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到平潭至台湾大桥最新消息什么时候开工?

发布时间:2020-01-13 来源:闽南网
作者:王凤山 林霞 张哲昊 分享:
隆冬时节,平潭处处热潮涌动。驱车行驶在这片开放开发的热土上,满是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的新景色:京台高速公路平潭上岛段主线完成沥青铺设,不久后将打通“第二通道”;近期又一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28亿元;华侨城竹屿湾文旅综合体项目首开区征迁工作基本完成,将打造成国际旅游岛“引爆点”……
一组数据印证了平潭实施“八大工程”,推进开放开发迈上新台阶、渐成新格局:2019年,平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17%;进出口总额95.4亿元,同比增长61.6%。回眸刚刚过去的一年,平潭实施“八大工程”,全区上下勠力同心、奋勇攻坚、硕果累累——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两岸融合走深走实,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国际旅游岛加快建设,城市品质日益提升,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千年一遇”发展良机时不待我,实验区只争朝夕加油干,奋力推进“一岛两窗三区”建设。“今年,平潭要不断深化拓展‘八大工程’,以更加坚定的斗争意志‘爬坡过坎’,以更加坚实的斗争本领‘弯道超车’,以更加坚韧的斗争艺术‘拔丁抽楔’,以更加坚毅的斗争原则‘立木取信’,发扬顽强的‘斗争精神’,营造深化‘八大工程’的强大气势与内生动能。”实验区党工委书记陈善光发出了新一轮动员令。
把舵定向 创新引领发展
实验区稳中向好的经济现状,得益于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去年8月底,金井、海坛、君山、苏平等4个片区管理局党委成立;去年12月底,平潭新组建的15个区属事业单位全部挂牌。这标志着实验区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本轮机构改革将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
机构改革释放新动力,群众感受最真切。短短3个月时间,苏平片区下放19项便民服务审批权限机制,把乡镇事务无缝衔接到片区工作中,群众享受到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结”。“只要把材料交到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统一收集材料即可,机构改革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近日,在苏平片区苏澳镇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吴正梅顺利办理了城乡困难居民临时救助申请,这样感慨说。
实验区贯彻“大综合”原则,积极探索构建职能明晰、特色鲜明、综合扁平、运行顺畅的实验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实验区划分为金井、海坛、君山、苏平4个片区,并将除学校、医院、执法机构、片区乡镇所属事业单位之外的122个事业单位精简整合为15个。
这是2019年平潭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坚持把对标一流、奋力争先作为目标取向的生动诠释。实验区改革瞄准难点,建设高效政府、增强群众有感度、激发各类人才创业热情、扩大自贸平台流量,去年新推出60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17项。
在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一企一证”改革试点大幅精简前置审批,进一步破解“准入不准营”问题。平潭台品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灯兴在一个窗口同步完成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信息变更,对新举措频频点赞:“此前我申请过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耗费了一周时间,此次办理变更信息,一上午就办完了。”
一年来,从率先试行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到创新企业名称争议解决机制;从试点平台总部经济个体户集群注册,到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修复机制……实验区落实、落细更多扶持举措,越来越多的企业卸下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
一年来,实验区实施“评定分离”改革,建立线上、线下中介服务超市,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运作模式和监管机制;建成了“多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实施联合踏勘制、审批承诺制、用地净地交易制、项目专员制……在优化和提升项目落地服务上下足功夫。
优质的营商环境为平潭抱来一个又一个“金娃娃”。9月,平潭与华侨城华南集团就竹屿湾文旅综合体项目签约,打造集滨海旅游、科技创意、生态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文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50亿元;9月,中冶二十局、福建省建工集团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签约,投资南北街历史文化街区项目,计划投资84亿元;总投资80亿元的平潭海峡恋岛项目2020年开建,将打造一个集文化探秘、自然探索、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提质增效 产业迈步登高
“八大工程”助推实验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
近日,腾讯云以1亿元的价格中标平潭国际旅游岛智慧文旅项目,将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打造全域旅游数字化平台,实现“安心游、省心游、放心游”。
“该项目将推动平潭数字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助力实验区探索数字经济领域创新与实践,加快打造智能、健康、便利的平潭全域旅游生态。”平潭智慧岛服务管理中心大数据处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平潭蓝”这张旅游名片更加响亮。数据显示,去年平潭接待游客58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平潭坚持招大商、招好商,引进华侨城集团、世茂集团、佳源集团,打造竹屿湾欢乐南岛、大练海峡恋岛、南寨山开发等文旅综合项目,还获评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国家森林城市,国际旅游岛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刚刚发布的2020年平潭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平潭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6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97.6%。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总部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跨境电商、海运快件进出口高速增长”。
细数2019年的“经济成绩单”,平潭产业发展质量可圈可点——
影视产业平稳起步。重点打造“利亚湾”“台湾风情”“电影世界”三个主题片区,115家影视机构入驻平潭;新兴产业加快培育。腾讯智慧旅游、豚首互娱等数字企业落地;传统优势产业加速回归。新增建筑业企业206家、航运企业19家,累计签约岚商项目65个、总投资额476亿元;全年减税降费超过5.5亿元;128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7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海峡公铁大桥加快铺轨、长平高速(平潭段)全线贯通……
平潭还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包括总部经济、航运、远洋捕捞、跨境电商、影视产业、产业人才等20多项产业扶持政策,专设产业奖补窗口,对全区奖补资金实行“一口受理、一表申请、一章审批、一次兑付”,为企业发展“减负”。
面对经济环境新变化、新挑战,今年平潭提出深化经济发展产业培育工程,引导主导产业强链条、壮集群,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着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实验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努力当好“店小二”,加快形成以旅游文化康体、物流贸易、总部经济和集成电路、科技产业孵化器服务企业等为主的新兴产业链,让企业在岚投资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行稳致远 走向深度融合
推动岚台融合走深走实,是对台综合实验区的初心与使命。
2日,在平潭金井港区3号泊位,高速滚装货船“台北快轮”缓缓停靠,船上满载着释迦、柳丁橙等货值约201万元的台湾农渔产品,产品除在平潭台湾农渔产品交易市场销售外,还将销往长三角地区。
平潭金井港区是国家一类口岸,基础条件好、口岸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空间大。2019年,平潭实现与台湾北部、中部、南部港口客运货运航线全覆盖。平潭海关还创新通关便利化服务措施,打通影响通关效率的堵点、痛点,岚台货物直航衍生效益凸显,跨境电商、海运快件、国际邮件等特色产业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平潭跨境电商进出口货值在一年内破15亿元。2019年,平潭跨境电商保税进出口区1051.8万票、同比增长129%,货值9.3亿余元、同比增长63%;跨境电商直购出口出区26万票、货值约6亿元。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去年,实验区累计进口农渔产品增长2.6倍,对台贸易额突破50亿元,增长约60%;来岚直航客运人数超18万人次,增长26.7%,其中台胞占比超过60%。
去年,平潭精准实施“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工程”“对台工作十件实事”,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桥头堡”,制定惠及台胞“36条”措施、7条鼓励台胞来岚就业创业实施细则等,推动落实台胞同等待遇。
就在去年11月底,首批5位台湾居民在平潭领到大陆职称证书。台胞经采认获得职称证书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可被聘任为相应职务,根据所聘职务提升相应工资待遇,还可向实验区申请人才奖补待遇。台胞王珮琪直言,这是台胞到大陆发展的一块“敲门砖”。
平潭在扶持台胞创业就业方面从未停止探索,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扩大对台执业资质和行业标准采认,直接采信95小项台湾职业资格,受理并发放采信证明539本;成立平潭台胞台企服务中心,“一站式”受理8大类157项涉台高频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累计咨询及受理业务量近1.6万件;常态化开展“台湾青年平潭创业就业引领计划”,仅去年就有2114名台湾青年来岚实习实训。
“安心工作、快乐生活”是在岚台胞的真实写照。平潭破题启动台胞社区建设,项目一期预计打造4栋住宅楼、1栋商业配套楼,以及设备安装、绿化等配套设施工程,总投资约4.12亿元,目前已正式开工。平潭还实施台湾创业园、澳前台湾小镇“腾笼换鸟”,腾挪清退不符合园区定位的企业商户137家,并引进专业运营团队,为台胞来岚投资兴业提供更大、更广的空间。
如今,在岚注册台资企业近1100家,越来越多的台胞来此创业就业。来自台湾高雄的林珈锋自去年底顺利入职平潭先锋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担任管理顾问后,逐渐成为一名“新平潭人”。他说,平潭发展迅猛,是一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台青在此大有可为,他很愿意长期在岚发展,与实验区共成长。
新的一年,为台胞谋福祉、落实台胞同等待遇,平潭诚意拳拳。“平潭将继续深化两岸同胞共同家园工程,积极探索两岸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新路径,不断开创两岸融合发展新局面。”2020年平潭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语铿锵有力。
}
        货车从停靠在平潭金井港的“台北快轮”上装卸货物(资料图)  ■融媒体记者 林舒玲 陈菁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澎湃向前。  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第21次登上平潭岛,来到平潭海峡高速客运码头,在旅检大楼察看检验检疫和海关、边检设施,并登上“海峡号”了解两岸海上直航航线运营情况。  两岸要应通尽通。实验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紧抓住“千年一遇”的发展机遇,致力两岸通道建设和航线培育。“海峡号”“丽娜轮”直航台中、台北,“台北快轮”“鲁丰”集装箱货轮等航班常态化运行,京台高速公路已修到平潭……平潭正逐步构筑起造福两岸同胞的“黄金通道”。  两岸人往来心相通  平潭海峡高速客运码头是平潭投用的第一个对台客运码头。2011年11月30日,“海峡号”从这里出发,首航台中,两岸间最快捷、最经济的海上航线——平潭-台中航线正式开辟。2014年11月1日,准备回台湾的台商薛清德在这里遇到了来岚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与他进行了三分钟对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薛清德记忆犹新。  “当时,我主动上前跟总书记打招呼,向总书记问好,跟他汇报,我是平潭的一名快乐创业者。总书记知道我在平潭的事业发展得很好后,还嘱托我,回到台湾的时候要跟台湾的家人、朋友们分享。”薛清德说。  在平潭,有许多像薛清德这样的快乐创业者。因为“海峡号”的开通,他们可以便捷地往返于平潭和台湾,创业探亲两不误。近年来,实验区不断完善岚台客运航线,在“海峡号”的基础上新增“丽娜轮”参与运输。  “2014年,‘丽娜轮’从平潭首航台北,两岸海上直航双线对开,航线更加密集。2019年7月,平潭-高雄客滚航线顺利首航,平潭实现了台湾北、中、南客滚航线全覆盖。”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总工程师郑剑峰表示,“海峡号”“丽娜轮”的开行,让两岸之间的海上通行时间缩短到3小时,两岸民众间的商务往来、探亲访友更加便捷。  数据显示,岚台客运航线开通10年以来,对台旅客运输量从2012年的10.6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9万人次。截至疫情发生前的2020年2月,航线累计运送旅客99.39万人次,其中台胞44.3万人次,占比44.5%。  两岸货运高效运输  黄花鱼、冻鲍鱼、液晶面板……近日,一批货品从省外各个地市运到平潭金井口岸,搭乘“台北快轮”到达台湾。与此同时,“鲁丰”集装箱货轮也正在开行,运载一般贸易和跨境电商商品前往台北港。在疫情防控期间,岚台物流航线以“坚挺”的运作为两岸物流贸易注入活力。  2017年起,两岸货运航线迎来了蓬勃发展。2017年12月,“台北快轮”首航台北港,海峡两岸间成本最低、通关最便捷、交货最准时的货运滚装航线正式在平潭开启。2019年1月,在平潭-台北航线常态化运营的基础上,平潭开通了到高雄的货运航线,福建到高雄的货运时间从之前的两至三天缩短至9小时,大大提高了两岸物流的畅通性,为台湾的农渔产品输出提供了新的通道。  近年来,对台货运直航船舶“台北快轮”也逐渐成为口岸品牌,其进出口货量由2018年的5845个标箱到2019年的18898个标箱,再到2021年的39006标箱,一路飙升。  2021年10月11日,“华航3”加盟靠泊平潭港,每周增设平潭-台北航次;2021年11月25日,以平潭为母港的集装箱货轮“鲁丰轮”正式加入岚台货运集装箱直航航线。两艘集装箱货轮的加入,配合“台北快轮”稳定的航次,以组合拳的运力投入,极大地解决了平潭港对外集装箱“一舱难求、一柜难求”的发展瓶颈,也为平潭物流贸易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目前平潭已实现至台湾北中南部也就是台北、台中、高雄,以及金门、马祖货运航线的全覆盖。”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运管处副处长潘蕾说,目前,实验区已开通对台货滚航线2条(平潭-台北、平潭-高雄),对台集装箱航线3条(平潭-台北、平潭-台中、平潭-高雄)。其中“台北快轮”运营平潭-台北航线,一周运营3个航班,“鲁丰轮”运营平潭-台北-(台中)-平潭航线,一周运营3个航班;“华航3”运营平潭-台北航线,一周运营1个航班。  台海通道纳入规划  “坐上那动车去台湾,就在那2035年,去看看那外婆澎湖湾,还有那脚印两对半……坐上那动车去北京,日夜思念啊在心中,去看看那天安门上太阳升,还有那雄伟的万里长城……”前段时间,一首《2035去台湾》歌曲火爆网络,引起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我希望未来台胞可以从台湾乘坐动车来到平潭,然后直接到北京看长城、看故宫。当然我也很希望大陆的同胞们,可以从平潭直接到台湾去,看看美丽的日月潭跟阿里山。”薛清德说。  自实验区成立以来,交通建设一直是平潭建设规划的重要一环,其中就包括两岸通道规划。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实验区共对外规划高速公路5条,包括海峡第一通道(渔平高速)、海峡第二通道(长平高速)、海峡第三通道(平清公路)、海峡第四通道(平莆高速)、海峡第五通道(台海通道)。  “海峡第五通道目前已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根据2021年印发的《福建省交通强国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也被纳入福建省‘三纵六横两联’综合运输大通道规划。”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基建处处长李桂明说。  2020年,海峡第二通道建成通车,其中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分公路桥和铁路桥两部分,是新建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合福铁路的延伸、京台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实验区建设海峡第五通道奠定了基础。  “2000年,我第一次来到平潭,经飞机、轮船一路换乘,前后花了14个小时;‘海峡号’‘丽娜轮’开通后,这一时间缩短到了三个小时;非常期待台海通道的建成,到时候只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往返两岸了。”薛清德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潭至台湾大桥最新消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