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化股份2015宝马3系中期改款业绩是亏损还是赢利

沪深两市28只新股公告暂缓发行_凤凰财经
沪深两市28只新股公告暂缓发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月4日晚间,上交所公布了安记食品、读者传媒、思维列控等10家公司暂缓发行的公告。深交所刊登万里石,三夫等18家公司暂缓发行公告。 这28家公司公告称,因市场波动较大,出于审慎考虑,发行人暂缓后续发行工作。原披露的发行时间表将进行调整。
传国务院下午召集救市会议 决策层倾向果断强力救市据财经报道,7月4日下午,国务院召集一行三会、财政部、国资委及主要央企负责人开会,商讨市场应对之策。在会上对于救市并无太多分歧,但如何救分歧不小。国务院高层倾向果断强力救市,但也有核心部委建议,可以逐步采取措施救市。有市场机构人士称,目前市场信心不足,社保基金,汇金公司,国有企业可果断入市,央行提供流动性才能有效阻止市场下跌趋势,避免金融系统动荡。另据媒体报道,国务院已经决定暂停新股发行,而已经在上周五申购的十家公司,则全部接到通知,下周在7月6日资金解冻后将申购款全部退还。&这一力度超出市场预期,而这一做法也引来争议,被认为是对市场化的一种严重倒退。回顾历次暂停IPO后股市走势变化 第一次暂停 1、总计交易日:98天 A股期间涨幅:+65.75% 日-日 暂停背景: 1994年,年轻的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大洗礼,指数出现最惨烈的暴跌。日,低开低走,收在339点,跌8.43%。这是连续长时间下跌后的再次暴跌,杀伤力极大。股民仓惶而逃,股价惨不忍睹。7月30日,监管层出台&三大救市政策&: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市场表现: 从日发行后,一直到当年12月8日发行,新股暂停发行近5个月。在停发新股后,大盘没有应声上涨,而是一度快速跌落至325.89点,但很快在8月1日后展开一轮大幅度上涨,到9月13日高达1052.94点。但随后就是回调,12月7日,又回到了650点附近。 1994年12月新股发行重新启动后,大盘继续探底,并在次年的1月19日下探至571.36点。期间最大跌幅达到17.82%。 点评: 经过绵绵不断的下跌后,监管层三大救市政策让投资者看到了曙光,上证综指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投资者再一次领教了&政策市&的威力。但是,虽有政策利好,大盘也并没有走出牛市行情,在1994年10月以后,市场走势就渐趋平静;12月,指数回到了650点附近。这说明,停发新股后,指数虽有反弹,但为时不长,不能根本改变股市的原有运行趋势。 第二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96天 A股期间涨幅:+18.36% 日-日 暂停背景: 在1995年年初,市场上的资金大多集中在国债期货上,而股市因为缺乏资金则延续了1994年末尾的消沉,每天成交仅几十万元,股指也像长睡不醒一样一直在较小的区间内波动。3月,国债期货市场爆发了震惊全国的&3&27事件&。IPO也在重启后仅1个月即告再度暂停。 市场表现: 日,仪征化纤招股后,到当年6月12日,招股,期间新股暂停发行时间约5个月。大盘在IPO暂停的背景下,一度走出一波大幅度上涨行情,从524.43点起涨,到当年5月涨到最高的926.41点,在5月的月K线上留下了长达226点的上影线。其后,市场重现弱势。 重启新股发行后,6月12日大盘已经跌破700点,至7月初,大盘已经跌至610.33点(日),期间最大跌幅为13.92%。 点评: 这一停发,距离上一次重启仅一个月的时间。但这次的暂停并没有带来A股的上涨,1995年年末的时候上证指数收在555.29点,年跌幅14.29%,连续第二年下跌。这充分说明了停发新股对提振二级市场的作用有限,促进市场供求动态平衡,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自身调节作用。 第三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128天 A股期间涨幅:-12.60% 日-日 暂停背景: 日公开发行后的一段时间内,A股市场只有、两家新股发行。1995年8月下旬,转配股上市引发市场动荡,8月26日在沪市挂牌的辽源得亨、黄河中期业绩亏损,这是上市公司首次出现业绩亏损。到日,黔轮胎招股后,新股发行才密集进行,因此,这段时间也可作为暂停新股发行来看待。 市场表现: 此次IPO暂停距上一次重启也仅有1个月时间,暂停期间股指先后走出两波小幅上涨行情,但之后一路下滑直至1996年初。黔轮胎的新股发行后,大盘很快到达阶段性底部513点。此后股指一路走高,展开一轮大牛市,至1996年年底时股指已经升至1259点附近。 日IPO重启后,大盘1月19日探底512.83点后,一路上行,展开一轮大牛市,在当年年底飙升至1258.69点,并于日达到2245.44高点。 点评: 这次停发新股距离上次又是仅有一个月的时间。从连续两次仅相隔一个月就停发新股可以看出,主要是市场的低迷让新股发行停止,但停发新股并没有挽救股市。虽然每一次暂停周期不长,但期间大盘也并没有走出牛市行情。相反,在新股发行重启后,虽然市场扩容,但由于当时的中国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得到成功治理,上市公司业绩有了较大改善,证券投资基金的面世也改变了投资者结构。在此背景下,A股迎来了一波大的行情。 第四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69天 A股期间涨幅:-13.57% 日-日 暂停背景: 日,国务院五部委联合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第五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发行和增发股票时,均应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且减持的价格执行市场定价。但是,该方案一经公布,立即引发轩然大波,股市自此狂泻不止。 市场表现: 截至日左右,上证指数一口气从2245点跌到1520点,短短四个月跌去了700多点,跌幅超过三成。其间证监会完全停止了新股发行和增发。面对一泻千里的股市,10月22日,证监会紧急暂停《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宣布暂停在新股首发和增发中执行国有股减持政策。 11月2日IPO重启后,市场经历三年的震荡期,并于日达到1307.40点,直至股权分置改革实施。 点评: 国有股减持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触及到很多深层次问题,会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创造较好条件,相关政策的把握需要很高的艺术。当时的减持方案让二级市场上投资者怨声载道,认为国有股按市价减持简直就是圈钱,证券市场本应是投资者投资的场所,但却变成了国企大股东的提款机。大家纷纷&以脚投票&,对新发、增发的股票弃而远之。因此,市场出现了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增发股票没人要的被动局面。 此次IPO暂停,源于国有股减持,又终结于暂停国有股减持。IPO暂停期间股市没有重新走牛,IPO恢复后也没有大幅走低。不过,市场倒是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资本市场。 第五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101天 A股期间涨幅:-7.86% 日-日 暂停背景: 2004年1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而在方案正式出台前,IPO被暂停。 一直以来,股票的定价,包括新股发行、增发的价格,都是按照监管层的&规定&操作。新股发行20倍市盈率定价这一&&的形成,源于长期以来管理层对扩大国有企业的融资规模并且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考虑。然而政府控制股票定价的行为,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而充分市场化的IPO定价原则将有利于联通原本割裂开来的一、二级市场,还市场以公正,制造更宽松的证券市场的发展空间和法律环境。 针对这一情况,《通知》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及其保荐机构应通过向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询价应采用累计投标询价的方式。 应该说,这一规定的出台体现了市场发展的要求,标志着中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初步建立,对提高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推动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这一次IPO暂停之前,搭上了&末班&: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核准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证监发行字[号)称,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1900万股。 直到2005年1月,的发行,宣告暂停三个多月的IPO重新启动。日证监会公布的《关于核准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证监发行字[2005]2号)称,核准华电国际向社会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不超过7.65亿股,其中,向中电集团公司配售不超过1.96亿股。日,华电国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市场影响: 这次IPO暂停时,A股仍处在2001年以来的熊市当中。暂停期间,A股市场虽然也出现了多次反弹,但是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市场再度创出新低。由于新的询价制度对当时的股价形成不小的冲击,扩容也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因此IPO暂停并没有给股市带来强势逆转,新股发行重启后,大盘出现了短暂的反弹,上证综指从1180点附近反弹至1300点之上,但这次的反弹持续时间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 点评: 这一次的IPO暂停,虽然并没有给市场带来转折,但是对市场的长期发展和制度完善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询价制度给了市场和投资者更多地尊重,流通股股东在证券市场拥有了更大发言权。 同时,这一轮改革给予了中小投资者以和机构投资者相对对等的申购条件。《通知》要求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在累计投标询价完成后,应将其余股票以相同价格按照发行公告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向社会公众投资者公开发行。个人投资者在此后将能够搭上机构研究的便车,以与机构投资者相同的价格申购新股。 第六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264天 A股期间涨幅:+49.53% 日-日 暂停背景: 这是A股历史上,新股发行暂停时间最长的一次,因为股改的启动,新股发行暂停了一年。 股权分置改革是彼时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制度改革。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于日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开弓没有回头箭&。对于股改,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这样表示。同时,根据《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试点工作按照&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流通股东表决、实施分步有序&的操作原则进行。 当时,有交易所领导称,当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市值超过总市值的50%之后,证券市场新的定价机制可能就形成了。政策非常明确地指出IPO和再融资要等股改之后进行,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市场的稳定,二是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市值超过总市值50%,否则没有新的定价机制。 市场影响: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IPO暂停了一年时间。这一轮空窗期开启后不久,上证综指跌至历史低点998点,而当空窗期进入尾声时,股指开始大幅度回升,新的牛市随之来临。 日,新老划断第一股招股,虽然导致了短期市场的回落,股指也从1700点附近最低回落到1512点,但随后很快就创出新高,此后更是一路上涨到6000点之上,A股最终迎来了史上最大一轮牛市。 点评: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想用停发新股来救市,效果已越来越不明显。而此次重启IPO后,由于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保持健康增长势头,加之股改和汇改的制度改革红利,股市在此期间走出了空前的牛市,这也再次表明,新股发行与否对市场的影响只是短期的,绝不能改变市场的大趋势。 第七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191天 A股期间涨幅:+43.09% 日-日 暂停背景: 2008年9月,在寻找买家未果后,曾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的雷曼兄弟公司递交破产保护申请。消息一出,和美国齐声下跌。日纽约股市开盘后三大股指均大幅下跌近3%。在欧洲方面,当天德国法兰克福、英国伦敦和法国巴黎等地股市主要股指也大幅下跌,跌幅一度均超过4%。 在亚太地区,新加坡股市海峡时报指数下跌3.27%,印度孟买股市敏感30指数下跌3.35%。悉尼股市主要股指下跌1.8%。当时有分析认为,当天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股市因公假日休市,否则亚太地区主要股市跌势会更加明显。 A股市场方面,9月18日,大盘最低见1802.33点。在此背景下,IPO暂停。 市场影响: 在此次IPO暂停期间,受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A股在经历了6124点的疯狂之后一路下行,至2008年12月时已经下跌了1年多,股指最低1664点。进入2009年后,市场一度走出2008年至今最大的一波反弹行情。 日,、在深交所挂牌交易&&IPO在自2008年底暂停半年多后重启,上证指数当日最高触及3140点,并助推股指在1个月后站上3478点。但此后不久,股市一路阴跌,多次徘徊在2000点附近。 点评: 此次A股市场的暴跌,有人说是因为新股大量发行造成的,有人说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也有人说这是股市&疯狂&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一个现象。其实,归根到底,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影响股市的最基本因素是宏观经济基本面。同样,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一个稳定健康的资本市场。停止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相当于自废武功。当然,在新股发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样需要重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不能变。因此,IPO的暂停常常伴随着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2009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拉开了新一轮中国股市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大幕。 第八次暂停 总计交易日:待定 A股期间涨幅:尚无法统计 日至2013年12月 暂停背景: 此次IPO暂停,虽然监管层一直没有明确表态,但事实证明,IPO确实是处于暂停状况。这一次IPO暂停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原因,是从2009年8月开始,A、B股一路下跌,连续3年成为主要经济体表现最差市场,而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欧美国家股市反而率先走出低迷,股指连创新高。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层开展了号称史上最严的IPO公司财务大检查,以挤干拟上市公司财务上的&水分&。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中介机构在开展2012年年度财务资料补充和信息披露工作时,应严格遵守现行各项执业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要求,勤勉尽责,审慎执业,对首发公司报告期内财务会计信息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开展全面自查工作。并要求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应在日之前将自查工作报告报送中国证监会。 日,中国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相关问题的答复》,称如果确实出现在3月31日前无法提交自查报告的情况,根据证监会审核流程,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可提出中止审查申请,待其提交自查报告并经审核后,证监会仍将对该部分企业按比例组织抽查。 2013年4月,首批30家抽查企业产生;6月,再次产生10家抽查企业。 市场影响: A股市场IPO暂停后,指数在创出所谓的1949点的&解放底&后,开始为时两个月的反弹,以美丽中国概念和城镇化建设概念为首的相关个股领涨两市。今年春节过后,由于对IPO重启的担忧及国外热钱回流的影响使指数再度调整。随着第两轮IPO自查的进行,指数在5月出现小幅反弹,但由于经济数据的不理想以及IPO重启时间窗口的临近,指数近日出现快速下跌,一举击穿年线及半年线支撑。 点评: 任何一个市场都不可能只涨不跌或者说是只跌不涨。融资是资本市场的功能之一,通过行政之手,来人为地控制新股的发行节奏,使市场失去融资这一功能,显然是行不通的,新股的发行节奏,理应由市场来把握。同时,还要理顺各方的关系,让市场回归理性。 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开启新一轮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业界认为,本轮改革有别于以往若干次改革尝试,将是证监会成立以来最彻底的一次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 同时,这一轮改革提出将从五个方面入手,内容包括推进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强化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等责任主体的诚信义务;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改革新股配售方式;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切实维护&三公&原则。 可以预期的是,这些监管措施和监管执法力度所形成的&组合拳&,将会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zhuj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保本保息,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3601747
播放数:187459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776010
48小时点击排行当前位置: -
- 投资评级
近三个月该公司无评级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东兴证券杨伟增持增持渤海证券刘金明增持不评级广州证券张伟,潘天奇增持不评级广证恒生咨询张伟,潘天奇增持不评级天相投资张淑龙中性中性天相投资张淑龙中性中性天相投资天相投资研究所中性中性中信建投证券李静,赵献兵中性不评级天相投资天相石化化工组中性中性大通证券吴不评级不评级
制造业 - 行业评级
点击报告标题可查看报告摘要
齐鲁证券胡彦超增持增持东方证券赵辰不评级不评级东方证券赵辰不评级不评级国金证券蒋明远增持增持东方证券赵辰不评级不评级太平洋王学谦不评级不评级国泰君安柯海东,胡春霞增持增持中国银河王强,裘孝锋增持增持安信证券张妮不评级不评级华创证券王莺未知未知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截至日止六月之中期I公鸭肮煞莼刭_(00086)_公告正文
截至日止六月之中期I公鸭肮煞莼刭
公告日期: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对本公布的内容概不负责,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亦不发表任何声明,并明确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布全部或任何部分内容而产生或因倚赖该等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於香港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86)
六个月之中期业绩公布
及股份回购计划
新鸿基有限公司(「本公司」)之董事会(「董事会」或「董事」)欣然公布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集团」)截至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如下:
简明综合损益账
六个月结算至
未经审核未经审核及重列
收入(营业额)
经纪及佣金费用
广告及推广费用
直接成本及经营费用
财务资产及负债溢利净额
汇兑收益(亏损)净额
所占联营公司业绩
所占合营公司业绩
除税前溢利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本期溢利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本期溢利
应占溢利:
C本公司股东
C非控股权益
来自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
C基本(港仙)
C摊薄(港仙)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
C基本(港仙)
C摊薄(港仙)
简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账
六个月结算至
於其後可能重列至损益之其他全面收益(费用)
可供出售投资
C於期内公平值变动净额
C於出售时转拨至损益的重新分类调整
折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
於出售u清算附属公司时转拨至损益的重新分类调整
因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而将租予其附属公司之
自用物业转拨至投资物业所产生的除税後重估收益
本期其他全面收益(费用)
本期全面收益总额
应占全面收益总额:
C本公司股东
C非控股权益
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
31/12/2014
非流动资产
租赁土地权益
物业及设备
联营公司权益
合营公司权益
可供出售投资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
递延税项资产
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欠账
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
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购买物业及设备之按金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
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欠账
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
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负债
经营及其他应付账
同系附属公司及控股公司贷账
联营公司贷账
流动资产净值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
31/12/2014
资本及储备
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
非控股权益
非流动负债
递延税项负债
重要会计政策概要
除若干物业及财务工具以公平值计量外,本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常规法而编制。
集团於本期内已采纳於日强制生效之若干准则修正,采纳该等修正对本会计期度或过往会计期度之集团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无重大影响。本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所采用之会计政策、呈列方式及计算方法与编制集团截至日止年度财务报表所沿用者一致。
以下为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分项收入及分项损益之分析:
六个月结算至日
结构性融资
减:分项间收入
来自外部顾客的分项收入
所占联营公司业绩
所占合营公司业绩
除税前溢利
包括在分项损益有:
财务资产及负债溢利(亏损)净额
汇兑亏损净额
呆坏账提拨
减:分项间融资成本
付予外部供应者的融资成本
六个月结算至日
结构性融资
减:分项间收入
来自外部顾客的分项收入
所占联营公司业绩
所占合营公司业绩
除税前溢利
包括在分项损益有:
财务资产及负债溢利(亏损)净额
汇兑收益(亏损)净额
呆坏账提拨
减:分项间融资成本
付予外部供应者的融资成本
於上一中期综合财务报表呈列之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分项以及资本市场分项已在本期内出售,因此该两分项在以上分析中移除。为更清楚地呈现集团盈利的推动因素,原纳入主要投资分项的集团管理及支援部现列作独立分项。为符合本期的呈列方式,分项损益於截至日期内6个月止之比较数字已予以重列。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之地域资料披露如下:
六个月结算至
来自外部顾客的收入(以经营地方)
六个月结算至
出售可供出售投资已兑现溢利净额
投资物业公平值增加
财务资产及负债溢利净额
以下为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及负债溢利净额之分析:
六个月结算至
衍生工具已兑现及未兑现溢利净额
经营股权证券已兑现及未兑现溢利(亏损)净额
经营债券及票据已兑现及未兑现溢利净额
选定为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已兑现及
未兑现溢利净额
六个月结算至
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
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於损益确认之呆坏账
自截至日止年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下降,商业活动一般放缓,於中国内地之小型企业(不论公司或个人)尤其受到影响,此小型企业占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中国内地绝大部分贷款账,是列为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就无抵押贷款,如拖欠180天(或借款人破产或身故,视何者较早发生),全笔贷款将予撇销,惟会继续追讨及收回欠款,并会在收回欠款後将金额拨回。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中国内地贷款账在期内之拖欠情况比去年增长,导致撇销坏账明显增加。2015年上半年之撇销额亦使期内作出之综合减值拨备有所上升。
以下为於本期内,减值拨备撇销以作为对销应收账的数额,以及於减值拨备贷入的收回数额:
六个月结算至
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
C於减值拨备撇销的数额
C於减值拨备贷入的收回数额
除税前溢利
六个月结算至
除税前溢利已计入(扣除):
上市投资股息
非上市投资股息
摊销租赁土地权益
物业及设备折旧
摊销无形资产
C电脑软件(包括在管理费用内)
C於业务合并时所购入的无形资产(包括在直接成本及
经营费用内)
出售设备亏损净额
购入由集团所发行债券之亏损*
所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税项(包括在所占联营公司及
合营公司业绩内)
於2013年,集团所拥有之证券化基金向一名独立第三方投资基金发行债券,该投资基金将
基金单位售予中国投资者。集团之证券化基金所发行之债券乃以一家新加坡上市公司所发行之债券作为支持。该新加坡公司就其债券违约。为方便还款予中国投资者,及减低可能引起漫长而耗费庞大之纠纷,集团之附属公司於期内以141.5百万港元(即原有本金及部份未付利息)购回向该独立投资基金所发行之债券。有关金额已计入「其他费用」中。该新加坡公司已被委任接管人,集团正以各种可行方法积极争取追回该款项及其他费用。所追回之任何款项将在日後计入「其他收益」。
六个月结算至
前期超额拨备
香港利得税乃按照期内估计应课税溢利按税率16.5%(2014年:16.5%)计算。於中国的附属公司须付25%(2014年:25%)中国企业所得税。其他司法地区的税款,则按照期内估计应课税溢利,按集团经营业务有关司法地区的现行税率计算。
从自用物业转拨至投资物业所产生的重估收益而引致的5.3百万港元递延税项於本期其他全面收益中确认(2014年:无)。
出售附属公司
於日,本公司完成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新鸿基金融集团」)之70%股权。
新鸿基金融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经营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分项以及资本市场分项之业务,出售代价为4,095.0百万港元并以现金支付。新鸿基金融集团余下30%权益於出售日之公平值1,644.0百万港元於出售时是分类为联营公司。新鸿基金融集团之附属公司所欠款项亦分类为联营公司欠账,此等欠账包括由集团贷予新鸿基金融集团旗下附属公司一项一年期股东贷款1,061.6百万港元(利息年利率为首6个月6%而其後为8%)。出售後,该贷款由新鸿基金融集团之控股股东及新鸿基金融集团之附属公司担保。
以下为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溢利(新鸿基金融集团於截至出售日前之综合溢利以及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之溢利)之分析:
六个月结算至
经纪及佣金费用
广告及推广费用
直接成本及经营费用
财务资产及负债溢利(亏损)净额
汇兑收益(亏损)净额
所占合营公司业绩
除税前溢利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本期溢利
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之溢利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本期溢利(本公司股东应占)
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之溢利包括有802.4百万港元是来自於失去新鸿基金融集团控制权当天所计量其30%保留权益之公平值。30%保留权益之公平值是基於独立合资格专业估值师普敦国际评估有限公司所编制的业务估值报告,估值以折现现金流方法,是基於若干主要假设包括於2015年至2020年的平均增长率32.4%、持续增长率3%、非控股折扣9%、及贴现率13.3%。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现金流分析如下:
六个月结算至
於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
於投资活动所得(所用)现金净额
於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
所用现金净额
以下为新鸿基金融集团於出售日之综合资产净额:
非流动资产
合营公司权益
可供出售投资
递延税项资产
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购买设备之按金
透过损益按公平值列账的财务资产
合营公司欠账
同系附属公司及控股公司欠账
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经营及其他应付账
同系附属公司及控股公司贷账
流动资产净值
非流动负债
递延税项负债
出售资产净额
从出售所得现金净额
C出售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以下为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之溢利:
所收现金代价
出售资产净额
於联营公司之保留权益
於出售中获得联营公司保留权益认沽权*
於出售中获得会所会藉认购期权
於出售之储备转拨
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之溢利
集团可於购股权期间(即完成交易後第三周年起计6个月期间),或在发生若干触发事件後行
使其认沽权,要求买家购买其於新鸿基金融集团持有之部分或全部股份,每股股份作价相当於买家就购入70%权益所支付之每股股份代价,另加预定年息。进一步详情已於本公司日通函中披露。
六个月结算至
於本期内确认为分派的股息
C2014年末期股息每股14港仙(2013年末期股息:12港仙)
於中期报告日後,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2港仙(2014年:中期股息每股10港仙以及特别股息每股2港仙),数额为269.2百万港元(2014年:中期股息211.4百万港元以及特别股息42.3百万港元)。
本公司股东应占之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乃按以下资料计算:
六个月结算至
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之盈利
来自持续业务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之盈利(本公司股东应占
本期溢利)
减: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盈利(本公司股东应占
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本期溢利)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之盈利(本公司股东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之
本期溢利)
用以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潜在摊薄普通股的影响:
C就新鸿基雇员股份拥有计划而持有的股份
用以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之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俱为每股143.5港仙(2014年:俱为每股6.3港仙)。
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
31/12/2014
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
减:减值拨备
为报告目的所作的分析:
C非流动资产
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31/12/2014
经营应收账C交易所、经纪及客户应收账
减:减值拨备
有抵押有期借款
无抵押有期借款
减:减值拨备
减:减值拨备
其他应收账
C代客户收取之应收股息
C向交易对手之索款、应收出售代价及其他应收账
减:减值拨备
按摊销後成本的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租赁土地权益的流动部分
为报告目的所作的分析:
C非流动资产
以下为经营及其他应收账於结算日以发票/买卖单据日期计算的账龄分析:
31/12/2014
无账龄之有期借款、证券放款及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减:减值拨备
按摊销後成本的经营及其他应收账
经营及其他应付账
以下为经营及其他应付账於结算日以发票/买卖单据日期计算的账龄分析:
31/12/2014
无账龄之应付雇员成本、其他应付费用及其他应付账
管理层讨论及分析
於2015年上半年,集团达到重大的里程碑。管理层实现了加速发展新鸿基金融业务的目标,通过与合适的中国市场战略夥伴合作,参与急速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於2015年6月,透过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新鸿基金融集团」)70%的股权予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证券」)(「新鸿基金融集团交易」),我们成功达到此目标。这项交易不但令集团兑现其部分业务巨大的潜在价值,同时亦令我们能透过持有余下的30%股权,继续参与此业务的未来增长。
截至日止六个月,本公司股东应占集团溢利为3,630.6百万港元,较2014年同期录得的610.3百万港元有大幅增长。溢利包括新鸿基金融集团交易的收益3,033.5百万港元。
上半年六个月的每股盈利为161.4港仙(2014年首六个月:28.8港仙),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2港仙。此外,董事会已决定拨款最多达10亿港元,以在市场上回购本公司之股份。有关股份回购计划的详情,请参阅本公布第31页。
董事会将於年底,就此次股份回购所耗资金、本公司当时之财务状况、任何存在的其他商机及市场普遍状况,再次审视本公司之资本配置。
於日,集团每股账面值达8.1港元。上半年六个月期间的权益回报是19.8%,若不包括新鸿基金融集团交易的收益,则录得年度化平均权益回报7.2%。资本与负债净比率则下降至10.6%。
由於新鸿基金融集团交易的关系,集团将会重定其盈利来源。集团建基46年以来,一直拥有及营运领导市场的金融服务业务,我们将致力继续为股东带来长期价值及增长。我们的业务具备有利的条件,以双管齐下的策略发展,把握中国消费及财富创造的长期增长趋势:
凭藉拓展中国市场和其他细分市场以及相关业务,继续扩张贷款业务。
为善用我们在金融服务之营运专长以及加强股本回报,我们亦会积极在新的金融平
台尤其是在金融科技方面寻找投资机会。
新鸿基金融集团交易於日完成。新鸿基金融集团对集团的贡献截至交易完成日已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2014年的比较数据已予相应重新编列。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溢利总额为3,228.8百万港元,包括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70%股权的收益3,033.5百万港元。交易完成日之後,新鸿基金融集团成为集团拥有30%股权的联营公司,其贡献则被列入主要投资业务。
於2015年上半年,新鸿基金融的业务因国内股票市场大涨,使香港市场成交大增而受惠。恒生指数亦於期内升至七年高位,超过28,000点。零售经纪业务佣金表现出色,收益上升27%,新鸿基金融集团的溢利大幅增长。
(百万港元)
(经重列)
占收入%(「成本收益比率」)
扣除呆坏账前经营盈利
其他收益(扣除其他支出)
汇兑收益(亏损)净额
财务资产及负债溢利净额
除税前溢利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溢利
来自终止经营业务的溢利
非控股权益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
-来自终止经营业务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
按集团的持续经营业务计算,期内收入上升9%,主要包括来自集团的借贷业务C私人财务及结构性融资的利息收益。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合共为401.8百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476.9百万港元)。
贷款结余及利息收益
(百万港元)
31/12/2014
结构性融资
新鸿基金融集团贷款
六个月期间的利息收益
结构性融资
1已终止经营业务的贷款结余不会计入2014年的比较数据之内
2该贷款已披露於日期为日本公司的公布内
经营成本上升18%,上升的成本来自集团管理及支援业务。私人财务业务的成本亦因为在中国内地新开14家分行而上涨。期内,集团呆坏账开支总额达654.2百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331.8百万港元),主要来自亚洲联合财务的私人财务业务在中国内地所面对的挑战。因此,经营盈利按年减少37%。非经营性收入增长满意,主要来自集团投资组合的收益。
财富管理及经纪业务以及资本市场业务,乃为新鸿基金融集团旗下的项目,故此不作综合入账并已於分析中剔除。
为更清晰显示集团盈利来源,以往计入主要投资的集团管理及支援现已另行列为独立分项,当中包括向集团其他属下公司提供的支援及财资服务,其业绩反映未被全面分配至其他业务分项的成本或收益项目。
各分项对除税前溢利的贡献:
(百万港元)
结构性融资
集团管理及支援
结构性融资
我们的结构性融资业务向企业及高资产值客户提供集资方案。此业务是集团盈利的增长领域。我们对此规模较小但增长中的业务具有丰富的知识及广泛的经验,使我们能获得可观的长远回报。
於日,结构性融资的贷款结余合共3,650.3百万港元,比2014年底的3,346百万港元上升9%,按年增长34%。
(百万港元)
成本收益比率(收入%)
财务资产及负债溢利(亏损)
除税前贡献
期内收入上升6%至197.8百万港元,对除税前溢利的贡献达90.2百万港元,比2014年同期(去年同期录得金融资产及负债亏损)上升51%。经营盈利增幅跟去年同期相若。我们就此前一项贷款作额外拨备後,坏账开支总额为8.1百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无)。
於日,贷款组合包括在以下行业经营的借款人:投资(60%);物业发展(19%);电动汽车制造(19%);和资源(2%)。由於我们旨在向客户提供中短期的融资,贷款组合的52%为活期或1年内到期偿还,48%则为1至5年期的贷款。
由於市况波动,中型企业流动资金状况仍然比较紧张,集资需求将仍然庞大。凭藉集团在新鸿基金融集团交易後充裕的资金水平,我们计划将继续扩充结构性融资业务。
(百万港元)
成本收益比率(收入%)
扣除呆坏账前经营盈利
汇兑收入(亏损)
除税前贡献
集团透过其间接拥有58%的附属公司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亚洲联合财务」)经营私人财务业务。亚洲联合财务的分行网络庞大,覆盖香港和中国内地,为私人及小型企业提供有抵押及无抵押贷款产品。
於2015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贡献达470.7百万港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7%,主要因为来自中国内地贷款业务的贡献减少。收入及扣除呆坏账前经营盈利分别上升9%和6%。
虽然贷款结余总额与去年同期相若;中国内地占总贷款账的比重由2014年上半年的36%上升至2015年上半年的39%。与香港业务相比,中国内地业务收入回报较高,但成本基准亦较高。
期内录得小量汇兑亏损0.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则录得收益36.3百万港元。汇兑差额主要由以人民币计价的借贷换算为港元入账所产生。
主要经营数据:
贷款结余净额(百万港元)
贷款结余总额(百万港元)
贷款总回报
(年度化收入u平均贷款结余总额)
(年度化占贷款结余总额)
每笔贷款的平均结余总额(港元)
C香港(港元)
C中国内地(人民币)
呆坏账提拨总额由去年中期期间331.8百万港元上升至本中期期间643.3百万港元。提拨金额包括撇销坏账扣除收回数额,以及减值拨备提拨数额(按历史撇账比率及贷款增长计算)。期内减值拨备提拨数额由2014年上半年55.8百万港元上升至92.5百万港元(减值拨备率为7.5%)。
期内,坏账撇销扣除收回数额(「撇账」)为550.8百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276.0百万港元)。期内撇账比率(以年度化撇销账占期末贷款结余总额的百分比)为9.8%,2014年上半年则为5.1%。
亚洲联合财务一向采取简明的撇销政策。就无抵押贷款,即使追讨及收回款项程序仍然进行,如拖欠超过180天(或借贷人破产或离世,视何者较早发生),全笔贷款将予撇销,往後收回欠款後才将金额拨回。按此方针,期内已撇销合共610.6百万港元,其中433.8百万港元在中国内地产生。
呆坏账及减值拨备:
(百万港元)
减值拨备提拨数额
呆坏账提拨总额
期末减值拨备
贷款结余总额
年度化撇账额(a-b)占贷款结余总额的%
减值拨备占贷款结余总额的%
1包括就信贷担保业务作出的3.9百万港元提拨
已逾期但无减值的私人财务客户贷款及垫款的账龄分析:
(百万港元)
31/12/2014
逾期少於31天
附注:占贷款结余净额的%。
亚洲联合财务在中国内地的业务在期内面临重大经济阻力。自2014年以来,经济增长开始减慢,商业活动全面放缓。占亚洲联合财务中国内地绝大部分贷款账的小型企业尤其受到影响。欠款率比正常为高,导致中国内地业务撇账金额大幅上升。有关撇账金额亦影响2015年上半年贷款账按年增长放缓,因此影响撇账比率的计算。亚洲联合财务审时度势,其於中国内地的推广、追收及包销策略正进行修改。
亚洲联合财务的业务持续表现良好,其管理层对中国市场的中长线前景仍然充满信心。
亚洲联合财务将继续扩大其业务覆盖,但将减慢其推展的步伐。分行自2014年底以来新增了14家,在2015年6月底已有合共203家分行营运。
分行网络:
2015年上半年
新增分行数目
^贷款推广分行
亚洲联合财务的贷款推广和担保业务,使集团日後可以更灵活地在中国全国拓展业务。
继2014年10月在广州成立第一家分行之後,第二家分行已於今年5月在佛山开张。即使经营历史尚短,但考虑到中国的市况挑战重重,於同期其生产力已较固有分行的平均表现为高,故管理层对担保业务的表现感到满意。
即使主要因为物业贷款业务放缓,令香港的整体生意额稍为减少;但亚洲联合财务在香港的业务仍保持稳健,盈利能力亦良好。
於本期内物业贷款业务放缓,抵销了集团的核心无抵押私人贷款组合的按年上升。纵使业务竞争激烈,亚洲联合财务透过创新及专注客户服务,继续在市场上稳占领导地位。
期内,亚洲联合财务加强效率而令香港的溢利上升。失业率持续在低水平,信贷环境仍然保持稳定。亚洲联合财务将於下半年进一步整合其在线离线(「O2O」)业务。
在下半年,亚洲联合财务於中国内地的盈利水平仍然面对挑战。然而,通过采纳经调整的信贷、执行及推广策略,管理层估计贷款业务在未来中期能有所改善。成本及效率的检讨正在进行,以调整亚洲联合财务的成本结构,配合修订後的贷款策略。
纵使面对周期性挑战,亚洲联合财务对市场长线增长的承诺始终不变。中国内地经济疲弱,将可能导致行业出现整合,从而对我们的业务较为有利。凭藉管理层经验,亚洲联合财务将在中国现时的经济周期中妥善管理业务。亚洲联合财务在国内遍设153间分行,客户群约达69,000个,在此既有基础下,可望在日後经济回复正轨後录得增长。
集团将资金投放在一个资产类别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内,旨在於流动资本方面取得高於市场的回报率、充份运用集团在金融服务行业的业务营运专长及知识。
透过投资,管理层得以用有效方法物色新合作夥伴及金融平台,从而扩张现有业务。中国内地非银行放款市场正经历急促变化。瞬息万变的网上金融行业,对私人财务行业而言,既带来威胁,亦提供商机。集团在此行业的发展上保持领先位置,至为关键。凭藉我们在此业务营运的丰富经验,我们将致力在相关业务拓展新的收入来源,藉此加快增长。此投资策略将会是集团继续前进的重要发展范畴。
投资组合於2015年6月底的账面值达5,139.8百万港元,平均账面值为3,087.9百万港元。分项的贡献总额为295.9百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95.0百万港元),相当於六个月内期间平均账面值回报率为9.6%。
主要投资组合的资产於日的分布及六个月的回报:
相比六个月
平均价值的
(百万港元)
主要投资组合
长线投资组合
房地产组合
主要投资组合
於2015年上半年,我们的主要投资组合录得溢利234.3百万港元,回报率占平均结余1,766.0百万港元的13%,超越同期恒生指数之11%升幅,我们对此成绩表示满意。该组合包括一系列上市及非上市金融工具,他们均以在受控风险下获得回报的目标进行管理。自行管理投资组合及外部管理基金均录得收益。
我们对内部管理的投资组合采取了从下而上选股的投资过程和投资决策,并以估值、行业分析以及对集团其他分部的策略适用程度为基础。按此策略,我们的组合因中国股票(尤其是金融行业)获利而得益。主要投资组合内亦包括来自合资企业FastTrackHoldingsLimited的贡献,该公司专门从事股票衍生工具产品的买卖。由於市场交投畅旺,该公司的业绩表现非常优秀。
我们致力投资於能对集团带来战略价值的企业。这战略是通过直接投资於这些公司,以及投资於外部管理的合作夥伴基金执行。这些专业管理的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一般都集中在科技和金融服务业,并以业绩、跟集团战略上匹配及能带来直接或合作投资机会为原则精心挑选。此等基金於期内录得稳定的回报。
期内,我们投资於CrowdneticCorporation的少数股权,该公司为市场借贷及证券群众集资行业提供技术及市场数据方案的领先供应商,我们亦已取得未来在中国内地与Crowdnetic成立合资公司的权利。这是继我们在2014年投资点融网(该公司其後成为亚洲联合财务贷款推广及担保业务的其中一名合作夥伴)後的另一项合作。我们正积极评估多个同类商机,并将会在日後实行。
长线投资组合
此组合包括对集团具庞大投资或策略价值的联营公司及可供出售的投资。期末账面值为1,871.6百万港元。於日完成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的70%股权後,新鸿基金融集团成为集团拥有30%股权的联营公司,其溢利和账面值1,644百万港元已在组合中反映出来。
展望将来,管理层持续拓展此业务。除了其他计划外,我们正与光大证券积极合作,从而发掘潜在的协同效应和新商机。
除新鸿基金融集团的权益外,投资组合其他成分主要包括於金融服务商户的权益,我们认为该等商户可以为我们的经验及经营专长增值。策略性较低或集团对管理的影响力较小的投资均列为可供出售投资,并计划於适当时机及价值下沽出。
期内,来自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所得的利润份额及出售一金融服务公司的权益为23.1百万港元。
房地产组合
当中包括主要位於香港的商业房地产,从租约收取经常性收益。期内亦录得重估增值总收益27.7百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22.7百万港元)。
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70%股权的交易收益合共达4,095.0百万港元,使集团财务状况相当稳健。大部分出售收益将重新部署用作扩展业务。管理层现正发展其他借贷业务,补足现有组合。集团在继续扩大其现有贷款业务及加强其策略性投资的同时,亦在计划日後将现有债务再融资。
展望下半年,如上文所指出,中国内地私人财务业务的盈利前景仍然充满挑战。主要投资组合在上半年的大额回报,在近期波动市况下亦不一定能够持续。不过,集团将因为贷款业务均衡组合的多元化而得益。预期结构性融资及香港私人财务业务在年内会有稳定表现。纵然短线会受到挑战,管理层对长线前景仍然乐观,并将继续为业务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财政资源、流动资金及资本结构
於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8,330.1百万港元,较日增加3,403.1百万港元或约23%。六个月期间内,本公司以总代价19.9百万港元(包括费用)回购及注销2.8百万股股份。资产净值为每股8.1港元。
集团的现金水平因新鸿基金融集团交易的销售所得款项而显着加强。其短期银行存款、银行结存及现金於日合共为7,885.2百万港元(於日:5,044.6百万港元)。
集团的资本负债比率(按债务净额相对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计算),於日约为10.6%(於日:约38.1%)。债务净额的定义为银行借款及票据的总额扣除银行存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於日,集团的总借款由银行借款以及票据组成,合共为9,835.0百万港元(於日:10,738.4百万港元),其中须於一年内偿还的款项为2,852.4百万港元(於日:3,905.2百万港元)或占29%,余款须於一年後偿还。集团维持不同均衡的资金来源组合。於期末,有美元计价之固定票息票据合共3,083.4百万港元及相等於622.9百万港元的人民币计价票据尚未偿还。银行借款则以浮动利率计算利息,为港元、美元及人民币贷款。集团的借款组合并不受任何已知的季节性因素所影响。
为应付目前和日後的投资和营运活动,集团亦持有外汇结余。集团将会密切监察任何汇兑风险,并确保风险维持於限额内。
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的重大收购及出售
集团於日完成将新鸿基金融集团之70%股权售予光大证券(上文所述之「新鸿基金融集团交易」);总代价为4,095.0百万港元,并确认3,033.5百万港元收益。有关交易的详情,请参阅本公司日期为日的通函、日期为日的公布,以及附注8。
有关收入及损益之分项资料详情刊载於附注2内。
集团资产押记
集团的附属公司将其账面总值466.0百万港元的物业抵押予银行,作为给予信贷的抵押,该等贷款於日的未偿还总结余为16.4百万港元。
於结算日,集团有以下保证:
31/12/2014
对给予一间监管机构的银行保证所作的担保
对给予一间联营公司银行信贷所作的保证*
贷款保证业务之财务保证
新鸿基金融集团之控股股东会补偿集团因此保证所引致之任何损失、责任或费用。
於日,集团旗下人数为6,320人(包括营销顾问),於日则有7,197人。员工数目净额出现减少,反映集团在出售新鸿基金融集团70%股权後将之转列为拥有30%之联营公司的结果。另一方面,亚洲联合财务於期内为扩充分行网络而增聘员工。
持续经营业务的雇员成本(包括董事酬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及就新鸿基雇员股份计划的开支合共约430.6百万港元(2014年上半年:374.8百万港元)。
集团按工作岗位订立不同薪酬福利制度。营销雇员u营销顾问的薪酬待遇包括底薪及佣金u花红u按表现发放的奖励,视情况而定。
董事会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12港仙(2014年:每股10港仙及特别股息每股2港仙)予日名列本公司股东名册内之股东。预计中期股息的股息单将於日前後寄予股东。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
本公司将於日至日(包括首尾两天)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在此期间本公司股份之转让手续将不予办理。股息除净日期为日。为符合获派中期股息的资格,所有过户文件连同有关股票须於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本公司过户登记处卓佳秘书商务有限公司,地址为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22楼办理登记手续。
股份回购计划
董事会已决定拨款最多达10亿港元,以在市场上回购本公司之股份(「股份」),并立即生效(「股份回购计划」)。本公司可以回购的股份数目,乃取决於本公司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所授予董事会的一般授权(「一般授权」),据此本公司有权购回股份的数目。目前,根据一般授权在市面流通可供回购的股份数目为216,674,749股。受制於市场状况,董事会有绝对酌情权随时停止回购。
股份回购计划之详情
股份回购计划须遵守一般授权及本公司之组织章程细则,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之证簧鲜泄嬖颍ā干鲜泄嬖颉梗┘跋愀鄯8莨煞莼毓杭苹毓褐魏喂煞萁蛔⑾
根据上市规则,每股股份的实际购回的价格应比在紧接每次回购前的5个交易日之平均收市价不超过5%。上市规则亦要求公司保持足够公众持股量。目前,基於最新的持股量,本公司可以购回股份最高数量约为142.3百万股,以维持本公司公\持股量之要求。
本公司将从现有现金资源,支付任何股份之回购。
董事会认为,本公司目前股价,显着低於相关资产净值(於日:每股为8.1港元)及内在价值。董事会认为,以低於资产净值回购股份乃是为全体股东增值,因此在目前情况(於日宣布完成出售SHKFGL之70%股权後)是适当的资金运用。
股东及投资者应注意,於本公布日期,本公司根据一般授权,以约53.6百万港元(包括费用),购回8,559,000股股份。根据股份回购计划的任何股份购回将取决於市场状况,包括可获取的流通量,及董事会的绝对酌情权。概不确定本公司的任何股份购回的时间、数量或价格,或会否作出任何回购。股东及投资者於买卖股份时务须审慎行事。
企业管治守则
於截至日止六个月期间,除下列摘要之若干偏离行为外,本公司已应用及遵守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
(a)守则条文A.2.1
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A.2.1规定主席及行政总裁之角色应有所区分及不应由同一人兼任。根据本公司现时的组织架构,行政总裁之职能由集团执行主席李成煌先生联同集团副行政总裁周永赞先生履行。集团执行主席监察集团之主要投资以及集团於亚洲联合财务之权益,而其日常管理工作则由指定之董事总经理履行。周永赞先生协助集团执行主席推动集团业务的表现,同时开发新的增长领域。
董事会相信,此架构将原应由单一行政总裁承担之工作量分散,让集团迅速发展之业务由称职且於相关事务上具资深经验之高级行政人员管理。此举更可加强本公司之内部沟通及加快决策流程。董事会亦认为此架构不会损害本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权力和授权的平衡。董事会每年举行最少四次定期会议以讨论集团之业务及营运事宜,故透过董事会之运作,权力和授权得以维持适当的平衡。
(b)守则条文B.1.2及C.3.3
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B.1.2及C.3.3规定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在职权范围方面应最低限度包括相关守则条文所载之该等特定职责。
本公司采纳之薪酬委员会之职权范围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B.1.2之规定,惟薪酬委员会仅就执行董事(不包括高级管理人员)(而非按该守则条文所指之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向董事会提出建议。
本公司采纳之审核委员会之职权范围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之守则条文C.3.3之规定,惟审核委员会仅(i)就委聘外聘核数师提供非核数服务之政策作出建议(而非守则条文所指之执行);(ii)监察(而非守则条文所指之确保)管理层是否已履行建立有效内部监控系统的职责;(iii)推动(而非守则条文所指之确保)内部审计部与外聘核数师之间的工作得到协调;及(iv)审查(而非守则条文所指之确保)内部审计部有足够资源运作,且在本公司具有适当的地位。
有关上述偏离行为之原因已载於本公司截至日止财政年度的年报中「企业管治报告」内。董事会认为薪酬委员会及审核委员会应继续根据本公司采纳之有关职权范围运作。董事会将最少每年检讨该等职权范围一次,并在其认为需要时作出适当修改。
购买、出售或赎回证券
於截至日止六个月期间,本公司於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合共回购2,813,000股股份,总代价(未计费用)为19,806,520港元。全部回购股份已随之注销。
回购股份的细节如下:
(未计费用)
11,530,910
19,806,520
除上文所披露外,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於截至日止六个月期间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之证券。
审核委员会之审阅
本公司之审核委员会连同管理层已审阅集团所采纳之会计原则及惯例,并就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事项进行商讨,包括对集团截至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告作出概括之审阅。而审核委员会乃依赖集团外聘核数师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之香港审阅工作准则2410号「独立核数师对中期财务资料的审阅」所作之审阅以及管理层之报告作出上述审阅。审核委员会并无进行详细之独立核数审查。
承董事会命
新鸿基有限公司
集团执行主席
於本公布日期,董事会成员为:
执行董事:
李成煌先生(集团执行主席)、周永赞先生、唐登先生及PeterAnthonyCurry先生
非执行董事:
AhmedMohammedAqilQassimAlqassim先生(JosephKamalIskander先生为其替任董事)
独立非执行董事:
白礼德先生、AlanStephenJones先生、梁慧女士及王敏刚先生
&&&&&&&&&&&&&&&&&&&&&&&&&&&&&&&&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证券投资咨询资质:上海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 编号:ZX0064
&沪ICP证:沪B2-&&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巨化股份半年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