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把我们隔离了吧 你撤回了啥怎么幽默回复回复?

截至目前我接受了41个知乎伙伴的咨询,其中足足有20个伙伴都提到类似“如何戒掉手机?”的问题,可见被这个问题困扰的人真的很多。老实讲,我很纳闷单单一个“如何戒掉手机”在我看来异常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值得那么多答主大书特书,更神奇的是,仔细看完之后发现大多数都浮在表面,竟然完全没有很受用的感觉。那么文章开始之前,我向你保证:文章全文很长,这是因为我想尽力帮你把道理讲清楚,但真正涉及到戒掉手机的操作建议,5分钟就可以看完,不仅极其方便操作,而且有效,人格担保。我是王振宇,一名生活黑客,我相信“但凡有规律,凡事皆可hack”,学习如此,人生也如此,戒掉手机自然不在话下。为了方便阅读,我先把内容的结构告诉大家,如果心急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部分,但我不建议你这样做,前两部分作为第三部分的铺垫,足以让第三部分的真正效用放大10倍不止。Part 1 为什么要戒掉手机?Part 2 为什么戒不掉手机?Part 3 怎样戒掉手机?这篇答案包括导图、码字、排版检查校对,大概花了2天时间,如果对你有用,还请花1秒钟点个赞。谢谢你:)Part 1 为什么要戒掉手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学派认为:人生有三个追求是不证自明的,他们分别是,第一、想要进步;第二、追求幸福;第三、追求自由。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没人不焦虑,没人不想进步,没人不想通过进步获得幸福和自由。那为什么要戒掉手机呢?稍微对照一下就知道,仅仅沉迷手机这一个行为就直接完美地违背了前面说的三个追求。是的,同时而且全部违背。因为沉迷手机,我们浪费大量时间在智能手机上,进步从何谈起?没有进步便没有发展价值,没有发展就没有价值,我们追求的财富自由从何谈起?没钱还被手机控制,时间自由从何谈起?既没进步也没价值;没有财富也没有可支配的时间,幸福又从何谈起?看吧,没有夸张,三条追求无一例外,全部违背。这还不够。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严肃论证了“注意力是每个人最宝贵资源”的观点。什么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最重要、却被人忽视了的宝贵财富?注意力。你的注意力,真的很少,一天下来,能够集中起来有产出的注意力,弄不好往往只有两三个小时而已,如是不珍惜他,不消说你能不能成功,仅仅“有收获”都是根本做不到的,不是吗?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 ——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选的。如此看来,很多人的败局很早很早就已经定下来了,因为几乎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已经养成了四处浪费自己注意力的习惯,任由自己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点点滴滴或者大把大把地流失 —— 这样的人若是能够成功,天理何在?所以,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这可能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建议 —— 因为,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产出。随意浪费自己的注意力,什么有价值的事情都不做的结果注定是“一事无成”,这件事从无例外。一句话总结就是,一个人所有的价值(包括进步、成长、财富等等),都是合理分配注意力的结果,随意浪费宝贵的注意力,和浪费生命无异。最终有些人的结局将是不曾进步、没有自由、失去幸福的悲惨一生,而他们的惨状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更可怕的是,他们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那么惨是因为什么,还有比这件事情更残酷的吗?真的还有!!不妨问你三个问题吧,你坐稳了,因为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血腥。1)你还记得你昨天刷手机刷到了什么吗?—— “好像有点印象,看了篇10w+的文章,写的好像是…哎 写的是啥来着?我咋记不起来了…”2)你还记得你7天前刷手机刷到了什么吗?—— “……”3)你还记得你一个月前刷手机刷到了什么吗?——
“……”没猜错的话,你现在应该很心塞吧?别急,还有更心塞的,你现在打开你手机里面的时间统计吧,也许你在手机上花费了4个小时,但结果就是你什么印象都没留下来。连印象都没留下来,你怎么指望他们去改善的你的生活呢?你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就是这么被浪费掉的。再看看你手机上那些经常打开的APP吧,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是注意力杀手。不管是朋友圈里的爆款文章,抖音里的漂亮姐姐还是B站里的爆笑视频,说到底都是为了收割你宝贵的注意力,然后把我们宝贵的注意力和时间打包卖给广告商,结果就是APP和广告主都赚得盆满钵满而我们却深陷“沉迷手机”的坑里无法自拔。现在关于为什么要戒掉手机这个问题,我们的结论也就非常清楚了 沉迷手机让我们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和注意力、同时违背进步、自由、幸福三大人生追求,最狠的是手机让我们失去进步的机会还不够,还让我们无意识地为APP和广告商打工,居然还不给工钱,实在是太气人了。Part 2 为什么戒不掉手机?(注意!绝对不是要完全戒掉手机,手机作为强大工具,合理使用值得提倡,下面的讨论都是基于沉迷手机过度使用的基础之上)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无比沉重,一旦回答清楚,很多人的价值观都会受到冲击,但为了更好的自己,现实无论多么残酷,我们也要选择面对不是吗?简单说,戒不掉手机是因为手机上的App不偏不倚地切中了人性两个最根深蒂固的特质,因为如此,我们才被困得动弹不得。先将手机上最让人上瘾的APP,简单做个分类,一类是娱乐消遣类,一类是社交软件类------先说娱乐消遣类,顾名思义就是用轻松愉悦的内容,让你欲罢不能,其中以王者荣耀代表的游戏和以抖音为例的娱乐内容软件都属于这一类。这类软件利用的人性特点是:#人性贪图短暂的享受#很多人都听说过“延迟满足”这个词,这个词常被用来讨论自控力、自律、以及个人成长。简单说,所谓延迟满足就是不做那些只有短期快感、长期来看没有价值的事情,而应该做那些哪怕短期没有任何快感甚至充满痛苦但长期来看却具有巨大价值的事情。的确有道理,但“延迟满足”是反人性的。这背后的道理是这样的: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生产率才快速提升,所以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只不过近200年的事情。而在先前的几十万年里,人类都过着缺衣少食还受野兽威胁的日子,在今天活明天就可能死掉的时间里,一旦了有了可以享受的机会,最好的选择就是“及时行乐”。考虑到这段凄惨的日子是如此漫长,人在基因层面就养成了“贪图短暂享受”的习惯。现在再看看游戏和娱乐软件,无一例外都正好切中了这一痛点。比起所谓的延迟满足,比如学个习、背个单词、健个身…王者峡谷来一场?爽!看抖音小姐姐跳个舞?过瘾!刷个B站沙雕视频?好玩!但然后呢?留下无尽的悔恨和空虚罢了。------再说社交软件类,微信,QQ,微博等等都算这一类。这类软件利用的人性特点是:#人是社会化动物#相信你见过太多人时不时拿出手机,先打开微信朋友圈看看有没有小红点,再看看QQ空间有没有小红点,然后看看微博有没有小红点。要是有呢,赶紧点进去看看谁又点了赞,谁又给了评论,然后回来刷一刷朋友圈、再刷一刷动态、最后刷一刷微博。要是没有呢,那就直接刷一刷朋友圈、再刷一刷动态、最后刷一刷微博。一天来个好多次,一次来个好几分钟,一天下来几个小时就没了,问问他看到什么了呢?好像又没留下什么印象。到最后这种状态发展到近乎强迫症的地步,说不浪费时间那是假的,但因为社交软件上都是社交伙伴发表的动态,不刷他也是反人性的。而这背后的道理是这样的:同样是在远古时代,在人类发明强大武器之前,人类和野兽相比从来都弱势群体,单挑挑不过,于是只能报团取暖,采用所谓“众人齐心”的策略,这就导致人类的狩猎、饮食、居住都是群体活动,过程中自然涉及到人与人的交往,即所谓的社交。这种习惯演化下来,就决定了人成为了群居的社会化动物,社交成为了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看看风靡全球的社交软件,无不切中这一痛点。有人点赞?开心!有人评论?我好重要!有人私聊我?咦…ta该不是喜欢我?但结果呢?生活被屡次刷新的社交动态打破得四分五裂,时间和注意力白白流失。现在明白了,之所以手机那么难戒,是因为手机上的APP死死地卡住了人性的命门。当前正逢现代人越来越焦虑,对自我发展自我进步的诉求愈发强烈,仅仅因为人性固有的弱点便向智能手机低头,总会不甘心的,那么下面就是这次的正餐——“怎样戒掉手机?”只要你敢看还敢用,我就敢保证他有效,就这么自信。Part 3 怎样戒掉手机?#1 “停!真要开始吗?”既然戒不掉手机是因为我们被APP切中了人性的要害,换句话说,APP以智能手机为载体通过人的本能把我们征服了。那要对抗原始的本能,我们自然需要用点更先进的玩意儿,这个玩意儿就是和人性本能相对的人脑智能。具体点说,就是将人类和其他物种相区别的能力—— 可控的思考能力。再具体点说,就是基于主动思考的自我觉知和自我引导能力。没怎么听明白?没事,因为我刚刚说的压根不是人话,完全是为了显得厉害的装逼言论,哈哈哈那么用人话简单说,在我看来,戒掉手机的关键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你需要记住并随时提醒自己: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 · 弗兰克,他在纳粹集中营中受到了残酷的虐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思考后,他想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活出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 · 富兰克林哪怕在最艰苦的岁月,也可以选择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仅是针对态度,面对戒掉手机这件事,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针对任何一个行为,我们也都可以选择!老话讲“万事开头难”,这句话的另一个理解角度就是:一旦开始,后面的事情就倾向于自然发生甚至逐渐走向失控。玩手机就是这样,而且非常典型,一旦不经意打开锁屏,开始刷新朋友圈,很多人就进入了无意识玩手机的状态,一发不可收拾。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的:任何行为永远都有一个开端,如果能在开端就解决问题,后面的无意识失控也就再无发生的可能。这时候有人说了:“你这不废话吗?我要是能控制住不开始还需要来看这个答案?”非也非也控制住不开始这件事情听起来有多困难,做起来就有多简单。简单到一共只有三步:1)在每个行为开始前先强行打住,然后主动用大脑提醒自己前面那句已经重复三遍的话:“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2)紧接着问自己:“你正面对的这件事,做?还是不做?”3)稍作思考,选择对的答案,直接做。完了,就这么简单。有多好用呢?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试试戒掉玩手机。想象你正在图书馆上自习,然后不知怎么的你就放下了笔拿起了手机,你那足够智能的手机激活了抬手亮屏功能,你正面对着自己熟悉的锁屏。好在你看过了这篇回答,于是你意识到你即将要打开锁屏开始玩手机了,你也意识到一开始玩手机你可能就要失控了。但你还记得这篇回答告诉你在行为开始前先强行打住,好的,指纹解锁的那个手指暂时还没有放上识别器。接着又想起这篇回答说你要主动提醒自己“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好的,你接受了,针对玩手机这件事情,你是有选择的!然后你又想起这篇回答提到下一步是问自己“你在面对的这件事,做?还是不做?”,“那这手机是玩儿还是不不玩儿呢?”于是你开始思考,“玩儿还是不玩儿呢?我现在在图书馆,我是来学习的,如果玩儿了,这上午可能又过去了,我都大三了,要是不学习怕是考不上研了,这考不上研究怕是找不到好工作,这找不到好工作怕是赢取不了白富美了,这赢取不了白富美…妈的,太可怕了…这手机不能玩儿!”于是你就吓得扔掉了手机,重新拿起了笔…看吧,就这么简单。# 你可能会好奇这么简单的步骤为啥会有用呢?其实很简单。第一步在开始前强行打住,其实是为了克服顺从人性的无意识的开始行为,通过提醒自己“记住!你永远有选择!”给了自己暂停下来思考并做出正确选择的缓冲时间和机会。第二步通过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疑问句,引导自己针对面前这件事情做出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理性的选择,进一步克服本能带给我们的影响。到了第三步,你最初的冲动已经所剩无几,此时按照理性选择行事的困难和阻力已经小了很多,那么按照正确的选择行动就好了。如果用生动形象的话来表述整个过程大致如下:1)你的好兄弟或者好闺蜜对你大喊:“哥们(姑娘)!!别冲动!!!手机ta在勾引你啊!!!而且这个妖艳贱货ta戴面具了!!!!你先冷静冷静!!!!脱了面具之后ta很丑的!!!!不信你揭开面具看看!!我没骗你!!!你别上当啊!!!!”2)你面不改色地揭开了ta的面具…“靠!妈的!!真的很丑!!!”3)你头也不回的走开了…可能会质疑说,做出了选择就能直接行动吗?没这么简单吧?我咋觉得这么难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答案可能是你想象不到的——对于做出选择后立即行动这件事,你认为他难他就难如登天,你认为他简单他就简单到不可思议。因为严格来讲,人的每个行动都是被大脑控制的,无非是潜意识控制和有意识控制的区别,前两步我们已经尽可能消除了潜意识对行动的影响,于是就只剩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条路可以走。“只剩下”也就意味着唯一,唯一也就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人总是要行动的,并且我们从来都极少处于完全失控的状态,那么结论就是:除非在极端情况下,人的行为总是可以被有意识的掌控的。所以当你觉得做出选择后马上行动很难,相当于放弃了主动控制行为的权利,控制权交还给了潜意识,那么结果就是你的行动真的就会很难;但反过来,如果你觉得做出选择后马上行动非常容易,打死都要把主动控制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上,那结果就是你的行动真的就会很简单。打个比方,我们说说早起这件事儿。早上5:00的闹钟响了,你睁开眼睛,但分明感觉很困,如果就着人性追求安逸和舒适的趋势你很想赖床或者睡个回笼觉。但因为你看过这篇文章,你突然意识到针对起床这个行为本质上你也是可以选择的。那么“起?还是不起呢?”你开始思考,起床能够尽快开始学习,提升自己,帮助自己尽快赢取白富美…而不起,一上午就没有了,你啥都没有改变,好像也没啥意思。于是你决定了:“起!”接着一拍大腿,怒目圆睁,一瞬间就从床上蹦了起来,早起就这样成功了。痛苦吗?大概也就痛苦一秒钟吧。难吗?这都叫难那你的人生经历可真是太匮乏了。回过头看看“接着一拍大腿,怒目圆睁,一瞬间就从床上蹦了起来”这句话,这就是不认为“选择后立马行动”很困难的行为模式,心理活动总是类似“不就是起个床吗?有啥困难的?所做就做!干就完事儿啦!”然后一狠心一跺脚,好事儿立马发生。所以,请永远高看自己一眼,把行动主动权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做出了选择,干就完事儿了,不就一狠心一跺脚的事儿吗?有多难呢?到这里相信你现在已经理解了,为什么戒掉手机的关键在于:记住!你永远都有选择!但我们还是想问,另一部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又是什么情况呢?还是之前那个场景你正在图书馆上自习,然后不知怎么的,你就放下了笔拿起了手机,你那足够智能的手机激活了抬手亮屏功能,你正面对着自己熟悉的锁屏,然后熟练地打开了指纹解锁…毫不犹豫地进入微信看了看小红点,“哎,没人点赞”,不管了,先习惯性刷刷朋友圈;然后又进入QQ看了看小红点,“咦,有人赞了我!害,不是我喜欢那姑娘,没意思!”退出来,再习惯性刷刷QQ动态;再然后进入微博,“嘿,热搜又更新了,我靠,汪峰终于上头条了??NB!”…一套结束发现又过了15分钟…“我去!手机害人啊!我咋这么菜呢?说好戒掉手机好好学习的…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习啊??”似曾相识吧?但现在你已经发现了,他们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意识到面对手机的时候,自己竟然可以选择。”那么结果自然就是顺从人性的特点,无意识地开始,无意识地浪费时间和注意力,被APP安排得明明白白之后,还不忘感叹一句自己的无能,真是要多惨有多惨不是吗?---- 小分割线 ----方法发表以后收到了一些反馈,甚至有伙伴付费在咨询里提问我“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出关于做还是不做一件事的正确选择呢?有时候挺纠结的。”非常简单,我们之所以做不出正确的选择,往往都是因为理性的思考被人贪图短期享乐的本性干扰了。既然本性只考虑眼前或者短期,那么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把思考问题的时限刻意拉长就好了,就这么简单,下面这句话记好了,一瞬间解决90%的选择困难:“我现在做什么才对十年之后的我最有价值?”· “早上醒来,起?还是不起呢?”不起对十年后的我有巨大价值吗?没有,好像只是让今天的我爽一点罢了。起床提升自我对十年之后的我有巨大价值吗?有的,而且进步和成长还可以积累,每一步的价值都几乎无限大。那就起床吧。· “学习还是玩手机呢?”玩手机对十年后的我有巨大价值吗?没有,好像只是让接下来半小时的我爽一点罢了。学习对十年后的我有巨大价值吗?有的,考个好大学,考个好研究生,找个好工作,拥有更高品质的生活…那就学习吧。就这一个心法便足以帮你克服大多数诱惑,做出更好的选择了。---- 小分割线 ----最后,你知道这个方法最牛逼的地方是什么吗?他不仅可以用来戒掉手机,而且可用来戒掉几乎任何不好的行为!比如戒烟,戒赖床等等,只要你想,你可以用他来戒很多东西。亲测好用!谁赢谁知道!!#2 “停!真要继续吗?”如果第一个方法居然没能阻止你开始,现在你已经开始了玩手机,那这时我们要做的事情就变成了怎样让玩手机的你尽快放下手机,避免无意识状态下玩失控了。正所谓“犯错不可怕,能及时止损也是大智慧。”所以这大概可以看成第一个方法失效时候的补救措施。方法类似并且同样简单,同样是三步:1)进行任何行为的过程中,不停追问一个问题:“我在干嘛?我到底在干嘛?”2)紧接着追问自己,“我该?还是不该继续下去?”3)稍作思考,选择对的答案,直接做。回到刚刚那个情景,当你问自己在干嘛的时候,你猛地意识到“该死!我居然又在该学习的时候玩儿手机了…”然后你问自己该不该继续玩儿下去呢?“再玩儿赢取不了白富美了啊…妈的!太可怕了!…不能继续了…”,于是QQ动态还没刷完呢,你就吓得扔掉了手机,重新拿起了笔…依然简单且优美不是吗?依然尝试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一下,大概如下:1)你对自己进行了灵魂拷问“我在干嘛??”然后自问自答道“我居然和这么丑的手机牵手逛街呢???我怎么了??!!”2)你突然感到背后一凉,油然而生一种紧迫感,“不行!我得赶紧溜!!”3)你甩开牵着的手,扭头对手机说“emm,不好意思啊,学校突然有点事儿,我就先走了,你自己保重…”然后赶紧逃离了事故现场。看吧,简单易懂,恭喜你成功把自己从失控的边缘拯救了回来。说到这里,顺带说一句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自控力”其实不必一步到位,过程中不停审视不断修正状态同样是做到“自控”的好思路。#3 一些小技巧说完前面两个大招,下面提一些辅助技巧,综合应用可以让你的手机戒得更加痛快。1)物理隔绝手机顾名思义,就是把手机放在取不到的地方。比如:· 去教室上课,手机放在宿舍;· 去图书馆学习把手机放书包里压根不拿出来,然后把书包放在离自己比较远的座位上,虽然有被当成恶意占座的风险,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hhh2)提前设置手机· 开始学习前打开飞行模式(亲测:哪怕打开了飞行模式,不把手机放得远远的话,对于重度手机上瘾患者作用不大)· 开始学习前直接关机(这个方法比飞行模式稍微好一点,因为手机开机需要等大约一分钟,一分钟结束玩手机的冲动就消退很多了)· 开始学习前打开强制锁机类学习APP(类似番茄ToDo,Forest之类的应用,大致逻辑就是设定专注学习不玩手机的时间,一旦玩了手机,任务就失败。亲测发现这类应用还是对本身自控能力就比较强的人更有效)· 好像有的手机已经有了“禅定模式”,就是设置时间点击开始,手机直接变“砖”的功能,如果你的手机碰巧有这个功能,学习前打开它呗。3)互相监督· 找个共同学习的好友,一起组队学习并约定不玩手机,双方互相监督,谁食言就请对面一杯奶茶什么的· 网络直播学习(哪怕你没有粉丝也没有关系),一方面手机被用来直播了,你就不方便玩儿了,另一方面人在摄像头面前总是会本能地规矩很多。好了,关于如何戒掉手机的方法就这么多,数量不一定最多,但绝对足够你解决这个问题了。如果认真实践上面提到的方法之后,你依然沉迷手机无法自拔,你真的可以提刀来见我,我都不带逃跑的。最后,题目问的是如何戒掉手机去学习,现在手机已经戒掉了,你以为我还要长篇大论谈学习吗?我才不要呢,写了这么多,我都累死了,我要去玩儿了!但慢着…嘿嘿嘿…其实不写的原因是我早就已经写过了!!还是总共收获8k+点赞的高质量答案噢~(虽然初衷是写给高三的孩子的,但事实上适用于所有学习者)放下手机后,总得先要进入专注状态吧~然后那就开始认真学习呗~为了做到有用这篇文章真的写了蛮久蛮久希望大家点个赞,谢谢大家!拜托拜托也可以点个关注和振宇做朋友答主:王振宇(985大三在读
生活黑客
知乎10万关注)我有10个万赞干货答案,关于高考的干货回答获得了35万的点赞+55万的收藏,在知乎高三板块排名第四,关于高三和成长我会在接下来的一年持续地做得更好更多另外我的公众号“学不成归来”更值得关注坚持每周干货更新(比知乎更快更及时),里面把知乎总共50w收藏的原创学习方法、心态调整、考试技巧、个人成长的最新思考做了分类,也把高考真题、学习资料等等做了梳理和分享,5万人在这里获得了真正的进步,欢迎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撤回了啥怎么幽默回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