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JDG无畏契约战队选择的A980Pro电竞无线鼠标排行榜前十名在续航方面有何优势,能否满足长时间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2019-07-05 16:32:13
22点赞
22收藏
95评论
大家好,我是黄昏百分百,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骨伽 COUGAR 的RGB鼠标线夹的晒单。先说一下我是怎么了解到骨伽这个牌子的,之前在考虑装一台小钢炮,所以研究了诸如银欣小乌鸦3之类的MITX机箱,在群里面吹水的时候,有一位大佬跟我提到了骨伽QBX这款机箱,个人感觉设计的很棒,所以就记住了骨伽这个牌子。后来了解了下,COUGAR是美洲狮的意思。可能是为了和美加狮这个牌子区分开,所以采用了音译,也就是骨伽,个人感觉这个音译挺形象的,正如QBX那硬朗的外观。这次618,我打算给自己的桌面设备进行一次升级,作为一个爱玩游戏的男生,自己一直有着一个RGB的梦想,然而一直因为经济原因与时间原因而无法实现,现在终于决定快刀斩乱麻,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满足自己的梦想。于是就有了这次添置设备的计划。对于鼠标线架来说,他的功能是防止鼠标线材与其他线材缠绕在一起,从而造成操作上的失误,同时大量降低桌面与线材的摩擦力,提升用户体验。好了,废话不再多说,我们开车吧。外包装与开箱▲包装采用黑色主色调,正面中心处是产品的照片,左上角是骨伽的品牌LOGO,右上角标明了RGB标识和USB HUB的标识。▲包装背面则是详细的介绍,包括RGB的几种灯效以及左右各一个USB接口。▲两个侧面则是骨伽与BUNKER RGB的标识▲鼠标线夹的设计比较简单,分别是主体支架本体以及USB线材▲线材采用Micro USB接口设计。▲再来看支架本体,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到支架上走线用的凹槽。▲另外,支架的下部是RGB灯条以及用于切换灯效的按钮。▲背面是Micro USB接口,数据与供电都是从这里走。电压电流分别是5V 210mA, 另外不出意外的是Made in China的。▲再看一下走线角度。▲仔细看一下USB接口,接口工整牢固,应该不会因为插拔而松动。▲看下底座,上面有贴纸保护,撕掉贴纸之后才是真空吸盘。▲撕掉贴纸,看一下真空吸盘,据说这玩意是骨伽家的专利技术,吸力超大,其他品牌包括雷蛇以及败家之眼的耳机架与鼠标架的吸力与骨伽相比都难以望其项背。▲再试试支架的弹性,弯了弯,感觉很Q,回弹很有手感,这样看还是不错的。灯效既然是RGB鼠标线夹,肯定要说说灯效,首先是3种动态灯效▲跑马灯特效▲渐变呼吸灯1▲渐变呼吸灯2然后是其他的各个颜色的效果。▲以及其他的单色灯效。桌上正装照说了这么多,还是上桌面,实际使用看看。▲将鼠标线用力夹在凹槽里。▲正装定型照传输速度既然这个线夹带带有USB HUB功能,那么我们肯定要试试其传输速度。测试的方法是将闪迪家的中端U盘金士顿DT100 插在鼠标线架的USB HUB上,然后通过Disk Benchmark测试其速度。▲结果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读取35M/s写入19M/s,应该是USB 2.0 HUB口峰值左右了,不过在USB 2.0的HUB中算是不错的,给鼠标键盘用,或者给U盘传些小文件,都是足够的。总结这个体验与SSD对电脑性能的提升类似,如果没用的时候体会不到,用了之后根本回不去。不同鼠标的线材都会在桌子上有摩擦,所以即使鼠标线材再好,依旧会有被束缚的感觉,单从操作上难以与无线鼠标相比,而骨伽 BUNKER 鼠标线架能够将鼠标线架在空中,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摩擦力,让用户可以同时体验到有线鼠标的低延迟与类似无线鼠标的无束缚,体验别提有多好了,不过,东西虽然好,但是还是要讨论下优缺点。优点黑科技的真空吸盘,吸力真心稳如狗材料不错,手感很好,也不易损坏对鼠标的操作体验提升极大体积不大,不吃空间不足首先说既然是RGB的鼠标线架,只支持固定的几种灯效,又不能够通过软件自定义颜色或与其他设备同步灯效,是第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毕竟很多人买同一个品牌的东西,就是为了方便同步灯效。另外,放在桌面上的USB HUB应该是离手最近的USB接口了,只是USB 2.0的传输速度有些可惜,希望在未来的产品上,能够换用USB 3.0的规格。文中提及商品: COUGAR骨伽鼠标线夹理线器固线夹绕线器鼠标线固线器强力真空吸盘119元天猫精选去购买
}

2016-07-26 19:41:42
61点赞
187收藏
76评论
文章头图用自己的办公环境镇楼吧。——估计会有同事逛张大妈,求看到后低调这篇文章已经憋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整理出来:——一方面,一直都想酝酿一个系列,讲自己关于人体工程学办公上的心路历程(其实就是瞎折腾)。恰好自己最近一直在折腾轨迹球,就从轨迹球说起,未来是否有机会再去写键盘、一直写下去,就随缘吧。——另一方面,估计不少爱折腾的童鞋们手上都留有微软的轨迹球,也许也有这个修理的需求,我就整理一下放出来吧。本篇分为四大部分(按照我的强迫症风格,肯定要在左侧加上大纲...)第一部分,关于我个人的折腾历程第二部分,关于人体工程学的思考第三部分,手上轨迹球简单比较第四部分,微软轨迹球修理PS:照片部分是用的魅蓝3拍的(在单位不好高调,手机微距也稍微好一点),部分是用XE1+XF1855拍的(在家高调也是悲剧,后面详说)。OK,正文Let's go!第一部分,关于我个人的折腾历程这部分真心是血泪史。概括起来,就是学校连续熬夜+不正确的电脑姿势=风湿性关节炎+腕管综合征+一直伴随的肩颈问题。所以当我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设备的时候,就开始折腾人体工程学了。显示器:14寸笔记本显示器——AOC 22寸显示器——DELL 2407+APPLE 23寸显示器(一直用到现在,搬家数次,舍不得扔)键盘:笔记本键盘——DELL 8115——cherry 11800(各种mod)——各种机械键盘,例如poker,race,FC660M等——cherry 11800——gh60——ergodox——留下最后三个自己焊接GH60,还专门写了个帖子(那个时候真是闲啊)。轨迹球:thinkpad 小红点——罗技木星——肯辛通 expertmouse——罗技木星——微软食指鲨——微软拇指鲨——肯辛通 slimblade——留下最后四个概括起来,就是大显示器+自定义布局、键位的机械键盘+轨迹球。目前办公环境就是封面的样子。中间的本体就是ERGODOX了,这个键盘当时只有在MASSDROP上团购的,但是自己实在懒得等,同时担心手艺不行,最后买的淘宝DIY版本,用的无刻键帽+11800键帽(个人实在太喜欢这套键帽,PBT都用着打油了)。关于ERGODOX的介绍,推荐有兴趣的同志看几篇文章,介绍的非常详细。最近国内好像也有很多开始制作ERGODOX套件了,应该慢慢能够推广起来吧。国外也有ERGODOX EZ,可以翻墙看看。——mc鲁迅,发表在CHH上的文章(小编说我引用太多,列个度娘的搜索吧)。ergodox_百度搜索www.baidu.com左边是当年为了设计软件买的3D鼠标(全称Sandio 3D Game O2),至今觉得内部空间都是个迷,5个按键+3个4轴方向键,一共17个微动。现在已经沦落为我配合罗技木星的滚轮+中键了。右边就是用了7年、换过N次微动的罗技木星,还有微软的食指鲨。之前偶尔会用普通鼠标,所以把GH60当时送 鼠标垫放下在下面了。第二部分,关于人体工程学的思考那么问题来了,研究半天,到底人体工程学是啥呢?作为一个喜欢引用的少年,先引几篇别人在人体工程学上探索的文章——pelikan在CHH上发表的,《人体工学系列 I:机械键盘Kinesis Advantage Contoured Keyboard》——YEAGER YU在engadget上发表的,《谈谈Kinesis,以及Freestyle人体工学键盘的设计》结合我的使用心得,个人觉得包括几点:1、首先肯定是坐姿。包括了显示器高度、键盘高度、座位、靠背、脚踏等,这个有很多介绍文章了,在此不具体介绍了,大家自行搜索吧。图片来源网络2、键盘主键区距离鼠标不宜太宽,87键位,甚至60键位最好。当然,如果你鼠标是用左手,请跳过这一点。——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键盘使用还是60键位部分、进行文字输入,偶尔会用小键盘输入数字(当然,其实密码是可以直接用主键区的)。所以POKER、RACE之类的键盘,如果不玩游戏,其实够用的。——当然也会有小键盘放在左边的左撇子键盘,例如这个DSI的。图片来源网络3、键盘主键区能够形成角度,这样手腕、肩部的压力会小,所以就有了上面文章中的微软、ergodox、kinesis、Truly Ergonomic等分体式键盘。——用一张视频截图来表达,我这种天生肩宽、五大三粗的汉子没日没夜用普通键盘的感受。图片来源网络——KINESIS自家做了挺多很有意思的视频,需要科学上网,youtube上。——最近发现国内除了做DIY的Ergodox之外,也有了很多类似的、有意思的产品,可以去淘宝看看。(个人没用过,所以不做评论)。分体式 键盘_淘宝搜索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s.taobao.com4、键位的布局要充分考虑功能键,利用起强壮的大拇指(应该比食指和中指强壮吧, )——一般键盘是将功能键放在主键区的左边和右边、用小指头来按,同时让两个强壮的大拇指只是用来按空格键(暴殄天物啊)。回忆起当年用到抽搐的小指头,惨。——这个问题可以用自定义键位解决,也可以利用起大拇指、增加键位,例如Ergodox、Kinesis advantage。比如我自己定义的Ergodox键位,基本就是把常用功能键都定义到了左手位上,下次准备再折腾第2层、把数字键也定义过去。自己定义的Ergodox键位5、键位的布局可以考虑直上直下式。传统的错开式,当年只是为了打字机不卡键,推广开来大家就习惯、也难以改变了。但是指头难道不是直上直下最舒服么?为啥要斜着呢?图片来源网络说了半天感觉都成卖键盘的了,还没进入主题。下面就先来说说手上的这些轨迹球吧。第三部分,手上轨迹球简单比较目前手上只剩下4个轨迹球了,罗技木星、微软拇指鲨、微软食指鲨、肯辛通slimblade。本来还有肯辛通的expertmouse,但是某天脑袋一热、看着满桌的轨迹球,就给狠心卖掉了。然后就是手上目前所剩的轨迹球“阅兵照”了。(我也搞不懂为啥这张照片这么小)然后来一张从旧到新的轨迹球一览吧。来个球体大小对比吧,球体大小的话:肯辛通slimblade>微软食指鲨>罗技木星>微软拇指鲨。再来遛个球~之前也已经有值友介绍过一些轨迹球的信息,回归鼠标初心:多款轨迹球鼠标综合使用评测大对比由于科技发展、审美及应用场景需要,现在鼠标的外形往往越做越酷炫。尤其是电竞领域,各种炫彩背光、LED呼吸灯、自由组装模块、电镀磨砂皮革...10646132MOXEW然后轨迹球的相关信息、性能,也都可以问度娘、淘宝等,不过作为一个爱引用的少年、我还是推荐一个网站(需要科学上网)。Trackball Mouse ReviewsRead trackball mouse reviews and find the best rollerball mouse for your needs. Compare track ball brands models and leave your own comments.www.trackballmouse.org 上面的信息大概是这样的(请叫我出墙来的搬运工)我想,我今天就简单谈谈使用感受,PO点上手的照片吧。1)罗技木星这个已经用了7、8年了,目前是我用的最为顺手的轨迹球和鼠标(没有之一)——罗技强悍的驱动软件,保证了加速度的使用、高分辨率下同样精准定位;——虽然按键不多(4个)、没有滚轮,但是可以模拟中键,模拟滚轮(但是某些软件中无法模拟,据我所知的有ARCGIS)。用的是Marble Mouse Scroll,强烈推荐!即使是别的轨迹球也很好用。——外形很舒适。鼠标本体很纤长,手掌可以托在上面、甚至不需要腕托。较小的球体,满足了快速移动和定位(看个人需求了,如果要求精准、小范围移动,那么大球更加合适——这个就类似大卡车和小轿车在马路上,加速启动和制动必然存在差异)。——木星的支撑点一共是3个,目测是塑料的,我用了这么多年也有了不少磨损,但还是很顺滑,稍微用力球体就会滚动近一圈。罗技比较聪明的是,没有像微软那样弄了好几个防止球体滚出的凸起,而是在咬合处稍微收拢了一点,这样球体即使要滚出、也是往上跑出一点距离之后被卡住,不会出现像微软轨迹球那样支撑点磨损一点就会和凸起处有摩擦的情况了。——再来一张上手的照片,右边是正常使用,左边是当我用marble mouse scroll进行模拟滚轮的时候的姿势。我是习惯了这样,其实用大拇指指关节也可以压住那个小按键。2、微软食指鲨这款鼠标已经停产,美亚上还有全新的,但是价格坑爹(600多美元),国内淘宝上只有二手、估计就是YLJ了。从人体工程学、还有按键设置上,微软的食指鲨的确设计上很优秀,搞不懂为啥后来微软就没再生产了。现在宜丽客也有一款类似的,为啥我没买,后面会详细说。就是这款宜丽客(ELECOM)无线轨迹球鼠标 日本游戏人体工程学 黑色8键节省空间,减少使用者手腕的疲劳,有效缓解鼠标手。¥339京东查看百科详情——我买的就是淘宝上的YLJ,不过是换了好几次(邮费出了不少,最后人家老板都不愿意卖给我了,也是给醉了 )。最后换下来总算是成色比较不错、球体基本无划痕,但是就是支撑点磨损、滚动很涩,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修理篇。——微软的轨迹球,都是插上电后能够亮红光,这一点还是挺骚气的。——微软鼠标整体偏大,我的手掌也算是不小、只能刚刚一握,那种一手握满的充盈感,啧啧啧。——从后面来看,手掌是斜着的,这个姿势与立式鼠标算是相同原理吧,的确会舒服不少。多彩(Delux)M618 立·健 垂直竖握立式健康鼠标 人体工程学鼠标 黑灰有线¥99京东——这货好是好,就是支撑点容易磨损,磨损了就会和上面的凸起摩擦、摩擦、摩擦。下图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金属支撑点,还有3个在面上的3个凸起、在下图中间左侧的一个小凸起。3、微软拇指鲨这个鼠标其实就是为了买来验证我不适合用拇指轨迹球的,同时也发现支撑点磨损算是微软的通病,就也给修理了。——如果有大量大范围移动的同志,我还是建议用食指轨迹球。原因么,比较长(这一点不用我说吧),同时关节多、灵活(拇指只有2节,你可以比划下用哪个手指画圈比较大)。——如果你只是日常上上网,希望能够缓解一下鼠标手的话,拇指轨迹球其实也够用,而且上手的难度要低不少。(但是我想想拇指每天还要在平板、手机上滑来滑去的,替它感到累)。4、肯辛通Slimblade这款轨迹球在张大妈上也有不少介绍的了,我就不多介绍了。——个人感觉比expert mouse 好用,因为可以直接用球体翻页。但是,按键太硬、而且有点响,回头给换了;还有那个翻页的哒哒声,在单位里面用实在有点**。——由于不像expert mouse、按键是独立部分,这个上盖是一体的,所以能够按得动的部分就是中间这块,所以整个手必须悬空,有点痛苦。就是这两个我手指指的部分。——肯辛通的轨迹球系列,基本都不会出现凸起来防止轨迹球掉出,所以基本无法便携,但好处是不容易出现涩涩的感觉。OK,算是碎碎叨叨把四个轨迹球介绍完了,下面说正题吧。第四部分,微软轨迹球修理由于微软食指鲨一直折腾换货,中间就又收了个微软拇指鲨,验证出自己的确不适合拇指轨迹球。发现微软轨迹球的通病,就是金属支撑点会磨损(挺诡异,金属的磨损似乎比塑料的严重),然后又因为有防滑出的凸起,很容易产生摩擦、球体滚动就会涩。当时发现这个问题后,同时发现淘宝上的货基本都存在磨损,本来是准备退掉的。后来在YOUTUBE上看到一个日本人修理微软食指鲨的视频,就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需要的东西:1、能够钻孔的工具。比如经常上张大妈的琢美电磨,我平时不爱做手工,根据视频中那位日本哥们最后放弃用小手钻的经历,就去淘宝买了个35元包邮的小电钻。然后钻头尺寸我推荐0.5mm和1mm的,微软拇指鲨适合用0.5mm的,微软食指鲨适合用1mm的,后面会介绍。2、2mm的氮化硅陶瓷球。淘宝上一搜索一堆。注意尺寸,我当时觉得拇指鲨的支撑点看着比较小,还买了1.5mm的,最后都用2mm的就行。3、一套螺丝刀。爱折腾的值友们你们肯定不缺的。微软拇指鲨的修理先是修理的拇指鲨,但是后面钻孔的时候无心拍照,所以只有拆解了。原理大概就是:把支撑壳拆出来——用电钻把金属球顶出来——把陶瓷球按进去。——这里电钻钻头用0.5mm就行,因为拇指鲨的支撑壳比较薄,然后特别讨厌的是每个支撑点下面还有部分加强块、所以钻的话只能斜着钻进去,这个就只能自己摸索了。——先要把底部的橡胶贴撕掉。——拆解后的底座与上壳——分解开就是介个样子——然后这是换好陶瓷球的样子(黑色的小球),具体钻孔可以见后面。微软食指鲨的修理原理还是那样,不过中间出了几个小插曲:——一开始我是用0.5mm的钻头的,后来发现这货的支撑壳要厚许多,一不小心钻头就断了;换上1mm的钻头还是钻不出金属球(没有拇指鲨一钻就通的快感),最后还是用螺丝刀顶出来的;——中间手指一不小心就把小红灯的排线给弄断了,最后还是用电烙铁给焊上,这一点给微软差评、设计的太紧凑。全部拆开的样子可以清楚看到微动支撑壳的小红灯这就是我一开始准备用的0.5mm钻头,后来就夭折了。换上1mm的钻头,粗了果然好用了。小球都被钻出来后的样子,再把陶瓷球给顶进去。换好的样子——需要说一下的是,即使换上了陶瓷球,还是会容易出现与凸起摩擦的情况,所以我最后索性就把凸起都给打磨了。微软这个方式真心觉得**。附上youtube上别人换的视频吧,我给上传到土豆上面去了(不知道会不会被禁掉,大家自己去看吧)。最后,还是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轨迹球产品面世吧,至少就不用这么去寻找多少年前的老产品、然后MOD让其能用。键盘发展史从普通机械键盘,到量产化的薄膜键盘,再到机械键盘的流行,让人不禁期待轨迹球也有这么重新兴旺的一天吧。且行且珍惜了。最后的最后,就是自己在家吭哧吭哧的给轨迹球拍照的时候,LD出现、说了一句:“你这么多轨迹球啊”。我秒懂。估计拇指鲨就准备出掉吧,然后未来食指鲨闲置久了也估计会出掉。突然觉得这么折腾,真的就只剩折腾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竞无线鼠标排行榜前十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