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始末我想引申到安全生产方面的论文,谁是新闻专业的,真诚特约通讯员,有偿长期合作!有

本内容均为本刊原创,未经授权,其他不得转载。
【选题背景】
灾难报道一直是近年来大家的热点。时代不同,所体现出的问题也会不同。
近日关于“上海踩踏”事件的报道一直牵引着读者的目光。其中的死伤者,注定不可能像过去的某些事故一样,仅仅作为数字中无名的一环,不到两天时间里,官方向社会通报了遇难者的名字,而一些新闻媒体页书写了许多逝者和亲历者的人生故事。对此,有人认为一些媒体报道中过多个人信息,侵犯了受害者的隐私。复旦大学官方微博也曾呼吁媒体尊重、保护亡者,不要再挖其隐私。也有媒体人回应说,在网络时代,在没有违背法律和媒介职业伦理的前提下,只要是当事人主动发布的信息甚至都可以让联网的60亿网民都看到,媒体引用也无碍。若遇难家属愿意接受采访甚至主动向媒体倾诉,这时的考量标准以新闻价值为先。
学界和业界也围绕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伦理对此展开了讨论。灾难报道,我们还可以展开哪些思考?
论文选题推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灾难性报道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在灾难性报道中,挖掘个人信息是否符合新闻传播逻辑
灾难性报道中的人文情怀和新闻伦理之间的关系
面对灾难,政府、民众、媒体如何良性互动
相关新闻链接
“上海踩踏”舆情冲击波:喧哗与正见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陶舜)
上海踩踏事件导致36死47伤,他们何其不幸,上了跨年夜最沉痛的头条。其中的死伤者,注定不可能像过去的某些事故一样,仅仅作为数字中无名的一环,不到两天时间里,官方向社会通报了遇难者的名字,而新闻媒体更是书写了许多逝者和亲历者的人生故事。这个新年第一起公共事件,其意义早已溢出了事件本身,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和你一起梳理围绕“上海踩踏”的喧哗与正见。
(一)读秒时代的“节点”传播
1.现场还原的节点
1月1日下午,财新网梳理出《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时间轴》,标出了事件传播的主要时间节点,2015年1月1日01:25@头条新闻发布消息:网友 @小铁炼钢ing 微博称上海外滩跨年活动现场发生“踩踏”,多名游客躺在地上,正接受急救。02:56,@新民晚报新民网发布突发消息。确认今天凌晨外滩发生踩踏,有数十人受伤被分别送往多家医院,第一人民医院至少收治了20余人。
1月1日04:01@上海发布确认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2人受伤,同时称“上海市连夜成立工作组。韩正、杨雄要求全力做好伤员抢救和善后处置等工作。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至此,基本事实已明,还没有睡的网友开始推测事故的原因。1月1日05:41,安徽籍小伙吴涛称,当时由于人流量大、秩序混乱,人流产生对冲,有人想上观景平台,有人想下来。此外,在23:50左右,外滩18楼的楼上有人抛洒类似美金纸币,造成哄抢,也有行人驻足围观起哄。对于事故原因,除了上述“对冲说”、“撒钱说”,还有“人祸说”,经历过事故核心现场的Peter曾发朋友圈说观景平台上有几个人在喊,“我们这视野可好了”,“这是人祸。”
  时隔两天,中国青年报1月3日旨在还原现场的报道中同样提到了“人祸说”,亲历者、年轻的插画师肖吉说,一开始还没事,但上面有几个看客在“推波助澜”,他们自恃位置较好,对下面喊:“你们快点挤,我们这里视野可好了!”他对这些看客持有深切的痛恨。
  中青报在文章开头写道:2014年与2015年交接时分的外滩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噩梦,事后有人形容这是一个地狱般的地方。造成36人死亡的严重踩踏事件发生后,冷空气中充斥着不安的尖叫,地上满是血迹、呕吐物、撕裂的服饰和散落的物件。
  经济观察报记者经过采访第一时间复盘踩踏事件的九大致命细节,比如:劝不动的外滩成群“跨年一族”、只能承担免费灯光秀的大学生、对广场人流毫无概念的家长、没有安排单向通行的狭长楼梯、不懂得避让晕倒者的推挤人群、新旧举办地名称雷同易引混淆、跨年灯光秀广告宣传吸引力高、汹涌人潮让规划设计者猝不及防、人群过于密集时未及时疏散现场等等。
  新京报找到了一名“后退哥”。网络视频显示,踩踏事件发生时,外滩观景平台上有数名年轻人大声喊“往后退”,不断给人群予以提醒。这些年轻人被网友称为“后退哥”。
  新京报记者2日晚间辗转找到了他们中间的一人,吴登民,1981年出生,现为上海一旅游公司的主管。他处在现场最中心,就快要被人流压倒,于是大声向站在高处的年轻人喊:“快喊(后退)!”“快喊(后退)!”他不确定自己的声音是否被听到,但随后那句救命的“后退”声开始齐整,更多人一起大喊,厄运终于至此止步。吴登民说“对我个人而言,这个声音是一辈子的财富。”新民网则早在元旦当天就找到了另一名“后退哥”小骏(化名),“大概有十多个人,大家基本都互不认识。”
  其实,显示“往后退”齐呼喊的网络视频是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郭现中拍摄的。由于刚好身在现场,1日当天早上他按照时间刻度所撰写的现场亲历记就已经广泛传播,1月3日,新浪专栏刊登了更详细的《死亡或逃生,不过如此安排 ——上海踩踏亲历记》:我接到了另外一个朋友的新年问候电话,我却一字一句地告诉他,“我有点紧张,人太多了,我担心一会可能会发生踩踏”。“我很准确的使用了‘踩踏’两个字,没想到几分钟后就一语成谶。”
  郭现中在文章末尾感慨,刚刚经历的一切让我有些恍惚:我后怕,如果我再往前挤两步,如果我没有碰巧看到这个垃圾箱,如果我再晚爬上来一两分钟,我就可能是那堆尸体里的一个;我该庆幸么,庆幸自己大难不死,劫后余生?世界那么大,可是我是怎么就这样说走就走地从广州到了上海,到了外滩,到了事发的这几十平米地方来的?命运翻云覆手,强壮如我面对洪流也不过一粒草籽,只能仰望和接受,它带我来此,但没有带我走。那好,我就继续好好活,爱该爱的人,做该做的事。感激涕零。
2,事件进展的节点
  事件的后续进展基本上与事件传播同步,1日凌晨3:44,@东方网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等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伤者,了解救治情况。上午8:22,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作出指示,要求全力以赴救治伤员,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节日期间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李克强总理就事件处置作出批示,要求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抢救伤员显然是首要工作。据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发布,截至昨日16时,外滩陈毅广场踩踏事件49名伤员中已有20名出院,其余29人继续在院治疗。其中重伤10人(原4名重伤员经治疗伤情转轻,原1名轻伤员病情转重),轻伤19人。在重伤员中,现有三四名伤员仍然处于危重状态。所有伤员姓名已查明,并已与28名伤员家属或同事、朋友取得联系。
  对伤员、家属的心理援助工作已启动。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协调市精神卫生中心组建8人专家组,并召集近40人组成应急后备队伍,分别与三家收治医院对接,做好伤员心理干预并要求收治医院同步做好伤员心理疏导,组织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参与伤员及家属劝慰、安抚等工作。
 根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上海发布”,到3日中午,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全部36位遇难者身份已核实,名单已分批次公布完毕,其中均标明了姓名、性别和年龄,其中以19-26岁的年轻人居多,但最小的年仅12岁。
  另一方面,“亡羊补牢”的工作也在展开。
1日上午,中国之声报道说,上海今天所有的跨年活动已全部取消。1月3日,澎湃新闻称,上海各区县已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并明确值班机制,一批正在开展或即将举办的大型活动被紧急叫停。
  不仅仅是上海,北京市也“立刻紧急全面启动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检查”。《北京日报》2日报道:“昨天(1日)下午,市安监局组织人员对永定门长途客运站、马连道家乐福等人流密集场所进行检查,确保节日期间的秩序安全。”
  新京报说:“1日至3日,全市安监系统开展对超市、影院、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突击安全检查,安全出口和安全通道被挤占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市安监局正逐步健全企业的黑名单制度和档案制度,屡查屡犯者将加重处罚。”
  此外,服务性的信息也受到了广泛,比如果壳网作者瘦驼的一篇《如何在踩踏事故中幸存》,从PC端到手机端,都被大量传阅。其中有些技术细节还是值得记取的:“任何时候去人流密集的地方,都应当观察周围,记住出口的位置,提前在大脑中规划撤离方案。一旦你发现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的时候,切记不要停下,也不要硬挤,而是要一边顺着人流同步前进,一边向前进方向的侧方移动,直至移出人群。双手握拳架在胸前,就像拳击手的防守姿势,这样可以尽量保证胸腔不被挤扁。注意脚下,千万不要被绊倒。一旦摔倒,赶紧站起来。如果身边同伴摔倒,立即把ta拉起来。如果身边是儿童,把他们举过肩。如果摔倒了没法站起,爬也要跟着人群前进的方向。如果无法移动,用手护住头部,蜷缩膝盖至胸前。不要俯卧和仰卧。”
3,质疑追问的节点
  与此同时,对踩踏事件的反思、质疑和追问,也一刻都没有停过。
  最切身的反思来自事件亲历者,解放日报1月2日记录了几名亲历者的感言。市民金彦说:我想我今后都不会再去凑这种热闹了。
  新京报的质疑来得较早,1日14:05,评论员佘宗明所撰写的《不该横亘在跨年路上的悲伤》在网络平台发表,其中写道:“对作为治理主体的政府而言,它理应担起避免踩踏事件的主责:须在可预期的人流密集地点制定拥挤预案,如新年夜的外滩人流可能从哪里来,预计有多少人,如何评估现场人数,一旦现场人流超过预估容量如何分流、疏散人群等,都该形成内含前瞻性的风险把控方案。就算前期工作做得不够,在现场的秩序维护和应急预警,也不该缺位。这些确实技术含量不低,可兹事体大,政府理应将其纳入公共治理计划台账中。很遗憾,就媒体呈现、目击者反馈的信息看,涉事部门并没做好。在踩踏事件发生前后,安防应对一直滞后。它离履责到位,还有N步之遥。”
1日晚间7点半,财新网《此秀非彼秀外滩缘何不封路》一文出炉:虽然有也有网站提到今年的灯光秀将从外滩移至外滩源,但说明并不醒目,两者极易混洧;“灯光秀”成为凭票入场的商业活动,很少被提及,多数人也不知道应如何买票。外滩与外滩源之别,一般民众也难详知。
12月25日,上海本地的《东方早报》刊发报道《“跨年灯光秀”今年移师外滩源:让路少封些,让交通影响小些》,引述灯光秀协调工作人员的话,解释了易址对于纾解交通冲击的意义。12月30日,外滩所在的上海黄浦区官方网站“上海黄浦”,也以“灯光秀移至外滩源交通压力大大减小”为题发表消息。这则消息的内容多处引用了《东方早报》上述报道。但目前消息的网页已经无法正常打开,只能查看网页快照。
2日,新京报社论继续追问“‘最坏打算’去哪了”:在人群高度聚集地带的监控预警、现场处置上,没考虑到各种情况、消除某些盲区;事发后缺乏应急预案,只能靠警察人力“强制切入”,以至于局面失控。这凸显的,就是“最坏打算”的缺失。外滩踩踏事件,暴露出公共安全系统的结构性缺陷:那就是对大型活动风险把控不足,应急体系匮乏,预案执行欠缺。
  新华社也加入了追问的行列,“三问”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风险预防策略是否充分?安全管理手段是否到位?应急控制措施是否及时?特大城市缘何出现踩踏事故?我国的安全教育是否到位?”
  而这最后一问,由经济观察报继续挖掘写出《反思上海踩踏检讨安全教育》:“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反思安全教育的症结,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很多家长自己也缺乏必要的公共安全知识;学校目前做得还很不够,中小学的安全教育经常沦为过场和,缺乏实操演练,便是极少数安全演练,亦缺乏严肃性,嘻嘻哈哈,形式主义,大家都明白是‘假的’;公共安全毕竟不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公共治理的课题。”
  腾讯“今日话题”则将疑问放在“悲剧为何发生”,其专题编辑闻嘉认为:“此次事故暴露出,就算是如上海这般的大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也并不成熟。以此次事故为例,人潮管理措施确实存在问题。据媒体此前报道,往年外滩跨年灯光秀,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等周边区域的路段禁止一切车辆通行,黄埔江东金线轮渡双向停航,黄浦江人行观光隧道关闭,南京东路地铁站还会封站。今年是改了灯光秀地点,且不说主管方关于灯光秀移址到外滩源举办的通知是否及时有效,对于外滩这样人群可能高度聚集地带不封锁主要路口控制人流量,显示出主管方对节假日公共场所安全风险把控不足,一旦现场人流超过预估容量,如何分流、现场秩序维护和应急预警也是缺位。”
  反思不仅来自“此地”的教训总结,也来自“彼地”的经验介绍。财经网1日13:24发布杨小亚整理的《纽约时代广场新年倒数警察是如何维护秩序的》,其经验是两条。1,广而告之,让所有打算参加活动的游客都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2,分而治之。维护百万人大派对的安全,尤其又是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的核心地段,这对纽约市政府是严峻考验。近10年来,纽约市每年为这项活动投入数千警力。除治安警察外,医疗救护、消防队、缉毒和反恐警察及警犬也在现场随时应付紧急情况。
  纽约或许太远,财新记者徐和谦带我们来到了台湾,“解析台北跨年人流疏导预案”。在中国台湾地区,每年跨年夜最大规模的活动,是在台北市政府大楼前举行的跨年晚会及台北101大厦的烟火施放活动。每年均吸引全台约80至100万民众涌入周边区域观赏。跨部门协调的安全疏导也同步跟进,形成一套标准流程。
  以2013年元旦的跨年活动为例,台北市政府的消防局便在活动会场周边部署了12处待命点和相应的消防车辆、消防人员。市卫生局则成立7处现场紧急救护站,每处还都升起一颗大型红十字空飘气球,方便民众就近找寻、辨认。
  最重要还是要看效果:这使得台北市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举办跨年晚会以来,虽然参与人数规模不断扩大,但安全状况迄今大致平稳。
  更有力的质疑还是来自财新网,3日23:16发表《外滩灯光秀11月被否信息传播缘何卡壳》:早在11月初,上海公安部门出于安全考虑,即否决了外滩传统跨年项目灯光秀的活动计划。外滩的安保措施进而降为(黄浦)区级管理。然而遗憾的是,公众并未对这一信息获得清晰的理解,外滩跨年人群汹涌如常。信息传播的不畅和各方预判的反差,共同构成了这场悲剧的深层背景。
  这篇文章说,政府的信息就不能只是“告知性”的、还必须设计成“说服性”的内容。“但这一次,上海市有关当局的临机应对显然缺位。”
  凤凰网3日晚间发表对话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的文章《上海专家谈外滩踩踏事故:公安的责任不能回避》,“人流在开放的公共场所集聚,公安机关未采取组织引导控制措施就是失职。现有领导干部应急能力培训是围绕领导设计,正确处置突发事件的立足点应该是保障人的安全、保障公共秩序。从对人民负责这一点来说,就是要变对上负责为对下负责。如果培训课程把立足点放在为领导服务上,围绕领导去设计课程、组织演练,遇到人流可能聚集的情况就会“想不到”人流会如此之大。”
4,屏社交时代的传播节点
  所谓现场,不仅仅是陈毅广场,还应该包括上海在那一刻的反应,而更广义的“现场”,或许还包括事前事后的反应。
  今天,没有任何一家媒体可以通吃整个重大新闻事件,举凡重大事件,都经由多家媒体的全媒体渠道共同完成。再大的媒体机构,再小的自媒体人,都只是一个节点。而屏社交时代独特的人人传播模式,又使得传播的节点空间地增多,几乎任何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都能够在屏时代得到应有的——酒香已不怕巷子深了。
  凯文·凯利在《新经济新规则》这本书里谈到,“我们让世界互联”,“把一点点智慧放入我们制造的每一样东西中,我们首先得到的将会是数十亿低智能的产品,然而我们把这些节点连接起来,奇迹就会发生。当连接成一个集群的时候,简单的头脑就会变得聪明起来”。如果任何物品都能发送少量信息,并从邻近节点接受信息,我们可以将死物变成活物。
  节点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所谓的“媒介伦理”和唱衰纸媒的论调。
  回顾上海踩踏事件的传播节点,无论是时间轴还是空间场,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市场化媒体,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舆论场都已经被打通,对传媒界来说,这是一个好事情。而这种节点的无缝联接,也直接导致传统意义上的“隐私”的空间正在被急剧压缩。本文第二部分将就此展开讨论。
(二)戳破“新闻伦理”泡沫争议
  和马航失联事件相类似,上海踩踏事件后,有关新闻伦理的话题再次出现。这次发声的是复旦大学校友会,直接原因是该校有一名女生遇难,他们对媒体的报道引述了一些网上的公开资料表示不满。
  复旦学子在公开信中列举的4条不满理由中,真正有内容的是这些:1,面对这么多失去的生命,媒体却独独抓住了复旦这一名学子大篇幅报道。2,一个可爱的生命已逝去,为什么还要用再一次的伤害来刺痛她亲人的心?3,我们不希望她们的亲友在因此而受到第二次的打击。
  从这封公开信可以看出,这些学子并不了解新闻业。媒体报道抓住“有特点”的细节,是符合新闻传播的逻辑的,而且透过本文前述的分析材料,也不难看出,进入新闻视野的人物还有很多,新京报的逝者版面在这次事件所呈现的也不仅仅只有复旦学子一人。而逝者人物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广受欢迎,南方人物周刊和新京报的逝者栏目早已是业内名专栏。
  至于后面的几点代逝者亲友立言的说法,和马航失联时如出一辙。2014年3月份,我在《谣言、伦理、煽情:马航失联事件的混乱代言》一文中已经指出,“无论个人或是媒体机构,僭越式的情感代言,已经能够看出危害:揣测被当成事实,情绪掩盖了真相(以及对真相的追问),伪人文关怀秘密取代了真正的人道主义。这是一个不折不扣‘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有意思的是,时至今日,这种无力的指责居然还是引起道路以目。有广州媒体忍不住写出回应文章称其“太矫情”:“网络时代人们对个人信息极为敏感,但往往忽略很多信息是由当事人主动公开的,并不具有隐私性质。如人人网、微博、QQ空间,推特,只要当事人主动发布,这些信息不仅是对媒体的公开,而且是对每一个能联上网的人类的公开。在现今这个公开范围约为60亿,其非隐私性也不以当事人生死而变更,媒体引用无碍。”
  新京报记者吴伟对此评论说:“当年复旦学生投毒事件,黄洋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接受采访,当时他们觉得很对,而事后发展印证了我给他们抛出的判断,当时不理媒体,事后你得求媒体。好媒体是可以兼顾隐私保护与报道的,好记者本身就是人文的。”
  在1月3日这天,石扉客(《博客天下》杂志主编)写于2014年马航事件的文章再次在朋友圈热起来,标题开宗明义《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阻挡记者报道灾难现场》。
  在我看来,当前所谓新闻伦理的争议大多都是泡沫争议,并无实质价值。其背后的问题无非是知识结构的老化以及对新闻业务的隔膜。试问,新闻的标准是什么?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一个字:“好”,或者两个字“更好”。
  所谓伦理的讨论,属于道德范畴,而道德的内涵与边界,从古到今、由此及彼,实际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周作人曾译介日本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其中说:“道德这事,原是因为辅助我们生活而制定的。到了不必要,或反于生活有害的时候,便应渐次废去,或者改正。倘若人间为道德而生存,我们便永久作道德的奴隶,永久只能屈服在旧权威的底下。这样就同我们力求自由生活的心,正相反对;所以我们须得脱去所有压制,舍得一切没用的旧思想、旧道德,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充实有意义。”
  周作人在民国时期的道德观,就已经比现在很多人来得前卫、来得本质。实际上隐私这个东西,在屏社交时代正逐渐被瓦解,很多传统意义上的隐私信息,如今大多都被我们自己泄漏(主动发布)在了网上,不仅包括内容意义上的信息,还包括我们的人际关系结构图谱。屏社交唤起了人类内在的集体主义情绪,多数时候,人们担心的不是所谓的隐私被看到,而是我们所晒的隐私有没有人和点赞。
(三)纸媒真的衰落了吗?
  趁着上海踩踏事件的高频传播,有些人又在“唱衰纸媒”。魏武挥的一篇《每一次突发事件都是纸媒的一声丧钟》。文章罗列了上海的几家日报当日对踩踏事件的来不及反应,以及报业集团下属的新媒体平台滚动直播,末了感叹:他们已经很努力了,真的。
  实际上,这篇文章逻辑上自相矛盾,他所称颂和唱衰的是同一个东西的两面。
  纸媒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并非铁板一块。《新京报》或《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固然是纸媒,但其旗下的报网、官微、数字报、APP,早已溢出旧纸媒的框架。单纯“纸媒”一词,已经不够用了。“网媒”与“纸媒”的分界线正在模糊,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单纯的纸媒已经极少,现在的行业现状是,一个新闻信息经常是多平台推送。
   简单地将媒体以“纸”、“网”二分,或者“新”、“旧”二分,显然都是太偷懒了。相对于个人化的所谓自媒体,其实目前真正有分量的报道仍然出自集团性的媒体,因为好报道通常意味着高成本和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其实,这一轮灾难报道中,很多有质量的图表都是由南方都市报等这样的纸媒机构制作出来的。
欢迎加入微信大家庭。
点击自定义菜单你可以了解更多信息。
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
如想投稿,请e-mail至:
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或给我们留言。
转载请注明: &
or分享 (0)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广告剩余8秒
文档加载中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调查与思考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调查与思考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媒体:外滩踩踏事件对上海城市形象是个沉重的打击
  日傍晚,市民自发前往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向&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表达哀思。日晚23时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截止目前,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汤彦俊摄
  原标题:上海外滩踩踏:28年后噩梦重现的哀痛与沉思
  中新社上海1月1日电题:上海外滩踩踏:28年后噩梦重现的哀痛与沉思
  中新社记者李佳佳许婧
  2015年的第一天,本该欢乐、祥和的上海,因为昨夜一场突如其来的踩踏事件,笼罩在难以驱散的悲伤之中,36位同胞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
  日23时35分,位于上海最为知名的外滩陈毅广场,悲剧在瞬间袭来,很多从远方赶来的人们甚至都没来得及登上观景平台,没来的及在浦江夜色中畅想新年愿景,就被自上而下、迎面涌来的人流压在了最底层。
  截至记者发稿时,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是人流量过大?是现场管控的疏忽?还是某个诱因所致?坊间的猜测假定、官方的权威发布,甚至社交媒体一度出现的&阴谋论&,都围绕着悲剧的起因展开,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并等待着最终答案的揭晓。
  距离上海上一次发生如此大规模的踩踏事件已有28年。1日,伴随着新年噩耗的传来,尘封的记忆再次被揭开,人们感叹:&两个事件如此相似,但性质却截然不同。&
  日清晨,黄浦江上骤起大雾,彼时正是上班高峰时间,大量市民等候在陆家嘴轮渡站的浮桥和候船室内焦急地等待开航。
  悲剧发生在当天的9时10分,江上的浓雾逐渐散去,为了能够准时上班,当第二班轮渡船开航时,大量自行车夹杂着行人汹涌地开始了上船前的最后一波冲刺。突然,一个中年人连同他的自行车一起被挤倒,马上就有了第2个、第3个、第4个&&后来者踏着前人推搡着,惨祸在5分钟内迅速酿成。
  根据当时的统计,共有66人罹难、2人重伤、20多人受轻伤,这也是上海有史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踩踏事件。
  同样是大人流、同样伤亡惨重,当时人们的争抢为的是谨守&铁一般&的出勤纪律,而昨夜的惨祸,则或多或少地被外界指摘为公民素质的薄弱,这种薄弱不仅包含公民在应对风险降临时所表现出来的无序与混乱,也包含着公民令人略感悲哀的道德素质、规则意识。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教授、公共管理专家任远在就上述两次踩踏事件进行比较后表示,如果说20多年前的事件反映出的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不足,使得社会安全秩序遭到破坏;而昨夜的外滩事件则意味着规则意识的不足与公民素质的相对不足,这也反映出城市秩序是城市运行的关键。
  &此前大家一直讨论某些国家和地区大型公共活动结束后的井然有序,与此次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相比,上海市民的素质与现代城市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还是有差距的,需要提高。&
  在今晨的社交媒体上,不断有网友对此次事件中暴露出的人性弱点感到痛心:&看到有的人是踩着人头退的场,感觉很心塞。&
  任远对于事件中年轻人表现出来的公民素质薄弱同样感到&有些悲哀&,&青年人更应该讲究规则意识,上海青年与现代市民的要求相比,令人失望。人的素质滞后于现代城市公民应有的水准。&
  毫无疑问,外滩踩踏事件对上海城市形象而言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我们自豪地展示着城市节节攀升的天际线,以及不断提升的民众生活水平时,最不应当忘记的就是,城市的行政管理、风险控制能力的强化,公民的文明教育、道德塑造的养成,应该超越单纯经济数字的增长,才足以令人引以为豪。
  就这样,从昨夜至今,上海在紧张、悲伤、怀疑、猜测、探究中度过了开年的首日。
  截至记者发稿时,外滩事发地已恢复正常,陈毅广场前不断有市民手捧鲜花自发来此祭奠,广场前的马路上车水马龙,路过此地时,人们大多会默默望向事发地雕塑前成排的鲜花,虽然不能一一感知每个人心中的刺痛,但莫让无辜生命白白被辜负应是所有人共同的沉思。(完)
责编:赵衍龙
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故致35人死亡43人受伤
环球兵器库为天下军迷,倾力打造环球第一兵器数据引擎!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贴排行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全生产包括哪些方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