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投资的钱收入可以分摊到各个月吗每个月的开支里面去,再把收入减去开支(包括投资收入可以分摊到各个月吗每个月的钱)这样对吗?

很多朋友在定投的时候,首先都会问,“每月定投多少钱合适呢”。确实,这个看似简单普通的问题,却难倒了不少人。定投少了吧,如每月定投200块钱,一年下来才2400块,意义不大;定投多了吧,又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很难长期坚持下去。那到底每月定投多少钱较为合适呢?无疑,这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月定投的金额也不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选择每月适合自己的定投金额。一、上班族:合理利用闲钱,强制储蓄我们知道,定投是一种长期投资方式,所以定投的钱都是长期不用的钱,也就是我们常称的“闲钱”。通常,每月闲钱是月结余的一半,也就是(月收入—月支出)/2。其中,月收入包括每月工资和其它固定收入;这里,月支出不仅包括每月生活支出,还包括每月要按揭还的房贷、车贷等。比如:小明月收入1.5万元,除了房贷和车贷,每个月要还7000元之外,还支出4000元,每月结余4000元。可以拿出每月结余的一半来做定投,即每月定投2000元。注意的是:每月定投的金额一般不要超过每月闲钱的一半。原因是:除了正常支出,可能还有其它额外的应急性支出,手头应该留有余钱以备不时之需。其次,虽然定投兼顾了强制储蓄的目标,但毕竟不是储蓄,短期投资可能会有亏损的风险。因此,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投资者可以把剩余闲钱存起来,买一些低风险的“现金类”产品,比如货币基金;当然,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投资者还可以将剩余闲钱进行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博取更高的收益。此外,对刚毕业工作不久、薪水微少又存不下钱的月光族和基金小白来说,可以先尝试拿月收入的10%来定投,一方面强制储蓄,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成长,然后再慢慢提高定投金额。二、突然增加的一次性收入:每月均摊定投除了固定收入工资,如果你突然有一大笔钱,可能来自于大额补贴、年终奖、项目奖金等,想定投,该拿出多少钱呢?我们的建议是,这笔收入扣除对自己的奖励性支出后,分12-24个月来定投,比如:小周收到2万元一次性奖金,花8000元买了自己心仪的电脑,那么剩余的钱1.2万元,分12个月每月定投1000元。三、根据投资目标,来确定定投金额长期投资目标不同,每月的定投金额就不同。先来看两个案例:从以上案例看出,小王和小张长期投资目标不同。小王想2年后买一台单反相机,而小张想10年后给孩子准备一笔大额的出国留学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每月定投一次,小王和小张每月该投多少钱?我们采用倒推的方式,即知道了定投到期的总资产(需要多少钱),以及定投的期限(需要定投多少年),然后根据定投的年化收益率来倒推出每个月大概需要定投的金额。比如:假定按照定投上证指数近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13%来计算,小王想要2年后买一台价值2万元的单反相机,需要每月定投700元;小张想要10年后准备一笔50万的出国留学金,需要每月定投2000元。由此可见,长期投资目标不同,每月的定投金额就不同。四、家庭资产配置:用定投来保值增值在很多理财相关课程中,都一直建议用家庭资产配置的思想,把口袋里的钱分成4部分。一是家庭日常开支和紧急备用金。这部分钱一般为3—6个月的家庭支出金额。比如:我每个月的支出金额在5000左右,那就要留出1.5万—3万的资金作为紧急备用金。由于这笔资金对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很高,建议买入低风险、高流动性的货币基金,可以同时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目标。二是保险支出,应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10%。保险主要是保障当家庭出现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时,有足够的钱来保命,解决突发的大开支。三是建立保持增值的理财账户,应不低于家庭可投资资产的40%。短期要用的钱,比如3年内可能出现的大额消费的钱,明年要装修房子的钱,后年孩子出国继续深造的钱等,都可以放入理财账户,买些固收类理财产品;另外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实现资金的长期保值增值,实现某个理财目标,或筹划子女教育金、养老基金等。比如家庭可动用资金10万,那么拿出4万做理财账户,其中2万投资固收产品,买债券基金、国债、定期产品等,期待个5-8%的年化收益率;另外2万分12-24个月做基金定投,按过去十多年历史数据,可获得13%左右年化收益率。然后每年根据可动用资产情况,调整这个可定投的金额和比率。此外,理财账户这里你也可以结合第三条我们提到的按目标来确定每月定投金额。四是投资账户,就是拿去冒险的钱,不应超过家庭可投资资产的30%。去买股票、股票基金、炒房等等,尽可能博取高收益、改善生活品质,当然这部分钱万亿打水漂,也不能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为宜。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简单总结一下,以上四种方法,你可以看看哪种方式更合适你当前的情况,总有一种适合你。另外,具体每月定投多少钱还要根据自身投资目标、收支结余、财务状况等而定。需要注意的是:每月定投金额应“量力而行”,在不影响既定生活的基础上,用“闲钱”投资,既能储蓄,又能获得财富增长。}
一般来说,财务部门并不直接为公司创造收入,还会产生一定的费用。财务部门的价值在于其生产的财务数据可以作为管理层、投资者或者业务部门的重要参考。这也是为什么,“重业务轻管理”的中小企业往往对轻视财务,认为财务就是用来对付税务局的;但“重管理轻业务”的大型企业却对财务严格要求,百般重视。根据财务数据,可以分析出公司借多少贷款更合理;各个业务的增长情况和盈利情况;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资金闲置vs资金紧缺);哪些成本和费用在激增;过去的业务调整有没有效果;既定战略有没有达到预定目标等等。财务报表是用来反映一个企业当前的资产状况,以及过往一段时间的业务情况。本质上来讲,前者类似于过年的时候向长辈交代“在哪里买的房、房子有多大、多少是首付”(即你现在拥有的资产债务),后者则是在交代“去年赚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税后剩多少”的情况(即你过去一年的收支表现)。财务报表主要有4部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菜鸟一般只看前两张表,专业点的分析师可能二话不说直接看附注。(我真的认识企业家创业数十年,收入都上亿了跟你说没见过现金流量表……)报表是有内在逻辑的,账是要平的:净资产=资产-负债;利润=收入-成本。上面说的财报的4个部分是互相关联的。很多时候,净利润怎么样都是浮云,现金流才是重中之重!这就好比是个人消费:偶尔一个月消费比工资还多并不要紧,但是账上没现金你就只能吃土。未经审计的报表有可能会耍流氓,审计后的报表也可能会耍流氓。是的,报表是应当被审计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受会计准则规范,但会计准则是活的,因此财报也不仅仅有一种编法:老板A在收到订单的时候说他赚了1万元、老板B在发货以后说他赚了1万元、老板C在用户确认收货以后说他赚了1万元、老板D在退还协议失效后说他赚了1万元;最可怕的是会计准则会说他们4个说的都对……所以,单纯对比不同公司财报上的数字没有任何意义。不同的公司,对于会计处理方法有着不同的倾向性。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会把牛往天上吹,说“我资产特别好,挣得特别多,你们赶快来买我股票吧”;没上市的中小企业则完全反了过来:“我这儿啥也没有,一年也没挣多少钱,您看税能不能少交点?”资产负债表上有资产和负债,但资产和负债不一定都在表上。各种租赁协议衍生品,不看附注你根本不会知道美联航实际上有多少飞机,苏宁实际有多少门面,雷曼实际有多少风险敞口……但更多的情况是,附注里面都不一定会说清楚,你还是得打电话做调查……一个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毛利,而不是净利润。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打击那么多年,还是会有人去卖白粉,但开超市的就只剩下沃尔玛一家了。资产负债率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这就好比是买房:付90%首付,则资金没有被充分利用;付10%首付,则会徒增很多利息成本,生活压力变得很大。合理的杠杆水平和资本结构是能创造价值的。有时候财年不同于自然年。自然年的第一天永远是1月1日,财年的第一天一般来说可以是任意月的第一天。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在2010年中看到某些公司2011财年第一季度报表。财务报表有自身的局限性,很多不能被合理衡量的价值无法在报表上体现。比如某个科技公司拥有超过100位博士员工,或者某CEO和白宫老大曾是大学室友等“隐形资源”完全无法在财务报表上体现。资产是资产、资本是资本;债务是债务、负债是负债。分清楚以后才能理解类似“某集团虽然负债率增长明显,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多为经营性负债,和近期业务扩张有关。其实公司资产质地良好,且资本结构较为合理,需付息债务可控,推荐投资者关注”等言论。簿记(Bookkeeping)是记账的、会计(Accounting)是编制财务报表的,财务(Finance)是做财务数据分析的。在国外,这是三种工作,但在中国企业内部,这往往是一个工作……PS:我的回答更偏向于财务和财务分析。 @行刑的回答更偏向会计和簿记,也很不错!相关回答:
财报中「同比」和「环比」的分析分别适用于哪些行业?如何看出财务报表是否做假账?有哪些关于财务造假的书籍?啊,打字好累啊。1.现金是要及时送存银行的,坐支现金是需要银行批准的(会计准则的规定,当然企业会不会由于各种原因不遵守就另当别论了);2.净利润是正的,不代表企业在上一年经营状况是良好的,其利润可能来自于政府补助(存在可能地方政府保护行为),变卖资产等,因此评估企业经营能力时,最好是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能够反映真实的获利能力。3.破产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资不抵债(不能按时向债权人归还欠款,债权人有申请破产的权利,当然,如果债权人比较仁慈,就另当别论),二是现金流断裂。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4.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报表能够完全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同样的业务,不同的会计处理结果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会计,不同的时间,处理结果也可能不同。因此,不存在真正的“真账”。5.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100块和五年后的100块,虽然面值一样,但是价值定会发生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购买力变了。6.机会成本是处处存在的,是决策必须考虑的关键。举例来说,给别人打工一年赚5万,自己创业一年赚10万,如果放弃给别人打工选择创业,经济收益只有5万,而不是10万!7.可以通过税务筹划减少纳税额,企业和个人均适用!注意,是纳税筹划,而不是偷税漏税,偷税漏税是违法的!8.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式降低投资的风险,如可以将自己的闲置资金分散投资于债券、保险、基金、股票等。和不要讲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个道理。9.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的。不要一味地追求高收益的理财方式,要结合自身的风险接受能力选择最合适的。10.预收款项对于企业来说相当于是无息负债,因此企业要善于利用预收款。同时,预收款项也表明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比较强。11.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形成应收账款。企业要注重应收账款管理,要合理评估客户的信用,尽量避免产生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导致呆账或坏账的情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收入可以分摊到各个月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