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平台可以vr开发需要的技术出VR游戏,最好是国内的。

一个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_网易科技
一个VR游戏DEMO的开发历程是怎样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VR现在似乎是个火热的话题,但在国内又毫无意外成了个看不清的迷局,就像充满极客精神的比特币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成了个投机工具。在一片觥筹交错中,真正在开发VR内容的团队其实是挺屈指可数的,这期间有钱有实力的大公司可能在观望、等摘果。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选择,你让大公司创作可能还真创作不出什么东西来。具备技术实力的游戏公司在专注于如何卖更多的装备。项目型的中小三维技术公司苦于应付各种客户,维持捉襟见肘的现金流,所以能出来一个还算有点样子的VR内容真的比较稀罕,一问干嘛呢,大家都说在做VR,就是没有出来东西。但是能够理解的是,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大家的起点和时间都差不多,这个时期一起沟通和学习就成了个正事。为了和做内容开发的同好们分享一下我们最近的进度,先放出一个参加CHINAJOY展会的送审资料片(点击视频观看),抛砖引玉,分享学习,一起围观。我们不妨来一起来看看一个VR DEMO的开发历程究竟是怎样的。先来看几张前期的美术设定图:美术设定无论在影片、游戏还是VR里都是在脚本后的技术执行流程中的第一环节,为后续的环节提供视觉指导。下面把大家可能会关心的开发环节简单介绍一下:1、关于开发一个具有一定体量的VR DEMO需要的时间60天前在我们的会议室的桌子上摆了一本叫《UNITY从入门到精通的书》,我们也搞不清楚这个开发时间是不是好事,是否容易被人认为是另一种“中国速度”搞出来的玩意。后来我们换成了UE引擎,当然UE有可能会挺高兴的,你看我们的引擎多高效,效果多好,蓝图多么便捷,商城资源多么的好用……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其实这60天的时间不是零基础开始的,我们这个团队岁数偏大,基本都30+了,都有十年的基础三维美术经验积累,并且长期扮演乙方角色,导致在技术落地和时间观念上比较好。加上这个是自己在创作东西,大家投入的状态比较彻底。所以我说这是一段奇特而幸福的时光,当然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这期间我们没有接任何新的业务单子。2、关于开发VR用什么引擎其实用什么真的不重要,之前也看到知乎上面大神们的各种机灵文章探讨VR开发是用UE还是UNITY,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倾向于UNITY,类似用UE就会掉坑里……但我们研究了一阵觉得我们还是适合用UE,然后现在也还相对幸福地活着,《小马过河》的故事都读过吗?我回忆了一下我们之前用的工具:MAX和MAYA。这俩都好,看你干什么用,如果是做建筑动画,就用MAX,因为快;做角色为主的动画电影,就用MAYA,动作模块好用,利于团队协同。另外其实现在UE已经特别用心在做,看他的官方教程,商城一看就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蓝图这个工具也特别合适偏视觉的团队去使用。但看UE官方的公众号每次的阅读量都少得感人,与国内这么火热的VR题材形成有趣的反差,真不知道都在关注什么号。还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UE会的人比较少,我们只能花时间自己去摸索,现成的人不好找,这种方式叫死磕。3、CG团队开发VR的优势和劣势我觉得我们的优势还是在视觉设计上,比如我们认为不同的场景,作为交互工具的Vive手柄也应该有不同的主题,于是就出现了各种漂亮的手柄,我觉得都可以上官方商城了。现在国内做VR内容开发的出身我觉得可以分成几种:第一种是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全景视频&,这个大部分出身是之前搞实拍的,之前的名头一般是导演。第二种是游戏公司,优势是在程序以及工作流程上和VR比较类似,容易在技术上转型,但尴尬的是如果想追求视觉效果的话最好是做次世代游戏的,但国内现在基本上都是移动端的网游路数,做次世代又以外包加工为主业。第三种是之前CG行业的,就是我们这种,优势是对视觉比较有追求,国外有一些现在做得还挺好的团队之前也都是这个路子,但需要在技术上做一定的升级和转型,但好在底层的原理是类似的,一说都能明白。第四种是程序猿团队,优势是能开发出来比较牛X的代码,写自己想要的shader,弄出来自己想要的功能,需要使劲的地方是怎么把东西弄好看了。最后还有一种是说自己是做VR的。4、UE引擎的蓝图蓝图是UE专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开发的一个可视化模块编程,这个东西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没有它我们的DEMO出不来。举一个栗子:DEMO后半程出现的你的双臂变成了翅膀,你挥动翅膀飞向苍穹,来到一片水天一色的盐湖,翅膀化为漫天飘散的羽毛……好浪漫的场景。实现这个东西就需要借助蓝图的帮助,当然我们这个标注非常接地气,能看懂的一定能看懂。是不是有点像这个:每个人连的节点风格也各异,这是飘逸风格的。总之,这是个全蓝图的DEMO,没有写一行代码,听起来不够高大上?其实UE开发蓝图是为什么呢,不就是让你把精力放到对最终效果帮助更大的事上吗,适合你团队的流程就是对的流程。5、另一个技术点:PBR流程PBR流程说起来还是游戏行业借鉴了CG行业引入的,但惭愧的是我们在CG行业后期因为项目类型的原因连UV都很少去展。PBR材质系统可以让物体在引擎中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质感与丰富的细节,这也是这一世代游戏引擎的通用材质系统,美术师在工作时以更符合现实世界光照原理的逻辑绘制贴图,调节材质。基于这一系统的Substance Tools系列工具软件将贴图、材质、shader等系统由原本的多软件工具协作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灵活的工作流极大地节省了制作时间,方便系列化贴图材质的迭代与更新,让材质贴图工作环节更直观,高效。使用软件Substance painter,这个流程比我们早年PS和MAX展平贴图之间来回倒腾好了很多。6、更多的技术类干货:因为在文章里没法写太多的技术玩意,要不就成教程了……后续我们会放出一个有干货,非花絮的纪录片,时间长达半个小时可能,里面完整的记录了整个开发过程,今天先有个预告片(点击视频观看),风格比较诡异,是个刑侦范,但正片没准又会换成文艺清新……以下是艺术创作部分技术很重要,但面对一个新的视听体验方式,创作Very重要,更是VR体验设计的难点。7、关于VR体验的选题我们选的这个其实是个比较冷门的题材,现在能看到的大部分VR是打枪题材,我觉得我们好像对文化题材更感兴趣,再加上我们有几位同事都是航空迷,就选了这个题材。我们注意到在STEAM上有个国外团队做的阿波罗登月的体验,就下载下来学习了一下,但我们认为他给我们的是一些错误的经验,这个团队我认为是一帮闷瓜工程师,太闷了,受不了。文化输出是个我们比较擅长的东西,这可能和之前的工作经历有点关系,而且应该用新的技术做点有意义的东西吧,打怪必须要有,但要是都打怪就不对了。我自己的总结是,题材最好是你自己喜欢的,有深入研究的,然后又是适合VR表达的就是好的题材。8、VR的叙事语言会和之前有什么不同从创作角度来说,之前导演手里攥着摄像机,让你看哪就看哪,还有蒙太奇什么的逗你琢磨;但在VR的世界里,你就是临场参与者,导演需要引导你去看他希望你看的、参与的。从2008年开始我们参与策划执行了好些现场活动,我觉得这个经验其实和VR是有相通之处的,在一个很大的空间中,在哪闹动静,哪给光,如何引导视线,推动情节发展,都是个有讲究、好玩的事情。所以我觉得VR的视觉语言不是影片路子,而是个现场活动或表演的路数。从技术流程上来说,原来的合成和剪辑岗位退休了,但是呢,又没有全退,还在但只是换了个平台,UE里居然加了非线编辑,也可以有后期滤镜什么的,真是有趣。9、关于流程和分工前后大致有20个左右的人参与,大部分的人员会集中在三维美术素材这个岗位,和游戏开发的人员分布类似。有一位导演,我们正直的朴岸老师来统筹整个事,在艺术上做把握,然后我和其他同事会一起配合从技术流程上往前推。10、总结一些坑
从根上说,可能开始这个选题有点大了,好处是对整个试听语言的探讨会更充分和深入,坏处就是导致要做的资源特别多,虽然我们在过去的十年中是个特别擅长做大体量,贩卖伟大的团队。但在有限的时间内会导致有些资源精度做得还是不够到位,如果时间再多点就会更好。 预计有可能爬不出来的坑居然很幸运的没遇到,总是逢凶化吉,比如开始觉得这么多物件最后肯定会卡成翔,但通过合理的加载和隐藏居然在帧率上还好,就是其实引擎的承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小经验:先用一般的显卡调,因为考虑到要发布到STEAM,你不可能要求所有人的显卡都很好,我们这普配的是GTX960、970,需要调到大部分关卡都很流畅,最后展示机上再上个GTX 1080,效果就更好了,我这写的虽然糙,但都是好用的。小提醒:自己做东西的话把版权的事情处理好,别瞎用,该买的音乐买,如果不是商用的最好招呼也都打到,不要学CCAV……
本文来源:雷锋网
责任编辑:丁广胜_NT194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三大VR平台在游戏上都做了哪些布局?|虚拟现实|vr|oculus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三大VR平台在游戏上都做了哪些布局?
  2月29日北京时间晚11点整,HTC Vive正式开启了预售。据其内部人士称,仅10分钟后Vive的销量就突破了15000台,结合其高达799美元的高昂售价来看,似乎VR已经成为了极客和高端玩家们竞相追捧的热饽饽。
  作为HTC Vive的两个头号竞争对手,Oculus Rift早在1月就已开始了预售,而PS VR也已是蓄势待发。目前三家VR设备发售进展情况如下:
Oculus Rift
PlayStation 4 VR
首批发货日期
  游戏内容之争
  既然各大VR硬件都已陆续进入发售期,那么我们关心的下一件事自然就是软件内容了。
  目前VR还尚处于发展初期,主要的应用场景仍然在游戏和视频。和主机平台一样,相对视频而言,游戏的数量和质量在设备的选择上将更具话语权,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在游戏端各大VR厂商都已如何发力。
  HTC Vive
  近日,外媒finder公布了HTC Vive首批支持的124款游戏,其中不乏有Valve的当家之作《半条命》系列游戏以及《军团要塞2》。虽然V社的看家作品能够登录VR平台是值得游戏玩家们激动一番的,但毕竟是多年以前的产品了,对于大多数玩家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哪些新晋大作能够在VR上大放异彩。
  从这份列表中我们能够看出以下几点信息:
  在对Steam VR的支持上,Valve的确下足了功夫。除了可以预见的模拟类、动作类和FPS类游戏外,甚至连即时战略类游戏都包含在内
  除了经典的《半条命》系列作品外,其中不乏许多近年推出的游戏,比如《异形:隔离》、《饥荒》和《英雄连2》等
  在这份外媒列出的124款游戏中还混入了几款APP,而且其中大部分游戏都是具体发售日期还没确定的期货游戏
  这份列表中的游戏大部分都是单机游戏,只有诸如《军团要塞2》等少量游戏支持联机
  目前仅有Vertigo Games表态将为HTC Vive开发独占游戏
  大部分为独立开发商开发的游戏,游戏质量有待考证
  通过在Steam的官网进行游戏筛选可以看到,目前Steam平台总计共有7792款游戏,其中列出的支持虚拟现实(Steam VR)的游戏仅有146款。
  进一步筛选到支持HTC Vive后,便只剩下45款游戏可供选择了,而进一步筛选支持中文后,便仅有2款游戏可供选择。此外,即便是这45款游戏中目前也仅有17款可玩,其余的均仅显示2016年上市。
  所以这份游戏清单的真实性还有待考察,至少目前可以肯定的是,Steam中这45款游戏支持Vive。
  此外,HTC Vive在游戏开发上还有一个杀手锏——房间追踪系统。基于这个系统,Vive用户可以在一个15英尺见方的物理空间范围内自由移动,设备能够将用户的动作完美复制到游戏中。
  不过,当我们把筛选调整为HTC Vive+Room-Scale之后,就会发现在这45款游戏中只有32款支持这一功能。
  总的来说,HTC Vive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游戏分发商Steam的合作伙伴,游戏数量必然是不成问题的。然而从这份列表来看,其中大部分都为独立开发商开发的游戏,如何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大作是Vive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Oculus Rift
  虽然Vive发布之时曾表示,将与Valve的Steam 平台合作,先由 Steam 平台推出可针对 HTC VIVE 使用的虚拟实境电脑游戏,之后 HTC 也会推出自己的内容平台。而Vive也是HTC 和 Valve 联合开发,由Valve的Steam VR提供支持的一款产品。
  但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早在2013年,Steam就加入了一个“虚拟现实”的分类,Oculus Rift是唯一能够支持的虚拟现实头显,当时还根本不存在HTC Vive这款产品。
  后来由于Facebook花20亿美元收购了Oculus,才导致Oculus和Valve之间发生冲突,相互间长久成熟的关系破裂。也就是在那时候,V社开始与HTC接触,促成了Vive。
  不过很显然,作为全球最大的数字游戏分发商,V社可并不会跟钱过不去——自去年12月起,除了HTC Vive外,Steam也开始同样为Oculus Rift提供VR内容支持。
  有趣的是,把筛选条件选为Oculus Rift后,竟然得到了54款游戏,反而比HTC Vive还要多出9款。不知道HTC对此做何感想呢。
  而Oculus方面显然也还心存芥蒂,并没有完全把游戏内容完全交给Steam。Oculus创始人Luckey就曾在Reddit上回复说:
  “到2016年底,至少将有100多款游戏登陆Oculus Rift。光Oculus工作室的就有20多个,此外还有更多的第三方开发的游戏。”
  不过截至目前,Oculus方面并未公布过具体的游戏列表。
  与Vive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culus更加注重独占作品:
  “为VR设计独占内容,对Rift平台而言意义重大。”——Luckey
  据消息称,Oculus已与多家游戏开发商签署了合作协议,均明确要求开发团队要研发Rift平台独占的VR游戏。
  目前已知的消息是,除了预购免费赠送的《EVE:瓦尔基里》以及《Lucky‘s Tale》外,还有两款Oculus Rift独占游戏,分别是Crytek开发的《攀岩》和Insomniac工作室开发的《无处可逃》。
  显然Oculus希望通过精品的独占游戏来在与Vive的竞争中保持自身优势。
  PlayStation 4 VR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PS VR。三者之间PS VR的定位最为特殊——面向主机开发的VR设备。
  早在E3 2015游戏展上,索尼就对外展示了诸多虚拟现实游戏,并宣称届时将至少会有30多款游戏随设备一同推出。
  而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来看,索尼已在各大场合中至少已经公布了75款登录PS VR的游戏。
  作为三家之中唯一在主机平台上运行的VR设备,显然索尼拥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独占大作满地跑。借助于多年经营主机平台所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诸如《皇牌空战7》、《夏日课程》、《罗宾汉之旅:侏罗纪》、《伦敦劫案》等大作都已宣布将成为PS4 VR首批独占作品。
  不过新消息显示,由于受限于PS4主机机能的不足,PlayStation 4 VR将需要在此基础上再配备一个“机能增强盒”。用户需要将它和&PS4&连接,从而为&VR&游戏提供更为强劲的性能,支撑其以更高的帧率运行,解决由于帧率不足引发的眩晕等问题。
  此前曾有消息称该设备售价为499美元,尚不知这一最新调整是否会导致这款设备的价格进一步走高。毕竟一台PS4的价格也不过2000余元人民币,PS VR作为一款附属品如果价格过高恐怕用户将无法接受。
  总体来说三者各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
  HTC Vive:游戏的数量多,平台经验(Steam)多,独占作品匮乏,游戏质量不一
  Oculus Rift:游戏数量上可能不如Vive,但将有较多的精品独占作品,平台开发水准有待考证
  PlayStation 4 VR:游戏数量较多,独占作品多,游戏质量可能会较差(受限于主机机能)
  整体来看,VR游戏内容匮乏在短期内仍然是一大弊病。而玩家使用VR来玩游戏也同样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举个例子,比如说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如果是在PC上玩的话,玩家只需要一手操控键盘,一手操控鼠标即可。但当真正进入VR,再配合房间追踪系统来玩的话,虽然代入感更强,但人们也无法实现连续跑动或是一直保持射击姿势了。
  同样是基于这一原因,目前各家VR平台目前所登录的游戏大部分都是单机游戏。对于玩家体验的进一步优化也将共同决定三家VR设备未来的发展走向。
留给全球手机厂商的时间窗口将会越来越小。而这一情况,在中国市...
来自盛大管理层的猜测是,可能是由于争夺双方都很强势,让张蓥锋...
我们并非期望谷歌在每次I/O大会都能推款爆品,但其确实应该重新审...
Apple store的总数已经达到了479家,其单位面积创收甚至超过了珠宝店。
国家网信办将针对网址导航网站在网站推荐和内容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理。国内有哪些靠谱的VR游戏开发团队_百度知道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国内有哪些靠谱的VR游戏开发团队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电子签到、虚拟仿真,在全息影像一般来说VR多媒体互动是参能够与多媒体内容进行交互的一项新技术,从视觉、体感、投影沙盘、3D墙面、互动投影、虚拟翻书。目前国内德科曼做的最好、3D车身投影、多点触摸、互动橱窗、ipad中控系统、互动LED、透明屏、情感上给使用者一种前所未有的人与机完美融合的互动新体验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准备好迎接VR游戏了吗?看看你需要怎样的硬件和空间!
来源:MYHP编辑:末日使者
& &说起VR虚拟现实头盔和游戏,好多玩家都是翘首以盼,包括索尼的PS VR、Oculus Rift消费版和SteamVR(HTC VIVE)都有望在明年与广大玩家见面,但是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VR设备的一些消费知识,文章分为配置篇、空间篇和FAQ环节。
& &撇开索尼的PS VR,如果我们要在PC平台上体验VR设备,那么需要什么样的配置和电脑性能呢?此前Oculus已经告诉了大家,一套Oculus Rift+高性能的电脑平台将在10000元左右。近日,公司又进一步更新了硬件配置方面的信息,他们联合PC厂商公布了一个&Oculus Ready&项目,华硕和外星人纷纷加入并放出了第一批高配置机型。
& &或许你能满足于在电脑上玩1080p/ 60fps的画面,但这不是VR设备的标准。无论是Steam VR还是Oculus Rift,它们都用了一对各分辨率的屏幕,而且两个显示面的刷新率是90fps,这样玩家才能得到流畅平滑的视觉体验。当然,这需要强大性能的电脑来驱动。
& &于是有了下面这个Oculus官方配置:
& &NVIDIA GTX 970 / AMD 290 或更高性能的显卡
& &Intel i5-4590 或更高性能的CPU
& &8GB以上内存
& &兼容 HDMI 1.3 的视频输出设备 (必要)
& &2x USB 3.0 接口 (必要)
& &Windows 7 SP1 或更新的版本 (必要)
&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GTX 970或R9 290以上的显卡,基本可以不用试了,除非你想把自己晃晕,顺便把今天的晚饭吐个干净。这配置其实就是所谓的最低配置,如果玩家要在游戏中调试更好的画质,那么对不起,你可能需要更高级别的核弹显卡了。
& &至于Steam VR,虽然他们公布的信息还不是很多,但开发人员也已经透露了一些有用硬件信息,关键词:GTX 980。也就是说,不管你选了哪个VR设备,如果你想好好玩耍,那么请保证有I5以上的处理器和高端显卡,所以网游机什么的还是暂且退下吧。
& &同时,Nvidia和AMD两家显卡厂商也已经在为virtual reality市场暗斗了,N卡在其900系Maxwell显卡中做了不少优化,以提供更低的渲染延迟;而AMD也已经开发了他们自己的LiquidVR SDK。另一方面,Win 10带来的DirectX 12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有很多开发者会倾向把DX11的API转至DX12,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即便到2016年底,我们估计还是不会看到太多的DX12 VR游戏。
& &好了,恭喜你,当有了足够棒的PC配置后你可以体验到VR游戏带来的乐趣,但是想要在客厅或是自己的房间里愉快玩耍,我们还不能忽视空间的需求。如果你不想玩着玩着撞坏脑袋,绊倒摔断腿,或是被某尖锐物刺进胸口,那么合理布置活动场所是很有必要的。
& &为了不作死,为了省去一笔额外的保险费,接下来进入我们的VR空间布置环节。
& &Oculus Rift空间篇:
& &Oculus Rift的头部跟踪系统是依赖一个外接的红外LED追踪传感器,Oculus称之为 &constellation tracking system&。传感器很小,被架在金属架上面,看起来像一个麦克风,它主要是根据头戴设备的位置来追踪人的位置。
& &因为这玩意儿的感应立场比较短,所以你需要把它放在离你附近的桌子上,并保持你的头戴设备在它的视野范围内。该感应器买的时候会送一个,但如果你在大房间里玩VR游戏,那么需要另买几个以便全范围覆盖;如果你在固定的小区域内活动,那么一个也就够了,它的工作范围大概是1.5m*1.5m。
& &当Oculus Touch明年Q2发售时,还会有一个附带的传感器,其作用是让你能在房间里自由的活动,并在旋转的时候不丢失追踪信号。如果你是活动范围比较大的那类,相信我,你至少需要两个传感器。此外你还需要一个垫子作为辅助,当你踩到垫子边缘时会瞬间明白自己的位置,帮助自己回到场地中央。
& &对于那些坐在椅子上的玩家来说,首先,你必须有一个转椅,最好要质量好点的,因为你会一直要&转动&。由于VR游戏中会要求你大量的360视野观察,脖子容易累容易坏,转椅有时可以代替脖子,所以转椅是必需品。另外嘛,管好你的茶杯和各种线,如果家里有小狗的话,最好游戏时把它关到外面,省的踩到或滚轮压到它尾巴!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在今日的小米IoT开发者大会上,官方正式公布了小米AI虚拟形象“小爱同学”,红发美少女身材火辣十分吸人眼球。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万米高空极限飞跃,多人跳伞刺激非凡!网易快节奏枪战竞技手游《终结者2:审判日》双端不删档测试火爆进行中,众多玩家为了体验跳伞开黑的乐趣涌入虚拟战场,尽显自己的跳伞绝技和战斗本领。
今日,腾讯官方微博分享了新总部滨海大厦内部照片,这个总投资18亿元的办公楼非常豪气,如此高大上的工作环境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近日,广电总局发布新规,针对超高清电视发展中出现的管理不规范、技术质量不达标等问题,提出了7条指导性意见,其中一条意见提到任何播出机构未经批准任何播出机构不得擅自开展4K业务。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一个人,然后讲一个温馨感人的小故事。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有一个老师他叫Nathan Neidigk,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他尽职尽责,不但教授学生知识,还用充满正能量的精神来帮助他们。
网盘云端存储、随时随地访问、分享和下载的特点,让很多人把网盘当硬盘用,不过也有人以牟利为目的,通过网盘传播一些淫秽信息。
今日早上,小米官方宣布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旗下红米5/5 Plus将于12月7日发布。而这款手机的亮点就是“千元全面屏新机”,性价比极高。
iPhone X自上市以来销量就一直非常火爆,而该机在产能方面也做的非常不错,目前第三方的报价一直在跌。但这种情况对于黄牛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目前国行iPhone X 256GB版本的黄牛报价已经低于官方指导价。
现在大部分手机的造型都在往真正的全面屏发展,而三星在这方面无疑是走在前列的。网传三星手机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可折叠手机,另一个就是全曲面屏设计。而根据现在的情报来看,三星无疑是有望最先做到真正无边框的手机厂商。
我们都知道现在已经是安卓和iOS系统的天下,曾经雄霸市场的塞班系统已经被放弃了。但被放弃不代表手机不能用了,尤其是配合老诺那坚挺的质量,用起来仍然是杠杠滴!
48小时热点资讯
热门手游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r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