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有两张亚历山大鹦鹉会管的门票 一张5...

华运洗浴亚历山大健身俱乐部健身卡 - 朝阳门票卡券 - 百姓网
&&关注百姓微信公众号,尽享快捷刷新、信息推送、抽奖活动等众多微信功能您只需要:1 &用微信“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2 &在微信中“关注”我们&|&|||||华运洗浴亚历山大健身俱乐部健身卡&提示信息设置为“搞定了!”状态后,其他用户将无法查看您的联系方式。您确认搞定了这条信息吗?提示重新发布后可使用“刷新”将发布时间更新为最新时间,并将信息排到第一页。&&12月18日 17:11 &...次浏览 &信息编号: &1590244****(朝阳)&&百姓网号码保护功能介绍&&拨打百姓400转呼电话绝不收取您任何额外费用,该信息发布人仍能看到您的来电号码。联系时,请一定说明在百姓网看到的,谢谢!见面最安全,发现问题请举报。价格:1610元地区:地点:双塔
本人于七月末购置健身卡夫妻卡两张,由于&&妻子怀孕,不能使用,现剩余健身卡一张(限于女性使用),卡未开,愿原价出售,有意者联系1610元左右 门票卡券 信息1500 元元该用户其他信息12月18日&1610元
赞助商链接
反馈建议描述:请填写描述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请填写手机号7.2&&埃及自助游1-亚历山大
其他相关游记
埃及自助游1-亚历山大
发布人:telex
2008年2月3日,我踏上了非洲的土地。
离开上海的时候正是晚上接近午夜,经过几十年一遇的暴雪洗礼,跑道两旁一片白色。有不少航班误点或者取消,隔壁登机口的乘客为此还集体抗议,情绪激动。本来也做好误点的准备,没想到竟然能够准时登机,起飞时间也只推迟了十多分钟,实在有些意外。飞机从上海出发,10个小时飞到迪拜转机,然后再飞了5个小时到达亚历山大。由于是往西飞行,虽然是晚上11点从上海出发的,经过了19个小时飞行和转机时间,但去掉6个小时时差之后,埃及当地时间只有中午12点,正是最热的时候。
因为伊拉克也在闹雪灾,以为中东其他地方也会受影响,但实际情况是无论迪拜还是亚历山大都很暖和,一件衬衫足矣,和上海的冰天雪地完全是两个世界。
亚历山大机场的规模与其埃及第二大城市和世界知名港口的头衔完全不符,比国内的许多长途汽车站还小,而且还很破旧,只有两个柜台办理入境手续,一转眼就排起了长队。其实小机场也能做的很有特色,比如尼泊尔的博卡拉机场就精致许多,候机楼像一幢别墅。四周风景也很漂亮。
办完入境手续,想找个银行换点当地货币,执勤的警察用手一指一个用玻璃围起来的柜台,上面贴了张纸,写了BANK字样,就算是银行了。里面还没有人,估计生意不怎么样,等工作人员出来,换了些埃及货币。当地货币是埃及镑(pound)和皮阿斯特(piaster),当时美元兑换埃镑的汇率是1:5.54,100皮阿斯特等于1埃镑,后来在所有的换钱小店和银行都没有看到人民币对埃镑的汇率,估计是不能兑换。虽然从面值上来看,1埃镑大约相当于1.3元人民币,但实际购买力来说,同样面值的埃镑要比人民币高许多,比如在针对当地人的路边咖啡馆喝杯咖啡抽壶水烟的消费大约只有几十皮阿斯特或者1个埃镑,而在上海的茶馆喝杯茶绝对不是一两块钱就能消费的。当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旅游行业都有痛宰外国游客的&光荣传统&,所以一路上我们接触到的最小面值的埃及货币是25皮阿斯特,平时讲价都是以埃镑为单位,而且所有以皮阿斯特为单位的钱,最后统统沦为了小费或者小费的一部分。
出机场的安检很严格,要开包检查,但是发现旅游团在导游的带领下不受这个限制,于是跟着一个韩国旅游团一起走出了机场,省下不少时间。
由于亚历山大机场位于郊区的郊区,也没看到有机场班车之类的服务,于是只能包车前往预订的宾馆。门口有不少出租车,一个司机开价130磅,说市区有80公里远,翻了翻LP上的地图,又问了机场的工作人员,确定了机场的确很远,于是开始砍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外加必备绝招&转身离开大法&,最后以100磅加10磅小费成交。当然心里清楚还是被宰,但是人生地不熟,被宰是不可避免的,少点是一点吧。埃及的绝大多数出租车车况都不好,都是老车,且功能大多有问题。上了车发现前排安全带是坏掉的,司机先是示意不用带,然后以130公里的速度冲上了公路。看来我也只能这样想了:&这个速度,这辆破车,真的撞上了,系不系安全带基本上也没什么区别&。
出了机场,第一感觉就是&&荒漠。路两边都是一片黄色,黄土和黄沙混在一起,偶尔有一些绿色植物出现,都只能作为黄色的点缀。由于撒哈拉沙漠的存在,黄色也是整个北非的主色调,亚历山大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边缘,荒漠的出现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开罗的有少量高架道路以外,在埃及没看到有城市之间的封闭式高速公路,所有公路都是开放式地面道路,但是路况基本上都不错,而且车子也少,因此常常可以看到一辆辆汽车在路上飞驰,郊区的平均时速都在120以上,没看到有探头,司机们对于90公里的限速标志都是置之不理的。路上也不全是荒漠,也有一些地方有河流,还看到有炼油厂和零星的居民住房。
经过将近大半个小时的荒漠路段,两边的建筑终于多了起来,然后看到了写着亚历山大的象征性城门。
刚进亚历山大,感觉城市建设很一般,没多少现代化的气息,也没有摩天楼,两边的房子都不高,而且陈旧的老房子居多。主干道的路况不错,也很干净,但是小马路就不怎么样了,不少都尘土飞扬。
亚历山大的确不小,车子以七八十公里的速度在里面穿行了半天,已经有点晕头转向了,突然在路的尽头出现了一片蓝色。随着车子一个转弯,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宽阔的大道,一侧是一排排高楼,另一侧则是蔚蓝的海水。终于看到地中海了!海面极其开阔,不时有一群海鸥在海面上翱翔。车子沿着大路开了很长时间,一直是类似的景色,后来才知道,这条就是当地最有名的海滨大道,全长26公里,沿海而建,一侧是沙滩,另一侧则布满了希尔顿、四季之类最好的宾馆,饭店和酒吧也随处可见。
车子沿着大道一路开到底,然后转了几个弯,来到了宾馆所在的玛莫拉海滩(Mamoura Beach)。入口的地方有人收门票,说了住在里面的宾馆,还是要收,但是坚持了一会儿就放行了,不过每次进出海滩区都会碰到这个问题,比较烦人。
这个海滩区里面都是别墅,虽然大多看上去有些年头了,但是人很少,环境也很安静。从机场出来,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事先预定的宾馆Paradise Inn。这家宾馆只有两层楼,从阳台看出去,是一个游泳池,再往外看,就是海滩了。虽然号称四星级,但除了环境和服务,硬件设施都十分老旧,大约相当于国内两三星的水平,估计开业有点年头了。
埃及的旅游旺季是冬季,因为夏季实在太热,不适合出游,但亚历山大这样的海滨城市正好相反,冬天因为水温比较低,不适合下水,所有游人不多。宾馆里的大多数房间都空着,住客只有寥寥数人,十分安静。
修整片刻,便出发前往汽车站,去买到开罗的车票。在宾馆门口找了辆出租车,司机基本不会英语,搞明白我们要坐长途车去开罗之后,就一路开往了郊区。等我们发现了问题,车子已经开出很远了。怪不得他先去加油,又去给轮胎打气,原来是准备跑长途啊。经过了一番英语和阿拉伯语的对话,外加不少象声词,司机终于掉转车头把我们送回了市区的&&呃&&火车站。原来亚历山大有两个汽车站,一个在郊外,一个在市区,同样也有市区和郊区的两个火车站。好在本来就准备先去汽车站,再去火车站看看的,既然来了,就直接买火车票吧。出租车司机带了我们绕个大圈子,还想收50磅的车费,实在过分,最后给了35磅。
埃及使用的是阿拉伯语,大部分酒店工作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能使用流利的英语,一些专门在机场或著名景区附近等活的出租车司机也会一些,还有就是一起上班的警察、火车站或邮局工作人员中总有一个至少能进行简单的会话。总之在当地,英语的普及情况跟中国差不多,都不是很高,相对而言可能会法语的人稍微多点。
外国人在埃及可以坐两种火车,一种是普通客车的1等舱和2等舱,另一种叫Sleeping Train。Sleeping Train专门针对外国游客,全部是2人一间的上下卧铺,提供餐饮,但票价比较贵。普通客车的1、2等舱除了外国游客,本地人也经常有人坐,没有卧铺,餐饮也是由乘务员推着小推车出来,需另外购买,类似于国内特快的软座。1等舱一排三个座位,2等是四个座位,长途的1等舱是六个人一间的包厢,而短途和2等舱则是普通车厢。
进站之后找了个警察问明了方向,来到1、2等舱售票处,买了第二天晚上去开罗的1等舱火车票。这个火车站虽然也很老旧了,但高高的尖顶顶棚,阳光透过天窗撒到月台上,绝对是电视里老车站的味道,免不了要到此一游一番。
不远处有个买报纸的年轻人突然对着我打手势,一开始没明白什么意思,后来反应过来,是让我给他拍照。因为之前做功课的时候听说拍当地人要给小费,就对他摇摇头拒绝了,他显得很失望,我也有些后悔。后来又有两个火车站工作人员也要我给他们拍,于是不再拒绝,帮他们咔嚓了两张,拿着照相机给他们看,两个人都非常高兴,说了一番中国和埃及人民世代友好之类的话,然后就忙自己的工作去了,一点也没有要小费的意思。后来发现,大多数埃及人其实是很热情的,不管对当地人还是对游客都是如此,而且他们常常把这种热情很直接的表达出来,比如让别人照相,在大街上高声唱歌,老朋友见面热情拥抱之类。内敛是中国人的传统,所以一开始不习惯,但到了后来却很享受这种活跃的氛围。至于网上说的收小费之类的事情,也是有的,在卢克索的集市里我就碰到一次,不过也是唯一的一次。根据我的观察,只有一小部分旅游景点附近的人才会做这样的事情,大部分普通的埃及人而言,希望自己被拍或者和游客合影只是他们热情性格的自然流露。可能以前那些游记的作者跟团的居多,接触到的都是旅游景点附近的人,所以才有拍照都要收小费之说。
自助之于跟团,最大的区别就是跟团只能看到旅行社给你安排的东西,所有人的经历大抵一致;而自助则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可以看到更多东西,即使去的是同一个地方,但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同的。
从火车站出来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叫了辆出租去卡特巴要塞。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次特地一上车就翻出书里的照片给司机看,于是顺利到达目的地,车费10磅。
再来说说埃及的出租车业吧。亚历山大的出租车清一色是老式的现代,统一漆成黄黑相间的颜色。在埃及,城市里的出租车颜色基本上是统一的,很容易辨认,但各个城市的用色各不相同。亚历山大是黄黑色,开罗是黑白色(也有一些新车是全黄的),阿斯旺是红白色,卢克索是蓝白色,吉纳(Qena)是紫白色。个人以为还是亚历山大的黄黑经典色好看。
本来我一直以为开着小铃木在加德满都的羊肠坡道上飞驰的尼泊尔司机已经是出租车驾驶境界的极致了,没想到埃及的出租车也有自己的绝活。上海的马路上,停车时前后辆车的间距一般是半米到1米,在埃及,只能用厘米计算,而且司机们对自己车子的制动性能都很放心,经常出现80公里的速度在普通道路上飞驰,然后一个急刹车,将车子停下的情景,这时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往往只能看到前车的后备箱盖,车牌是完全看不到的。由于要充分发挥小车的优势,一边或两边的外后视镜往往是没有的,估计被撞掉了就不补了,反正还得被撞掉。前面带着我们瞎转的那辆车,副驾驶的座椅靠背是没有支撑的,往后一靠就直接躺下了,还有的车子仪表板是用铁丝系住的,不一而足,总之车况普遍很差,只有在开罗有一些漆成黄色的出租车是新车,好像都是凯越旅行车的雪佛兰版原型车。所有的出租车都不打表,虽然有一些车上装着很老式的里程计数器,但从上面布满的灰尘来看,都是有年头没用了。可以讨价还价,但最好上车之前谈好价钱,并确认清楚目的地。这点很重要,因为大部分司机不会英语,他点头未必表示真的知道你要去哪里,而且地图往往不管用,因为很多人看不懂。写着阿拉伯文的宾馆名片也未必管用,因为不少老司机是老花眼,字小了就看不清(别担心,他们开起车来眼睛就不花了,很神奇吧)。私下以为可能还有一部分是不认识字的。。。。。。总之,最好是有目的地的照片,其次是司机懂英语,并且他的英语你也听的懂,再次是有阿拉伯文的地址,都没有的话只能指望地图或者你的沟通能力了。另外,其实运气才是最重要地!
海滨大道到底就是卡特巴要塞(Citadel of Qaitbay)。这个要塞号称是埃及两大中世纪要塞之一,但其规模远小于开罗的萨拉丁城堡。要塞建于公元1477年,建造者是卡特巴苏丹,因此得名。原是用来防御土耳其入侵,现在是航海博物馆。阿拉伯人习惯下午开始活动,一直持续到半夜,但绝大部分景点却严守白天开放傍晚关门的规定,一般下午四点半左右就关门了。因为时间问题,没进要塞,就在门口转了转。
公元1435年,当地发生了一次大地震。矗立了1700多年的亚历山大灯塔就此倒塌,32年后,卡特巴苏丹在其原址上建立了这座要塞。因此,人们多是为了这曾经的世界第七大奇迹而来,要塞则是沾了地段的光,从一个普通景点一跃变成旅游者们在亚历山大的必去之处。说白了,古代的世界七大奇迹只是当时没见过世面的地中海沿岸居民自封的产物,除了金字塔,其它大都名不符实,否则也不会有前段时间联合国轰轰烈烈的重选奇迹事件了,不过至少作为一个区域的标志和一个时代的见证,灯塔是绝对有资格的。
大概是因为亚历山大从来不是亚洲旅游团的重点,也可能是我们来晚了,四周几乎看不到外国人。夕阳照下,海堤映成一片金色,不少当地人全家出动坐在堤岸边享受地中海的海风吹拂,下了课的孩子们在四处玩耍,做小吃和卖咖啡的小摊贩在频频叫卖,当地男子带着全身黑衣的妻子对着大海极目远眺,几个青年则越过堤岸跑到海边摄影留念,远处不时有海鸟飞过,海边垂钓者则悠然的甩着鱼竿。此刻的环境是那么随意,那么和谐。
从城堡出来,沿着大路走几分钟,就能看到亚历山大最大摩西&阿布&阿巴斯清真寺,由于已经关门了,决定先解决晚饭问题,第二天再来。LP上推荐的当地著名餐馆Fish Market就在清真寺斜对面,门口还停了辆奇瑞,好像是在做广告。
走上三楼,发觉环境很好,窗子外面就是地中海,餐桌也很干净,于是坐下点菜。等了半天也没人来招呼,找了个服务员一问,原来当地的海鲜餐馆都是直接到放海鲜的地方点,然后称重算钱,色拉、大饼之类的配菜都是送的。走到放海鲜的冰柜,发现就几种鱼,蟹也很小,没什么贝类,总之没多少东西,于是胡乱点了几种,再加海鲜汤。等菜上来,倒是密密麻麻的铺满了一桌,不过味道一般,海鲜汤也不怎么样,于是当地的海鲜颇为失望。四个人的餐费一共295.89磅,付了300磅,零头也没找,算做了小费。
这里顺带提一提LP的餐饮介绍。LP的确是一本实用的旅游指南,但其中的餐饮部分基本可以忽略。一来LP是老外编的,估计编辑的口味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相差甚远,他们觉得好,我们未必吃得惯。二来不少餐馆经过LP的宣传之后,生意大增,于是质量就下降了。经过这两个礼拜的摸索,最终得出了一条结论,LP上针对本地人的餐馆,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去尝试的,因为这是真正的当地食品。而针对外国人的餐馆,则可以考虑旁边的几家,通常会更价廉物美一些。另外,也无需盲从,看到满意的餐馆就进,反正旅游是没有定式的。事实上我在埃及吃到的味道最好的东西&&&Kofta、Nubian fish和Kadora Restaurant的海鲜,都不是从LP上找的。
回到宾馆,在花园里转了一圈,然后在游泳池旁的躺椅上躺了一会儿。四周无人,海风吹着,躺着看星星,很舒服。因为埃及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只有尼罗河和一些支流,水资源并不丰富,所以天上的云也几乎看不到,天空能见度很好,晚上随时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天上的星星,甚至下午两三点就能隐约看到月亮。不过正是因为如此,造成早晚温差很大,阳光直射时只需穿单衣,但晚上却要裹上棉袄才暖和,特别是开阔的地方尤为明显。海风吹了没多久就感觉冷了,于是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在宾馆门口叫了辆出租,直接开到摩西&阿布&阿巴斯清真寺(Mosque of Mursi Abul Abbas)。顺带一提,最好自己去宾馆门口和司机谈价钱,而不要让服务员代叫,因为不少服务员会开个高价然后收取回扣。埃及的著名清真寺在开放时间一般都允许参观,而且不收门票,这点比国内那些动不动就搞门票涨价的著名和尚庙要强多了。
进清真寺规定要脱鞋,男性从正门进入,女性只能从侧门进入,需将头发用头巾或大帽子遮起来,而且男女的祷告场地中间都用围栏隔开。一进外面的大门,就有人迎上来,不断招呼我往旁边走。因为第一次进清真寺,不知道规矩,以为外国人只能跟当地女性一样从侧面进入,于是跟着走了。没想到他把我带到清真寺后面一个空地上,示意我这里可以拍照。才明白过来,原来是拉生意的,看了看角度并不好,而且当时挂着长焦镜头,根本拍不出全景,于是跟他说我不想拍照,只想参观一下清真寺。然后没有理他,自己走到正门,将鞋子交给门口的人保管,然后走了进去。后来发现有好几个工作人员都在里面拉生意,看来对不少当地人来说,信仰和金钱从来都是两回事。正好进来了一个欧洲旅游团,于是没有人再来骚扰我,得以安心的参观。
后来参观了不少清真寺之后,知道了清真寺的布局基本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地上铺着地毯,四周是柱子,顶上有一个很高的圆顶,垂下一盏盏吊灯,阳光从高高的窗子里照进来,有几分神圣的味道。这个阿巴斯清真寺也是这样的布局。这座清真寺建于两百多年前,二次大战时期重建,年头较短,所以看上去很新。圆顶很高也很漂亮,上面画着各式花纹,很漂亮。八根柱子竖在大殿里,傍边或坐或躺或跪着些信徒,不过不是祷告时间,所以做祷告的人不多,显得很空旷。出来以后门口看管鞋子的人会要小费,给一两磅即可。
清真寺出来,叫了出租车,想去庞贝石柱遗址,司机开价20磅,还到15磅就不肯再降了,于是没坐他的车,准备走路去。没想到转了一个弯,走了几分钟之后,竟然又碰到了那个司机,遂以8磅成交。
庞贝石柱(Pompey&s Pillar)位于一个集市的旁边。与其说是遗址,不如说是工地。都是碎石路,不少工人在砌墙,还有铲车开来开去,正门也只造了一半,估计整个遗址正在整修,所以只能从侧面的临时通道进去。这个遗址最有看头的就是那根25米高的石柱以及两尊粉红色的狮身人面像了,当然,其实也只能看得到这几样东西。据说这根石柱是用来放置凯撒政敌庞贝的头颅以示众人,因此得名。这里原本是一座神庙,但经过1600年的风风雨雨,现在只有石柱和两座斯芬克斯像还屹立在那里。庞贝石柱门票15磅。
做一下说明。去埃及之前,我办了一张国际学生证(International Student Identity Card)。用这张证,在埃及绝大多数景点门票都可以享受40%-50%的折扣。因此后面出现的所有门票都是学生票的价格,乘以2就差不多是全票价格。至于如何办理,网上搜索一下即可。
出了石柱遗址,就是居民区和集市,沿着小路走几分钟,就到了孔姆&埃尔苏卡法地宫(Catacombs of Kom El-Shuqafa)。这里是罗马时期的一个地下公墓群,共有三层。入口是一个圆形的井,沿着螺旋形的阶梯向下走,就来到了公墓的主体部分。在很大的一个地下空间里,开凿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长方形洞穴,用以放置棺材,不过现在是一口也不剩,全部毁于盗墓或者被搬到了博物馆里。在墓穴的尽头,有一个豪华墓室,这里的雕刻和壁画都很有意思,打扮成罗马神祗的阿努比斯雕像、希腊的美杜莎、穿着罗马服装的墓室主人被画进了埃及的死者之书壁画,能够看到多种文化的融合。地宫门票15磅,里面不允许拍照,所以只能用手机偷偷拍了两张。
看完地宫,花了8磅打车到火车站对面的罗马剧场(the Roman Theatre)。这个遗址由一个典型的罗马剧场和一个规模很大的罗马公共浴室组成。剧场的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而浴室部分都是一个个坑,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不过从进门处摆着的精美大理石浴盆可以看出,当时亚历山大人对于洗浴的热爱,恐怕不下于地道的罗马人。这个遗址也不大,很快就能参观完,门票10磅。
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在去古希腊&罗马博物馆的路上,碰到有位老人要我给他拍照,由于相机上挂着长焦头,只能不断往后退,才勉强把他整个人都装上,没想到按快门时,他竟然做了个敬礼的姿势,结果有一部分手没拍进去。
愉快的告别了这位有意思的老人,找了家装修的很不错的饭店解决午饭。这家饭店兼咖啡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里面装修的很有点巴黎的味道,做的菜味道也很好,不过价格不便宜,人均60磅。后来在LP里面找到了这家店的介绍,还是家被推荐的饭店,这再一次印证了&LP里面介绍的饭店只有西餐馆可以尝试&的想法。
吃完饭,走到博物馆门口,发现里面像是在搬家,一问,说是在装修,已经不对外开放了。于是在门口到此一游之后,花5磅打车来到亚历山大图书馆。
玩过文明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一个奇迹,叫做&大图书馆&,就是这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前身。个人认为,这个图书馆比灯塔更有资格进入古代世界七大奇迹的行列。它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托勒密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收藏了无数文化、哲学、艺术和科学书籍,堪称世界知识宝库。可惜图书馆多灾多难,先是一部分藏书毁于埃及艳后和托勒密十三世的王位争夺战的大火,700年后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又以与伊斯兰教义相抵触为名,将剩余藏书统统烧掉,传说整个过程持续了半年之久。
现在的图书馆是九十年代在原址上新建的,是一座很有特色的钢架玻璃结构建筑。由于还要去夏宫,所以没有进去,在门口站了一会儿。门口有一片很大的蓝色水池,和地中海的海水交织在一起,十分美丽。
在图书馆门口,碰到一个传教的人,得知我们是中国人之后,竟然从包里翻出了中文版的伊斯兰小册子送给我们,当时实在有些惊奇,后来在开罗的阿资哈尔清真寺也看到有中文版的宣传资料,才明白原来是中国旅游团数量增多的缘故。
接下来就是在亚历山大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也是感觉最好的一个,蒙塔扎宫(Al-Montazah Palace)。蒙塔扎宫也称夏宫,建于上个世纪初,包括海滩、花园、清真寺、宫殿、古迹等,是一个很大的区域。自从1952年埃及末代皇帝法鲁克退位,蒙塔扎宫就被改成了公园对外开放。
进了夏宫,仿佛来到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绿树环绕,鸟语花香,道路宽敞整洁,与外面截然不同。在门口买了5磅的门票,车子直接开到了一幢红顶黄墙的宫殿门口,这幢弗洛伦萨风格的建筑就是蒙塔扎宫。以前被末代皇帝法鲁克用来避暑,现在则是埃及国宾馆,外面的大门紧闭,不对外开放。
一般旅游团到这里看完就离开了,其实这个地方的精华不在这个宫殿,而在四周。宫殿对面就是地中海,海边则建了一排别墅,不过看样子还没完工,无人居住。还有一幢很精致的房子建在海边的小坡上,希腊式的建筑风格,白墙和蓝海和不时飞过的海鸥和四周玩耍嬉戏的孩子们,让我一时间无法分辨到底在地中海的南岸还是北岸。
沿着大路走一段不短的距离,看到一座桥,再往前则是一座不小的岛。就在这时,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叫住了我,要我给他拍照。我刚举起相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在取景器里,甚至还有两位蒙着脸的已婚妇女,其中一位还叫我给她的小女儿拍一张,不过小姑娘有点害羞,看到镜头就跑掉了。拍完照,无论男孩女孩都主动的跟我握手,还有一个孩子对着我说了好几声&你好&。告别了这热情的一大家子,以前从各种媒体总结出来的伊斯兰世界的标签:呆板、严肃、清规戒律、苦行僧式的生活状态以及恐怖份子大本营,在此刻全部被统统撕掉了,这里的人们同样热爱生活,无关信仰。
过了桥,一只帆船架在路的一旁,下面则躺着好几只猫。猫和狗在埃及随处可见,都是懒洋洋的,不怕人,说明这里的人们都很善待这些游走于城市间的生灵。
来到岛上,可以看到一幢破旧的建筑,门口竖着几尊希腊式的雕像,据说原本是皇帝用来喝茶休息的小厅,现在则作为文物被保护了起来。再往前就是一大片石滩,很多人在那里垂钓。四周则是举家出游的当地人,或者约会中的情侣,这里和灯塔遗址附近很相似,不过人更多,更热闹。
既然到了亚历山大,不得不提一下发生在这里的著名历史事件&&阿克提姆海战。其实听过这个名字的人估计也是寥寥,不过换一个说法大概就尽人皆知了。眼前的这片海域就是当初罗马帝国的双执政官屋大维和安东尼进行海战的地方。安东尼为了心爱的克里奥帕特拉不惜与屋大维作战,战败后误以为克里奥帕特拉已经战死,于是拔剑自刎。如果还有人搞不懂这段历史的话,可以去复习一下那部著名的好莱坞电影,通常,现在的人们把克里奥帕特拉称作埃及艳后。
顺着小路,走了半个小时才到达与之相连的玛莫拉海滩,回到宾馆整理行李,然后在门口拦出租去火车站。连着叫了几辆,司机都不会英语,无法沟通。后来碰到一个年轻人,虽然也不会英语,但很机灵的叫了对面宾馆的警卫过来当翻译。这警卫英语也不太灵光,不过至少还能说一些。搞了半天,终于有点明白我们要去车站,于是把我们的大包小包全部扔到了车顶,连绳子都不绑,就晃晃悠悠的开车了。一路上每到高低起伏的路段,都颇为担心行李会不会掉下来。应该说,埃及的治安是很让人放心的,一路上碰到交通堵塞,周围都是行人,也没看见有人对车顶上不设防的行李感兴趣,显然比国内的一些动不动就有飞车党抢劫的地方强太多了。当最终司机把我们送到长途汽车站门口的时候,我已经见怪不怪了。阿拉伯语实在太难,无法沟通,于是司机又找了个翻译,不过这次不敢冒险了,突然想到圆形剧场就在火车站对面,而手上的书里有照片,于是把照片给他们看,司机的理解能力似乎有点问题,不过也搞明白了我们的大方向,终于把我们运到圆形剧场门口。我指指对面的火车站,他似乎不放心,又开到警察这里,警察充当了第三位翻译,终于让司机确定了这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到了车站,顺利找到了火车,但车厢和座位就搞不清楚了,因为车厢上只有阿拉伯文的阿拉伯数字,在乘务员的帮助下找到座位,乘务员还帮我们放好行李,转好座椅(座椅可以转向),于是愉快支付了1磅小费。
1等车厢类似国内的软席,一排三个位置,宽大舒适。车厢里只有寥寥数人,一开始以为坐1等车厢的人少,后来才知道大部分人都是从郊外的火车站上车,15分钟之后到达这个站,一会儿所有的位置就都坐满了。三个小时之后,到达开罗,1等车厢票价46磅,预订需支付2磅手续费。
再见了,亚历山大,这座没有被旅游业淹没的历史名城。
下一站:开罗。
版权声明:本文系《旅游情报》会员所有,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一律不得转载
留言内容:(5-500个字)
未经授权,本站所有内容: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一经发现,我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法律顾问:上海汇盛律师事务所 树磊(律师)
& 2009 旅游情报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历山大鹦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