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七局董事长董事长罗海滨简历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建网站群=====股份公司======中国土木======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二局======中铁十三局======中铁十四局======中铁十五局======中铁十六局======中铁十七局======中铁十八局======中铁十九局======中铁二十局======中铁二十一局======中铁二十二局======中铁二十三局======中铁二十四局======中铁二十五局======中铁建设======电气化局======港航局======房地产集团======铁一院======铁四院======铁五院======上海设计院======物资集团======昆明中铁======铁建重工======国际集团======铁城监理======铁建投资======铁建财务======中非建设======诚合保险======铁建商务=== ==集团公司网站群 =====一公司 =====二公司======三公司 ======北京工程公司 ======南昌建设公司=== ===常用查询链接======住建部======湖南省住建厅======长沙市住建委===&===天扬网校===
您现在的位置:
>>&罗海滨为北京事业部揭牌
罗海滨为北京事业部揭牌
作者:北京事业部来源:本站原创
所属类别:
该资讯的关键词为:&
公司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杜鹃路772号&&&&&
累计访问量:770236城建集团首个BIM应用智能建筑封顶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熊国青 翟亮亮
武汉铁四院总部设计大楼主体工程
5月18日,中铁城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罗海滨和铁四院董事长、院长蒋再秋,党委书记雷佳民共同挥动铁锹,为铁四院总部设计大楼主体浇筑了最后一方混凝土,大楼主体顺利封顶。这也是中铁城建集团和铁四院,兄弟联手打造的首个采用BIM技术应用的智能建筑项目。
该项目施工有四大特点。其一,位于铁四院家属区内,周围家属楼林立,施工场地狭小,降噪环保施工要求高。其二,大楼处于长江地下水域,地下水位高、水量大,基坑开挖采用28口抽水井24小时不间断排水。其三,主楼单体高约83米,建筑面积近10万平米,属于高层大体量建筑,也是铁四院的企业形象工程。其四,工程科技含量高,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高支模施工等国内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7项关键技术。
据该集团科技部部长武军介绍,该项目是中铁城建10个BIM技术应用项目中首个成熟运用该技术的项目。BIM技术的应用让工程的施工效率提升了10%。从破土动工到封顶,只用了一周年时间。
目前,工程BIM建模、优化已完成,全面进入指导现场施工阶段,解决了次梁比主梁低、安装管线过于集中无法安装、管线碰撞、吊顶标高不够等系列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建筑管理的具体实践,也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当前,中铁城建以智能建筑技术BIM和装配式住房(建筑工业化)作为抢占高端房建市场的必备技能和企业两大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专业施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重组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内,该集团已经成为全系统第一个自主购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系统,并在全集团推广应用的单位。
作为系统内兄弟单位合作项目,中铁城建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工程。精挑细选,优中选优配备项目团队,自去年2月进场施工以来,集团主管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到蹲点指挥,确保了工程顺利封顶。
该项目的部分工程属于智能建筑范畴,施工过程也力求节能环保,已经立项申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相关新闻:
请选择应用系统刊  名:科技信息
主办: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承办: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编:董红红
责任编辑:彭京渝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康庄路9号
邮编:102600
电话:(010)
邮箱:dong.
给刊社投稿
给本刊留言
&&您的位置: &&
&& 总公司科技动态
2015年 第3期
中国铁建18人荣获2014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
&&&&――铁道工程师奖、建造师奖
&&&&5月26日,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十四届颁奖大会暨第五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在西安举行,会议由中国工程院、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铁建董事长、基金会副主任孟凤朝出席会议,并在颁奖大会上介绍了茅以升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情况。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是由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依靠社会力量设立的奖项,共设有11个子项。其中,铁道工程师奖评审对象为铁路行业一线工程师,建造师奖评审对象为多个专业工程建设领域一线的建造师。两个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对申报人员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和资格审查,并经过严格评审,本届有85人获铁道工程师奖,60人获建造师奖。
&&&&中国铁建有18名杰出代表分获铁道工程师奖和建造师奖。其中,十二局李光耀、十四局王华伟、十八局潘建立、二十局贺显林、二十二局陈宏伟、二十四局郭衍敬、中铁建设陈继云、铁一院王俊、铁四院陈勇、上海院饶雪平等10名同志获铁道工程师奖,十四局杨明金、十六局孙胜臣、十七局杜嘉俊、二十二局张前军、二十三局李治强、中铁建设钱增志、铁五院周光忠、中铁城建张晓峰等8名同志获建造师奖。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中国铁建十四局获得七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近日,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铁正检测公司新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7项。分别是:①检测设备管理系统;②《探地雷达数据处理软件》;③《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④《液压式材料试验机采集控制系统》;⑤《钢绞线松弛采集控制系统》;⑥《锚杆质量检测数据分析软件》;⑦《桥梁动态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这些专利均是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应用而取得,对公司试验检测技术进步、巩固技术领先地位、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技术壁垒、拓宽检测应用领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该公司在创新上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因地制宜地出台了《技术能手选拔管理办法》、《技术专家及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青年“五小”成果评审奖励办法》等制度不断优化公司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技术人员后续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打造领先技术创新团队。公司先后主编参编了《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检测技术规程》、《建筑地基安全性鉴定技术规程》和《基桩竖向承载力快速法检测技术规程》省级标准,《工程试验仪器设备自校准方法》铁道行业标准,参编《水泥土复合管桩技术规程》住建部标准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借助他方的科研力量,使用行业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十四局集团铁正检测公司通过战略管理提升确立了走“产、学、创”合作之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与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广泛和深入的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提升了公司自主创新能力。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中国铁建二十四局一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日前,由中国铁建二十四局集团福建公司自主研发的“孔桩水下混凝土浇筑定位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标志着该公司科技水平大幅度提升,自主研发能力能力进一步提升。据统计,该公司2014年先后斩获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这是该公司取得发明专利最多的一年。
&&&&近年来,二十四局福建公司建立了科委――科研部――课题组三级科技管理组织体系,作为公司科技的重要技术支撑、指导力量和带动力量,与福建省建设厅、科技厅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公司还与福州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土木学会、福建铁道学会、福建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福建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公司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科技管理文件达70多份,每年都分1至2批下达科技发展计划,明确各单位科技创新任务。同时,公司把科技工作作为子公司资产经营绩效年度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用激励手段保证计划兑现。在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公司每年的科技资金都达200多万元,确保了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引来了科技成果层出不穷,硕果累累。
(中国铁建二十四局集团 供稿)
铁一院一项成果通过西藏自治区鉴定
&&&&6月19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主持召开科技成果鉴定会,铁一院主持完成的《青藏高原高温地热区铁路修建关键技术》成果通过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任主任委员的9名知名专家组成。
&&&&该课题以拉萨至日喀则铁路为背景,重点针对拉日铁路高海拔、高地热、生态环境脆弱、高原风沙、高原特长隧道内燃牵引运营通风等技术难题,开展了12项科研攻关。采用室内理论研究和分析、技术方案论证、数值模拟分析、仿真模型试验和室外综合勘察、试验、现场监测等综合手段,攻克了地热、高海拔及高原风沙防护等核心技术难题。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全面应用于拉日铁路建设,解决了青藏高原高地温高地震烈度区铁路建设关键技术,成果具有原创性,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地温隧道热害防治系列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建议加强成果的推广应用。
&&&&院长刘为民在评审会上致欢迎辞, 指出此次评审工作,不仅是对本项技术多年工作成果的评定,也是对下阶段工作的进一步指导。他要求会后对专家意见进行仔细梳理和领会,促进技术成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总工办要做好组织工作,完成自治区科技奖报奖材料的提炼和编写,为下一步申报国家奖做好专利申请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摘自铁一院网站)
铁四院一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鉴定
&&&&6月9日,湖北省科技厅在武汉主持召开了由中国铁建铁四院集团有限公司城地院暖通所完成的“地铁屏蔽门车站空调负荷计算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会上该集团院项目组对“地铁屏蔽门车站空调负荷计算系统”做了详细汇报并演示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与讨论后,一致认为该成果在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设计领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地铁屏蔽门车站空调负荷计算系统”是由城地院暖通所项目组研发,主要用于地铁屏蔽门车站空调负荷计算及分析,能自动生成空调焓湿图及计算书,可降低对屏蔽门系统空调负荷的设计计算的难度,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屏蔽门车站空调设计领域首创的负荷计算工具,实现了空调系统基础计算的程序化。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武汉、长沙、徐州等地的地铁屏蔽门车站的空调设计中。
(摘自铁四院网站)
铁一院一项设计软件获铁路优秀工程设计软件一等奖
&&&&近日,国家铁路局公布了年度铁路优质工程(勘察设计)奖评审结果,铁一院信息处和桥隧处联合研发的“铁路隧道智能设计软件”荣获优秀工程设计软件一等奖。
&&&&“铁路隧道智能设计软件”总结汇集了专业设计人员丰富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经验,从设计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入手,建立专业工程数据库,采用一些智能信息处理方法,实现了对铁路隧道工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该软件在铁路隧道系列软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软件重构,随后着重对纵断面设计、洞身衬砌设计、工程数量计算与汇总三个子系统又进行了深入研发。通过技术创新,软件在纵断面标题栏定制、工程部位参数化特征模型设计、限界与断面拟定动态关联、基于分段射线法的钢架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提高了软件的智能化水平。
&&&&软件研发先后历时8个年头,严格按照软件工程进行项目管理,为了确保软件质量和良好的扩展性,信息处研发小组曾经利用半年时间对软件进行了重构。软件开发过程中,信息处研发团队开创了多个“微创新”子课题,其中,“研究隧道纵断面标题栏绘制的新方法”QC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工程建设(勘察设计)优秀QC成果,“提高铁路隧道辅助设计系统的可扩展性” QC成果获得2014年度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成果二等奖,“铁路隧道工程辅助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获得2013年度股份公司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同时,取得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该软件在铁一院承担的多条重大铁路设计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在新建铁路兰州至重庆、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西安至安康增建铁路二线、黔张常铁路、阳平关至安康铁路增建第二线、宁西铁路二线、兰州至合作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等项目中,都应用该软件辅助专业人员进行隧道设计。
(摘自铁一院网站)
铁四院成果获中国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举办的首届中国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成果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由中国铁建铁四院主持完成的“高速铁路水下盾构法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荣获一等奖。
&&&&该成果主要依托我国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首座水下铁路隧道――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狮子洋隧道,左、右线各长108 km,隧道穿越小虎沥、沙仔沥和狮子洋三条水道,列车通过设计时速350 km,是世界上通行速度最快的水下铁路隧道。
&&&&自日狮子洋隧道第一台盾构机开始掘进以来,设计单位铁四院和科研部门以及十二局联合展开攻关,先后攻克了“高水压、强渗透”地质条件下,掘进机水中带压更换刀具等多项世界性的技术难题,成功穿越深水、淤泥和超浅埋地段,实现了盾构机的水下精确对接。
&&&&日,狮子洋隧道全线贯通。直径超过11 m的巨型盾构机在水下60 m深处的精确对接,标志着我国长距离水下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科研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软硬交错的特殊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盾构机技术一次掘进的长度超过5 km,而且是在60 m的水下进行盾构机的对接,这在世界隧道建设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这座隧道中的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全部破解,填补了我国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机施工多项技术空白。在安全设计上,隧道可满足“抗震抗火抗暴抗洪”要求。抗震设计可抗7级强震,抗爆可抵御5公斤炸药的冲击。抗洪设计,可以满足300年一遇洪水水位下,河道的冲刷变形对隧道的影响。防水采用了双道密封条,可以防渗防漏,满足100年耐久性要求。此外,隧道内设计的19条逃生横通道,可以有效应对火灾、火车意外撞击等事故发生时人员的安全撤离。
(摘自铁四院网站)
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召开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观摩交流会
&&&&近日,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江西景德镇召开。该集团业务部门及华南指挥部有关人员、集团直管项目总工程师以及子(分)公司总工程师、业务部门负责人、桥梁专业技术骨干共约80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首先观摩了由二公司施工的九景衢铁路3标昌江特大桥主桥水中墩施工现场,然后进行会议交流。会议由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副总工程师邱瑞主持,二公司九景衢铁路项目、一公司延顺高速公路项目、三公司织毕铁路项目分别交流了昌江特大桥、浆甲大桥、盖架河大桥深水基础施工技术。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杜嘉俊作了《桥梁深水基础概述与展望》的报告,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桥梁深水基础与防水围堰类型、主要施工船机设备、工程实例以及股份公司桥梁发展动态,展望了企业加强桥梁建设的思路与方向。
&&&&本次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技术观摩交流会为集团公司桥梁业务骨干提供了相互学习、交流经验、拓宽视野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技术积累,对提升该集团公司桥梁施工技术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 供稿)
中国铁建十一局集团研发的国内首例斜井TBM技术投入使用
&&&&6月11日,由中国铁建十一局集团承建的内蒙古神东补连塔矿二号辅运平硐工程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实现顺利始发。TBM在神东补连塔矿二号辅运平硐工程的应用,不仅将为国内煤矿的快速、高效建井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撑,同时还将彻底革新传统的煤矿作业模式,填补我国煤矿斜井TBM施工技术领域的空白。
&&&&为提升落煤、装煤、运煤、洗煤的“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产水平,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煤矿开采目标,打造技术领先、健康安全、优质高效、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大型煤炭矿井,神华神东补连塔煤矿二号辅运平硐工程,积极引入了世界尚属首例的“单护盾TBM长大煤矿斜井施工技术”。
&&&&大直径TBM隧道掘进机由主机、设备桥、后配套三大部分组成,全长165 m,重达1560吨,开挖直径76 m,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和神华神东公司联合研发生产。据中国铁建十一局集团项目经理张开顺介绍,采用该设备开挖煤矿隧道,具有安全系数高、速度快、经济环保、成洞质量好、占地少等特点,同时具备大流量通风除尘、排水量大、长距离重载物料运输、有害气体防治等特点。
&&&&这次开工的神华神东补连塔煤矿二号辅运平硐工程,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境内,是神东煤炭分公司用作辅助运输巷道的改扩建矿井。该矿井全长度274454 m,其中明挖段26316 m,TBM段长度2718224 m,井筒净直径66 m,建成后可以大幅提升该矿井的辅助运输能力。针对长距离、连续下坡、物料运输困难、上穿下垮既有巷道、穿越软岩煤层、高压富水等特点,承建方中国铁建与神华集团反复研究论证,对TBM的斜井连续快速施工、地下原位拆解、数字化远程监控、不良地段综合处置等重要课题,展开了积极的科技攻关。为煤矿大直径盾构机工法快速、高效建井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对推进我国深层煤矿资源开发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摘自《中国建设报》)
中国铁建十九局集团“吉林号”盾构机侧向分体始发技术创全国“首例”
&&&&近日,在长春市车流不息的人民大街西侧,中国铁建十九局集团承建的长春地铁1号线04标段南湖大路至自由大路区间地下盾构机“吉林号”侧向平移始发。该技术是地铁建设又一次施工技术上的突破,采用的是侧向分体始发方式,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吉林号”盾构机长80余米,重达500吨,主机部分重280吨,和以往正常的洞口竖井施工不同,在有限的空间内组装,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该项目区间总长度为1075 m,项目规划主要在人民大街下方,而作为长春市的主干道不能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给地铁建设增加了施工难度。为此,该项目建设采用侧向平移施工法。常规盾构施工,盾构机是在始发井口完成组装,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就要在人民大街上挖一个长30 m、宽23 m的洞,但这将严重影响交通。因此,选择侧向施工,就是避开人民大街,在人民大街与南湖大路交会西北角挖一个临时竖井,通过临时竖井在地下打一条横向通道,直通人民大街下方,再通过横向通道将盾构机送入人民大街地下,并将盾构机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平移到人民大街下方,再进行组装施工。
&&&&据悉,地铁南湖大路至自由大路区间将于今年底实现贯通。
(摘自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成功应用
&&&&近日,中国铁建二十五局集团四公司成兰项目部在松潘隧道现场首次成功采用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施工技术。该技术解决了在隧道开挖过程中进度慢、洞内环境差、炸药用量大等难题,助力隧道施工“快马加鞭”。
&&&&nbsp据分析,水压爆破技术与传统的常规爆破相比,药量的减少可以有效降低对围岩的扰动,减少塌方现象的出现,同时能降低隧道超挖量,节约施工成本;水压爆破还能使围岩破碎均匀,减少大块率,方便机械化施工;使用水压爆破技术,炮眼中的水还可以起到雾化降尘的作用,大大降低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隧道清洁和人体健康,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松潘隧道是二十五局集团四公司成兰项目施工中的重难点工程,施工进度直接影响能否实现攻坚决战之年的任务目标,为此,该项目部积极推广使用水压爆破技术,专门组织项目经理、隧道架子队长及工班长参加了5月6日局指挥部组织召开的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技术培训会,并在会后积极组织筹划,进行相关的试验,率先在二十五局标段内成功推广使用该技术。
(中国铁建二十五局 供稿)
中国铁建首个5A生态智能化高端写字楼项目亮相济南
&&&&6月16日下午,以“携手商务大V?领袖荣耀未来”为主题的中国铁建?国际中心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奥体中心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国铁建首个5A生态智能化高端写字楼项目正式亮相泉城济南,与济南人民见面。
&&&&写字楼项目是继中国铁建?国际城(济南)住宅项目之后,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公司在济南泉城的又一力作。项目意向客户以及24家齐鲁各大主流媒体记者共计110余人参加了发布会。
&&&&由中国铁建十四局集团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的中国铁建?国际中心(济南)项目,位于济南“奥体中枢40万平方米国际都会中心”,尽享万亿国家级配套资源。总建筑面积,由三栋5A甲级写字楼和综合商业等业态组成,集商务办公、休闲、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
&&&&nbsp项目独创“V”型天际线,成就奥体新封面;配1500平米24小时全业态商业,完全满足企业的工作生活所需;项目外享460亩奥体中央绿心,视野开阔,开窗即享绿景;项目内部精工打造,独创24个空中花园和楼顶花园,配合国际级5A(OA办公智能化、BA宇自动化、CA通讯传输智能化、FA消防智能化、SA安保智能化)智能化系统,成就济南真正的5A生态智能化商务办公。;
&&&&在发布会上,项目经理王建军致辞。与会嘉宾一起回顾了中国铁建的发展历程,欣赏了独具特色的沙画表演和小提琴演奏。通过播放的企业短片,各位嘉宾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铁建的雄厚实力,以及回馈社会的责任心。
&&&&在全面了解建筑规划与运营发展后,齐鲁晚报、大众日报、经济导报、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现场采访,进一步认清强大的竞争力!
&&&&据悉,已于近日基本售罄的中国铁建?国际城(济南)住宅项目,是目前十四局集团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凭借中国铁建世界500强过硬的信誉、综合实力和产品质量高、地段好、交通便利、配套全、潜力大等优势,被济南各界人士所熟知,并给与高度评价。
(摘自股份公司网站)
城建集团首个BIM应用智能建筑封顶
&&&&5月18日,中铁城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罗海滨和铁四院董事长、院长蒋再秋,党委书记雷佳民共同挥动铁锹,为铁四院总部设计大楼主体浇筑了最后一方混凝土,大楼主体顺利封顶。这也是中铁城建集团和铁四院,兄弟联手打造的首个采用BIM技术应用的智能建筑项目。
&&&&该项目施工有四大特点。其一,位于铁四院家属区内,周围家属楼林立,施工场地狭小,降噪环保施工要求高。其二,大楼处于长江地下水域,地下水位高、水量大,基坑开挖采用28口抽水井24小时不间断排水。其三,主楼单体高约83 m,建筑面积近10万平米,属于高层大体量建筑,也是铁四院的企业形象工程。其四,工程科技含量高,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高支模施工等国内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的7项关键技术。
&&&&据该集团科技部部长武军介绍,该项目是中铁城建10个BIM技术应用项目中首个成熟运用该技术的项目。BIM技术的应用让工程的施工效率提升了10%。从破土动工到封顶,只用了一周年时间。
&&&&目前,工程BIM建模、优化已完成,全面进入指导现场施工阶段,解决了次梁比主梁低、安装管线过于集中无法安装、管线碰撞、吊顶标高不够等系列问题,取得较好的效果,得到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的一致好评。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指建筑信息模型。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工程建筑管理的具体实践,也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当前,中铁城建以智能建筑技术BIM和装配式住房(建筑工业化)作为抢占高端房建市场的必备技能和企业两大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专业施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重组成立一年多的时间内,该集团已经成为全系统第一个自主购买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系统,并在全集团推广应用的单位。
&&&&作为系统内兄弟单位合作项目,中铁城建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工程。精挑细选,优中选优配备项目团队,自去年2月进场施工以来,集团主管领导多次到施工现场到蹲点指挥,确保了工程顺利封顶。
&&&&该项目的部分工程属于智能建筑范畴,施工过程也力求节能环保,已经立项申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摘自股份公司网站)
铁四院设计“中国标准”电气化铁路在非洲竣工
&&&&海外首次采用全套“中国技术标准”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埃塞吉布提铁路,6月11日在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的吉布提Nagad车站举行了铺轨竣工仪式,标志着全长766 km、连接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跨国铁路铺轨全线完成。出席竣工仪式的吉布提总统盖莱乘坐轨道车兴致勃勃地体验了该国第一条现代铁路,他表示,埃塞吉布提铁路不仅将促进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的货物输入和输出,而且对东非地区也有重大影响。
&&&&铁四院参与设计的埃塞吉布提铁路全线采用中国二级电气化铁路标准,设计时速120 km,是继上个世纪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海外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
&&&&埃塞吉布提铁路铁四院涉足海外市场以来,推进最迅速,进展最顺利的铁路项目,从2012年10月赴吉布提考察起,铁四院项目部人员在工期紧、基础资料搜集困难、边界条件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仅用了短短的9个月,确保了2013年7月先期开工段的实施。这一刻,距离吉布提境内19世纪末期法国修建的米轨铁路投入运营已经百年有余。
(摘自股份公司网站)
铁建重工研制的首台国产地铁单护盾TBM重庆始发
&&&&近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工地上,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单护盾TBM――领航一号成功始发,这是国内自主研制的单护盾TBM首次用于城市地铁施工。
&&&&据悉,重庆轨道交通环线设站33座,全长约51 km,作为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连接功能,是线网中最重要的骨干线路,计划于2017年建成通车。根据重庆地铁地质以砂质泥岩、砂岩及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情况,铁建重工设计的这台单护盾硬TBM是首次在国内用于城市地铁施工,相比盾构法施工,单护盾硬岩掘进机解决了原盾构法稀渣外运,污染环境的难题,更加环保。在施工工艺上,单护盾TBM不需要使用主轴承密封油脂、泡沫剂、膨润土等渣土改良剂,出渣效率高,工序简化,施工速度更快。同时每米可节省主轴承密封油脂和泡沫剂等施工材料成本约300元,此项目三个TBM区间隧道总长约6~7 km,可减少施工成本约200万元。
&&&&这台单护盾TBM开挖直径6880 mm,总长104 m,总重约700吨,装机功率超过2000 kW,集隧洞开挖、衬砌、出渣、运输、通风、排水、除尘等功能于一体。设备采用了大量的通用性模块设计,同时预留了土压平衡模式接口,可较为方便地改造成土压平衡盾构,通用性较强。为确保工程安全、优质、快速完工,还配置了超大功率的刀盘驱动系统,并可根据需要扩展容量,来保证设备在硬岩地层中长时间工作的稳定性和掘进效率。
&&&&专家认为,铁建重工将单护盾TBM用于城市地铁施工,除了在环保、经济上都有显著的效果外,还拓宽了国内单护盾TBM的应用领域。
(铁建重工 供稿)
昆明中铁集团公司“JDZ-160”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顺利出厂
&&&&5月26日上午,昆明中铁集团公司隆重举行首台JDZ-160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样机出厂仪式。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延军,党委书记马云昆,普拉塞-陶依尔公司首席执行官麦克斯-陶伊尔,出口部总裁科里内克为出厂样机剪彩。
&&&&中国目前已拥有1万多公里的高速铁路和超过3万公里的电气化铁路,但与高速铁路、电气化铁路相适应的高速检修、维护、抢修专业设备一直上空白。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先进、运行速度最快、功能最全、用途最广泛的快速接触网综合作业、检修和抢险用车辆,具有“高铁救护车”之称,被工信部印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列为急需培育和发展的轨道交通装备。
&&&&2013年初,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项目正式启动,通过昆明中铁和普拉塞双方精诚合作、协力攻关,共同努力,确保了项目顺利进行。5月14日,国家铁路局颁发了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进口许可证》,为双方联合或自主生产及后续新采购项目准备了基本条件。
&&&&昆明中铁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任延军在剪彩致辞说道:今天的场景让我想起了1990年7月第1台国产化08-32捣固车出厂的剪彩和2000年6月第100台国产化08-32捣固车出厂剪彩的情景。转眼之间,普拉塞和昆明中铁已经携手走过了20多个春秋,20年风风雨雨,20年春华秋实!双方肝胆相照、互惠共赢的合作,树立了中外企业战略合作的典范。回顾过去是为了今后更大的发展,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合作方式、扩大合作范围,双方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积极实施高速铁路“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大型养路机械行业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共同开拓新市场、新领域,是普拉塞和昆明中铁实现更大发展的最佳选择。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项目的全新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昆明中铁将以此项目为契机,坚定不移地与普拉塞在新的历史时期强化合作、创新发展、继往开来、携手共赢。
&&&&麦克斯-陶伊尔表示:JDZ-160型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是全世界速度最快的接触网检修设备,意味着能快速地赶到现场,快速地排出故障,由此保证了接触网的高可靠性,以及整个路网的高可靠性。20多年来,双方成功合作,研发制造了一系列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为中国铁路的发展、为中国铁路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做出应有的贡献。实践证明,普拉塞在中国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合作伙伴,希望将来还有更多的合作。
&&&&普拉塞-陶依尔公司配件部经理瓦尔博格,出口部总裁助理施塔德勒,中国区经理拉齐勒等来宾参加剪彩仪式。
(昆明中铁集团 供稿)
铁五院设计的国内高寒地区首座现代化公铁两用桥合龙
&&&&近日,由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的哈尔滨至北安铁路线上的松花江公铁两用桥,主桥钢梁在零误差、无应力状态下顺利合龙,美丽的松花江上矗立起一座现代化的钢铁新地标。
&&&&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是我国首次在高寒地区建造的现代化公铁两用大桥,也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板桁结合、双层整体钢桥面连续钢桁梁桥。主桥总长1267 m,下层为铁路双线、上层为宽度达30 m的六车道城市快速路,上、下两层桥面均采用了能有效减轻结构自重、降低下部基础投资的新型正交异性钢桥面,钢梁总用钢量达38万吨。
&&&&由于哈尔滨冬季存在超低温、冻融等恶劣气候特点,为确保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该集团公司项目总体组积极学习,大胆创新,精心设计,首次使用了强度较高、能抵御零下43 ℃超低温的Q420qE钢板,并针对钢结构在严寒地区的关键构造处理、材料力学性能以及低温焊接工艺等展开科研攻关,并取得了突破,填补了国内相关规范空白,也为今后在高寒地区建造同类桥梁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铁五院 供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罗海滨简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