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当前和未来一个大学时期要做的50件事,中国石化要实现“三个转变”,转变啥呀?

其实我们都有很多的梦想,我们小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和心愿或者儿时的遗憾,都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去体现和实现,其实我遇到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会说,孩子什么都不懂,我告诉他才能让他得到最好的,其实还是要看看孩子适不适合,其实现在小朋友他的思想和思维,已经达到了自己可能你想象不到的一个程度,他会有辨别的能力,如果你以前想当钢琴家你想让孩子两当的话未必他就愿意坐在钢琴那好好的弹琴,其实在这想和家长朋友们说一句每个人心目当中都希望自己孩子是最好最棒的你为他规划的这条路,我相信一定是你为他排除了千难万险,让他去走的一个很平坦的道路,但是适当有一点弯曲和措施更能让孩子心里面积累出来锻炼自己往前走的一种勇气和勇敢我现在会比较感谢爸爸妈妈小时候对我的信任,因为任何事情来讲,他们会让我稍微做一下决定或者是思考的时间,未来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心目当中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新的全新的认识。
20:30&&来源:中国广播网&
其实我们都有很多的梦想,我们小时候没有完成的梦想和心愿或者儿时的遗憾,都希望在下一代身上去体现和实现,其实我遇到很多这样的家长他会说,孩子什么都不懂,我告诉他才能让他得到最好的,其实还是要看看孩子适不适合,其实现在小朋友他的思想和思维,已经达到了自己可能你想象不到的一个程度,他会有辨别的能力,如果你以前想当钢琴家你想让孩子两当的话未必他就愿意坐在钢琴那好好的弹琴,其实在这想和家长朋友们说一句每个人心目当中都希望自己孩子是最好最棒的你为他规划的这条路,我相信一定是你为他排除了千难万险,让他去走的一个很平坦的道路,但是适当有一点弯曲和措施更能让孩子心里面积累出来锻炼自己往前走的一种勇气和勇敢我现在会比较感谢爸爸妈妈小时候对我的信任,因为任何事情来讲,他们会让我稍微做一下决定或者是思考的时间,未来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我心目当中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新的全新的认识。
版权说明:&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
编辑:刘梦您的位置: &
中石化:力图三大转变
摘 要:【本刊讯】1月15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14年度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中石化要实现三个转变: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外延式转向集约型内涵式;产业结构从“石油+化工”转向“能源+材料”;创造价值从主要靠加工制造转向技术创新和服务。
优质期刊推荐实现“三个转变” 体现“好”字优先
——人大代表、社会各界热议徐光春参加洛阳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本报记者&&朱殿勇  杨&凌&&田宜龙  1月20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在与洛阳代表团代表一同审议时提出,做好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切实抓好“三项工作”,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三个转变”:“关键要实现由主要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目标向主要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目标转变,要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转变,要实现由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调整生产要素破解发展难题向主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的转变。”  “三项工作”:“要把提高质量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  徐光春的讲话,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很大反响。省人大代表、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认真学习领会后,纷纷发表感言,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心得体会。他们认为,实现“三个转变”的观点契合党的十七大精神,贯穿着科学发展观的精髓,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指导性强,为我省经济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要实现由主要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目标向主要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目标转变&  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代表、中共鹤壁市委书记王训智说,徐光春书记提出的“三个转变”,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战略性,体现了“好”字优先的核心和实质,是对科学发展本质要求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河南新一轮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步伐意义重大。  王训智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我省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资源约束的现象日益突出。要巩固扩大当前的大好形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鹤壁是典型的依煤而建的资源型城市。为切实转变长期以来“三高一低”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近年来,鹤壁积极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永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突出抓好循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等重点工作,探索出了一条速度效益统一、节能环保并重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把经济发展目标由主要追求增长速度转到主要追求质量效益上来,才能实现提高质量和增加规模的双重任务。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刘道兴认为,徐光春书记鲜明提出要把“实现经济增长主要追求速度目标转向质量效益目标”放在第一位,反映了我省当前经济的突出特征,抓住了我省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我省今后经济工作的根本努力方向。  刘道兴说,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走在快车道上,成绩十分可喜。但同时仍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支撑国民经济的大多是资源、能源、原材料加工型产业等问题。如果继续走追求速度、规模、外延扩张型发展路子,资源、能源、环境、耕地等都将难以支撑。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向以追求提高质量效益为主要目标,这是我省经济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迫切要求。只要我们重视科技创新和引进,重视劳动者素质提高,重视管理创新,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导向,大胆进行节能减排、上大压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经济增长就一定能够实现既提高质量和效益,又保持较高发展速度的多种目标。  省人大代表、河南孟电集团总经理范海涛说,徐光春书记“三个转变”的论述,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诠释。企业要科学发展,根本途径是在“好”中求快,“好”字当先,改变过去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略质量和效益的做法。  范海涛说,孟电集团在发展中曾经吃过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过度扩张的亏,随着规模扩大,污染也随着加剧,我们下决心改变现状,前些年炸掉了刚投资4000万元建成的两条日产50吨的立窑水泥生产线;去年10月又果断将8台总装机容量17.5万千瓦火电机组爆破拆除。小火电机组拆除后,目前我们正在建2台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工程完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0吨,可节约标准煤40万吨。今天的“破”,是为了明天发展得更“好”。我们尝到了科学发展的甜头。  要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转变  省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郭洪昌说,聆听徐光春书记的讲话后,反复领会揣摩,认为非常符合河南的发展实际,也符合洛阳的发展实际。洛阳作为工业重镇,尽管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洛阳传统产业基数大,资源性、初加工产业比重大,2007年全市研发投入仅占GDP的0.74%,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要促进洛阳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郭洪昌说,我们一定要把“实现三个转变”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把“抓好三项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和抓手。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在壮大优势产业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成长性关联产业和特色产业,推进工业由基础性产业向高端深加工产业转变,资源主导型产业向创新主导型产业转变。  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焦国栋说,徐光春书记提出“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金、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提升的转变”,对于我省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这将为今后全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智力保障,是我省经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此,他建议,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主要精力放在促进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来,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来提高我省的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和产业素质。在促进人力资本提升方面,可以通过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宛西制药集团董事长孙耀志说,当前,随着经济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世界经济正逐步实现以知识经济为主线的重大变革,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未来经济发展的竞争不是单靠资金和资源的多寡去打拼,而是靠科技和高素质的人才。建设经济强省,不能光靠挖掘资源吃“祖宗饭”,必须培育高素质人才,走科技创新之路,把自主创新浓墨重彩地写在中原崛起的旗帜上。  孙耀志说,宛西制药能从一个县办小厂发展为全国中药工业50强,成为全国中医药企业的代表企业,主要依靠的是源源不断的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使企业拥有了目前全国最大的自动化浓缩丸生产线,拥有了包括天智颗粒在内的35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产品。下一步,我们将瞄准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目标,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育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增光添彩。  金龙精密铜管集团公司董事长李长杰说,徐光春书记的讲话发人深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竞争的主体,这就决定了企业同时也是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企业要发展,要赚钱,要取得更好利润和发展空间,保护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金龙集团曾是一个亏损4000万元、负债率高达116%、濒临破产的集体企业,跨越式发展使其成为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世界制冷精密铜管制造行业大鳄,市场份额占国内的50%,其奥秘就是技术上的不断创新。  要实现由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调整生产要素破解发展难题向主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的转变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郭建军认为,徐光春书记关于“实现由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调整生产要素破解发展难题向主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的转变”的论断,深刻而精辟地剖析了我省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及其症结所在,指明了实现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  他说,体制机制创新始终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省与全国一样,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但是,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较深,改革仍有很长的路子要走。要实现体制和机制创新应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建立有效合理配置利用资源的新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要进一步改革所有制结构,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让价格比较准确地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使市场主体约束硬化,对市场价格信号作出灵敏反应。另一方面,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打造精简、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节作用,更加有效地促进经济有序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保障、民生改善、公共服务上来。  省人大代表、三门峡市市长李文慧认为,徐光春书记关于“实现三个转变、抓好三项工作”的讲话,完全符合河南实际,对以资源型经济为主的三门峡来讲,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李文慧说,近年来,三门峡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但主要是依靠资金投入和资源利用,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如不尽快改变,势必会造成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大起大落。为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升人力资本上来,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人力资本,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力争进入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资源型、原材料型工业向加工制造型、高新技术型工业转变。  “机制一活天地宽。”&永煤集团董事长陈雪枫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原有的企业内部上下级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只能越管越死,越管越没有活力和发展动力,最终导致生产要素流动的低效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掌握到话语权,就必须改革机制,用机制来激活各生产要素,使企业管理从现象的、表面的、强制性的状态升华到本质的、深层的、有机联动的良性循环状态。  永煤集团的发展更是印证了徐光春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永煤集团曾是一个年亏损1.2&亿元、产值不到5亿元的全省第二亏损企业。但到2007年,销售收入却超过了350亿元,利润达到33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得益于内部机制的优化。机制活,则企业活;机制死,则企业死。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激发内在活力,做强做大做好,为中原崛起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家纷纷表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河南实际,按照徐光春书记讲话中提出的“实现三个转变”,“抓好三项工作”,思想再解放一些,胆子再大一些,步子再快一些,活力再强一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把中央和省里的各项决策变成行动、变成成果,必将推进“两大跨越”,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②6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四川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时&&&&间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中共前书记在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由,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有一个如何认清国情、正确判断我国社会所处历史方位的问题。像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时间不长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它的基本国情应该怎样认识?党一直进行着极其艰苦和有益的探索,但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总的来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但对后来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列宁。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阶段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列宁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这里包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也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是,列宁当时主要回答了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因而对这一思想未能作出进一步的阐发。
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就提出了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重建,1952年又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种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后来,他又明确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但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进入社会主义,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具有很清楚的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作出严重错误的估计,又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的盲目乐观情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意识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他在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时,批评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人是误认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按劳分配为按需分配、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同时他还批评了否认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等错误思想倾向。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对混淆社会主义同共产主义的区别,对否认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等观点的批评,为后来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但是,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对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比较自觉地把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原因是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后实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系列新政策虽然在实践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理论上却同过去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发生了冲突,有些人怀疑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另一些人则否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的必要性。为了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从理论上深入开展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研究。
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也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九八六年九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这一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作了一定的分析。但总的说来,这三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时,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因而也还没有把它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加以展开和发挥。
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个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党的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亮度加以论述,一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段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是因为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指出,面对世纪之交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现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正是基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认识,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2]党的十三大曾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经过十年的认识和实践,党的十五大更加全面地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其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的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就、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历史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准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的发展战略和政策。[1](1)社会性质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发展的过渡性的社会,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2)阶级构成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还存在着剥削阶级——资产阶级,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不存在剥削阶级,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存在。
(3)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产阶级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战友。
(4)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是要镇压敌对阶级,保护国家完成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专政则主要是对敌对分子、破坏分子的专政,主要任务也变为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
(5)经济构成不同:经济上虽然都是多种经济充分并存,但是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只是占主导地位,还不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已经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了。
(6)生产社会化程度不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比较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比较高从总体上看:
经济上:现阶段我国社会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文化上: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政治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党的十五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的基本完成起,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我国基本实现为止,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这种长期性,是由历史前提、现实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决定的。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这种“不够格”,主要是在物质技术基础方面的不够格,也表现在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不完善。这反映了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未来发展阶段之间在物质技术基础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主义发展程度方面的不够格。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3]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原来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的,没有经历过充分发展的阶段。这样,当我国通过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阶段。建国以来特别是以来,我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这表明,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决定了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一些的有了高度的发展,新的不断出现,在人类进入21世纪时,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这就使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更具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必须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在这之前,我国只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状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实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系列转变,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多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决定的。一般而论,任何社会都存在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但由于生产目的不同,社会中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则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只有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才能始终根据人民的需要来调节生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较落后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这“调节”实质上是要不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立足,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提出,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中共十七大,对基本路线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清廉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社会纲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生态文明纲领:就是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从源头扭转环境恶化趋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2 冰河时期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