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投资理财产品收益计算收益更高啊?谁知道告诉一下。

题主既然问的是投资方式,转个图过来,希望能帮上忙。&img src=&/bd8aaaf302a0b904c0ffb74a5d38f203_b.jpg& data-rawheight=&388& data-rawwidth=&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bd8aaaf302a0b904c0ffb74a5d38f203_r.jpg&&&br&个人建议啊,手里的钱,储蓄和投资都是好习惯,但要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自己的收益预期。&br&不过话说回来,最有价值的投资品其实就是你自己啊!如果不是职业投资人,普通人好好工作,坚持学习,发现机会。等真正挖到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的时候,再去考虑分散的投资一些理财产品吧。
题主既然问的是投资方式,转个图过来,希望能帮上忙。个人建议啊,手里的钱,储蓄和投资都是好习惯,但要认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自己的收益预期。不过话说回来,最有价值的投资品其实就是你自己啊!如果不是职业投资人,普通人好好工作,坚持学习,发现机…
和几个好孩子比较,信托相对不规矩一些。&br&&br&好孩子包括银行保险证券。&br&第一个是银行。&br&银行早期一直是我国金融业的独子,现在虽然有了很多小弟弟,但仍然是当之无愧的长子。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在金融业内都是巨无霸,全国109家证券公司+90多家基金公司+4家上市保险公司的净利润合在一起,相当于半个工商银行。&br&银行业不仅规模大影响力就大,发展历程也长,因此政府政策关注最多,规范化程度确实很高。银行业从多年以前就开始参照发达国家的规范实施巴塞尔协议,然后还需要符合境内本土化的各种监管要求,随时服从调控。无论是挣钱还是听话,银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模范。&br&第二个是保险。&br&保险在我们国家发展的历史相对比较短,散户了解也较少。但实际上保险也是金融行业的重头之一,按净利润算,4家保险公司的和证券业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本打平。&br&保险业的自然特征就是做大规模、保证偿付、规避风险。这是一个通过大量投入资金+精密规划计算来挣钱的行业,而不是通过承担更高风险来挣钱的行业。所以无论是从行业监管,还是从保险公司自身的发展路径来看,保险天生都是一个乖孩子。&br&第三个是证券。&br&证券行业曾经是野路子,特别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各种违规行为层出不穷,通过全权委托侵吞客户资产,挪用保证金,内幕交易,合谋操纵市场,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圈钱不做事等等。但是经过后来二十年的发展,证券行业也慢慢规范了,上面提到的大多数毛病基本杜绝,少部分毛病偶尔还出现但也算得到了控制。&br&现在证监会对证券行业已经有了比较强大的控制力,不敢说面面俱到,但也令行禁止。证券行业是改邪归正的三儿子。&br&&br&最后是信托。&br&前面三个好孩子都是严格监管的行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都有相当明确和严格的规定。比如说银行业虽然钱多,但是不能买股票、有一些高风险的行业不能乱借钱;保险的钱也多,但是为了保证偿付能力,基本上什么也买不了;证券行业不能动存款和贷款、不能投资实业。&br&相比之下,信托的监管最松,什么都能做。信托公司可以自己组建信托吸纳资金,也可以从银行、证券业找资金。可以买卖股票、债券,可以投资土地、工厂、矿山、艺术品,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渠道。&br&所以一些高风险的高收益的、政策限制严格的行业需要资金的话,银行、保险和证券这三个好孩子都不敢碰,只有信托勇往直前。典型的就是房地产。在国家全面调控房地产行业的大背景下,大多数金融机构即使有钱也不能借给房地产公司,但是信托无所谓,只要房地产企业能够赚钱、还得起钱,信托就敢借。信托自己的钱不够了,还能从其他地方筹措大笔资金去借。&br&&br&对这件事情如何评价,取决于站在什么角度。&br&从管理的角度,大儿子跟二儿子都在公务员队伍里面端着金饭碗,老老实实跟着领导的指挥棒转。三儿子改邪归正以后进了事业单位,效益也不错。只有小儿子在体制外游荡,有一笔没一笔的挣钱。挣的钱也勉强合法,但又不那么符合家长的价值导向。从家长的角度,有时候把这种体制外的自有业务叫做“搅乱金融秩序和宏观调控”,因为它超出了家长指挥棒能够指挥的范围。&br&但是从金融发展创新的角度,最敢想敢干的不会是最乖的,倒有可能是最捣蛋的那个。&br&&br&信托资产管理规模去年底已然一跃超过了保险业,成为金融业新的老二。
和几个好孩子比较,信托相对不规矩一些。好孩子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第一个是银行。银行早期一直是我国金融业的独子,现在虽然有了很多小弟弟,但仍然是当之无愧的长子。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在金融业内都是巨无霸,全国109家证券公司+90多家基金公司+4…
目前国内市场上,以两年期的固定收益信托为例,其年化收益率接近10%;而人民币二年期定存利率为3.75%。&br&法律上和理论上,信托公司不可以承诺投资收益率;但银监会监管实务中,事实上要求信托公司刚性保证承诺收益率。&br&作为这种刚性兑付的对价补偿,是信托牌照的垄断。我国目前只有六十来家信托公司,且基本不再受理新申请。新加入者只能在既存信托牌照格局下玩收购重组的游戏,比如招商银行为了收购西藏信托的牌照,足足折腾了四年多,终究未果。 &a href=&/paper/zqsb/html/epaper/index/content_382786.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paper/z&/span&&span class=&invisible&&qsb/html/epaper/index/content_382786.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由此可见,&b&「信托牌照垄断→刚性兑付要求→超额收益保证→信托牌照垄断→……」&/b&,仿一句周其仁的话,“错乱是一连串事件”。&br&&br&江平 ( 华人在华尔街最优秀的交易员 ) 写过段很经典的话: &a href=&/SS0607.s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S2&/span&&span class=&invisible&&607.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lockquote&现代金融学中有一条基本定律,其地位不亚于牛顿三大定律之于经典物理学,可以称之为&u&“投资第一定律”:&/u&&br&&b&风险调整后的投资预期回报率 = 短期无风险利率&/b&&/blockquote&信托超额收益率与短期无风险利率间的利差,就是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顺便出个题,在这看似信托公司、监管机构、投资者三得利的架构中,谁成为支付溢价的凯子?)。&br&从这个角度看,称之为「坏孩子」或者「扰乱市场金融秩序和宏观调控」亦无不可。只不过信托公司成了替罪羊。&br&&br&信托是个很好的窗口,读懂信托,就能读懂很多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规律。&br&&br&PS:从个人投资考量,在分析清楚利弊后,是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和错乱来套利的(比如前两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打新股活动)。手边若有百万闲钱,又是低风险偏好者,在现有金融环境下,不妨买一些信托产品。
目前国内市场上,以两年期的固定收益信托为例,其年化收益率接近10%;而人民币二年期定存利率为3.75%。法律上和理论上,信托公司不可以承诺投资收益率;但银监会监管实务中,事实上要求信托公司刚性保证承诺收益率。作为这种刚性兑付的对价补偿,是信托牌照…
A地产公司想在B市搞个住宅地产项目&strong&“和谐社会”,&/strong&但是由于在当地的子公司才刚刚设立,且目前地产企业受政策调控影响,无法直接从银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br&
无法从银行贷款,也没有发行债券的资格,但是这个地产项目自己又非常有把握,自己却只有30%的资金,怎么办?&br&
找信托公司C去!&br&
信托公司派了D经理过了负责此事。 D经理(对地产行业的开发和运作有深入的了解和较为丰富的经验)带了几个助手,对A地产公司的实力和项目的前景及可行性做了深入分析,得出结论:该公司资产实力、地产开发实力雄厚,该项目前景看好,风险不大。&br&
经过协商,信托公司向A地产公司表达了以下想法:我们公司不可能直接投资金给你们,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发行信托理财计划的方式从老百姓手里募集到资金给你们。你们给我们2%的手续费,给银行1%的手续费(他们帮我们找到了客户),给投资者9%的利率,产品期限一年。为了能够吸引投资者,我们必须设立许多风险控制措施,我们会把产品的份额设成优先级和次级。你们的资金用来买次级份额,投资者的自己买优先份额,亏先亏你们的。整个地产项目的资产全部归属于我们这给信托项目:既不是你们名下的资产,也不是我们名下的资产,而是以一个项目独立存在。整个信托项目的资金流也归我们来管理,第一期楼盘卖出的自己必须先用了偿还投资者的资金。如何?&br&
A地产公司一算总的融资成本12%,但是一想这个项目自己预估的利润远高于这个融资成本,所以马上签署合同。&br&
过几天:银行的一些大客户就收到了自己客户经理的来电:“张老板您好,我是F银行的客户经理小G,我们行现在有个信托产品,1年期,收益率9%,大型房地产商A是融资方,风险控制措施也很到位,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A地产公司想在B市搞个住宅地产项目“和谐社会”,但是由于在当地的子公司才刚刚设立,且目前地产企业受政策调控影响,无法直接从银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 无法从银行贷款,也没有发行债券的资格,但是这个地产项目自己又非常有把握,自己却只有30%的资金,…
&img src=&/33a5bff9e11faf3bfdd806_b.jpg& data-rawwidth=&1099& data-rawheight=&5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9& data-original=&/33a5bff9e11faf3bfdd806_r.jpg&&&br&本人现在美国的一个endowment fund做equity analyst. 最近也一直在follow阿里巴巴。&br&在我看来,美国资本市场的玩家对于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是非常看重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如果能够反映在基本面上会对股价直接产生较大影响。&br&前几日股价的骤跌在我看来有如下几个原因:&br&1.基本面分析缩水 Q4 季报未达预期:BABA作为中国公司在美最大的IPO,早已吸引全美目光,之前良好的表现和强大的声势已反映为高预期下的高股价,前日BABA放出Q4季报并未达市场预期,股价下行理所应当。同时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十分容易出现overestimate,所以股价较大的波动时有出现。可参考另外一只,美股的中国公司 唯品会 (VIPS)。&br&2.大盘整体下行&br&3.投资者心理导致的跟涨跟跌情况: 股价下跌时的成交量情况足以说明问题。之前BABA的强势表现其实已经将其股价推向很多投资者的心理高点。 一旦出现股价下降或基本面走低就十分容易出现大面积抛售行为。1月8日到1月14日左右的股价下降也可以与这种情况相联系。但是后来股价的回升是因为基本面彼时并未缩水,投资者信心仍在。&br&这种投资者心理导致的行为,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普适的。&br&4.政府因素: 我将这个因素放在最后是因为美股市场投资人是不迷信未有实证的利好利空消息的。比如税率的降低会直接反映在公司的基本面分析上,就会直接导致投行对其预期的正面反馈。但是这种本身并没有得到实证的利空消息面前,美股投资者并不会像国内散户一样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但是如果工商总局对BABA的处罚措施真的施行了,那就需要大家真的谨慎对待,这和传言完全是两回事了。&br&&br&总之,美股市场是十分看重fundamental analysis的,如果十分想涉足美股市场,一定要对此有所了解。借用一句话:Fundamental analysis is the cornerstone of investing. In fact, some would say that you aren't really investing if you aren't performing fundamental analysis.&br&谢谢大家,望不吝批评指正。
本人现在美国的一个endowment fund做equity analyst. 最近也一直在follow阿里巴巴。在我看来,美国资本市场的玩家对于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是非常看重的,利好或利空消息如果能够反映在基本面上会对股价直接产生较大影响。前几日股价的骤跌在我看来有如下几个原…
这个思路是对的,但不应该买个股,而应该买大盘指数ETF基金。&br&只要国家不破产,政权没有被暴力更替,指数总会上来的。
这个思路是对的,但不应该买个股,而应该买大盘指数ETF基金。只要国家不破产,政权没有被暴力更替,指数总会上来的。
-&br&其实在你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会有说明书,说明书里一般都会注明投资的方向,这个是监管规定。楼主举得几个例子:&b&股市、楼市、黄金由于风险过大都完全不是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方向。同时,理财资金是表外资金,不计入银行存贷比,是不会用于发放企业贷款的。&/b&&br&&br&那银行的理财资金一般投向了何处呢?我们拿某国有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的说明书里注明的投资方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br&&br&【本理财计划主要投资于或通过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方设立的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以下金融工具:国债、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可分离交易的可转债中的公司债部分;货币型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银行存款、债券回购、资金拆借;以及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允许范围内的其他低风险高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合作方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资产管理产品包括基金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产品、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产品、信托公司单一资金信托计划等。】&br&&br&该产品的收益率为:&br&产品持有期间
预期年化投资收益率&br&日-日
【4】%&br&日-日
【4.3】%&br&日-日
【4.5】%&br&日-日
【4.8】%&br&&br&&br&&ul&&li&国债、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分别是财政部,大型银行和央行发行的债券。期限通常为3-5年,收益为3%-6%不等,风险极低。&br&&/li&&li&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证券、可分离交易的可转债中的公司债部分;是规模较大的企业通过券商发行各类型债券,期限长短不一通常为在2-5年,利率通常在5%-6%。&/li&&li&货币型证券投资基金、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是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投向与银行理财类似,流动性极好,但收益波动性比较大。&br&&/li&&li&银行存款、债券回购、资金拆借:是银行间金融工具,无风险,收益及流动性兼顾。&br&&/li&&/ul&&br&基本上所有的金融工具都遵循两个原则:1、申购金额越高,收益越高。2、申购期限越长,收益越高。&br&&br&
【投资组合】上述每类金融工具都可以在网上查到具体的资料,银行通过制定投资组合来保证收益及流动性。一般在产品成立前即设计好投资组合,并在产品成立过程中针对客户申购、赎回的变化逐步调整。&br&&br&
【收益和保本】银行投资的金融工具风险程度远低于股票、房地产等,因此极少出现风险。基本上每类金融工具的收益都会高于给客户的收益,但差距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绝不会到翻倍的程度。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通常都会保证本金的安全,因为银行的信誉相对于单笔理财资金所带来的收益要重要得多。(外资银行就不是这样,通常投资的产品收益和风险都会偏高会出现不保本的情况。外资银行想:我已经在合同中写了不保本,出了问题客户也不该怪我。但,现实情况是一旦赔本客户仍然会怪你。)&br&&br&另外,&b&其实银行并不希望客戶的钱都拿去购买理财产品&/b&,银行更希望客户的钱通过活期、定期或者保证金的形式存到账户里。因为这样资金成本低,又能用来投放贷款,存贷利差的收益其实远大于理财投资的收益。&br&&br&最近这几天(6月20日-7月10 日)大家购买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投入到银行同业拆借中了,因为非常好卖,价格也好,转手就赚钱。&br&&br&想了解更多或有此需求的朋友,可以私信我?&br&-
-其实在你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都会有说明书,说明书里一般都会注明投资的方向,这个是监管规定。楼主举得几个例子:股市、楼市、黄金由于风险过大都完全不是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的方向。同时,理财资金是表外资金,不计入银行存贷比,是不会用于发放企业贷款…
我的建议:1、可以做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在7%-11%左右。如果100万的起点就给11%以上的收益率,建议谨慎分析项目的具体情况,不要闭着眼睛随便买,毕竟总体来说收益越高风险越高。如果你很保守,可以考虑大连华信信托的产品,他们的收益真的很低,风险也真的很低,而且滚动发行,所以闭着眼睛买就行了,1年7.3%。
2、可以考虑买公司债。你可以开通证券账户后直接买入某些公司债,目前中长期债券有许多收益率在8%以上的,具体的品种建议关注09名流债,我的博客有详细分析:&a href=&.cn/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n/u/2286&/span&&span class=&invisible&&261755&/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如果你怕单一投资风险或嫌开证券账户麻烦,就买 纯债券型基金,明年流动性宽裕、通胀下行后,债券市场机会不错。
3、银行理财也不错,但缺点是期限往往较短,而且收益率一般也就6%作于,有较多的操作成本。
我的建议:1、可以做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在7%-11%左右。如果100万的起点就给11%以上的收益率,建议谨慎分析项目的具体情况,不要闭着眼睛随便买,毕竟总体来说收益越高风险越高。如果你很保守,可以考虑大连华信信托的产品,他们的收益真的很低,风险也真…
将30万分成若干部分进行理财。&br&一、银行的现金理财产品。一般的门槛是五万,从十几天到半年甚至到一年的都有,可以根据自己对现金的流动性要求进行选择。收益比放在余额宝稍高,而风险基本会由银行兜底,所以不必太担心。&br&二、货币型基金。余额宝是一种选择方式,但是很多人把钱放在那里总是忍不住消费,所以我建议你投资其他的货币型基金。你可以选择直接在网上银行进行基金购买(即通过银行的代销),也可以选择直接到基金官网进行购买,我们称之为直销方式。直接在基金官网购买有一个好处是,基本能做到T+0赎回,即当天赎回,资金当天到账。而通过银行一般是T+2。&br&三、股票型基金。包括股债平衡型和偏股或偏债或ETF。想不费神去投资的话就选择定投,每月同一时间银行直接扣除款项进行基金购买,避免了你因为行情变化太快而频繁操作的风险。在中长期来看,定投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前提是你至少能坚持个三两年。&br&四、股市。直接参与股市对于新手来说既新奇又害怕。前期你可以拿出一万(基本原理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模拟盘了解)进行练习,不要轻易加大资金,不要频繁操作,通过实际的操作自我理解。&br&五、P2P。不建议,目前的平台安全性非常堪忧,承担的风险远高于回报。&br&祝你好运。
将30万分成若干部分进行理财。一、银行的现金理财产品。一般的门槛是五万,从十几天到半年甚至到一年的都有,可以根据自己对现金的流动性要求进行选择。收益比放在余额宝稍高,而风险基本会由银行兜底,所以不必太担心。二、货币型基金。余额宝是一种选择方…
不知道楼主听没听过盘子的故事,看完下面这个故事,很多关于保险的话题都会明白了:&br&&br&100个学徒工来到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学习厨艺,他们要勤勤恳恳学习十年才能出师。学徒们的薪水不高,一年只有几百块,但是五星级酒店的餐具都非常名贵,一 个盘子要1000块钱。如果哪个学徒不小心打坏了一个盘子,那么他不仅要倾家荡产来赔偿这1000元钱,还可能会被开除,不能再继续学习和工作。因此学徒 们都非常小心谨慎,但还是每年都有人打碎盘子。&br&&br&这一年,酒店来了个聪明的财务,他提出了一个方案:如果每个学徒每年愿意交一点点钱,把这些钱集中起来,那么无论谁打碎了盘子,就用这钱来赔偿盘子,而且 学徒们都不再受到处罚。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案很好,都愿意花一点点钱买个心安。那么需要交多少钱呢?聪明财务就问大家:“你们一年之内大约会打碎几个盘 子?”大家想了想答到:“大约四个吧”(预定死亡率)。那么假定一年内需要赔偿四个盘子的话,就需要每个人交40元钱。聪明的财务又建议大家聘请一名经纪 人来帮助大家管理这些钱财。按照当时的市场情况,雇佣一名经纪大概一年需要600元,为经纪人租个办公室要400元(预定费用)。这1000元的费用分摊 到每个学徒身上是10元,这样算下来每个学徒一年只交40(保障成本)+10(费用)=50元,就可以打碎盘子不被开除了。(短期消费险诞生了)&br&&br&可是这一年大半年过去了,竟然还没有人打碎盘子,这时候,一个平时做事最谨慎小心的人想了,我是最不可能打碎盘子的,这一年损失50块钱,十年也是500 块啊!不行,我得找财务去谈谈。小心人跟财务这么一说,财务说:那简单,你不想交就不交呗,反正出了事风险自己承担。小心人想想又觉得不踏实:万一我打碎 了盘子还是赔不起的,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啊?聪明财务脑子一转,既然他想要拿回本金,我就要多收他一些钱,用这些多收到的钱去投资,用投资的收益把他的 本金赚回来。那么现在的市场收益率大概是12.4%(预定利率,现在保监委规定预定利率不得大于2.5%)。通过计算10年后要想拿回本金,现在就收取 40(赔盘子)+10(费用)+50(为回本投资)=100元。于是聪明的财务说:我也相信你不会打碎盘子的,但是万一的事情谁也不敢担保,要不你看这样 吧,你每年交100块押金(两全险),如果打碎了盘子这押金就没收了,如果十年都没打碎,到时候1000块钱我原样还你。小心人自己一算,几年内打碎了盘 子,本来要赔1000的,现在如果十年中途打碎只要赔几百,如果十年都没打碎盘子,自己一分钱都没损失,确实两全其美!“但是咱们得有一个约定”财务又 说,“你既然按100交押金了,这十年都得交,中途也不能再把押金取回,否则要算你违约。”小心人想想自己总归不亏,就一口承诺:“没问题!”&br&(两全保险诞生)&br&&br&这一年小心人果然没有打碎盘子,看见其他工友大都损失了50块钱,他不禁得意起来,把自己的方案告诉几个好朋友。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觉得自己没那么 倒霉就是那个会打碎盘子的人,于是纷纷要求交押金。财务也很乐意,于是第二年一下子收了10000元押金。财务留下4000元准备赔盘子的钱,1000元 费用,剩下5000元就去投资,这一年市场非常的好,投资回报率升高到了15%(利差益,预定利率12.4%),而且这一年学徒们打碎的盘子也只打碎了3 个(死差益),雇佣的经纪也只花了500(费差益)。到了年底,还赚了不只一个盘子的钱。&br&&br&听说了这个事情,小心人又不平起来,他找到财务说,原来你用我们的钱去赚了那么多钱,却不分给我们,太不公平了。财务想了想说:我赚钱是靠自己的脑力体 力,也有我的功劳。要不这样吧,你再多交点,每年150元(分红险),十年后我不仅还你1500,还每年把盈利的70%分给你,如何?小心人一听,觉得这 样更划算,于是自己马上交了150,回去还鼓动别的工友也多交一点。&br&&br&这一年恰逢股市大涨,财务赚了很多,到了年终,大家一看自己的帐户,非但没有像去年一样花掉50块,反而还多了几块钱红利。于是财务鼓动大家说,明年行情 还会很好,大家不如把自己不急用的钱都给我吧,除了扣除帮大家赔付打碎盘子的保障成本40元钱,以及扣除管理费用10元。其余多给我的钱我帮你们运作,我 每个月给你们结算利息,而且是利滚利。“可是我们交了那么多钱,万一要急用咋办呢?”有人问。财务说,那没关系,这部分钱急用的时候你们可以随时取出(万 能险)。“那你要投资亏了怎么办?”又有人担心的问道。“放心吧,我给你们承诺每月给大家的利息不会低于0%的。而且年利率一定在2.5%以上”,众人一 盘算,我们哪里懂什么投资运作,财务是个聪明人,交给他放心!于是众人你150,他180的都交了出来。 (万能险)&br&&br&第三年年末,大家帐户上果然又多了若干盈余,有人感觉赚的真不少,但也有人感觉投的钱不少没有赚到心目中所想要得到的钱。他们又找到了聪明的财务,财务 说:收益高的项目当然有,但是风险也大,如果你们不怕风险,我可以帮你们投到这些项目中去,这样吧,我帮大家设置几个投资的帐户,其中有风险高的,有风险 低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投资的帐户,选择好了,我来帮你们运作,我每年只按帐户价值的百分之几收大家一点管理费,其余赚多少都归你们,但是万 一亏了,请大家也别怪我(投连险)只要存满五年,我连手续费都不扣。大家感觉这样能赚到更多的钱,于是就把所有的钱交给了财务。&br&这时候来了一个新的学徒,众人纷纷向他解释这个项目的吸引力,劝他多拿一点钱出来。新学徒听得一头雾水,最后终于搞清楚来龙去脉,说:不就是交50块钱赔盘子吗?我家庭困难,不把这20%的工资都押进去行么?&br&&br&从故事中,可以看到保费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br&保障成本+费用+投资的钱=保费。&br&其中无论你购买的是消费型险,还是分红、万能、投连险,每年的保障成本和费用都被消费掉了。保险公司之所以能返本、分红、付息,无非是在拿客户的钱去投资,然后把投资收益再分给客户。而且由于保险公司的投资项目不可能太过激进。所以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都是比较低的。&br&所以建议客户:尽量购买消费型保障功能的保险,这样可以用非常低的价格购买的很高的保障。然后把省下来的钱投资到其他能带来更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中去,如债券、基金定投等。这样客户的资金的使用效率会更高。&br&&br&思考:&br&在上面的故事中,随着故事的推进,人们的关注点在改变,开始关注的是保障,随着事情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越来越重视收益而忽略了保险的本质。想想现在的保险行业和保险市场是不是这样呢?&br&&br&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再买保险的时候不要过多考虑资金回报,而应该重点考虑保险保障的本质,个人对于风险的厌恶才应该是购买保险最原始的初衷。
不知道楼主听没听过盘子的故事,看完下面这个故事,很多关于保险的话题都会明白了:100个学徒工来到一家五星级大酒店学习厨艺,他们要勤勤恳恳学习十年才能出师。学徒们的薪水不高,一年只有几百块,但是五星级酒店的餐具都非常名贵,一 个盘子要1000块钱。…
只能就这个阶段来谈了。月剩2500的前提是,你别对自己太抠门,以及留足孝敬父母的钱。在通胀的预期下,钱花光是最划算的。&br&&br&好吧,假设你该花的钱都花光了,就是会剩下2500元,不管钱多钱少,都叫理财。&br&&br&最关键一点,你的风险喜好程度如何?如果风险喜好程度高,可以投资股票(投资股票需要你工作不太忙,公务员最好,方便时不时看盘以及获取实时的信息)。如果风险喜好低,做些bat、平安、京东等等玩互联网金融的几家大公司的理财产品,他们时不时会推出6-7%左右的理财产品。&br&&br&如果每个月的2500元时不时要用,那就购买货币基金,现在还是有5%左右的年化收益率。
只能就这个阶段来谈了。月剩2500的前提是,你别对自己太抠门,以及留足孝敬父母的钱。在通胀的预期下,钱花光是最划算的。好吧,假设你该花的钱都花光了,就是会剩下2500元,不管钱多钱少,都叫理财。最关键一点,你的风险喜好程度如何?如果风险喜好程度高…
回答卤煮比较关切问题:&br&&br&1:如果按照1200亿美元的估值水平来看的话,&b&阿里巴巴市值水平大概全球上市公司中前60名&/b&&br&2:&b&中国(包含台湾1家)有九家上市公司估值超过一千亿美元&/b&&br&3:由于中国移动H股已经创下六年新高,所以&b&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已由中国石油成为了中国移动&/b&&br&4:千亿美元俱乐部营收中位数区间在100亿~1500亿,净利润中位数区间在50亿~200亿。&br&&img data-rawheight=&231& data-rawwidth=&467& src=&/b11f96a3dd385b12ff34b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7& data-original=&/b11f96a3dd385b12ff34bb_r.jpg&&&br&5:国家分布来看,美帝第一,欧洲第二,&b&中华帝国第三&/b&。&br&
行业分布来看,金融、生物医药、能源是高富帅行业。&br&&img data-rawheight=&366& data-rawwidth=&405& src=&/85e3ba8dc1ad09b3fd6f123af827a2b8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5&&6:&b&近6年互联网石头很猛&/b&。&br&
苹果公司7年翻6倍,腾讯15倍,亚马逊5倍。中国石油2007年挂牌时市值超过一万亿美元,目前依旧无人超越……但是缩水了近五分之四……悲催……&img data-rawheight=&171& data-rawwidth=&316& src=&/5fcfe09e892487fdaeda57e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6&&&br&7:&b&亚马逊是个奇葩的存在。&/b&&br&亚马逊13年全年净利润仅2.74亿美金,同时估值突破1500亿,应该是估值最高的千亿美元公司了&br&&br&&br&&br&&br&附录:全球千亿美元市值不完全不精准统计(数据截至8月19日收盘)&br&&br&&img data-rawheight=&608& data-rawwidth=&692& src=&/73db19b67cff5ffe923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2& data-original=&/73db19b67cff5ffe923b_r.jpg&&&br&&img data-rawheight=&467& data-rawwidth=&695& src=&/2c85fb6d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5& data-original=&/2c85fb6d6_r.jpg&&&br&&img data-rawheight=&220& data-rawwidth=&697& src=&/654a69cdfce03abbaf600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654a69cdfce03abbaf600f_r.jpg&&
回答卤煮比较关切问题:1:如果按照1200亿美元的估值水平来看的话,阿里巴巴市值水平大概全球上市公司中前60名2:中国(包含台湾1家)有九家上市公司估值超过一千亿美元3:由于中国移动H股已经创下六年新高,所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已由中国石油成为了中…
谢腰&br&这是个好问题,但不好答。所谓术业有专攻,对老板来说,财务知识掌握的当然越多越好,但你不大可能把这些都说明白,所以我们财务人员只能有针对的做些解答,这个度很不好把握,只能在此提些个人建议,仅供参考。&br&首先要能看懂三张表,这是基础,老板们要明白,资产负债表提供的是资产负债和权益在某时点的信息,损益表现金流量反映的是期间发生额之类。在此建议不需要关注所有信息,抓住重点就行,也不要只看数字,要看数字背后的东西。&br&1、货币资金:不仅要看余额,还要看发生额,每个月现金的流入流出情况对经营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要有资金计划,充分利用资金,不能有闲置,更不能短缺;&br&2、往来款项:这里要关注授信,关注账龄,每个月要有个客户账龄分析表,超账期的,超授信的都是风险,都是利润,要重点关注,对业务来说,放几天不收,他们就能从中搞到好处,对财务来说,这都是工作量,人都有私心,所以老板只能靠自己;&br&3、存货:存货也是资产,闲置一样是浪费,怎么利用老板们应该都很清楚,在此就提醒二点,一是存货明细账和存货盘点真的很重要,千万不要不当一回事;二是重视发出商品,发出商品其实是债权,发出货的同时钱也就出去了,一样要有账期,一样要算利息,更要及时了解及时结算;&br&4、固定资产:别看固定资产金额大,反而不用特别关注,只要让管理部门做好登记,不要让资产闲置浪费就行了。&br&5、成本和费用:老板要学会分清成本和费用的关系,成本是要和收入配比结转的,费用是当期发生的,两者不是一回事,所以老板要关注个人借款挂账的情况,这也是对公司资源的占用。还要关注成本归集的合理性,关注有没有为了提高业绩把费用当成本核算的情况。&br&6、预算管理:这个其实很重要,业务报费用合不合理其实财务很难把关,没有预算,老板也只能听业务说,老板也是人,老板也不想让员工骂,天天做恶人,有预算就有了依据,无形中就多了一道关口。&br&7、内部控制:这个老板们其实多少都会点,再学点理论知识就够了。内控的核心就规范化、流程化,一切都要按制度来。那制度的核心又是什么呢?个人理解就是分工要科学,一人为私,两人为公,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要能通力合作,又要相互牵制。&br&就聊到这里,有空再补充,欢迎知友在此讨论。&br&下面就各位知友意见加点补充&br&税务:税务知识其实是非常专业的知识,很多财务人员都不见得懂多少,对老板当然不能要求太多,知道点增值税基本原理就成了。但是不懂税怎么知道自己家的税有没有多交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同行多交流,查查自己家的综合税负,再问问别人家的,有了比较再问原因,多少就能心中有数了。当然和税务局相关人员多打打交道也是个办法,但人家能主动和你说多少就不好说了。&br&工程:有人提到固定资产要注意,其实要注意的是固定资产形成以前的在建工程,所以项目立项造预算才是最重要的,这其实不是财务的事,最多需要财务发挥监督职能,老板只要把人用好就行了。&br&投资:投资知道的知识当然是越多越好,就是普通人也应该都知道点,但投资相关的金融财务知识实在太多太专业,老板们掌握不住怎么办?建议还是在投资之前让财务做好项目书,力求专业,从财务角度做好分析,老板们只要能看懂就行,这个要求不高吧?&br&有很多知友提出让老板掌握的知识有点多,成半财务了。这里叔要强调一下,老板对自己的要求当然要高一点,因为钱是自己的,责任风险都是最大,知道的东西当然要比别人多。有财务人员自己也有问题,要么太懒,该做的事不做,把账做完就结束了;要么太精,把财务工作当人情;要么太保守,没事和业务对着干,这不行那不行的。反正要找个合适的财务并不容易(原谅叔就是这么直呀!)老板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不是要亲力亲为,只要抓住关键点,有事没事敲打一下,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有人盯着,对财务工作的提高和开展也有好处。&br&更新中。。。。&br&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算是财务知识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但专业性也较强,叔以为老板们如果不想学太多,现金流量表也不用学太深,也不用一个月看一次,季节性强的行业可以按周期关注,经营稳定的半年关注一次也可。现金流量表的重点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如果这个数字和净利润基本一致(通常应该稍大一点),那企业在现金流方面应该就没大问题,如果相差较大,或高或低都不算正常,应该找找原因。平时对现金流的管理最重要的手段还应该是做好资金计划,计划做好了,又能严格执行,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自然会降低。
谢腰这是个好问题,但不好答。所谓术业有专攻,对老板来说,财务知识掌握的当然越多越好,但你不大可能把这些都说明白,所以我们财务人员只能有针对的做些解答,这个度很不好把握,只能在此提些个人建议,仅供参考。首先要能看懂三张表,这是基础,老板们要…
鉴于家有傻瓜关注了这个问题,所以来回答一下,主要是提供法院、银行、律师的说法,给大家作参考。&br&&br&一、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对于“克隆卡盗刷维权”的答记者问中,有这样一段:&br&
问:有说法称“银行卡不设置密码反而更有利”,因为一旦设置密码,银行就可以把责任都推给持卡人。这说法是否准确吗?法院是如何确定克隆卡民事案件中的责任?&br&
答:银行未识别克隆卡,应当承担不少于50%的责任,当然,如果持卡人对卡被伪造有过错的,银行可以减轻责任。&br&
对设置了密码的银行卡,持卡人对密码的泄露没有过错的,对银行卡账户内资金损失一般不承担责任。持卡人用卡不规范足以导致密码泄露的,一般应当50%的范围内承担责任。&br&
对于未设置密码的银行卡被伪造后交易的,发卡行如办卡过程中履行了不设密码后果和风险的提示义务,持卡人在不超过卡内资金的50%承担责任。&br&&br&另外,对于银行卡申领合约中的“使用密码交易视为本人交易”的条款。广东省高院的这位负责人的答复是,对于这则条款是否适用,要看涉及的银行卡是真卡还是伪卡。该条款的适用前提是,使用真实银行卡进行交易,而在伪卡的情况下适用该条款,对持卡人是不公平的。&br&&br&二、某股份制银行&br&信用卡刷卡交易时是否设置密码,我得到的答复是,凭密码交易,有安全保障;凭签名交易,可以降低被盗刷金额的损失。&br&感觉说了和没说一样,请大家自行忽略。&br&&br&三、某位负责过克隆卡盗刷官司的律师:
&br&如果持卡人不设密码并遭盗刷的话,那就由银行担全责;如果客户设置了密码,在被盗刷后,由于存在客户泄露密码的可能性,客户要承担一定责任。他很明确的说,他自己的信用卡都不设密码。&br&=========&br&至于我,鉴于一穷二白卡里也没多少钱,反而丢卡的可能性比被盗刷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以,我还是设密码。&br&但可以提供一些降低被盗刷可能性的土办法……真的是土办法……&br&1. 信用卡:把背面的“后三码”遮好。现在很多“无卡无秘”,有“后三码”就被盗刷的事情,随便百度一下一大堆。保护“后三码”的方法更土,你可以刮掉(如果你可以记得住的话)、可以用涂改液或指甲油遮上(需不时的补涂)……&br&2.储蓄卡:去银行办一张芯片卡(注意:不是磁条+芯片的复合卡),把平时用不上的大额的钱存到芯片卡里。&br&====&br&贴上广东省高院的答记者问全文,供参考&br&为什么一直传图失败……
鉴于家有傻瓜关注了这个问题,所以来回答一下,主要是提供法院、银行、律师的说法,给大家作参考。一、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对于“克隆卡盗刷维权”的答记者问中,有这样一段: 问:有说法称“银行卡不设置密码反而更有利”,因为一旦设置密码,…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br&理财跟钱多钱少没有关系,钱越少越得理财。我对题主提出这样问题表示你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br&题主一个月2400能结余2000块,说明你具有节俭的良好品质。&br&我不说大道理了,直接给您一个我认为可行的配置方案。&br&结余的钱2000块,分配如下。&br&支出200块做为当月的零花钱,余1800.&br&支出80块买份意外保险,余1720.&br&支出200块存活期,做突发性的支出用(钱包丢了,手机丢了等等),这部分钱存到一定金额后(比如10000块),可根据个人爱好转到下面两块里的其中一块里去,余1520.&br&支出520元,存定期,这定期的期限为你想买的东西价格除于520元,比如你想换一个好一点手机价格为5000,那就存10个月的定期,但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余1000.&br&支出1000块买股票,买自已看好的股票,不超过三只,如果实在没有,我这里说两只(通策医疗,贵州茅台,仅供参考),别考虑买入时机以及价格,之所以推荐买股票,是因为我猜测题主较年青,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如果年龄超过40岁选择基金。如果年龄小于30岁,可按自已的风险偏好,选择风险更大的金融理财工具。(注:这里写的买股票,不是炒股票,买股票是一种资产配置,而炒股票是一种工作,有本质的不同。)&br&之后,当你收入增长的时候,上面的金额会变,但比列不要变。每当有收入都按上述比例进行分配,比如股票的分红。比如年底奖金。理财过程中如果想买什么比较贵重的东西只可以用上面提到的520元的那部分钱来买,而且是提前计划做定期存款。&br&长此以往,三五个月后你就能感觉到财务状况明显好转。三五年后,你就会超过身边的人,风险承受能力也比大多数人要强,10年后,你比大多数人富有。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跟钱多钱少没有关系,钱越少越得理财。我对题主提出这样问题表示你已经走在了正确的路上。题主一个月2400能结余2000块,说明你具有节俭的良好品质。我不说大道理了,直接给您一个我认为可行的配置方案。结余的钱2000块,分配如下。…
从推介(俗称销售)渠道看,信托产品有两大渠道:1)信托公司自行销售;2)委托外部机构销售。&br&一、信托公司自行销售&br&银监会颁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的产品退金额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如不得做广告、未经报备不得异地推介等。这其中,广告推介限制基本都获得了良好的遵守(部分监管较松地区有公司打擦边球),异地推介事实已被突破,监管部门也默认。&br&现在,不少信托公司都成立了独立的财富管理中心,负责本公司产品及其他金融产品的销售。&br&二、委托外部机构销售&br&1、银行渠道&br&根据《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如果信托公司委托外部机构销售,必须委托金融机构。在前几年,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较多,从项目推介到产品销售都有,因此许多产品由银行代销。这是合法合规的。&br&变化出现在去年年底。当时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违规代销一般公司的私募产品,被媒体盛传为信托产品,信托公司躺枪。后来,银监会要求银行代销信托产品,需获得总行审批,导致银行代销渠道,特别是大型银行代销渠道萎缩。&br&2.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br&这几年股市低迷,证券公司营业部业务不景气,而这边厢信托欣欣向荣,收益率高,又稳定,还有刚性兑付,吸走不少投资者和资金。鉴于此,证券公司与其被动,不如主动应对,化身理财咨询,代理销售信托产品。但去年资管产品出台后,证券公司优先销售自己公司资管部门发行的资管产品,这一渠道也受到较大影响。&br&3.非金融机构&br&这个就是灰色渠道了。现在众多投资咨询公司等一般工商企业,实际也在代销信托产品,而且占比极大,形成规模,监管部门也默认了这一现实。&br&从风险角度,金融机构代销信托产品,因为多是自己客户,需要长期维护,且有监管,一般较为谨慎,自身内部会对产品进行一定审查。而广大非金融机构第三方,则以盈利为第一要务,对风险基本不重视。为了提高代销竞争力,这些第三方把从信托公司获取的佣金,直接切分一部分出来给投资者,而且是签约打款后就直接给现金。这种做法,反过来对信托公司形成了恶性竞争。信托公司有必要在产品收益率设置上规避这一问题。&br&———————————————————————————————————————————&br&题主后面两个问题就谈不上问题了。不同产品,风险不同,收益自然也不同。刚性兑付本身就有风险,而且每家公司的刚性兑付风险不同,价格自然也不一。&br&网站代销,拉来客户电话询问是第一要务,设置截止日期神马岂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从推介(俗称销售)渠道看,信托产品有两大渠道:1)信托公司自行销售;2)委托外部机构销售。一、信托公司自行销售银监会颁布的《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对信托公司的产品退金额设置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如不得做广告、未经报备不得异地推介等。…
根据背景信息,我觉得以适度流动性、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健增值为目标比较合适。&br&由于没有说明,这里假设投资者风险承受水平为中等。&br&仅供参考。&br&1、财富保值类20%。其中活期和七天通知存款存款10万,三年定期存款20万,国债20万,货币基金30万。推荐南方现金,易方达货币。&br&2、财富增值50%。100万考虑配置收益率8%-10%的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需要由专业人士协助进行筛选。50万考虑中国银行中银债市通理财计划,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7.3%,纯债类产品,表现稳健,风险较低。20万考虑国投稳定增利,30万考虑富国天利债券基金。&br&&br&3、财富创造25%。中银转债增强60万,嘉实研究20万,华夏回报20万。&br&4、保险5%。这部分我产品不熟悉,希望专业人士支持。&br&&br&投资有风险,仅供参考。
根据背景信息,我觉得以适度流动性、较高的安全性和稳健增值为目标比较合适。由于没有说明,这里假设投资者风险承受水平为中等。仅供参考。1、财富保值类20%。其中活期和七天通知存款存款10万,三年定期存款20万,国债20万,货币基金30万。推荐南方现金,易…
谢邀。先说结论好了,如果你买债券基金是为了:&br&&ul&&li&&b&比定存更高的收益率&/b&——是的,约有2/3的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打败了定存;但也就是说,约有1/3的一级债基历史收益没有打败定存&/li&&li&&b&不容易亏本&/b&——是的,大部分年头债券基金的收益为正,但在年,分别有8成和4成的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带来负收益&/li&&li&&b&与股市大盘走势相反,以抵消风险&/b&——非也,债券基金的整体表现与上证综指/沪深300的相关系数约在0.6左右;好在债券基金除了年外基本都维持正收益,因此大部分时候可以抵消股市的部分风险,但年则是股指与债券基金表现都很糟糕的两年。&b&若要投资与大盘走势负相关的资产,请关注债券指数基金&/b&。&/li&&/ul&本文是以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作为代表讨论,这类基金可简称为“一级债基”。一级债基大致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比定存更高的收益率、不容易亏本、可抵消部分股市风险,但也总有些例外,因此并不完美。但注意,不建议买普通债券基金(二级),这类基金的整体收益未必更好但风险还更高,详细原因见本文第3部分。以下是正文:&br&&br&&b&本文大纲&/b&&br&&ol&&li&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如何、比定存好吗?会亏本吗?——以一级债券基金A类为例&/li&&li&如何挑选债券基金?&/li&&li&债券基金的分类,一些名词解释,以及为何不建议买普通债券基金(二级)&/li&&/ol&&br&&br&&b&1. 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如何?比定存好吗?会亏本吗?&/b&&br&&ul&&li&&b&分析样本:&/b&所有成立于日的普通债券型基金(一级A类),分类说明按照银河证券的分类体系&/li&&li&&b&观察期间:&/b&2004年~2013年&/li&&li&我们考虑基金成立次年起的业绩,例如X基金是2005年7月成立的,那我们从2006年开始观察其业绩。样本中2004年共7只基金,2013年共58只基金。&/li&&/ul&下图是部分基金业绩,所有基金业绩及本文所有分析,可参考此Excel &a href=&/c0774veyx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一级债基A类 Apr 9b.xlsx-[Excel]&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img src=&/133c9d855c4e462f157992_b.jpg& data-rawwidth=&1225& data-rawheight=&6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5& data-original=&/133c9d855c4e462f157992_r.jpg&&&br&&br&&b&部分叙述统计:&/b&&br&&ul&&li&&b&年化收益率前3名&/b&:富国天利(9.35%,2004至今),国联安增利债券(9.00%,2010至今),泰信周期回报债券(7.50%%,2012至今);&/li&&li&&b&年化收益率末3名&/b&:广发聚财信用债券(-4.07%,2013至今),国富恒久信用债券(-2.95%,2013至今),上投摩根分红添利债券(0.39%,2013至今)——注意年化收益率为负的基金仅有2只&/li&&li&&b&累计收益率前3名&/b&:富国天利(144.50%,2004至今),嘉实债券(105.80%,2004至今),华宝兴业宝康债券(82.85%,2004至今);&/li&&li&&b&所有一级债基年化收益率:平均值&/b&3.73%,&b&中位数&/b&3.63%&/li&&li&&b&年化收益率超过3%的基金&/b&:共39只,总样本数为58只——约2/3战胜了定存&/li&&/ul&&br&&br&&b&各年债券基金(一级A类)的整体表现:&/b&&br&&img src=&/e26f4ffbad7ed5dcff7b5f7_b.jpg& data-rawwidth=&893& data-rawheight=&1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3& data-original=&/e26f4ffbad7ed5dcff7b5f7_r.jpg&&&br&不难发现&br&&ul&&li&一级债基与股票大盘指数表现出同涨同跌的性质,明显是正相关而不是负相关&/li&&li&好在,多数年头,一级债基大多维持正收益,因此股市大跌的年,一级债基算是抵消了股市的风险&/li&&li&但2011年有8成基金为负收益,2013年有4成基金为负收益,而且这两年股市都不好,也就是说,买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对股市风险的抵御是有限的&/li&&/ul&&br&&b&债券基金(一级A类)与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和大盘股指是什么关系?&/b&&br&下图是几个序列的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相关系数介于-1到1之间:&br&&img src=&/d27bc0700a7_b.jp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1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d27bc0700a7_r.jpg&&上图清楚地说明了:&br&&ul&&li&虽然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与大盘股指是负相关(约在-0.5~-0.7的范围)&/li&&li&但是一级债基与国债指数、企业债指数的相关系数很弱(0.00到0.18之间),反而与股指的相关性较强(0.45到0.66之间)&/li&&li&可能的原因是,债券基金的投资思路很类似股票基金的投资策略,即主要研究公司债的发行公司,因此其波动与股票指数相关性较大;而不像国债指数或企业债指数,其收益率波动主要来自利率的变动。&/li&&/ul&&b&——由此得到的推论是,如果想要进一步地分散与股市的风险,主动管理的债券基金并不是好选择,而应该选择债券指数基金,或者直接持有国债等工具。&/b&&br&&b&目前债券指数基金有十来只了,标的的指数各不相同,为了避免广告,我不一一列举,各位可以自己Google或百度。&/b&&br&&br&&br&&br&&b&2. 如何挑选债券基金?&/b&&br&很多人相信,过去表现得好的基金、仍会表现得好。因此买基金就要买过去排名靠前的基金。&br&但事实并非如此!&br&&br&我们把每年的基金收益率做排序,分为5档,前20%,20%~40%,40%~60%,60~80%与80%~100%。&br&然后我们观察在各排名档次内的基金下一年度的排名档次变化如何:&br&&img src=&/886e3fd4a5191057ebcbdf51d35cb603_b.jpg& data-rawwidth=&651& data-rawheight=&1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1& data-original=&/886e3fd4a5191057ebcbdf51d35cb603_r.jpg&&怎么看这张表?例如第二行第二列的数字,22.73%,表示上一年排名前20%的基金、下一年仍在前20%的概率,是22.73%。只有22.73%的机率哦!你看整行每个数字大约都在20%左右,是不是说明上一年业绩排名前20%的基金,下一年业绩排名&b&根本就是随机的&/b&啊&b&!&/b&&br&&b&如果你期待业绩排名有稳定性,那至少要某个数字大于50%才行吧?&/b&可是根本没有啊!&br&&br&也就是说,靠过去的表现/相对排名,来选基金,是没意义的。去年排名靠前的基金,明年是靠前还是落后几乎完全是随机的!&br&那么,到底怎么选债券基金呢?我!也!不!知!道!&br&&br&&br&&b&3. 债券基金的分类,一些名词解释,以及为何不要买二级债基&/b&&br&按照银河证券的分类,80%以上基金资产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br&&br&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三类债券基金分别是:&br&&ul&&li&标准债券型基金——俗称“纯债基金”,只能投债券&/li&&li&普通债券基金(一级)——俗称“一级债基”,可投债券+在股市一级市场打新股;即前文讨论的基金类别&/li&&li&普通债券基金(二级)——俗称“二级债基”,可投债券+在股市二级市场投资&br&&/li&&/ul&另外,也有可转债基金、债券指数基金等其他债券基金,但数量不多。&br&&br&本文讨论的普通债券基金(一级)还附带“A类”的字样,有不少债券基金都分为“A”、“B”或”C“类,例如华夏债券(001001)基金这一只基金,就有分A, B, C三类。其实3类都是同一只基金,只不过是申购/赎回的手续费收费方式不同,华夏债券A类是前端收1%的申购费、B类是赎回时收1.5%的手续费、C类前后端都不收费但收每年0.3%的销售服务费。&br&&br&本文之所以选择普通债券型基金(一级A类)为代表,是因为其代表性比较好。另外两种数量最多的基金,纯债基金在2012年之前数量太少了(只有六只)、业绩历史太短而难以做出靠谱的分析;而二级债基与一级债基都是在2009年之后快速发展起来的,但二级债基有一定比例(不超过20%)投资于股票,这会干扰我们对债券基金本身属性的判断。&br&&br&&b&我在一开始说到,为何不要买二级债基(也就是普通债券基金(二级)),有三个原因。&/b&&br&&b&其一,&/b&投资者如果想要从股票中获利,可以自己配置股票基金,其比例及股票的种类皆可自定;&br&&b&其二,&/b&投资股票不是债券基金经理的专长,即使债券基金经理是对一家公司有深入的研究,但这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与股票的估值方法是很不同的,债券基金经理未必可以对股票做出最优投资决策;&br&&b&其三,&/b&历史业绩也证明了二级债基的收益不如一级债基,年间,所有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排名前3的为8.96%、 7.83%与5.48%;所有二级债基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1.90%,中位数为2.09%,年化收益率超过3%的二级债基仅21只,而总数为78只——所有数据都落后于一级债基。
谢邀。先说结论好了,如果你买债券基金是为了:比定存更高的收益率——是的,约有2/3的普通债券基金(一级A类)打败了定存;但也就是说,约有1/3的一级债基历史收益没有打败定存不容易亏本——是的,大部分年头债券基金的收益为正,但在年,分别…
首先我要提出一个口号——&b&省钱很难,没钱更难。&/b&&br&我希望每个想摆脱月光族现状的人都能时常默念这个口号。&br&&br&接着我来说一下怎样才能不月光:&br&&b&&u&1.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月光不是钱的问题,是你自己心态的问题。&/u&&/b&&br&&blockquote&&b&花钱多少和你的个人价值没有关系,不要用花钱的多少来对外显示自己的价值。&/b&&br&人家土豪买个大钻戒,你看了之后省吃俭用很久把所有积蓄拿出来也去买个大钻戒,结果人家土豪依然是土豪,你买了大钻戒依然是穷逼——因为你把顺序搞反了,人家土豪是因为有钱才买了大钻戒的,而不是因为买了大钻戒才变成土豪的,所以你的钻戒再大,也不能让你成为土豪。&br&&br&至于那些不只是月光,还负债买东西的人,这种心态问题更严重,请好好的审视自己的价值,你长得丑/长得矮/没有钱不是因为你没有那件你宁愿负债也要买的爱马仕包包,&b&你全身挂满了爱马仕,照样是丑矮穷。&/b&&br&&br&花钱不能展示你的个人价值,&b&请从自己的其它方面发掘,有外表的发掘外表,有内涵的发掘内涵,有知识的发掘知识,什么都没有的,你至少可以做到心地善良、待人礼貌、不随地吐痰&/b&等等&br&&br&但是大钻戒真的很闪耀,爱马仕真的好酷炫,不买心里很难受,怎么办?请在心里默念:省钱很难,没钱更难&/blockquote&&br&&br&&b&&u&2.开源也要,节流也要。那些告诉你收入少的时候不需要存钱的人都是有意无意想要害你的。&/u&&/b&&br&&blockquote&存下更多的钱,无非开源(多赚钱)和节流(少花钱)。多赚钱要靠你的长期努力,这个我不想教你,我想教你的是怎样短期摆脱月光的境况。&b&收入在很多时候自己的掌控能力很小,收入的增加也需要时间,但是少花钱&/b&&b&是能自己完全掌控的,并且&/b&&b&是能够立刻做到的。&/b&&br&&br&有人说我和题主一样,每个月工资两千,存不下钱来。我想说:&b&&u&省钱的习惯比省下的数量更重要,先养成习惯。&/u&&/b&&br&你一个月工资两千,那&b&你一个月能不能存一百块钱下来?如果能就存起来。&/b&&br&如果你一个月一百块钱都存不下来,那&b&你一个月能不能存十块钱下来&/b&&b&?如果能就存起来&/b&。&br&如果你一个月十块钱都存不下来,那&b&你&/b&&b&你一个月能不能存一块钱下来&/b&&b&?把这一块钱存起来。&/b&&br&不管你一个月是存下一百块,十块,还是一块钱,你都应该把它存下来,省钱的习惯比省下的数量更重要。&br&&br&&b&一个连一百块钱都不能忍住不花的人,给你一个月十万照样是存不下钱来的&/b&,因为你没有养成存钱的习惯。&br&&br&所以乘收入还不高的时候,养成存钱、理财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不养成,以后收入上去了,你还是会月光。你不信?看看那些高收入的月光白领呗。&br&&br&还是那句话:&b&&u&省钱的习惯比省下的数量更重要,先养成习惯。&/u&&/b&&/blockquote&&br&&br&&b&&u&3.人都抗不住诱惑,但是你可以选择远离诱惑。&/u&&/b&&br&&blockquote&题主在描述里写道“没事就看看需要买什么”——这句话是不成立的。饿了你会吃饭,渴了你会喝水,冷了你会穿衣服,这叫需要。&br&&br&&b&凡是需要去看商品目录、读时尚杂志、逛淘宝、上团购网站、看打折咨询等等渠道后才决定要买的东西,根本就和“需要”没什么关系,最多就是“想要”而已。&/b&&br&&br&原价一百块的衣服你不会去买,打折到50块之后你就会想去买,还觉得自己省了50块?不,你原本不需要这件衣服,你的购买决定是在打折后在产生的,打不打折,衣服还是那件衣服,100块的时候你不需要这件衣服,50块的时候你依然不需要这件衣服。&br&&br&要分清“需要”和“想要”的区别,不要用“需要”给自己乱花钱找借口。&br&&br&&b&比打折更省钱的途径是不买不打折时不需要的产品。&/b&&/blockquote&&br&&br&&b&&u&4.记账。不管你信不信,记账真的能帮你少花钱。&/u&&/b&&br&&blockquote&不管大小,把你的开销记下来。买了个新电视机?记账。买了瓶矿泉水?记账。一开始可能觉得难以适应这种繁琐,但是习惯后你会变成一种本能,买了东西不记账反而浑身不舒服。&br&&br&养成记账的习惯需要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一旦养成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开销真的就会减下去。因为&b&你会注意到那些不必要的花销,然后就会减少将来这部分花销。&/b&&br&&br&养成记账的习惯后你就知道自己平常的消费习惯了,这样你就能给自己定下预算了。按着预算花钱不是悲催的事情,这是个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能让你对自己的财富有更好的掌控。&br&&br&养成记账的习惯不容易,因为省钱本就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记得&b&什么东西比省钱更难?没钱更难。&/b&&/blockquote&&br&&br&&b&&u&5.从小事做起,比如自己带饭&/u&&/b&&br&&blockquote&我之前写过《&a class=&internal& href=&/xiepanda/&&存的下钱的都是自己带饭的&/a&》:&br&&p&诸位看我专栏和知乎回答的人都知道我不是对吃不讲究的人,我和老婆的收入虽不是很高,但也足够每天下馆子月月有余粮。但是我还是每天带饭吃,原因很简单,我假设我再干40年左右退休,下一次馆子的钱拿计算器算一下40年的复利,看着那个数字再问自己愿不愿意拿这些钱下馆子,自己的回复基本是不愿意。&/p&&br&&p&爱因斯坦说的对,&b&复利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b&&/p&&/blockquote&&br&&br&&br&我这篇东西里面提了很多口号,因为这么长的一篇东西,你看过之后第二天就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没关系,你只要能够记住以下的口号,并且经常默念,肯定可以摆脱月光族的现状:&br&&br&&img src=&/5ea448c8d4c4daffc8f2fd2fea884fe4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ea448c8d4c4daffc8f2fd2fea884fe4_r.jpg&&&img src=&/0d5eb76b40e1a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0d5eb76b40e1a_r.jpg&&&img src=&/fb8ed4aaeca0b793abbe22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fb8ed4aaeca0b793abbe22_r.jpg&&&img src=&/b0b3e81b0bfd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0b3e81b0bfd_r.jpg&&&img src=&/5ff7d61d890ec2c878aca03cfd67a575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ff7d61d890ec2c878aca03cfd67a575_r.jpg&&&br&&br&&br&如果以上的这些你还嫌多,那么请记住这一句话。&br&&img src=&/5ea448c8d4c4daffc8f2fd2fea884fe4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ea448c8d4c4daffc8f2fd2fea884fe4_r.jpg&&
首先我要提出一个口号——省钱很难,没钱更难。我希望每个想摆脱月光族现状的人都能时常默念这个口号。接着我来说一下怎样才能不月光:1.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月光不是钱的问题,是你自己心态的问题。花钱多少和你的个人价值没有关系,不要用花钱的多…
呃,刚好我在某论坛说过这个事情,斗胆一答,请轻拍。&br&其实这里面两个问题:&br&1.&b&卖房之后如何理财?&/b&&br&2.&b&如果不卖房又如何理财?&/b&&br&&br&&b&第一、卖房后如何理财?&/b&&br&&br&现在保本并且收益较固定的理财产品无非就是: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和最近比较热的P2P网贷。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信托、贵金属、逆回购和投资股市之类的要么收益不好预测要么专业性较强,先按下不表。&b&原文作者选择一半买银行理财产品,一半货币基金。在我看来这个选择过于保守,实在难以对抗通胀。&/b&况且原作者选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收益率不高,流动性也很差。&br&&br&&b&不如把钱分为两部分:流动性要求高的和流动性要求低的。货币基金流动性很好,拿来代替活期存款没有问题。流动性要求低的部分可以选择P2P网贷。&/b&这里面可选择的很多,年化收益低的有陆金所8.6%,稍高点9%~12%的有利网、开鑫贷,再高的就很多了20%以上,甚至30%以上的都有(只要你敢)。至于怎么选择,我会考察平台模式、团队、运营水平,风险控制等方面,这个不是本文重点,下文直接以我自已使用的有利网的12%为例好了。这300万本金的两成60万应该足以应付日常甚至是突发性的开销,剩余的八成,可以考虑投入P2P网贷。货币基金收益按4%算,银行理财按5%算,P2P网贷按12%算。&br&&br&原作者方案(50%货币基金+50%银行理财产品)月收入:&br&150W×4%/12+150W×5%/12=&b&11250元&/b&&br&&br&本人方案(20%货币基金+80%P2P网贷)月收入:&br&60W×4%/12+240W×12%/12=&b&26000元&/b&&br&&br&&b&第二、不卖房如何理财?&/b&&br&&br&原微博下方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主要观点是:&b&个人住宅具有强烈的升值预期,套现之后,本金就暴露在了通货膨胀的风险之下,利息对抗作用微乎其微,本金及其利息的购买力会下降得很快。&/b&简单的说就是房子很有可能增值,而利息跑不赢通胀。这个确实是关键问题,现在每个月收1万利息看着很安逸,但是按照目前的通胀速度,可能7~10年之后,这1万块钱可能只相当于今天的5000元钱,而300万的本金只相当于今天的150万,而你已经没有房子了,到时的房价谁知道会到什么样的位置呢?到时候还买得起房吗?如果不买房的话,你的收入日渐缩水,能应付开销吗? &br&&br&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呢?原作者卖房之后可以直接拿300万理财,说明房子不需要还贷,另外看他是追求自在安然的生活态度,那房子出租出去收租金应该不影响他云游四海。可以设计一个大胆的理财方案:&b&房屋出租收取租金,住宅抵押申请贷款,资金进行P2P网贷投资。&/b&&br&&br&有人可能会问,贷款投资P2P网贷,会有盈利吗?这个问题知乎上类似的讨论有过结论,可以引申到买房时的按揭贷款:&b&如果你有投资或理财渠道收益率比贷款利率高,那么首付越少越好,房贷越久越好;如果你没有这个投资渠道,可以考虑提高首付比例和缩短还款期。&/b&&br&&br&计算前,先进行一下条件的设定: &br&1.租金收入:北京海淀区价值300万,80平米的房产,&b&月租金6000元&/b&应该可以实现,不考虑租金涨跌。 &br&2.抵押贷款本金:上限为房价7成,210万。这里取&b&200万&/b&,不考虑月收入对放贷额度的影响。 &br&3.贷款利率: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为7.205%。这里取&b&7.3%&/b&。 &br&4.贷款期限:大部分为10年,少部分支持15年,这里取&b&15年&/b&。 &br&以上3项确定,可算出贷款等额本息月还款额为:18314元 &br&5.有利网等P2P网贷能长期持续经营。 &br&(以上设定均在我了解到的合理范围内,但最近银行缺钱,这些条件不一定能全部实现)&br&这个方案的月收入是:&br&&img src=&/473e9f5fd8a4c3bfdaf09_b.jpg&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473e9f5fd8a4c3bfdaf09_r.jpg&&&br&可以看出,月入7686元虽然和原作者的11250比较有一定差距,但&b&关键是房子保住了。而且以上3项,变动可能性最大的应该是房租收入,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b&&br&&br&最后再作个纯理论对比:假设此人不吃不喝一分钱不花,所有收益均按原投资渠道继续投资,考虑按月复利。看看15年还完贷款后总资产对比。 &br&&img src=&/cb7fece034e5088cdb80034_b.jpg& data-rawwidth=&384& data-rawheight=&1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84&&&br&两者现金只相差4.5万元,而最为重要的是后者保留了房产。凭借房租、理财盈余和12%的神奇复利,秒杀了原方案。当然了后者月入7K7是要比1W1过得拮据点,风险较大,并且不吃不喝也是不现实的,这里只是数值计算,仅供参考。 &br&&br&利益声明:本人是有利网用户&br&&br&—————————— 补充说明——————————&br&早上起来发现被知乎推荐了,诚惶诚恐。评论里不少质疑,这里补充说明一下&br&&br&&b&关于“软文”&/b&&br&在知乎上还没有这个问题之前,这篇文章我已经发在了某P2P平台论坛里,行文里的数据和例子就是针对该平台写的。后来看到知乎上有这个问题,略加修改便挪了过来。所以这个答案看着比较“软”。在最末尾已作了利益声明,如果还是引起了你的不快,请见谅。&br&&br&&b&关于“风险和收益”&/b&&br&有知友提出,没有考虑对应理财方式的高风险。风险定然是和收益正相关,这个是常识,故并无特别强调。&br&&br&&b&关于“P2P网贷靠不靠谱”&/b&&br&这是个大问题,知乎上有过不少精彩的答案。个人认为,线下小微贷和成熟的线上P2P已经被证实是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的,孟加拉乡村银行和美国富国银行的故事估计大家都听过,最近WSJ的文章提到,美国P2P网贷正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这也是对此模式的认可。[&a href=&/article/SB5751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nsumers Find Investors Eager to Make 'Peer-to-Peer' Loans&i class=&icon-external&&&/i&&/a&] 很多人对P2P的质疑甚至厌恶,其实集中在:我的资金有没有保障?平台会不会倒闭?团队会不会跑路?类似的新闻确实略有耳闻,我对这些倒掉的平台作过分析:要么动机不良,就是来搞诈骗的,要么在实际操作中严重背离了P2P的本质。所以在国内目前的环境下,投资P2P需要对网站的团队、模式、担保、风控各个环节有足够了解,以降低风险。真正P2P平台的门槛很高,投资者的门槛其实也不低。&br&&br&&b&关于收益和最后表格的计算&/b&&br&有知友说&b&“&/b&&b&用房子借200w去理财,然后一个月拿1686,操那心干啥&/b&&b&”&/b&。可能您没太看明白,最后这个方案在15年还完200W贷款(本息和329.65W)之后,房子还在,另外拥有现金584W,15年能收益584W,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操心的:)当然了,这个只属于理论上的计算,仅提供一个思路。关于计算,583.98W是200W加上一个年金终值(每期7686,期数180,利率1%)经验算,确认无误。&br&&br&——————————理想与现实的分割线——————————&br&&br&很多童鞋对最后一个方案贷款假定的可行性有异议,本人虚心接受。因为这个是我在本地向别人了解的,在目前情况下可能很难实现。不过我想说的重点其实是:&b&在不变卖房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房产进行融资,投入到收益高于融资成本的项目或产品里面。&/b&这个观点在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买房的贷款时间是否是越长越好?&/a&里面有比较仔细的阐述。&br&&br&把贷款条件定到最苛刻的情况下:&br&额度房价5成150W,期限5年,利率上浮30%为8.32%,月还款30644.83,房租收入6000&br&5年后还完本息总计183.87W,尚有&b&盈余71.23W&/b&&br&与之比较:&br&房租收入进行年化5%的投资,5年后&b&本息合计40.8W&/b&&br&房租收入进行年化12%的投资,5年后&b&本息合计49W&/b&
呃,刚好我在某论坛说过这个事情,斗胆一答,请轻拍。其实这里面两个问题:1.卖房之后如何理财?2.如果不卖房又如何理财?第一、卖房后如何理财?现在保本并且收益较固定的理财产品无非就是: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和最近比较热的P2P网贷。股票…
入市的时候有前辈送了我四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人引路,自己去悟。&br&&br&读万卷书:顾名思义,多读经典,可以参见本链接:&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关于股票的经典书籍有哪些推荐?&/a&&br&
以及这两篇文章:&a href=&.cn/s/blog_0tri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看什么书,炒什么股(一)_上善若水&i class=&icon-external&&&/i&&/a&,&a href=&.cn/s/blog_0u5i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看什么书,炒什么股(二)_上善若水&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行万里路:实际操作。不吃猪肉看再多猪跑也没用。学费肯定得交,切记做好风控,别倾家荡产。&br&&br&高人引路:身边有高手的话多向其请教。当然,如何分辨高手也是个学问,最好是有一定投资经验,经历过完整牛熊市的人,短期投资收益不可盲信,吹得太邪乎的忽悠你把钱给他的最好别信。&br&&br&自己去悟:前三点积累够多之后应该要自己体悟一下适合自己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价值投资和技术分析各有所长,有些奇怪的方法某些高手也能用得出神入化,关键还在适合自己。&br&&br&最后,如果自己是纯小白的话不建议太早上雪球,信息过多的话要筛选甄别很难,效率不高。
入市的时候有前辈送了我四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人引路,自己去悟。读万卷书:顾名思义,多读经典,可以参见本链接: 以及这两篇文章:,行万里路:…
1536 人关注
189 个回答
6968 人关注
124 个回答
217 人关注
381 人关注
357 人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