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2014年12月10日买入的2014基金收益排名,状态是已受理,到了今天也没显示我购买成功,如果购买成功了的话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世界黄金协会回顾与展望:2014年为什么要买黄金?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周一(2月10日)发布报告称,2013年因投资者对美联储缩减宽松政策的预期,同时大量资金...
  世界黄金协会(World&Gold&Council)周一(2月10日)发布报告称,2013年因投资者对美联储缩减宽松政策的预期,同时大量资金开始流入股市,导致黄金价格显著下滑。目前市场已经对货币政策正常化达成共识,预计接下来黄金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变化应该不会那么敏感了,同时美元指数的走向和亚洲市场的强劲黄金需求将是黄金市场情绪的关键指标。  WGC表示,黄金价格的下滑可能导致全球黄金产量出现减少,这可能会进一步限制黄金价格的跌势。最后,根据调查显示,黄金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孤立的投资产品,而应该是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而这一小部分的战略分配就可以降低黄金长线的下行风险水平。  2013年的回顾  黄金价格在连续12年上涨之后2013年下跌了大约27.3%(基于伦敦黄金价格)。中国方面需求强劲,创黄金消费历史新高,印度尽管得不到财政环境的支持,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同时全球央行的黄金买需持续,但即使这样,也未能抵消黄金挂钩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持仓强势流出以及衍生品市场投资情绪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黄金2013年走势波动  2013年投资者抛售了大约900吨黄金ETF持仓(占总数大约32%),衍生品市场的抛售更为显著。比如说,COMEX非商业性黄金期货多头头寸下滑等同于481吨黄金(占总数82%),尽管实际上存放在金库的COMEX实物黄金库存只下降了100吨(占总数29%),而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合约在到期前已经转存。  同时,黄金市场评论在美国经济初现复苏迹象时就已经几乎一边倒的看衰,因此当美联储真的结束量化宽松政策要开始提升利率的时候,情况恐怕要比现在看到的复杂得多。尽管市场预计美联储逐步缩减宽松将对黄金市场产生显著冲击,不过目前看来仅凭这一个因素恐怕不行了。  历史看来,亚洲的实物金需求基本可以抵消来自西方市场的看跌情绪,然而部分投资者也担忧印度所面临的严重的经常帐赤字以及货币贬值的问题将持续限制该国的黄金消费。同时,市场还认为中国黄金需求在进一步反弹方面也存在问题。  最终,为了寻求更高的回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转向风险资产,受全球廉价货币以及对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好转的预期影响,进入全球股市的资金上升,尤其是2013年后半年。  美国投资者2013年下半年股市及债券资金净流入情况  以史为鉴  之前有提到过,黄金2013年的大跌并非十年来的首次大跌(请看2013年一季度投资评论),但这个分析也可以进一步扩展,尽管过去的表现并不能保证未来,但黄金大幅回调的期间的异同点也可以对黄金回调做出一定预判。  黄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变为自由浮动资产,以美元计的黄金价格上涨通常就超过了美国通胀的增长。根据计算,黄金在年度通胀率调整后的长期回报为5%,然而黄金自1970年以来回调幅度超过20%的有12次之多,而每次回调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有趣的图案。图一图二  以上两张图:自1970年以来黄金有12次回调幅度超过20%  在此期间黄金价格曾经在18个月内平均下跌36%,这与黄金自2011年9月高点跌至2013年低点平均下跌37%相似。黄金还有修正行情持续超过30个月的。  更深入看来,黄金价格每次反弹超过此前跌幅,尤其是平均超过下跌两倍的时候,大幅回调(超过20%)才会再现。实际上,在平均18个月的周期期间,黄金一般能追回此前大约70%的损失。  站在这个角度,可以将黄金的极端回调表现和其他资产的极端回调表现相比。最典型的比如企业债券默认情况下追回的损失不会超过50%-70%区间。而国债只能追回60%左右甚至更低。而且黄金没有信用风险,黄金价格可以根据供应和需求重新回到平衡状态,这就意味着从历史角度来说投资黄金要优于投资债券。  其他方面,黄金价格下跌期间,美元上涨并不令人惊讶,债券在一些时期也是上涨的,不过过去四十年间总有例外情况。另外,尽管这可能令部分投资者非常惊讶,但之前的数据显示,利率走高并不一定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下滑,虽然整体说来影响还是负面的。  在利率被市场普遍认为是“正常”的时期(即计入季调后通胀因素,利率位于0%-4%之间),黄金的收益往往要低于负利率时期,但是收益整体还是呈正数的(也就是说,在此期间黄金价格还是在持续上涨)。更为重要的是,黄金波动和其他资产的相关性正在下滑,这强调了资产组合多元化时期黄金角色的重要性。  2014展望2014  目前市场最重要的问题是,投资者如何看待接下来的黄金市场。  答案简而言之,就是黄金走势将继续超越历史。尽管美联储缩减宽松政策以及提升利率将持续影响黄金,但是黄金此前已经很大程度上的受到了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影响。一旦政策较目前出现变化就可能对黄金价格造成一定压力——不论是上涨方面还是下跌方面。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黄金需求都和投资有关,同时并非所有投资都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有关。黄金价格同样也会对新兴市场的黄金需求作出反应,也会受到矿业生产成本和消费者回收意愿的影响。  长期看来,预计黄金市场将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撑,因为这些国家的GDP将在未来十年间占到全球GDP的最大份额,不论短期内这些国家的经济出现怎样的放缓的可能性。  由于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高质量表现,央行也和投资者的一样将其外汇储备多元化,因此将黄金作为一种对冲全球通胀的保值产品。预计黄金将持续作为资产组合的重要部分。  一共有七个因素能够影响到黄金的表现,分别是货币、通胀、利率、系统以及尾部风险、消费支出以及收入增长、短期资金流入和收入增长、供应因素。在这七个因素之中,美元兑全球一篮子货币是影响黄金的最重要因素。  相信2014年美元的走势依然对投资者的黄金持仓有着指导地位。而美元走势取决于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预期以及美国劳工市场的进展。当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2014年逐步放缓债券购买步伐,并至少在2015年初之前依然维持利率不变。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考虑到黄金价格之前对市场的这些预计有过的反应,因此美联储在2013年12月中旬宣布缩减购债规模,黄金的下跌也是意料之中的。不过如果美国劳工市场显著意外强势,同时美联储加速削减宽松的话,对黄金市场投资情绪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就像之前所说的那样,不论是利率的上升还是短期利率处于0-4%之间,都是对黄金不利的。  而相反的,经济复苏的疲软以及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将支撑黄金价格。  中国和印度市场  中国的黄金需求在2013年俨然茫茫黑夜中一颗耀眼的星,尽管第四季度数据尚不可知。因此2014年中国的黄金需求要超过2013年并非易事。然而,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黄金消费持续增长超过十年之久的国家,仅有2012年需求和2011年非常接近。并且,在中国季调后的收入增长和黄金价格的增长非常一致,这意味着即使经济增长放缓至个位数,也将强力支撑黄金需求。  印度市场方面,尽管印度政府提高了黄金进口关税,颁布进口限制、以及该国货币卢比走软,印度一至三季度的黄金需求依然高于2012年同期,并且不仅仅是这样,还高于3、5、10年的平均水平,不过之后黄金进口就受到了意想不到的限制。预计接下来投资者将密切关注印度大选以及随之而来的黄金相关政策的变化,目前有许多分析师认为印度的黄金进口限制恐怕会长期持续。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印度的收入增长和经济扩张和中国类似,印度的黄金文化将是该国维持长期健康的黄金需求的关键因素之一。  供应因素  根据黄金矿业服务公司的估算,计入一切因素之后,黄金的生产成本约为1200美元/盎司。因此,预计任何的黄金价格的持续下滑都有可能导致黄金生产的减少。此外,根据对2013年的调查报告,显著地黄金矿业投资减少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黄金生产。  考虑到这些,预计尽管黄金价格会面临种种压力,但是持续的超低价格水平是不太可能的,除非黄金生产结构出现一个基本不可能发生重大转变。比如说广泛的生产成本削减或者获得新的现金投资,不过以上两者都不太可能发生。  另外,黄金回收自2009年以来就在持续减少,这进一步限制了全球黄金的供应。  2014年黄金的作用  黄金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资产而应该是多元化资产组合中的一部分。  为什么2014年要投资黄金?因为黄金是作为一个长线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这其中黄金的作用包括风险管理和资产保值。  另外,尾部风险的频率增加,适当的风险管理是非常关键的。第十一届期货私募与资金方对接洽谈会定于日(周六)在四川成都市东大街紫东楼段39号明宇豪雅饭店二楼百花厅举行。联系方式:叶女士028-,QQ:,手机:138 822 01715;女士023-,QQ:,手机:152 ;Email: &关注: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体“CTA基金网”进行关注分享: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腾讯微博了解更多:请登录CTA基金网() ,也欢迎您给我们投稿或向我们推荐期货、资管相关精彩内容。合作:添加主编微信:(QQ),新浪、腾讯微博搜索CTA基金网&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CTA55555
中国期货基金门户网站:CTA基金网()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证券基金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明明白白买基金:透析基金背后的30个秘密》在线阅读(一)
  梦的衣裳个人图书馆序一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证券投资基金是国内资本市场上最受投资者欢迎的产品之一,近年来其发展速度也相当迅猛。1998年证券投资基金开始试点,2001年开放式基金问世,中国基金业的历史不算长,然时至今日面世的各类基金已逾500只,基金成为了市场中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但随着基金业的发展及产品数量的剧增,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类营销招数纷纷祭出;各家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也良莠不齐,首尾之间,判若云泥。许多投资者当初因困惑于股票的选择而转向基金,而这种似曾相识的困惑现在又发生在基金的选择上。近阅吴敏著的《明明白白买基金》,顿觉一派清新别样之风。尽管基金方面的书近年来早已充斥于市,但像吴君这样从基金公司、基金销售、基金经理、基金公告四个角度,以生动实用的透析和解密来帮助投资者看清基金、做到“明明白白买基金”的著述却不多见。书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到作者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基金产品独特的理解外,跃然于纸上的还有一种很强的“新闻感”,那便是锐利和鲜活。吴君是一名资深的基金记者,把握焦点并剥茧抽丝地直指事件的真相是其得心应手的事情。在此,基民们看到的不是教科书般空洞的陈述,而是同作者一起去审视纠缠的疑虑、去反思愈合的伤痛以及去分享顿悟的欣喜。与看许多基金方面理论书籍不同,读吴君的文字本身亦是一件轻松快活之事,其语言流畅,说理透彻,入木三分。我特别想指出的是,尽管本书的视角、行文等较新颖,但吴君著述的态度是严谨的。虽然书中资料丰富,实例较多,但各类引用都颇权威可靠,案例描述客观求实。吴君嘱予为序,掩卷之余,我不由陷入凝思。经过三十例的揭秘,笼罩在基金上的迷雾或光环大都已然消隐,如同潮水的退去,令人更加清晰地看到基金的真相。从2000年进入华安基金到2007年开始做好买基金研究中心,从事第三方的基金研究,我与基金之缘初算起来也近十载了,许多业内大事自己也可算是一个亲历者和见证者,耳濡目染,对基金那点事儿也算知晓一二。但熟稔未必深思,深思也未必破壁。纵观近年来俯察之事,或因入乡随俗而不为,或因司空见惯而无睹,期间所论,好高骛远,多流于空泛。今吴君目光如炬,其环视之下,颇有汗颜之感。想起了王安石的诗《棋》中的句子:“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的确,透过吴君鲜活的文字,我读出的是其对基金业的独立思考及对广大基民的真情。知无不言,吴君的书中藏着很多解破基金选择死活题的“手筋”;激浊扬清,吴君不吝授渔之道,善莫大焉!理财是更为专业的消费长期以来,中国人的消费主要体现在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的层面,再高一点,就是文化消费或精神消费。当人们的生活步入小康之后,理财成为大众化的需求。年中国内地的大牛市掀起了全民投资的热潮,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基金这类理财产品得以普及。理财对象作为“产品”,恐怕是普通大众最近几年才形成的一种观念。实际上,理财是一种消费行为,是比衣食住行的消费更为专业和更高层次的消费。理财行为是对未来收益预期的一种购买,也就是,付费,获得回报预期。在金融危机洗礼之后,大众对这种消费行为的风险,也有切肤之痛。在此之前,有些人根本不知道买基金也会亏本!市场是最好的也是残酷的老师。理财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其魅力或魔力,也正是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让人无法把握。长期以来,作为财经新闻的报道者,我看到了理财过程中的“传奇”。有人因为毫无理财知识却盲目理财导致血本无归,有人对理财一无所知却歪打正着赚得第一桶金,有人卖掉房产进行惊险的赌博。这三种情况的共同特点是盲目。因为盲目而“暴富”的案例,其实具有更大的危害性。曾经有基金公司的人这样告诉我:2005年之前,牛市还没有迹象的时候,基金公司举办理财课堂,让人们购买基金。几乎没有人去听这种免费的“理财培训”,有一些无所事事的家庭妇女,在织毛衣的空当误打误撞地走进了理财课堂,一不小心相信了培训者的话,将银行里的存款拿出来,买了基金。两年后,家庭妇女的资产暴增。这样的故事,讲起来颇为生动,其实不具备“传播价值”。这只能告诉我们,理财靠的是运气。这种现象具有极强的传播性,像病毒一样,蛊惑着人们。它的副作用是,当牛市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觉得自己是理财高手,当熊市来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是上当者。这对于培养健康的理财观念有害无益。理财是一种有可能亏本的消费,有可能输掉未来。它具有专业性。正是因为如此,作为普通人,我们的理财观念宁可保守一些。因为我们赚得起,但赔不起。所以,千万不要拿养命钱理财,千万不要用身家性命理财。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理财是消费。消费就要量力而行,消费不能透支。本书的作者吴敏,是我的同事,堪称资深的财经新闻记者,长期从事理财方面的新闻采写。他在工作中,接触了近些年来中国绝大多数的基金公司,对这些公司的产品有较为丰富的了解。吴敏撰写这样一本书,既是对他自己工作的研究到一定水平的证明,也是对读者的一番“交待”。相信,他对基金这种理财产品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益处。前言2006年以来,基金行业高速度发展,尤其是受到2007年基金赚钱效应的刺激,参与基金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基金规模也迅速膨胀,基金成为普通人最重要的投资理财工具之一。正是因为市场的火暴,这几年关于基金投资指南的书也很多,有的是基金公司主持编纂的,有的是券商分析师写的,也有不少是笔者媒体的同行们写的。这些书多数还是将基金基础知识的普及放在了第一位。经过几年市场的培养,基金投资者对于基金的一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几年来,基金行业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基金产品的创新、基金营销方式的创新层出不穷,基金公司的数量也迅速增长。在不断追求基金规模的过程中,基金公司在投资、营销以及宣传表达上的“花样”也越来越多,即使是身处这个行业一线的媒体记者,也可能一不小心被“蒙住”。比如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年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张,虽然与证券市场的火暴不无关系,但是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来源于基金公司采取的“拆分”、“大比例分红”等名大于实的举动,正是这些营销方式利用了投资者的认识误区,从而助推了基金规模的大幅飙升。直到今天,基金的推介仍然是使许多投资者不容易看清其本来面目的地方。作为报道这个行业的记者,笔者见到过很多花哨的推介营销手段和宣传方式,也许换一个角度,可以写出一本如何营销基金的书,不过笔者更愿意写一本如何看清基金本来面目的书,这会有助于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作出恰当的投资选择。笔者十分热爱基金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有不少基金公司长期恪守自己的准则,踏实做事,并不以花招来“迷惑”投资者,也不直接以扩大基金规模为目的。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一种渠道厘清这个行业中存在的似是而非的“技巧”,会有助于基金行业的长期发展。基于上述情况,笔者深感有必要写一些关于基金的东西,来帮助投资者透过基金的专业性来看透基金的本质,帮助投资者明明白白地买基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买的基金是在如何运作的,也更加能分清楚各类基金信息的虚实和真假,认识其本来面目。笔者还在书中提出了相应的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基金投资虽然长期被说成是省力省心的投资方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收获总是与自己的付出相对应的,要想选择出真正适合自己的基金,投资者务必要下一番“专业”的工夫。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一个指南针,不被各种外界的杂音所干扰,始终走向正确的投资方向。秘密1:排名第一的基金会长久吗*你有没有注意到基金宣传页上“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的小号字样?*买“冠军”基金有多大的风险?*人性和惯性都是难以克服的东西。很多基金公司在宣传某一只新基金或者做持续推广的时候,可能都会说到基金经理在某一年是“第几名”,或者该基金曾是“第一”或者“前几名”。业绩排行榜是一些基金评价机构根据基金业绩排出的榜单,这是很多基金都愿意炫耀的东西,媒体也乐于对此进行报道。每到年终,基金年度冠军都会受到大家的热烈追捧。曾经有人提出一种简便的选择基金的方法,那就是对照基金评价机构上的评级来买基金,或者挑选冠军基金,但是这样的方法多数时候是行不通的。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都在宣传材料上写上“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过多数情况下,这句话都被放在最不显眼的地方。基金业绩可靠吗2007年,一名基金公司总经理在履新时谈及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他说:核心竞争力不能单纯依赖业绩。他又补充了一句:“业绩是靠不住的。”实际情况可以证明这一点,历数过往的冠军基金,它们大部分在随后几年中的成绩并不佳,只有极少数的明星基金能长期保持良好的业绩,如果把这个“长期”的期限提到3年以上,明星基金也难以维系辉煌了。表1-1是年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业绩列于前茅的产品。表1-1年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业绩列于前茅的产品名次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股票型简称业绩(%)简称业绩(%)简称业绩(%)简称业绩(%)1易基策略13.29景顺内需178.79博时主题186.84荷银成长-31.612荷银成长11.21上投阿尔法168.67深100ETF183.06华夏大盘-34.883银华8810.26荷银行业153.29光大红利167.98金鹰中小盘-35.034宝康消费8.76银华核心143.40上投成长156.74华宝多策略-37.795华安创新6.52易方达积极成长139.87华安宏利155.27华夏复兴-38.44配置型1广发稳增16.62富国天益155.21华夏大盘226.24盛利配置-8.582富国天益15.34上投优势154.53东方精选170.23荷银预算-13.643广发聚富13.06添富优选149.68华夏红利169.42天治优先-14.524华安宝利12.57兴业趋势146.62华宝收益167.63上投双息-22.515上投优势11.24华夏大盘141.86华夏稳增152.87华夏回报-24.03数据来源:据公开资料整理(除2008年股票型基金数据外,其余数据均以基金契约约定的类型分类,而非根据当年实际仓位水平,因此数据与媒体报道有出入)。长期来看,目前没有发现有基金能连续停留在前十名中超过3年的,除去个别基金外,大部分排行榜前列的基金当年的表现与第二年表现相差甚远。这种差异在单边市场中可能表现不是特别明显,比如年,从牛市起步到牛市达到顶峰时期,虽然列于基金排名最前列的基金变动较大,但明星基金仍然能维持在排行榜的前三分之一。而在牛熊转换的过程中,这种变动就变得剧烈了。除了个别基金,多数“冠军基金”的业绩会令人“惨不忍睹”。牛市起步阶段的明星基金表1-2列出的是2005年前五名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在2006年的表现。表1-2 2005年前五名基金然2006年的表现2005年2006年股票型排名简称业绩(%)排名业绩(%)1易基策略13.296/53138.132荷银成长11.2147/5378.453银华8810.2638/5397.804宝康消费8.7636/53101.295华安创新6.5230/53108.39配置型1广发稳增16.6226/63105.972富国天益15.341/63155.213广发聚富13.0615/63115.074华安宝利12.5723/63108.075上投优势11.242/63154.53数据来源:据公开资料数据整理。牛熊转换阶段的明星基金表1-3列出的是2007年前五名股票型基金和配置型基金在2008年的表现。表1-3 2007年前五名基金在2008年的表现2007年2008年股票型排名简称业绩(%)排名业绩(%)1博时主题186.8442/131-48.142深100ETF183.06121/131-63.433光大红利167.9869/131-51.934上投成长156.7458/131-50.815华安宏利155.2747/131-48.39配置型1华夏大盘226.2411/107-34.522东方精选170.23100/107-56.883华夏红利169.4220/107-38.594华宝收益167.6388/107-53.695华夏稳增152.8779/107-51.49数据来源:据公开资料整理。进阶阅读:1.明星基金的几个风险明星基金的沉浮可谓五花八门,笔者自己就遇见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从事这一行的记者买基金,多半与工作上的经历有关,比如,在与基金经理接触的过程中,为对方的“睿智和远见”所折服,或者对某个公司印象一直不错。直白地说,就是被打动或者说动了。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避免你挑中的基金从明星走向没落。笔者买过两只基金,其中有一只是2005年的前三之一,2006年亦在前三之列,另外一只基金则是连续两年出现在前五强之中,那些基金经理也都名噪一时。迄今笔者仍持有这些基金,这让笔者很容易看出它们的表现。但在随后的两年中,这些基金都处于同类基金的后2/3水平,表现远远逊于前两年。原因何在?其中一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在2007年离职,而另外一只基金的经理在赴美学习了一段时间回来之后,就变得不再适应A股市场的氛围。结果这两只基金的表现都每况愈下。如果从排行榜单看,笔者算是走运的那一类人。连续两年停留在基金排行榜的前五之列,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基金了。数量更多的明星基金,当年在顺序的前列,隔年就到了倒序的前列了。不少冲着明星基金经理去的投资者或许都有类似的经历。基金的过往业绩不能代表未来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时间里,市场的风格、经济的景气程度、资金的充裕程度、其他资产的回报率、投资者信心以及基金自身的管理水平都是在变化的。就像“人不能两次踏过同一条河流”一样,基金的过往业绩与未来表现没有直接的联系。而对于明星基金来说,还有下面一些额外的风险需要考虑。2.基金经理都是偏执狂?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往往都有其偏执的一面,或者说有投资方法和思维上的惯性。有些基金经理执著于自己的选股思路,比如对于“白马股”①的偏执,他们从来不选择那些从未听过名字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是从他们精选的“白马”公司中获取超额收益,同时他们也坚持低换手原则等。在2008年的熊市来临之前,也有基金经理宣称“不择时”,其选股策略就是“买入—持有”。(文本框内内容放到页下作注解)从理论上看,公募基金的比较基准是相对的,即他们考虑的是超越大盘。但是选择绩优股就一定能跑赢大盘吗?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在市场的不同阶段情况会有所不同。比如,从代表大盘绩优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看,从日编制到2009年8月底,其点位是2830.27点,即相当于上涨了183%。但以日为基准日的中证500指数,到2009年8月底的点位是3278点。同期沪指的涨幅是115%,深成指的涨幅是245%。考虑到沪深300和中证500都是跨市场指数,难以得出绩优的沪深300超越了市场的结论。而另外一些明星基金经理则以挑选“黑马”为己任。在2009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华夏基金的基金经理王亚伟就是这样的例子。他挑选的基金重仓股,极少出现同行都热衷的股票,如银行、地产等,只有那些中小盘、不显山不露水的股票得以入选。在选择基金的同时,投资者应该多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以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接受这种风格,而不仅仅因为是明星基金就盲目地相信和选择。3.业绩好的基金,经理跳槽多成功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是件好事,不过这也意味着出了名的基金经理将面对更多的诱惑。在国内基金市场上,基金经理的流动性很大。以基金的数量为例,2007年5月份的牛市中程,证监会统计的基金数量是328只,而到了2009年7月,这一数量已经达到了502只。而基金公司的数量增长略为缓慢,2006年1月是52家,到了2009年初增长到60家。这意味着,基金经理和投资总监的职位太多,而人才太少。在这种情况下,明星基金经理可能会成为投资总监,而更多的情况是成为另一家公司的投资总监。这样的例子在年间太多了,而且一直在延续。从2008年开始,明星基金经理们有了一个新的去处:专户理财业务部门。这项门槛颇高的业务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可有可无,但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能够收取“业绩报酬”,无疑是基金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这一方面来看,很多明星基金经理都被调派到专户部门,增强其吸引力。这其中,被媒体报道过的就包括南方基金的吕一凡、易方达、肖坚等人。另一种诱惑来自于明星基金经理们自己的野心。2009年8月到9月间,光大银行发行了一款私募基金产品,其中投资顾问有5家,分别是北京星石、上海尚雅、深圳民森、上海从容和上海涌金,这5家私募基金背后的管理者分别是江晖、石波、蔡明、吕俊和刘红海。如果你从2006年即开始投资基金,那么多少应该熟悉这5个人的名字,比如江晖曾经是工银瑞信的投资总监,而吕俊曾管理一度风光无比的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他们随后都陆续进入私募基金行业,其中的原因也许说上一天都不一定能 说完,比如金钱的回报、成就感、投资价值观的实现等,而最主要的原因应是业绩好的基金经理选择的渠道也越多,因此他们安于一个位置的几率也就越低。旧时有句话说读书人的人生,叫“学而优则仕”;现在放到明星基金经理身上,则有“绩而优则升”、“绩而优则私募”等。4.规模大了也麻烦明星基金的另一个难处就是规模的快速增长,这个问题就像中年人发福一样难以解决。基金规模指的是基金募集资金的数量,它是基金经理在股市上闯荡的粮草:太少了,自然不够用;太多了,背负起来就会比较沉重。在A股市场上,一直存在一个“适度规模”的说法,即在市场流通市值的局限下,一只基金运作起来的最佳规模是多少?2006年的时候很多基金经理说,这一个规模是30亿元,到2007年市场高涨、交投活跃的时候,很多基金经理说是100亿元。明星基金一开始的规模总是很“适度”的,但是在名声响亮之后,投资者的申购资金就会不断涌向这些明星基金——人怕出名猪怕壮,基金也是如此,这几乎是难以避免的。虽然基金公司喜欢规模的膨胀,但对于单个基金而言,过度膨胀并非好事。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基金公司一般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将基金封闭起来,这时候的名目叫“保护原有持有人利益,维持基金的正常运作”。它的意思是,规模大了基金跑得慢,会对原有持有人造成损害。另一种方法是继续保持基金开放,尤其对于很多规模较小或者中等的基金来说,更倾向如此处理。这样做的理由是“开放式基金应名实相符,公平对待所有投资人”——毕竟开放式基金也不能老封闭着。不过,有很多时候“适度规模”基金能做到的事情,大规模基金并不一定能做到。比如200亿元资产规模的基金花5亿元买一只中盘股,一般情况下会把股票价格拉上去很多,卖出的时候,也会将价格降低很多。而大规模基金的投资一般来说只能更分散,且多数倾向于那些流通市值更大的股票,即使一些中小盘股票的股价翻番,单个股票对于基金的贡献也还是很小。秘密2:都是前几名,其中有差距*基金公司都是策划高手。*时间段和分类选取不同,基金业绩排名差很多。*没看清楚前提,数据也会说假话。名目繁多的“第一名”有时候有投资者向笔者抱怨,基金这个行业的新闻看不懂:今天看到这个报纸上说,某基金是今年或者本季度以来第一,明天又看到另外一个报纸上说,另外一只基金也是第一。同样是这么几百只基金,怎么就冒出这么多第一来?每遇到这种情况,笔者都感叹基金营销人员的智慧,至少在安排这么多名目上,绝对需要细致和耐心。如果读者仔细去看那些“第一”,会发现每一个“第一”都是确实的,只是你需要注意前面的限定:有的是“今年以来……”,有的是“第三季度以来……”,有的是“8月份大跌以来……”,有的是“股票型基金……”,有的是“混合型基金……”,还有的是“次新基金……”同样的,在谈到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时,也会冒出来很多第一。比如,有的是“规模以上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有的是“老十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等等。总的原则是,能往哪靠就往哪靠,能在哪个时间段和分类里占优就在哪个里面,当然,这些首先是需要基金公司的人来发掘的。各类门户网站和数据提供商也提供了这样的便利,基金净值数据的统计是它们的基础数据之一。如今在和讯一类的网站上,投资者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选取不同的时间点对于基金的收益水平进行排序。多数情况下,这样得到的结果都是可信的。虽然证监会一度要求提供排序功能的网站不能将低于一个月的数据放到网站上,实际上他们也没有这么做,但如果投资者自己动手进行简单的操作,仍然可以得到这些数据。图1-1是可以手动排序的网站(网址:http://paiming./pm/)。图1-1可以手动排序的网站基金公司的宣传策划能力都是很强的,现在也有专业的公司来承揽这些业务。所以,每一个可利用的数据在这些公司手中都会得到很好的利用。虽然这些短期数据基本不说明什么问题,但在媒体记者看来,这“聊胜于无”,因为在报道所有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些显眼的“由头”,或者能快速吸引读者注意的东西。基金分类界限不清晰,张冠也可李戴还有一个可以利用的地方是基金分类。如果都按照证监会制订的相关规定,基金的分类可以说的地方并不多。不过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分类中的“小动作”却不少。相关的基金法规只是规定了几种基本的基金类型的定义,如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股票基金说的是股票仓位在60%以上的基金。①(框中内容放在页面下方做注解)但这一限定值更多是体现在基金的命名上,实际的分类评价中,各个机构都有自己的分类方法。如晨星基金,这家基金评级机构将一般意义上的偏股基金分成了三类:股票型基金、积极配置型基金和保守配置型基金。在实际的分类中,对于运作超过一定时间的基金,它是按照该基金的实际运作中的仓位水平决定其分类的,比如长期仓位运行在70%以上的,不论其契约如何,都会被归为股票型基金。对于新基金,即使其契约约定的仓位水平是65%~90%,但由于下限低于70%,在晨星分类中,一开始它仍会被看作是基金配置型基金。此外从实际情况看,基金运作的仓位风格是在逐年变化的,所以有时候可能你看到某基金当年是股票型基金,下一年可能变成了积极配置型基金。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分类则是细致的分类方法,不过这种方法也给了营销策划人员更多的机会来找出“第一”的存在。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的分类方法如表1-4所示。资料来源: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进阶阅读:1.基金长期和短期绩效数据都有缺陷基金的宣传策略部门或外包团队所对准的,有时候也是媒体的软肋。在财经媒体林立的竞争环境下,如果按照长期投资的理念,只对1年期、2年期、3年期或者更久的优胜者进行分析和报道,那么报道和研究基金行业的内容就会很少,这会使媒体和数据研究部门十分尴尬。一方面,投资者多半也不可能等个一年半载才看着基金业绩下滑或者上升;另一方面,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虽然短期的投资者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但是短期的业绩变化还是很影响规模。加上媒体和研究机构也需要新鲜的数据,于是,各种短期突出的产品、事件和数据自然会落入公众的视线中。这种追求短期数据的环境,其形成也是颇为无奈的,不好说是公众催生了基金公司浮躁,还是基金公司诱导公众短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很难评价。这种对短期数据的追求,自然会造成不少尴尬之事。比如,以2009年媒体对某主题精选基金的报道为例,在第一季度的时候,该基金抓住了市场启动的机遇,表现良好。成为当季名列前茅的基金,媒体也报道较多;第二季度中该基金转向谨慎,而一直到7月份,股市都在单边上涨,该基金大幅落后,大批投资者在网络论坛上议论基金经理踏空,媒体也报道该基金业绩下滑;但8月份开始市场急剧下挫,证明市场的确有风险,该主题精选基金又成为抗跌的代表。这时候投资者就会发现,盖棺定论往往都太早。多用短期数据有坏处,那用长期数据就一定好吗?有的时候,基金公司也愿意引用长达3年或者5年的历史数据来说明问题,但在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和基金市场上,这真是一个不尴不尬的数据。且不说从5年前到现在,证券市场的结构发生了股权分置改革这样不可逆转的变化,就是从基金本身来说,这个行业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轮换一圈的速度要远快过牛熊周期轮换的速度,在基金经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的行业中,这样的时间区间还不是从评价一个基金的好坏。2.发现“张冠李戴”的基金基金业绩的比较一般来说都讲究对等,你不能拿债券基金的业绩和股票基金的业绩进行比较。更确切地说,你不能用混合基金去和股票基金比较,也不能拿指数基金和被动基金比较。但实际上,分类方法和仓位之间的异同使得投资者经常看不清这一点。比如某精选混合型基金,按照合同上的分类看,该基金是混合型基金中的第一名,就算放在股票型基金中,其收益率数据也足够傲视群雄。但当季报披露后,投资者发现其连续6个季度的仓位都在85%以上,最近两个季度的仓位在90%以上,显然这样的基金实质上属于股票型基金。这样的事情在A股基金中并不少见。这时候只能说,我们拿着一个梨子在和一堆苹果比较好坏。表1-5是因实际仓位被划分为股票型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表1-5因实际仓位被划分为股票型基金铁混合型基金3.基金公司的传单和广告比网上的推广稿更可信这是真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强大的策划和推广能力面前,有不少基金公司的推广宣传稿不经过审核就直接出现在了部分“原创”网站上。实际上每一个基金公司也有自己的网站,但他们一般不会将自己的宣传稿直接挂在网站上,而是更希望转载媒体的报道。基金公司在银行放置的宣传材料以及在平面和互动媒体上投放的广告,都是受到证监会约束的,这些材料在投放前需要备案。而证监会也在此前的规定中约定了:哪些词句是可以用的,哪能些数据是可以用的,而哪些诱导性的东西是不能用的。很少有基金公司敢在这一方面越雷池半步。相反,推广的宣传稿有时候可能外包,且并不在监管之列,则可能引用一些并不恰当的数据。这样看来,广告反而更让人放心。小贴士:监管部门关于基金推介材料的规定不能使用的词句:在缺乏足够证据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使用“业绩稳健”、“业绩优良”、“名列前茅”、“位居前列”、“首只”、“最大”、“最好”、“最强”、“唯一”等表述;不得使用“坐享财富增长”、“安心享受成长”、“尽享牛市”等易使基金投资人忽视风险的表述;不得使用“欲购从速”、“申购良机”等片面强调集中营销时间限制的表述;不得使用“净值归一”等误导基金投资人的表述。介绍奖项的方法:基金管理公司或旗下基金产品获得奖项的,应当引用业界公认比较权威的奖项,且应当避免引用两年前的奖项。秘密3:热门基金有风险:基金“好卖不好做”*蜂拥而至的机会一般不是好机会。*基金营销人员说的话是对的,但是只是一半。*选准好时机很重要。基金好卖不好做2009年的一天,笔者参加一次基金经理的见面会,他们在发行一只中小盘基金,其时市况低迷。基金公司的人告诉笔者,他们希望能发到8亿以上就差不多了。“但是,基金不好卖的时候,一般都很好做;卖得很容易的时候,反倒不容易出成绩,”她说,“我们很看好这只基金。”随后的市场发展确如他们所料,他们所发的基金也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过了半年之后,正是股市风险累积的时候,很多基金公司开始卖指数基金,单看沪深300基金的总量就超过了10个,当时的一些指数基金发售规模超过100亿元,200亿元的也不鲜见。进入2009年以来,笔者所参加的每一次指数基金的见面会和策略会,台上的人都在列举过往的指数基金表现,来说明指数基金是如何分享市场上涨的收益的。但没有人再提及年初说过的那一段话:基金好卖不好做。这样的情形并不鲜见,在2005年到2009年中市况冷淡的时候,你都能经常听到基金公司说这样的话:不好卖的时候卖出的基金容易出成绩。当年还有基金公司列举银行职员的例子,在2004年、2005年卖基金的时候,很多基金卖不到预定目标,有些银行员工只好自己掏腰包买一些,在这种极度不情愿的情况下,他们后来的收益都很高。“好卖不好做”,这个道理其实不复杂,不过,在市场狂热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再提及这一点,告诉你“凑热闹买基金有风险”。2007年下半年基金发行市场的狂热就是如此。当年股票基金暂停发行前最后发行的基金是四个QDII产品。从数据可以看到,当时发行市场的狂热。2007年过后的市场遭遇长达一年的大幅下跌,当时成立的基金到2009年结束仍然大多元气未复。作为投资者,需要时刻提防这一现象,同时要争取摆脱“羊群效应”,在面对投资热潮的时候,保持冷静。图1-2显示的是2008年至2009年3月偏股基金发行的月均规模。图1-2 2008年至2009年3月偏股基金发行的月均规模从图1-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初股市还在高涨的时候,基金很好卖,但显然后来都被套了。随后股市下跌,基金越来越难卖,但在低谷买入基金的投资者,现在都赚了。其实可以这样理解,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即某类型的基金卖得很火热的时候,你再凑上一份子可能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而发行很清淡的时候往往蕴藏着机会。用基金经理惯用的说法是,在多数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而在多数人恐惧的时候,你可以考虑下手了。进阶阅读:1.为什么基金销售时机和投资时机是倒挂的销售时机和投资时机是分别针对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来说的,基金公司无疑是希望能够抓住好的销售时机,从而可以卖出更多的基金;而投资者也希望找到合适的投资时机,目的自然是为了赚钱。葛优在那个“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里面说:“我相信群众的力量。”不过这话用到投资基金里面的时候,也“相信群众的力量”恐怕就不灵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下馆子,我们可以瞅着人多的地方去。人多的馆子一般来说口味不错,而那些门可罗雀的馆子多少都有点问题。这些事情是可以重复的,如下馆子,吃过一回还可以吃第二回,在餐馆没有更换厨师的情况下,你第二回很容易得到与第一次一样的体验。 所以好的馆子人会更多。基金则不一样。市场在变化,经济周期在变化,每发一只新基金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那么,下馆子的方法显然不能用在这里。但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因素却与下馆子是类似的,即市场是否体现出“赚钱效应”。很多投资者在看到此前的投资者在市场中赚到很多钱之后,会受到影响而入市。大部分投资者习惯的是“跟随”而不是“发现”。比如2009年上半年,指数基金的业绩显著,随后发行的指数基金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样的情形也不只是发生在基金上面。从历史数据看,新基金的募集资金规模基本与股市的热度相关,即股市处于低点的时期,新基金的募集规模也处于低点,股市达到高点的同时,新基金募集规模也处于高位。A股的开户数上也存在类似的情形。图1-3显示了开户数的变化与当月偏股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的变化(2008年1月~2009年3月)。图1-4显示的是月末估值点位与当月偏股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2008年1月~2009年3月)。图1-4月末估值点位与当月偏股基金的平均发行规模在我国香港市场的情况也类似,2007年香港市场的基金销售也创下历史性的记录。当年香港基金销售总额为455.5亿美元,其中净额69.5亿美元,较2006年分别上升87.1%及82.5%,创历史新高。从基金开户数上看,国内的基金开户数从2006 年初的145 万户迅速增长到2007年11 月底的2533 万户,开户数增加了约16倍,远远超过股票指数的涨幅。其中,85%的账户是2007 年新增账户,95%是2006 年后新增账户。基金发售和投资时机的倒挂,不仅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存在,在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上也存在。可见,中外投资者的习性都是如此,人性中的弱点并不容易改变。2.市场狂热之时,很难听到质疑声次贷危机来临时,危机的蔓延似乎就是一夜之间的事。很多人质问,专家和媒体哪里去了?为什么他们没有起到预警的作用? 而对于国内的投资人而言,真正的预警者似乎也不存在。在2007年末的市场中,真正意识到市场崩溃在即的人少之又少,而对于基金发行的狂热提出批评的意见也并不多见,至少没有形成一股真正的“意见”。其实这种局面也容易理解。媒体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只是反映客观环境,媒体对于客观环境的筛选,很多时候要依靠在各个行业有专长的人物。就像优秀的证券记者也要请教分析师一样,在大多数分析师仍然看多市场的时候,媒体很难发出与市场基调完全不一致的声音,即使有这样的声音,也会很快被淹没在一片唱多的声音之中。比如,我们在前面说到的一个规律:某一类基金销售火爆,其业绩可能表现很差;而基金发售难以为继,最后的业绩却很好。即使很多人看到了这一点,在上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很多投资者仍然会倾向于继续买进。另一方面,能有真知灼见的人并不多。从笔者采访过的基金经理来看,几乎没有基金经理在2007年10月份的下跌开始时预料到这是一次漫长下跌的开始;从数据看,将仓位降至底限的基金最早出现的时间也已经是2008年3月份了,大部分被称为“减仓果断”的基金经理是在月份完成减仓过程的。对于媒体来说,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不得不有所顾虑的。大多数财经媒体至今仍然避免作出非此即彼的论断,即使他们对于泡沫表示担忧,也同样会允许多空双方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倾向于作出是非论断的风险成本过高。这样一种局面使得投资者仍然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作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那些预警的人所发表言论的影响力。3.基金公司在助推“狂热”答案可以说是。基金公司要赚钱,难免为了多赚三五斗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推上一把,虽然很多公司是“有节制的”。在2008年专户理财业务正式开展以来,国内基金公司的盈利来源基本只有一种:收取管理费。其余的非公募业务,比如社保和年金,基金公司手中的规模并不大。收取管理费度日的一个特点是,管理费的多少与基金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直接相关,基金公司很难拒绝公司整体规模的增长,虽然他们会在个别基金上设置限制,不过一般来说,这种操作方式是另有所图的。一些投资者可能会指出,在市场狂热的时候不限制规模,最终基金的业绩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基金的规模。这个逻辑是没有错的,但是公募基金业绩的评价方式更多地从相对业绩出发,即在同业中的位置、与业绩比较基准和大盘的相对业绩。有一种不好的情况是,基金公司收取管理费的方式是逐日结算的。即将1.5%或者1.8%的年管理费分摊到每一个交易日,然后按照当日的规模来结算管理费。而在私募基金中,管理费的结算一般是以月为周期的。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这种结算方式有个什么好处呢?用数字来说明。2007年,全部公募基金的管理费收入是283亿元,2008年是307亿元,增加了8%;但2007年底公募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是3.2万亿元,而2008年市场大幅下跌之后,管理资产规模是1.89万亿元。如果单看这两个数字,2008年的管理费收得比2007年多就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而实际上,逐日收取管理费是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图1-5显示的是年基金资产规模变化与管理费的情况示意图,A、B两个梯形的面积即代表当年的管理费。图1-5 年基金资产规模变化与管理费的情况图1-6描述了:年基金管理费收入的增长情况。图1-6 年基金管理费收入的增长情况从图1-5、图1-6中可以看到,只要管理资产的规模够大,哪怕是短期内的规模很大,基金公司也能获利不菲。所以,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即使在股市最高点的时候扩张规模也不是一件亏本的事情。另外,目前公募基金的发行是采取的审核制,一家基金公司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产品批文的数量是有限的,因此什么时候发行产品并不全由基金公司决定。很多时候基金公司会有一种时不我待、“过了这村没这店”的感觉,所以,你很难希望基金公司的营销人员对你说“现在不适合,不要买新基金”这样的话。秘密4:基金公司都是死多头*当基金公司说仍有机会时,你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吗?*基金公司不说看好就是看空。*你知道基金经理是如何发言的吗?基金公司都不愿意看空从2006年开始,投资者就能在报纸杂志上频繁地看到基金经理发表对于市场的看法。一直注意基金经理策略的投资者也许会发现,他们很少发表看空的言论。“基金公司都是死多头”,这是很多人对于基金公司市场运作的看法。那么,基金公司是怎么个死多头法呢?2009年10月的一天,笔者去参加一个基金经理见面会。根据会场上的记录,这位绩优基金经理对于后市的看法是这样的:目前的市场处在一个“不尴不尬”、“不上不下”的位置上。目前市盈率接近30倍,靠估值提升市场的空间不大;但同时经济上行,企业盈利在上升,在这个估值水平上下跌的空间也有限。进而他指出,在目前情况下的策略只能是关注那些业绩较好的公司。如果从上面来看,基金经理对于后市的看法是中性略偏正面的,基金经理的原话中也提到了“中性偏正面”。但两个小时之后,记者收到基金公司的新闻通稿则出现了不小的偏差:“基金经理某某昨日表示,由于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转好趋势明显,且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因此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走势仍持相对乐观的态度,业绩良好的企业将获得追捧。“某某认为,三季度的市场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者信心不足,但从长期来看,它使得市场内的泡沫得以挤压,估值回归合理区间,为下一步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经过基金公司营销策划部门的润色之后,基金经理的观点变成了如上描述的样子。区别在于:第一,基调变了,基金经理原本是“中性偏正面”的看法,现在变成了“相对乐观”的看法;第二,基金经理指的估值的问题,并不是单方面强调下跌的空间有限,同时也讲了上行的空间有限,而在通稿的第二段中,这一点并未得到体现。总体来看,基金公司就是把基金经理的观点中偏空的地方减弱、偏多的地方加强。熊市里基金经理的观点仍然乐观2007年底,笔者去探访一些基金经理时,他们仍然对市场发表乐观的看法。以下这一段话是笔者从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报告中摘录出来的:“经过四季度的下跌,A股市场的高估值已经得到了有效释放。未来的A股市场将以结构分化为主,临近一季度,业绩超预期的股票和行业可能会受到市场的关注。”“这是2007年基金的第四季度报告。第四季度报告的发布时间已经到了2008年的1月份,这时,基金经理仍然认为“高估值已经得到了有效释放”。后来的投资者自然可以看到,2007年第四季度的下跌远远没有将A股的高估值“有效释放”。这种情况尚可以理解,因为极少有人能在市场拐点来临的时候看得很清楚。不过到了2008年的中期过后,基金经理虽然私下表示市场的下跌可能短期难以好转,但在公开场合也很少有人发表这种意见。同时,在基金的报告中,从字面上你仍旧看不到明显的看空语句。也是上面那位基金经理,到了2008年7月份说:“持续两年之久的单边上扬局势已经结束,在估值回到合理区域后,我们相信有一些公司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寻找今后有持续发展竞争力的企业将是我们应做的工作。”基金经理也在时刻修正自己的看法,使用“在估值回到合理区域后”、“长期投资价值”之类的语句,体现出的是基金经理并不看好短期的市场,但是在字面上,你仍然找不到看空的字句。其实,在短期不看好的时候,基金经理们往往会避实就虚地说“中长期仍然具有投资价值”。总起来看,对于基金经理来说,任何时候都会尽量不说“这个市场已经不具有投资价值”这样的话。因为如果市场不具有投资价值了,私募基金可以撒手就走,公募基金却不行,它们需要和市场玩到底。图1-7显示的是 2006年以来偏股基金平均仓位的变化。图1-7 2006年以来偏股基金平均仓位的变化进阶阅读:1.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和追求绝对收益的私募基金目前国内的共同基金,可以向全部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的,一般称为公募基金,投资者通常在市面上买到的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都属于公募基金。另外有一些投资管理机构,采取私下募集资金或者发行信托的方式募集资金,并将资金投资于股市等资本市场以获得收益,这类基金被称为私募基金。2008年有过投资的人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当年末铺天盖地的股票型基金在接近年终盘点时,“冠军基金”之争,比的是谁亏得少,最后的冠军基金全年净值损失超过30%。2008年的私募基金,有很多业绩是超过公募基金这一水平的,还有一些私募基金在2008年年初就解散了,这实际上对其投资人来说是更负责任的做法,毕竟不赚钱也比赔钱好。但公募基金并不能想撤就撤,股票基金和绝大多数偏股基金,其在股票仓位上是有下限的,即最低的股票持仓水平不能低于某一值,比如股票基金一般是60%,有的要求更高。这就意味着,公募基金很难避免系统性风险。从2008年看,投资者所称的反应迅速、减仓及时的基金,最多也只是将仓位减少到底限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更强调的是基金的相对收益水平,即超越比较基准的回报。比如,市场指数下跌了60%,公募基金的跌幅是30%,这只基金就被算作是很好的基金了,超越比较基准30个百分点;同样,如果市场的基准指数上涨了100%,公募基金的净值上涨了90%,虽然这个回报很不错,但相对于比较基准,它是不够的,业绩仍属于比较差的范畴。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方。实际上每一只基金都会在契约里面写上其比较基准,有的可能是90%沪深300指数加上10%的上证国债指数,有的可能更复杂。私募基金的操作方法则不同,它们的投资逻辑是紧盯 “绝对回报”,也就是说,你超越多少个百分点的指数都没有用,主要是看有没有正收益,有没有赚到钱。大部分私募基金的收费方式也不同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的基金公司收取的是管理费,按日计提。而私募基金虽然也收取较低的管理费,但主要依赖于正收益部分的业绩分成。比如,(私募)基金替你赚到了1 000万元,约定其中的200万元归(私募)基金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股市每况愈下,私募基金可以清仓,可以全部买债券或者干脆解散,因为没有正收益,管理人也赚不到钱。同样地,在市场高涨到一定程度之后,私募基金也会采取更谨慎的态度,考虑是去追求更高的收益,还是确保现在的收益不会被高点的风险侵蚀掉。所以,投资人也很容易在媒体上看到,在上行的市场中,就会有很多报纸、网站在说“公募基金连续多少个月跑赢私募基金”;而当市场回调的时候,同样也会看到报纸、网站在说“本月私募基金跑赢公募基金”;等等。基于同样的道理,你很少看到公募基金经理说:6000点了,大家赶紧跑吧;但私募基金经理往往会直言不讳地说:6000点了,我不玩了,回家睡觉吧。而公募的股票型基金经理最多只能说:我们短期谨慎,长期仍乐观。因为再怎么说,公募基金都还有60%还在市场里面,不能兑换成现金。2.忽略基金言论,盯住基金仓位基金公司都有强效的宣传策略和手段,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这些策略和手段的目的都是指向扩大基金的管理资产规模的。比如,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基金公司除了大力推债券基金、保本基金等低风险基金产品之外,也同时通过各种途径维护股票基金的稳定规模。而基金经理的发言,不管是接受采访,还是在各种财经论坛上的发言,其实都是经过基金公司稽核合规部门审阅的,以确保这些言论不与相应的管理要求相冲突,也不与基金公司的营销相冲突。不过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怎么说话可能要受到约束,但投资还是他们能自己决定的领域。基金经理的言论可能会销声匿迹,但仓位的变化会反映基金经理的意图(投资者一般说到的仓位都是指股票仓位,也就是股票投资占全部基金资金的比重)。我们从每一个季度报告上可以看出基金经理仓位的变化。此外,虽然由于精确度的关系,很多机构已经放弃了对基金仓位的测算,但仍有几家券商和第三方机构在坚持做这些测算(如德圣基金研究中心、联合证券等),这种仓位水平的测算频率可能是一周,或者一个月,它对投资者判断基金经理的意图也有一定的作用。从历史经验来看,基金的实际仓位低点和股市的低点趋势也是契合的。比如2008年第三季度末,偏股基金的仓位已经降到了70%以下。最近一轮A股的大幅上涨是从2008年10月份开始的,如果从这一次牛熊转换来说,仓位的低点恰好切合市场的低点,刚好是买入的好时机。回顾历史也能看到,2007年的第三季度末,偏股基金的仓位达到当时的历史高点,随后市场遭遇大幅下跌;2009年的第二季度末,偏股基金的仓位也创下高点,随后的8月份又出现了超过20%的跌幅。当然,除了对仓位的一般数据有所了解外(比如65%左右的平均水平就很低了,接近85%则很高),还有一个判断依据是:当绝大部分基金公司都不说话了,只有少数一两家开始唱多的时候,也许买入的机会就来了。笔者的看法是,不要相信基金公司说的什么时候都是买点,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指标加以分析。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2007年你买到一只中等表现的基金,那么你至少要花两年以上的时间来消化你的损失。秘密5:基金自购能反映信心吗*基金自购并不是底部的信号。*基金公司赎回自购产品也并不代表高点到了。*营销作秀,基金公司亏钱的也很多。私募基金中有一个“规矩”,每一个产品的发行,管理人都要“意思”一下,投点钱在产品里面。钱少的认购一份,钱多的认购十份。这样参与者才觉得更有保障:管理人的钱也在里面呢。对于并不以资本金雄厚而见长的私募基金来说,有时候这个“规矩”多少还会造成一点压力。从2005年开始,证监会也放开了基金公司动用自有资金投资基金的限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的情况就是从2005年下半年之后才开始的。现在,在很多新基金的发行时候,也会有基金公司自己掏腰包买自己的基金,而且数额较大。举个例子,从日到9月1日的9个交易日里面,当期宣布动用公司自有资金投资旗下基金的公司有6家,投资的金额接近4亿元,其中投资的既有新基金,也有一些老基金。此外,从2006年以来的数据看,基金自购旗下产品既包括偏股产品(从指数产品到保守配置产品),也包括债券基金等。有些投资者常会想:基金公司自己都掏腰包了,可见基金公司也认可现在的市场。也有的投资者想:基金公司总不会让自己赔钱吧,而且按照证监会的规定,基金公司投资自己的基金,持有的期限最短不能少于6个月,基金公司自己申购、认购旗下的产品,给了不少投资者以信心。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投资者所想的呢?可能并非如此。基金公司自购一方面是因为它们自己“理财”的渠道比较有限,而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营销上的考虑。数据可以说明基金公司是对市场有信心,还是出于营销上的考虑。2008年时值A股高位下跌的中程,有证券分析机构统计,当年年初到6月4日,一共有26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47只基金,认购的金额超出了10亿元,这半年的规模与2009年市场上升阶段的前三季度水平相当。而且这些自购金额中,新老基金所占的比例各接近50%。牛市自购反而不如熊市多,这回你知道了,数字能说明基金自购不代表基金公司对市场有信心。基金公司虽然看不准具体的拐点,但大趋势不至于看错,这也说明自购和市场信心关系不大。有些人可能会问,如果自购不代表基金公司的信心,那基金公司准备赎回自购基金的时候是不是代表市场危险了呢?让我们来看另外一些数据。2008年第一季度末,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当时基金公司以及股东持有的基金份额是32.17亿份,而到了2008年第四季度末,这个数字变成了11.47亿份。这说明在2008年的后三个季度中,基金公司以及股东净减持了超过20亿份的基金份额,如果考虑到这三个季度中仍然有新基金发行,有新的基金自购,实际上的减持份额还要超过此数。但是2008年后三个季度市场的趋势是怎样的呢?A股在第三季度末触底,在第四季度开始反弹。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基金自购跟市场趋势和基金公司信心没关系。这是因为,一方面基金公司自己攒着钱要找个地方生息;另一方面基金公司自购也好招徕更多的客户。进阶阅读:1.基金公司买自家基金也怕风险基金自购是长期现象,在市场的底部区域自然也有基金参与自购。但是在这种市场下的自购,也未必代表了基金公司真的信心十足,而是反映出基金公司自己也需要“理财渠道”。下面这个例子应该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点,基金公司也是既想“理财”又怕风险的。以2008年9月份某基金的自购为例。虽然从后来看,当年的10月份是股市一轮调整的低点,但当时基金公司的看法也并非特别明确,该基金从日开始的6个月内运用公司固有资金对旗下开放式基金4 200万元,通过某家证券公司申购。但采用的方法却是每月等额申购,即每个月均等投资一部分。这在当时也是第一次出现,后来媒体询问基金公司,基金公司表示说:“虽然市场经历了近一年的深幅调整,当前影响市场运行的综合环境仍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但市场目前的估值已进入合理区域,回落到一定的低估状态,因此通过分次等额申购的投资方式,以未来6个月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完成此次的自有资金的申购。”这段话表达的意思是,大概底部就在那里,但是具体时间“不确定”,所以等额申购。可见基金公司也要认认真真地利用理财手段分散风险,而不是单纯地作秀和表态。实际上,大型基金公司的自有资金是挺多的。基金的管理费都是逐日计提,而成本主要是人力成本,又没有负债。可以说,中型以上的公司都有不少的现金,这些现金怎么用呢?证监会限制了基金公司的资金只能买卖自己的产品,所以自购基金的行为才会那么多。2.基金公司员工自购基金反映了什么有不少的新基金成立时,公告上面除了披露基金公司有没有自购之外,还会披露公司员工有没有掏腰包购买。公司的钱是没处花,那么员工个人的钱总是很谨慎的,员工自购的情况能不能反映出市场的冷暖呢?很可惜,投资者同样不能从这个数据中得出结论。诚然,基金公司的员工也有理财的需求,他们对自家的产品相对比较了解,所以买一些自家的产品也不奇怪,一旦产生购买,便会在基金的公告中出现,并不能从中得出特别的结论。同时,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有些公司会要求员工认购自己公司的基金。对此,银河证券等券商的研究员也有过研究,他们得出一个结论:凡基金公司要求员工认购过的,员工的人均认购量都很高;反之则很低,有的公司甚至是零。有些基金公司的员工就直接透露买自家基金的原因:“当年发一个股票产品,我并不看好后市,发行也不乐观,不过公司‘号召’大家来购买,我也就认购了。”在这些原因之下,我们就能很好地解释以下的情况了:2009年1月到7月15日,基金公司员工参与认购了59只新基金中的47只,份额超过7 400万份。A股走牛的2007年,57只当年成立的新基金中,45只新基金出现了员工认购的情况,累计认购份额只有4 200万份。在2008年市场下跌的过程中,34只新基金中有29只有员工认购,累计认购份额7 200万份,从员工参与认购新基金占全部新基金的比例看,要高于2009年,而从单个基金的认购份额看,也要高于2007年和2009年,如图1-8所示。显然,越是在行情不佳的时候,员工自购数量也越可能大,以此来支持自家公司的发展,加上员工自发的购买基金行为,投资者很难从中获得太多关于基金业绩的信息。图1-8基金公司员工自购基金铁比例3.基金公司自购是为了自保显然,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几乎都有基金公司在动用自由资金认购、申购或者赎回自己的基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基金公司就一定能靠此赚到钱。从数据来看,截至2009年7月份,大部分2008年4月份以后自购的产品实现了正回报,但大多数3月份以及之前自购的产品仍然亏损。另外,从基金的业绩看,在月的自购的基金中,业绩排名靠前的并不多,多数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个别还处于同类基金中最末的水平,如表1-6所示。表1-6 月有自购的基金截止2009年7月的表现秘密6:第三方推荐报告的可信度有多少*你知道券商报告和第三方推荐报告的区别吗?*你在哪里可以找到准确的信息和评价?*你知道证监会的规范评级是怎样要求的吗?一则“怪异”的公案新入市的人总会问,买基金有没有什么参考依据?在中国的基金市场还处在年那个阶段时,很多媒体给出一个简单省力的方法,那就是看基金评级,比如晨星基金等。选基金不能盲目,如今资讯发达,总有很多渠道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资料。第三方评级和报告就是其中之一。看基金评级榜单,至少在2006年之前不会得到太差的结果,被选为四星五星的基金在后来的市场里基本都获得了中等水平以上的回报。不过从2007年开始,基金的评级机构越来越多,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基金评级也变得复杂起来。区别于对已有基金的评价,券商的基金分析师们还会对新发行的基金作一番点评,就像券商分析师们对新股所作的点评那样。但是,诸如此类的报告可信度有多高呢?每当有人拿着某只新基金的分析报告来咨询笔者时,我往往会说,“看那东西”原因何在?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个例子:最近的一桩“公案”是关于一只分级交易基金的。一家知名券商的分析师在产品发售前指出,该基金激进份额上市后会出现大幅溢价的局面,他指出此前已有先例。随后该基金的发行规模大幅超过预期,在上市前一刻,该分析师调低了溢价预期。但是,冲着溢价而去的投资者们被全数 “套牢”,因为该基金上市首日非但没有溢价,还出现了6.72%的折价。于是双方引起了纠纷。笔者和一些专业人士坐在一起谈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有人就指出,虽然马有失蹄,但是从这只基金看,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在该基金的销售中,该分析师所在的券商是主力销售渠道。换句话说,这个分析师的报告与该基金的销售有着直接的联系。谨慎的基金行业分析师笔者在采访中也经常与来自券商的基金分析师打交道。他们的素养很好,对于笔者问到的行业性的问题、技术性的问题,总不吝惜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点评。不过,当笔者要他们针对基金的缺点发表看法时,他们一般都会说:“我可以说,但你帮我匿名,公司有规定,不允许说坏话的。”也正是如此,人们很少能在公开的媒体以及公众场合听到某个分析师对于基金的公开批评,但这并不代表基金不存在问题,也不代表分析师不知道基金存在问题。券商研究所作为券商的一部分,很难完全体现出独立性。一般来说,券商基金研究报告的质量是决定基金“分仓”多少的一个依据,既有基金每年的成交量有多少是在这个券商完成的,这直接关系到券商能赚到多少钱。在如此的情形之下,一些券商研究所自然“吃别人的嘴软”了。对于券商分析师来说,作为“卖方”,他们会对“买方”(基金公司)的要求有所考虑。推荐报告大部分时间是作为商品一样出售的,大多数分析师只点评好基金,不点评坏基金;但也有分析师会把坏的说成好的。一些投资者也许并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盲目相信一些研究所的报告,而不考虑到研究所和基金的真实关系。所以,对于一些新基金的推荐报告,你别太当真。当然,那些用数据说话的榜单,大部分时候还是公允的,可以作为参考。进阶阅读:1.恰当认识目前阶段的基金评价基金评价最开始是舶来品,晨星基金是最早进入这一市场的外资机构,而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则是最早开始这一研究的本土机构。中国的开放式基金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国内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2001年才推出,迄今不过8年。在美国市场上,晨星评价一只基金,都是选取运作了3年以上的基金。因为如果某只基金运作的时间不够长,是不容易看出其操作风格和特点的。不过在中国市场上,晨星的这一期限是2年,因为当年满足3年运作时间的基金数量太少,这一做法一直延续到2009年。而后续本土的基金评价机构主要是券商的评价机构,一般也都将评价期限放在2年上,也有部分机构选取的标准是建仓期之后满1年。后来证监会下发了一个规范,规定评价机构不能对成立不满3年时间的基金进行评价,这使得几乎全部的基金评价机构都要调整自己的基金评价方法。2009年,证监会指出基金评价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开展该类业务的机构既有专业的基金评价机构和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也有各类媒体和网站,缺乏统一的规范。各机构基金评价业务名目繁多,其基金分类方法、评价方法各不相同,有些评价方法和结果不全面、不完整,甚至具有误导性。基金评价考虑的因素比较片面,通常只考虑基金业绩和波动风险等外在因素,基金评价的期间和更新间隔过短。”对于基金评级来说,如果只分析业绩,确实是个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活。所以网站建一个数据库,投资者就可以随便排序了,一年的,二年的,一个月的,一个季度的都行。也因为如此,做这个事情的机构数量比较多,也存在滥竽充数的情况,不少的“评价中心”之类的,都是随便找几个人搭了个架子就能做成一套系统,因此并不是所有这些机构的报告都值得参考,投资者应该学会甄别其中的优劣。2.哪些评级机构是你比较好的选择基金管理已经是一个相当市场化的行业,随着基金销售,衍生而来的基金导购和评价机构也越来越市场化。在判断基金评级优劣的时候,有一条原则很重要,那就是“评价机构与基金公司的直接利害关系越少,其可信赖的程度越高”。笔者愿意推荐的,一个是晨星基金,这是最早进行基金评价的机构之一,现在在国内已经采取了会员制,但一般投资者仍然能从中获取一些有益的资料和数据;另一个则是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这是一个由公募基金从业人员离职创立的机构,也以导购为盈利模式,其实地走访后的看法都有值得投资者借鉴的。还有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就是用户的方便易用程度。良好的评级机构应该有完备的网站,投资者可以很快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上述两家机构都做到了这一点。而一些其他的机构往往是以基金公司为中心,并不重视一般投资者的使用体验,自然也难以吸引大量的用户了。小贴士:常用基金评级机构网址:晨星网: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来自:&&&《》
更多精彩,关注微信号:360doc
馆友评论(0)
您好,请&&或者&&后再进行评论
合作登录: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container: s,
id: 'u1442766',
scale: '20.3',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4基金排行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