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海思是华为的完全自主研发么

科普华为海思是完全自主研发么?(知乎)【手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11,051贴子:
科普华为海思是完全自主研发么?收藏
科普华为海思是完全自主研发么?(知乎)
「国美在线」手机 最新价格816元优惠券免费领,豪礼送不停,优惠不限时!「国美在线」手机 最新价格 816 国美携品牌手机,优惠大放送!
1、说说海思吧,问题本身就有点瑕疵K3V2是AP,不单单是CPU.AP里面有CPU/GPU和一堆控制器USB/LCD等等。K3V2是一颗4核A9的AP。目前海思绝对是国内最大的AP厂商,但国际大厂差距甚远,国内应该是高通和MTK,占据了8成以上,目前还是自产自销,当然除了CPU还有基带业务,基带也是需要CPU的。其实海思做CPU已经很久了,以前只是给内部供货,或者做基带/数据卡,不为终端消费者所知道而已。最近几年大业务(电信服务器)发展缓慢,经济危机,没升级需求,华为想推自己的品牌做终端,进行转型,才逐渐让消费者知道,实际上海思已经给国内国际大厂贴牌设计过很多年,这也算是积累。业务背景扯完,说点技术的。现在做CPU,不单单是一套指令集的问题了,其实设计一套指令集很简单,大学教材里面都有,至于搞出来有没有人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请了,即使是好东西,也不一定有人用,ARM和MIPS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玩意涉及到整个生态系统的构建,比如业界有没有大佬采用你指令集,周边配套是否齐备,你不能指望个一个种水稻的农民给你来份满汉全席,得有个产业配合。所谓指令集,也就是架构IP,现在国内公司只能靠买了,基本都是ARM,毕竟他产业链比较全。好在ARM现在也推出架构授权了,不过这玩意价格不菲,但买了就可以改ARM的架构实现,高通就是先例,可以搞点创新。买来架构,你还只是个CPU,一个AP需要搭配很多周边器件,GPU,LCD,USB都需要集成,至于集成什么是需要看你产品定位,需要什么功能,把这些东西都买齐了,你可以开始建模了,所谓建模就是把这些东西连起来,验证功能的正确性,然后用FPGA来验证硬件,FPGA没问题了,把生成的网表文件交给台电,中芯去代生产。流片回来之后,开始点芯片,移植操作系统,托Google的福,android已经把90%以上软件工作都已做完,软件生态系统也已经建好,当然你要用其他的操作系统你就得衡量衡量工作量。后面就是用这个AP去搭配外设去生成终端消费产品了。目前流行大厂AP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高通强在通信,做手机,特别是3G手机,你绕不开他专利,都得交份子钱,和基带集成好。MTK强在集成,廉价的生态系统,出货快。其他的都是小鱼小虾,宣传的不错,都有自己的卖点,但是量不大。说到完全自主研发芯片,振兴民族产业,个人感觉现在意义不大,喷子喊喊口号而已。完全可以在别人现有的基础上改造创新,一方面企业需要盈利,这样做成功概率比较高,另一方面重复发明轮子对人类贡献也不大,要想骗国家钱那是另外的事情。
2、海思并不是完全自主研发,但是三星,苹果,高通的cpu都不是完全自主研发的。首先你要明白电子产品几乎都是由不同的公司做不同部分,最后组合而成。然后我们来讨论一下手机处理器,手机处理器并不是单纯的CPU,而是soc芯片,这里面包括了cpu,gpu,通讯芯片,定位芯片,蓝牙,wifi等等。现在的手机cpu基本都是arm架构,arm是一家专门设计cpu架构的公司,苹果和高通在一些芯片上对arm架构进行了一点改进,从而诞生了新的架构,其实还是基于arm的。gpu上三星用过powerVR和mali,华为也是,高通则有自己的gpu,苹果用的也是powerVR,不过苹果已经入股了powerVR,mali也是arm开发的架构。剩下的就是通讯基带,高通,华为都有自己的通讯基带芯片,其中高通最强,苹果也用的是高通的基带,华为的基带还是不错的,毕竟华为的本行是电信业。
粘帖就没了? ?﹏﹏ 不用数了这条回复是标准的20字。
有人嫌我回答的太专业,我用通俗的语言说下:1.海思芯片类设计可认为是国内最高端的水平。2.海思研发的手机类芯片真心不是海思的最高水平,海思的最高水平可参考高端400G路由器,领先对手半年推出产品,靠的就是海思比别人先研发出自己的芯片。3.从通讯类芯片的水平来看,海思可以说做到世界前三。4.海思从过去做芯片依靠Altera,IBM,TI到现在自己布线,可以说进步是非常大的。5.海思从买别人的IP Core到修改,到自己设计IP Core,也是国内所少有的。6.关于自主研发的问题,我在说一次,我们写本书,没必要再把造纸术和汉字都发明一遍。7.我们用英文写论文看的是你论文的水平,不会有人说因为你用英文写的而没有发明汉字而认为你的论文是抄袭的。放眼世界,NP(网络处理器)这种复杂的芯片,从来没有见过敢拿盲片(刚生产出来,未经测试的芯片)给人家用,说我们这个是好的,你放心用吧。海思敢有这样的信心!!!在普及芯片的相关知识,这部分不好找。我们以造汽车为例子。当我们设计好了汽车的图纸,送到工厂,工厂按照图纸,装配图为装配好了一辆汽车,但是工厂并不管你汽车能不能用。这时候叫给你手里的就是盲片当设计者拿到汽车后,开始在测试轮子是否转,转向是否好使,刹车是否灵敏,比如工厂做了10辆车给你,可能8辆是坏的,有的不能转弯,有的没有刹车。经过设计者筛选。这时候是T10片然后设计者就告诉工厂,你下次给我汽车的时候,你要测试好轮子是否能转,转向是否好使,刹车是否好用,如果不好用,都是加工失败,这种次品(良率) 不要给我们了。这时候就是A10片当汽车大批量买出去了,然后发现,每1000台里面有1台会出现 断轴,这时候,又要工厂在出厂前增加测试,是否会短轴,这时候才是正式的商用芯片我们一般买能买到的都是正式的商用芯片,而海思给自己人调试的时候用的是盲片。当产品正式发布的时候,海思也开始供应正式的商用芯片。
所以华为那么厉害为什么小米第一代CPU就追上华为了,下一代已经是可以碾压960了?
一把沙子我也能做出来,可以没有沙子
点亮12星座印记,
中国做成这样是真的不错了。超过了联发科。和骁龙不相上下。比某米的辣鸡澎湃好多了
这贴估计不会火
苏宁易购手机,官方授权,正品行货保证,买正品,就上苏宁易购网上商城!苏宁易购手机,正品保障,支持货到付款,7*24小时1对1贴心服务!
楼主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不算数,毕竟主要的架构还是依赖ARM
比如说A73架构厉害,麒麟的cpu能力暴涨,万一下一代A75架构不行了怎么办? 自主研发?来不及了,还是得硬上,就跟当初的骁龙810一样。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像三星,苹果一样。 找ARM授权,自己研发架构才是王道。
贵州地天降奇石 上面赫然写着华为生小米亡这6个打字 每个字一尺见方 专家考察结论:天然”已有2.7亿岁 据知天机人透漏 此乃天意 老天让老百姓三买爱国保平安 一买华为千元配置万元高价 二买华为欺诈消费者 三买华为3亿海军狂喷屎尿 光大国人同胞 买华为 保平安 华为海军以建成各种品牌群 进来只要不是用华为的就骂你 也是为了大家平安骂醒你 华为大法 真残忍 华为大法千秋万载一桶江湖
华为教万岁
被自己海军弄臭了
华为通讯没的说,当年的李一男时代真是〔文明用语〕。但手机部门,,,高通不给CDMA授权,反垄断罚了营业额十分之一,然后,基带就全网通了,视频编码坑,全X科技尴尬了,快充,没看见mate9俩充电器吗?国内低压大电流(OPPO妳告我呀?),国外FPC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从K3到海思麒麟,华为自主研发芯片有多拼?-控制器/处理器-与非网
从2004开始研发手机芯片,到2009年第一颗K3、2012年K3V2的失败,到2014年麒麟手机芯片开始跻身业界主流,前后经历了十年,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研发手机芯片这件事,很多人觉得很难,认为中国没有一个真正具备研发能力的企业,所以只能依靠国外进口;还有很多人觉得研发芯片这件事,并非高不可攀,目前我们已经具备完全自主开发能力,所以理论上可以去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做着做着就放弃了,最后还是走上了进口的老路。
当然,还有一些极个别的企业,把开发芯片当成了使命,当成了攻坚战,而且一定要把自主研发的芯片应用到实际的商业轨道中,而不是放在实验室内自吹自擂。这个企业就是华为,这个任务就是由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下达。
华为从2004开始研发手机芯片,到2009年第一颗K3、2012年K3V2的失败,到2014年海思麒麟手机芯片开始跻身业界主流,前后经历了十年,可谓是十年磨一剑。
华为的研发之路走的并不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华为带着中国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光环和帽子,让更多人充满期待的同时也充满苛责。很多人吐槽华为没有自己独立的核心技术和专利,用的依然是ARM的,但实际上,关于架构方面,无论是MTK、三星、还是,都采用了ARM官方的标准微架构&Cortex-A&,也就是所谓ARM的公版设计,这是当时行业最好的一个解决方案,所以以此苛责华为并不是一个能站得住脚的理由。
华为芯片真正为人所知是华为发布的第一款四核手机华为D1,它采用海思K3V2一举跻身顶级智能手机处理器行列,让业界惊叹。K3V2当时号称是全球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性能上与当时主流的处理器如三星猎户座Exynos4412相当,这款芯片存在一些发热和GPU兼容问题,仍不失为是一款成功的芯片,代表着华为在手机芯片市场技术突破。
而从2014年麒麟910开始到2016年麒麟955,海思麒麟芯片出货量突破一亿颗,不到三年出货就已经破亿。随着华为麒麟950的成功,目前华为已经跻身全球手机芯片第一阵营,比肩于三星和高通,并直接带来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华为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做到这样的水平,做到这样的规模,实属不易,这背后不仅凝结着华为人敢于拼搏和进取的精神,也传达了华为高瞻远瞩的眼光,这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表现,更重要的也是思维模式的体现。企业与企业之间,有时候,差的就是企业家与企业家的思维距离。
也许,当前的华为芯片还不是最好的,海思麒麟系列的架构依然没有突破ARM的限制,但这种限制更多的是出于商业价值的考量而不再是技术难度,如果单从技术角度,相信华为已经不需要再去证明。
也许,当前的华为芯片只能提供给自家手机使用,像三星、高通那样完全放开还不可能,但是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海思麒麟芯片的不断成熟、性能不断提升,华为也一定会放开产能,为更多的国产手机、甚至是全球手机制造商使用,那时候的华为芯片突破极限,做到世界第一,也未尝不能。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台积电优化16nm制程推出的12nm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ET)制程,第四季全面进入量产,包括NVIDIA新一代Volta图形芯片及Xavier超级计算机芯片、华为旗下海思Miami手机芯片、联发科Helio P30手机芯片等大单全数到位。
发表于: 10:02:08
华为旗下海思也已完成新款12nm手机芯片设计定案,新芯片研发代号为Miami,将在第四季量产投片,明年会应用在华为的中端手机。
发表于: 09:07:55
华为手机业务负责人余承东,去年曾经做出大胆预言,表示华为三年内要超过苹果,五年内要超过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第一名,这一表态引发了媒体极大争议。
发表于: 10:24:03
2017 年年初,一篇外电报导,说明几乎垄断 4G LTE 与 3G EV-DO 基带芯片市场的大厂高通(Qualcomm),采用过去的 IP 授权手段,限制其他竞争对手介入市场的手法,遭到包括苹果(Apple) 等厂商反弹提出诉讼后,其竞争对手包括英特尔与三星,也陆续推出新的基带芯片抢市。
发表于: 09:17:29
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了最新的鹰潭网络性能测试报告,详细介绍了目前鹰潭在NB-IoT网络情况。江西省鹰潭市市委书记曹淑敏指出,NB-IoT已经形成了芯片、模组、系统和平台的产业链,应用呈规模化壮大的态势。目前,终端芯片华为公司出货最早、产量最大,发货超过50万。
发表于: 09:02:05
随着RX Vega的登场,AMD已经公布的显卡路线图的下一步就是Navi(仙后座)了。
发表于: 10:49:46
日,英特尔宣布将以153亿美元收购全球领先的ADAS厂商Mobileye,这一收购案宣布就是立即成为了今年自动驾驶领域的焦点。将近5个月之后,该收购案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发表于: 10:46:41
&首战即决战,奋斗01天&、&决战之前,胜负已分&,两个红色条幅挂在夏普手机在北京宣武门旁庄胜广场的办公室墙上。夏普手机回归中国的第三天,这个以销售员工为主的办公室充满着紧张气氛,人们形色匆匆、电话不断。
发表于: 10:43:11
最近,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宣布,正在加强与DENSO的合作关系,为未来的车载系统开发更强大的处理技术。DENSO已取得 Imagination的 MIPS I6500 CPU和PowerVRSeries8XTGT8525 GPU授权,将用来开发一款测试芯片。
发表于: 10:39:59
随着生活节凑的加快,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手机等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产品之一。其中,社交软件及手游等移动终端APP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交流、赶走无聊的利器。而精美的UI设计、良好的交互体验、炫酷的游戏画面都将成为获取更多用户青睐的特有优势。
发表于: 10:19:24
有偿征稿 | 2017年能耗过半,年初定的哪些“小目标”没有阵亡? ……
20:00:00Intel收购了Altera,IBM和Xilinx联盟。行业巨头同时把目光投向了FPGA,这让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硬件设计尤其是数字电路设计已经离不开FPGA。FPGA的开发相对于传统PC、单片机的开发有
21:00:00小马哥归来,带来最核心技术讲解!四轴遥控器设计教程。遥控器对四轴来说等同于中枢神经,控制着四轴的起起伏伏,其中的奥秘有啥?马哥课堂带你一探究竟!NO.1
今天的主题:手柄原理图解析快来跟着大神一步步
20:00:00Intel收购了Altera,IBM和Xilinx联盟。行业巨头同时把目光投向了FPGA,这让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硬件设计尤其是数字电路设计已经离不开FPGA。FPGA的开发相对于传统PC、单片机的开发有
随着直流无刷电机(BLDC)和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且用量也在逐步增长,电机的驱动和控制技术做为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产品性能,控制技术之一的FOC控制技术(磁
“这比赛确实将我从大学里整天傻玩混日子的状态,引入电路和程序的奇妙世界,从此不能自拔。也因为这比赛,认识了志同道合的一帮朋友,画图刷板采购焊接拼赛道调程序调程序调程序……调到天昏地暗没有出路,就在
旗下网站: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华为海思是完全自主研发么? - 知乎972被浏览564212分享邀请回答该回答已被折叠 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不喜看到五毛美分乱叫乱咬,本帖只求明了IC设计的半导体行业人才释疑.  在观察者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对国内的IC设计大肆抨击,受到抨击的国内企业有华为海思,展讯等IC设计公司,说他们是西方厂商在华的马甲,替西方半导体厂商在华攻城掠地,一面又骗取国家扶持基金。  所以,如果你不懂IC的话,只是有一腔爱国热忱,忍受不了一点抹黑,就不要发言了,
楼主发言:16次 发图:0张 | 更多
  现在芯片体系被Intel的X86和ARM把持,突破确实不容易。  目前在攻光刻机,先把CPU及存储芯片的自制生成拿下,占有市场。  总有一天中国会向芯片架构发起总攻,一旦攻克,西方的底裤就掉下来了。
  原文:  在“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华为展出了其第一台ARM平台服务器“泰山”,并在展板上写明该服务器“配备自主研发的Hi1612 ARM架构64位处理器,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  一时间国内媒体争相以“华为自主架构芯片泰山发布”或“华为推出自主架构服务器CPU”等为标题报道。然而峰回路转,在6月7日,华为公司出面辟谣,表示“泰山”并非采用自主研发的微结构,而是ARM Cortex A57,并指出“泰山”为核高基1号专项项目,是用来做互联网冷却储存的生态系统验证,而非推广的CPU和量产型号。
  媒体之所以报道有误,一方面在于部分媒体未经充分的信息核实;另一方面,华为将一款购买ARM公版架构的产品表述为“配备自主研发的Hi1612 ARM架构64位处理器,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也不准确,使媒体将这款32核A57芯片与华为自主设计的芯片相混淆。  那么,为何一款购买ARM公版架构的产品能够成为“自主研发”,能够成为“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甚至成为核高基1号专项项目?这就要从国内就自主研发的标准和话语权之争说起了。  自主可控标准之争  近年来,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龙芯、申威、飞腾等老牌设计单位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又成立了拥有1200亿元人民币的集成电路大基金扶持产业发展,先后与IBM、VIA、高通、AMD合资/合作成立兆芯、宏芯、华芯通等公司,并大力扶持展讯、海思、联芯等ARM阵营IC设计公司茁壮成长。  不过,在国内IC设计公司茁壮成长的大环境下,也存在一些隐忧——一些IC设计公司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近乎于成为境外公司的马甲;一些公司不具备造血能力,基本依赖政府经费生存;国内IC设计公司分属X86、ARM、MIPS、Alhpa、POWER阵营,各搞一套软件生态和产业联盟,导致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而且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各家公司(即便是那些马甲公司)都认为自己符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
  具体来说,某些公司将VIA、IBM的技术穿个马甲,就认为是“自主知识产权”,并申请核高基项目,从政府拿经费;再比如说展讯的所谓“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芯片“椒图”,其实是购买ARM IP核授权的产物,其CPU部分为8核ARM Cortex A53。由于芯片的安全性、性能、功耗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微结构的性能,如果无法开发出比ARM还要好的产品,用实践证明自己的设计能力,那么购买ARM的微结构能否和“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划等号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而本次华为的做法和展讯类似,同样是购买ARM的Cortex A57做集成,然后宣传“自主研发”和“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本质上也是将买IP做集成认定为“自主研发”,其产品也被界定为“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  这些形形色色的“自主可控”、“自主知识产权”的认定标准,表面上看是话语权之争,其实质都是利益之争——正是因为将购买VIA的技术穿马甲认定为“自主可控”,兆芯才能获得核高基1号专项重点扶持,2015年又从政府获得海量资金,还在国家重点系统和工程中推广应用——根据科技部官网的文章《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交流材料》显示:采用ZX-C的联想II代整机应客户要求于2015年底正式交付5800套产品,并将在军队和政府保密系统中进行上千套规模的试点应用。  正是将购买ARM的微结构做集成认定为“自主可控”,展讯才能将“椒图”打上“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标签,进而获得国家扶持——采用“椒图”的所谓“安全手机”定价4000元左右,并与央企单位达成供货意向,而且后续还将面向国家众多涉及安全的行业领域、政企市场全面推广。而华为本次关于“泰山”展板的描述亦是如此,笔者猜测,华为此举,一方面是可能是宣传文稿忙中出错,毕竟在发布的公告上,华为已经声明是A57;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获取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中国芯三条发展路线  由于自主技术越多,那么与现有的技术体系(Wintel、AA)兼容性就越差,市场化难度就越大;反之,购买/使用国外技术越多,和现有的技术体系兼容性就越好,市场化也就越容易。笔者根据自主可控程度高低和市场化运营的难易,将国内IC设计公司划分为3条泾渭分明的技术路线:  独立自主路线的龙芯、申威。  由于技术独立自主,和国外主导的技术体系不兼容,必须另起炉灶——必须自主扩展指令集,比如龙芯的loongISA;自主设计微结构,比如龙芯的GS464E;自主开发编译器,比如龙芯的LCC和申威的SWCC;自主开发操作系统,比如龙芯的loongnix和申威的睿思操作系统;  自主构建产业联盟和软件生态……这是一项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作,资金需求量大、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因此市场化难度非常大。  半自主模式的飞腾。  飞腾购买了ARM指令集授权,表面上看起来和自主路线的龙芯购买MIPS永久授权差不多,但从发展权和利润上看,还是有不小的区别,而且这个区别还相当的关键——除了要向ARM缴纳巨额专利费之外,在发展上受制于人。下图为龙芯3A2000和飞腾1500A在自主可控方面的对比。
  飞腾只能是ARM卖什么,你用什么,在生态上也只能跟随ARM。即便飞腾设计了自己的微结构,也不能像龙芯那样对外授权。  在安全上,若微结构自主设计,则能保障产品安全可控,比如飞腾自主研发的64核ARM V8指令集的服务器芯片“火星”。但如果像飞腾1500A那样购买ARM Cortex A57,则和海思麒麟、展讯一样依赖境外技术。因此,笔者将飞腾的模式称为半自主。  依赖于境外技术的兆芯、宏芯、海思麒麟、展讯。  兆芯的ZX-A就是VIA NANO的马甲;宏芯的CP1就是IBM Power8的马甲;海思麒麟和展讯在技术上也是高度依赖ARM……单单就CPU而言,本质上是IBM、ARM、VIA公司在华代理人。因此,很难和“自主可控、安全可信”划等号。  上述公司最大的优势也是在技术上可以依赖境外公司,以海思麒麟、展讯为例,可以购买ARM的指令集授权;或购买ARM Cortex A53/A57/A72等微结构,依赖于国外开源GCC编译器;依赖于安卓操作系统及其软件生态……海思麒麟、展讯依附于“ARM+安卓”技术体系,就不必像龙芯、申威那样事事皆需自主研发,可以大幅技术门槛低,市场化难度也低,能赚快钱。  诚然,华为自主微结构也正在研发中,不过在还没有产品或者公布模拟器测试成绩前,海思麒麟依然归属于依赖境外技术这一档。  ARM技术路线很难符合自主可控标准  笔者认为,真正的自主可控和自主知识产权,必须能够做到信息安全不受制于人,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因此,采用国外技术穿马甲的做法,无法真正做到信息安全不受制于人,显然是不符合自主可控要求的。  而购买ARM的IP核做集成的的模式能否符合自主可控的标准呢?表面上看,CPU或SOC是自主研发的,但因为微结构(CPU核)是从ARM手里购买的,不被国内企业掌握,因此在安全和后门问题上,必然得不到根本保障——微结构决定了CPU的性能、功耗、安全性等要素,而日常我们所说的双核、四核、八核CPU芯片,其实是将2、4、8个微结构(CPU核)的接口互联并集成到一片硅片上。  正因此,由于都是购买ARM设计的微结构,所以基于ARM结构的国产芯片的性能、功耗、安全性都由ARM决定,中国ARM阵营IC设计公司在性能、功耗、安全性根本不具备话语权,能够做主的,仅仅是把这些ARM微结构组合成双核、四核、还是八核的CPU芯片,以及在后端设计方面,在ARM留有的冗余范围内,将主频定得高一点还是低一点。
  另外,即便是授权等级更高的指令集授权,ARM也是给出了很多限制,国内IC设计公司是很难凭借有限的授权走出自己的路,并最终单飞——华为、飞腾能购买ARM指令集授权,但买到的仅仅是ARM64位指令授权,并没有买到ARM32位指令集授权。由于ARM 32位指令系统的CPU芯片在移动互联网世界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及ARM32位和64位指令集不兼容(MIPS32/64是能兼容的),ARM向飞腾、华为推销64位指令授权,本质上是找代理人跑马圈地,推广ARM 64位指令集,扩大市场份额,防止重蹈Intel当年IA-64指令的覆辙。  而且华为和飞腾购买的指令集的使用范围也是有限制的,只能用于服务器领域,因为ARM推销ARM64指令的时候,原本的意图就是让华为、飞腾在中国大陆帮助ARM开拓服务器市场,自带干粮、自担风险为ARM打江山、抢地盘。更要命的是,ARM的指令集授权非常昂贵,每5年的授权根据不同的授权等级,费用高昂——恰恰是如此高昂的授权费致使U.C. Berkeley等几个大学推出RISC-V指令集,Google、惠普、Oracle、西部数据等公司成立RISC-V基金会的原因(RISC-V指令集是一个没有专利问题和没有历史包袱的全新指令集,并且以BSD许可证发布。任何公司都可以在自己的产品中免费使用,而修改也无需再开源)。  另外,ARM严格禁止修改、扩展指令集,即便飞腾冒着侵犯知识产权去修改,也是无法得到AA体系中软件商的支持,等于是指令集无效扩展。这使飞腾不具备ARM指令集扩展的权力,导致在利润上受制于人——购买ARM指令集授权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授权期限仅仅5年,还被限定使用范围,最关键的是“买无止境”——指令集到期接着买,指令集更新还得买……  说了这么多,那么国产ARM芯片到底是否属于自主知识产权呢?如果真如华为、展讯等公司宣传的——国产ARM芯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这就会带来一个悖论:既然是自主知识产权,那又何必每年向ARM缴纳巨额专利费呢?既然是自主知识产权,为何不能自由选择发展方向,自主修改指令集,自主开发用于手机、PC、超算的微结构?既然是自主知识产权,为何不能像龙芯那样对外授权IP呢……
  结语  中国CPU发展现状是各类马甲CPU公司既能获得国外技术支持,又能获得政府巨额经费,而国外公司根本不会传授真本事,结果造成了其在技术上没能形成自己的能力,在商业上发展不顺,只能依靠政府输血过活。  ARM阵营IC设计公司则在ARM的庇护下,在商业上实现了盈利,但却因ARM而兴旺,一旦ARM给点颜色,比如收紧技术授权,很可能就会被重创——软弱性和妥协性自诞生之日起一脉相承,无法实现信息安全和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的宏伟目标。  而龙芯、申威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将Wintel彻底赶出中国为目标,因此最为革命,也是实现信息安全和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的唯一人选,但国家的扶持却最为有限。例如,逼迫龙芯只能去商业市场谋生存,并最终实现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中国芯加油  
  华为都快倒闭了  
  按照lz理论,c语言是国外技术,我们甚至不能修改c语言的关键字,因为c语言的关键字长期被c语言标准委员会把持,而且这个委员会主要由敌对势力人士组成,在我国核高基项目中使用c语言是危险的。如果不能更改c语言关键字,那个就和只能使用国外cpu指令集一样,没有做到独立知识产权。  嗯,主要够不过荒谬呢  
  哎…加油哦
  这个我可以说两句。  海思当然能算自主研发。  其实,就算退一万步,哪怕你抄来的源代码,只要你真心看懂了,不是一知半解,都是在走自主研发的路。  海思也好,其它国内企业也好,目前都能做到这一步。买别人的源代码,看懂,然后做点小修小改。  从零开始,自主开发的产品有没有?也是有的,比例不大。  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在于:  1)目前研发体系收入高的,是研发管理人员。他们本身,已经基本不再搞开发,更谈不上研发。  2)即便是研发大军,大多数都在验证和小修小改。投资者,讲究的是成功率,所以越简单改动越小,越容易被决策者接受。所以出来的,大多是山寨,很少有真正的新意和突破。  3)玩技术的,待遇比 玩人际的 要差。其实自然法则下就是这样,生活中太多事情需要你和人打好交道,而不是和物。导致大家都来搞人际,没人真正玩技术,等到鸦片战争才后悔,没人玩技术要吃大亏。  
  其实,自主不自主,牵涉两个问题。一是国家安全,这是实在利益;二是民族情绪,这个在中国是个很敏感又回避不过去、同时又有点无聊的问题。  先说第二个,现代科学技术都是一层层累加而成的,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摸到更高的地方,自主并没什么鸟用。这种情绪其实很无聊,西方人为什么不放弃火药,重新开发一种枪炮技术?从IC而言,别人做好的架构,有很多应用都是围绕这个架构来的,你基于别人的指令集或者架构,做好自己的开发,就能很快融入商业环境中,争取到自己的利润,又何必另起炉灶;美国高通、苹果这么NB,也没说要抛开英国ARM自己开发一个移动架构。  ARM是掌握了底层架构,不代表其他公司没有这个技术能力,只是另起炉灶会与现在的海量应用不兼容,商业难度大。否则ARM为何不提高各种授权价格?能查到的数据2014年收入才几亿美金。一旦ARM授权价格过高,各大公司宁愿推翻它,纷纷搞自己的架构了。  很多人心理纠结就在这个地方,其实真心不用纠结,商业环节中,最挣钱的并不是架构设计,而是芯片设计与制造。制造由于政治原因举步维艰,但是IC设计,中国普遍水平虽然较低但是顶尖水平已经很接近于西方先进水平了。  再说回第一个,国家安全问题。  首先很多人不明白架构与指令集是什么,简单类比一下,架构就是你盖房子,必须要有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怎样布置更合理,这就是架构。什么是指令集,就是这个房子地板用什么水泥板、几号钢筋,墙用什么型号砖等等。这些都是透明的,你琢磨透了是藏不了什么秘密的。真正能藏秘密的是封装好的芯片、不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就像是装修好的房子,你就搞不明白钢筋是否符合标号、卫生间防水是不是符合标准。  从这个点来说,国家安全问题不用担心。  那么,回归到国家要不要搞自主架构的问题,其实,这个必要性,远远不如搞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来的重要。
  关于公司骗钱的问题。  一些官僚根本不了解技术,看到自主架构就感觉很高端,要弄政绩搞点东西出来,所以愿意花钱投到一些商业公司。而一些商业公司,缺乏生存能力,忽悠倒有一套,正好迎合官僚所需,成立项目来搞,也能弄点钱回来。之所以说“弄钱”而不说“骗钱”,是因为确实可以做出架构、并且基于架构开发芯片出来。官员政绩有了,公司也能活下来了。其实没有卵用,搁在库房里生霉了。  真正讲实际利益的公司,大多不会抛弃成熟架构而新开发架构,三星、苹果、高通、华为,都愿意用ARM架构,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没有必要。有人肯定要说我给华为贴金,其实他们根本不了解华为在自己通信设备上,早都有自己的系统架构以及操作系统了,只是不是给普通消费者用的,大家不知道罢了。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那就是Intel,因为Intel是PC架构的核心利益持有者,所以一直对移动架构的ARM不服,可惜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支持ARM,Intel已经在桌面设备竞争中处于事实上的失败状态。
  我不是这个行业的,个人理解是就算你能自己搞出一套新的架构,那么在操作系统和整个配套的软件上都要自成体系。  假如是这样的话,那还真是不容易。
  1、楼主文章,其实满篇的煽动情绪之嫌。  例如:指令集更新接着买....向ARM缴纳巨额专利费......看起来利益受了多大损失,不搞自主架构是天理不容,但是其实没有一点数据支撑。  其实,查查ARM公司的收入,公开资料2015年第一季度3.39亿美金,折算一年也就不到15亿美金。全球这么多公司买它的架构、指令集授权,平均下来能有多少钱?华为海思2015一年已经有31亿美金收入,这还是它没有完全开放对外售卖的成果。可见,设计环节才是高利润环节,中国企业能做好这个,就已经占据了行业高端。我搞房地产的,为什么非要去做砖头?你砖头卖贵了或者不卖我了,我可以找另外一家来做,甚至自己做(前文已经说了,技术上并没有难度)。  2、另外,文章伪造威胁:"一旦ARM给点颜色,比如收紧技术授权,如何如何......"  其实挺可笑的,卖砖头、卖设计图纸的人,难道不是去求着更多房地产商使用它的砖头、图纸么?你见过ARM收紧过授权、威胁过它的客户么?举个实际案例来看看。  3、文章的根本是给那些缺乏生存能力的公司要利益。  “而龙芯、申威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将Wintel彻底赶出中国为目标,因此最为革命,也是实现信息安全和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的唯一人选,但国家的扶持却最为有限。例如,逼迫龙芯只能去商业市场谋生存,并最终实现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看了全文最后这一段,你就能明白前面的大幅铺垫是为什么了。  不受制于人,全世界不存在这样的先例,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造就了全球化互相依存的环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中又相互制约,就看谁能获取更大的利益。美国科技这么发达,要不要受制于中国?有人一定认为不需要,我就想问问美国为什么要在WTO告中国收缩稀土出口啊?不受制于中国你自己去弄个不需要稀土的高科技材料出来呗。  能实现指令集授权下的自主设计,就已经摆脱安全威胁了。自主架构无非是要求更多的商业利益,这些公司没法向市场要利益,就向国家要,实在是卑鄙的很。但是通过前面大幅的煽动民族情绪的文字,没几个人能识穿其中的蹊跷与无耻。
  大家用过计算器吧,打个比方大家就明白了。  如果把X86指令集比喻成科学计算器的按键和界面,那么ARM就是普通计算器的按键和界面。  科学计算器会有很多高级数学运算功能的按键(X86指令集就拥有很多高级的指令),而普通计算器就一些基本数学运算功能的按键(ARM指令集就是精简一些的)。  但是如何实现这些按键的功能,比如加、减、乘、除,或者三角函数,各家有各家的设计来实现。  同样一个做加法的按键功能,设计实现起来,各家就会略有不同的。
  ARM指令集包含加减法,X86指令集则不仅包括加减法,还包括三角函数。  不同品牌的计算器,会有各自不同的设计。  不同品牌的指令集,也会有各自不同的设计,但是都是实现加减法,实现三角函数这些标准的数学运算。
  楼主说的大部分认可,有不同观点或补充说几句:  一、ARM和Intel等不同,它自己根本不生产CPU,它就是靠卖设计、卖授权赚钱,所以买它的设计、授权是非常便宜的,不是楼主说的价格高。它一直用“你赚钱,也就是我赚钱”这样的原则来和自己的客户绑在一起,使双方成为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购买ARM的钱有两个:一个是一次性的设计或授权费用,另一个是按生产产品的芯片数量计费的。不管那种,价格都是很便宜的。  二、购买者的想法和国家支持问题。既然用了ARM的,目的就是为了现有的兼容性环境,根本不会为了啥自主知识产权。宣传是否是自主知识产权没关系,但国家的资金支持力度,对ARM系列的产品不可能会很大的。至于X86系列的芯片,那肯定是马甲了,和自主研发就根本不相关了,国家怎么可能会大力支持呢?要有,肯定也只有一点点的。  三、真正的自主,肯定是龙芯这样的企业,龙芯才是真正的自主,才是国家大力支持的对象。龙芯购买了MIPS兼容的永久授权(西方经济危机时候,价格很便宜,好像传说只花了100万美元)。大家注意:它的设计是完全自主的,为了兼容才购买的兼容许可,这样以后就可光明正大地宣传兼容MIPS了。
  先顶一个,希望国产品牌越来越好!  
  所以可以说,华为的海思算是自主设计的加减法计算器。  自己设计的,可以把按键的分布弄成不一样,可以显示的界面不一样,也可以实现加法运算的具体逻辑电路也不一样。
  ARM就是数学运算的加减法,X86就不仅包含加减法,还有三角函数这些高级的数学运算。  指令集可以理解为一种标准。
  建一个饮料厂的钱能买多少瓶饮料。。。  只不过你从省钱的角度看问题,人家从赚钱的角度看问题而已。。。
  做生意的人 傻子都知道 上策是赚国家的钱 国家给钱为啥不赚 只要脑子没进水的都会这样干
  只要在我们国家能造出来,就可以了,在民用方面才有知识的产权之分,国家用是不管这些的。  所以美国老是说中国间谍之类,也是拿中国没有办法的。  只要中国军用安全就是可以的。  linux,安卓,这些开源的软件国用是安全的,可控的。  而微软、苹果的不开源的软件是对国家有害与不可控的风险的。
  海思的发展思路我觉得是最合适的,目前海思麒麟950/955已经跻身顶级手机SOC之一  同时华为也在研发自主架构和手机操作系统  比起其他公司,我更相信有狼性的华为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外国佬没有交一点点版权费,就研制出枪支弹药,这样子说来,外国佬的发明不是发明了!  华为用外国佬的火药,研发出枪支弹药,到底是自己的,还是外国佬的?  当然,美粪日杂独运轮是没有资格回答的,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凡是中国的,就是山寨,中国崩溃了,美爹又赢了!  
  @飞鸟三
09:19:42.29  这个我可以说两句。   海思当然能算自主研发。   其实,就算退一万步,哪怕你抄来的源代码,只要你真心看懂了,不是一知半解,都是在走自主研发的路。   海思也好,其它国内企业也好,目前都能做到这一步。买别人的源代码,看懂,然后做点小修小改。   从零开始,自主开发的产品有没有?也是有的,比例不大。   但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在于:   1)目前研发体系收入高的,是研......  —————————————  嗯,同感  
  @来一碗八宝粥
11:31:25  中国人发明了火药,外国佬没有交一点点版权费,就研制出枪支弹药,这样子说来,外国佬的发明不是发明了!  华为用外国佬的火药,研发出枪支弹药,到底是自己的,还是外国佬的?  当然,美粪日杂独运轮是没有资格回答的,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凡是中国的,就是山寨,中国崩溃了,美爹又赢了!  -----------------------------  那时候没有专利一说,外国佬后来发明了专利,就是为了卡后进国家
  没人告侵权就是自主的,ram指令集己被raM公司专利保护英特尔也得给ram付版权费,做芯片都绕不开ram,因为成熟好用  
  @u_6-06-17 06:11:31  华为都快倒闭了  -----------------------------  这样一个不为消费者售后的企业,能不倒闭吗?  众多被华为手机质量坑了的消费者,得不到华为正面回应,他们都在盼这一天早点到来。
06:11:31  华为都快倒闭了  -----------------------------  @回眸一眼最惊魂
16:25:57  这样一个不为消费者售后的企业,能不倒闭吗?  众多被华为手机质量坑了的消费者,得不到华为正面回应,他们都在盼这一天早点到来。  -----------------------------  1
  谢谢层主,这是效果很好的科普。我明白了。谢谢。
  以后发技术贴有点存货啊 别人家一问 就说转载的 这有意思吗
  @寂寞独行2014
09:48:00  其实,自主不自主,牵涉两个问题。一是国家安全,这是实在利益;二是民族情绪,这个在中国是个很敏感又回避不过去、同时又有点无聊的问题。   先说第二个,现代科学技术都是一层层累加而成的,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摸到更高的地方,自主并没什么鸟用。这种情绪其实很无聊,西方人为什么不放弃火药,重新开发一种枪炮技术?从IC而言,别人做好的架构,有很多应用都是围绕这个架构来的,你基于...  —————————————————  通俗易懂,我一外行人都明白了  
  二逼,印度的才是自主研发是吧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思是华为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