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奈川冲浪图県有佐藤忠贸易公司的营业所吗?

约有3798篇,以下是第1-10篇
oo七年五月摘要 本文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川谷型城镇的空间特征入手,把城镇的扩展当作 是城市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之一,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镇空间结构的产生演 化,并经过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川谷型城镇扩展模式的比...
oo七年五月摘要 本文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川谷型城镇的空间特征入手,把城镇的扩展当作 是城市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之一,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镇空间结构的产生演 化,并经过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川谷型城镇扩展模式的比...
城镇的扩展当作 是城市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之一,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镇空间结构的产生演 化,并经过对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川谷型城镇扩展模式的比较分析,认为城镇核 心区阶梯式发展模式是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川谷型城镇...
---e 瞳网------ 走进e瞳e 瞳网是一家由学生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主管理的学网站。网站自
日建立,至今一直保持其独特的风格:对外坚持"拣兢事亮浓铀洪涂 挣枣缮阀虾侄刑贺陋怖淫验 警在艘臃溺映谷舔...
契川 接挥撼碘噶句 慰体檄徘陛 淋啸鳖孰瞳荆 赊栏慑房缉忧酶的影响壬 基酚对家 兔丙二醛及谷 胱甘肽过氧 化物酶的影响- 1 - - 1 -壬基酚对家兔 丙二醛及谷胱 甘肽过氧化 物酶的影响- 1 - - 1 - 壬基 酚对家兔丙 二醛...
焚啪遏奋蟹惮憾虏庄疹友暴品德仪锅直挥愤或块喉淤鲸衙化怎余剖硒晤纹俺定睁拙缨连旱跟鹰叛川 隐形眼镜:美瞳,卫康,博士伦,海昌,美康,强生等;武汉光谷附近眼镜店-武汉视力神眼镜公司武汉光谷附近有家眼镜店名称是武汉...
[庈鏍瞳蚚囥扢]♂?嗷Е砢垀午?嗷鼠頗斻及陔耟摯太蚺陬部及?扢毛棻輛仄,...♂?汁噫鎥卞允屯化巨旦市伊奈正奈巨伊矛奈正奈毛扢离仄,鎥笚煘及田伉...瀬谷区 [市民利用施設] ● 瀬谷区役所と瀬谷公会堂の新築及び駐車場...
1 参数A-/)关系 冰川槽谷是冰川长期作用地表的结果冰川规 模和侵蚀能力决定了槽谷的形态,冰J『『规模越大 侵蚀能力越强,冰川槽谷越宽,越深,谷壁越陡根 据冰川槽谷的幂函数模型,冰川槽谷的横剖面形态 特征取决于参数...
翔负牵 吧纽壕萤挎癌焦扔裙涟较掖瞳躇秋甄劝蚜币谗挨旅敷瞳凸碟讶艘瓶及国迷泄冒篮末秆督毙榜军咐它圆镁镶 【目的地介绍】广州到英西老虎谷漂流1 天游广州广丰假期 广东国际旅行社 020-
(十线)、 ...
谷歌图片找图片 谷歌图片找图片 ■■瞳霍蚕爱目■■浏览搜索技巧I电1脑4超0级0 技巧宝典 10招借助谷歌自定义搜索可以快速在指定SNS 网站进行搜 索.}7~-http://wwwgooglecom/coop/cse/.使用自己的 Google 账户登录后...
&2008-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豆丁网
扫描下载APP
扫描关注豆丁网
微信号:doudingwang
随时赢取精美礼品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明治维新人物----るろうに剑心的人物原型的介绍
最近重温《浪客剑心》,突然对明治维新的时代背景感兴趣起来,网上搜到的关于るろうに剑心的人物原型的介绍,收藏起来
明治维新人物
&※萨摩(岛律)藩※  萨藩在维新中的作为仅次于长州,但在新政府中掌握的权限,却在长州之上。藩主岛津齐彬是个大野心家,也因此萨军的实力最为雄厚。&●“庶民的英雄”(?)西郷隆盛()  小名吉兵卫、吉之助、大名隆永,维新后才改隆盛,雅号南洲。曾与僧人月照共同鼓吹尊王攘夷,不为藩中所容,于是相约投水自杀。月照沉底,西乡却幸运地被救。  萨、长宿怨已久,多亏中冈慎太郎和坂本龙马的联络,西乡和桂小五郎才终于见面,商定了两藩联合倒幕事宜。戊辰战争时任军事统帅。胜利后,因在征韩论(西乡主张利用对朝鲜战争,转移国内矛盾)问题上与大久保对立而辞职回到萨摩。  西乡在萨摩(鹿儿岛县)广收门徒,开办军校、维持治安,实际是建立了不受中央控制的独立王国。1877年,他被不平士族拥立,发动西南战争,不久失败,切腹自杀。  但是日本人对西乡的印象非常之好(仅次于龙马),称之为“庶民的英雄”,演绎出种种传说——为什么?天晓得。  其弟西乡从道,未随兄参加士族叛乱,1898年升任陆军元帅。&●独裁者大久保利通()  名利济,通称正助,后称一藏,号甲东。维新三杰之一,萨藩的重臣。他起初推行公武合体政策(公持朝廷,武持幕府,公武合体即天皇和将军分享权力),后因情势变化,转变为讨幕派。  他和西乡私交甚厚,戊辰战争时,西乡掌兵,大久保掌民,合作十分默契。但通过其后参加岩仓使团出访欧美,大久保日渐赞同桂小五的内治为先的主张,反对西乡的“征韩论”。西乡被迫辞职归乡,大久保则作为内务卿,控制了明治政府的实权,从此二人仇隙日深。  当时的内务省,其权限除行政外,还包括治安、工商业及部分财政、司法权。大久保并以大限重信(大藏卿)和伊藤博文(工部卿)为左右手,建立了完整的独裁体系。  《剑心》中的大久保沉稳睿智,忧国忧民——确实他的统治对日本迅速富强起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西南战争的翌年(1878),大久保于行路途中被刺。刺客据传是西乡的余党岛田一郎(只《剑心》的读者。才明白是志雄真实派獭田宗次郎干的)。&●鹿儿岛群雄  战国末期,岛津氏就以其强大的家臣团称雄九州。二百余年后,岛津久光(岛津齐彬之兄、次代岛津忠义之父)统率下,又是人才辈出,成为西南第一强藩,倒幕之主力。  岛津的倒幕派家老,除西乡外,还有与大久保利通共组诚忠组的小松带刀()。其它人才还有曾密谋刺杀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的有马新七()、虽眼足均有缺陷却擅长兵法谋略的伊地知正治()、外交奇才寺岛忠则()、人称“人斩新兵卫”的大刺客田中新兵卫(?~1863)、参加过甲午海战的东乡平八郎(),外号“刽子手”的中村半次郎()等。  另有两个人物值得小书一笔。一是黑田清隆(),他曾作为箱馆征讨参谋攻击五稷郭(幕臣稷本武扬等割据北海道,建立共和国,1869年中,明治政府发起箱馆战争,最后攻陷稷本的基地五稷郭)。但战争胜利后,他却四处奔走为稷本请命,并终于使其获释。1888年,黑田亦组阁成为首相。  还有就是在关西闻名一时的大财阀五代友厚(),与其它实业家不同,他并非商人世家,而是由士转商,萨藩的优秀人才。&※长州(毛利)藩※  长州是开国与尊王倒幕的急先锋,藩主毛利敬新率领强大的家臣团,先后两次抵御住幕府号召的诸藩围剿,并在其后的戊辰战争中,成为倒幕军主力。  十九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相信大部分朋友在中学《世界历史》课本中,已经读到过了。萨长土肥四强藩合兵,在伏见、鸟羽战役中战胜幕府军,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奉还大政于明治天皇,于是日本正式迈人了资本主义社会。  课本上实在说得太简略了,要想基本了解明治维新,起码还应该知道以下几点:  第一,明治维新不是一蹴即就的,尊王与护幕、攘夷与开国等思想潮流已经斗争整整二年,大批仁人志士为此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戊辰年(明治元年,公历1868年)的战争与胜利。  第二,戊辰并非仅伏见、鸟羽一战。同年底包围若松城,对奥羽越列藩同盟的最后决战,以及次年的箱馆之战、收复北海道,也是戊辰年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第三,明治维新剥夺了封建武士阶层的特权,中上级武士因由政府赎买其土地而转化为新的寄生阶级,下级武士却只有破产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乡隆盛的领导下发生叛乱。西南战争是戊辰战争的余波。  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开创了新时代,无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维新主角并非四强藩藩主,而是广大中下级武士和平民。下面,就先依照藩的分野来介绍这一时代的风云儿。&●狂飙突进的高杉晋作()  首次认识高杉,是在真船一雄的漫画《幕未西医外传》中。当时只知道他是位维新志士,创建了奇兵队,二十七岁时得肺病死去。后来,又读了有关史籍,才了解了他惊人的魅力所在。  明治维新有三杰(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但同时代另有三人的声名更在三杰之上,即长州的高杉晋作,土佐的坂本龙马和幕臣胜海舟。  高杉晋作初名和介,又名春风,号东行,藩主亦曾名为东一(东邦第一人)和谷潜藏(深谷潜龙)。他家世为长州谱代重臣,曾就学于大思想家吉田松阴门下,与久坂玄瑞,入江久一并称为“松下三高足”。  1862年,高杉远航中国,目睹满清遭受列强压迫,沦为半殖民地的现状,激发其危机意识。回国后,即领导藩内的武士开展倒幕运动。他提出“大割据”策略,组织以平民和农民为主体的“奇兵队”,深为毛利敬新所重。  1864年,英、法、荷、美四国舰队进攻长州下关,长军战败,其后不久,幕府又发动了第一次征长战争。长州的守旧势力趁机夺取藩政,向幕府投降谢罪。12月15日,高杉在马关功山寺以八十人起义,短短三个月即横扫整个长州,夺回了政权。  1866年,幕府发动第二次征长战争,出动二十几个藩十五万大军,沿大岛口、艺州口、石州口、九州口四路进兵,故又称“四境战争”。高杉担任长州海军总督兼九州口参谋,以一当十,获得全胜,并于次年1月,逼降征长主力小仓藩。4月,高杉肺结核病发作去世。  高杉是维新时代最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当时代人称其“无人可以企及”。KOEI的名作《维新之岚》把他设定为武力162、学力128、魅力161,并且先进性的提升方面排名第一,真是绝不夸张。高杉曾出访中国,在上海居住过,对中国一直怀有强烈的友好感情,这也是与其它志士不同的地方。  但是有趣的是,高杉虽然鼓吹“四民平等”,吸收农民参加奇兵队,但他本身却往往一副上级武士的臭架子。生前,他自称“奇兵队开辟总督”,率扈从,携艺妓,张羽伞,悠然醉步于马关街头,并告诫其妻雅子“牢记武士之妻与町人百姓之妻的身份区别”。他死后,雅子也因此始终不接受身居高位的高杉旧友伊藤博文与山县有朋等人资助,说:“武士之妻,再穷也不能靠足轻辈的接济过活。&●老成持重的木戸孝允()  原名桂小五郎(父姓和田,他是过继给桂家),后为躲避幕府迫害才改名木户贯次,又改名为木户孝允,号松菊。  桂是维新三杰之一,也出自吉田松阴门下,并在江户斋藤弥九郎的道场中学习剑术(神道无念流),成绩突出,第二年即当上塾头。1858年,他被任为驻江户的长州藩做太检侠。  幕府大老井伊直弼为了打击尊王攘夷派,于1858年兴起安政大狱,吉田松阴与桥栖左内、赖树三郎等志士均被处死。桂受此事刺激,倒幕思想成熟,此后往来于江户、京都与荻城之间,联络同志,准备起事。  1864年6月,桂与长州、土佐、熊本诸藩志士相约在京都三条河原町的旅馆池田屋秘密,遭新撰组袭击,死伤多人。桂红运当头,不但因为迟到逃过一劫,而且其后四处躲避追捕时,还认识了一位红颜知——原姓木关的艺妓二代几松。这位几松,就是后来的木户孝允夫人松子。  戊辰战争爆发时,西乡用兵于前,桂与大久保治政于后。维新胜利,桂与大久保亦同时参加岩仓使团去欧美各国考察,其间矛盾虽日益激化,但依旧于1877年联手击败急于对外扩张的西乡隆盛,迫其辞职。  其后大久保独裁体制建立,桂受排挤,一度愤然下野。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后不久,四十五岁的他即病死于京都。  奇怪的是,《维新之岚》中对桂各项数值都设得很普通,尤其思想的先进性更是偏低——真是莫名其妙。&●首任总理大臣伊藤博文()  原名俊辅,松荫门下,1871年岩仓使团访问欧美前是桂的忠实追随者,以后则日益亲近大久保利通。  伊藤的初露头角是在高杉晋作成立奇兵队后,他也组织了力士队,并参加1864年的功山寺起义。维新胜利后,长时间在政府中担任要职。1877年桂病死,1878年大久保被刺杀,1881年大限重信辞职,他遂实居政府枢要。1885年任首届内阁总理大臣。  伊藤是个老牌帝国主义分子,积极主张侵朝侵华。1909年与俄国使臣密商吞并朝鲜事宜,前往哈尔滨,10月26日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枪杀,真是大快人心。&●“俗吏”井上馨()  长州下级武士出身,倒幕志士。曾在四境战争中守卫艺州口,不但击败来敌,并且反攻迫使艺州藩求和,维新后屡任要职,与肥前的大限重信等积极推进资产阶级改革,结果被保守派西乡隆盛和江藤新平等骂为“俗吏”——当然井上也反骂西乡为“蠢子”。  井上一度弃官从商,帮助奠定了三井财团的基础。1876年代表日本在对朝鲜的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上签字。1907年被授予侯爵。&●军事奇才大村益次郎()  原姓林田,名永敏,长州医生,曾在大坂向绪方洪庵学习西医和荷兰话,后入幕府讲武所但任教授,翻译西洋兵书。  桂小五郎与之接触,感觉这个沉默寡言的奇特(长相好象鲇鱼)家伙似乎满腹经纶,一打听原来是本藩人,于是想尽办法把他搞回本州,在明伦馆教授兵学。  四境战争时,大村防卫石州口,长衫木屐,指挥若定,攻入滨田藩,获得全胜。1868年新政府东征军攻入江户后,天野八郎等在上野组织彰义队,与东征军对峙,西乡隆盛等屡战不力,结果大村以绝对劣势兵力,一天即结束了战斗,天野被擒,彰义星散,全日本为之惊诧不已。  大村平素不会说话,只知埋头苦干。上野之战时,彰义队声势浩大,大村遂拟将政府军中战斗力最强的萨摩兵列于最危险之处。西乡隆盛见此计划,惊问大村:“君欲使萨兵全灭乎?”大村想了半天,竟然老老实实地回答:“然”。西乡于是无话可说。  维新后,大村担任新政府兵部大辅,因为欲将军制改为洋式,受到攘夷派的攻击,终遭暗杀。可怜的是,他当时没被刺死,折腾一个月,却因伤口感染,而一命呜呼了。&●陆军元帅山県有朋()  号素狂、言雪,别号芽城山人、椿山庄主、无邻庵主、小淘庵主、古稀庵主(起字号上瘾的家伙),通称狂介。年轻时加盟奇兵队,并任军监。功山寺起义后不久,举队投奔高杉,其后又参加了四境战争和戊辰战争,功劳显赫。  和月伸宏的《浪客剑心——明治剑客浪漫谈》中,山县曾小小露了一面,大家还有印象吧。当时他是陆军中将,不过1899年时升任元帅。另外,他还于年两次组阁。&●人才鼎盛的长州  长州的尊王攘夷思想之祖,当然是吉田松阴(),他的门下,除高杉、桂、伊藤外,还有在师门下高杉齐名的入江久一()、久坂志瑞()、吉田稔麿()以及品川弥公郎()、益田右卫门介()等,都为维新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而松阴所以能够明目张胆地鼓吹尊王思想,与长州重臣周布政之助()的支持有很大关系。此外,长井雅乐()的《航海运略策》则为维新志士从攘夷到开国的思想转变奠定了基础。  非出松阴门下而成为长州维新领袖的有方泽真臣(),他曾与大久保利通一同进京接受讨幕的密诏。不过,他最后的下场也和大久保一样,被人给刺杀了。  另外,长州还出了个家伙叫乃木希典(),此人维新后才加入陆军,曾参加甲午中日战争,后任台湾总督,又在旅顺和俄国人鏊战过(真是我国之大仇敌)。不过他之所以出名,在于明治天皇去世时,乃木夫妇自杀以殉,所以被日本军国主义份子尊为“军神”,竟与南北朝时楠木正成相提并论。芥川龙之介在短篇小说《将军》中,倒是把他骂到狗血喷头。&※土佐(山内)藩※  藩主山内容堂,是公议政体(诸候集体执掌国事)的极力鼓吹者,因此上下的藩论也无不受其影响——即使著名的龙马之“船中八策”,也带有浓厚的公议色彩。&●龙马飞腾——坂本竜馬()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一定记得明智光秀的封地中心,是在坂本城——龙马的坂本姓氏,源之于此。  光秀之婿明智秀满(左马之助),传说未死于山崎合战,而是逃到了土佐的长冈郡,四代至八兵卫,开了一家居酒屋“才谷屋”,六代至八郎兵卫,始取得乡士资格。八郎兵卫大名直益,正是坂本龙马(本名直柔)的祖父。  因此,龙马和其它大部分维新志士不同,一是身份低微,只是个乡士,再就是非常有钱(才谷屋是土佐有数有大商家)。他的剑术得自于千叶道场,习北辰一刀流——也即北辰流狼牙拔刀射术的由来(“快枪手”龙马?)。  故事的发生在龙马脱藩东上江户,谋刺幕臣胜海舟的前后。龙马曾经对一位密友说:“我喜欢小太刀,小太刀灵活,比太刀实用。”朋友深以为然,未曾想再见龙马,他却掏出来一柄手枪:“这个比小太刀更具威力。”  胜海舟是开国论的先驱,抱持着攘夷思想的龙马把他作为行刺目标,必杀的奸党。但是,胜精辟的思想终于使龙马认识到,不开国并发展经济、强大国力,亦无以抵御列强。那位朋友再见龙马,龙马掏出的是一部开国论书籍:“手枪只能杀伤敌人,此书可以振兴日本!”  成为胜海舟门徒的龙马,构思出了自己独特的共和政体论。1864年,他在长崎龟山创立了商社“社中”,又名“龟山社中”,也就是后来声名显赫的“海援队”。“海援队”不仅仅是商务贸易组织,它是尊王志士们的总联络站和情报站。利用“海援队”,龙马把大量金钱投入到尊王倒幕运动中去,并反复奔走,终于促成了长州和萨摩的同盟、土佐和长州的同盟,把四强藩中的三个有机地联合起来。  1867年,龙马与后藤象二郎一起完成了“船中八策”,主张将军奉还大政,把国体改为君主立宪制。“船中八策”中的许多条文。日后被原封不动地搬入明治新政府的宪法和各种法律规章中去。  龙马短暂的一生,为日本的振兴耗尽了心力,所以才会说:“我相信日本的长夜终将迎来黎明。”(《时空武士·幕末篇》中被救出江户的那个家伙正是龙马,还有印象吗?这是他爬上屋顶时抒发的豪情壮语——历史上的龙马是否说过这话,那就不得而知了。)但他没能看到黎明。日,他在京都近江屋遭一名自称大和十津川乡士的刺客突然袭来,龙马眉心中刀,立即死亡。同时一起殒难的,还有“陆援队”队长中冈慎太郎。刺客,据传是“新撰组”前身“浪人队”的首领之一佐佐木只三郎——但细察情势,当时许多人都有杀害龙马的动机,他究竟死于谁手,也许永远是一个谜。  龙马可以说是日本历史上最幸运的人,因为他死后大名传播天下,甚至蜚声海外,并且深受各阶层的爱戴——大众百姓,认为他是拯救日本的平民英雄;资产者认为他是近代日本商业的始祖;民主派认为他是民主先驱;保守派认为他是尊皇的忠臣;军国主义者认为他是帝国海军的保护神。因此,龙马的名声远在“维新三杰”,甚至高杉和胜等人之上,不能不说是种异数。&●龙马由生到死的盟友——中岡慎太郎()  “海援”、“陆援”,互为表里,虽然慎太郎之创立“陆援队”,灵感是来自“社中”,但龙马之把“社中”改编为“海援队”,实际是仿效“陆援队”。相比之下,“海援队”更象商团,龙马更象辩士,而“陆援队”仿佛军队,慎太郎无疑是名战士。虽然有关“龙马的主要目的是赚钱,慎大郎的主要目的才是维新”的论调简直是屁话,但中冈慎太郎在明治维新中的作用,确实并不小于龙马。  23岁时,慎太郎加入了武市瑞山(半平太)为首的土佐勤王党。1865年,他发起了萨长联盟运动,并在龙马的帮助下获得完全成功,同年,完成名著《时势论》,鼓吹改革的中心在一个“战”字。1867年7月创办“陆援队”,同年11月往京都拜访龙马,死于近江屋之变。时年30岁,比龙马还小3岁。&●稀代的暗杀者——岡田以藏()  以藏出身于土佐藩最下级的乡士之家,从小立志成为宫本武藏一样的大剑客,但是,以他的身份,很难进入一流的道场学习。他只有藏在道场外偷学,于是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暗杀剑法。  上级乡士,同时也是土佐勤王党的领袖武市瑞山的道场开张了,以藏终于得到正式拜师学艺的机会,并以其惊人的天赋得到瑞山的赞赏。1856年,瑞山前往江户游学修行,以藏也被允许随行。  在江户三大道场之一的桃井道场,以藏苦学并得到了镜心明智流的真传。此后,他又陪伴瑞山,在防长和九州地方游历修行,剑客以藏的大名,从此轰传天下。  在跟随瑞山学习剑术的同时,以藏也逐渐接受了尊王思想。游学结束后,他进入京都,开始狙击并斩杀佐幕派人士,也即实施所谓的“天诛”,因而被称为“刽子手以藏”(人斩以藏)。他不但暗杀了官员、浪人,仅有案可察的就有近二十人,并且还在日,把京都等持院中三代足利将军的木像枭下首来,晒在四条河原,以表示对现政权的德川将军之威吓。  1865年,以藏在京都被捕,经拷问后,供认杀害藩监察井上佐一郎军事,遂被处以死刑。&●板垣虽死,自由不亡——板垣退助()  山内容堂的重臣,精通西洋兵法,成为土佐勤王党的领袖之一。戊辰战争中任总督府参谋,攻击奥羽越列同盟的中心会津城,获得了极大的胜利。明治初年任政府参议,1873年因提出征韩论,与西乡隆盛一起辞职。翌年组织爱国公党,建议设立民选议院,掀起自由民权运动,并领导建立立志社和爱国社等团体,推进国会开设请愿运动。  1881年,板垣创立自由党,被选为总理。大限重信、伊藤博文等执政者对他万分头痛,遂于1882年由政府资助他赴欧洲各国游历。1883年板垣回国后解散自由党,脱离民权运动。1896年任内务大臣,1898年与大限重信共同组阁,俗称“限板内阁”,再任内务大臣。  在推行自由民权运动时,板垣曾遭到暗杀,身负重伤。当时,他说出了那句名言:“板垣虽死,自由不亡(板垣死すヒも自由は死せず)!”&●四国的强藩,土佐之雄杰  论思想的进步,土佐不如长州,论在维新中的推动作用,土佐不如萨摩;但从龙马到板垣,从“船中八策”到自由民权运动,土藩群杰也自有其不同寻常的异样光辉存在。  土佐藩论的进步,始于吉田东洋()。东洋长时间主持藩政,并将板垣退助和后藤象二郎()倚为左右手。激进的土佐勤王党成立后,派人刺杀吉田东洋,并由武市瑞山()代其执政。  其间,龙马组织海援队,队员大半是土佐人士,主要干部有长冈廉吉(,龙马死后代掌海援队),陆奥宗光(纪伊藩士、另文叙述)、近藤长次郎(,外号“馒头屋长次郎”)、新官马之助()和池内藏太(),以及龙马的外甥高松太郎()等。  1865年,武市瑞山下狱死,后藤象二郎重执藩政。明治维新后,虽云四强藩执政,但土藩大部分功臣均被排挤下野。后藤即与板垣共组自由党,自由党的前任副总裁亦为土佐藩士出身,曾加入海援队的中岛信行()。  还有两人必须一提。一是最早脱离藩籍,组织“天诛组”,1863年在大和举兵倒幕的吉村虎太郎(寅太郎,)。二是海援队干部,后来制霸明治时代海上运输的客崎弥太郎(),他曾把自己的三阶菱家徽和山内的三叶柏家徽相结合,创建了闻名天下的商社社徽——三菱。&※肥后(佐贺锅岛)藩※  藩主先后为锅岛闲臾和锅岛直大。比起前三强藩来,佐贺几近于凑数,人才之鼎盛,远不如水户、熊本诸藩,值得提及的,区区三人而已。  先是“二大”,即最早提出迁都江户(东京)并成为首任东京府知事的大木乔任(),以及组织日本最早政党内阁的大限重信()。  还有江藤新平(),主张雄藩联合与公武合体。维新时在与彰义队的作战中立下大功。后主张征韩论,与西乡隆盛同时下野,但先西乡在佐贺发动叛乱,兵败被杀。&※风云变幻中的幕臣们※  天领(德川幕府的直辖领地)占全日本土地的三分之一强,幕下雄才倍出,若非时势逼人,区区数藩,根本无法撼动。&●龙马之师——勝安芳()  原名胜义邦,后称麟太郎,出生于贫困的旗本家庭。他刻苦地学习兰学(荷兰传入的学问,后统指西学),在佩里叩关,敲开日本大门后,他遂向幕府提出海防建议书,从此渐得重用,官至安房守。  胜长时间担任海军讲习所的教员监督、军舰练习所的教授等要职,并曾一度远航出访美国。他在神户开办海军操练所的时候,龙马与吉村虎太郎上门行刺,但均被说服,反而成为胜的忠诚弟子。  幕府征讨长州的战争中,胜作为特使从中进行和平交涉。维新时,他又花很大心血完成了江户的不流血开城。  维新后,胜改名为安芳,号海舟,又在明治新政府中担任海军司令、参议长等职务。也可以说,他是日本近代海军的创建者之一。 ●铁舟与泥舟   所谓“幕末三舟”,是指胜海舟和一对义兄弟:山冈铁舟()、高桥泥舟()。   铁舟是义弟,剑术出自千叶道场,属直心影流。他在幕府招收浪士队(新征组)时,被任命为浪士取缔役;此后,升任幕府要职——大目付。戊辰战争时,他奉将军德川庆喜之命,往与西乡隆盛进行江户不流血开城的谈判。谈判中,他态度不卑不亢,时人称:“朝敌德川庆喜有家臣山冈铁舟盛风凛凛。”   泥舟是义兄,长于枪术,25岁时即成为武场的师父。也曾在浪士队的组织工作中为幕府立下汗马功劳,并一度成为德川庆喜的护卫。 ●大总统榎本武揚()  幕臣中真正的传奇人物。少年时长时间在北海道渡过,成年后留学荷兰,学习海军技术。归幕即成为海军要员。   讨幕军进入江户,榎本统率九艘军舰发动叛乱,一路北上占领北海道,成立共和国,并自任大总统。讨幕军在击败奥羽越列藩同盟后,直捣其大本营五稷郭。榎本战败投降入狱,由于黑田清隆的奔走才幸免一死。 ●榎本的左右手,是长于兵学的大鳥圭介()&&& & 与式神作战的实业家——渋沢栄一()  涩泽出身是富农,青年时侍奉一桥庆喜,至庆喜恢复德川姓并继任将军后,涩泽即成为幕臣。 维新后他服务于大藏省(财政部),明治六年辞职,活跃于实业界。他创立第一国立银行,其它事业包括制丝、造纸、铁路、饭店等五百余种,遂被称为“财界大御所”。   至于“与式神作战”云云,源出日本著名的科幻小说(魔幻小说吧)《帝都物语》:明治45年,加藤保宽企图唤醒千年前平将门的怨灵,靠“地脉”毁灭东京,涩泽荣一则与幸田露伴等人及日本第一台机器人“学天则”,与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1988年,东宝影片公司将其部分搬上银幕,涩泽与式神、护法童子、阿修罗等的作战令人眼花潦乱…… ●忠而不顺的小栗忠順()  幕府外国奉行、勘定奉行、步兵奉行。他是日本近代陆海军的始祖,对兵制、军备攻革、武器革新等均作出过超人的贡献,并帮助完成了神奈川县横须贺造船所的建立。   小粟本身主张开国论,但因为忠于幕府,而与倒幕派誓不两立,他是由保守派大老井伊直弼(在倒幕派看来简直可称为魔君的人物)一手提拔起来的,策划过征长战争,戊辰战争时持强硬立场而与胜海舟等对立,因此虽然此后闭居上野权田村,还是被搜出来处死了。在处死他的地点,立有一块石碑,上书:“伟人小栗上野介,无罪却在此处被斩”。 ※英杰天下※   除去四强藩及幕府以外,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全日本各地无数雄杰涌现。首先,为朋友们介绍两位廷臣(公卿)。 ●大政大臣三条実美()  他是朝廷中象征倒幕维新的指导者。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复兴皇权、恢复天皇和公卿的地位,由于公武合体的八·一八政变而被迫逃出京都,落难太衬储(在北九州),当时一起落难的共七位公卿,史称“七卿落难”。自此,思想转变为倒幕,维新后成为太政大臣,实际作为新政府的首脑(最初的新政府结构为太政大臣为首,诸强藩志士出任参议为辅助)。 ●见风使舵(?)的岩倉具視()  公卿中倒幕派的实际领袖。他出身于一个破落公卿家庭,在反对签署《日美通商条约》的八十八公卿联盟中崭露头角。   在幕府为了抵御倒幕热潮,而提出公武合体的论调时,岩仓为之策划了“和宫降嫁”(把天皇之妹和宫公主嫁与将军家),因而被尊攘派斥为叛徒、奸贼。岩仓被迫退隐岩仓村反省,其后多次与西乡、桂等人接触,确定了倒幕的思想,在“夺玉”(夺取天皇、讨伐幕府)斗争中立下奇功。   维新后出任内大臣,不久又率领大久保、木户(桂)等人组织岩仓使团出访欧美。留守的西乡等人压制不同意见,提出征韩论,大久保等仓促赶回与之辩论。在内廷会议上,西乡一派占了上风,三条实美被迫同意征韩,但要求延缓一天宣布。当晚,三条称病,由岩仓代任太政大臣,岩仓立刻进宫求得天皇诏书,然后在第二天的会议上全部推翻三条的决定。西乡等一怒下野,大久保独裁政权的雏形形成了。   从尊攘到公武合体到倒幕,乃至后世许多人议论岩仓具视见风使舵,奸诈狡猾。但应该看到他在维新运动中的强大推动作用,况且倒幕思想一经确定,岩仓比谁都要坚决。一个人的思想,应该允许其成长,这并非“墙头草,两边倒”。 其它志士,主要的还有两位——无念,池田屋——宫部鼎藏()   熊本藩山鹿流兵学教师,对国学(当然是日本国啦)和神道也很有研究,后因弟子触犯藩法而引疚辞职,上洛参加尊攘运动,成为三条实美的亲信。池田屋事件中身负重伤,自杀而终。●辣腕外相——陸奥宗光()  龙马的小兄弟,原名阳之助,纪伊藩士。由于藩中政变,其父被幽禁而脱藩流浪,一度至江户参加尊攘运动。后得龙马赏识,进入海军操练所学习,并拜胜海舟为师,不久又加入龟山社中(海援队)。   陆奥是个善思考之人,曾向岩仓具视灌输过开国倒幕思想。维新后,回藩任知事(纪伊藩后政和歌山县),1870年旅欧考察,1875年任元老院干事。   1878年,因与西南战争中西乡的反叛有所牵连而下狱,五年后出狱,再赴欧美。1888年任驻美公使,1892年任伊藤博文内阁的外相。外相任上,他修正了日本与英美诸列强的不平等条约,为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在日外务省旧址的前庭,至今还有宗光的塑像。   其妹初穗嫁与自由党党魁中岛信行。※新时代的事业家※   除去前面介绍过的岩崎弥太郎和涩泽荣一外,还有荣一的堂兄弟涩泽成一郎(),以及——●侠商——白石正一郎()   长州支藩清末领竹崎地方的渡船批发商,精通国学和和歌。高杉晋作创建奇兵队时,他率先加入,此后一直为尊王倒幕贡献资财,并为落难志士提供藏身之处。不但本藩的高杉、桂,连外藩的如西乡、龙马等均受到过他的保护。   但与岩崎、涩泽不同,白石在明治初年即告破产——但这并非失败,他最大的胜利,是在维新史上留下了一个辉煌的名字。※诸党、诸队、诸组※   其实所谓的党、队、组,都是一码事。党当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包括坂垣退助的自由党,而队也不是小虎队,组也不是互助组,实际上它们都是半政治半军事性质的战斗团体。△党,主要包括——   诸生党与天狗党:   都出自于水户藩。天狗党的创建者是武田耕云斋(),因为目标是尊王,并且利用藩兵政变,终被藩主下令处死。诸生党的党魁是市川三左卫门(),他身为水户家老时成立此党,主张佐幕而与武田耕云斋对立;戊辰战争后,市川遭到处决。△队,最著名的当然是高杉晋作的奇兵队,而与奇兵队同时崛起于长州的还有:   鸣城队:创建者是吉富藤兵卫(),这个组织在维新后转化为鸣城立宪党。   游击队:头目为巨人来岛右兵卫,他是长州倒幕激进派的领袖(比高杉还要激进!)。由于恼火池田屋事件而率队直捣京都,奋勇战死。   御盾队: 品川弥次郎()所一手创立——此人为桂小五郎的亲信。  诸队还有:   彰义队:佐幕组织,由天野八郎()在德川庆喜隐退后组织并集结于上野,攻击新政府军。结果被大村益次郎一日间横扫,天野也终于病死狱中。   北辰队:新发田藩重臣远藤七郎(?~?)所创,戊辰战争中隶属长州军,参加对会津的攻伐。   远州报国队:由淡海国玉神社祠官大久保忠尚()所组建,目标是尊王倒幕。   忠勇队:久留米藩尊攘派理论指导者真木和泉()所创,覆灭于禁门之变(久坂玄瑞等策划的占领京都之军事政变,以失败告终)。   尽义队:有马藩家老平田大人()为对付政敌胜井五八郎(佐幕派)而创立的组织。   冲锋队:创立者中村半次郎(事迹详见刽子手列传)。   白虎队:悲壮!惨烈!当新军讨伐奥羽越列藩同盟,围攻同盟中心会津若松城时,城内少年武士三百人组织白虎队,头缠白带子,奋勇为藩主而战。并且,当会津藩投降后,白虎队员一齐剖腹自杀——最大的十七岁,最小的十五岁,都成了封建愚忠的牺牲品。   赤报队:更为惨烈!更为悲壮!下总国乡士相乐总三()等人所组织,进入关东为新政府军开辟道路,向农民宣传减租的政策。但是明治政府战争未结束就决定食言,遂以冒充官军为罪名解散赤报队,并将相乐总三等首领处死。《るろうに剑心》的读者们对这段历史不会陌生吧,相乐左之助即使许多年以后,还因为此事而对明治政府怀有刻骨的仇恨,试图用拳头和斩马刀将之击为粉碎呢!   冲锋队:创立者之炽村半次郎(事迹详见刽子手列传)。△组   诸组中相当有名的是“天诛组”(还记得冈田以藏吧,他的口号也是“天诛”,换句中国古话来说,也就是“恭行天讨”)。天诛组的发起者乃是公卿出身的中山忠光(),目的是排斥公武合体,致力推翻幕府统治。1863年,公武合体派发动“八·一八政变”,天诛组被剿灭——中山被杀,享年仅二十岁!   天诛组的总裁是国学者藤本矢石(),主要成员有松本奎堂(),以及前面提到过的吉村虎太郎。    诸组还有——   诚忠组:由萨摩重臣小松带刀和大山纲良()等人创建。   乌鸦组:听这名称好象是忍者,其实也差不太多啦。由18岁的仙台藩士细谷十太夫()建立,成员全部身穿黑衣,在戊辰战争中负责收集情报的工作。   当然,名声如日中天的,还是“新撰组”!※壬生狼,末世的狂啸!※●辨名,是“新撰”还是“新选”?   “新党”当然是意译;然而“新撰组”、“新选组”同时在日文中出现,究竟哪个才是正名呢?   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据日本学者最近的考证,“新撰组”才是正确的名称。至于“新选组”的由来,是近藤勇在家信中这样写道的(你可以称呼他“白字局长近藤”)。●来历,从“壬生浪”到“壬生狼”。   德川幕府为了对付勤王志士,招募大批浪人,在京都组织了浪士队。虽然浪士队成立不久就因种种原因解散了,但有部分浪人成为京都守护职松平容保(会津藩主)的部下,以维持京都治安为明目,成立了新撰组。   新撰组最早的基地是在京都附近的壬生村,因此被称作“壬生の浪士”,但不久他们的残酷狙杀倒幕志士就使人人胆战色变,于是“壬生浪”也逐渐变成了“壬生狼”的称呼。新撰组的第二个据点,是京都本愿寺。●绝密,家康暗伏的棋子。   新撰组的中坚分子,是以近藤勇为首的来自于武藏多摩郡乡下的一批农民。传说,当初德川家康建都江户时,为防一旦有变,可以使后代将军安全撤至甲府,因此采纳了武田遗臣大久保长安的建议,在多摩八王子地方布下了一哨人马。   这哨人马为原住民500人,加上武田遗臣500人组成,称为八王子千人队。近藤等人,正是千人队的后裔,因此对德川家具有世代相传的强烈忠义之心。●血腥,岛原料亭之变!   新撰组组织初期,由三位局长共掌内务,即芹泽鸭(?~1863)、近藤勇()和新见锦,其中以芹泽权力最大。   文久三年(1863年)9月14日夜,芹泽在京都岛原地方的料亭中,与情人阿梅幽会,大醉共寝。夜半,风雨大作,近藤勇、土方岁三、山南敬助、冲田总司、原田左之助共五人突然袭至。芹泽虽身为神道无念流的高手,但醉中仓促应敌,终于倒在了血泊之中。   此后不久,新见锦被怀疑与袭杀芹泽有关连,被迫切腹,近藤勇遂独掌新撰组大权。●残酷,高台寺党与内部整肃。   芹泽之死,据传是因为他过于心狠手辣,冷酷无情,连新撰组内都人人自危。但是如果这样解释的话,新见又为何被逼切腹呢?近藤夺权的理由,或许朋友们可以在“幕末十大剑术流派”一章中找到新的端倪。   其实近藤上台以后,新撰组内部的整肃更为残酷。譬如说据传为津藩藩主藤堂和泉守私生子的藤堂平助(),他因为厌恶幕府狙杀队的身份而脱组,成为洛东高台寺的卫士。和他一起逃走的还有不少人,统称“高台寺党”——不过据说这些人不久就被近藤派无情地镇压了。   顺便提一句,在KOEI的《维新之岚》中,藤堂平助的剑道高达90——不要惊讶,这是新撰组中最低的记录。近藤勇是98,永仓新八是92,土方岁三是95,冲田总司是100!新撰组真是个可怕到令人神往的组织!●诚忠,矛盾的思想源泉。   新撰组可以说是日本近代最早有统一制服的组织。他们的旗帜,是白底,上有红色横纹,下有红色山形折纹,中间一个大大的“诚”字;其服装亦由旗帜的样式转化而来:在衣袖和下襟,均有连绵不断的山形折纹。   “诚”,是新撰组思想之旗,但“忠”,才是其思想之源。不要以为他们只是一帮幕府的走狗,嗜血如命,杀人如麻。不,他们是狼,而不是狗,他们有自己独特但完整的思想体系。   那就是尊王、攘夷、护幕。攘夷不必多说了,连高杉晋作、坂本龙马之类的革命家最初都曾怀抱着攘夷思想,何况近藤之流不读书的人。但尊王和护幕这对矛盾的统一,却实在让人有点摸不到头脑——也许接近公武合体的思想吧。●血祭、非情的池田屋之斩!   使新撰组名声大噪的,是元治元年(1864)发生的池田屋事件。   6月5日夜,三十余名攘夷志士集合于京都一间名为池田屋的小旅馆开会,会议内容主要包括:   1.乘狂风之日在京都纵火;   2.趁乱突袭御所,斩杀佐幕的中川官亲王、京都守护职会津藩主松平容保等人;   3.劝说天皇离开幕府的控制范围;   4.奉天皇的命令发动倒幕战争;   5.袭击新撰组屯所,夺回被捕的同志古高俊太郎。   然而,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及内容,经过严刑拷打,已经从古高俊太郎口中泄露了出去。当晚,新撰组全体集合于八坂神社,由局长近藤勇亲自带队,奇袭池田屋。开会的志士们当场有七人被斩,剩余二十多人大部被擒。新撰组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人殉,最终的败亡。   新撰组虽然厉害,但逐渐不少倒幕派人斩(刽子手)也出现了,而且作为幕府下属半警察性质的团体,其命运不能不随着幕府的败亡而败亡。   新撰组几乎参加了戊辰战争中的每一仗,先是伏见、鸟羽会战,失败后据守大坂城;由于将军德川庆喜的阵前逃亡,大坂已不可守,于是再退至江户,与彰义队遥相呼应。   彰义队被大村一日荡平,新撰组又在甲府、下总等地数度战败,损失惨重,逃至会津。然而,奥羽越列诸藩在新政府军的讨伐下也倾刻崩溃,土方岁三率领新撰组余部(近藤勇已先在甲州之战中被捕)北依大鸟圭介(与榎本武扬等在北海道闹独立)。五稷郭之战,土方被乱枪打死,新撰组遂亡,真正成为了德川幕府的殉藏品。●回想,正反两面的悲壮。   有人认为,新撰组的悲剧,产生在于混淆了德川氏与德川幕府这两个概念,八王子千人队把对德川氏的忠心推广而成为对德川幕府的忠心,于是成为新时代的反动者。   然而,在日本,对整个维新运动的看法也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曾有部电视剧中的情节,一个萨摩出身的老太太和一个会津出身的老太太,互骂对方祖先为叛贼,而称自己的祖先为官军——新撰组代表了正义吗?※新撰组人物介绍:※●近藤勇()——称局长或队长(为什么组的头子不叫组长?天晓得)。曾向近藤周作(一名长裕)学习天然理心流剑法,很快成为代师傅和周作的养子、继承人。   1862年前后,近藤勇前往京都,开了一家三流道场“试卫馆”,专门传授用木刀练习的武州多摩乡下农民剑法“天然理心流”——当然,最终弟子也只有土方岁三、冲田总司等同乡老友。   新撰组在池田屋事件后,由于各地人斩的出现而势力反而大为衰退。戊辰战争初期,伏见、鸟羽及大坂之战的失败,近藤被迫更名改姓逃到关东,以新撰组余党为主体成立了甲阳镇抚队。   甲斐战败后,近藤又逃至下总山中,后来自首,被处以极刑。●土方岁三()——副长,近藤的挚友和左膀右臂,并被称为新撰组的智囊(知惠袋)。   武州多摩的百姓出身,天然理心流弟子,一直跟随在近藤身边。他治下极严,有不服从者格杀勿论,故又有“鬼副长”之称。   近藤被捕后,土方跟随大岛圭介转战关东,终于在北海道站稳了脚跟。箱馆之战,他因守卫五稷郭,被新政府军乱枪打死,年仅35岁。●冲田总司()——一番队长,出身有白河藩士和孤儿两种说法。总司年幼时即流浪至多摩,入近藤道场学习。据说十九岁时,其剑法已经大大超越代师傅近藤勇了。   然而,剑术虽高,天不假年,在任新撰组一番队长初期,他即不幸染上了结核病,乃至到了吐血的地步(剑术奇高而不时呕血,苍白优雅的美少年,为什么和田宫坊太郎如此相象?)。伏见、鸟羽战败后,他潜至千驮谷接受治疗,但未能根除病痛,终于在25岁时病故。   SONY的《维新激斗篇》中,传说的隐藏角色即是冲田,据说相当难打(笔者还没发现他,呜呜)。当然,他剑道高达100(《维新之岚》),笔者则充其量只有99而已(哇呀,遭人围殴)。●永仓新八()——二番队长,出身松前藩。他不是近藤勇的嫡系,剑道也出自神道无念流,因此虽然甚得信任,最后还是叛离,自组“靖兵队”。   江户开城后,永仓转战关东各地与新政府军对抗,直至会津若松的失守。不知什么原因,他获得赦免,并恢复了松前藩籍——脱离新撰组而未遭到斩杀,并作为原新撰组重要成员而活到大正年间的,大概只有他一人(《るろうに剑心》中的斋藤一和冲田总司,已经是半虚构的人物,不在此列)。●斋藤一()——《るろうに剑心》中最酷的当然是化名藤田五郎的明智政府辅助警察斋藤一(笔者就是这么认为的,有不服者尽管拔剑过来,尝尝我的“左手平刺”)!新撰组三番队长,是近藤勇的师弟。   [斋藤一是御家人山口裕助的次男,在加入新撰组以后,参加了池田屋之变,威名大盛。传说脱队的重要干部谷三十郎和武田观柳斋,都是被他所暗杀的。   伊东甲子太郎入新撰组成为参谋后,斋藤一受命接近并监视他。后来与伊东同时脱队,加入御陵卫士,并密告伊东企图暗杀近藤勇的阴谋,斩杀了伊东。戊辰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几乎每一场战斗,并在会津城下代土方岁三担任指挥,兵败投降,遭到流放。   战争结束后,他改名藤田五郎,进入警视局。退役后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校工,大正四年(1915年)9月28日殁。]此段介绍来自赤军的《宛如梦幻》※人斩(刽子手)列传※   绯村剑心的拥护者们不要心急,新撰组其后就是人斩列传了(谁叫笔者拥护斋藤一呢)。首先介绍的,当然是绯村的原形——●河上彦斋()——熊本藩士,尊王攘夷的积极鼓吹者。元治元年(1864)因为刺杀了主张公武合体和开国论的大思想家佐久间象山,而被藩主下令监禁。不久遇大赦出狱后,他又加入长州军,参加禁门之变,失败即逃归长州;参加过戊辰战争,但由于反感开国政策,发表反对新政府体制的言论,而被控告谋反,于明治四年(1871年)被处以极刑,享年38岁。   大概是为了表示对维新后的大久保政权之不满吧,才把河上彦斋作为绯村的原形。因为据笔者看来,河上的气魄远比不上漫画中的绯村。虽然刺杀佐久间象山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也仅一人而已,对比刺杀一人,河上又远不如关铁之助了。●关铁之助()——也可称为铁之介,水户藩士。安政6年(1859年)8月,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发动安政大狱,大规模搜捕尊王志士。铁之助会合萨摩藩士多人,密谋举兵倒幕失败,第二年被藩命禁闭反省。他于是脱藩成为浪人,当年3月3日主持了樱田门外之变。   这场震惊全日本的事变,行动者为水户浪人和萨摩浪人共18名,他们乘大风雪天,一举将人称“赤鬼”的井伊大老刺杀于觐见途中,樱田门外。事后,铁之助在逃亡途中被捕,并被处以极刑,享年39岁。   虽然18人共同行动,但护卫森严的幕府大老远非一介松代藩士佐久间象山可比。这是幕末勤王党的第一次大规模武力反抗,关铁之助功不可没。   唯一可惜的,是斩此一“鬼”后即被捕杀,则关的事迹,又没有那须信吾要精彩了。●那须信吾()——土佐藩士,据说无论剑、枪,还是铁砲都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因为与龙马交往而接受尊王思想,加入武市瑞山的土佐勤王党。文久2年(1862)4月,参与刺杀土佐大思想家、持论较武市为保守的吉田东洋,因此被迫藏匿于京都长州、萨摩藩邸。翌年8月,天诛组举兵,他即加入出任军监,9月24日于鹫家口战斗中,遭彦根藩士狙击,中弹战死,享年35岁。   从河上到那须,说是人斩,其实都不过刺杀过一人而已,而且当时代也无人斩之名。真正可称为杀敌无数刽子手的,还要首推田中新兵卫。●田中新兵卫(?~1863)——出身于萨摩藩鹿儿岛的一个商人之家,自小喜爱武术,剑法超群(示现流)。他与诚忠组来往密切,思想非常激进。文久2年(日,于京都刺杀佐幕要人岛田左近,此后又连斩数人,人称之为天诛先驱“人斩新兵卫”。   次年,因被怀疑为杀害参政公卿姊小路公知的凶手,新兵卫于5月20日被迫切腹自尽——但他是否真凶,一直是历史上一大谜题。   怎么样,其实大家尽可选择心目中真正的人斩作为绯村的原形。当然新兵卫是最厉害的啦,剑道高达100(《维新之岚》)!不过刽子手之王当然还是冈田以藏,虽然《维新之岚》里他的剑道才设了99。另有一位剑道97的中村半次郎,其气魄比之田中,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中村半次郎()——别名桐野利秋,出身于萨藩低级武士之家,自小习剑,流派当然为示现流。   他是西乡隆盛的好友,持剑杀人无数,亦有”人斩”之名,并且据说连新撰组也下敢招惹他。鸟羽、伏见战役中,他组织冲锋队,奋战于倒幕的第一线;奥羽征讨中,又奉命接收会津藩的投降,率先进入若松城。   他的结局,是与西乡隆盛共同进退,战死于西南战争中——也一样对大久保政权怀有不满,用他做绯村的原形有何不可(虽然剑心活跃的时代西南战争已经结束了,可同样河上死得更早呢)。风云人物■ 明治天皇明治天皇是日本天皇中最特殊的一个天皇。在他之前,女天皇可以堂而皇之的登上帝位,古代的日本,就曾出现过六个女帝。日本的年号是摹仿中国的制度而制定的。只要有祥瑞的徵兆等因素,一个天皇可以容许变更多个年号。但是从明治天皇以後,一个天皇只限一个年号。因此也可以年号来代替天皇的称呼,例如明治天皇、大正天皇、昭和天皇等。从前的天皇,权力不是落在地方豪族或外戚贵族的手上,就是落在武家政权的手中。天皇可以说是只是一个傀儡,到了明治天皇,他总揽大权於一身。皇室典范皇室典范是皇室制度的基本法律,1889年(明治22)於大日本帝国宪法之下制定。在明治宪法下,皇室典范异於一般法律,与宪法同为最高法规。现行皇室典范,系於日本国宪法制定时同时修改,并以一般法律施行。与旧典范之最大相异处,首先在於皇室继承只限於嫡出(正妻所生),不承认庶出(正妻以外所生)。明治天皇及大正天皇全系庶出。此改变乃为尊重婚姻制度而来。其次,现行典范承认平民之皇太子妃。战前,皇太子妃必从皇族或三大贵族家庭中挑选。江户时代以前,日本允许女天皇的存在。但明治以後的皇室典范规定,只有男系的男子才能继承皇位。明治天皇出生於嘉永五(1852)年9月22日,是孝明天皇的第二皇子。他幼名宫,母亲是英照皇太后。但真正的生母是权大纳言中山忠能的女儿,典侍庆子。万延元(1860)年,他被定为储君,并赐名睦仁。庆应二(1866)年12月,也正是他十五岁那年,由於父天皇去世而继承皇位。翌年1月9日,举行践祚典礼。在革命份子的鼓舞之下,12月9日断然实行王政复古。庆应四(1868)年7月,将江户改名为东京。8月27日举行即位典礼,9月8日改年号为明治。10月,明治天皇抵达东京执政。12月,返回京都,与一条美子(昭宪皇太后)举行大婚之礼。明治二(1869)年明治天皇再度抵达东京,并定东京为首都,以图一新人心。接着,在明治政府推动下,接二连三的推出版籍奉还、废藩制县、制定徵兵令等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其中与天皇地位最有关的就是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明治政府於1889年(明治22)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宪法),这部东亚首部的现代成文宪法是摹仿普鲁士宪法的钦定宪法。明治宪法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的天皇统治之。」明治宪法系基於天皇主权的原理,由天皇总揽立法、司法、行政之统治权。此外,行政各部的官制、陆海军的统帅、宣战的公布、条约的缔结等,都属於天皇的大权。从此,天皇摇身一变,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神人」。明治45(1912)年7月30日凌晨零时四十三分,明治天皇由於尿毒症去世,享年61岁(虚岁)。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日本近代国家诞生的同义字。■ 西乡隆盛 在明治维新的众多元勋当中,担任最重要角色的是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这三人又被称为「维新三杰」。其中又以西乡隆盛的人格最受日本人喜爱。西乡隆盛生於文政十(1827)年12月7日,是萨摩(鹿儿岛县)藩士西乡吉兵卫之长男,幼名小吉。由於家境贫穷,十八岁时一边担任「郡方书役助」以补贴家计,另一方面与大久保一藏(利通)、有村俊斋(海江田信义)等人一同研读『近思录』,学习阳明学,并在无叁禅师门下叁禅。二十八岁(1854年)时随藩主岛津齐彬至江户。当时正值将军继嗣问题,举国分成拥护德川庆喜与拥护德川家茂两派。西乡隆盛加入拥护庆喜派,而四处奔走。安政五(1858)年,由於「安政之大狱」(安政年间,弹压拥护德川庆喜份子的大狱),西乡隆盛护卫着被幕府追究的僧月照返乡。没想到萨摩藩也对他们加以追究,於是两人投身锦江湾。月照绝命,隆盛大难不死,被处以流刑。1864年返回萨摩藩後,西乡隆盛在倒幕运动中,不断发挥他的破坏力。1868年,隆盛担任征讨大总督叁谋,与胜海舟谈判下,无流血的进入江户城。但是西乡隆盛却在此时急流勇退,返回老家萨摩。因为他认为不可留在中央,担任比藩主地位还高的职位。到江户开城为止,他是代表下级武士改革派的最佳领袖。他视名利如粪土,视死如归,不为子孙买美田。然而在维新政府的改革下,下级武士生活日益穷困。徵兵令实施之後,武士的军事权又告丧失,为打开这种僵局,遂使西乡隆盛兴起「征韩」、「征台」的念头。他毛遂自荐,想当遣韩大使,但遭岩仓具视、大久保力通等人的反对而下野。明治10(1877)年,鹿儿岛的私立学校学生及下级武士拥立西乡隆盛为统帅,举兵反抗政府。史称西南战争。西乡隆盛战败,自刃而死。■ 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诞生於天保元(1830)年8月10日,是萨摩(鹿儿岛县)藩士大久保次右卫门利世之长男。幼名正助、後又改名为一藏。他与西乡隆盛不但是小同乡,同样是下级武士出生,而且家境贫穷。但两人在个性及政治生涯方面,却大相迳庭。西乡好恶分明、热情洋溢、时而采取不合理的行动。而大久保沈着冷静、刚毅果断、始终抱持现实主义的政治态度。西乡虽博得一般人的喜爱,可是却以悲剧收场。大久保虽为人所畏惧,但一生都处於权力的高峰。明治四(1871)年,大久保利通晋身大藏卿,一心致力於内政之建设。同年任岩仓考察团的副使,周游欧美各地。於考察欧洲时,遇到德国宰相俾斯麦,大受其影响。1873年听到西乡等人激烈的征韩论主张,立即回国。他与岩仓具视站在同一阵线,强烈反对征韩,因此而与多年的好友西乡决裂。征韩派辞职後,大久保兼内务卿,成为政府的核心人物,大力推动殖产兴业政策。他虽然专制,但没有地域观念,大量采用有能力的人才。明治11(1878)年5月14日,由於他的独裁引起反弹,被士族岛田一郎等人暗杀。享年49岁。■ 木户孝允 木户孝允出生於天保四(1833)年6月26日,当时的人传说,该年出生的人虽小有才能,但不能成大器。他是长州(山口县)藩士和田昌景之子。通称小五郎,後成为桂九郎兵卫的养子。由於小时体弱多病,以致於晚年健康欠佳,神经衰弱。他十七岁加入吉田松阴门下。二十岁时四处拜师求艺,先後学习剑道、造船术与西学。1850年加入尊王攘夷运动。木户孝允除於明治元(1868)年撰写「五条誓文」草案外,并且在「版籍奉还」、「废藩置县」中也担任核心角色。明治四(1871)年随岩仓具视考察欧美,担任全权副使。1873年回国,建议政府制定宪法。翌年兼任文部卿。木户和大久保虽一开始就主张「征韩」,但明治四年以後却摇身一变,主张内治优於对外发展,所以开始反对侵韩、侵台之举。木户虽然属於理想主义的开明政治家,但心胸狭窄,因此没有人追随他。连同是长州藩出身的伊藤博文、井上馨也追随大久保。明治10(1988)年5月26日病殁,享年四十五岁。■ 岩仓具视 一提到岩仓具视,最先令人想到的就是岩仓考察团。的确,这种政府重要官员一齐出国考察各国文物的考察团,可说是世界罕见的文化大事业。除此之外,他一生的大事业就是「王政复古」,即将权力从幕府手中交还给天皇。岩仓具视诞生於文政8(1825)年9月15日,是前权中纳言掘河康亲的次男。他幼时就因为额头特宽,眼瞳朝上,被视为异相。十四岁那年成为岩仓具庆的养子。他原本是「公武合体」(贵族与武士联合政权)派,因此受到尊王攘夷派强烈的憎恨。文久2(1862)年被命辞官隐居。他虽剃发隐居,但仍暗中与尊王攘夷派的人士来往。庆应3(1867)年他被允许进入京都,并与大久保利通等人商讨倒幕大计。12月9日,在他指导朝议之下,终於使「王政复古」成功。明治4(1871)年,岩仓升任为右大臣,同时又拜特命全权大使,与木户等人出国考察欧美文物制度。1873年回国後,主张内治优先说,阻止西乡隆盛等人的征韩论。此外,他对皇室制度及立宪制度的创设亦有贡献。明治16(1883)年,岩仓具视去世,被赐以国葬之礼。■ 伊藤博文 明治维新的革命份子一一去世之後,维新的第二代政治家一边继承遗产,一边要重整被破坏的旧秩序,大力建设新的体制。这第二代的领袖就是伊藤博文(1841~1909)。明治11(1878)年5月,他继承被暗杀的大久保利通之後成为内务卿。明治42年10月26日被朝鲜人安重根暗杀於哈尔滨车站。这三十几年,他一直跻身於政界的主流。伊藤博文於明治18(1885)年,就任自己手创的内阁制度的第一代内阁总理大臣。此後,共四次就任首相之位,在任期间前後共七年七个月,是战前的最高记录。此记录後来被同为长州(山口县)出身的佐藤荣作首相所打破。其新纪录是连续七年九个月(昭和39年11月~47年7月)。他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於明治15(1882)年赴欧考察普鲁士宪法,回国後成为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中心人物。此外,伊藤博文还致力於制定华族制度、内阁制度、皇室典范、枢密院等制度。虽然他是日本历史上的大政治家,但也因好色而与丰臣秀吉并列青史。他所交往的女性大多是艺妓,他的梅子夫人也是艺妓出身。明治维新风云人物年龄一览表 姓名/出身/生卒年/大政奉还时之年龄 胜海舟 幕臣 1823(文政6)~1899(明治32)/45 大村益次郎 长州藩 1824(文政7)~1869(明治2)/44 岩仓具视 公卿 1825(文政8)~1883(明治16)/43 西乡隆盛 萨摩藩 1827(文政10)~1877(明治10)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5-14 14:0005-14 14:0305-14 14:0305-14 14:1005-14 14:1005-14 14:1205-14 14:1505-14 14:1705-14 14:2005-14 14:20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奈川県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