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时检查出有乙肝病毒~我现在上大学了~每隔几年会打乙肝疫苗副作用~还记得读初中时学校抽血检查居然没有

打过一次乙肝疫苗要隔多久打第二次,大学食堂里的高温消毒能不能杀死乙肝病毒_百度知道
打过一次乙肝疫苗要隔多久打第二次,大学食堂里的高温消毒能不能杀死乙肝病毒
提问者采纳
乙肝疫苗接种程序:0<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d<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d月各注射支今<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月1注射第针乙肝疫苗第二针10月1第三针6月073月1每隔三加强注射针 接种乙肝疫苗前先检测乙肝抗原及抗体乙肝抗原阳性者则必注射乙肝疫苗煮沸消毒灭菌种经济便灭菌水煮沸100度保持5---10钟即杀死细菌繁殖体<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d---3杀死芽孢(包括乙肝病毒)水加入碳酸氢钠配<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5f---2%浓度沸点达105度促进细菌芽胞破坏增强杀菌作用 用水冲泡碗由于间短水温稳定杀灭部份细菌繁殖体起灭菌作用 采用煮沸消毒灭菌应注意: 1煮沸前碗应洗净掉油渍免影响灭菌效 2煮沸必须使物品完全没水相同碗盆等均能重叠必须隔使水二物间流保证杀菌效 3水沸始计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乙肝疫苗<img class="word-replace" src="/api/getdecpic?picenc=0af、1、6月注射隔三加强针、该病经口传染高温消毒效甲型肝炎经口传染集体打针该疫苗
总共该3次第二次在一个月第三次在半年
乙肝疫苗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乙肝病毒携带者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携带者一般指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HBV),没有和体征,等各项正常,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ALT 和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一般无明显异常的群体。中国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是,多数无,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2012年5月,卫生部发布《》修订说明,新《规范》准许携带者从事幼托工作,但禁留指甲。英文名称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s所属科室外科 - 传染科发病部位肝部传染性有传染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是否进入医保是医&&&&院北京地坛医院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乙肝病毒结构图很少有相关与体征,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据统计乙肝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中国人群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据此推算,中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2亿人。)
的发生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母亲围产期传播率很高,尤其是HBsAg与e抗原()同时的所生的新生儿90%以上HBsAg阳性,这是因为母体中的HBeAg可通过进入胎儿体内,抑制()对感染肝细胞的,使胎儿处于免疫耐受状态。HBeAg母亲携带的病毒量愈大,侵入的病毒量就愈多,导致新生儿HBV感染,其中80%将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母婴阻断可以有效降低婴儿围产期感染几率,目前国家公认的诊断率平均是95-97%左右。
婴幼儿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主要是水平感染所致,可因输血、、与家庭成员中HBV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等而感染。3岁以内婴幼儿也因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于造成乙肝病毒持续携带。
所谓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指血液检测单独乙型表面抗原,但无肝状和体征,各项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中国《》中,将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1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均在正常范围,e抗原HBeAg阳性或阴性,HBV DNA阳性。一部分人病情并不稳定,甚至发展为。因此,对于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积极动员其做肝组织学检查。如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4,就需要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HBeAg阴性,e阳性,HBV DNA阴性或低于检测低限,一年连续随访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肝炎活动指数&4,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
(ALT)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年发生率约为0.5%。HBsAg和HBeAg双以及单纯HBsAg阳性者的肝癌发生率,每年每十万分别为1169人年和324人,而HBsAg和HBeAg均阴性者的肝癌发生率每年每十万人中仅为39人。可见,“携带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略高于非携带者。
了解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状态和未来的转归,我们可以这么说:乙肝病毒感染后很难彻底清除,需要长期进行动态观察,需要长期抑制病毒的复制。
那么是否有药物能帮助清除病毒呢?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够清除“携带者”体内的病毒。因为携带状态是病毒与机体免疫功能平衡的结果,而的这个外因需要依赖于机体的内因起作用。只有当感染者出现转氨酶升高时,表明机体自身已经对感染病毒的肝细胞进行攻击,而这个时候应用抗病物往往具有一定的效果。
鉴于“携带者”又有可能发生炎症活动,有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险性,因此,非活动HBsAg携带状态应该每6~12个月检查1次转氨酶,HBsAg且HBV DNA阳性者应该每3~6个月1次转氨酶,这样能够及时发现病情的活动,以便及时治疗。就是指没有肝炎的症状和体征,(HBsAg)阳性持续半年以上,指标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检查肝功能正常,但是患者的肝组织会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如果不及时复查的话,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会成为有症状的患者。据统计,中国约十分之一人可能携带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病毒并非都需要治疗根据疾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免疫清除期是抗病毒治疗最关键时期。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又称为。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转氨酶基本正常。这一人群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载量很高,HBeAg阳性。此阶段不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但具有传染性,因此,有一些工种,如幼职、军人、餐饮业、野外作业,为限制性工种。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包括结婚生育等。患者应每年随访1-2次。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又称为免疫清除期。处于这个时期的患者肝功能异常,ALT高于正常值的2倍,乙肝病毒载量很高,大于105拷贝/ml,这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时期。经过正规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相当多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乙肝病毒载量明显下降,甚至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实现了e抗原(e抗原转阴或产生了e抗体),ALT恢复正常。
非活动性携带者:又称表面抗原携带期。这类人群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正常,HBsAg阳性,HBeAg阴性或者e抗体()阳性。处于此期的患者基本没有传染性,但还存在病情反复的可能,故应该定期随访。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方式通过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日常工作生活接触,如拥抱、握手、公用洗手间等是不会传播的,基本等同于健康人,只要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几乎是不会被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的。主要来源有母婴传播、婴儿期感染、抵抗力较弱的被感染者、慢性乙肝转化而成。母亲对子女的垂直传播是出生后携带者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乙肝表面抗原、双的母亲,引起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率几乎是100%。婴儿对大量入侵的乙肝病毒感染缺乏免疫清除能力,呈现“免疫耐受状态”。入侵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可与婴儿肝细胞的基因组合,利用婴儿肝细胞复制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表现为长期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而并不出现症状。幼婴如长期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阳性母亲、保姆、亲属密切生活接触,如哺乳、喂食、亲吻等可能会导致感染;也可通过预防接种和注射途径感染。婴幼儿期在易感的环境中比成人的感染并携带的机率约高8倍。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与处于共存状态,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经过治疗转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无抗体人员的性接触进行。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乙型肝炎的根本。
1.。这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最主要传染途径,如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等。实验证明,只要极微量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乙肝病毒传播。
2.母婴垂直传播。主要传播渠道为宫腔内传播、分娩过程传播和分娩过后的接触传播。围产期传播是乙肝的主要方式,孩子多在出生时接触母亲的血液和体液被感染。感染的年龄越小,越可能成为。
3.性生活传播。在性生活时,乙肝病毒可能通过破损的黏膜表面进入对方体内而引起感染,但是这种情况发生几率微乎其微。乙肝病毒携带者分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两种情况,代表两个分期,各期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强弱不同。
1.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较强,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前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无法清除病毒,造成与病毒和平共处的情况,如果肝脏细胞的伤害比较轻微,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穿刺作组织学检查也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这类人群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比较活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随着的进展,当肝脏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即使肝功能正常也可以诊断为慢性乙肝患者。所以这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严密的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进入免疫清除期就要把握时机积极治疗。
2.非活动性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代表免疫清除期之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机体已经通过免疫清除作用(包括药物的治疗作用),清除掉了血液中的病毒,肝脏的炎症病变已恢复,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而且没有明显的肝脏纤维化改变。此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或e抗体转为,乙肝病毒DNA为阴性,因此此类乙肝病毒携带者传染性小或无传染性。但是患者肝细胞核中仍可以有乙肝病毒存在,只是停止复制,不再向血液中释放病毒,也就是病毒和病变都不活动而已。此类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情较为稳定,注意生活细节,可以不予治疗,平时的生活要有规律,多吃有营养的食品,多吃青菜,少吃过油腻的食品,一定要禁酒。
乙肝病毒的传染性
乙肝病毒携带是指健康的人被传染或者是在生活中不慎被乙肝病毒感染上,导致被感染者血液、、唾液以及分泌物等中都含有乙肝病毒。目前中国有1.3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且每年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数量还在上升。当然有许多人并不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具体危害, 就会有这样的疑问: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大吗?乙肝病毒存在于乙肝携带者的各个部位,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进行传播。而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的传染机率
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查到完整的乙肝病毒,所以在和恋人接吻时由于口腔粘膜破损造成乙肝传播的可能性虽然有,但乙肝病毒含量极少,所以感染乙肝的几率微乎其微,而且成人感染乙肝97%可以自愈。所以,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的传染机率至今仍不能被证实。提示,预防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吻而感染上乙肝的最好办法仍然是给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正常人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其产生保护性抗体,这很重要。
乙肝病毒的高危群体
乙肝病毒的传染性的强弱,随着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而不同。中国是乙肝高发区,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疫苗接种是最首选最有效的措施,建议凡是乙肝表面阴性的人群, 如果没有乙肝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均应接种乙肝疫苗。那么,哪些人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呢?哪些人更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呢?
专家介绍,乙肝病毒的感染高危人群比如那些经常跟乙肝病毒携带者生活在一起的,虽然说传染的几率很低,但是最好还是注射乙肝疫苗比较保险。以及医务人员,,尤其是外科,骨科,等科的医生。护士以及医院工作的保洁员,护工。或者是长期进行血液的患者。这些人经常跟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所以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而且除了以上经常跟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的高危人群以外,那些因其他疾病,经常输入血液及血制品者,或者是经常在外就餐者,新出生婴儿等也应该注射乙肝疫苗。曾经接种乙肝疫苗,产生表面抗体,抗体消失,转为阴性,要进行加强注射。虽然注射都是自愿的,但是为了更有效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还是注射的比较好。乙肝不是遗传病而是,不会遗传给后代,但可以传染给后代。父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有可能传染给孩子。
乙肝母婴传播是指有乙肝的母亲通过四种传播途径把乙肝传染给孩子:
1.: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使胎儿受到宫内感染。
2.期: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因为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分泌物而被感染。
3.:婴儿在喂养的过程中被感染。
4.日常生活中:因为与母亲接触频繁,受到母亲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体液的感染。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不做阻断措施(出生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孩子感染乙肝的几率很高。
乙肝不经由父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在医学界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按道理说,既然身体携带着乙肝病毒,那么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就是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各种药物和治疗方法均不能有效清除已经整合到肝细胞内的乙肝病毒,各种抗病毒药物对于潜藏在肝细胞内的病毒,犹如隔靴搔痒,无法切中要害。加上乙肝病毒携带者集体免疫功能处于麻痹状态,对于各种治疗难以响应,就算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起来好像对牛弹琴,不起作用。另外,一些无症状携带者往往长期携带者也不一定有什么后果,甚至少数人免疫功能提高后还能自然转阴。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一定要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这样是因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情况十分复杂,其中少部分为非活动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但更多的携带者实际上处于不同疾病发展阶段的乙肝患者,其中不乏慢性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甚至于个别的肝癌患者。这些患者表面上没有明显异常,但病情在暗中潜伏进展,到了一定时候才会显露出来,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不可马虎,不能掉以轻心。绝对的“健康携带者”是不存在的。
1、不需要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
如果携带者化验检查肝功系列指标均正常,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阴性,B超检查没有明显异常,肝穿刺检查提示肝脏组织炎症积分小于4分,证实该携带者为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暂时无需治疗。但是,仍然要进行医学观察,定期复查。
2、需要抗病毒治疗
如果携带者化验检查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阳性(乙肝大三阳和乙肝病毒DNA阳性,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提示炎症程度超过2级,积分超过4分,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大量研究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只有少部分属于非活动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绝大多数都属于病情严重程度不等的乙肝患者,对这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坐视不管,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各自的治疗方案。乙肝病毒携带者求职漫画目前,中国(流行病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注:根据卫生部最新统计结果,目前这个数字已下降至9300万),是由于,90年代以前,没有使用一次性、等环节不严格导致血液传播,第二是,以前没有母婴阻断技术,导致母婴传播。随着的普及和血液传播、母婴传播逐步被阻断,今后乙肝传播会逐步减少,因此,虽然这么多年没有对乙肝病毒携带者采取隔离措施,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一直在1.2亿左右,没有大流行。卫生部的目标是到2050年中国乙肝病毒携带率降到1%以下。
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主要是通过血液暴露途径传播导致的,自身感觉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和肝脾B超正常,经半年以上观察均无异常变化,由于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或正常消化道传染给另人,因此ASC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不会对旁人造成传播的危害,他们应有照常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的义务与权利。
(1)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8/9的人终身不发病,只有1/9的人会因生活习惯不好、免疫力差等原因成为乙肝患者。
(2)目前,队伍中也有1/10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每年公务员发生肝硬化,的确是极少数,也没有引起公务员内部乙肝流行,而且工作的还很不错。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也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一个再平凡的家庭,如果有了孩子,就会充满生机、充满爱意。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他们也渴望拥有健康可爱的孩子。对于大家都十分关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孕育问题,我们看看权威肝病专家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释疑。
关于母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问题
1、乙肝大三阳、能不能怀孕?
目前的看法是只要在正常时乙肝、乙肝患者都可怀孕,但要注意阻断。
2、怀孕期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对阻断乙肝病毒有帮助吗?
这是最具争论的问题,各种临床研究都没有统一结果,有说有帮助,有说没帮助。非商业机构是不支持注射的,支持注射的多是地方医院,也许是利润所致。反对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3、阻断母婴传播的关键在哪?
阻断环节中最关键也最无争论的是宝宝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宝宝出生后强烈建议在2小时内注射完第一针;乙肝母亲的宝宝建议在15-30天内注射第二针球蛋白,乙肝DNA阴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可不注射第二针。乙肝疫苗的打法有两种选择:一是出生24小时内打第一针,然后是1月和6月各一针;二是第一针疫苗在第一针球蛋白注射后15天或30天注射,第二和第三针疫苗按国家计划规则延迟,如第一针疫苗在15天注射,第二针疫苗就在45天,第三针疫苗在半岁后第15天。
4、母婴垂直传播阻断成功率是多少?
总计平均是95-97%左右的阻断率,这是国家公认的机率。
5、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母乳吗?
乙肝,在进行了阻断后(孩子出生后打了球蛋白和疫苗)的情况之下,可以母乳。乙肝小三阳DNA阴者更是放心,但注意乳头有损时要避免。如果乙肝确实觉得不放心,可以人工进行,一样是聪明可爱的宝宝。
6、和剖产哪个利于阻断母婴传播?
都一样,不存在哪个更好。乙肝病毒不是决定生产方式的因素,应按临产时的自身状况由医生来决定生产方式。
7、出生后母婴间要如何接触?
血液、不要直接接触,如大家的伤口、母亲的血污等。其他可正常接触,如吻脸头脚等。请不要为了接触而神经质。就算接触到体液,传染上的机率也极低的。只是我们能细心一些当然万无一失了。说实在,和子女接触中,无论如何小心,也不可能做到完全断绝这些体液的接触的。
8、乙肝免疫球蛋白安全吗?有副作用吗?
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都是安全的。球蛋白理论上的副作用有这些:引起病毒变异,引起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失败,引起母肾的功能负担,血源产品有传染别种疾病的可能性。在实际上,我觉得除了引起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失败外,其他都没发生过。
9、先兆会增加宫内感染吗?
这是引起母婴宫内感染的原因之一,但是要分清先兆流产的位置,若不是胎盘引起的就不用担心。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都在怀孕期有此经历,但孩子都很健康。
10、怀孕后发现肝功异常怎么办?
因为和胎儿对肝脏的负担,就算健康人怀孕后也有可能肝功异常。所以不用紧张,保持镇定放松心情,肝功能不上200一般不用治疗,两个星期后复查情况,当然还要咨询责任医生。就算要住院治疗也不是什么很危险的事,药物是安全的。肝功能与心情有一定的联系,好的心情往往胜过一切药物!
11、怀孕前肝功异常就不能怀孕吗?
是的,怀孕后胎儿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所以担心肝功的大幅度上升而不利于母子。在怀孕前就有肝功异常的情况,那孕后更有可能进一步上升,更不利于孕期的安全。但是,有一种情况,不在用药时期,但肝功能一直稍微异常,这时又不得不怀孕的话,也可考虑怀孕,但要更加注意肝功能的情况,及早发现及早降酶保胎。
12、服用拉米夫定或时能不能怀孕?
目前国内国外的资料和临床研究显示,没有证据证明拉米会致畸,也就是说没有一例真正证实是服用拉米而至畸的。但拉米在用于生育的临床研究只有几年,研究时间和案例不多,所以在安全的原则下,绝大多数医生是不建议怀孕的。要是意外怀孕,医生的态度一般是让你自己考虑,那就自己好好考虑了。拉米和干扰素在动物实验中都有对影响的报告,但在人体临床上暂无不良影响的记录。(注:动物实验中用的超大剂量,而人体当然用的普通药量。)
13、怀孕前和怀孕后要比健康孕妇多做什么检查?
怀孕前要做详细的肝功能、B超、DNA定量。怀孕后的早、中、晚期也要做肝功能检查。
14、服用了降酶药或保肝药时能不能怀孕?
世面上有太多的降酶药,有些更是假冒伪劣的,所以要看药物的成份和药物说明。公认的正规降酶药一般是安全的,但一定要咨询妇科医生。
15、怀孕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及择孕时机的选择对顺利都是个有利的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前要注意需要做全面体检;怀孕期间要注意:定期检测以随时观测病情变化及身体状况,以及早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对孕期安全及妊娠是很有帮助的。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生育时要注意:在出生后12h内及早行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的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几率,保障宝宝的健康。
关于父亲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问题
1、父婴是多少?
父婴之间不通过遗传感染,可能经亲密接触时血液接触传播,给婴儿注射疫苗,可防止父婴传播。
2、男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女方怀孕期要不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不用。因为父婴不存在阻断。
3、男方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所生下宝宝出生后要不要打乙肝免疫球蛋白?
一般不用,原因如上。
4、出生后父婴间要如何接触?
血液、唾液不要直接接触,如大家的伤口、剔须刀等。其他可正常接触,如吻脸头脚等,不要为了接触而神经质。就算接触到体液,感染的机率也极低的。
5、肝功异常时能要孩子吗?
是不影响精子的,但如果服用了药物就要视乎药物情况而定了,一般都是可以要孩子的,但最好是在肝功能正常并且身体状态比较好的时候考虑要孩子,主要为优生优育。
关于夫妻双方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问题
1、双方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于的传染率有无增加?
父方对于的宫内为0,感染率决定于母方。
2、双方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互相把病情加重吗?
不会的,为什么有些人乙肝,有些人呢,其实简单说来就是乙肝病毒面对人体内不同免疫状态的反应,比如你免疫力低些,那病毒复制就厉害以至于造成乙肝大三阳,相反则为乙肝小三阳DNA阴。不过有一种情况,就是不同亚型的病毒可互相传染,但这要做病毒类型化验分析才可得知,没有必要。其实无论是何种病毒都不重要,主要是看肝内的炎症程度,如果一直是保持肝功能正常,即肝内炎症轻微的话,得了何种病毒也一样。1、脐血有各种阳性就感染了吗?
脐血受母血的影响较大,不可信,不必检查,该怎么阻断就怎么阻断。
2、什么时候打?疫苗呢?
出生后尽快,最好能在2小时注射完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24小时注射完乙肝疫苗。如果是乙肝妈妈生下的宝宝,可考虑在15天至1月时再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一般是按0、1、6进行。或者如上面所说的做法。
3、乙肝免疫球蛋白打多少量?乙肝疫苗呢?
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打100单位,200也可。对于乙肝母亲的宝宝,乙肝疫苗在第一针或者第二针时可以要求加倍打,不加倍也行,不要计较得太多,因为都差不多。
4、不想给宝宝检查,因为怕面对失败,怎么办?
这想法是错误的,迟早要对面的事逃也逃不掉。更重要的是,假设孩子没传染上,但由于你的拖拉不检验就不知道抗体产生的情况,以至于无法决定如何进行抗体的产生或加强,留下日后可能感染的隐患,功亏一篑很可惜,孩子没有产生抗体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不可大意!
5、什么时候进行体检?
建议注射完三针乙肝疫苗后一个月,即7个月大时。这时期的抗体值最高,结果也稳定下来了。
6、婴儿在哪抽血?
一般是颈血管,有些是头上或大腿内侧或脚后根。建议到儿童医院进行,护士有经验。
7、没有抗体怎么办?
1.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乙肝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
2.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3.在接种同时,合用小剂量的。
4.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8、什么时候加强乙肝疫苗?
当化验结果出来后抗体是阴或弱阳时应该立即加强,另外我建议3岁和6岁也各加强一针。即入幼儿园时和入小学时。
注:这是指父母有乙肝的孩子来说的,如果父母是正常的话,一般在10几岁时(升初中时)加打一针就可以了。
9、急于检查有好什么办法?
一般是建议在7个月后检查的,怕结果不太稳定。一定要早检查的,可用手指血来看看HBsAg的阴阳性,一般来说也是准确的。
10、化验结果是2、5阳或2、4、5什么意思?
是个健康的结果,若是6个月后的结果那就更好。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生下的宝宝没几个不是这情况的。一般来说,乙肝大三妈妈生下的宝宝产生抗体后是2、5,乙肝小三母亲的宝宝是2、4、5阳性。这些是胎儿期经脐血进入体内的病毒不完整颗粒,有些医生把这种情况算在感染之列是不科学的。5或4、5可能在长时间后自然消失,也可以重打0、1、6疫苗来促成消失,总之,是完全健康的。支持剖宫产的专家认为,HBV产时母婴传播主要是由于胎儿通过产道时,吞咽含有HBV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以及粪便可传染乙肝;另外,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时胎盘绒毛血管破裂,致使少量母血渗入胎儿血液循环引起感染;同时,在分娩的过程中,通过胎儿接生时擦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母亲的HBV;如果分娩时间长,宫缩较强的产妇,传播慢性乙肝病毒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反对剖宫产,提倡自然分娩的专家认为,人类肠道粘膜具有HBsAg抑制物,可以使进入肠道的HBsAg失去活性;另外,携带HBV的乳汁不易通过肠道进入婴儿血液,只有婴儿肠道有炎症或损伤,粘膜通透性增高时HBV才可以进入婴儿血液,引起感染;最后,剖宫产的临床损伤和并发症也相对比较多。
分娩方式选择建议:究竟是选择剖宫产还是顺产,以不增加更大的损伤为前提,不以HBV携带作为剖宫产的指征。目前,国际上提倡母乳喂养,包括HBV携带的母亲,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争议。汤小湄说,临床上很多专家认为母乳喂养是安全的,不会增加婴儿乙肝病毒感染率,而且不会降低婴儿乙肝免疫力的产生,因此支持母婴喂养;也有很多专家认为,在乳汁中可以检测出HBV DNA载量,如果HBV DNA阳性,建议放弃母乳喂养。
支持母乳喂养和反对母乳喂养的理论依据
支持母乳喂养的专家认为,母乳中含有很多有利于增强婴儿抵抗力的免疫球蛋白,尽管在乳汁中检测到HBV DNA的存在,但和血清HBV DNA滴度相比,病毒浓度少很多,并且人类肠道粘膜具有HBsAg抑制物,使进入肠道的HBsAg失去活性,不容易感染HBV,所以提倡母乳喂养。
反对母乳喂养的专家认为,初乳的排毒率较高,在高于一定的滴度下HBV还是可能达到感染婴儿的水平。并且婴儿口腔黏膜血运活跃,黏膜壁薄且抵抗力弱,容易破溃发生溃疡而增加婴儿感染HBV的机会。从注射HBIG到婴儿产生保护性抗体具有完全免疫力的这段时间,如果母乳喂养使婴儿暴露于HBV下反而容易导致婴儿免疫耐受和HBV感染。
喂养方式选择建议:
究竟是否选择母乳喂养,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检测母亲初乳的乙肝病毒含量,初乳乙肝病毒DNA阳性的产妇,喂养初乳的传播风险可能较高。对于新生儿,可以抽血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如抗体阳性则母乳喂养就相对比较安全。
对新生儿在出生后主动、被动联合免疫,以及检测母亲乳汁内的乙肝病毒含量的前提下可进行母乳喂养。儿童慢性乙型肝炎多数没有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即使(ALT)正常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中,经肝穿刺证实有炎症活动的慢性乙型肝炎占89.4%,说明儿童慢性乙肝包括ALT升高和正常的两种类型,单纯乙肝病毒携带者较少见,儿童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分以下情况:
一、ALT正常可按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求6个月复查,如出现ALT升高(&检测值)超过6个月建议考虑是否抗病毒治疗。不一定待ALT升高&正常值两倍以上,而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再抗病毒治疗。
二、在复查过程中ALT正常,患儿出现饮食欠佳、易乏力、皮肤颜色较喑淡等,应做,明确肝脏损害情况,尽早确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目前沿用ALT作为评价有无肝脏活动变及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存在一定缺陷,因此ALT正常时不要轻易下不治疗结论。
三、如没有上述情况定期复查即可,不须用任何所谓保肝药及保健品等。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母婴哺乳传播,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在考虑给孩子哺乳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项:
一、如果母亲是单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了乙肝疫苗,可选择母乳喂养。
二、如果是孕妇,且病毒量很低或没有病毒复制,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可选择母乳喂养。
三、如果HBV-DNA或乙肝的母亲,提示病毒复制处于活动期,母乳的传染性很强,可于妊娠第7、8、9个月分别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减少宫内垂直感染的机会;新生儿出生后分别于24小内、1个月时、6个月的时候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实行联合免疫,可以母乳喂养。但应注意,乙肝伴有肝功能异常的母亲,不建议选择母乳喂养。
乙肝病毒携带者喂奶前要洗净双手,用温热的干净毛巾轻轻擦拭乳头后再给孩子喂奶,孩子和母亲的用品应分开,擦洗用的毛巾、脸盆,喝水用的水杯都应该独立使用,有条件的婴儿应定期检测乙肝抗原抗体。
乙肝病毒携带者着怀孕前后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生产时最好采用最好采取剖腹产方式,避免正常自然分娩经过产道造成母婴传播感染。
二、当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肌注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两周再注射一支,然后联合应用乙肝疫苗,防止婴儿被传染的几率可达70%-90%。
三、新生儿还应在24小时内按“0、1、6”的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可以使95%以上的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亲的垂直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妇女可以正常,考虑生育,此前应进行医学咨询,一方面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应了解其可能对新生儿带来的影响。无论母亲或父亲携带HBsAg,其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都必须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并按0,1,6方案完成全程免疫。对于HBsAg、HBeAg双母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 内最好加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由于HBIG目前已暂停生产,对这样的新生儿注射大剂量乙肝疫苗,即每次10ug,或血源疫苗每次30ug)。1991年以来,中国卫生部已把乙肝疫苗作为保护儿童免患乙型肝炎的计划免疫措施。近十年来,国内外早就有HBsAg儿童对注射过乙肝疫苗儿童不再构成传播危险的安全性研究报告。所以,只要在入托幼儿及幼托机构工作人员普种乙肝疫苗的基础上,就不应拒绝HBsAg的婴幼儿入托。1.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劳逸结合。
2.饮食要均衡,日常生活中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些水果和蔬菜。
3.切忌烟酒等伤肝行为。
4.保持好心情,肝病患者切忌恼怒、悲观、焦虑。
5.切忌病急乱投医,不要乱吃药和补品。
6.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复查,预防病情恶化。
7。避免吸入从油漆,油漆稀释剂,胶水和家用清洁剂中释放出来的气体。因部份产品含有对肝脏有损害的成份,如(phenol)和(Benzene)。
8. 在配药时咨询你的大夫和药剂员,确认该药对肝脏没有损害。这些包括处方和非处方的药物。有许多种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会损害肝脏。1。任何食物都不能吃过量,食物要适量。过量的食物容易引起在体内堆积,而乙肝患者消化功能又相对较弱,最容易加重肝脏的负担。暴饮暴食也对肝脏不利。
2。不能食用辛辣的食物。
3。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蛋白质。如果乙肝患者每天不能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就会相应的消耗肝脏里的蛋白质,对肝脏不利。
4。补充维生素;蔬菜和水果都可以为集体提供充足的维生素。
5。摄入微量元素。乙肝患者体内往往缺乏微量元素,应该补充一些含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如大枣、枸杞、香菇等。
6。戒烟酒。烟酒对肝脏有一定的损伤,特别是酒,最容易伤肝。
7。不要乱用补品。乱用补品,不仅不会对肝脏有利,还可能加重肝脏的负担。乙肝的传播途径,除、母婴传播外,还包括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一方要及时把真实情况告诉对方,让对方也作“两对半”和。如果对方“”中任何一项,那就是对方也感染过乙肝病毒,只要避免病情加重就行了。如果对方上述五项指标均阴性,说明其未患过乙型肝炎,且有可能对乙肝病毒无抵抗力。这样,就需要积极预防接种疫苗。
如果携带者为孕妇,请确保你的婴儿在出生后马上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这样可保护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感染乙肝病毒,其有效率达95%以上。
请与你的大夫讨论是否应注射甲型肝炎疫苗。在已经感染HBV 后,保护肝脏受其他肝炎病毒的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检查项目
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检查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2、肝功能3、HBV-DNA、肝胆脾彩超,4、乙肝病毒变异检测,5、乙肝病毒分型检测,6、乙肝病毒生物芯片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体内是否存在乙肝病毒
以前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办不了的,但是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不再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餐饮业,并宣布取消厨师、餐厅服务员等四类职业人员上岗前的乙肝项目检测及门槛。2010年2月初,卫生部、人保部等部门联合发出《》,要求各地须在30天内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项目检测,以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正常的入学、就业权利。这些措施大大消除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各方面的限制。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现在可以领到。目前,经卫生部核准的携带者不得从事的职业和可以开展相关检测的行业有:
1.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试行)》,“乙肝病原携带者,职位,不合格。”目前经维权努力,警察职位或可录用携带者。
2.根据《卫生部关于民航空勤人员体检鉴定乙肝检测调整意见的复函》要求,招收飞行学生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可以保留体检鉴定乙肝项目检测。
3.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根据《卫生部关于修订〈血站质量管理规范〉“8·4”条的通知》(卫医政发〔2010〕69号)要求,血站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对从事采血、血液成分制备、供血等业务工作的员工,应当每年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者,征求本人意见后,应当免费进行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卫生部政务公开办公室日发布)
4.卫生部22日发布《》修订说明,新《规范》要求幼托工作人员“不留长指甲”,并取消体检中原“乙型表面抗原阳性应调离工作”的规定,意味着将不再被拒之门外。乙肝病毒携带者携带者应享有与其他学生同样选择志愿,参加学习的机会和权利。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权结婚,但在婚前体检时应将此情况及相关的医学知识告知双方,婚前检查其配偶,配偶注射乙肝疫苗,待产生保护性抗体后即可结婚。国家规定,经批准到国外劳务, 留学,定居等一年以上的人员, 均须到指定的卫生检疫机关或医院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和《国际预防接种证书》(即"黄皮书")。
但是各国对于学生签证的体检要求不一样,英国留学签证时不需要体检。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申请学生签证要到指定医院体检,美国留学视学校不同要求不同。各国指定医院对申请人进行体检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申请人不会对大众健康构成危害;申请人不会成为健康服务机构的负担;适合最初入境的目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护肝注意以下五大要点:
1、注意饮食平衡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要暴饮暴食或常饥饿,这种饥、饱不匀的饮食习惯,会引起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的失调。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2、养肝护肝需多饮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和、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3、养肝护肝少饮酒
肝脏代谢的能量是有限的,多饮酒会伤肝。据医学研究表明,体重60千克的健康人,每天只能代谢60克酒精,若超过限量,就会影响肝脏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4、保持心情舒畅
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舒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想肝脏强健,首先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5、适量运动
乙肝病毒携带者要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健身体,又可以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冬天,乙肝患者在运动中应以自觉全身暖和为度,夏天应以微微出汗,而不觉心跳加快为度。
是病毒性乙肝的一种类型,是指有乙肝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DNA仍为阳性者,是由于急性乙肝没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所致,而知道慢性乙肝的病因类型,对预防、诊断、治疗都有很大的帮助。目前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方法,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关键是抗病毒和抗纤维化治疗。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接受治疗吗
对于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可以不用治疗,只要平常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就行,而对于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甚至是肝癌。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乙肝患者应区别对待
乙肝在中国相当普遍,全国约有10%人口被乙肝侵扰。在这庞大的乙肝人群中,有绝大多数的人应该不能看作是乙肝病人,严格来说他们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是存在乙肝病毒,但正常,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对生活也没有任何的影响。所以说,乙肝病毒携带者与乙肝患者应该区别对待。
现在中国有关部门已经出示一系列的保护乙肝携带者的政策,维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利。另外还明确指出乙肝携带者不是乙肝病人。中国将要取消入学及就业对乙肝携带者的限制。对这一问题,各界正在研究讲论,希望能够达成共识,更好地维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各项权益。同时,也表明了中国重视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人的内在区别。中药治疗
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板兰根、、等煎服;
抗病毒药物治疗
1.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每日不应低于100万U,皮下或肌注每日1次,亦有隔日注射1次者。疗程3~6个月。可使约1/3患者HBV DNA阴转,HbeAg阳性转为抗-Hbe阳性,HBV DNA聚合酶活力下降,HCV RNA转阴,但停药后部分病例以上血清指标又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低血压、、、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减少,,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2.干扰素诱导剂 聚肌苷酸: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一般用量为2~4mg肌注,每周2次,3~6个月为一疗程;亦有采用大剂量(每次10~40)静泳滴注,每周2次者。对HbeAg近期转阴率似有一定作用。无副作用。近又合成新药Ampligen(Poly I:C·12U)是一种作用较聚肌胞强大的干扰素诱生剂。
3.(Ara-A)及单磷阿糖腺苷(Ara-AMP)主要能抑制病毒的DNA聚合酶及核苷酸还原酶活力,从而阻断HBV的复制,抗病毒作用较强但较短暂,停药后有反跳。Ara-A不溶于水,常用剂量为每日10~15mg/公斤,稀释于葡萄液1000ml内,缓慢静脉滴注12小时,连用2~8周,副作用为发热、不适、纳差、恶心、呕吐、、全身肌肉及关节痛、血粘板减少等。
保护肝细胞药物
1.益肝灵 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2.齐墩果酸片:用法为80mg,每日3次服用,疗程3月。联苯双酯,用法为15~25mg,每日3次服用,正常后减量维持,疗程6月。均有降酶作用。
3.强力宁 自甘草中提取的甘草甜素,对中毒性肝损害有效,对肝炎治疗,以降酶作用较好,停药后有反跳。现有同类产品甘利欣注射液,经研究降酶效果优于强力宁。用法为150mg加入10%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2月,注意对心、肾功能衰竭、严重低血钾、高血钠症禁用。孕妇及婴幼儿不宜用。
免疫调节药
1.白细胞介素2(IL-2) 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用法为每日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8~56日。部分患者HBeAg转阴。
2.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Lymphokine-activited Killer Cell,简称LAK细胞),系用淋巴因子(如IL-2和γ-IFN)刺激其前体细胞而得。国内报告可使部分患者HBeAg及HBV-DNA转阴。工作人员禁留长指甲
新规要求,工作人员上岗前的健康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且增加工作人员“不留长指甲”的要求。
按照现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新规删去体检中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应调离工作”的规定,携带者今后也可从事幼托工作。但精神病患者或者有精神病史者不得在托幼机构工作。
因病缺勤要加强随访
《》明确提出,对因病缺勤的儿童要加强随访,以做到传染病人早发现,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隔离控制,加强晨午检和全日健康观察,并对发生传染病的班级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与其他班相对隔离,不办理入托和转园(所)手续。
新规还明确,患传染病的儿童隔离期满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回园(所),来自疫区或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儿童,检疫期过后方可入园(所)。
膳食费须每月晒账本
修订后的《规范》新增卫生保健工作职责、新设立托幼机构招生前卫生评价等内容,并调整细化原有条款,以增强实际工作中的可行性、操作性,其中饮食安全为重点内容。
《规范》对儿童膳食费的管理提出新要求,规定工作人员与儿童要严格分开,膳食费专款专用,账目每月公布,每学期收支盈亏不超过2%。并要求由专人负责托幼机构的膳食,建立有家长代表参加的膳食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民主管理。
户外活动至少两小时
修订后的《规范》在“一日生活安排”部分特别强调了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提出在正常情况下,全日制儿童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儿童不少于3小时,并对儿童进餐和午睡等主要生活环节明确时间要求。
新规还明确,体格锻炼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开展,掌握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保证儿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械的安全,定期进行室内外安全隐患排查本来就不好,经常熬夜会加重肝脏负担,晚上是肝脏对机体发挥新陈代谢、解毒等功能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没有充足的睡眠,就会影响肝脏的解毒、代谢、修复功能,加重病情,还会出现精神恍惚、皮肤发黄、肾上腺等激素的分泌异常等。不仅对肝脏损害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致使免疫力低下,影响肝肾功能,长期熬夜也会使肝病复发,因此乙肝病毒携带者需保证充足的睡眠。
为了有效保证病情的稳定性,应保证充足,不能经常,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熬夜,就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这些食物对肝脏的自我修复有一定的好处。避免熬夜,对保持身体健康是必要的。一、疏泄和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多和家人朋友沟通,尽量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减轻孤独和绝望感,避免产生自暴自弃念头。
二、必须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疾病,乙肝携带者并不代表是绝症,只要做好预防措施,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传染的,同时,患者也要定期到医院去检查,如果出现病情变化要及时治疗。
三、乙肝病毒携带者还可以多参加户外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适量进行运动可以帮助患者增强抵抗力,更有助于患者病情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乙肝疫苗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