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里部队的参谋部是干什么的门

制定工作方案范文1
各社区居委会:
为加强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根据邵农〔年〕月6号《市农业局关于做好秋季动物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四种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疫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对鸡新城疫和狂犬病实行全面免疫,在重点地区开展乙型脑炎免疫。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坚持防止因免疫不到位引发疫情,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维护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工作原则
1、突出重点。要扎实做好高致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的强制免疫工作。种猪配种前、仔猪断奶前必须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化免疫突发疫情时,要及时做好紧急免疫。
2、严格程序。规模养殖场常年免疫;散养畜禽实行秋季集中免疫与月月补免结合的方式,推行村每月免疫日制度,对新补栏畜禽要及时补免。
3、落实责任。切实落实免疫责任制,针对免疫工作,逐个环节细化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三、组织分工
1、各社区制定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在街道主管部门指导下组织实施。具体日常工作由各社区村级动物防疫员负责落实。街道兽医站负责指导、协调动物防疫工作。
2、各社区居委会负责督促村级动物防疫员工作的落实,建立春、秋防疫和日常补免档案。做到免疫时间、地点、动物种类、数量、疫苗厂家、种类、批号、用量、反映情况、畜禽主签名等登记在案,并发放《省动物免疫证》、耳标等给畜禽主保管备查。档案资料及时上报一份到街道兽医站存档。
四、工作要求
1、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免疫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是避免和减少动物疫情发生的关键。各地务必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免疫工作放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首位,打牢防控工作基础。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社区要及早谋划,认真组织部署,全面推广免疫专业队的做法,切实做好动物免疫工作;要积极协调,及时落实疫苗配套经费和免疫注射所需费用;要建立督查制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免疫工作到位。
3、加强免疫技术培训。各社区要在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组织做好村级动物防疫员到街道办事处进行免疫技术培训。免疫要规范操作,按要求更换注射针头,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防止人为传播。同时,要加强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五、免疫方案
1、时间安排:年月15日-年月31日
2、划片负责
①片区由城丰村两委干部、村级动物防疫员邓光华、林蔚负责。曾雅榕负责养鸭专业户的H5N1免疫工作。
②大同、行春、华光、新建片区由所在社区主任李先英、罗文枝、施建忠、刘建琼和村级动物防疫员严必健、杨贻贤负责。
③登云、五一九、古城、公太片区:由所在社区干部林芬、黄燕予、肖文莲、杨美云和村级动物防疫员林志远、刘维忠、肖毅负责。
3、组建专业防疫小分队制定工作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土地、环保等工作,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坚持搞好宣传动员、分解任务目标、严格责任落实、强化工作措施、排查治理隐患、健全监管机制六项工作原则,彻底干净地消除安全隐患,使各项工作步入科学良性发展轨道。
二、主要工作措施
建立健全双排查工作制度,即建立片线结合排查工作机制。一是由镇领导干部(片长)负责所包片的排查工作,镇包村干部负责所包村的排查,二是由镇经联社专职人员负责所分管线的排查工作,确保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隙不留任何死角。
三、重点任务及目标
(一)安全生产方面集中整治
1、对辖区内危化企业的集中整治。对浩诺化工等危化企业,主要检查监管企业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机构,醒目标志安全生产警示,构建安全台帐,杜绝超范围经营,制定应急方案,准备应急队伍等方面的工作,并督促其整改。
2、对辖区内烟花爆竹经营户的监管。与各经营户签订安全责任状,加强烟花爆竹的储存销售的监管,打击和取缔非法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烟花爆竹行为,严格市供销社统一进货发票制度。
3、对辖区内纺织行业的整治。深入纺织企业检查消防手续是否齐全,消防器材是否年检,消防通道是否布局合理,有无应急照明灯、防暴灯,线路是否安全;职工是否统一着装,戴口罩和帽子等。发现隐患立即整改,不符合消防条件一律不准开工生产。
4、对辖区内使用锅炉等特种设备的企业进行整治。主要监管特种设备是否有质量检查报告,是否超期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报废锅炉等设备一律停止使用,限期拆除。
5、加强辖区内学校安全管理。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日常安全管理和交通安全教育,对师生宿舍、教室、食堂、实验楼以及接送师生的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消除安全隐患。
(二)食品安全方面集中整治
1、畜禽养殖环节的整治。加强对畜禽养殖环节的监管力度,防疫、动检等部门要建立日常抽检制度,一经查处含有添加剂的饲料,要立即封存并追溯危害源。
2、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督促企业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不定期组织工商、防疫、动检等部门对众人食品、亨通肉联、中南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进行抽检,主要检查是否使用非食品原料,是否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化学物品,是否用回收食品再加工销售等行为。食品加工企业要对采购原料的票据逐一登记建帐,存档备查。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立即责令其停产整顿。
3、食品流通环节的整治。由工商部门对辖区14个村食品批发站、零售店进行全面检查,对经营“三无”食品、过期霉变的食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吊销其营业执照。通过对畜禽养殖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的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等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起覆盖全镇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确保我镇不出现一例食品安全事件。
5、中小餐饮业的整治。一是邀请市防疫人员对辖区内的中小餐饮业主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加大农村红白事、庙会、集市等群体性聚餐活动的整治力度,对农村大厨、集体食堂厨师、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和体检。三是加大学校、幼儿园食堂的整治力度,确保辖区餐饮单位卫生合格,从业人员全部持有健康证。
(三)环境保护方面集中整治
1、彻底整治取缔违规违法企业。由镇经联社牵头,组织镇村
两级干部开展拉网式排查,彻底摸清底数,不留死角。同时联合环保、工商、安监、质检、公安、供电、国土等执法部门,采取彻底断电、清理原料、拆除设备、恢复地貌等手段,对辖区违规违法企业彻底拆除取缔。对已拆除取缔的,加强巡查和回访,杜绝出现反弹,防止死灰复燃。
2、加强重点排污企业监管,加大重要节点监控力度。
3、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度。要加大镇域内新赵线、正港路、梁陈线等重要道路环境整治,规范沿线商业门店,提升工业园区、禽蛋市场内建设水平,改善农村街道、迎宾路、小广场等重要节点的卫生状况。
(四)土地方面的集中整治
1、查处违法用地。对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发现违法用地,要坚决予以制止拆除,并整改到位,同时继续做好新发生违法用地的防范工作。
2、规范闲置土地。开展现状闲置土地的排查、认定、核实工作,摸清闲置土地的位置、面积、用途、土地来源及成因,并按照依法依规、明确责任、区别对待的原则,依照有关规定开展闲置土地处置。充分挖掘土地供给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全镇各村存量建设用地要摸清到位,盘活一批土地,引进一批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长崔建平为组长,经联社常务副主任刘翠然(负责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保)、宣传委员李华平(负责土地工作)为副组长,安监、环保、工商、公安、动检、防疫等基层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由刘兵永负责信息沟通、收集、上报和汇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范文3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整体方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更趋科学和合理。2014年国家启动招生制度改革,各高校为应对此次改革,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启动和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近期高校普遍开展和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要明确所依据的原则,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在不同时期所遵循的制定原则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学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方案,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和市场变化,使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向能够符合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1]。
(二)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渗透的原则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基础性特点,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宽口径、厚基础),使学生具有能够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更新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很多高校强调通识教育的原因;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加强基础性和平台性课程,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在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学上开展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与时俱进、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体现逐步过渡、相互渗透的原则,避免本科教育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2]。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创造客观条件,这也是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共同原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课程设置与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配置多种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成才方向加以选择;也可设置专业的准入准出标准或人才培养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发展路径甚至专业的机会。
(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原则
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社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强实践”已成为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共识。各高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包含实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就业创业训练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述原则为各高校在制定方案时所遵循的共性原则。除此之外,各高校还会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情况、专业特色等制定其他相关原则,如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多元培养的多元化课程体系设计等。
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程序
传统的培养方案制定程序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直接过渡到确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然后再确定其下一层次的具体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这种程序存在随意性大、受制定者自身素质影响等问题,随着制定工作的开展,各高校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和合理的程序来规范制定工作,主要程序包含以下几点。
(一)构建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保障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组建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组和工作组,专家组由专业负责人、高水平专家以及熟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专家组成,负责培养方案的研讨、顶层设计、制定与审核工作。工作组一般由各院办主任、主管教务排课的老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对培养方案中课程进行编码、格式调整、教务系统与培养方案一致性核对等工作,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全过程,为专家组提供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建议参考。
(二)深入学习,充分调研,保证培养方案制定的先进性
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分为横向调研和纵向调研,横向主要指由学校牵头从方案整体设计出发进行的调研以及由各专业牵头进行的专业调研;纵向主要指对国内“985”“211”等高校以及行业企业进行的实地调研,对国外知名大学先进教学经验的实地及网络调研。通过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新趋势以及新思路。
(三)聚焦办学特色,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
经过前期调研,结合学校定位、办学特色,提出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培养理念及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超前性,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例如培养目标反映出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四)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按照精细化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反向设计,明确学生的毕业要求,将毕业要求逐条细化形成若干具体的指标点(包含学生毕业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针对每个指标点,确定两门或者多门课程予以支撑,最后综合考虑“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基础后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课程先修后继关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
(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完善培养方案,制定配套课程大纲
方案制定过程中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组织教师、学生参加研讨会吸纳他们的建议,同时邀请相关企业专家、校外专家共同参与研讨,对培养方案进行滚动式修订,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此外,要制定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使其与培养方案相匹配。
三、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及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的框架是指其包含的要素与格式,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编写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培养方案框架与过去教学计划的主要区别是它更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使教学计划与其他各环节能够有机联系起来。根据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情况来看,其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基本要求与毕业标准、学制与学位、专业核心课程、毕业最低要求、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布、主要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建议、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素质拓展)、n程编码规则及选课说明等内容,这种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设置,一般包含以下内容:课程教学、集中实践环节以及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素质拓展),其中课程教学又包含基础课(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主干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等。
四、整体优化融入改革思路,突显育人特色
各高校在不同时期会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往往以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切入点,如南京大学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方案制定中加入了专业准入与专业准出标准;如课程改革类的如在方案中开设创新教育类课程、新生研讨课、全英文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如实践教学改革类的在方案中设置“第二张成绩单”,增设素质拓展学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道德修养、文艺体育等活动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顺应时代潮流,紧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步伐,将MOOC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如专业建设类改革的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思想,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及要求制定方案,促进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使人才培养能够与国际接轨。
将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改革思路融入培养方案制定中,使培养方案能够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改革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结束语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最根本的工作,是一个包含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分配、教学大纲制定、教育教学改革等内容的综合系统。本文通过思考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共性原则、制定程序、课程设置以及方案特色等内容,为各高校科学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制定工作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通车 ;边施工 ;交通安全
一、工程简介
杭金衢高速公路是沪昆国家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是浙江省“两纵两横十八连三绕三通道”公路主骨架中“一纵”的组成部分。该公路拓宽工程第1合同段拓宽工程,起点位于诸暨与萧山交界处,沿线经次坞互通、新岭隧道,终点接直埠枢纽杭州方向出入口预留位置,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交安、绿化工程等,是整个杭金衢拥堵情况最为严重的节点之一。
二、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
1、施工前准备阶段交通组织方案制定分析
在施工前,项目部拼宽施工方案及交通安全实施方案必须向有关部门报批,待审批完成后进行施工。又因施工范围内有电力、通讯等管线,要进行充分调查并积极与杭金衢公司等相关部门协商,施工前完成管线改移施工。方案审批完成后,提前5天在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告。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路况信息及时上报监控值班室;同时加强与新闻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同时要做成立相应的施工班组,并进行人员培训和分工,专职负责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维护。
2、路基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制定分析
(1)路基施工初期
在进行清表、施工便道和地基处理、填方路段与拼接路堤施工时,基本在原路面通车范围以外,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对主线交通影响极小,可维持旧路双向四车道通行。路堑加宽边坡开挖与防护施工前需拆除原高速波形护栏,封闭部分硬路肩,设临时警示标志以及利用现有可变情报板告知信息等方法,确保高速公路四车道正常通行。部分高边坡路段施工前需拆除原高速波形护栏,封闭部分硬路肩,设临时警示标志以及利用现有可变情报版告知信息等方法,确保高速公路四车道正常通行。
(2)路基施工末期
路基施工末期包括新老路床拼接处理、原路边坡开挖。阶段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开始增大,可通过设置临时安全设施,并限速来维持旧路四车道通行。
封道施工时,施工区域前方分别设置内提示牌,限速标志和导向标志牌;
主线封道时:在封道施工作业时,首先加强施工信息宣传,沿线设置施工警示标牌,及时提醒过往车辆。高速公路沿线各收费站情报板配合施工信息、施工现场交通信息。在变道口安排1人协助交警、路政进行变道口管理; 安排专职交通协管员维护好施工现场交通秩序,封闭区两端做好预警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现场交通维护巡查。现场施工人员统一着安全标志服,以便于高速交警、路政等部门的管理。加强与交警总队、高速交警支队、地方交警等各方面的协调工作,遇到紧急任务,服从交警指挥,确保高速公路畅通。
3、桥梁拓宽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制定情况分析
3.1桥梁拓宽施工初期对高速运营基本无影响,能保持正常运营。
3.2桥梁拓宽施工中期,开始桥面拼宽施工,封闭硬路肩。
3.3桥梁拓宽施工未期
本阶段主要是车道转换后单幅双向四车道通行,车辆限速80Km/h。另半幅原桥面维修、拼宽桥沥青铺装上面层及标线施工,然后车辆再次转换,完成剩余半幅桥面的上面层铺装和标线施工。
4、隧道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制定情况分析
隧道洞口边仰坡及洞口一定范围内(20-30米)的暗洞开挖爆破施工时,需对老路交通采取临时封闭措施。隧道洞身爆破施工时需对老路交通采取临时封闭措施。
5、路面施工阶段交通组织方案制定情况分析
路面施工阶段,既路基施工末期,拼宽路床、底基层、基层和面层的施工已全部展开,高速公路新加宽路基已成型。施工范围广、作业面多、各工序相互交叉,尤其是路侧护栏和立柱因施工而全部拆除,只在原路面上设置了临时交通安全设施,老路面维修罩面也需封闭进行。因此,本阶段是交通保畅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之一,也是拓宽工程施工组织较为复杂的一个阶段。
拼宽路段底基层、基层、中下面层施工时对老路交通运行基本无影响,可维持路床施工时的临时防撞隔离设施不变,仍然保持双向四车道通行。沥青上面层施工时,采用半幅通车、半幅封闭的施工方案;半幅中面层施工至老路齐平后,将车辆改道至该半幅维持双向4车道通行;然后另半幅封闭施工,待施工完成后再改道;对原半幅进行统一罩面。此方案可全程维持双向4车道通行,对运营的影响最小。
6、桥梁拆除重建施工交通安全组织方案分析
A匝道桥拆除重建交通组织彩印厂立交桥右幅老桥须进行拆除,在整座桥拆除及重建过程中,交通组织方案首先考虑对匝道进行全封闭,对于杭州至次坞下的车辆,在浦阳往杭州方向设置告示牌、引导牌,使其车辆在浦阳互通提前下走103省道至次坞,对于次坞上往金华的车辆,在次坞高速路口设置告示牌、引导牌,使其车辆走103至诸暨互通上高速。
A匝道桥梁重建设时,与拆除施工时的交通组织一致,封闭半幅交通,改另半幅双向四车道通行。
彩印厂分离右幅拆除重建施工期的交通组织方案如下:
先拼宽左幅桥,并在右幅老桥外侧新建宽度为9.5m的分离桥,老路保持双向四车道通行;
图1左幅桥拼宽
右幅分离桥建成后,将右幅车辆改道新建分离桥,保持双向四车道通行,拆除重建右幅老桥;
图2右幅桥拼宽 总 结
边通车边施工是考验施工管理水平的过程,要认真按施工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要吸取众长,努力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交通组织能力,要有良好的管理团队,相互之间要有紧密的配合和协调,更要有缜密的组织安排,这是施工内在质量和安全施工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制定工作方案范文5
关键词: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方案制定;问题及对策
前言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环境监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工作流程是: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定,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编制验收监测报告。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现在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体系,但是现场调查、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编制等工作却相对薄弱。文章就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及其前期现场调查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 存在的问题
1.1 验收材料不全面
很对企业对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不熟悉,申请验收时无法提供相应的验收材料。很对企业最多只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有的企业能够提供初步设计报告,但是里面没有详细的关于环保设施的设计内容。提供给验收监测部门的材料有限,验收监测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踏勘时,就不能准确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使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存在较大的遗漏[1]。
1.2 缺乏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之前,需要进行现场调查。而一些监测单位注重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在进行现场调查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方向,在具体工作时,难以对污染物治理情况进行有效检查[2]。
1.3 监测因子和评价标准不准确
项目监测因子主要根据项目实际生产情况,结合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确定的污染物来确定。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主要依靠环评报告、设计报告的分析结论,对项目实际生产情况没有深入了解,有时环评报告或者设计报告也会存在分析不准确的情况,最终导致验收因子不准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监测验收工作人员对每个行业的了解程度有限,深入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方面是企业有时候出于某些原因,想隐蔽一些污染物的排放。
实际工作中,存在工作人员在使用标准时忽略了新旧标准使用时间,或者没有理解标准分级的含义,导致使用不当。
2 对策分析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具有较好的作用,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现阶段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关于解决对策,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1 充分收集验收相关材料
一是环保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宣传教育,使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收集、统计项目验收中的材料,环评报告、环保设施设计报告,环境监理记录等;二是验收必须提供的材料提供全面后,再开展工作,不能盲目勉强开展工作。
2.2 制定现场调查方案
现场调查前,仔细分析业主提供的验收材料,提前做好现场调查的准工作,提高现场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有的放矢。
2.3 重视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是验收监测方案标准的基础,验收单位应该重视现场调查,从资金和时间上向现场调查工作倾斜,不熟悉的行业可以请行业专家进行指点。
2.4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个人专业技能
提高验收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一是依靠个人学习,单位强培训;二是环保部门应提高验收监测报告(方案)编制人员的准入;三是验收单位应定期组织验收监测人员学习较新的政策、标准等。
3 结束语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的制定,对于建设项目能否准确顺利的验收,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环保验收监测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监测工人人员本着实事求是、客观的工作态度,从项目实际建设情况着手,为环境保护把关。
参考文献
[1]唐松林,姚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制定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5:63-66.
[2]高际玫,杨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环境,2012,2:40-42.制定工作方案范文6
关键词:改制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改制和破产都会涉及企业档案所有权的变化及其处置问题。明确档案归属,合理处置档案,是改制和破产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关系到企业及其合作方的利益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国家的利益,甚至国家机密。因此,明确改制和破产企业各类档案的归属流向,认真做好档案处置工作,对于妥善留存原国有企业档案,避免国有档案流失具有重要作用,是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共同责任。
一、改制破产企业档案价值分析
企业档案是企业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文书档案记载着企业发展的历史;会计档案中的大量原始凭证是企业车辆过户、资产评估和法律诉讼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基建档案在企业原有职工住房的修复、资产核定等方面可提供原始数据;工程档案在市场投标、资质申报中发挥重要作用;产品档案在产品开发及用户服务等方面有较高利用价值,在生产经营工作中必不可少。根据对部分改制破产企业档案利用情况分析,其档案利用目的主要集中在编史修志、审计、债务核查、清产核资、市场投标、维护职工权益、法律诉讼等方面。
二、改制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情况
1.改制破产企业档案的接收。从对部分改制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调研情况来看,基建、设备等科技档案一般随其实体移交。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和声像档案的流向大体有如下三种情况,即向上一级企业移交、向接收企业移交、留在改制企业。
2.改制破产企业档案的鉴定。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部分改制企业自行组织鉴定工作;二是部分破产企业的档案由集团、总公司接收后,组织人员开展鉴定工作;三是部分改制破产企业的档案整体移交接收单位后,接收单位直接上架或封存,不进行鉴定。
3.改制破产企业档案的保管。改制企业由于企业还存在或有接收单位,因此档案一般保存在原企业或移交接收单位保存,保管条件较好,基本能够满足“维护档案安全”的要求。大部分破产企业的档案一般按要求移交上一级企业保管,有的集团公司专门拨出经费,改造档案库房,集中保管本系统所有破产企业的档案。但是,多数破产企业档案的保管条件不十分理想,有的只是暂存在下属企业的库房之中,有的还没有建立独立档案库房。
三、改制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问题分析
1.档案处置工作不能与企业改制破产等工作同步进行。一些企业没有将档案处置工作纳入到改制破产工作中,导致档案处置滞后于改制破产工作。特别是破产国有企业的档案处置工作,由于档案部门没有及时介入,导致企业破产后,档案只能原地封存,保管条件较差,隐患较多。
2.档案鉴定工作不能按照要求有序开展。一是对鉴定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特别是在处置文书、会计等档案时,有的改制企业不能按有关规定做好鉴定工作,一般是笼统地移交给主管部门。二是档案人员不足,没有精力开展鉴定工作。改制企业档案人员有的被分流,有的已下岗,有的虽然还在岗,但一般都安排了其他工作。主管部门接收这部分档案后,如果有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可借调或返聘有经验的档案人员开展鉴定工作,如果没有条件,基本是将档案入库后,封存管理,不再做进一步的鉴定销毁工作。三是文书档案缺乏鉴定标准,即使开展了鉴定工作,也是依据企业制定的档案保管期限表,或参考机关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3.破产企业档案处置经费不能完全得到保证。《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规定了在清算费中要列入档案处置费用,《北京市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办法》规定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档案的清理、鉴定、保管等工作所需费用,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支付,但执行时较困难,只有部分企业在经费方面给予了保障。此外,寄存在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寄存期满后档案如何处置也是企业面临的问题。
分析以上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缺乏档案意识,没有把档案工作作为企业资产重组及破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给予资金、人员支持。二是主要业务部门和档案部门人员在企业破产前已自谋出路,只有少数留守人员代管档案,应付破产清算期间的利用工作,无力开展档案鉴定等处置工作。三是破产清算费基本用于企业职工遣散,无力保证档案处置所需经费。四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难于及时介入,开展指导,导致有关文件执行不力。
四、改制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对策研究
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处置工作不能与改制破产工作同步进行、接收改制和破产企业档案困难、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必须强化档案处置工作措施,确保档案处置工作有序开展。
1.制发相关文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针对档案处置工作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改制与破产国有企业档案处置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为档案处置工作提供更加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引导。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档案处置工作的各方责任,改变档案处置工作只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家职责的看法。在国有企业档案处置方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都有监管职责,应当相互协调配合,共同监督指导破产国有企业做好档案处置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档案处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国有企业在开展改制或破产工作时,应根据需要,同步成立档案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档案处置方案,协调解决档案处置工作中需要的经费、人员等问题;同步成立档案处置工作机构,档案处置工作机构应由改制企业上级单位或资产托管机构档案人员、资产清算组织有关人员、企业档案工作负责人及档案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档案处置方案的起草以及各类档案的处置工作,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处置工作与国有企业的改制或破产工作同步进行。
三是建立改制和破产企业相关情况通报机制,国有企业的上级单位或资产托管机构,应在国有企业改制或破产前,将国有企业改制或破产的申请文件抄送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及时介入档案处置工作。
四是要建立改制和破产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审核备案制度,避免档案处置工作中的随意性和国有档案的流失。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集团、总公司档案处置方案的审核,集团、总公司档案部门负责审核下属改制和破产企业档案处置方案,并将审核通过的档案处置方案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档案处置方案未经批准、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置档案。
五是依法加强对档案处置方面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依据档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档案处置方面违法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进一步优化档案处置工作的法制环境,约束企业领导、相关部门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定,重视并做好档案处置工作,确保档案得到合理处置,安全保管及有效利用。
2.加强企业的自我监管。国有企业要依据档案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加强档案处置工作相关制度建设,形成上下衔接的档案处置工作制度体系。使档案处置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既维护企业档案的所有权、占有权和收益权,又避免档案的随意处置。
3.强化行政执法检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强化档案处置工作监督指导方面不仅要出政策,提要求,还应针对档案处置工作日益加重的新形势,适时组织对辖区内国有企业档案处置工作的执法检查,严格查处档案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确保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贯彻落实,保障档案处置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4.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将档案处置工作纳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从主渠道加强对档案处置工作的控制。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出资人,应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国有企业档案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档案处置方面同样负有重要责任。为此,建议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将档案处置工作纳入监管范围,纳入改制工作总体方案和具体执行程序,在审核改制、破产工作总体方案时,把档案处置工作作为审核内容之一,在布置、协调改制、破产工作时,应对档案处置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提出要求等等,以形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共同监管档案处置工作的良好局面。制定工作方案范文7
关键词:施工方案;工程造价;影响
在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活动具体开展之前,施工单位都必须优先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和确定环节。而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而言,却往往会同时面对两种或者是多种的施工备选方案,而且不同的备选方案之间本身在施工技术的实现难度方面具有明显差别,因而直接导致了其在工程造价成本规模水平方面的差异,为切实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经济收益水平,必须切实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方案具体形成过程中的造价水平控制,有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问题展开简要分析。
1施工方案是工程造价活动的基本依据
从应用功能角度展开分析,施工方案在为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提供技术指导路径的同时,也发挥着工程造价活动基本依据的重要角色。这里充分展现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事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和特征,以及建筑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的真实需求。因而要求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切实认知施工方案对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编制结果造成的深刻影响,并针对其基本作用的表现形式形成真切认知,从而扎实提升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的有效性,改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构成项目体系的优化水平,促进建筑工程造价工作整体层次水平的不断降低。从工作实践路径角度展开分析,施工方案设计工作过程中涉及的内容必须贯穿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全过程,并且在指涉和表达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任务内容过程中保持充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有鉴于此,施工方案势必将会成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编制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基本依据。
2施工方案包含的作业环节及技术要点
施工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技术指导文件,因而只有在施工方案的编写过程中保证其基本内容的完整性,并详细列示和叙述施工作业活动过程中涉及的全部技术环节及其相应的控制要点,保证上述信息在列示和叙述过程中的完整性,才能为工程造价编制工作人员提供系统详实的基础准备材料。造价编制工作人员在具体开展编制工作过程中,应当结合施工方案中列示的全部工程描述信息,实现对工程项目全部施工技术环节的实施方法,以及实施流程的准确了解,从而有效缩减造价编制过程中的现场调研时间,提升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的整体效能水平。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造价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编制水平的影响通常具备更为直接的表现特征。通常在预算方案的编制和设定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实际采取的施工作业方式所具备的技术特征,比如要关注驻断流施工方式与围堰布置施工方式在造价成本控制方面的客观差别等。这里要求预算编制工作者在实际接收施工方案后,必须针对施工方案实际承载的全部设计信息内容展开系统详实的解读分析,并以此确保实际编制形成的施工设计方案能够具备充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在制定和编制过程中的科学合理性,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工程造价方案编制工作的整体质量状态具备极其深刻的影响制约作用。有鉴于此,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人员必须全面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针对性的编制形成具备充分科学合理性特征的施工施工方案,借由扎实做好施工方案编制过程中的进程性质量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编制工作过程中的基础性信息支持作用,并为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编制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具备充分寄宿可靠性特征的理论指导,以及技术参数信息。而在针对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展开考量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如下项目:(1)施工方案是否顺利取得预期的施工作业效果,并在预期作业效果的取得过程中发挥积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作用。(2)施工方案中列示的技术参数数据能否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编制形成过程中,发挥其基本性的指导与应用效能。(3)实际编制形成的施工方案能够充分展现方案编制工作人员的最佳工作开展水平,这里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反映了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的关切程度。而这一事实也给我国建筑工程企业,找寻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质量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基本思路。
4结合实际开展施工方案的具体制定工作
想要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的质量水平,必须充分结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形,提升施工方案编制工作的针对性。通常情形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整体方案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子工程,而每一个子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施工作业技术规范,以及实际发挥的作用都具备明显差异,与此同时,在具体化建筑子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应用的建筑材料和应当重点关注的技术细节也具备着比较明显的差异,这里也就要求我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在具体施工方案的编制实务过程中,重点关切施工方案实际应当具备的技术项目,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业现场综合环境条件以及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流程性技术细节要求的控制和反映工作。要针对施工现场具体化地质环境技术条件,做好针对性技术处理手段的选取和应用,并在实际选取和应用针对性技术处理手段的过程中,做好造价规模控制。
5结束语
针对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问题,本文从施工方案是指导建筑工程造价活动的基本依据、施工方案中包含的施工作业环节及其技术控制要点、制定具备科学合理特征的施工方案,以及结合实际开展施工方案的具体制定工作四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作者:周毅 庄顶锋 单位: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曹进.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2(11).
[2]李振.施工方案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居业,2015(10).
[3]阮明越.浅析建设工程施工方案对造价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2013(16).制定工作方案范文8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日渐提高。结合当前档案数字化发展要求,考察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及安全性保障,提出优化数字化方案、正确选择数字化软件、制定标准、确定参数、及时检验与评估是档案数字化的质量保障,建立严格规章制度、确立网络安全保密方案、加强安防系统建设是档案数字化安全性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质量;安全性保障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7. 067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7- 0141- 03
0 前 言
档案是记录与反映原始信息的重要载体,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服务性与机要性,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未来查核校验的凭证与参考,具有极强的规范化要求。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档案数字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前档案数字化的方法主要有纸质档案的扫描、缩微拷贝片的扫描、数码相机的拍摄(包括非纸质档案)、激光三维立体扫描、音频、视频档案的数字化采集,本文结合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岗位要求,探析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及安全性保障。
1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责,既有档案管理工作岗位的一般要求,也有其行业的特定职责,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一是负责综合档案室日常业务管理工作,根据上级主管单位档案管理阶段工作目标,制定本单位档案工作任务安排。二是负责局综合档案库房及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三是负责局科技档案收集、检查、保管、统计、提供利用、鉴定销毁工作,负责变电站、小型基建工程竣工档案的管理工作。四是负责项目档案工作交底,参加档案中间检查、竣工档案内部验收。五是负责收集、整理档案利用典型实例。六是负责做好全宗卷编制及管理工作。七是负责开展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编研工作。八是负责全局各职能部门和区局档案工作指导、监督、检查、培训等。九是负责局档案评价迎检及局属各部门、各单位档案评估工作。十是统筹、协调本组相关工作。由此可见,对原始信息的收集、检查、保管、统计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而负责变电站、小型基建工程竣工等档案的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定要求。
2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即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它是为了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节上所有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档案工作的特点要求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必需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具体来说,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优化数字化方案、正确选择数字化软件、制定标准、确定参数、及时检验与评估。
2.1 优化数字化方案
数字化方案制定直接影响档案数字化的质量,档案数字化方案主要包括档案数字化策略与原则、技术路线与支持、流程重组与再造、操作方法与步骤等,优化数字化方案是档案管理数字化质量控制的首要。
2.2 正确选择数字化软件
数字化软件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因此,在选择时,要对其进行广泛调研,并结合各单位自身的特点选对软件,选择适用的数字化软件是控制档案数字化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之后的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3 制定标准、确定参数
档案数字化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制定标准和确定参数。目前,国家已经制定出了档案数字化的国家标准,电力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适用的标准。
2.4 及时检验与评估
检查、监督、验收及评估是整个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档案数据库建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它。检查的对象包括设备、人员和工作流程三个方面。监督就是要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则上报上级主管部门。验收分为粗验和细验,粗验主要由自动验收软件完成,细验就是在自动验收软件验收的基础上,分别对每个画幅进的完整性、清晰度、重页、拼页等进行检查。评估就是对整个数字化过程中,档案的扫描质量、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性、档案数字化成果的网络利用效果等进行综合测试和评价。
3 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安全保障
安全保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档案数字化的安全保密控制,就是要保障档案实体、档案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避免出现泄密问题。安全保密控制是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优先考虑的问题。数字化安全保障是指对档案数字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先分析,并依据数字化工作中人、物、环境等因素的运动规律,从技术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泄密事故的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安全保障主要包括建立严格规章制度、确立网络安全保密方案、加强安防系统建设。
3.1 建立严格规章制度
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档案中包含程度较高的信息,要保证这项工作能安全高效地进行,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通常包括:档案数字化系统及设备使用的安全保密规定,数字化加工人员选择和管理办法,数字化加工场所安全保密方案,档案数字化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参与人员身份识别管理制度,访问控制规则设置的规定,密码密钥的保密管理规定,扫描员、系统维护员、扫描质检员、系统安全员、档案保管员、值勤警卫工作职责等。
3.2 确立网络安全保密方案
首先,所有的操作必须在一个封闭的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与所有的外网物理隔断;其次,档案数字化客户端计算机及服务器必须存放安全,做到防火、防水、防震、防暴、防外来人员进行物理破坏和盗取,还要防止外界电磁场对数字化网络系统各个设备的电磁干扰,防止由于计算机、服务器及其他网络设备电磁辐射而造成的泄密事故,保证数字化加工工作在安全保密的环境中进行;最后工作人员(即直接接触档案数字化系统的人员)进入系统前必须进行身份鉴别,防止非法用户的进入。
3.3 加强安防系统建设
安防系统是安全保密的重要保障。包括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闭路(带红外)电视系统、消防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恒温恒湿空调系统等,以保证整个加工场所的安全防护。
4 结 语
伴随着时代的l展,电力工程行业在不断壮大,然而传统电力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已然难以适应,在未来发展时期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档案管理模式,档案管理数字化将是电力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秀菊.电力企业档案管理一本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制定工作方案范文9
关键词:技术方案 工程造价
1 工程造价的编制过程
在工程施工中,工程造价不仅关系到成本控制,还决定工程盈亏状况,所以我们必须对工程造价工作高度重视。在招投标阶段,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编制过程中,技术方案成为关键因素。如果我们生搬硬套的去套定额,就会造成错误套定额、漏项目、甚至实际成本价格与定额价存在较大的差距。例如,现浇桥混凝土浇筑时技术方案中人工、设备是如何配置,选择汽车泵还是吊车入仓,这些都是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编制,不能凭个人的猜想去编制单价。因此经营管理人员除了不断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和现场实践经验之外,还应对符合本工程的实际技术方案进行选择,要以技术方案作为编制单价的主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编制概预算水平的目的。
每个项目建设过程分:项目前期、项目施工、试运行三个阶段,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实际上都是围绕成本控制这条关键线路展开的。工程前期编制项目建议书应编制估算;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方案比选,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后需要编制概算;施工图阶段需要编制预算;招投标阶段需要编制招标标底价和投标报价;竣工阶段需要编制决算。每一个阶段工程造价的编制都是对工程成本控制,每一份造价成果都是经过具有专业资质的造价机构进行校核、审核、审定,不符合投资规划的项目,建设部将不予审批,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工程造价的审定除了从规划、投资、环保、用途等多个方面考虑外,就是从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控制工程成本。
2 技术方案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2.1 技术方案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中技术方案的编制首先应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法律规定及行业规范要求,施工阶段人员、设备的安全。工程质量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础,安全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因此技术方案的编审人员要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周密的计算,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并结合本公司的人员、设备配置进行编制。一个合理的技术方案应从质量、安全、经济因素进行考虑。对于技术方案的合理性我们要充分了解,并实践于工程建筑中,做好合理编制技术方案,为工程造价编制提供可靠的数据保证和理论依据。所以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技术方案合理性的重要程度,还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①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对技术方案本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方案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并发挥积极作用。
②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关系到工程造价的编制是否准确有效,关于到其中数据能否为编制工程造价所使用。
③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体现编审人员的编制水平,反映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方案的重视程度。
所以,我们要对技术方案的关键作用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要利用技术方案做好工程造价的编制工作,使工程造价尽可能完善、准确。
2.2 两种技术方案对成本的影响
2.2.1 钢筋砼现浇桥采用堆填法作为桥面支撑 某道路工程中PK10现浇桥为主干道上的立交桥长86米,高度约9米,桥面宽14米,桥梁自重约1070吨。技术人员根据桥梁工程的基础数据,依托已经浇筑的钢筋砼下部结构(包括桩基、承台、桥墩),编制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由于PK10桥梁跨度小、海拔高程低,桥的纵向宽度与路面宽度一致;本工程处于多雨雪地区,施工条件十分复杂,应选择合适季节进行大面积砼浇筑施工;工程工期较为紧张,工期的延误将导致高额的罚款。所以寻找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既能保证进度、施工安全,又能节省成本。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反复计算、论证,决定采用堆填法——利用路基填筑的河滩料堆填至现浇桥正下方,按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法分层进行推平、压实。堆填河滩料,堆填体完成后,在填筑面上浇筑一层10cm厚的砼垫层,作为桥梁上部结构的底模板,桥梁上部结构的施工与地上造桥没有任何区别,并且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过程中安全系数。待现浇桥浇筑完毕,将堆填体转运至桥梁两边的路基上再推平、压实作为永久路基。我们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借用路基填筑料进行堆填,节省了河滩料的采购、运输、装车费,仅仅增加了堆填体的开挖、转运、路基压实、10cm砼底模板等费用约70万元。因此堆填体作为桥梁上部结构支撑,这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技术方案,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不仅要从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经济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2.2.2 钢筋砼现浇桥采用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 该方案仍然以PK10现浇桥为例,采用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方案。施工中脚手架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支撑材料,在公民建施工墙体的砌筑、粉刷等一般采用脚手架作辅助工具。钢筋砼现浇桥施工中满堂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是最通用的一种施工方法。
实际工程施工中,现浇桥的施工都是采购大量方木、木板、钢管、管扣、拉条、螺栓等材料。首先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搭设后各个环节都应扣紧、撑稳,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然后利用吊装设备将模板、方木等吊入施工作业面进行底模板拼装,由于高空作业施工进度缓慢,底模板平整度难以控制;最后进行大量钢管脚手架、方木、模板的拆除。经过测算采用钢管脚手架作支撑,增加钢管(包括管扣)、底模板等费用约247万元。
因此通过两种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两种方案都是合理、可行的,从施工进度、安全、经济角度应采取‘堆填法’进行该项目的现浇桥上部结构施工。直接减少成本的投入177万元,并节省工期,为工程早日竣工奠定基础。
3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技术方案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工程造价是否准确,还关系到工程造价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工程施工成本。我们要重视技术方案的编制工作,以优化技术方案来提高工程造价的准备性。此外,要高水平的做好每一个工程的概预算工作,除了要精通定额、计价规范、当地现有的各项规费和计价规定外,还需要编制高水平的技术方案。经营管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掌握各项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方案,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为建筑行业注入新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济宁.谈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价值工程,2011(27).
[2]李玲.浅析建设单位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管理[J].价值工程,2012(05).制定工作方案范文10
论文摘要基建施工企业档案工作会随着项目的不断竣工而变得繁琐,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加之信息化建设在施工企业中的推广,促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向信息化方向迈进。本文从施工企业集团档案管理制度建设,档案人员建设、监督考核、保密措施以及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角度探讨了企业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化工作。
建设项目指建筑、安装等形成固定资产活动中,按照一个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独立组成的,在经济上统一核算、行政上有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的单位。基建施工企业档案工作会随着项目的不断竣工而变得繁琐,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加之信息化建设在施工企业中的推广,促使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向信息化方向迈进。在国家刺激内需的四万亿基建投资接近尾声之时,年初国家4万亿水利投资、万亿城轨规划、保障房建设等投资建设项目规划又相继出炉,为基建施工行业新一轮发展加足马力,也为基建施工行业档案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现在国内档案学者紧紧围绕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室周围对传统档案工作、档案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却忽视了国内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化工作。随着国家在建重大基建项目陆续完工和新项目不断开标,基建档案正在成倍的增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了数量巨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工程档案在项目竣工验收后应该做成一套套记录着项目生命力鲜活档案。大多数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是强手,然而在施工后期工程资料竣工鉴定、归档、保存、利用和销毁方面却暴露出了薄弱的一面。
国内大中型施工企业的集团管理性、业务繁忙性、部门与下属单位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对档案工作的关注力度不够,往往在需要利用档案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才想到要综合治理好档案工作。由企业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根据国家各项档案法规和标准制定本企业档案制度,在企业‘一把手’支持与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与协助下,加强档案工作各项制度的执行与监督,同时将加强档案人员的考核与提高兼职档案人员工作技能相结合,做好档案的利用与保密工作,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好本施工企业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
一、针对集团型企业下属分公司及项目比较多,实际生产活动工作量大,产生文件资料与实物档案多的特点,集团档案工作者易采取集中领导、分级保存与监督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来做好档案工作。
集团内部设置专职档案主管人员,直接上级为主管档案工作的副总经理;各分公司设一名专职档案主管负责所在公司档案工作,由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抓;各项目设兼职档案员,负责监督办理项目档案归档。集团总部设档案室,负责集团本部档案资料保存;各分公司设档案室和档案库房,档案室和档案库房的规模设计时要根据公司发展状况考虑能存放10-15年数量档案;各施工项目设临时档案室,由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项目文书档案与工程档案归档的监督和指导工作,项目竣工后档案交由分公司档案库房集中保存。建立一套集团档案主管监督指导、分公司档案管理人员密切配合、项目兼职档案人员严格执行的集团内部档案工作者网络,加速企业兼职档案工作者业务能力培养,同时,企业在发展壮大中也要不断增加档案人员数量。
二、制定一套详细的集团档案整理、分类、归档、保存、鉴定、销毁、保密制度,明确档案工作者与各部门负责资料归档相关责任人员的具体职责,做到岗有其人、人有其责,确保集团各部门及各基层单位所属部门资料、文件以及有记录价值特殊载体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能够得到顺利开展。
集团应严格参考国家《档案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国家保密法》以及地方档案局制定的档案管理办法,制定出本企业的《档案管理办法》,并将《档案管理办法》纳入企业管理手册中去。各分公司参照集团《档案管理办法》和国家相关行业档案工作规定制定出分公司以及所属项目的档案管理办法。各《档案管理办法》中应明确归档文件类型、归档范围、归档时间、文件保管期限、归档文件整理方法、销毁制度、保密制度以及归档文件所属部门责任,制定各种载体类型档案材料的归档方法、保管与定期检查措施,做好档案室及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档案保护技术要求搞好档案室以及档案库房的防虫、防腐、防高温、防光、防蛀、防盗、防尘工作。
集团应当制定《企业档案人员保密责任制》,确保档案人员认清自己的职责和工作中保密的重要性。划分明确的归档范围,提高其在日常档案工作活动中责任心,确保日常生产活动形成的具备查考价值的档案文件都能够得到有效归档;定期开展保密工作教育,提高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保密意识,确保公司商业秘密不被竞争对手窃取,机密不泄露。建立明确的保密责任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保密意识,使专兼职档案工作者有一种做不好自己的工作就有可能被做得好的员工淘汰,使得其不得不提高工作能力,为实现集团最高利益而努力。
三、购置专业信息化系统,制定企业信息化工作发展方向,搞好集团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大中型企业应当配置现代化的机房,高端的服务器和高容量移动存储设备,建立档案数字化管理制度,加强档案信息化录入人员素质培训,提高各岗位员工档案信息化水平。
从国内或者国际上的大型档案系统服务商处采购一套基于网络平台的集团版档案管理软件(也可购置具备对接功能的单机版档案管理软件),并与其签订软件维护与版权开发服务协议,确保档案系统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少许调整便能够更为合理的服务于本集团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每个单位配备一台专用于档案信息化的扫描机器,经过扫描的文件可以直接形成pdf加密格式文档。
在集团服务器机房配置一台专用于档案管理的服务器,服务器硬盘至少要达到10TB,将档案管理系统装入服务器,设好管理员帐号,做好数据库自动备份程序。给集团所有人员分配档案信息系统帐号和对应的权限,组织并做好信息系统使用前调试,用户操作培训,确保档案信息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被所有员工掌握。
在信息系统使用初级阶段,努力发现各模块存在的问题以及系统可以完善的地方,及时联系软件服务商,对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系统能够更为合理运用于本集团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要定期维护与检查,制定信息系统安全制度,防止黑客入侵。档案信息系统运行时也要制定明确的系统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录入人员职责以及录入信息的格式和数据文件类型、大小以及格式。
四、制定纸质档案与电子文件的利用制度,并监督执行,搞好档案利用工作。
档案最原始的形态就是构成记录性的介质,故在一个企业内部,形成的档案多为纸质档案,或者基于磁介质的录像带、磁带、磁盘等。纸质档案在做好电子数字化之后,按照档案整理办法进行整理、组卷、装订成册;数字化的档案上传到档案信息化系统中去。纸质档案利用时根据利用对象,档案室专职人员按照档案利用制度填写利用者信息,填报利用内容;电子档案借阅只能通过档案信息化系统利用,利用者需使用专用软件狗,只能打印不能下载(如果要下载需要办理特殊的下载利用手续),不能修改档案的原始信息,电子档案利用时,数据库自动通过软件狗识别利用者信息,系统自动记录和统计利用者操作记录。
电子文件的处理和保存应符合国家的安全保密规定,针对自然灾害、非法访问、非法操作、病毒侵害等采取与系统安全和保密等级要求的防范对策。
五、制定档案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与考核工作。
根据国家档案局相关法规规定,专职档案人员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集中的在职继续教育用以提高档案人员的档案工作素质和技能。继续教育包括国家档案协会会议,档案知识交流班等用以提高档案人员技能。企业内部应每年集中开展一次档案培训会议,由行政部经理组织,档案主管主办,邀请1-2名档案学者给施工企业专兼职档案人员讲习档案技能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考核措施,考核培训效果。
六、制定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归档工作监督制度。
制定每季度档案工作自查制度,每季度末由档案主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开展档案工作自查。有档案室和档案库房的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库房自查,并上报自查情况总结。制定不定期抽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总结抽查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及时辅导兼职档案人员改正,力争做到促使档案工作向完美方向发展。建立完善的企业档案监督制度,档案主管要坚持在公司领导支持下,认真落实档案工作监督职责。
总之,搞好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持续性、技术性,并带有管理者管理艺术性的工作。档案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中国近代档案工作起源比较晚,档案人才与西方国家相比比较薄弱。中国企业档案工作起步比较晚,现在大型国企企业、外资企业、大型民企中从事档案工作的专业人手比较少,特别是基于信息时代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者数量远远跟不上国家发展的脚步。每年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国有企业招聘中,档案专职管理人才需求数量比较大。可以说,档案工作正逐步从手工工作转化为基于信息化网络的管理技能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和平.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M].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
[2]丁海滨.档案工作空间论[J].档案学研究,2011(2):15。.制定工作方案范文11
论文关键词 案件管理工作 新刑诉法 检察机关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由于本次刑诉法修改的内容较多,从侦查程序、强制措施、审判制度、执行程序到证据制度都有所改变,同时还单独提出了四种特别程序,因此给刑事诉讼工作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影响着刑事案件的侦查、审查起诉、审查判决、刑罚执行等每一个环节,当然也影响着检察机关刚开展不久的案件管理工作。那么,刑诉法的修改对案件管理工作有哪些影响,案件管理工作又如何进行应对呢?本文就结合案件管理工作的职能对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案件管理工作的职能
案件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高检院对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的管理、上级院对下级院案件的管理、检察长对全院案件的管理、各业务部门对本部门案件的管理以及综合性业务管理部门对全院案件的管理。2003年6月,高检院针对各地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比较薄弱的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案件管理的规定》,明确了案件管理工作的几项具体内容,包括下级院向上级院报告统计资料、重大典型案件和办案情况分析,上级院指导督办下级院的办案工作,加强案例编纂、推行办案流程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办案工作考核等。在此基础上,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开始尝试案件管理工作的改革,设立专门的案件管理机构对全院所受理案件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但是各地检察机关赋予案件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并不一致,直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办公室的成立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过施行,才明确了案件管理部门是专门负责案件管理的综合性业务部门,主要承担案件管理、监督、服务、参谋职能。案件管理部门具有以下职责:
1.负责统一受理和登记本院管辖的审查逮捕案件、公诉案件,本院决定立案办理的职务犯罪侦查、民事行政申诉、形式申诉、国家赔偿案件相关部门持立案文书向案管部门登记,本院管辖的控告、举报、民事行政申诉、刑事申诉、国家赔偿请求等控申部门统一受理后抄送案管部门。
2.负责对本院管辖案件的办案程序和办案期限进行跟踪、预警和监控,案件办结后的结案审查,以及在监控过程中发现办案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或执法规范的,分别情形进行处理。
3.负责本院法律文书的监管,重点对涉及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反映案件处理结果的法律文书进行监督管理。
4.负责对本院管辖案件的涉案款物工作进行同步监督管理。
5.负责对本院业务部门办理的案件组织定期评查,对无罪案件和投诉有关业务部门办案质量问题的案件组织重点评查。
5.负责案件统计信息管理,提供统计信息查询服务。
7.负责律师和诉讼人接待、案件查询、法律援助协调等对外服务职责。
二、刑诉法的内容变化
刑诉法本次修改涉及面很广,改革力度很大,特别是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强调在打击犯罪的时候,更加注重对于人权的保障,其内容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侦查程序方面,规定了讯问录音录像制度,拘留后应当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等,这些规定有利于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
2.在强制措施方面,完善了监视居住制度和逮捕制度等,这将有利于被监视居住人和被逮捕人的人权保障。
3.在证据制度方面,完善了证据的种类,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具体解释“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建立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补偿制度等。
4.在辩护制度方面,明确了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人身份,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完善了会见制度和阅卷权等,律师辩护部分的改革将有效破解司法实践中辩护难的问题。
5.在一审程序方面,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等,这些规定有助于实现审判公正,提高审判效率。
6.在二审程序方面,明确规定二审开庭审理的情形和审理期限,改革完善了发回重审制度等。
7.在死刑复核程序方面,作了多方面完善,使死刑复核程序从行政化的内部复核程序走向适度诉讼化的程序,有利于实现权利保障和司法公正。
8.在执行程序方面,严格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和批准程序,并规定了社区矫正制度等。
9.在特别程序方面,增设四种特别程序: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公诉案件的当事人和解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对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这四种特别程序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属于填补空白的首创制度。
三、刑诉法的修改对案件管理工作的影响
由案管部门的职责及刑诉法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到,刑诉法的修改对检察机关案件管理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案件管辖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案件管理部门担负着案件的统一受理与登记工作,如《刑诉法》第二十条删除反革命案件,删除外国人犯罪案件,增加恐怖活动案件,第四十二条对辩护人犯罪案件管辖的特别规定等,就要求案管部门要及时掌握刑诉法的新规定,明确把握案件管辖的范围,把好案件入口关。
(二)办案期限的调整带来的影响
案件管理部门担负着对本院管辖案件的办案程序和办案期限进行跟踪、预警和监控的任务,《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案件管理办公室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的时间要求对办案期限进行预警提示:
(1)办案期限在七日以下的,在期限届满一日前;(2)办案期限在七日以上二十日以下的,在期限届满二日前;(3)办案期限在二十日以上二个月以下的,在期限届满三日前;(4)办案期限在二个月以上的,在期限届满七日前。办案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延长办案期限的,应当在决定当日书面告知案件管理办公室。
而刑诉法关于拘传时间的延长、监视居住与逮捕制度的完善、审判期限的完善等变化直接影响案件管理的期限预警工作,检察机关应当立即对案管平台上原有的预警期限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刑诉法施行后的案管工作需要,实现案管部门准确应用刑诉法规范执法办案工作、强化内部监督的目的。
(三)案件流程的改变带来的影响
刑诉法规定经过两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证据不足的,应当不起诉;没有犯罪事实的,应当不起诉;未成年人附条件的不起诉等案件出口的改变影响着案件管理工作的开展,案管工作人员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定才能在案件质量检查时把好关。
刑诉法新增加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程序,技术侦查审批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等流程影响着案件管理工作,案管人员只有熟悉这些流程才能做好对案件流程的监管,对办案人员的执法行为的监督。
(四)法律文书的改变带来的影响
案件管理部门负责本院法律文书的监管工作,随着刑诉法内容的改变原有的法律文书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而新增的程序需要增加新的法律文书,案件管理部门只有及时熟悉了解新的法律文书要求才能协助业务部门用好新的法律文书,做好法律文书的管理工作。
(五)证据制度的改变带来的影响
刑诉法证据方面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体解释“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证人保护制度和证人补偿制度等内容变化影响着案件管理工作。案管部门负责案件质量评查工作,新刑诉法施行后案件质量评查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达到对案件的客观、全面评价。一是要评查案件办理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理念,必须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二是要评查案件的证据收集活动是否合法以及是否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的证明是否合理、具有说服力。三是要评查对犯罪嫌疑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等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保护是否到位等。
(六)辩护制度方面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刑诉法关于法律援助、会见制度和阅卷权的规定等对案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案管部门负责律师和诉讼人接待、案件查询、法律援助协调等对外服务职责,刑诉法施行后法律援助、律师会见、阅卷等方面的工作主要由案管部门来负责,案管部门要及时熟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了解这方面工作的方式方法,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新刑诉法的贯彻落实。
四、案管部门如何应对
新刑诉法施行在即,案件管理部门怎样才能适应新刑诉法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发挥案件管理的职能作用,强化内部监督,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呢?
1.要更新理念,统一认识。为了保障新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要学习好理解好新刑诉法。新刑诉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强调在打击犯罪的时候,更加注重对于人权的保障,这种理念在指导执法人员办案过程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检察人员要更新执法理念,提高认识,树立起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证据意识、树立程序正义与诉讼效益等科学的执法理念。执法人员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刑诉法的立法宗旨、立法原意上来,树立新刑诉法的权威,增强实施新刑诉法的意识,弄清刑诉法规定发展的脉络,透彻理解新刑诉法规定的精神实质,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切实贯彻执行。
2.要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应对新刑诉法的挑战,需要加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使检察人员在掌握刑诉法条文的基础上,树立起法律监督的意识和理念,坚持法律监督者的定位,克服在执法办案和诉讼监督过程中自身的弱点,不断提高检察人员的个人素质。案管部门作为检察机关的综合性业务部门,肩负着案件管理、监督、服务、参谋的职能,相对于其他业务部门,学习领会新刑诉法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案管人员只有尽快熟悉掌握新刑诉法的内容,明确自身的职责,才能在工作中充分贯彻落实刑诉法的新规定,发挥案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制定工作方案范文12
在传统思想中,档案馆仅仅是个先来是去翻阅资料、查找文献的悠闲地点,档案馆人员的管理工作仅仅是借阅收回的单一工作。伴随当代信息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逐渐普及,人们学找到了更方便、更迅速、更简单的信息取得方式,在一定水平上让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形象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这样的状况沉重打击着档案馆工作成员的自信心,使她们不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工作意义以及本身所进行工作的作用,很难平衡自身心理。
二、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妇幼保健院单位档案内容了解不清伴随中国科技的飞速的发展,档案系统自身的含义以及外延也相应的产生改变。妇幼保健院档案的管理区域也从之前的资料档案、发展的档案等转变到目前的电子文档,及其照片档案、声音档案、数字档案以及数据档案等新型档案。因为还没有对归入档案管制的内容给予明确的规定,各妇幼保健院单位参照自己的解读以及运行“因时制宜”管制,让众多本应归入管制的档案没有归入档案管理。
(二)对妇幼保健院档案工作重要性意识不够觉得档案工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不能在单位获得重视,工作量比较大,萎靡不前,只是位于你上交我接受、你不移交我也不进行管理,有事做事、没事带着的情况,大多数档案资料仅仅处于长久存放的情况,不能按时整理归位,更不能去说利用资料了;一部分的机构负责人只是为了自身工作的便利,文档资料不按照要求准时归档、移交,更有甚者把档案归自己所有,给档案的保管、寻找以及运用带来巨大的难度。
(三)妇幼保健院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少档案的专业人才团队在理论知识、学历水平、专业知识等方面有很大差别,跟社会发展需求悬殊是当下中国档案专业人才团队的普遍状况。一些档案部门是随意可以向里放人的处所,但专业毕业生却不多。调查显示,我国出名档案学培育基地教育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确实从事专业职位的数量并不多,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走向一些金融公司证券部门或政府等。还有一部分现在在档案馆就职的,也怀有“有时机就走”的想法,毕业生就职的分流也越演越烈。
三、改善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改革开放到现在,党及政府有关机构特别重视档案的管制工作,先后了许多部政策用来改善档案管制工作法制化是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要做好档案管制工作就必须要依法治理,达成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档案管制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类型的多样化特色决定了档案管制方法要继续改革,只有坚定与时俱进,才能适宜新形势,创立档案管制工作的新局面。万象更新的形势对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水平、知识水平及管理操纵能力等地方都说明了新的要求。档案事业的拓展必须坚持按依法治理的道路。唯有实现档案管制的制度化,档案管制工作才能施展原有的作用。为了增强对档案的管制和搜集、整理工作,更方便地保护和使用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就此产生。
(二)确立改革的路线,使妇幼保健院档案管制工作可以持续发展只有经过改革,才可以给平稳、连续、和谐地运行理清阻碍、逃脱困境,才可以帮助人的潜力发挥提出最广阔的平台。中国正在施行的一场关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变革的成功将给我国社会的可持续运行供应可信赖的保证。档案管制工作身为社会大团体中的一个子部分,是所有社会团体的首要组成环节。因此,档案管制工作的可持续运行一定要改革,换句话说改革就是档案管制工作可持续运行的促进力。
(三)实施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秩序和方法首先,全面调查案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实现档案管制度化、标准化的首要工作。另外平常的档案管理部门由于历年来没有进行彻底的调查,还有移交部门规定管理期限不准确,都存在一些重复或者没有参考价值的案卷,因此,第一步要除去一些无用的案卷才能杜绝今后实施数字管理时发生重合和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重新整理文件,实现文件制度化。将一些文件过多、内容杂乱的文件进行再次整理。整理案卷的原则是最大努力的把一些互相存在相关联信息的案卷整理在一起。在整理文卷的过程中要把一些没有页码、没有案卷目录、无文卷题目或题目不清晰的文卷要重新整理、补全并保证所有文案更加规范。整理文案不仅使馆藏文案优化,还可以更加科学的保管文件,并且还能提高实行数字管制档案后的有效利用的效率。
四、总结}
组工干部是从事党的组织工作的主体,是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从事干部选拔管理工作的党员干部。作为组工干部,既光荣神圣,又责任重大。要当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首先就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作用。(一)党的组织工作、组织部门及组工干部的基本概念研究组工干部的职责和作用,必须首先弄的组织工作、组织部门及组工干部的基本概念。党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和组织建设工作的统称。干部工作包括干部的培训和选拔、干部的管理和考察、干部的调配和任免、老干部工作和干部审查工作等等。组织建设工作包括发展党员、教育管理党员、党的各级组织的建设、党风党纪的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健全,以及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思想工作、组织工作方面出现的各种新问题的研究、解决等等。干部工作和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交叉,相互包含。党的组织建设工作中有干部问题,干部工作也离不开组织建设。党的组织部门是党委在组织工作方面的参谋助手和办事机构,包括中共中央组织部、地方党委组织部和党的各级基层委员会组织部门。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进行工作。上级党委组织部门经同级党委授权,在有关方针政策问题上,可以对下级党委组织部门提出决定性和指示性意见。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有责任对下级党委组织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帮助。组工干部是指在党委组织部门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党委组织部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担负着管好党的干部和党员,发展巩固党的组织,调配好领导班子,提高党的战斗力,从组织上保证党的政治路线胜利实现等重要任务。组工干部对这些任务的实现,负有重要责任。(二)组工干部的地位党的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组工干部的基本任务是抓好党的各级组织的建立健全和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一特定的职责任务,决定了组工干部的重要地位。1、组工干部是党的政治路线的直接执行者政治路线决定组织路线,组织路线保证政治路线的实现。列宁曾经深刻指出,在正确的路线提出以后,在对问题作出正确的决定以后,事情成败就取决于组织工作,取决于正确地挑选人才,取决于检查决议的执行情况。还说:"显然,如果没有人员的任命和调动,任何政治也就无法体现。因此,任何组织问题都有政治意义"。同志也曾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正确的政治路线,必须靠党的各级组织、干部和党员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贯彻落实。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专门从事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工作的组工干部,起着重要作用。组工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需要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去宣传、教育、组织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真正使党制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同群众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只有正确的政治路线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这条路线再正确也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坚强的党组织和得力的干部去调动和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的积极性不可能持续长久。因此,要提高党的各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而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就需要组工干部做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鼓励和组织工作。没有一支坚强有力、忠于党的事业的组织干部队伍去抓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再好的路线方针政策也会落空。组工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监督者和检查者。党的政治路线是全党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监督、检查党组织和党员是否坚持、贯彻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定地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的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应尽的职责。离开这种监督和检查,党的政治路线在执行过程中就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2.组工干部对实现党的领导举足轻重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党的坚强的组织保证,没有党的组织工作为提供这种坚强组织保证所创造的一切条件,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组工干部对实现党的领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通过抓好党的组织设置,建立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以及设在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的党委、党组,形成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并按照党章规定,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或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渗透到各个层次、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二是通过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理顺党内关系和党政职能关系,保证党和国家政令畅通,保证党对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文化生活及各项事业的领导。三是通过培养、选拔、任用干部,配备和调整各级领导班子,并抓好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保证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权真正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具有实际领导能力和真才实学的人手里,从而使各级领导班子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指挥部。四是通过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可以说,组织工作、组工干部对于实现党的领导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3.组工干部是实施新的"伟大工程"的骨干力量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伟大的、创造性的事业。我们党要团结带领群众进行这一伟大的创造性事业,就必须聚精会神地抓好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要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关键在于提高党的战斗力,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坚持这一条,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巨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去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中,组织战线担负着两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一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抓好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这两项工作抓得如何,对于能不能有效地提高党的战斗力,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关系重大,影响重大。大量事实表明,哪里的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能够很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素质良好,那里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就蓬勃发展,成绩卓著。反之,哪里的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队伍、领导班子素质不高,问题较多,那里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就必然受到影响,困难重重。因此,人们总是把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同国家的繁荣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对组织战线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作为在组织战线工作的同志,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做出新贡献。综上所述,组工干部在党的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组工干部队伍,是搞好党的建设,促进党的各级组织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力量。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需要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组工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广大组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认识组工干部在党的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组工干部队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组工干部的主要职责和基本任务1.主要职责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同级党委领导下从事党的组织工作。工作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组工干部,尽管职务不同,具体业务工作各异,但其主要职责与本部门的职责是一致的。(1)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指示、决议,调查研究有关党的组织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提出实施党的组织路线的具体措施,经党委审查批准后,认真贯彻执行。(2)检查督促下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组织生活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向同级党委作出报告。(3)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改革干部制度,搞好干部管理和考察了解,合理调配和使用干部,根据党的事业的需要培训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4)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需要,在中央和各级党委领导下,调整、配备、建设各级领导班子;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和领导干部工作,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搞好干部交流,使领导班子精干、高效,富有战斗力。(5)根据中央的有关规定,搞好干部的离退休工作,协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离休、退休干部的管理、安置和照顾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6)认真搞好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和整顿,搞好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不断提高党员质量和党组织的战斗力。(7)认真落实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搞好干部审查工作。(8)负责干部统计和党员统计;管好干部档案和文书档案;按照有关规定,管理和使用好党费。(9)受理党员、干部申诉,做好党员、干部的来信来访工作。(10)配合党的纪委检查部门,搞好端正党风的工作。各级组织部门的干部要按照上述主要职现,忠于职守,公道正派,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2、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工作基本任务,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和总任务决定的。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使我们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从组织上保证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按照这一总的要求,组工干部所承担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五项:(1)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制度建设包含着广泛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说,有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生活制度。具体划分,包括党的领导机构的选举制度和任期制,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对国家政权机关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制度,党的组织制度,党、干部管理制度,党内善调查统计制度,党的纪委检查制度,向上级请示报告制度,向党员及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制度等等。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积极而健康地发扬党内民主,逐步健全党内民主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党规党法,使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度化,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具有健全制度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党。(2)积极稳妥地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干部制度是干部管理的行为规范和工作准则,是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实现干部队伍"四化"的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干部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干部工作方面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如缺乏法制化、制度化、配套的干部管理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干部缺乏科学的分类管理,条块分割,用脱节,人才滞流;在许多单位,干部管理、使用方面的不正之风,裙带关系以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只能上不能下,只能进不能出,或只能出不能进,只能官不能民"等现象还十分严重。一些实干苦干、德才突出的干部得不到应有的使用和奖励,而一些政绩平庸但有"后台"、进入"关系网"的干部却能不断升迁甚至平步青云。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直接影响党的形象,影响国家的前途,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改革不合理的干部制度,建立和完善新的科学的干部制度,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迫切要求,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3)建设一支"四化"干部队伍,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完成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一支政治方向端正,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和身体素质好的干部队伍,建设好各级领导班子。这是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职责和首要任务,是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干部"四化"方针,是党中央根据新时期政治路线的需要,在认真总结党的干部工作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充分体现了我党长期以来坚持的德才兼备的原则,又鲜明地体现了新时期干部工作的特殊要求。建设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队伍,重点是要从各级领导班子"化"起。各级领导班子是干部队伍的核心,领导班子落实了"四化",就可以带动和促进整个干部队伍的"四化"进程。要制定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标准,努力实现班子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注意年龄上的梯次配备,业务专长上的科学搭配,知识智能上的互补相济,气质性格上的刚柔协调以及干部在来源和分布上的广泛性,尤其要配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的主要负责人。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重要的在于抓好干部的培养训练。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干部的具体要求,拟制可行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确定教育培训内容和标准,采取院校与在职、长与短相结合的多种培训形式,建立和完善干部培训的基本制度,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人才和专门人才。(4)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党员素质。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和党的领导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直接关系着党员的素质,关系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应当肯定,我们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任何敌对势力也搞不垮的。全国绝大多数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好的。但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素质方面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组织不健全,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能对党员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导致党组织的作用软弱无力。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政治上不强,党性观念差。在思想上,有些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革命意志衰退,个人主义膨胀,"一切向钱看",甚至目无党纪国法,腐化堕落,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情况表明,如果我们不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迅速有效地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党就无法经得起严峻的考验,就难以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5)加强组织工作的理论研究,促进组织工作的科学化。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党的组织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不仅需要在实践中拿出办法,也需要在理论上加以回答。在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实现的过程中,组织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左"的或右的思想干扰,要清除其影响,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加强理论的研究,要提高组织人事工作的管理水平,实现组织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必须加强组织工作理论研究。目前,党的组织工作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很多人忙于大量的具体事务,缺乏调查研究的理论思考,不能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实施有力地指导。因此,搞好组织工作理论研究,应当成为今后组织工作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四)组工干部的作用组工干部的作用,是由组织部门的功能所决定的。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是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组织部门作为具体负责党的组织工作的业务部门,其服务职能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一是在组织工作方面直接为党委服务;二是为广大干部、党员服务,人称"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三是通过完成组织工作任务,直接间接地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2.参谋功能组织部门需要经常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对所管辖的党组织、党员和干部的情况比较了解,对上级有关组织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规定比较熟悉。因此,在组织工作方面有较大的发言权。组织部门应按照党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要求,及时向党委提出调整所属领导班子、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建议,提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规划,培养、使用干部的措施和方案等,给党委当好参谋。3.执行功能组织部门是在党委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工作的业务部门,党委是组织工作的决策和领导机构,组织、干部部门是执行机构。凡党的建设和干部工作的重大问题,一旦经党委讨论决定后,组织部门要认真、坚决执行,不能自作主张,另搞一套。4.管理功能组织部门是协助党委管理党组织、党员和干部的职能部门。组织部门要根据党中央和本级党委的指示与意图,加强对党的组织成分、组织形式、组织制度的管理,加强对干部的;"进"、"训"、"升"、"调"、"出"、"退"、"离"的管理,负责有关计划、政策规定、文件的起草及统计、登记等具体管理工作。5.指导功能组织部门在组织工作方面有检查指导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级组织部门对所属单位党组织建设的指导;二是各级组织部门对所属单位整个干部工作的计划指导与政策指导;三是上级组织部门对下级组织部门的具体业务指导。6.监督功能组织部门的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检查、监督各级党组织和党委是否认真遵守党纲、党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制度,是否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否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干部工作的各项指示是否得到落实等。组织部门的上述功能,决定了组工干部在组织工作的实践中要发挥七个作用:1.指导作用党的组织工作对下级党委、基层党组织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上级党委的指示和决议、民主集中制方面;对广大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对所属组织部门在履行组织工作职能、提高组织干部的素质方面;对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作方面,都具有指导作用。党的组织工作的指导作用是通过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在同级党委领导下,经过广大组工干部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这种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指示决议,调查研究,提出实施党的组织路线的具体措施,经党委审查批准后认真贯彻执行;二是检查督促下级党委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和组织生活制度,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向同级党委作出报告;三是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改革干部制度,搞好干部管理;四是搞好党员教育和党员管理,做好党的发展工作,不断提高党员质量;五是搞好党的基层组织的整顿和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六是通过各级党的组织,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对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实行统一领导。2.保证作用党的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并确保党的政治任务的完成,这是党的组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证明,正确的政治路线还要由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在有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并且确定了相应的组织路线以后,党的组织工作发挥着关键性的保证作用。党的组织工作的保证作用是通过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来实现的。这种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新时期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二是坚持党的领导还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对党的领导体制、组织形式、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而领导制度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实行党政职能分开;党内生活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的领导的方式、方法的改革是不搞政治运动,而靠经常性工作和制度建设;党的宣传工作、干部工作、纪检工作的改革,主要是转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观点和作法,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3.管理作用党的组织工作对党组织、群众组织和政治工作机构等具有重要的管理功能。组织工作根据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依据党的章程和管理原则、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管理形式等,通过管理活动,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组织工作的管理作用是通过党的制度建设来实现的,这种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党的民主制度建设,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党的集体领导制度,坚持报告工作制度等。二是干部管理制度建设依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建立健全严格的民主选拔干部制度、干部考核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干部离退休制度等。三是党员管理制度建设,健全发展党员制度、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奖惩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四是依据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的职能作用,对群众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4.监督作用监督作用是党的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组织工作的监督,既包括对党的工作和自身建设的监督,也包括对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的监督。党的组织工作的监督作用是通过党的监督机制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一是党内监督,包括组织对个人的监督,党员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党委成员的互相监督。二是党外监督,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法律的监督、监察机关与检查机关的监督,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信访监督等。5.调控作用调控作用是党的组织工作在组织内外交流、联系、传递信息中,对各种人员、各个部门、各种组织环节进行科学调控,以充分发挥整体效能,实现组织目标的功能。党的组织工作是通过各级党组织、组织部门和群众组织有机联系而综合起作用的,要发挥他们的最佳效能,就必须进行充分调控。党内外的各种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要消除不平衡、不适应的因素,使各组织机构和各项工作保持有序的运转状态,就必须进行有效调控。调控是党的组织工作重要的职能之一。党的组织工作的调控作用,是通过党政机关收集、传递、处理、利用、反馈信息工作来实现的。党政信息工作的指导原则是: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报道情况,既报喜,又报忧,坚持信息性、准确性;把握信息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进行科学分析论证,找出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选择适用对路的信息,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党政信息的主要作用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信息为依据,正确地制定政策;以信息为基础,正确地指导机关工作,进行科学管理F沟通各级党政机关和部门的联系。6.凝聚作用凝聚作用是指党的组织工作按照一定宗旨、原则和形式,把无产阶级先进分子组织起来,形成革命的中坚,团结、组织和率领群众为实现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奋斗。各级党组织、群众团体和工作部门之所以能够步调一致,上下统一,成为有战斗力的集体,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靠组织工作的这种团结凝聚作用。党的组织工作的这种凝聚作用是通过党的组织建设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通过党的组织工作确立组织目标,增强全体党员的吸引力;通过组织工作把各级党的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增强党员和群众的向心力;通过党组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和解决各种矛盾,消除各种内耗因素,增强各种组织之间的内聚力。7.决策作用不论是党的建设还是党的工作,都离不开组织领导。而组织领导的形式对于各级班子来讲,主要表现为决策,保证党组织决策的正确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职能。对于组织部门来讲,执行党委的决定以及对本部门的重大问题都需要决策.决策是党的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党的组织工作的决策作用是通过党的组织工作者和组织部门的参谋、智囊机构来实现的。这种决策作用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需要情况明。既要吃透"上情",掌握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及时、准确领会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和具体政策的有机联系、内在要求;又要吃透"下情",掌握了解政策贯彻的主体情况和政策实施的客观环境,并占有大量真实而详尽的材料,能够为决策过程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二是需要充分论证、评估、权衡比较,从而使决策具有科学性、可信性、可行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队的参谋部是干什么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