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景怎么样

高考结束了,考了一所二本学校学金融学这专业这专业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主要就业领域是哪方面? 高考结束了,考了一所二本学校学金融学这专业这专业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主要就业领域是哪方面? 是不是考一本学校是看名气,考二本学校是看专业,是这样吗? 根据对全国考研报名情况统计,金融学专业一直以来都占据热门专业的一席之地,而且可以进一步说,一直都是前五名中的佼佼者,即使经济危机,也丝毫不能动摇他的强者地位。为什么金融学能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金融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他广阔的就业前景预测。 一、金融学本科生需求量日渐消退 由于连续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近年来国内金融业对金融专业毕业(本科、研究)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由于金融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对于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研究生的需求则有所上升。在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的比较中,对会计与财务专业的需求有所上升,自2000年始已经超过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此消彼涨,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量日渐消退。 二、综合性人才受金融领域青睐 另外,近年来,法律、计算机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金融从业进入口径扩宽。法律对金融行业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高度实现业务的信息化,所以大量计算机信息专业的毕业生被大量引入金融业。在证券公司这个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一个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出现问题,那么将是一场灾难。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士加入到金融业中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向综合性质发展。这在无形中也缩小了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金融业的门径,增加了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据说在一个现代投资银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士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专业各异,有机械、通信、物理、法律等。 金融风暴过后,影响最大的就是银行业。银行不再是风光无限的行情,裁员大潮滚滚而至,别说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了,就算是成色再老,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这时候也只能动用自己十八般武艺,暂别银行业,为养家糊口另谋高就了。不过,国内银行相对独立于国际市场,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对其影响相对要小。 往年,大大小小的金融企业总是在11月初就蜂拥进入大学校园招揽高校优秀毕业生。但今年,校园招聘会冷清了一些。不过形势的变化并不能影响金融专业学生在金融行业的就业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示,暂时还没有感觉到当前形势对就业前景有什么影响,只不过在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会感受到一些气氛的转变。 知名高校大四学生小成认为,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机遇:“金融机构在当下的危机中陷足不深,虽然有账面的损失计提,但是对于总盘影响不大,主旋律仍然是与外资金融机构争市场――从这一角度看,当下的金融危机反而成为本土金融机构稳定国内市场份额进而进军海外的一个良机,也正由此,自己对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金融学专业就业不乐观--金融学专业主要是学习和研究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银行计划、信贷、结算、证券交易等业务知识和技能,懂得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金融学分为银行、保险、证券投资三个方向,其中证券投资专业是培养具备证券投资与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熟练操作证券的发行与承销、上市与交易,公司设立与改组,以及具有一定证券投资分析、策划能力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学生主要接受证券的发行与承销、上市与交易、证券投资与分析等证券投资实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技能训练,具备进行证券投资的分析、策划、实施、应变和协调能力;熟悉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内容以及证券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分析、证券交易、证券管理、证券发行等管理和操作的专业技术工作。证券投资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以来各项政策措施的连续出台,为证券市场走出熊市奠定了基础。证券市场的繁荣会导致对证券投资人才需求的增加。但要想真正进入证券这个行业并不容易。根据规定,从事证券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在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基础上,申请取得执业证书;结合执业证书管理,建立执业人员诚信记录及评价制度。给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1、从2005年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交流会的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与前边提到的金融学专业的前景广阔正好相反。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为:一是能够从事金融行业的初级人才供大于求,从证券金融业的高层次需求来看,具有丰富工作经验,能够担当咨询顾问的专业人士,目前非常短缺,供远远小于求。这正是大学生目前所不具备的。二是由于金融行业中的证券公司进入的门槛比较高,证券公司一般规模也比较小,为节约人力和培训资本,他们希望能招聘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人,从而造成许多想从事这一行业的应届毕业生在被拒之门外。2、如果有志从事金融证券行业,需要不断地努力,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密切关注当前金融证券市场的走势,注重相关经验的积累,甚至在毕业后以一种先付出后索取的心态到相关行业打工,等具备了条件后才有可能使自己如愿以偿。3、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最重要的还是要摆正心态,对自己有个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4、很多毕业生刚走出校门时,通常第一个想法就是我学的是什么,我就想从事什么工作,过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现在的工作,而更适合其他工作。这种想法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其实,学金融的并一定在金融方面具有优势,可能在其他行业更具有潜质力。因此,就业要看你自身的优势是什么。一位大学毕业生指导处工作人员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金融证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建议这位学生不妨现在着手考虑考研,因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太好,但几年后,情况可能会变化,且如果拥有研究生的学历,那时就业会更具优势。 一本学校是看名气,二本学校是看专业。我认为现在除了北京上海落户要求211的,其他各个省在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时只要求全日制本科和学士学位,更主要的是不同单位限定各自的专业。 当然名牌大学可能教学质量高,考研和考公务员相对容易些,但是二本的和它一样参加考试,只看个人努力了。 再就是名牌大学指的是综合能力,不一定各个专业都好,象很多985的理科大学同样文科是弱项,如:华中科技、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等的外语不如大连外语大学,经济贸易和财政学不如山西财经、不如东北财经。 即使是个二本,只要学它的骨干学科,哪么师资力量一般都不错,考研也有希望,找工作不受限制。 祝楼主一定能在金融界闯出点名堂的!要有信心嘛! 似乎一本二本在毕业证上不会有显示,人家最终只知道你是本科毕业的~ 金融学还是偏理论,金融工程不错,就业前景比这个广~ 根据对全国考研报名情况统计,金融学专业一直以来都占据热门专业的一席之地,而且可以进一步说,一直都是前五名中的佼佼者,即使经济危机,也丝毫不能动摇他的强者地位。为什么金融学能受到这么多人的青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金融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于他广阔的就业前景预测。

一、金融学本科生需求量日渐消退

由于连续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近年来国内金融业对金融专业毕业(本科、研究)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由于金融研究生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对于本科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研究生的需求则有所上升。在与其他经济管理专业的比较中,对会计与财务专业的需求有所上升,自2000年始已经超过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此消彼涨,金融本科生的需求量日渐消退。

二、综合性人才受金融领域青睐

另外,近年来,法律、计算机信息专业毕业生的金融从业进入口径扩宽。法律对金融行业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由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高度实现业务的信息化,所以大量计算机信息专业的毕业生被大量引入金融业。在证券公司这个重要性更加突出,如果一个证券公司的交易系统出现问题,那么将是一场灾难。大量的计算机专业人士加入到金融业中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金融行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向综合性质发展。这在无形中也缩小了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进入金融业的门径,增加了金融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据说在一个现代投资银行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人士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专业各异,有机械、通信、物理、法律等。
金融风暴过后,影响最大的就是银行业。银行不再是风光无限的行情,裁员大潮滚滚而至,别说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了,就算是成色再老,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这时候也只能动用自己十八般武艺,暂别银行业,为养家糊口另谋高就了。不过,国内银行相对独立于国际市场,所以国际金融危机对其影响相对要小。

往年,大大小小的金融企业总是在11月初就蜂拥进入大学校园招揽高校优秀毕业生。但今年,校园招聘会冷清了一些。不过形势的变化并不能影响金融专业学生在金融行业的就业热情。大多数学生表示,暂时还没有感觉到当前形势对就业前景有什么影响,只不过在同学们的交流过程中会感受到一些气氛的转变。

知名高校大四学生小成认为,与其说是危机,不如说是机遇:“金融机构在当下的危机中陷足不深,虽然有账面的损失计提,但是对于总盘影响不大,主旋律仍然是与外资金融机构争市场――从这一角度看,当下的金融危机反而成为本土金融机构稳定国内市场份额进而进军海外的一个良机,也正由此,自己对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金融学专业就业不乐观--金融学专业主要是学习和研究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银行计划、信贷、结算、证券交易等业务知识和技能,懂得现代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金融学分为银行、保险、证券投资三个方向,其中证券投资专业是培养具备证券投资与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熟练操作证券的发行与承销、上市与交易,公司设立与改组,以及具有一定证券投资分析、策划能力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学生主要接受证券的发行与承销、上市与交易、证券投资与分析等证券投资实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技能训练,具备进行证券投资的分析、策划、实施、应变和协调能力;熟悉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内容以及证券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证券投资分析、证券交易、证券管理、证券发行等管理和操作的专业技术工作。证券投资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以来各项政策措施的连续出台,为证券市场走出熊市奠定了基础。证券市场的繁荣会导致对证券投资人才需求的增加。但要想真正进入证券这个行业并不容易。根据规定,从事证券业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在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基础上,申请取得执业证书;结合执业证书管理,建立执业人员诚信记录及评价制度。给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几点建议1、从2005年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交流会的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与前边提到的金融学专业的前景广阔正好相反。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为:一是能够从事金融行业的初级人才供大于求,从证券金融业的高层次需求来看,具有丰富工作经验,能够担当咨询顾问的专业人士,目前非常短缺,供远远小于求。这正是大学生目前所不具备的。二是由于金融行业中的证券公司进入的门槛比较高,证券公司一般规模也比较小,为节约人力和培训资本,他们希望能招聘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人,从而造成许多想从事这一行业的应届毕业生在被拒之门外。2、如果有志从事金融证券行业,需要不断地努力,提前做好知识储备,密切关注当前金融证券市场的走势,注重相关经验的积累,甚至在毕业后以一种先付出后索取的心态到相关行业打工,等具备了条件后才有可能使自己如愿以偿。3、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最重要的还是要摆正心态,对自己有个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4、很多毕业生刚走出校门时,通常第一个想法就是我学的是什么,我就想从事什么工作,过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现在的工作,而更适合其他工作。这种想法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其实,学金融的并一定在金融方面具有优势,可能在其他行业更具有潜质力。因此,就业要看你自身的优势是什么。一位大学毕业生指导处工作人员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金融证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建议这位学生不妨现在着手考虑考研,因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太好,但几年后,情况可能会变化,且如果拥有研究生的学历,那时就业会更具优势。
一本学校是看名气,二本学校是看专业。我认为现在除了北京上海落户要求211的,其他各个省在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时只要求全日制本科和学士学位,更主要的是不同单位限定各自的专业。
当然名牌大学可能教学质量高,考研和考公务员相对容易些,但是二本的和它一样参加考试,只看个人努力了。
再就是名牌大学指的是综合能力,不一定各个专业都好,象很多985的理科大学同样文科是弱项,如:华中科技、海洋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等的外语不如大连外语大学,经济贸易和财政学不如山西财经、不如东北财经。
即使是个二本,只要学它的骨干学科,哪么师资力量一般都不错,考研也有希望,找工作不受限制。
祝楼主一定能在金融界闯出点名堂的!要有信心嘛! 似乎一本二本在毕业证上不会有显示,人家最终只知道你是本科毕业的~
金融学还是偏理论,金融工程不错,就业前景比这个广~现在金融专业的就业形势到底怎样?13年清华经管&上交高金的就业报告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这是高金去年的就业报告中的截图:&br&&img src=&///7c0357dede2c4e479be1ef03bfc605b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7c0357dede2c4e479be1ef03bfc605bd_r.jpg&&虽然薪酬中不含奖金补贴但是绝大多数人聚集在10w-20w这个阶段,超过20w的也就20%,这似乎与我想象中的有些出入,毕竟之前很多言论说,在上海年薪十几万是非常正常也不是很难达到的事,但是作为大陆最顶级的商学院,绝大多数毕业生也只停留在这个水平,是不是说明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呢?&br&再看就业分布图:&img src=&///1a127f5d9231bbf3f5e8b689d12268c0_b.jpg& data-rawwidth=&679& data-rawheight=&2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9& data-original=&///1a127f5d9231bbf3f5e8b689d12268c0_r.jpg&&国企几乎占了一半之多,而像投行,券商,基金公司是不属于国企这一范畴的吧,那这是说明毕业生进外企困难,还是国企待遇好于外企呢?&br&&br&下面是清华经管的毕业报告截图:&img src=&///f4fecafbbba557ace553e_b.jpg& data-rawwidth=&494& data-rawheight=&5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4& data-original=&///f4fecafbbba557ace553e_r.jpg&&&br&薪资水平同样不高,甚至出现了本科生薪资平均数和中位数高于研究生的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可以理解为:多数本科直接就业的同学是因为有较好的就业条件而放弃读研的,所以本科毕业直接就业的情况普遍较好呢? 这是高金去年的就业报告中的截图:虽然薪酬中不含奖金补贴但是绝大多数人聚集在10w-20w这个阶段,超过20w的也就20%,这似乎与我想象中的有些出入,毕竟之前很多言论说,在上海年薪十几万是非常正常也不是很难达到的事,但是作为大陆最顶级的商学院,绝大多数毕业生也只停留在这个水平,是不是说明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呢?… 按投票排序 基本工资超过20万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长大了就懂了。 这些数据你看看就得了,不要当真,理由如下:一、你知道这些数据怎么统计的?很多企业在签正式劳动合同之前都不会说薪资到底是多少,所以你看到的统计结果多是职发办老师在跟就业的同学聊两句的时候搞出来的大概情况,而就业的同学又听别人给自己说自己薪酬是多少(多半是师兄师姐或者主管),这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多一个环节所产生的误差就可能极大,而且每个人的薪酬都是怎么算的?算不算五险一金和公积金?所以统计出来的数字真实性并不高。二、这个年薪统计的是哪个时间段?如果是第一年那么参考意义并不大,因为一个工作的好坏更多的是未来的成长空间,你第一年就年薪三十万但可能十年内不会有多大变动,而年薪十万的同学却呈指数增长,这都是有可能的。三、你以为只要是清华经管&上交高金毕业的就很牛逼吗?结果当然不是,哪个学校都有垫底的和拔尖的,上述两高校毕业的某些同学未必比一个普通二本的同学混得好。很多时候学校的意义仅仅在于有没有面试的机会,剩下的都靠自己。四、你以为研究生很牛逼吗?以亲身经历告诉你,研究生的优势只在于你的基本工资会高一点,开始两年别人会稍稍看得起你一点,而且现在的社会依然是70S那一代人的天下,就算你是研究生也不可能一毕业就让你成为组织中的中上层,所以拿个平均工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最后,我想说的是,看到这些也不要气馁,因为“莫欺少年穷”,虽然现在我们只是平均水平,但未来终究是我们的。 努力吧,考上再说,数据不能说明一切的。 对于北清复交这样top5的名校来说,本科生的质量和受认可度其实是高于研究生,不是有种说法么:一流工作,二流出国,三流读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融学专业就业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