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好的设计,应该什么里面含有叶酸什么元素,手法。

当前位置:
>>>西湖LOGO蓝白二色,好似勾勒一幅水墨画,巧妙融合“一湖一月一潭一..
西湖LOGO蓝白二色,好似勾勒一幅水墨画,巧妙融合“一湖一月一潭一印”四大元素,既有杭州东方品质之城内涵阐述,又有幸福和谐之湖的直观感受。LOGO以中国传统水墨画表现手法,辅以中国印,体现出了西湖文化景观历史的源远流长。LOGO中的潭由三个白色圆点变形而来,包含“三生万物”的内涵理念,表达出西湖大气开放的包容性。&&&&&&&&&&&&&&&&&&&&&&&&&&&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西湖LOGO在1500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道理?(11分)
题型:论述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水墨画和印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西湖LOGO采用哲学元素增加了国人的认同感。(3分)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西湖LOGO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又有杭州东方品质之城内涵,体现了西湖幸福和谐之感受,做到推陈出新。(3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西湖LOGO既有中华传统艺术,有富含中华的传统思想,展现了西湖的包容性。(3分,写出一个给1分)④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西湖LOGO融合了西湖的“一湖一月一潭一印”哲学杭州西湖特有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突出了西湖的个性特征。(2分)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和图示,对西湖LOGO的表现元素及设计理念准确解读,把握其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水墨画和印章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具有杭州东方品质之城的内涵,体现了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水墨画和印章体现西湖文化景观历史的源远流长,“三生万物”表达出西湖大气开放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西湖LOGO蓝白二色,好似勾勒一幅水墨画,巧妙融合“一湖一月一潭一..”主要考查你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及其的丰富和发展&&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及其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与增强综合国力关系: (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2)有无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 (3)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理解弘扬民族精神和经济建设没关系:学生易忽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围绕经济建设展开,但民族精神不是可有可无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保持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必要性 ①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具体表现
特别提示: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体现,民族文化有一个积淀的过程,民族精神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我们在把握民族精神时,必须与具体时代结合起来。
全面理解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1)民族精神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4)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 (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认识误区:
弘扬、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关系:
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
2.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①关系: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提示: 理解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可以联系世界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包容性、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在关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提醒: (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 (2)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4)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的含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具体表现:
中华民族精神基本特征:(1)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1)地位和作用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②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特点和主题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
发现相似题
与“西湖LOGO蓝白二色,好似勾勒一幅水墨画,巧妙融合“一湖一月一潭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8214326004126646012116526981123346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现代居室设计中的中国古典元素.doc2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50 &&
优秀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是顺利答辩过论文资料,精品设计,欢迎参考下载!!!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现代居室设计中的中国古典元素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美术学方 向: 环境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彭 劲年月 日?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本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负责。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 □,在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目
论文正文…………………………………………………………Ⅰ(1)
摘要………………………………………………………………………(1)
关键词……………………………………………………………………(1)
导论………………………………………………………………………(1)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浅谈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元素
发表日期: 发布者:无限设计网 5xsj.net 阅读数:
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视觉流程是一个视觉传达过程,也是一个感知过程,即从视觉注意力的吸引(视觉冲击力),造成视觉性生理的舒适(视觉优选),到引起心理的美感与判断这样一个巧妙和编排设计过程。平面设计就是通过画面中的图形、色彩、文字等要素经过一定的组合来吸引观众,创造一种气氛,激起人们的美感,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使人们在美好享受中接受某种信息,进而达到认同或占有的目的。
在视像的建立过程中,制作者把信息演泽为各种不同面积的单元,称为视觉元素,将元素排列形成有含义的视像词条,放于载体上,才能达到信息传达的作用。作为视觉传达的基本视觉元素—点、线、面、体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和创作风格多种多样,要使它们更充分、更贴切地服务于设计的主题和内容,就必须在设计的视觉元素上进行挖掘和提炼。[1]英国画家、雕刻家威廉·霍格斯曾经说过,视觉中心区域是有限的,视网膜中央凹是唯一具有敏锐分辨的地方,但它复盖的面积不过是一小部分,视域的其他地方则离视网膜中央凹越远越不清晰,同时他以横排的一组“A”字字母的图形来说明这一观点。该图表现的是,眼睛从平常的认读距离看一排字母“A”,如果把眼睛视线停留在任何一个“A”上,其它字母就会变得模糊,视线停留的地方,被称之为视觉焦点。根据眼睛观察事物的这种特性,任何静态视觉艺术的表现特征,似乎都遵循了这一视觉规律。如:素描观察的焦点论,绘画创作中的主题区域以及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中心等。假如说,我们将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进行排列组合的话,视觉焦点无疑是首当其冲的第一角色。换句话说,它是视觉浏览中的第一落点,是版面信息提供的核心,应具有较强的视觉张力及视觉冲击力。由于它是视觉中心。它所具备的视觉元素的特征就是其它综合信息因素的强对立面,这种对立面是依据与其它元素间的特征差异来完成的,差异越大其视觉的扩张力也就越强。
“张力”是一物理学名词,是物体所能承受的拉拽力。在此,我们用它来表示物象形式之矛盾差异对比所产生的对抗振奋感和精神刺激力与审美感染力。作为视觉焦点的视觉元素,其视觉张力通常是由元素间的矛盾在强化和调和的对比中完成的。其差异对比存在于元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和元素的空间关系中,如不同的形状、色彩、空间、质料的并置、对照以及不同表现手法的并用等。加强视觉焦点元素与其他元素之间差异的因素很多,如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形状的大小、方圆、聚散;空间的上下、前后、宽窄;色彩的色相,冷暖、明暗、灰鲜;质地的软硬、糙滑、枯润;体量的轻生重、肥瘦;形象的动静、刚柔;表现手法的虚实、繁简、藏露;表现技巧的工意、巧拙和张驰等。
视觉焦点的元素与其他的差异对比,能有效的增强视觉的刺激效果,给人以醒目、肯定强烈的视觉印象。[2]焦点形象只有个性鲜明突出才能引人注目,刺激才能令人难忘。差异的对比能打破单调统一的格局,求得多样变化,掀起波澜,造成矛盾的对比,形成视觉上的张力。所以说,张力是差异变化的集中体现,是对差异本质的本体感知,也是差异变化审美的魅力所在,张力是差异对比的结果,差异是张力形成的根源。因此,作为视觉中心的焦点,由于其主体性及显要性,决定了其元素的特殊性。色彩是把握人的视觉第一关键所在,也是一副广告表现形式的重点所在,一副有个性的色彩,往往更能抓住消费者的视线。在平面视觉传达中,色彩借以光源让自身展现不同的颜色效应,时而以暗沉时而以明丽的色调影响受众的情绪,从而阻碍又或者是辅助受众对信息的领悟和判断。这一点也正越来越被商业界所认识和利用。鉴于颜色在实践中的重要性,目前,许多工程心理学家和广告心理学家纷纷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以求通过颜色视觉的刺激,达到更佳的工作效益或广告效益。
空间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它与拥挤、忙碌和活跃相反,是所有事物自然普遍存在的背景。空间是沉默的,可以是一块开阔的田地,一间空房、一幅空白的画布或一张白纸。其实,空间就是空白处。人们对空间习以为常,认为最好是填满它。
从设计角度来说,填满空间不是设计师要做的;运用空间才是设计师该做的。当我们纯粹以大量的信息来打动读者,读者只会被过多的信息淹没而不知所措,他们会做出的反应正好是回避。在二维设计中的空间称为空白空间,有多种不同的称呼。其中包括“虚空间”,这是一个可以完全互换的称呼;“受限空间”,指被其他要素包围的空间;“副形态”,主要是书法家使用,指字母内的空间,称为“字谷”和字母之间的空间;“实用空间”指起某种作用并构成设计中一部分的空间;“多余空间”指潜力还未实现的空间。空白空间位于文字和图像之后,但它不仅仅只是设计的背景。只要设计背景安排得当,总体设计的清晰度和效用性马上成倍提高。
如果空白空间运用巧妙,就会成为设计中最突出、最令人瞩目的部分。空白空间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形状,实的和虚的空间就错综复杂地盘结在一起。但不是所有设计中的空白空间都会起到积极作用,若对空白空间的运用完全失去控制会导致视觉上杂乱或不和谐的设计。空间分类平衡对于众多设计者来说并不陌生,在设计初步时已对形式美法则有相当深刻的理解。视觉交流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两种类型的平衡:对称和不对称。
对称的平衡以垂直轴为中心。不对称的平衡两边看上去并不相同,但不相似的两边也处于一种统一和谐的状态,或是“协调的不对称”。对称是因为相似而取得的平衡,不对称是由于对比而产生的平衡。
在平面设计中,空间的概念,即是视觉元素的反衬部分,也就是凸现视觉元素以外的虚凹部分,是视觉元素的对立面。从另外一角度来讲,它也是一种视觉元素,是一种虚的元素,也可以称为虚的空间,是一种虚的元素,也可以称为虚的空间。这种虚空间所扮演的角色是如何将实空间有秩序地、有理的、有规律地按照形式美法则显现出来。同时虚空间也扮演着界定、限定、鉴定实空间元素排列组构中所出现的不合理、非规则的现象。可以这样讲,对虚空间分割的准确把握,也是对实空间元素组构准确的把握。当我们在一个平面上,随意的划一条线或不经意地点上一个点,实空间与虚空间的关系就产生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如何分割和分配空间以及协调其大与小、整体与局部关系的问题。虚空间与实空间是两个互为对立的统一体,虚空间形状的变化,面积的大小,数量的多少,与实空间的显现直接发生着联系。虚空间占用的位置多些,实空间自然要少些。虚空间形状为外孤形。
由此可见,虚、实空间是一对互存的整合体。实空间与虚空间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根据视觉物理美学原理,每一个实空间占据一定的位置后,一定有一定量的虚空间调节视觉度,使其张力、动势得以释放与延伸,并且拉开距离,各显其是。我们可以看到,由虚产生的实更实,由实产生的虚更虚,虚实相生可产生生动的对比美、节奏美和韵律美的视觉图形[3]。因而,可以给我们视觉生理和心理带来欢快、愉悦和审美的感受。
在平面设计中,被分割的虚空间形态林林总总,千百万化,其形成的根源是由实空间在特定的视觉流程的轨迹下分割而成,正如上述,其虚实间形态的大小、多少、紧松关系处理得当与否,决定了实空间的排列及视觉流程的走向是否合理和规范。具体而言,我们在平面中不能只看到图形、文字,而对二者间的虚白空间视而不见;在标志设计中不能只看到“图形”而忽略了“地”形;在字体设计中不能只注意到了笔划,而忘记了字体笔划间空白。正是由于这些虚白空间的衬托,才使得视觉得以集中,从而提高了视觉元素的审美价值,在平面中虚空间的形状、大小、方向以及位置的组成、排列与实空间在同一版面所形成的整体感觉,直接影响着平面设计的质量、水平以及人的视觉心理。
目前,对空间分割的理解与组成方式有二种:一种为理性的方法,它是以严谨的数学分析为主;一种为感性的方法,主要以人的心理审美感觉来组成。在理性的方式上,人们发现数学的模数关系对形态的分割组合有着特定的意义,它可以使形态成倍地啬,也可以进行空间内部的有序切分。我们通常所知的黄金分割率,就是较典型的理性分割方式。感性化的分割是以人的心理审判向以特定的感觉规律来完成的,它可以不受理性规则化模式的制约,以尽情渲泄其组合形式为目的,这种感性化分割方式往往会达到难以想象、出奇制胜的效果。
空间分割是平面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空间分割,可以使各种意义上、功能上不同的视觉元素进行符合视觉规律的界定。视觉焦点、流程、分割三大要素,是支撑平面视觉元素组成的骨架,是互为一体的关系。我们可以将三者关系依照视觉形式美法则,将其有序地理顺,各司其职,各尽其意,使平面视觉元素的组合有大小、主次、强弱、虚实的秩序与条理。充满张力的视觉中心、明确清晰的视觉导向以及均衡合理的空间分布,可以使我们在一个秩序化了的视觉元素的组构中,完成美的视觉历程,留下美的视觉印象。
结束语: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视觉焦点、视觉流程、视觉分割三大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是重大的,对展品的展示,信息的传播所起的作用是决策性的。当今是信息时代,如何在信息纷扰的氛围下,通过图形、文字、色彩三者创意的设计传递信息,对公众进行消费指导和文化感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事情,也是设计师的责任。作为设计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公众的接受心理为界线,利用平面视觉传达的主要元素视觉焦点、视觉流程、视觉分割进行有秩序化的组合,将设计信息最有效地传达给受众,以期达到最佳的信息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关推荐:
09-21•
06-12•
05-23•
09-21•
09-21•
05-24•
05-24•
09-21•
06-12•
09-21•
05-23•
09-21•
07-12•
09-21•
09-21•
09-21•
06-08•
07-12•
• 09-28•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1• 09-21• 09-21
• 05-12• 05-12• 05-12• 05-13• 05-13• 05-13• 05-14• 05-18• 05-23• 05-23• 05-23• 05-24• 05-24• 05-24• 05-24• 05-24• 05-24• 05-24• 05-24• 05-2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里面含有叶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