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厂发展到工业4.0智能工厂视频还要多久

订阅最新的管理资讯
热点搜索:
&/&&/&&/&&/&正文
[原创]罗军:中国该如何迎接“工业4.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工业4.0&概念最初在德国学界和产业界的建议与推动下形成,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如今,&工业4.0&已风靡全球,成为投资者耳熟能详的热词。2014年10月,中德两国签署了一份逾万字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农业、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其中双方对于&工业4.0合作&的内容尤为引人瞩目。
去年,&工业4.0&一下子成为我国经济学界、产业界的最热门词汇之一。有一些广为流传的说法认为,工业4.0消灭**只需10年;工业4.0可将生产成本降低四成,一举淘汰世界工厂等等。
那么工业4.0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并迎接工业4.0?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联席理事长、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在他最新作品《3D打印3.0时代》里做了详细阐述。
工业4.0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
罗军认为,认识&工业4.0&要从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的巨大压力。如今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全球新一轮产业架构正悄然开始。以工业4.0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将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
&互联网技术已推动第三次工业**,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工业4.0战略的核心是建立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动平台上,更多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的整合将更为科学化,并使3D打印技术、数字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材料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得更加紧密,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个性化。&罗军说。
在他看来,当前我国传统产业转型的确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同时也面临很多机会。&经济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开始发生巨大转变,经济长期高增长阶段已经基本成为过去。同时,经济新常态的另一层含义是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可以抵御风险的时代,不会有较大起伏。&罗军表示。
&工业4.0是将资源要素和生产要素集中在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平台之上,实现资源要素与生产要素的充分整合,是智能制造的结晶,实质上是第三次工业**的拓展和延伸,是推动第四次工业**的重要载体,但不是真正的第四次工业。&罗军说,实质上,现在探讨德国工业4.0有什么特点,美国的再工业化有什么特点,其实还是跟我国提出的两化融合战略是一致的,只是德国工业4.0战略构建要科学一些,有载体、有抓手,更好操作一些。而&两化融合&比较笼统,不容易找到切入点。
事实上,德国&工业4.0&战略与我国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有相通之处。我国已经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战略,并在政策上进行了中长期部署和规划。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年)》明确了两化深度融合的意义和战略部署;而为了更为长远地看待和把握未来工业的发展趋势,我国从以往的&五年规划&转而将规划年限扩展至2025年,这就是我国正在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
罗军认为,德国工业4.0战略对于正在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以3D打印、机器人等新兴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将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中扮演十分重要角色,要尽早布局,抢抓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下一轮经济发展中掌握主动权。
工业4.0应从应用市场入手
罗军认为,互联网对我们的改变才刚刚开始,跨界与融合将成为科技创新的内涵,&人机一体、智能制造&将是未来制造业新的发展趋势,而推动新工业**的将是机器人、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材料等众多先进技术的融合。
为此,罗军先后牵头发起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和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博览会、世界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美洲峰会、世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大会/博览会,出版了《中国3D打印的未来》。2014年在青岛国家高新区创建了全球首家3D打印开放式应用服务平台&&3D打印创新服务中心,3D打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3D打印在线、3D打印教育培训与产业研究相结合的3D打印研究院。目前,正在着手与德国人工智能中心、德国SAP、德国电子电气委员会和会员企业在国内布局首家工业4.0创新示范中心、国际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示范基地、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项目。
罗军认为,未来的产业特征将是平台产业和平台经济,资源整合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工业4.0的发展格局中,生产制造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并不需要知道产品是在哪里加工生产,而生产制造个性化、定制化将成为常态。
&3D打印在3&5年内将基本实现量化,未来新兴技术将不再是单一技术的体现,3D打印、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将逐步融合在一个个创新平台之上,形成如云工厂或梦工厂这样的组织形式,新技术将使制造变得更加智能,只需要通过选项和配置,就可以在云工厂中实现下单生产,可以说,云工厂是制造业后期的发展方向。&罗军说。
在罗军看来,对于我国制造业来说,发展工业4.0的路径应是加紧建立更多新兴技术的研发总部、孵化总部和运营总部、创新总部,对新兴技术要从高起点切入,像硅谷那样,成为全球创新中心。
他以机器人市场为例:虽然我国已经提前进入机器人时代,机器人的市场需求跃居全球第一,并可能在未来30年左右保持最大市场增速。但是,我国机器人企业在国内的市场占比却只有不到20%,其余80%的市场被国外机器人企业所占有。
机器人市场如此,3D打印的状况也差不多。
&当前,&机器人换人计划&在我国沿海部分地区快速推进,但是,这项计划的实施能否培育一个新的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新兴的机器人产业能否走出传统生产加工制造的发展误区?诱人的机器人大餐能否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带来新的希望,提升新的市场份额?&罗军说。
在他看来,提升我国3D打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竞争力首先应从应用市场入手,搭建更多的开放式应用服务平台是理想的选择。
通过开放式服务平台,可以有效打开应用市场,让更多的用户有机会主动去接触3D打印、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从而成为坚实的客户群体。其次,应该在推动应用市场的同时,鼓励和扶持我国3D打印、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不断加快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本文摘自《3D打印3.0时代》(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精益制造&系列图书助力中国产业升级
东方出版社&双百工程&之一&&日本精益制造书系,专门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提供思想武器,从实务学习详解精益制造,深受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喜爱。
所谓双百工程是指,东方出版社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陆续引进出版在制造行业独领风骚、服务业有口皆碑的日本系列书籍各100种,以服务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命名为&日本精益制造&和&服务的细节&两大系列。
出版愿景:&通过东方出版社双百工程的陆续出版,哪怕我们学到日本经验的一半,中国产业实力都会大大增强。&
东方出版社精益制造系列目前已推出《5S推进法》《现场改善》《标准时间管理》《生产管理》、《不良品防止对策》、《生产现场最优分析法》、《生产计划》、《TPM推进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成本管理》、《物流管理》、《BOM物料管理》、《新工程管理》、《知识设计企业》、《工厂管理机制》、《本田的造型设计哲学》、《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丰田现场管理方式》、《零浪费丰田生产方式》、《畅销品包装设计》、《丰田细胞式生产》、《经营者色彩基础》、《TOC工厂管理》《工厂心理管理》27本。
成套购买请进东方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请关注长篇传记《盛田昭夫》清仓促销
我们引进这部长篇传记《盛田昭夫》,是为了让每个中国人认真思考:中国人超越日本人需要的不是钱和技术,而是一种深入**的民族精神;中国企业超越日本对手需要的不是大量的人才,而是培养和使用人才的理念;中国产品超越日本产品需要的不是工业设计,而是制造者对产品无限的热爱。
原价69,现五折清仓促销价 34.5。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推荐到管理&&&
推荐到生活
推荐标题:
新浪微博推荐
更多博文内容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回复主题,请首先&&或& (关联新浪微博帐号)
评论共0条评论
当前排名:第18位
最具潜力的博客新星
历史最佳管理博文
(129930阅读)
(144398阅读)
(193642阅读)
(1170239阅读)
(68341阅读)
(109212阅读)
博主其他博文
(1068阅读)
(1537阅读)
收藏最多的博客文章
评论最多的博客文章德国为什么要提出工业4.0,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设想某日,你突然想要一辆汽车。你拿出手机,点开APP,输入你的定制化要求,就只需坐等工厂安排生产、组装和配送。
这样的定制化智能生产,可能并不遥远。在工业4.0时代,每一个消费者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生产。但这远非全貌,那时物联网的存在将进一步改造人类的生活方式。
比如你家里的冰箱能够自动感知牛奶缺少,自动向工厂发送送奶信息,工厂则针对你的口味定制生产牛奶,甚至标有你的名字。之后牛奶就会被及时送到你的家里。
上述科幻化的&万物互联&场景,是德国政府和企业界正在试图实现的工业4.0。
德国为什么要提出工业4.0,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中国企业真的可以学习吗?
德国的野心
工业4.0战略的首次提出是在2013年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此后,工业4.0概念逐渐引人注目。
之所以被称为工业4.0,主要相对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而言:工业1.0指的是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初,依靠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工业3.0则为现代人所熟悉,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后,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
过去20年来,美国引领的互联网革命深深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他国家纷纷仿效。有分析认为,为了与工业3.0时代的集大成者美国竞争,德国迫切希望阻止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支配,进而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成为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德国有着和美国不一样的竞争优势:制造业。无论是质量还是技术,德国制造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优秀的代名词。德国70%左右的制造业产品都用于出口到世界各地。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最近几年的经济危机中,德国经济才能保持强劲的稳定性,和美国、欧洲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德国的各界人士对此看法高度一致。
&具体到软件行业,德国确实不是最强的,现在最强的毫无疑问是美国。&德国萨克森硅谷董事长埃塞尔(Esser)对记者表示。但是德国也有它的强项,在于把工艺、设备、软件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萨克森硅谷是德国萨克森州的创业基地,这里拥有大量的科技创业企业。
&与美国相比,德国有一点不同,德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它从另一个基础开始起步。&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驻华代表韩佩德表示,德国现在的目标是把传统制造业转型成电子型制造业,并在制造业中加入新的服务,纯粹是靠制造业推动。&我们的支柱产业,在我看来,就是制造业。&他补充说。
在这一背景下,结合传统的制造业优势,德国最终在国家层面推出了工业4.0战略,并由总理默克尔出面背书。工业4.0概念的提出者、德国工程院院长孔翰宁(HenningKagermann)表示,工业4.0为德国提供了一个机会,进一步巩固其作为生产制造基地、生产设备供应商和IT业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4.0是德国针对自身特点推出的超越计划。他们不走美国互联网的路径,而是根据自身在制造研发领域的优势,力图实现弯道超车。这一点恐怕是中国企业在学习工业4.0时要特别注意的。
记者在德国走访的几天中,接触了大量的德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德国制造业的基石。他们都是在某一个制造领域的领先者,虽然企业规模不大,但享誉世界。每家企业的负责人都是在集中精力研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很少有人主动向记者提及上市、融资等。甚至对于外部资金的注入,出于不影响企业决策的考虑,他们都持谨慎态度。
有着浓厚德国特色的工业4.0其实是个庞大工程。根据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公司官网的介绍,工业4.0的核心是智能制造,通过嵌入式的处理器、存储器、传感器和通信模块,把设备、产品、原材料、软件联系在一起,使得产品和不同的生产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并交换命令。
换句话说,未来工厂能够自行优化并控制生产过程。而根据业界进一步的设想,除了产品和机器的互联外,工业4.0还将在未来实现工厂、消费者、产品、信息数据的互联,最终实现万物互联,从而重构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德国的制造业基础来说,很多条件已经具备,缺得就是如何实现智慧联接。
孔翰宁表示,当德国定义工业4.0的时候,主要是关于两点:首先是确定所有事情的活动逻辑,其次是构建网络&实体系统,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
这种虚拟和现实的互联通过一种&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CPS)实现,CPS即为工业4.0的核心。它通过将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上,让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智能功能,并将资源、信息、物体以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及相关服务。
&这意味着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每个物品都将被数字化。但是如果你改变了虚拟界面,也会影响实体。&孔翰宁称,&所以我认为不仅仅是将信息技术带入工厂,那是最基本的,而是要在云端完整呈现整个数字化了的工厂。&
孔翰宁是默克尔的智囊成员之一。在今年的汉诺威Cebit展览会(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他发布了新的工业4.0报告。
与之相呼应,默克尔在这次展览会的开幕式上提出了德国为此要做的十件大事,其中包括将德国宽带提速到50M、加快公共区域免费WiFi建设、推进大数据的安全与政策的平衡、把德国制造打造为数字安全的先进品牌、推动交通联网与汽车联网技术的大力发展等。
在两年时间内,工业4.0概念的突然爆红,也引发了德国业界一定的忧虑。
考虑到这一概念更多还停留在理想阶段,没人能够预测潜在的风险。但在业界人士看来,至少有三点值得重视,包括数据安全、标准化的缺失、中小企业积极性。
首先是对智能制造背后大数据控制权的担忧,包括人们获取的数据必须是可信的,以及这些数据必须受到保护,免遭黑客攻击和间谍窃取。
&通常数据是事情的一部分的时候,信息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韩佩德告诉本报记者,首先,软件工业是工业4.0的一部分,它要求很高水准的安全性;其次,有一些公司专门致力于管理安全问题,比如怎样保证数据转换安全;还有就是德国政府的经济部门对此做了一些工作,鼓励公司建立正确的分工。
&我不知道在中国是怎样的,但是我知道,德国的一些公司确实很重视数据安全。&韩佩德说。
一位在德国长期生活的人士也对此表示了担忧,比如牛奶定制,消费者会担心他们的口味、消费习惯、健康等数据会被企业滥用,失去基本的隐私。
另一方面,联接系统标准化的缺失是工业4.0推行过程中的一大困难,因为这将妨碍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对接,进而阻碍互联互通的实现。
&在我看来,问题是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只有一个标准。&韩佩德对本报记者表示,&但是我们都知道,很难将所有人的想法和谐统一在一个标准上。比如,大家用微软的产品,但也有很多人不满意它,所以其他产品就被发明了出来,作为另一种开放性的选择。&
默克尔认为,德国可以成为工业4.0标准的推动者,并在全球推行这些标准。不过截至目前,关于这些标准的细节问题仍然缺乏公开资料。而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在探索类似的标准。
此外,目前主要是一些大企业参加工业4.0平台的建设和使用,这些平台将用于数据交换、设备连接等等。&我们需要建设几个商业性质的平台。&孔翰宁称,德国欢迎外国公司参与这些平台的建设。
&工业4.0目前仍主要适合大型企业,比如汽车制造商。因为汽车制造业的分工已经非常细了,可能需要在某些工序上安装传感器和控制器,把不同的程序通过网络结合起来。所以对汽车制造商而言,走到工业4.0这个阶段,应该说是水到渠成。&莱比锡投资促进局官员施曼斯基(MichealSchimansky)告诉本报记者,&对大型企业而言,工业4.0到底有没有用,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还有很多讨论的空间。&
萨克森硅谷董事长埃塞尔也告诉本报:&这取决于用于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到底有多高,这也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对于产量较小的公司而言,全自动化不见得有意义。&
版权所有 豫ICP备号-1工业4.0研究院 - 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文 | 胡权: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本文发布在月刊《清华管理评论》   按照
与工业4.0计划的横向集成和端到端集成不同,纵向集成是针对企业边界内的各种IT系统集成来讲的,企业可
实现工业4.0的三个路径,横向集成实现起来最为困难,因为涉及到多个独立的工厂或者多条价值链,端到端集
一般来讲,判断工业4.0成熟度有三大标准,分别为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和高度网络化。前两个高度化是在
本文由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胡权撰写,发布在日出版的《上海证券报》的《上证观察家》A1版,标题及正文与正式发布内容略有不同。
  在全球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德国、美国、中国和日本等主要制造业国家,纷纷启动了各自的制造业国家战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2015年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元年,工业4.0研究院分析认为,2016年将是重塑中国制造业游戏规则的一年,金融资本远离制造、回归价值创造以及 “智能制造+”崛起,将成为中国制造真正转型升级的前奏。
  技术与资本进入新阶段
  在2015年初,笔者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演讲中,明确指出技术和资本是工业4.0时代的两大驱动力。在新技术革命发展初期,嗅觉敏感的金融资本闻风而动,很快介入到新技术领域,这从2015年产生大量的工业4.0或智能制造概念企业可以看到,金融资本的确对新技术改变制造业期望颇深。可是,按照新技术革命发展的规律,短期内新技术应用难以产生经济价值,要真正推动新技术应用,还是需要经营资本的力量。
  从中国制造企业在2015年得到追捧的情况来看,金融资本看到了工业4.0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格局改变的机会,但据工业4.0研究院跟踪发现,大部分被冠以工业4.0概念或者智能制造概念的企业,均没有实质性的价值,这主要体现为行业属性和产品特征不同,判断这些企业适应未来竞争的能力并不相同。
  目前大部分判断工业4.0或智能制造的标准,停留在是否有现场管理系统(例如MES),或者有没有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PLM),这样会忽略真正的新制造技术可以带来的新价值创造机会。
  据咨询机构统计,国内MES厂商高达3000多家,按照权威的ISA-95对MES系统模块的划分,这些厂家可以称为不严格意义上的MES企业,因为它们的确提供了部分甚至于全部MES模块。但是,如果车间的设备和产线没有实现智能化,无法为这些系统提供足够的数据,那么是实现不了智能化管理的,最多是实现了部分信号的采集,更别说实现可预测以及智能化。
  按照工业4.0研究院的研究,智能工厂包含了可管理、可配置、可扩展和可预测四项要求,它们体现了工业4.0时代的车间和工厂的智能化特征。要实现这些功能,是需要在设备级和车间级实现智能化,也就需要给设备安装上传感器件,这样才可以实现生产线的灵活管理,从而实现所谓柔性化。
  即便完成了上面提到了的现场管理系统部署,那还只是一个智能工厂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这距离充分条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例如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生产工艺、新的商业模式等等。金融资本追捧工业4.0或智能制造,本质上还是对新技术是什么以及新技术如何应用还没有深刻认识,也许按照历史规律,让更懂生产运行的经营资本先期介入,再适时顺势而为,更符合实际情况。
  制造业应回归价值创造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目前中国制造业还缺乏对其技术、工艺和管理复杂性深刻认识的氛围,这跟我们对工业革命历史了解不清不无关系。在面临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大潮中,让制造业回归价值创造本身,显得非常重要。任何新技术、新系统以及新工艺,要从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考虑如何应用,而忽视行业及产品差异性,简单的以试点示范继续加强中国制造的“东施效颦”,在整体经济不佳的背景下,于国于民都不是最佳选择,对企业的发展更是不利。
  与互联网等产业不同,制造业是一个门类复杂的产业,它主要的价值创造环节主要发生在车间的流水线上。一般来讲,每种产品或部件的工艺流程不会完全相同,因为产品形态迥异,其生产加工工艺自然不能相同。这对于制造企业的工程师是常识,但它并不是一个自觉的认识,这需要认识到产品形态的不同导致的工艺流程不同,还需要了解具体的产品制造工艺流程,但这显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3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企业家们也因为各种原因参与到这个盛宴之中。从工业4.0研究院一年以来的调研来看,大部分取得成功的制造业企业家,其成功路径大都难以避免专家创业的路径。所谓专家创业,指的是创业团队中有懂其产品技术和工艺的知识和经验,加上改革开放的风口,为企业家精神释放提供了可能。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不仅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在合并到重庆大学),还曾经在部队里担任工程兵,其后到了深圳,从事的是高科技产品贸易,这些经历显然对任正非成为中国头号科技企业的创始人非常重要。除了任正非,还有不少3C领域的创始人,大都原来在国有企业中任职,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在创业初期,其核心产品大都跟原有任职或从事的领域关联度非常高。
  但是,当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例如,当它们成为上市公司之后,要开始进入新的领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成为了障碍——至少难以成为一种优势,这就需要企业家真正从思想上转型,并在企业组织和人才管理方面找到突破。这在工业4.0时代的制造业转型中,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工业4.0研究院认为,在工业4.0时代,如果要把握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价值创造机会,应该适当加强对引进或应用技术的研究和了解,并结合到企业所在的产业及产品情况,从价值系统的角度认识应该采用的各种技术和系统,这样才可以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周期,避免过于冒进,也可以避免无动于衷。
  “智能制造+”催生新赢家
  在2015年,中国制造企业接触到了大量的新奇的概念,一部分是从诸如德国舶来的工业4.0和美国引进的工业互联网概念,另外是中国自己创造的概念,其中以互联网+、机器换人等最引人注目。如果从这些概念的初衷来看,都是针对制造业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这些办法都是基于某个特定的视角和大量的假设提出的,可惜中国大部分从业人员不究其里,照单全收,这种趋势将在2016年继续大量存在。
  工业4.0研究院对于中国企业家盲目求医的状况深感痛心,期望帮助他们真正回归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有利于自己的竞争优势。我们通过跟一些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咨询合作,逐步形成了“智能制造+”的概念,以有别于“互联网+”的概念,避免陷入“转基因”(指不符合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的畸形发展和东施效颦。
  对于大量的制造企业来讲,的确存在传统经营思路过于陈旧的问题,例如,大量制造企业仍然认为低成本才是唯一的战略选择,从而忽视了自己转型升级到高端制造业的可能性。
  按照供给经济学的观点,目前中国的产能过剩,不一定是真的过剩,还可能是我们的产品创新不足,难以满足日益提升的品质要求。企业家如果还停留在低成本竞争的阶段(事实上,大部分企业家不愿意承认自己选择了低成本竞争战略),那么将来既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当企业家开始思考如何从差异化找竞争优势的时候,“智能制造+”毫无疑问将成为生产制造企业的最佳选择,而“互联网+”应该成为完善“智能制造+”的参考概念。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或创业企业,其介入时候的重点都放在模式创新上,必须承认,“互联网+”更容易形成独特的模式,这对企业家的创意要求比较高,但对手要模仿互联网+模式,也相对较为容易,因为互联网+模式不具有重资产。
  历史会证明,2016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中国制造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基调下,不对金融资本寄予过高期望,回归制造业核心价值创造,以及在“智能制造+”模式变革上做文章,有可能不受经济大环境的过多影响,真正成为新时期的创新引领者,并奠定工业4.0时代的翘楚地位。
  自200多年前人类社会开始工业化以来,大部分创新发生在车间或工厂,直到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4.0时代,这种情形才开始有所改变。工业4.0研究院一直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的边界将被打破,人们将认识到一个全新的概念——智能工厂。
  知名的经济学家威廉?.拉佐尼克(William Lazonick)在《车间的竞争优势》一书中用详实的历史事实指出,工业革命以来,人们通过在车间不断进行创新,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现场技术的限制下,人们不断通过改进设备的精密度、优化生产线流程和应用新型的制造技术,实现更低成本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
  机械工业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智能制造:未来工业模式和业态的颠覆与重构》(简称《智能制造》),是德国专家奥拓.?布劳克曼(Otto Brauckmann)撰写的模式变革著作。虽然作者主要做制造执行系统(MES)咨询服务,但其视野显然比工厂现场管理系统要宽广,作者利用自己的咨询经验,论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和外延。
  与工信部软件与信息化服务司副司长安筱鹏观点类似,布劳克曼把生产制造流程延展到了制造前服务和后服务中去了,制造前服务主要以研发、供应链等环节为主,制造后服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的附加值,这也许就是我国提出智能制造概念的主要意义吧。
  从《智能制造》一书来看,作者对制造前服务论述较丰富,特别是涉及到生产现场的供应链,还专门有“在供应链中创造附加价值”一章来进行论述,对于生产现场的管理,也涉及到多章节进行了分析。可惜对于制造后服务,虽然有涉及,但显然不够详实,从作者德国专家的背景来看,德国企业难以如同中国企业直接面向大量的消费者,要在制造后服务进行创新,难度的确不小。
  在生产技术有所限制的情况下,通过不断加强专业化分工来实现低成本的效率,是工业化进程的核心。从苹果iPhone手机构成来看,一共有500多个零部件,由全球200多家供应商提供。随着以物联网和服务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化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将第一次打破这种限制,大大扩展传统意义上的工厂边界。
  事实上,进入到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深化的方式将发生改变,通过改变工厂的边界,让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服务跨越传统的车间或工厂,让具有创意的人们根据需要参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充分释放人类的创造力,那么,人类社会的生产及生活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正如《智能制造》作者布劳克曼把这种趋势称为“智能制造”一样,工业4.0研究院更愿意延展工厂概念的含义,把它称为“智能工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到《智能制造》一书中去寻找答案,或者到工业4.0研究院官方网站上阅读相关文章。
  本文为机械工业出版社《智能制造:未来工业模式和业态的颠覆与重构》撰写的评论。
  日,工业4.0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3C大数据研究中心”,这是工业4.0研究院自2015年4月成立以来,成立的针对行业的研究中心,据了解,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针对3C行业设立的大数据研究机构。
  3C大数据研究中心将秉承为3C行业及企业需求为基础,潜心研究3C产业链的发展特点,通过研究探索3C企业转型智能硬件的发展之路。
  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指出:
“3C行业目前处于转型智能硬件的时期,处于3C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面临不同的战略路径。以OEM或ODM发展起来的制造企业,应该选择重资产和重制造的智能制造+模式;当然,以风险融资介入的互联网企业,选择轻资产的互联网+模式,也在情理之中。”
  由于智能制造+将以智能设备数据和工业大数据(混合数据)作为智能化转型的关键点,3C大数据研究中心基于工业4.0研究院为大量3C企业服务的基础,设立3C大数据研究中心,推动3C制造企业转型智能化战略。
  目前3C大数据研究中心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生产制造车间或工厂(智能工厂)利用智能数据推动转型的问题,二是利用工业大数据和消费大数据推动端到端集成,实现产业链平台战略的目标。
  在2016年,3C大数据研究中心将依托已经建立联系的3C企业(苹果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率先利用设备数据和工业大数据,实现智能工厂的落地实施,同时,利用智能硬件领域的一些创新机会(例如虚拟现实、无人机、机器人等),探索产业链平台战略落地实施的可能性。
  有兴趣的企业或专家,可以发送邮件给:wangmf(#),王女士。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支撑《中国制造2025》实施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互联网+”时代大融合、大变革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规模应用综合优势,以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实施“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小微企业为重点,以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不断打造新形势下产业竞争新优势。把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大力拓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模式,释放发展潜力和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加强互联网创新要素、创新体系和创新理念与产业发展的对接应用,最大程度汇聚各类创新力量,带动技术和模式创新,不断培育新兴业态和产业新增长点。
  坚持两化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中的平台作用,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促进信息通信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
  坚持开放共享。巩固提升我国互联网发展优势,鼓励基于互联网的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提高配置效率,加快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
  坚持安全有序。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夯实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健全标准体系和法规制度,完善科学有效的市场监管方式,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18年,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成为引领企业管理组织变革、培育新型能力的重要途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业产品和成套装备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培育一批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示范企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初步成为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形成一批可推广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小微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互联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基本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形成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
  二、主要行动
  (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和标准建设推广行动
  1.行动目标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成为引导企业战略调整、业务转型、组织变革、新型能力培育的重要抓手。到2018年,形成一套完整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1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1500余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60000余家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形成以管理标准促创新、促转型、促发展的新格局。
  2.行动内容
  全面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工作,完善贯标评定线上线下协同工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供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建立市场化贯标模式和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宣贯培训和监督管理,建立贯标质量保障体系,在智能制造、技术改造、工业强基、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工作中采信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结果,加快形成市场化采信机制。
  加快培育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新型能力。依托两化融合咨询服务平台,鼓励地方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明确两化融合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分行业、分领域遴选一批贯标企业,组织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中介组织,总结提炼两化融合经验和做法,开展示范推广,引导企业加快互联网环境下的业务创新和组织变革,培育数据驱动、网络协同、精细管理等新型能力。开展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导各地科学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建立两化融合标准体系。整合信息技术、工业和通信领域的标准化资源,加强两化融合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研究制定两化融合标准路线图,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按照急用先行、成熟先上、重点突破的原则,研究制定信息物理系统(CPS)、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工控系统、生产性服务等领域的关键标准,积极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织制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细分领域标准,开展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符合性评估工作。
  (二)智能制造培育推广行动
  1.行动目标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18年,高端智能装备国产化率明显提升,建成一批重点行业智能工厂,培育200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实现工业互联网在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
  2.行动内容
  加强智能制造顶层设计。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明确阶段目标、发展重点和实施路径。制定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重点行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领域发展的目标、重点和实施路线图。制定发布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建设指南,开展标准试验验证及在典型行业的推广应用。推动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围绕量大面广中小企业核心装备、关键工序智能化改造的共性问题,支持地方主管部门、协会联盟、研究院所分行业制定装备智能化改造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重点、路径、方法。
  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专项,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创新发展。加快重点领域装备智能化,继续组织“数控一代”装备创新工程行动计划、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出台《车联网发展创新行动计划(年)》,推动车联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组织开展车联网试点、基于5G技术的车联网示范。制定《智能硬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智能穿戴、服务机器人等新型智能硬件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推进国家智慧家庭应用示范基地创建。
  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核心,聚焦制造关键环节,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遴选一批在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智能供应链、制造新模式领域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试点企业,不断提炼和总结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开展行业示范和应用推广。依托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开展智能园区试点示范,培育一批智能园区。
  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部署。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整体网络架构方案,明确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路径。加快基于IPv6、工业以太网、泛在无线、软件定义网络(SDN)、5G及工业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的工业互联网部署。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平台和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平台建设。推动成立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支持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在工厂无线应用、标识解析、工业以太网、IPv6应用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三)新型生产模式培育行动
  1.行动目标
  互联网广泛融入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催生一批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到2018年,重点行业形成一批众包设计、个性化定制、协同制造等新模式,培育一批国家级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和众创空间示范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引领性的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示范企业。
  2.行动内容
  培育发展开放式研发设计模式。引导消费电子、家电、制鞋、服装等制造企业建立开放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充分对接用户需求,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众包、众创等研发设计模式。支持机械、航空、船舶、汽车、电子信息等制造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模式。支持大企业建立面向全社会的研发测试、创业培训、投融资、创业孵化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平台,鼓励地方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开源社区等新兴众创空间,打造市场化与专业化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衔接的创新载体。
  发展新型生产制造方式。组织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推动企业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服务新方式。推动互联网应用从销售环节向生产制造全过程拓展,鼓励企业在线实时发布研发设计资源、生产制造和物流配送能力,形成基于网络、数据驱动的线下资源线上配置的新型生产方式。
  打造服务产业转型的平台经济。支持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跨界联合,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业云平台。组织开展工业云服务创新试点,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测试验证等资源的开放共享,打造工业云生态系统。开展工业电子商务区域试点,推动工业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物流、互联网金融等业务协同创新和互动发展,培育一批工业电子商务示范区、平台和企业。支持制造龙头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深化企业间电子商务应用,发展直销电商、社交电商、跨境电商等网络营销新模式。
  加快开发和应用工业大数据。研究制定工业大数据发展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支持开发一批面向市场营销、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产品,推动建设面向全产业链的大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平台,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依托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数据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建设一批工业大数据行业平台和服务示范基地。
  (四)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行动
  1.行动目标
  重点行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应用水平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显著提升,工控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18年,国内工业软件骨干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行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应用测试验证平台,培育20余家行业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
  2.行动内容
  推进信息物理系统(CPS)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建设信息物理系统(CPS)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信息物理系统(CPS)参考模型、功能架构、数据和数据链等基础关键标准。支持工业软件企业,攻关解决物理仿真、人机交互、智能控制、系统自治等关键技术,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CAD/CAE)、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工业软硬件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支持研发行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开发工具、知识库、组件库等通用开发平台,推动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工业网络、工控安全系统、智能机器等集成应用,增强行业信息物理系统(CPS)系统解决方案研发能力。
  开展行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应用测试和试点示范。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大型企业,围绕重点行业,建立行业信息物理系统(CPS)应用测试验证平台,构建具有信息物理系统(CPS)综合验证能力的试验床,开展关键技术、网络、平台、应用环境的兼容适配、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测试验证。支持第三方机构建立信息物理系统(CPS)安全测试评估平台,测试评估信息物理系统(CPS)关键软件、传感器、移动终端设备、工业网络等的安全性能。面向航空、汽车、电子、石化等重点行业,组织开展信息物理系统(CPS)应用示范。
  提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面向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升工业自动化、信息技术等集成服务企业的架构设计、综合集成和解决方案能力。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制造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建立协作机制,开展设计工具、生产装备、工业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智能芯片及工业控制设备等协同攻关和应用示范,形成一批行业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加强工业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工业信息系统和产品安全审查制度,完善工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提升工业企业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研究制定工业信息安全风险信息报送发布管理办法,开展重点领域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检查和风险评估,支持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建设一批工业信息系统安全实验室,优先支持工业控制产品与系统信息安全仿真测试、监测预警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第三方服务机构。
  (五)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培育行动
  1.行动目标
  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持续深入推进,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水平和两化融合能力不断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不断改善。到2018年,建成一批面向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小微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能力。
  2.行动内容
  完善服务体系。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工程,实现服务资源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服务协同。鼓励电信企业和大型互联网企业打造开放共享的资源平台,与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开展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低门槛、以租代建、支持核心业务发展的服务。探索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信用融资等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和新渠道。
  推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加强工业云平台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建设,提供面向小微企业的在线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与分析等软件应用服务。支持电信运营商、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实施专项计划为小微企业提供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等服务,推动小微企业创新业务模式、扩宽营销渠道、改进产品服务。
  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建设一批智慧型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提供面向创业者和小微企业互联网应用的基础设施、软件支撑、网络安全、数据存储等服务。支持构建“创客中国”创业创新服务平台,举办创客大赛。依托各类中小企业信息化辅导站、培训基地、体验中心等服务机构,广泛开展信息化人才培训、服务和产品展示、应用推广活动。
  (六)网络基础设施升级行动
  1.行动目标
  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全面提升对“互联网+”的支撑能力。到2018年,建成一批全光纤网络城市,4G网络全面覆盖城市和乡村,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直辖市、省会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30Mbps。
  2.行动内容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推进全光纤网络城市和“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加快4G网络建设发展,加大5G研发力度。实施以宽带为重点内容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快农村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引导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化布局,推动数据中心向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优化升级互联网架构,推进互联网基础资源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开展以5G为重点的国际移动通信(IMT)频率规划研究,以及智能交通频谱规划研究和技术试验。引导互联网企业优化网站设计、加大带宽配置,实现互联网信源高速接入,提升网站服务能力。
  加强和改进互联网市场监管。加强对互联网新业务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备案管理、综合评估等制度。完善互联网市场竞争管理规范,落实信息网络实名登记要求,推进网站、域名、IP地址真实身份注册。健全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体系和标准,督促企业落实分类分级保护要求。强化互联网网络性能监测手段,加强部省两级监测系统建设。积极推动、配合做好网络安全法、电信法、无线电管理条例(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等法律法规立法。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防护标准,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指导企业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建设。加强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信息通报,健全网络安全应急工作机制。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建立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报告和用户通知制度。持续开展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治理,完善恶意程序处置机制。组织开展电信和互联网领域网络安全试点示范工作,指导督促企业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手段创新。
  (七)信息技术产业支撑能力提升行动
  1.行动目标
  信息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围绕“互联网+”行动的软硬件技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到2018年,高性能计算、海量存储系统、网络通信设备、安全防护产品、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领先企业,安全可靠的产业生态体系初步建成。
  2.行动内容
  突破核心技术和产品。制定集成电路重点领域发展路线和实施路径,构建具备自主发展能力的通用基础软硬件平台。研究制定传感器发展战略,明确核心传感器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模式。加强可编程控制系统(PLC)、工控计算机、工业网络设备、安全防护产品攻关,支持高集成度低功耗芯片、底层软件、传感互联、自组网等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实施“芯火”计划,开发自动化测试工具集和跨平台应用开发工具系统,提升集成电路设计与芯片应用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核心芯片产业化。推动基于互联网的视听节目服务、智慧家庭服务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加强互联网电视接收设备、智能音响、可穿戴设备等新型信息消费终端产品研发创新。
  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推动基础软件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新兴领域基础控制及应用软件发展。支持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的研发和应用,发展自主可控工业操作系统及实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提升设计、仿真、管理、控制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率和应用水平。推进智能语音和新型人机交互、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决策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领域规模商用。研制和推广应用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
  构建安全可靠产业生态体系。以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为抓手,构建安全可靠核心信息设备综合验证、集成测试、系统评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支持面向互联网的智能可穿戴、智慧家庭、智能音响、智能车载、智慧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智能硬件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硬件样机设计平台、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安全可靠服务器、存储系统、桌面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网络设备、智能终端等终端产品、基础软件和信息系统的研发与推广。
  提升“云计算+大数据”综合支撑能力。以云计算创新试点城市为重点,开展面向行业、区域的“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智能制造公共云服务平台,加强制造资源和能力的共建共享,提升智能制造公共服务水平。实施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工程、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合作、部省合作,构建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把推进“互联网+”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强整体规划和布局,分步骤组织实施各项行动计划。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和跟踪评价,充分调动地方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各地要加强对本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和组织保障,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改革体制机制
  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法律法规、监管制度、技术标准、安全防范机制等重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领域的立法工作,健全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大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升互联网空间法制化管理水平。推进电信业务市场开放,做好宽带接入市场开放和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开放试点等相关工作,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进一步进入电信业,提升宽带市场的有序开放和服务水平。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学研用联盟,形成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标准、营造政策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三)创新财税支持
  统筹利用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资金配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互联网+”制造业和“互联网+”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探索推动符合条件的跨界、融合、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享受软件产业税收优惠等政策。
  (四)创新人才培养
  编制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加强人才发展分类指导。围绕“互联网+”发展需求,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引进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一批面向“互联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实训基地,培育一批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人才。调整完善部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体系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引导部属高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工信慕课平台”。加快推广首席信息官制度。
  (五)加强国际合作
  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支持和鼓励互联网企业联合制造、金融、信息技术、通信等领域企业“走出去”。联合国内金融机构及丝路、中非等基金,建立“互联网+”制造业境外投资合作机制。积极发起或参与互联网领域多双边或区域性规则的谈判,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建立中德、中欧、中美、中日韩政府和民间对话交流机制,围绕智能制造、标准制定、行业应用示范,组织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与企业共同推广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
  工信部文件链接:
http://www./n50/n38291/content.html
  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持续推动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努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强化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发展方向,瞄准全球制造业创新制高点,以构建产业生态为基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动“在北京制造”向“由北京创造”转型为主线,全面实施“三四五八”行动计划,努力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使本市真正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增长引擎、引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先行区域和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地。
========================
专栏1:” 三四五八”行动计划
  推动“三转”调整, 强化“四维”创新, 聚焦发展五类高精尖产品, 组织,实施八个新产业生态建设专项。
  “三转”调整,是指有序推动传统制造业关停淘汰、疏解转移和改造升级,实现转领域、转空间、转动力的转型发展。
  “四维”创新,是指全面强化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业态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创新,不断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五类产品,是指聚焦发展创新前沿、关键核心、集成服务、设计创意和名优民生等五类高精尖产品,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八个专项,是指组织实施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八个新产业生态建设专项, 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高端发展态势逐步显现,集约发展程度持续增强,绿色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保持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对地方财政贡献“双稳定”,实现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双提升”,带动京津冀地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形成创新驱动、高端发展、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部分制造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综合资源消耗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真正成为服务全国、辐射全球的优势产业集聚区。
========================
专栏2:2020年和2025年主要发展指标
企业有效专利拥有数(个/ 万人)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高技术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人)
总资产贡献率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吨标准煤/万元)
比2015年下降15%
比2015年下降20%
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立方米/万元)
比2015年下降20%
比2015年下降30%
每公顷工业用地实现工业增加值(万元/ 公顷)
备注:指标统计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
========================
  二、持续推动“三转”调整,着力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一)就地淘汰落后产能,转换产业发展领域。系统梳理制造业发展现状,定期修订完善《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尽快淘汰污染较大、能耗较高的生产企业和制造环节。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利用腾退的空间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和资源,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吸引和配置高精尖产业项目。着力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高精尖产业体系。
  (二)有序转移存量企业,转换产业发展空间。在严格落实《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城六区现有工业企业转移升级,逐步将高端制造企业转移到产业园区。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十六园”和国家级、市级产业园区为主体,整合低效工业用地,形成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新格局。加强产业合作,搭建对接平台,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引导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制造企业转移到津冀地区,并与津冀两地政府合作共建一批产业转移示范园区,特别是加快北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发展试验区建设。
  (三)改造升级优势企业,转换产业发展动力。积极对接国家“绿色制造工程”,实施绿色制造技术改造行动,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组织一批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项目,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按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要求,改造提升现有产业集聚区,改变以生产为中心、以产能扩张为导向的产业集聚方式,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一批微制造基地。
========================
专栏3 : 绿色制造技术改造行动
  着眼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和产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对接国家“绿色制造工程”,以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行业为重点, 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应用,推行清洁生产。
  年间, 围绕绿色制造实施20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率先达到国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绿色示范园区建设标准。
========================
  三、大力推进“四维”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力
  (一)加强新技术研发和应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为重点,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以新技术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制定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以企业为主体,统筹布局一批新技术研发应用项目,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实施新一代创新载体建设行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一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功能,将面向生产的技术开发中心升级为新产品创造中心,建设一批“北京创造”标杆企业。针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整合产学研创新资源,改造提升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在优势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供支撑和服务。
========================
专栏4 : 新一代创新载体建设行动
  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共性需求,采取政府与社会合作、产学研用互动、企业协同创新等新机制、新模式,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企业依托现有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对接中关村科学城的科教资源,建设跨学科、集成式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鼓励围绕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应用示范,组建一挑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到2020年,建成10 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建成1至2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到2025年,建成20个左右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争取建成5 个左右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
  (二)加大新工艺开发和推广。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增材制造为主攻方向,构建基础工艺创新体系。支持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汽车、机械、钢铁、冶金、石化、食品等领域的科研机构和领军企业优化资源布局,联合建设一批关键共性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加强关键制造工艺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开展工艺创新,全面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和新工艺。面向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需求,开展工艺技术转移和对外辐射服务。强化设计对创新的支撑作用,整合工业、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优势设计资源,打造“北京设计”品牌。
  (三)采用新模式配置资源。优化整合概念创意、产品设计、研发测试、关键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品牌经营、互联网营销等业务环节,重构企业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创新价值创造模式,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实施组织变革。对接国家“智能制造工程”,实施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建设一批智能化、生态化的示范工艺线和示范工厂。大力推动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技术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云制造、分布式制造、生产外包等方向转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众创、众包设计平台,推行模块化设计,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设计工具软件,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支持企业融入全球制造网络,开展海外投资并购,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和营销渠道,利用代工(OEM)模式与代工企业加强合作,在全球配置制造资源。
========================
专栏5 :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示范行动
  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部署,积极参与国家” 智能制造工程”, 围绕以智能工厂为代表的流程制造、以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离散制造以及智能产品、智能服务、供应链管理、工业电子商务等开展试点示范。选择京津冀产业链衔接较好的重点领域,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 与产业链上的津冀企业合作, 推进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构建跨区域联网智能制造系统; 推广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制造、协同制造、服务制造模式,建设一批智能化车间和智能化企业。积极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京津冀统一标准的工业互联网和工业云平台。
  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实施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重大示范项目10个; 到2025年,实施京津冀联网智能制造重大示范项目20 个。
========================
  (四)利用新业态优化企业组织形式。鼓励制造业企业“裂变”专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开展跨界合作,加快向服务化制造、平台化经营和个性化服务方向转型,建立服务型制造体系。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开展跨界合作,推动制造企业发展在线定制、创意设计、远程技术支持、设备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行动,积极培育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大力发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在相关产业园区引进新业态,使之由产品生产、对外销售的制造重地转型升级为高精尖产品研发、创新设计、对外授权的“北京创造”高地。
========================
专栏6 :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行动
  围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工业设计、产品检测认证、标准创制和垂直领域电子商务为重点,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利用腾退出的工业厂房,建设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功能区, 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态势。
  到2020 年,形成服务全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50个左右,生产性服务业收入占比大幅提高; 到2025年,力争形成服务全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100个左右。
========================
  四、聚焦发展五类产品,全力打造“北京创造”品牌
  (一)创新前沿产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生命科学等创新前沿领域,率先布局,加快突破,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重点布局领域包括: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新材料产品;高端软件、智能硬件、高性能集成电路等信息技术产品;干细胞、靶向药物、医学影像精密仪器等生物医药产品;北斗导航、无人智能航空器等尖端航空航天产品。
  (二)关键核心产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技术和产品,落实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重点发展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产品。电子信息领域发展高端芯片、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信息安全及设计工具软件等;装备制造领域发展模拟仿真系统、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精密仪器仪表等;节能环保领域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汽车领域发展汽车电子、发动机控制系统、新型动力电池等;航空航天领域发展航电系统、地面保障装备等方面的关键核心产品。
  (三)集成服务产品。以智慧城市、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为重点,提升整机产品系统设计能力,发展智能化、网络化的终端应用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发展设计、测试和运营维护、数据信息等增值服务业态;开展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应用,提供物联网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
  (四)设计创意产品。推动文化、科技与制造融合,发展高附加值创意设计产品,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工程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数字内容等产品,将文化资源优势和工业遗产资源有机结合,发展工艺美术、个性化消费品等都市产品。
  (五)名优民生产品。围绕城市应急、社会公共品提供、环境治理服务以及居民服务等领域,适度发展贴近市场需要、符合首都资源环境要求的优质名牌民生产品。积极发展品牌体验消费经济,做强北京“老字号”产品,开发新一代消费产品。通过实施高精尖产品培育及品牌建设行动,加快实现由“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转型。
========================
专栏7 : 高精尖产品培育及品牌建设行动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整合中央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优势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资源,组织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一批国家急需的关键产品,并实现产业化。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支持骨干企业采取合资、并购等方式,消化吸收再创新国际先进产品技术。落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推动智能化产品创新发展,支持新创产品快速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构建以智能产品为核心的开放生态体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导企业积极引进卓越绩效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不断提高高精尖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建立品牌管理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电子信息、都市产业为重点,开展产业集群品牌建设试点,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集群。
  到2020年,通过实施一批高科技项目,打造40个左右高精尖新产品,其中5至10个为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产品”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到2025年,力争打造20个左右年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产品” 。
========================
  五、组织实施八个专项,带动实现重点领域突破
  (一)新能源智能汽车专项。坚持纯电驱动技术路线,依托龙头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转变传统汽车设计、研发、制造理念,创新产业发展和商业运营模式,培育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以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为重点,集合电子科技、先进材料、传感器、车联网、智慧出行、辅助驾驶等技术,建立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集中建设涵盖新能源汽车设计、试验试制及体验、示范等功能的科技创新资源聚集高地,打造全新产业生态。利用10年左右时间,将北京打造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
  (二)集成电路专项。以满足移动、泛在的智能终端产品对芯片小型化、微型化的需求为方向,聚焦存储器、中央处理器、移动通信、图像处理、驱动电路等芯片,以加快推进14纳米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及生产线建设为切入点,带动装备资源整合以及电子设计自动化、知识产权(IP)库和专利池建设。通过实施本专项,优化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布局,带动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协同发展,在新一代集成电路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集成电路制造由代工向创造转型。
  (三)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专项。以巩固提升智能装备系统、推广应用智能制造模式为切入点,重点发展传感器、智能仪控系统等核心装置和智能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三维打印设备等高端智能装备,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工业互联网的广泛应用。通过实施本专项,提高重点行业智能制造系统的集成服务能力,使本市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创新总部、示范应用中心和系统解决方案的策源地。
  (四)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专项。以金融、电信、工业等行业的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和安全云服务为切入点,加强集成适配和联合攻关,构建包括应用软件、基础软硬件、网络和安全设备、信息安全服务等的一体化自主可控产品体系。通过实施本专项,建立包括行业应用开发、开源软件再创新、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等体系在内的自主可控信息产业生态,建成完善的可信计算产业价值链,为保障国家重大信息系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五)云计算与大数据专项。以完善云计算平台建设和加强大数据智能应用为切入点,着力建设战略性公有云平台,构建大数据智能应用生态。通过公有云平台建设,带动云服务器、云平台软件以及云服务企业发展,成为全国云计算解决方案研制中心和云服务汇聚中心;围绕大数据智能应用,带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突破人工智能关键技术;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教育、交通、医疗、城市运行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大数据应用。通过实施本专项,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有云平台,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服务企业,带动新一代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六)新一代移动互联网专项。以打造自主移动互联网平台和实现关键元器件进口替代为切入点,加强开源操作系统、自主操作系统与本地芯片的协同设计,强化自主移动通信核心技术研发及标准制定,建设世界领先的商业化移动互联网平台以及行业自主安全移动互联网平台,开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移动终端产品,培育基于移动平台应用的智能硬件产业生态。通过实施本专项,突破关键元器件发展短板,形成产业优势,培育一批对供应链和价值链具有掌控能力的平台型企业,带动京津冀地区形成全国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集群。
  (七)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专项。围绕大健康产业的新需求,以重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新型药物、生物医学工程及基因检测技术等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开发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健康产品,建设自我健康管理、早期预防、远程医疗和医药电子商务相结合的大健康服务体系。通过实施本专项,基本形成以诊断试剂、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及智能健康服务为主的新型产业体系,推动健康服务业态快速发展,形成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产业的发展优势。
  (八)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专项。以通用航空运营体系建设、卫星技术转化应用为切入点,在航空航天领域主要围绕关键技术与产品、城市及区域服务保障、通用航空消费等重点,聚焦发展研发试制、运营服务、商务金融等高端环节,开发通用航空安全运行监管系统、自主安全可信的无人机飞控系统等产品,完善应急救援、商务飞行等运营服务体系。在卫星应用领域主要围绕低轨卫星宽带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导航技术的产业化,提高军民两用技术研发转化能力,大力发展卫星地面设备和卫星应用服务,开发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多源融合高精度遥感应用等技术。通过实施本专项,建立覆盖高端研发、系统集成、关键子系统制造、技术示范应用和服务保障的产业技术和价值链,建成特色鲜明、体系健全、重点突出、融合发展、国际领先的航空航天研发应用中心。
  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切实保障制造业转型发展
  (一)建立统筹推进机制。建立市级层面的统筹机制,充分发挥好顶层设计、政策整合、统筹协调的作用。建立由国内外技术、产业专家和企业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围绕8个建设专项选聘首席专家,指导各专项的实施。建立全市高精尖产业项目布局引导机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快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市经济信息化委要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改革行业指导制度。制定高精尖产业统计划分标准,统筹考虑产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效益,综合土地、水、能源资源以及就业、税收等因素,建立规模、速度、效益相适应的产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确定转型升级指导线,发布产业转移疏解和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引导企业有序推进产能转移、加强技术改造升级。建立高精尖产业发展“优选线”制度,按照高于国家标准的原则提出新实施高精尖产品项目的技术水平要求、环境保护和土地利用限制条件,并开展综合评估,达到“优选线”标准的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三)增强产业资本运作能力。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设立高精尖产业发展基金,以股权投资为主要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相关建设专项和重点项目。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将企业技术改造投资作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方向,并充分发挥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大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国家政策性银行开展战略合作,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支持制造业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选择骨干企业开展“产融结合”试点,推广面向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租赁服务。
  (四)搭建产业升级服务平台。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品牌质量建设、工业设计水平提升等方面,搭建专业服务平台,推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与管理,建设专利信息利用等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重点领域的专利组合布局及专利池建设,推动专利与标准有效融合。围绕项目发现、孵化和推广,搭建多种形式的高精尖产业投资互动与对接服务平台。支持行业联盟、技术服务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服务机构发展,以智能制造为重点,开展技术标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的创制服务活动。争创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工作试点。
  (五)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以提升“北京创造”品牌世界影响力为核心,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机制。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等方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构建国际化的资源配置体系。鼓励和引导外资投向高精尖产业,引入国际创新成果。围绕关键技术和重点发展领域,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鼓励政府机构、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及相关中介机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咨询、法律援助、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海外布局与风险预警等服务。
  (六)完善各项支持政策。充分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优势,推动相关先行先试政策向高精尖产业倾斜。支持在京中央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快创新转型,推动中央及市属国有企业与民营、外资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制定优化产业布局方案,探索加快工业用地循环利用机制,推广先出租后出让、出租出让相结合、弹性出让等供地方式,加强对高精尖产业的用地保障。统筹考虑全市人口调控、制造业转型发展和高精尖产业培育需要等因素,加强人才发展的综合规划和分类指导,选择若干产业园区开展高精尖人才置换发展试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营造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的良好氛围。
  北京市人民政府官方链接:
http://zhengwu./gzdt/gggs/t1413602.ht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厂工业4.0实施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