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甲卡西阿里酮 ?

专家称多数感冒药所含成分可制新型毒品浴盐-卡西 新型毒品 感冒药 盐酸氯胺酮 浴盐-中国新闻-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专家称多数感冒药所含成分可制新型毒品浴盐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曹斯 选稿:赵菊玲
  ◎与传统毒品的“身体成瘾”相比,新型毒品常被认为更容易造成“心理成瘾”,并且后果严重而不可逆
  ◎俗称“浴盐”的甲卡西酮会导致急性健康问题和毒品依赖,过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甚至死亡
  5月26日早晨,鲁迪?尤金在吻别女友后,抱着一本《圣经》离开了家。这是他给女友留下的最后背影。当晚,电视便播出轰动全球的变态“食脸魔”新闻,女友怎么也没想到,这就是出门前还对自己说了声“我爱你”的尤金。
  美国迈阿密“啃脸案”造成受害者面部75%被毁。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尤金向来是母亲眼中的好孩子,恋人心中的温柔男友。
  他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凶残?迈阿密警方称,罪魁祸首很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为“浴盐”的新型毒品。
  “浴盐”是什么?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徐江平教授称,“浴盐”是和冰毒结构非常类似的新型毒品,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然而在兴奋过后,却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吸食者大脑处于“超速挡”
  吸食“浴盐”会导致人体肾上腺素持续数小时极端上涌,人体会处于偏执的恐惧和愤怒状态
  外观像洗澡用的浴盐,这种化学名称为甲卡西酮的物质因此得名。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于1928年被首次合成。这种看似毫无杀伤力的漂亮晶体状物质可让人体极度兴奋、精神错乱,因而很受年轻人欢迎。
  若甲卡西酮听起来陌生,但它的“同胞兄弟”冰毒(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却被人们熟知。
  徐江平称,冰毒不仅在结构上与甲卡西酮非常类似,而且功能也很相似。“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一开始并非用于娱乐场所,而是用作军事作战中,随后还用于医疗。”
  1893年苯丙胺面世时,被称作“觉醒剂”,是一种中枢兴奋药及抗抑郁药。“二战时期,日军为解除士兵疲劳和强化他们的行为而使用这种药物。”徐江平说。
  而甲基苯丙胺比苯丙胺多一个甲基,毒性更强,在二战中分别由同盟国与轴心国以Pervitin注册名称分发予前线。“纳粹军广发甲基苯丙胺予士兵以作兴奋剂之用,特别是在苏德战争时的党卫队人员及德意志国防军。希特勒亦曾注射甲基苯丙胺,日本也曾给士兵服用冰毒以提高战斗力。”徐江平说。
  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法令将甲基苯丙胺规定为处方药。1951年出版的Arthur
Grollman所著的《病理与药理学》中指出,甲基苯丙胺可用于治疗嗜睡、后脑炎、帕金森综合症、酒精中毒,以及肥胖症。“不过它们的毒性极强,不久便逐步被取代。”徐江平说。
  与之相似,在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前苏联,甲卡西酮也被作为抗抑郁药使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在娱乐场所。
  甲卡西酮药性十分猛烈。如2011年一篇发表在《刑事技术》的研究报告所言,用后可产生“能量爆炸”、“头脑冲击”、“身体冲击”、“思维加速”、“自信增加”和“欣快”等幻想效果,正是这种“奇妙的幻想”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之疯狂。
  1989年,甲卡西酮便被滥用于美国密歇根州,1992年蔓延到威斯康星州。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兴奋过后,随之而来的是令人痛苦而麻痹的副作用:妄想、幻觉、焦虑、震动、失眠、营养不良、体重减轻、脱水、发汗、腹痛、流鼻血和全身疼痛。“更加严重的是,甲卡西酮会导致急性健康问题和毒品依赖,过量易造成不可逆的永久脑部损伤甚至死亡。”徐江平说。
  全美首位发现这类药物中毒的安东尼?萨喀尔索博士也曾表示,吸食“浴盐”会导致人体的肾上腺素持续数小时地极端上涌。人体会处于偏执的恐惧和愤怒状态,令人体大脑异常地处于本能求生的“超速挡”,让更多氧气传递到肌肉从而增加吸食者肌肉的力量。
  “人们总认为从合法渠道买到的东西就是安全的,但他们根本不了解自己在用这类玩意做些什么。”萨喀尔索博士说。
  三盒感冒药可提一人次量
  市面上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麻黄碱成分,包括数十种常用感冒、止咳平喘药,这让甲卡西酮的制作变得轻而易举
  这种强烈的刺激感从何而来?
  徐江平表示,是多巴胺作祟。这种神经传导物质由大脑分泌,主要负责情欲、感觉,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奖赏效应”。“其实人们在恋爱的时候,体内就会释放多巴胺。而甲卡西酮和多巴胺传输,以及去甲肾上腺素传输都有密切关系。”
  甲卡西酮、苯丙胺或甲基苯丙胺(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等新型毒品,都能通过作用于神经中枢而刺激多巴胺释放,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感。
  与之相应,人们熟悉的鸦片、大麻、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等传统毒品,则更强调“镇痛”作用。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
  据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都医院戒毒科主任罗晓云介绍,这是因为传统毒品容易产生类似人体释放的内啡肽类物质――这是人体的自然镇痛物质,具有镇痛和使人愉悦的效果。
  不过徐江平坦言,迄今无论是根据文献还是新闻报道,几乎没有一种物质带来的刺激感和毁灭性能与甲卡西酮“媲美”。注射甲卡西酮后,“高潮”可持续15分钟至20分钟,这要比一般的成瘾性物质要长。
  除了尤金啃脸外,美国著名的毒瘾君子尼尔布朗的现身说法也是明证:吸食“浴盐”半天,当他再次清醒时,发现自己用一把割皮刀将自己的脸面和肚皮割开,“像剥一只虾。”
  今年1月,《药物毒理学杂志》报道了一例服用“浴盐”致死的案例:一名40岁的男子在服药后,变得非常富有攻击性,情绪失控,然后出现了严重的幻想症状,撕掉自己身上的所有衣服后跑到了街上。闻讯而来的警察想要将其送往医院,却遭到了这名男子的激烈反抗。为了保护他和周围的人,警方不得已使用了电击装置,而他此刻似乎变得力大无穷,居然连续电了3次才将他制服。被送到医院后,他出现了心跳加快、血压下降、贫血的症状,尽管经过全力抢救,还是在入院42小时后被宣布死亡。
  可怕的是,要得到如此凶猛的药物却非常容易。
  徐江平介绍,“幻象”产生的始作俑者是麻黄碱,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体新陈代谢速率,使人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精神亢奋等。早期甚至作为治疗气喘的特效药,及减肥食品的添加物。
  徐江平表示,如今市面上大部分感冒药中都含有麻黄碱成分。包括被大众所熟知的新康泰克、白加黑、日夜百服咛等数十种常用感冒、止咳平喘药。
  这让甲卡西酮的制作变得轻而易举。“从感冒药中便可提取麻黄碱,再做成浴盐非常容易。”徐江平说,“更可怕的是,仅三盒感冒药便可满足一个人次的量。”
  现状剖析
  新型毒品研究需加快步伐
  中国的瘾君子也在吸食甲卡西酮。
  去年6月,山西禁毒干警在长治查出,矿工为集中精神而吸食的“面面儿”里添加了甲卡西酮。其中,一位矿工3个月的工资共1.6万元人民币被全部吸没。
  同年11月,一幅新闻图片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图片上成捆儿的百元大钞整整齐齐地铺了一地,共计8000多万元。这笔巨款来自河南安阳一对贩毒的犯罪嫌疑人――李五只夫妇。他们所贩卖的毒品正是甲卡西酮,一共成功贩卖了12.9吨。
  去年1月至6月,山西警方破获各类毒品案件4292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4376人,共缴获各类毒品5593.8千克,其中甲卡西酮1315千克。
  “新型毒品正以惊人的速度赶超传统毒品。”罗晓云认为,量上的增长源于人们错误的认识。“人们对这种毒品的毒性还不了解,仅把它当作普通药品进行销售。”
  由于想过刺激、兴奋的生活,这些新型毒品成为烟雾缭绕的KTV、酒吧等娱乐场的“画龙点睛的上品”;而工作的压力也促使人们趋之若鹜。“很多长途司机为了提神也会吸食,甚至还会发生在高档写字楼。”徐江平说。
  然而,很多人低估了新型毒品的副作用。“吸食毒品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症状,但长期使用会逐渐造成精神空虚、抑郁、焦躁,甚至死亡。”徐江平表示,与传统毒品的“身体成瘾”相比,新型毒品常被认为更容易造成“心理成瘾”,并且后果严重而不可逆。
  我国早在日就出台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其中麻黄素被列入到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中。禁止走私或者非法生产、经营、购买、转让、运输易制毒化学品。
  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部、卫生部发布公告,称4-甲基甲卡西酮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4-甲基甲卡西酮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存储、运输和进出口等活动。
  不仅如此,国家近年还对药店的非处方药、中成药实行限购,“但仍是治标不治本。”徐江平称,为了得到甲卡西酮,一些毒贩会叫几个小孩分别在好几个药店买药,再集合起来提取麻黄碱。
  此外,大医院开药的剂量好管,那小诊所呢?罗晓云透露,很多贩毒人员在网络上搜寻到制毒方法后,再利用小诊所这一渠道获取大量原材料。
  不仅是甲卡西酮,医院用于临床麻醉的盐酸氯胺酮原液经过简单加工就可以制造成K粉。2004年6月,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查显示,有3092件共900多万支盐酸氯胺酮注射液去向不明。后经警方查明,这些原液大部分被制毒犯罪分子从医药公司骗购后制成K粉流入了市场。
  “原材料太容易获取,我们的监管还存在空白地带。”罗晓云称,尤其是像“浴盐”一样的毒品,乔装打扮后混在市场中出售,总能蒙混过关。
  在徐江平看来,广东对新型毒品的研究也远远不足,至今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去研究新型毒品的制备、毒理及防治药物等,“比如,对甲卡西酮等新型毒品的研究就非常少。”
  徐江平曾经在北京的研究机构从事过戒毒的研究,鉴于广东省的毒品严峻形势,他希望把这块捡起来:“北京、浙江有相关的研究所,做得非常好。我已派三位研究生前往北京学习,接下来希望能在广东成立一个与毒品及戒毒相关的研究机构,填补广东省毒品研究领域中的空白。”
  名词解释
  致幻剂名称:浴盐、丧尸剂、喵喵、象牙、光环、香草的天空
  正式名称:甲卡西酮
  IUPAC名:2-(甲基氨基)-1-苯基-1-丙酮
  分子式:C10H13NO
  英文名称:Methcathinone[wiki]
  “浴盐”为新型致幻剂。根据国家滥用药物研究所的报告美国有毒药品中心的医生和临床专家已经指出口服或鼻吸,含有合成兴奋剂的“浴盐”会引致胸痛,高血压,心跳加速,烦躁,幻觉,极端偏执和妄想。
  “浴盐”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在最危险的情况下,药物滥用专家形容其兴奋功能比可卡因强13倍。而其带来的精神状态改变,可能会导致恐慌、躁动、妄想、幻觉和暴力行为。这种新型的药物可能是导致迈阿密“啃脸案”的罪魁祸首。最牛毒贩夫妻捅破两大黑洞
为什么&牛&:一年半赚近两亿,祸害一座城市
这8千多万只是警察在李五只夫妇家缴获的现金,再加上他们的银行存款,一共有1亿多人民币。这还不包括他们所购买的黄金、基金、股票和多套房子。
他们的钱如何而来?在这一年半年时间内,他们先后以每千克700元的价格购买甲卡西酮共计15.7吨,后以每千克14000元的高价贩卖给山西贩毒人员,转手赚了近20倍的利润。除却被警方缴获的2.8吨,他们一共成功贩卖了12.9吨,粗略估算,这对夫妻至少靠着贩毒赚了1.7亿元左右。
根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十多吨毒品主要销往了一个地方&&山西省长治市。价格最高时,甲卡西酮的存货在当地要卖到每千克四五十万元甚至更多。也因为这种新型毒品在长治的泛滥,它甚至被叫做&长治筋&,而吸食者被称之为&筋友&。
所以,这对夫妻最&牛&的地方其实不在于躺在那么多钞票上入睡,而在于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几乎控制了长治这座总人口320万城区人口40万的中小城市的地下毒品交易。
黑洞一:天津&河南&山西:毒品竟然畅通无阻
李五只夫妇从天津拿货,药品到了河南安阳之后,再转手销往山西、安徽、江苏等地,其中山西长治是主要销售地。如果不是因为这对夫妻贪得无厌,转而向本土一家地下小型化工作坊求购更为便宜的货物,可能他们的罪行还不会这么早暴露。无论如何,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这类毒品在多地之间运输,畅通无阻,实在令人觉得匪夷所思。而安阳禁毒办主任分析说,这是因为人们对这种毒品的毒性还不了解,仅把它当做普通药品进行销售。这更是让人觉得毛骨悚然,毒品怎么就能被当作普通药品卖呢?甲卡西酮可早就被国家列为一类精神药品,不论生产还是销售都受到严格管制的。
黑洞二:生产厂家竟然将十几吨的一类管制药品卖给贩毒人员
有报道提到警方一举端掉了这个制贩毒团伙,抓获毒贩61人,查获吸食甲卡西酮人员500余人。而所有报道中的毒源都指向天津某化学医药公司的业务经理常华,有报道也提到天津警方因此查封了一家生产厂家。尽管到底是谁生产了这些药品还是没有对外公布,但是综合所有报道来看,这个厂家并不是一个地下作坊,而是一个正规厂家。为何监管如此松懈,让厂家将数量如此巨大的管制药品给卖出呢?按理说,纵然甲卡西酮用在正规途径是一种精神药品,然而被用在了别处它就是毒物,要卖给谁一定是受到严格管制的。
此案非个例,许多新型毒品泛滥成灾
包括甲卡西酮在内的新型毒品并不比传统毒品危害小
甲卡西酮,是一种新型毒品。海洛因、鸦片、大麻等传统毒品,都是从罂粟、古柯等毒品原植物中提炼、加工得到的。而新型毒品则是化学物质合成的。
很多人觉得新型毒品很时尚,不会上瘾,所以吸食。事实上,这类新型毒品危害非常大。
从对人体的损害来说,传统毒品主要破坏人的免疫功能,损害心、肝、肾等脏器,过量使用导致呼吸衰竭而亡;新型毒品直接损害大脑细胞,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过量服用将诱发急性精神障碍或急性心脑疾病。这里面最为有名的例子就是二战时的日本军人。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大量生产制造以甲基苯丙胺为主要成分原料的片剂,发放给士兵服用。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冰毒的主要原料,士兵服食后可以连续作战不需休息。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冰毒的滥用大流行,造成数以万计的服食者成为精神病患者。
从对社会的危害来说,吸食传统毒品的人大多为了筹集毒资而去犯罪,可是吸食新型毒品的人却往往在吸毒后产生了幻觉、幻听、幻视,从而六亲不认地去犯罪。去年在温州,一名男子连撞13车,事发前,他刚刚吸食了冰毒。()湖南曾发生的一起车祸更为诡异。面包车主傍晚时候把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撞倒,一般人发生交通事故要么逃逸,要么抢救伤员,可这个肇事者既没有逃跑,也没有施救,而是用车子在老太太身上来回碾,然后趴在她身上一边吃奶,一边喊妈妈。后来鉴定该男子因毒性发作导致精神失常。
新型毒品不会上瘾也不准确。以本案中的甲卡西酮为例,它就有很强的成瘾性,据吸食者反映,吸食甲卡西酮几次后明显感觉离不了,无食欲、精神亢奋,能连续几天几夜不睡觉,且易产生幻觉,总以为周围的人和环境对自己会构成危害。据悉,山西警方就是因为一名吸毒者跳楼而发现了甲卡西酮在当地的泛滥。另一些新型毒品确实上瘾没传统毒品那么快,不过并不代表它就没有成瘾性。
制造、贩卖:原料易得、制取容易、售卖容易,新型毒品本土化生产比例上升
要想弄到毒品原植物或是经过粗加工的半成品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新型毒品却不同。在&&中,贩毒人员直接通过网络寻找低价药源,再通过网络、快递进行销售;在&&中,贩毒人员在网络上搜寻到制毒方法后,又通过网络找到供应商,获取原料;在&&中,罪犯购买了大量的感冒药和滴鼻液,送到金三角地区制毒,因为这些药物中含有的麻黄碱是冰毒的制作原料&&
可见,和本案相似的贩毒案件还有很多。许多案件都通过网络来寻找原材料或者叫卖。以甲卡西酮为例,一搜这个名词,就能得到许多的售卖信息。也许因为李五只太有名,一些叫卖信息声称自己是李五只,是&河南第一手终端供应长治筋&。当然,这些售卖信息中有不少是骗钱的虚假信息,有人曾经和其中一个&李五只&的手机号联系过,结果被骗了几千块也没拿到货。这些作案者就是吃准了购买者不敢报案的心理,疯狂作案。网络上这些形形色色的售卖信息竟然堂而皇之地处于监管盲区。
这几年中国国内的地下制造加工合成毒品的情况也在发展,已经有2/3以上的省都破获过地下毒品加工厂案件。在国内现在消费的新型毒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国内自己生产出来的,虽然仍然以国外&进口&的为主,但是国内生产的比例逐年上升。
购买、吸食:新型毒品吸食者越来越多,以青少年为主
据公安部的数据,吸食新型毒品的人越来越多,2008年查获的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还仅占查获的所有的吸食毒品人数的19%,2009年达到了23%,2010年达到28%,几乎以每年5%的速度在递增。而这其中,又以青少年为主,有数据称青少年占到了吸毒人口的80%以上。
立法、监管皆有漏洞,从源头遏制黑洞乏力
毫无疑问,罪名成立,毒贩夫妇很可能面临极刑
这对夫妇贩卖的甲卡西酮早在2007年的时候已经是国家管制的一类精神药物,也属于苯丙胺类物质。根据最高法、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下达的《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贩卖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等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100克以上的就属于刑法中所说的&其它毒品数量大&。按照刑法相关条款,这应该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就算纯度再不高,15.7吨也已经远远超过了100克这个数量级。在湖北武汉、宁夏银川和湖南邵阳都曾经有人因为贩卖新型毒品而被判处极刑,而他们所贩卖的毒品数量还只能以千克为单位来计算。
但是,许多新型毒品案件还是存在法律适用难题
目前,我国明确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已有240多种,我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更多达600余种。但刑法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只规定了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3种常见毒品的数量标准。尽管后来最高法在司法解释和相关文件中又扩展了一些新型毒品的种类和范围,但是还远远不够。对于大量的新类型毒品,司法解释尚未规定量刑的数量标准和换算方法(折算成我国最常见的毒品海洛因的数量,方便定罪量刑)。
最为重要的是很难从源头遏制住新型毒品的原材料供给
许多国外的新型毒品制造商都从中国获得化学原材料。英国希思罗机场的海关官员去年没收了一大批来自中国的白色粉末,标签上写的是&葡萄糖&,实际上却是甲卡西酮;墨西哥《世界报》今年8月报道,今年以来,墨西哥海军已缴获300多吨用于制造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等合成毒品的化学原料,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美国不少的新型毒品制造者也称他们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从中国来的,他们可以从商贸网站上轻易地搜索到供货信息&&一些新型毒品研究专家说,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许多地方的新型毒品原料供应商,因为这里的化工原料管理混乱,形同虚设。
混乱一:药用与非药用化学原料有两套监管体系,许多企业由此规避监管。前文已经提到,在四五篇关于本案的报道中,都没有提到究竟这十多吨的甲卡西酮具体是哪个公司生产的。不过从报道中可以知道,供应货物的源头常华是天津一家大型的医药化学公司的业务经理。可是这家以&医药&为名的公司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没有备案信息的。这是为何?原来许多公司都声称生产的化学原料并不是用于生产药品的,这样就能利用相关的法规漏洞规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监管。另一方面,这家公司也取得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所给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证明,也算取得了资质。两个部门之间协调不顺让许多企业以此规避了监管,形成了空白地带。其实还不仅仅是制毒原材料,许多食品中所含有的化学添加剂成分也是从这个渠道来的。
混乱二:违法成本低,违规企业大多缴纳罚款了事。假若这些药品真是由被捕的业务经理所在的公司生产的话,这也属于非法生产,因为这家公司获得的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所给的二类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资质,不包括一类。无论如何,有关部门对这些企业的监管非常宽松,它们的违法成本也很低。上文提到的&&中,几家企业受到的处罚都是数额不大的罚款,几万块的罚款没有实际惩戒意义。事实上,不论卫生部颁发的《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办法》还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颁发的《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都对违规操作的企业很&宽容&,很严重的就是责令停产整改或者三年内不得生产经营该类化学品。国务院颁发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严重的企业会被取消生产经营资格,但是在过往的新型毒品案例中,顶多看到企业被罚款了事。要是一些对当地税收有着巨大贡献的&财神企业&越轨了,有关职权部门很可能就视而不见了。
混乱三:就算有明确的责任划分的,很多时候也根本无人管。以前文提到的含有麻黄碱的感冒药为例,事实上有关部门曾经规定了限购感冒药。不过根本无人监管,企业和药店也根本不遵守规定。这里的监管也包括运输过程的监管。
总之,因为各种立法和监管漏洞,网络上充斥着许多贩卖新型毒品生产原料的信息;不仅生产厂商,许多药店、医院都变着法子贩卖管制药品;运输渠道顺畅,许多管制药品以普通药品的姿态出现,甚至快递公司还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当然,这些漏洞中,最重要的还是源头。
为了药用和科研,我国有唯一一个合法种植罂粟花的地方,这里四周围着高压电网,武警24小时站岗。可是,同样能够制成毒品的许多化学原料,它们也是合法生产,却处于监管混乱状态,强烈的对比,令人遗憾。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在用药的安全性上,我们何时能和国际接轨
这些&激素玩具&从哪里来?其中凸显了何种监管失控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期责编:王杨长治警方破获新型毒品系列大案:吸毒者500余人发布时间: 08:44:50【】【字体:
】【】法制网记者 马岳君 法制网实习生 常宇星
案发地点:山西省长治市
案发缘由:一种新型毒品——甲卡西酮在山西省长治市突然出现并快速蔓延
从河南到山西,有一条神秘的运载新型毒品甲卡西酮的“地下通道”。通过这条“通道”,甲卡西酮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山西省长治市,使得当地吸食新型毒品的人数迅速增加。
经过一年多的拉锯战,警方终于破获了这一新型毒品系列案。数据显示,在此次行动中,长治警方共破获大小贩毒案件30余起,抓获毒贩61人,缴获毒品2700多公斤,收缴毒资4000余万元,查获吸食甲卡西酮的吸毒人员500余人。
新型毒品快速蔓延
2010年,一种新型毒品——卡西酮在山西省长治市突然出现并快速蔓延。
甲卡西酮,在长治市俗称为“筋儿”、“土冰”,是一种精神药品,状如粉末,色如豆面,属国家一类管制精神药品。与其他毒品一样,吸食甲卡西酮后能使人更有精神,但它比“面面”更有成瘾性。据大量吸毒者交代,“筋儿”的成瘾性极大,吸食后,不思茶饭,精神亢奋,能够连续3天3夜不睡觉,产生幻觉。
长治市公安局副局长乔亚民说:“甲卡西酮从去年蔓延到长治市以来,蔓延速度之快,是公安机关始料未及的,由此带来的社会危害也是十分巨大的,同时也诱发了‘偷、抢、骗’等各类刑事案件。而且,吸食甲卡西酮的人群低龄化,直接危害到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追查线索被迫中断
甲卡西酮迅速蔓延的态势,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高度警觉和山西省市领导的重视。
日,长治市公安破获了以陈林锁为首的重大贩毒团伙案,抓获贩毒分子8人,缴获毒品甲卡西酮50公斤。据犯罪嫌疑人陈林锁交代,其上线是河南省安阳市人,姓李。但是由于陈林锁一直与其单线联系,公安机关侦查一度中断。
时隔5个月后,在日,民警又在长治市的潞城市破获了以赵彩平、赵志伟为首的以家族经营为特点的特大贩卖甲卡西酮案件,抓获贩毒分子7人,查获涉案人员50多人,缴获毒品甲卡西酮375公斤。赵彩平、赵志伟在被抓获前曾经多次到安阳市进行活动,而二人抓获后供述他们的上线也是安阳市人。
2010年“8·28”贩毒案和2011年“1·10”贩毒案的相继破获,上线都直接指向河南省安阳市。同时,公安部禁毒局毒品实验室的鉴定结果显示,两起案件的毒品为同一来源。然而,此时,警方除了“河南省安阳市李姓男子”这一信息外一无所知,案子暂时陷入僵局。
幕后上线浮出水面
经过大范围排查,警方发现一名潞城男子刘保根有重大贩毒嫌疑。之后,经过两个月的严密监控,顺藤摸瓜,相继发现了刘宝根的5条货源上线,线的“最顶端”也是这名姓李的河南省安阳市男子。
日、4月3日,专案组又先后破获了郭建平、杨俊民贩卖甲卡西酮案件。而这两起案件中,专案组民警发现,其上线也是河南省安阳市李姓男子。
同时,专案组通过深挖,又发现了案件的另一名重要人物——长治市黎城县的妇女李记先。而李记先的上线就是这个河南省安阳市李姓男子。
5起案件之间的联系终于明了,神秘上线浮出水面。
随后在河南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通过各种侦查手段,查明该男子名叫李五只。
柳暗花明终现战机
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因为贪婪是他们的天性。
4月17日,在经过两个星期的漫长等待和煎熬后,李记先和李五只终于禁不住利益的诱惑,开始蠢蠢欲动,有了交易迹象。
专案民警当机立断,兵分三路将贩毒嫌疑人李记先、李记先的司机王雷鑫以及李五只抓获归案。
据办案民警介绍,初审中李五只对其长期从河南省安阳市贩卖甲卡西酮到山西省长治市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同时交代其妻为同伙,家中尚有大量毒资及存款。长治市遂将其妻崔艳云列为网上逃犯进行追缉。
案件破获后,根据山西省案件协查提供的情况,安阳市警方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崔艳云,并查获了李五只转移藏匿的毒资8000万元。此外,天津市警方由此查封了一家生产甲卡西酮的厂家。
由此,这一贩毒团伙被连根拔起,这条由河南省通向山西省的新型毒品“地下通道”被彻底阻断。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卡西阿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