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宵恶魔圈1.9攻略略 要唐太宗难度的。

魏征&魏征简介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妥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魏征的明君暗君之别,创业守成之辨
&& “为君之道”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治国,魏徵也深深明白这一点。他总是适时地利用太宗的一些发问,来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不仅解决了太宗的疑难,也达到了规劝的目的。这也是魏徵的聪明之处。
  贞观元年(627),太宗刚刚即位,对于为君还充满了疑惑。有一天他问魏徵:“爱卿,你说何为明君,何为暗君?”
  魏徵听到此问,心中一动,这不正是自己想提醒皇上的话吗。他从容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主如果能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就可称得上是一位明君,但要是只相信一个人的说法,那就不可避免是昏聩的君王了。昔日尧经常咨询下民的意见,所以有苗的恶行他才能了解;而舜善于听取四面八方的声音,故共、鲧、欢兜这些奸臣都不能蒙蔽他的视听。反之,秦二世只相信赵高,最终导致亡国;梁武帝任用朱异一人,才引发侯景之乱;隋炀帝偏听虞世基之言,天下大乱而不自知。这都是反面的例子。所以人君应该兼听广纳,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而不会受到一两个大臣的蒙蔽啊。”
  太宗点头称善,说:“若不是因为有了爱卿,朕听不到这样的话啊!”
  君主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也同样是儒家治国理念中非常重要的内容。魏徵继承了这种思想,并通过太宗运用到了贞观政治中去。魏徵提出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个原则在贞观前期的决策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坚持,太宗遇事经常会与朝臣们广泛地讨论。而这也是贞观政治风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贞观十二年(638),有一次大宴群臣,太宗又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说说,是创业难啊还是守成难呢?”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回答说:“隋末天下大乱,群雄竞起。陛下身经百战,历经重重危险,才打下今日江山,这么说来自然是创业更难。”
  魏徵回答说:“帝王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是天下大乱。乱世方显英雄本色,也才能获得百姓的拥戴。而得天下之后,渐渐有了骄逸之心,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断滥用民力,最终导致国家衰亡。以此而言,守成更难啊。”
  太宗总结说:“玄龄当初跟朕打天下,出生入死,备尝艰苦,所以觉得创业难。魏徵与朕一起治理天下,担心朕生出骄逸之心,把国家引向危亡之地,所以觉得守成更难。现在创业时期的困难已经成为往事了,守业的艰辛,朕跟大家一起谨慎面对吧。”
  群臣都贺:“陛下能这样想,真是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啊!”
  而贞观十五年(641),太宗再次提出守天下难易的问题,魏徵说:“守业很难啊。”太宗反问:“只要任用贤能之人,虚心接受进谏,不就可以了。为何说很难呢?”魏徵进一步作了发挥,说:“看看自古而来的帝王,在忧患危险的时候,往往能够任贤受谏。但到了天下安乐之时,必定会懈怠,这样日积月累,问题渐渐出现,最终导致国家危亡。这也就是居安思危的道理所在。天下安宁还能心怀忧惧,岂不是很难吗?”
  其实,创业与守成,打天下与治天下,是历史上经常被讨论的有关君道政体的一个重要话题。辩证地看,创业与守成同样是艰难的。创业时期的出生入死,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等到战胜了所有的敌手建立了新政权之后,从艰苦的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似乎还有想想都后怕的感慨。正如太宗所说,房玄龄经历过战争的艰苦,九死而后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但是,在新政权建立起来之后,如果还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变得骄傲自满,放纵自己的欲望,不再关心人民疾苦,就会引起新的社会矛盾,导致政权的衰亡。魏徵认为,打天下还存在着“天授人与”的机遇,只要顺应时势人心,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而治天下就必须始终保持谨慎的头脑,不能对个人的欲望有丝毫的放纵,这才是最难的。
  其实魏徵也是经历过隋末动乱的,只不过在太宗掌权以前,没有跟随他夺取皇位而已。说他不懂得创业的艰难,这是不可能的。但魏徵的政治修养令他比房玄龄更明白这个时候应该关注的是守成、是治国。当然也是因为魏徵没有创业的功劳可居,没有那方面的发言权罢了。
关于魏徵的几个小故事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河北巨鹿)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一)&&&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  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二)&&&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三)&&&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四)&&&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 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唐太宗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佳注释。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历史人物、唐朝、功臣、元勋、官宦
&参考资料:&1.新华网《魏征学术研究渐入佳境》 &2.人民网《晋州发现魏征故里的权威论证》 &3.瓦岗军师 千古谋臣--大唐名相魏征
&4.上下五千年
&贡献者:jay鹏、培勤、 ql_1977、探索公子、wanmengsu、 564783、我很含韵儿、ghost0634、dhzyr62、sghguyh、 陕西愣娃聪明咧、 zhangxuxin8765、景观美、lifeall42、丹枫飞云、无尽的爱纪念、李维清1、memsky、天外laike、雪云·月、wepass、wws1180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元宵节、长孙皇后、唐太宗、西游记、田汉、石家庄、谏太宗十思疏、文德皇后、秦王李世民、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名录、凌烟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二十四史、鲍国安、领导风格、贾静雯、魏、新城公主、褚遂良、门神年画、隋书、虞世南、昭陵、九成宫碑、怀、薛万均 更多&&& &
相关标签/搜索李世民英明神武,却为什么安市失利,未能一举消灭高句丽?李世民英明神武,却为什么安市失利,未能一举消灭高句丽?晨之论史百家号一 征讨高句丽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率大军十万,水陆两路出发,攻打高勾丽,声称“为中国报子弟之仇”。这是因为隋朝三征高丽,损伤人马上百万之巨,得意忘形的高句丽把战死在高句丽的数万中国士兵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筑成“京观”,还将大批俘虏扣押奴役,“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这让高句丽和中国百姓结下了血海深仇,后来得知唐军再次攻打高句丽的消息,甚至有人要以私装从军,说“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到唐朝,隋末耗损的国力渐渐恢复,李世民又打起了高句丽的主意,他说:“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当时的高句丽,国土包括今天的朝鲜和中国、韩国的一部分,人口接近大唐的五分之一,实力雄厚。李世民觉得当时的唐朝君明臣贤,名将俱在,不如趁这个机会灭了高句丽,让子孙后代省点力气。否则万一旦世君臣昏庸,再攻打高勾丽就不容易了。开战后,唐军一路凯歌,进展顺利。公元645年六月,唐军主力在相继拿下盖牟、卑沙、辽东白岩等城之后顺利到达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下。之后唐军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大败高句丽派来的援军15万人,斩首两万多级,缴获马五万匹、牛5万头、铁甲1万领。高勾丽援军除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外,全军覆没。消息传来,高句丽举国震惊,不少守将弃城逃走,数百里没有人烟。唐军士气高涨,统帅部兴奋之余,决定挥兵攻取安市,啃一啃这个预料中很难啃的骨头,来场“硬碰硬”的较量。这样一来,就放弃了之前先攻打建安城,切断安市响应的战术构想,也未接受名将李道宗提出的率精兵五千乘虚直捣高句丽首都平壤的战略构思。为了一泄历代攒下的仇恨,唐太宗李世民与统帅李勣一改往日仁儒之风,不仅将高句丽各部首领3500人迁往中原,还将三千名被俘士兵于城外坑杀,并决定攻破安市实行屠城,要坑杀全城男女老幼。安市人闻知,全力支援守城士卒,军民合心,决心与城共存亡,于是一场硬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二 安市失利由于解决了高勾丽援军,唐军四面合围,精锐轮番出动,猛攻安市,安市军民则在城主杨万春率领下拼死守城。唐军用冲车炮石摧毁城楼,城中守军则立木栅随时堵塞并修复被毁之处。每一个险恶处双方士卒们都轮番拼杀,一天内反复争夺六七次。一天天过去,唐军损失惨重,却进展不大。之后唐军采纳了江夏王李道宗的计策:在城东南筑土山,逐渐进逼,以便杀中城中。这样一来,战争便进入了相持阶段。唐军日夜不停修筑土成山,城中军民则不断增高城墙的高度,来抵消土山的增长。李世民亲自动手堆土,引得唐军士气高昂,纷纷出动进行工程作业。数十天后,土山顶部终于高出城墙几丈,不料山顶实然坍塌,压崩城墙,由于唐军驻守山顶的果毅都尉傅伏爱擅离职守,高丽守军趁机派出人马,冲出被压倒的城墙缺口,夺占土山。李道宗闻讯,动精兵连续三昼夜对猛攻土山,但最终无功而返。当时季节已近深秋,当地变冷较早、草枯水冻、士马难耐、粮食将尽,所以李世民终于下令班师还朝。回师前李世民在城下盛装列兵炫耀武力,安市城主登城作揖,双方都有点惺惺相惜之感。李世民赞扬他善于守城,派人送给他一百匹缣,用来激励国家的忠臣,之后遂带兵还朝。此次李世民带兵讨伐高句丽,斩首敌军四万馀级,先后拿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等十几座城池,将七万户居民迁入国内,缴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以及大量其他装备。唐军损失战士近两千人,战马则由于寒冷损失殆尽。单就战损比看,战果远远大于损失,唐军可谓大获全胜。但是,李世民对此并不满意,这是因为没拿下安市,并进达到铲除高句丽的目的。三 失利原因那么,唐军为什么没能打下安市呢?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心骄气傲,顿兵坚城,战略有误。《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结果唐军因前期军事顺利,特别是转战打援一战,以三万兵马打得高句丽15万援军全军覆没,这让统兵将领心高气傲,非打安市不可,犯了兵家之忌。历史证明,即使是再有名的统帅,如果违背战争规律都会撞得头破血流。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数万兵马进攻只有一千多兵马驻守的坚城陈仓,云梯、冲车、地道,靡计不施,结果为郝昭所阻,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1259年初,蒙古大汗蒙哥在合州(今重庆合川区)攻打钓鱼城,数月不能攻克,为宋军的矢石击中身死;明天启六年(1626)初,清太祖努尔哈赤亲统八旗军约六万人(号称十三万)攻明,受阻在宁远城下,伤亡甚重,被迫撤军,努尔哈赤悒郁疽发,当年八月病卒。这些战例都证明了冷兵器时代坚城难克,顿兵其下的危害,李世民攻安市失利不过是这一规律的再次演绎。与之相反,司马懿平辽平时,避开敌军重点防守的辽水,直插燕王的首都襄平(今辽宁辽阳),一举平定辽东;燕王朱棣造反四年,屡次受阻坚城,最后他绕开济南和徐州,直袭首都南京,终于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第二,报仇心切,杀俘屠城,为渊驱鱼。唐军出征,向来恩威并施,号称仁义之师。然而安市一战,唐军报仇心切,屠杀战俘之举,坚定了安市守城士兵的守城决心;战后屠城之称,更是吓得安市百姓争相帮助守城,唯恐失败后殃及池鱼,这极大地增加了攻城的难度。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安市城坚,再加上内部团结,拿下他就变得异常艰难。历史上楚霸王项羽就因为屡次屠城,惹得烽烟四起,对齐地久攻不下,被刘邦偷袭了国都彭城,后来他听从了外黄少年的劝告,放弃屠城,外黄城以东一直到睢阳的十多座城池,都不战而降,归属了楚霸王。第三,以短击长,顾虑中枢,后勤不足。唐军擅长野战,高句丽擅长守城。唐军放弃野战,转而攻城,正所谓以短击长。出征前李世民特意召来郑元璹,向他询问注意事项。这位曾经跟随隋炀帝出征过高句丽的退休官员,特意提醒李世民高句丽善于守城及粮运困难的两大难点。(“辽东道远,粮运艰阻;东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但李世民并未予以高度重视,最终果然失利在这两个方面。攻打安市失利,唐军退回内地之后,李世民请教唐朝最厉害的军事家李靖说:&吾以天下之众,困于蕞尔之夷,何也?&。李靖虽因年老多病并未出征,但仍密切关注着前线战事,听太宗询问,便委婉地回答说:&此道宗所解。&(李道宗曾献计:&高丽倾国以抗王师,平壤之守必弱,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李靖咎太宗不能用道宗之策,导致安市失利。但唐军放弃李道宗的奇计,也是有原因的:首先,皇帝亲征,必须持重,以确保中央安全。此次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军事统帅为李勣,他用兵向来谨慎。李世民评价唐朝的三位著名军事统帅时说李勣统兵不能大胜亦不大败;如今皇帝在侧,李勣用兵便更为持重。(&当今名将,唯李绩、道宗、万彻三人。李绩、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即大败。&)李世民本亦反对强攻安市(上之克白岩也,谓李世绩曰:&吾闻安市城险而兵精,其城主材勇,莫离支之乱,城守不服,莫离支击之不能下,因而与之。建安兵弱而粮少,若出其不意,攻之必克。公可先攻建安,建安下,则安市在吾腹中,此兵法所谓'城有所不攻'者也。&),但被李勣以后勤安全为由所阻(对曰:&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吾军粮皆在辽东;今逾安市而攻建安,若贼断吾 运道,将若之何?不如先攻安市,安市下,则鼓行而取建安耳。&)最终李世民尊重了李勣攻打安市的意见(上曰:&以公为将,安得不用公策。勿误吾事!&世勣遂攻安市。)无独有偶,直取平壤灭高句丽的建议,也被高句丽降将向李世民提出过(“今高丽十余万众,望旗沮溃,国人胆破,乌骨城耨萨老耄,不能坚守,移兵临之,朝至夕克。其余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群臣及李世民本来都赞同这个意见(群臣亦言:&张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丽凶惧,并力拔乌骨城,渡鸭绿水,直取平壤,在此举矣。&上将从之……),但长孙无忌以“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的政治正确为由,阻止了这个建议,最终将战争推向了持久化。(上将从之,独长孙无忌以为:&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上乃止。)那么运动战变成攻坚战,又变为持久战,最后不得不因粮草不继退兵,其责任是否全怪李勣与长孙无忌的阻止呢?不是的,其实这也与李世民晚年为帝已久,求稳心理渐占上风,不再敢像当年作秦王那样那于挺身犯险、出奇制胜。这正如王夫之所说:“太宗自克白岩,将舍安市不攻,径取建安,策之善者也,而世勣不从。高延寿、高惠真请拔乌骨城,收其资粮,鼓行以攻平壤,而长孙无忌不可。乃以困于安市城下,而狼狈班师。夫世勣、无忌岂不知困守坚城之无益,而阻挠奇计,太宗自策既审,且喜闻二高之言,而终听二将以迁延,何也?唯天子亲将,胜败所系者重,世勣、无忌不敢以万乘尝试,太宗亦自顾而不能忘豫且之戒也。……固无系于安危之大数,世勣、无忌亦何惮而次且哉?”其次,后勤不足,准备不够充分。鉴于隋朝重兵征高句丽大败,导致民怨沸腾最终亡国的历史教训。李世民此次出兵,所带兵将并不多,带有一举灭高句丽的侥幸心理,并且后勤物资并不充分 。十万左右的部队,还有四万是水军。陆路分李道宗五千骑兵奇袭高句丽首都平壤,唐军并无十足把握。兵少计险,后勤不足,所以这个计划并未采纳。这和诸葛亮拒绝采用魏延率兵五千沿子午谷进军奇袭长安的道理有类似之处。第四,城坚天寒,敌方善守,内部团结。首先,安市是一座坚城,这本在唐军预料之中。城主因与高句丽执政盖苏文敌对,被盖苏文征讨,但最终也未能打下安市,只得和解。再加上唐军不耐当地寒冷的天气,战争拖延之后,唐军战马受冻等原因损失十之七八,最后只得撤退。(“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其次,安市军民团结,增加了攻打的难度。在古代,由于科技不发达,所以攻坚战向来艰难,所以有“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一说。以诸葛亮之智,攻打郝昭据守的陈仓,冲车、地道等法齐上,也未拿下,幸得因粮草不足而撤退的途中设伏斩杀了敌方追来的大将王双,掩盖了此战的失利。李世民此战则反过来,先是设伏大胜,再接着攻坚失利,未免有虎头蛇尾之感。四 战役总结第一,就战略而言,此次进攻放弃了奇袭平壤,打成持久战,即注定灭不了高句丽。由于气候、地理等原因,隋唐军队攻打辽东的有利时机只有二三月到六七月,这短短的四五个月时间(陈寅恪说:“中国东北方冀辽之间其雨季在旧历六七月间,而旧历八九月至二三月又为寒冻之时期。故以关中远距离之武力而欲制服高丽攻取辽东之地,必在冻期已过雨季未临之短时间获得全胜而后可”),若再减去出师和班师所的耗费,能用于进攻时间只会更短。所以,一旦坚城难克,很容易大败亏输。隋文帝派兵攻高句丽时,雨季难行、粮草不足,又遇疫病,水路遇大风,船多沉没,结果30万大军死亡十之八九(“值水潦,馈运不继,军中乏食,复遇疾疫……遭风,船多飘没……师还,死者什八九。”);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不利,大军渡过辽河时,有30万5千军人,等到返回辽东城时,只剩下2700人,物资军械也丢失殆尽。(“初,九军渡辽,凡三十万五千,及还至辽东城,唯二千七百人,资储器械巨万计,失亡荡尽。”)因此隋朝的兵部尚书段文振就灭高句丽问题上献策:“夷狄多诈,深须防拟,口陈降款,毋宜遽受。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若倾其本根,馀城自克;如不时定,脱遇秋霖,深为 艰阻,兵粮既竭,强敌在前,靺鞨出后,迟疑不决,非上策也。”由于种种原因,李世民顿兵安市达三月之久,这就决定了此次进攻灭不了高句丽。第二,就战术而言,唐军的安市攻坚战不能胜利,与后勤缺陷关系密切,否则必然攻克。在消灭高句丽援军之后,安市已经是孤城一座。虽然杨万春善于守城,但是如果围城日久,城中粮草不足,最终必然崩溃。但是,天寒加雨季来临,造成的不足必须撤军。如果后勤充分,能御天寒,再坚持一段时间,唐军必胜。毕竟安市守军只守不出,对唐军已构不成野战的威胁,直至李世民迁徙人口,撤围而归,城中守军皆龟缩不敢出。(“先拔辽、盖二州户口渡辽,乃耀兵于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迹不出。城主登城拜辞,上嘉其固守,赐缣百匹,以励事君。”)第三,就经验而言,它使唐军得出了消掉高句丽的有效策略。李世民亲攻高句丽的实践,再次印证了郑元璹及段文振所提的攻打高句丽的两大难题:后勤艰难、坚城难克。这让唐朝中枢认识气候地理特殊、坚城甚多的高句丽不同于突厥等草原诸国,不能寄希望于速胜,一战而灭,这为唐军下一步的用兵提供了宝贵经验。之后唐军以水运缓解后勤压力,以袭扰破坏高句丽生产,联合新罗南北夹击,最终唐高宗时期高句丽内乱,灭掉高句丽,这些成果正是得益于此次安市战役的经验积累。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晨之论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恶魔圈1.9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