的顺序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物来比较,引申到用计数器,最后总结归纳出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种教法一改过去的例题――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的观察、探索的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及比较大小  38、45  五、学习评价  教学中我采用了师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来发挥评价的作用。一年级数学说课稿5  一、教材与资源应用  1.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2、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设计理念:  1、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身边或感兴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从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猜一猜、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中,体验感悟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并从课堂上得到成功的快乐。  3、本节课的设计,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推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4、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各科知识间的整合,如:让同学们做有规律的动作,是与音乐课的整合,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则是与美术课的.整合。这样把数学课与艺术交融,让数学学习更加愉快,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是如此生动活泼、快乐有趣。  四、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并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1. 情境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2. 探究新知,认识规律。  3. 身边数学,稳固延伸规律。  4.接洽生活,内化规律特征。  5.全课总结,再现生活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利用给学生带来的礼物引出规律  2. 探究新知,认识规律。  在这一部分,出示课本的主题图认识规律。  老师在这一部分重点指出:有一种规律是事物重复出现,重复的是哪一部分,学生起来回答,老师用圆圈重重地划出。之后,过渡到形状规律。  之后,我领着学生进行拍手游戏,拍手也是有规律的。我一句话也不说,只管着拍手,当学生听出我拍手的规律时,不自觉地跟着我拍起来。那种全班同学都动手的感觉,真好!有人说,老师就是一个表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希望能够拥有表演的艺术,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3.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1活动:火眼金睛观察推理下一个出现的图案是什么  第2个活动:心灵手巧  (1)摆一摆摆出有规律的图形。  (2)自己画一画涂一涂涂出有规律的颜色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动手创造规律。  4、接洽生活,内化规律特征。  这一部分首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生活中的有规律的图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轻松一下,一是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二是调整一下疲惫的心情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学。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有规律的。如声音、动作等。可以让学生学学声音,做做动作。把音乐体操融合在一起。达到脑力和体力运动充分结合。  5. 全课总结,再现生活规律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一起归纳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然后用有规律的掌声对自己的这节课表示评价。最后请同学们下课后一男一女有规律的走出教室。这样就把这节课的内容内化了真正的用于到生活实践中去。  六、说教学反思  课堂设计循序渐进,基本上能引导学生把规律认识透彻。这堂课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有效。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  一、 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  页到65页《10的认识》。  二、 我对教材的理解  1、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4、教具、学具准备  Flash课件,为每两个学生准备一张记录纸和十个卡片苹果。  三、 教法设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四、 学法渗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五、 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猜一猜”引入课堂,故事主要是说“在数字王国里,9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数,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后来1和0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9……”课件演示到这,我就让学生来猜一猜,究竟“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对付9?这么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同学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同时,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比如:1和0站在一块儿就变成“10”,然后就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计了孩子们喜爱的魔术表演情境,让学生边看魔术表演边复习1?――9的数数过程,并体会“9添上1就变成10”的过程。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画面中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可以用“10”来观察,如“画面上有10朵花、10颗星星……”最后让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数字娃娃找家”  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把教学直尺图这一枯燥的内容改为小朋友非常喜爱的“数字娃娃找家”。这里先是课件演示“0――10”各数字娃娃在玩耍的情况,到了回家时,其它数字娃娃都回到了家,只有数字娃“5、6、9、10”不会回家,还在走来走去。然后,我就请小朋友帮这些数字娃找到自己的家,数字娃娃都找到家以后,我就让小朋友说10以内数的顺序,如:5相邻的前面一个数是谁?这一教学形式新颖,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也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落实。  为了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我还创设了神舟六号发射现场倒计时的情境,学生们热情高涨,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而自豪,为了能够与宇航员一起倒计时而喝彩。整节课的气氛到了高潮时刻,学生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日后的学习态度,这不正是同时和他们进行了一次有效的科学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吗?  3、比较10和9的大小。  我就利用课件出示点子图的,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生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填小于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4、教学10的组成和分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我努力挖掘数学的“应用性”。学习“10的组成”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让学生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的抽象思维过程。因此,我就设计了“分苹果”这一手脑并用的活动来冲破难点。活动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小朋友,现在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了,果园里的叔叔想请全班同学来帮忙摘苹果,但苹果摘下来以后,要把它们放到这2个筐子里,同学们想想,如果让你来放的话,可以怎么放?”学生以同桌2人为一组,自己进行分工:一个负责写记录表,一个负责分苹果,然后,让学生看着这些分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汇报展示,学生说出了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是:看到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最后把10的组成进行板书,学生看着板书很快就发现到: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10”,而且左边的数越小,右边的数就越大,这样安排,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还给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提升了本节课学习的思维性,达到了知识的内化。为了巩固学生们对10的组成的学习,我分别设计了猜糖游戏和对口令游戏。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  5、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比较得出10是由两个数组成的,而且左边的1和右边的0与我们以前学过的“1”和“0”写法一样,然后教师范写数字“10”,最后让学生练写。这样设计是遵循了儿童的认识规律,因为写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尤其是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符号组成的,跟前面写的0――9有不同之处。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我就让学生完成了书本第65页“做一做”和第67页的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老师的提问:今天你认识了哪位朋友呢?今天你学得最高兴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收获,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突出重点、难点、又便于学生观察,提高教学效率。一年级数学说课稿7  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以及游戏等形式,能认识和区分高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高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我班学生的智残情况、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吧学生分为A、B、C三组,结合其特点,我准备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A组学生能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  B组学生能初步感知高矮,在教师的提示下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  C组学生能说出高矮,跟着老师学,遵守课堂纪律  说教学重难点:  我班学生对数前概念的理解、判断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设为: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高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取的教法是动画视频、直观演示法以及游戏法等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生活中体验数学,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说学法  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通过动画视频导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创新评价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动画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小人国》,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高矮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一)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图上画的.有谁?  看一看,比一比,他们谁高,谁矮?  (二)实物感知高矮  ①请一位学生与老师站在同一起点,让其他学生目测,比较谁高,谁矮  ②请学生与学生站在同一起点,让其他学生目测,比较谁高,谁矮  ③请一位学生站在地上,另一位同学站在椅子上面,比一比,告诉学生这样比较高矮是不公平的。  师总结:比较高矮的基本方法:两个物体比较,需要在同一个起点下进行。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玩游戏:《高人矮人》让学生掌握高矮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第四环节:总结  这一环节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再一次回顾本节课学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高矮)我们主要是比较了身高,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再互相比较一下看一看谁高,谁矮,也可以和其他班的同学比一比,看一看是谁高,谁矮?  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出示本节课的课题。一年级数学说课稿8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分类与整理是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本单元的“分类”是一个学生实践活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验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本节课选取学生熟悉的游乐场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气球分类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或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图或表。  2、能力目标: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比一比、等活动,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将生活中简单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好处,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本节课的重点是: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图或表。  二、说教法  1、情境创设法  《课标》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本节课开头我采用了猜一猜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将小礼物奖励给今天表现最棒的同学,引导学生给小礼物归类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主要内容通过多媒体、分组讨论、动手操作、掌声鼓励等方式体现愉快的教法。在练习时,采用美观的图片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2、探究发现法  本节课选取学生熟悉的游乐场场景为基本素材,通过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气球分类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将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图或表。  3、联系生活法  《课标》中强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我把数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分类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用途,了解生活中分类现象,体会分类的作用如此之大。  三、说学法  教师的教还有赖于学生的学,“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法的指导,本节课我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学习:  1、实践操作法  本节课创设让学生参与操作的实践活动,如在教学中运用学具,将气球按颜色或形状为标准进行分类。让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实践,通过分一分、数一数、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分类的过程,掌握了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动手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新理念。  2、学习讨论法  讨论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加深理解,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你是怎么整理的,为什么这样整理?”这个问题充分发表见解,给学生的思考、探索与表达留下较大的空间,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了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有五个环节:  (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带来6件礼物,激发学生兴趣,礼物为6件,是通过颜色和大小得来,初步让学生感知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紧接着联系生活说说分类的现象,体会分类的作用之大。最后利用整理前后的书架的便捷,揭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境:小朋友手中的气球该如何分类?  (2)动手操作: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将游乐场的气球按颜色或形状为标准分一分,数一数,将结果记录在白纸上。  (3)展示结果:通过展台和黑板,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将分类结果整理成图或表,让学生初步认识图和表。  (三)课堂练习  1、将水果和蔬菜进行分类。  2、将平面图形整理成图,并按图填一填表,按表比一比多少。  3、将飞机、轮船、汽车、摩托车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四)课堂小结  我们可以以形状、颜色、用途和功能等标准进行分类。由于选择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会不同。我们可以将分类结果整理成图或表。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七1、2题。  五、课后反思  分类现象应联系生活,灵活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表述不完整和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应旁敲侧击引导学生回答,而不能代替学生回答,应将机会留给学生。语言也应该更精炼。  最后,谢谢各位老师,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一年级数学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目标: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教学资源:学具袋、挂图、小黑板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演示法 讨论法 练习法  教法的思路:复习铺垫,激趣导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展示汇报,质疑点拨――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学法的思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活中学,学中用  三、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课  1、出示小黑板(做习题)  复习前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在学生数图形时无形中就把图形分了类,所以我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为新知识的获取做好铺垫。  2、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㈠感知分类  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图中所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分类。并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引导: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㈡明确分类  1、像售货员阿姨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  3、讨论、汇报。  在小组展示分类情况后,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  三、展示汇报,质疑点拨  1、小组里同学把自己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  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怎样分类。  让学生在一次动手操作,把本组所有学生的铅笔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多次分类,从而使分类过程细画,让学生体会按不同标准分类的意识。比如:可以按长短、按颜色都是正确的。  3、汇报交流。  4、游戏:整理我的小书包  (先自己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怎样整理的)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接触数学。  四、巩固新知  1、做教材第3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片,板演)  在这个环节中我把书中的图做成能活动的,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  2、做练习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先自己观察,在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3、做练习六第2题,涂色  (先让学生自己涂,然后同桌互查)  4、做练习六第3题。  (出示挂图,集体做,说出那个不同,为什么不同)  五、展示提高  1、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类的知识,课后能运用这一知识做些什么?  2、实践作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自己的玩具分分类。  最后再次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数学,接触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如案例中游戏之一: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跳绳》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一节新授课,本课是在7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8的加减法教学的。学生基本掌握了简单的说和算。  二、学生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个班的学生大部分上过学前班,数的组成也基本上知道;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加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说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列出算式,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4.初步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思考、认真倾听、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能用“8”的加减法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采取情景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结合情景图,鼓励学生仔细观察、主动思考,然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说出算法,掌握8  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二)创设情景引入。  (三)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并解决  (1)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你能列算式解决吗?  (2)你能说一说算式中各数字的含义吗?  (3)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能给大家讲讲吗?  (4)根据刚才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还能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吗?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吗?  (5)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3、师写算式学生猜算式表示的意义。  4、“8”的组成。  学生动手操作将8个桃子分给两只猴子。  5、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给出的算式3+5=□进行交流。  练习  1、课本练一练1、2题。  2、手指游戏:同桌两人进行,要求两人的手指合起来是8个。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怎么样?  (五)作业布置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1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小猫吃鱼》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小猫吃鱼”。  教材分析:  材料中安排的“小猫吃鱼”是一组动态的连续故事情景,通过这一故事情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也通过一组动态情景,逐步引出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由于减法的意义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如何把这个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能够体会的食物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把握。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生活经验也较丰富,对“小猫吃鱼”.“小鸡吃食”.“吹泡泡”等有自身的经验。利用这些具体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 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3. 初步体验加减法呼你关系的思想。  4. 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说教法与学法:  1. 根据本节课的'意图主题图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通过课堂游戏.互相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自主探索,是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会知识。  2.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法  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亲生经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解决数学问题。所以本课在教学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从而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学生熟悉和喜欢的“过生日”的场面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课题“小猫吃鱼”改为“小猫过生日”,体现了以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  (二)细看画面,展开想象  告诉学生今天是小猫的生日,猫妈妈特意为它准备了最爱吃的小鱼。然后提问: 1. 数一数,盘子里有几条鱼?  2. 看着小鱼,小猫心里会怎么想呢? 3. 猜一猜,小猫会吃掉几条小鱼?  设计意图:一数一猜一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三)套圈游戏  教师引导为了给小猫生日助兴,小方已经迫不及待的表演套圈了,认真看图,你能根据图和所给的加法算式,列一道减法算式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表演中学习,即可是学生放松身心,又可获得知识。  (四)吹泡泡游戏  引导:小朋友,你们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下面小明要给小猫表演吹泡泡了,认真观察图画,思考,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游戏中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考的精神,初步理解“0”在减法中的意义,从而是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摆学具游戏  同学们,你们看小方和小明都给小猫表演了自己精心准备的节目,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表示表示呀?听老师的口令……..  设计意图: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学生喜欢的摆小棒实践活动,既可以是学生放松身心,又可以获得知识,进一步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六)分蛋糕,学会合作  小猫要请大家吃蛋糕了,小朋友们高兴吗?  请出5个小朋友,其中一个演小猫,请大家吃蛋糕。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设计吃蛋糕这一环节,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合作与交流的机会。  (七)总结  回想这节课,我们都玩了哪些游戏,通过这些游戏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收获。  (八)联系国庆,体验快乐  明天就是10月1日了你知道10月1日是谁的生日吗?  设计意图:由小猫的生日自然过渡到为祖国妈妈祝贺生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九)布置作业  课本第29页第一题和第二题  以上,是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叫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并希望各位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2  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轻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20和21页的知识,它是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教材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二)说学情  本班学生都是刚刚走进校门的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爱说爱笑,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乐于动脑。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都有所不同,但都已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据我课前了解,我班的学生都已经知道物体可以比较轻重,但是对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还了解得不是很清楚。为此,我制定了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并认识测量物体轻重工具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  情感目标:通过比较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不够完善,注意力也比较容易分散,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经历比较物体轻重的全过程,体验物体  的轻重关系并会用语言描述。而教学难点是体会轻重的相对性,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确定多个物体的轻重关系。  (五)说教具学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天平称若干、苹果、雪梨等水果若干、盒子2个是我这节课所要准备的教具与学具。  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讲述讨论法三种教学方法。  (二)说学法  学生运用观察法、实物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学习方法。  说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试验、猜测、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二)、实践操作、体验轻重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孩子的天性都特别爱玩,所以新课开始,我这样导入:今天,游乐园里来了许多小动物,你看!它们玩得多开心呀!顽皮的小猴被高高地翘了起来,小熊这边却沉下去了,这是为什么呀?孩子们根据自己玩跷跷板的经历肯定会说:因为  小猴轻所以翘得高,而小熊重,所以就压得低。哦!也就是说跷跷板的哪边高哪边就轻,哪边低哪边就重。那你们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小熊和小猴,――比――重,――比――轻吗?谁还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之间的轻重关系?  (二)、实践操作,体验轻重  (1)、掂一掂  此时孩子们判断轻重大都来自于自己的眼睛,他们眼中的轻重几乎就等于大小,所以紧接着我就出示了这样两个盒子问他们: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重?孩子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一样重,这时我特意追问:一样的盒子就一定一样重吗?此刻,孩子们的思维一定在飞速的旋转,可能就会有学生想到:如果哪个盒子是空的,哪个肯定就轻。在学生特别想知道答案的时候,我请一名学生来用手掂一掂,再揭开谜底。然后请全班同学都参与“掂一掂”活动当中来,比比数学书和文具盒谁重谁轻,与同桌进行交流。  (2)、称一称  学生们兴致勃勃,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待学生交流完后我出示了苹果和雪梨比轻重的图片,学生们议论纷纷,说出三种不同的比较结果:有人觉得苹果重一点,有人觉得雪梨重一点,还有人认为一样重。由于这两种水果轻重差不多,所以学生猜测的结果也就不同,再次引发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借助测量工具的必要性。此时,引入天平的认识已经水到渠成了。  孩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实物天平的出示让他们很惊喜,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操作,他们肯定很想自己试一试,于是我便顺水推舟让他们拿出自己准备的水果,和同桌的比一比,先猜一猜,再用小组的天平验证一下。然后后,我又利用自己准备的三种水果,(苹果、香蕉和桔子)引导学生发现:一根香  蕉比一个桔子重,而一个苹果又比一根香蕉重,所以苹果最重,桔子最轻。最后请学生从教室找一找谁比自己重,谁比自己轻。从而使学生真实地体验到物体轻重的相对性,初步学会简单的推理。至此,充实的活动给了学生丰富的体验与感受,学生对轻重的理解已有了一个新的进展,有效地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一年级的小学生注意稳定性差,容易疲劳,所以我在练习之前先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表情歌》,适当地放松一下。然后引导学生逐一完成课本21页上的四个练习。在做练习时让学生先明确要求,再仔细看图,做出判断,然后再说明自己的答案和想法。  说教学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习惯培养尤为重要,所以最后我鼓励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表现和收获: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及时总结知识,反思自己,进而提高自己。整节课中,我都与学生融为一体,学生们兴致盎然,在玩中学,学中玩,气氛非常热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说板书设计:  教学板书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媒介,整节课中,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线索清晰,布局合理,图片与文字相结合,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教学不是简单的“告诉”,它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去经历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的过程。在有效地实践活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3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和7的组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新课程《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6和7的分与合"。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评价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32-33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掌握0-10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习2-5的组成,对分与合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法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法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8、9、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地掌握6、7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6、7的认识。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语言表达,探索简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有序思维及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  本节课的教材编与"2-5"的组成相似,新内容以具体实物分成两部分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分边想,从而学会6的分与合。这样初步渗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创设小兔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经过动手分一分、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自主合作交流,归纳出7的各种组成。想想做做采用多层练习的游戏形式对6、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自己探索并掌握6、7的组成。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条理地说一说。  二、教学和学法分析  (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简单的规律,发掘学生的潜能。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经验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生活或学习用品的演示、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小棒、小球、彩旗、卡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重视新旧衔接,铺垫迁移,启发探新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境的情境,引导学生把"2-5"的组成中学到的本领运用到"6-7"的组成中去,实现了温故引路,启发探新的效果。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为分散本节课的难点作了铺路搭桥的作用。"7"的组成,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进一步调动了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三)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兴趣  希腊普罗塔尔说:"头脑并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这说明,只有兴趣,才能把火把点燃;只有兴趣,才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内驱力,也才是参与学习的动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他们投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因此,我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保持热情、高涨的情绪,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  (四)营造融洽和谐环境,激发创造潜能  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节课里,我重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感受,肯定他们的一切努力,赞扬他们思考的一切结论,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创造欲望。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发表言论的时间,让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潜意识的发展。  三、教学程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片、磁性黑板、小棒、小球、彩旗等。  (一)创设情境,复习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老师和你们已经做了"2-5"的分与合的游戏,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  课件演示:  唐老鸭博士自我介绍:我是唐老鸭博士,你们看,这里是数学王国,你们想不想跟我一起去数学王国呢?但是要打开这扇门,需要一把金钥匙,只要你们能闯过三关,就能得到这把金钥匙。  学生每答对一题,老师就送一个五星  新课的开始,设计了一个闯过三关,才能进入数学王国的'课件,它形象生动的演示,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又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多媒体将旧知生动再现,每答对一题就送出一面彩旗,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后面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进入第二关)  1、学习6的分与合(揭示课题)  (1)师生合作操作  师:看!五颜六色的彩旗,谁来数一数一共有几面?(6面),6面彩旗分在两只手里,可以怎么分?  让一名学生上台演示,分一分,其他用6根棒小棒代替彩旗也分一分,数一数。  接着就让学生说说这样就表示6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6?  (多媒体同步演示6的分法的图片与分合式。)  这一环节,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边分边想,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6的分与合,起到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作用。  (2)唐老鸭博士是让小动物按这样的顺序分的,请小朋友从左往右观察,看这样分好吗?为什么?  (3)填写课本第32页相应的部分  学生交流后订正填写,师板书  这一设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有序的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习7的分与合  (1)小组合作探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小兔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做分与合的游戏,并且带来了许多智慧星,看谁表现好,想奖励你们。  请每两个小朋友分为一组,拿出准备好的7个小球,分一分,想一想,7可以分成几和几?  学生操作后小组讨论  汇报,让两名学生上台汇报分的情况,其他学生评判,并口述7的分合式。  (2)填写课本第32页相应的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我创设小兔和小朋友一起分与合的游戏情境,并奖励他们智慧星,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又通过用小球分一分,数一数,继而说一说、写一写,这样又培养了学生操作、观察、表达等能力,还提高了学生间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多层练习,巩固深化(▲进入第三关)  1、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把合起来是6的两张卡片用线连一连,再把上面的数合起来是7的红花连起来。  2、拍手游戏  创设小鸟衔来一个数的情境,指导学生玩拍手游戏。(师生间拍手,学生间拍手)  师:××
生1:×××  如:6
7  生:××××
生2:××××  3、出示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让学生弄清题意,试着完成,再用数字卡片集体订立。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形式对6-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新学知识。借助多媒体又营造出活跃、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练中有乐,乐而见效。  4、综合练习  安排唐老鸭博士和小朋友做"贴数游戏"。学生准备好数字卡片,老师进行电脑操作(显示唐老鸭博士出数)学生上台贴数,最后,唐老鸭博士说话了;小朋友们,直棒看来你们都闯过了三关。欢迎你们进入数学王国。  这个游戏综合4、5、6、7的组合,配以动听的音乐,使小学生在宽松,活跃的气氛中锤炼思维,既复习旧知识,又为后继学习作了铺垫。最后安排唐老鸭博士的话,对学生产生激励的作用,同时我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样促使学生思想得到了升华。体现寓出思想教育于数学中。  四、评价分析  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我紧紧抓住知识的系统结构,通过逐个突破、及教学媒体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因本人水平,在说课和备课的过程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这有待我以后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4  教学教材:  《16、17、18 减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内的退位减法95页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15 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将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16、17、18 减几中来,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也为今后继续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16、17、18减几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 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从中,让学生掌握算法,能正确计算是本节课学习的重难点。  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合 作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激起学生回忆,通过迁移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方法的思维过程。  一开课,多媒体呈现口算题,说说是怎样算的。然后直奔主题:今天我们一 起来学习16、17、18 减几。通过口算唤起了学生回忆,这样会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本节课中,会让他们感觉到轻松,让课堂轻松愉悦。  2、创设了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新课开始,我谈话进入,多媒体一步步呈现例1,然后让学生观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所以我在课堂活动中设计找朋友的.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式卡片大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又会激起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3、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4、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采用了同桌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深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学习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口算,唤起回忆。  在新课之前,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是提高孩子口算水平和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同时通过口算和说算理,唤起了孩子们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回忆,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出了准备。  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谈话进入,孩子们,在我们的校园内有许多花和树,它们美化了校园、净化了空气。为了让这些花和树健康地成长,每天老师都让两位小朋友给树浇水。我们一起去看看今天轮到哪两个小朋友了(ppt 出示)。你们看,原来今天给小树浇水的是小华和小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列出算式。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进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注意观察、思考,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另外, 让学生从所提供的情境中自己去获取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 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感受到计算与 生活联系密切。  三、独立思考,交流算法。  因为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115减几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所以我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节约教学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四、独立思考,交流算法。  17、18对于17、18减几,学生有了16 减几计算方法的迁移,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大的交流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提高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又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课堂活动,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同桌进行:一人出16、17、18 减几的算式,一人口算。  第二个活动:一个孩子举起算 式卡片大声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个孩子举起结果大声回答:你的朋友在这 此环节的设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六、课堂练习,效果检测。  完成练习二十1、2。  七、总结评价。  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的这种方式的提问,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自我感悟、自我评价和个性发展。  八、板书设计  板书上呈现课题16、17、18 列出的算式:16-9=7,还有例2的两个算式:17-8=9 和18-9=9。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五第1、2题。  【教材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单元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认识几时几分。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也就是例1,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第二层次例2,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间的认识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编排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我选择的是第一个层次的教学,即例1。  【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等,已经掌握了认读整时和半时的方法,能用文字表示法和数字表示法表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设计理念】  1、生活――数学――生活的大教学观。  2、建构主义理论――“做数学”  3、我校开展的“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  【教法、学法选择】  1、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采用了愉快教学法,把故事、游戏贯穿于各教学环节中,例:在练习认读几时几分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花的游戏,同时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利用手中的钟表学具拨一拨通过合作交流学会看时间。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写一写、拨一拨、画一画、玩一玩、想一想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形象性。赋予抽象的时间概念以鲜活的感性支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合作探究对知识进行迁移、重组,达到认识、理解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目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下载于中国课件网),实物钟,钟表学具。  【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校开展的“大班教学小班化”自主发展行动研究课题,我实施了分层教学,开展了了“四步走”教学活动,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由猜谜导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时间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  1、复习旧知:认识8:00和6:30。  2、引发冲突:课件演示分针由6转动到9,接着抛出问题:“你还认识这个时间吗?”引起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学习自主化。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第1层:认识钟面,利用课件认钟表里面的.第1、2个分支,了解钟面是由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的构成的。  第2层:认识几分,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认识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是一个教学重点,我采用课件辅助教学,利用认钟表里面的第2、3个分支,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我先将钟面放大,让学生能更清楚的看到分针走一个小格就是1分,从12走到1走了5个小格就是5分,接着再5个5个的数,得出一共有60个小格。  为了使学生对分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我让孩子们在书上自己填一填,从用眼观察到动手书写,再从写到说一说每一个数字对应的是几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提高,知识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巩固。  接着是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懂得一分钟的时间虽然短,但还是能做许多的事情。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第3层:利用分支4解决时针走过几个大格就是几小时的问题。  第4层:认识时、分的关系,理解1时=60分。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读、写时间  这一阶段教学分三步走:第一步:引。带领学生探究9时5分的写法。第二步:扶。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10时5分和6时25分,会用两种方法表示。第三步是放,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1:20,6:50,10:45和5:25的认识。  2、同桌合作,拨时间,说时间。  3、完成课本P82“做一做”的第1题。《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说“小明的一天”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采用击鼓传花的方法选择学生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4、画一画  从看着钟面说时间到根据时间画针,提高了难度,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  5、玩一玩  加强对时间的认识和判断。  6、想一想  这是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的回顾和对时间知识的延伸,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总之,整节课,我尽量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验证、归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7时5分7:0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位上最小的一位数是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