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决定大航海时代ol东亚贸易地区国际贸易的新规则

||||||||||
最新播报:
国际贸易新规则的挑战与应对
  近年来,美国主要凭借三大谈判进行贸易战略部署,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与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TPP意图构建一个“面向21世纪、高标准、全面的自由贸易的平台”,目前拥有13个参与国,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9%,贸易额超过世界贸易总额的40%。TTIP谈判由美国和欧盟于2013年6月启动,意图在广泛的经济领域内消除贸易壁垒,建立美欧利益共同体,包含市场准入、法规与非关税壁垒、应对全球贸易机遇与挑战的规则,议题集中在服务、市场准入、竞争、投资等方面内容,若完成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覆盖世界贸易总量的1/3、全球GDP的1/2,涉及人口8个多亿,并将有力地促进美欧双方的就业、增长与竞争。TISA在2012年由美国和澳大利亚牵头建立,现有50个成员国,意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达成全面覆盖服务贸易各领域的、更高标准的协定,为全球每年4万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制定新规则,内容包括扩大市场准入,消除服务业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且是中国唯一正式提出加入的高规格自由贸易协定。
  一、国际贸易新规则的主要特点
  纵观三大谈判,TPP和TTIP聚焦于生产环节和经济体制领域,TISA侧重于服务贸易领域,构成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三位一体的新形势。三大谈判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构成了美国从双边、区域到诸边、多边的全方位的贸易战略,是美国为了重新掌握国际贸易领导权而共同构建的国际贸易新规则,有着鲜明的特点。
  一是服务贸易、投资取代货物贸易成为核心。服务贸易和投资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国际贸易规则的聚焦点也从货物贸易转变为三位一体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在服务贸易方面,TPP新增了包括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专门条款。过去的自贸协定往往不会把金融、娱乐、医疗、会计等高端服务行业列为开放部门,而TPP、TTIP和TISA 则重点打开这些行业的市场准入,并设置条款以消除跨境服务贸易壁垒,提高各成员国服务贸易政策的透明度。在投资方面,TPP把母国企业在东道国建立企业的权利放在首位,着力构建监管一致性规则,即在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建立一个共同的监管条款,避免东道国滥用本国法律给投资者制造壁垒。
  二是谈判议题向边界后规则转移。随着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得到广泛应用,贸易操作的形式发生变化,谈判中产生了许多新的交叉议题,如监管一致、国有企业、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等。这些交叉议题呈现出新的规则走势,即从边境贸易壁垒议题深入国境内部,构建边界后规则。边界后规则试图在关乎成员国国内经济制度建设方面建章立制,包括竞争中立、贸易便利化、数据自由流动、非歧视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技术发展、政府透明度等。TPP、TTIP中都涉及国有企业的竞争中立原则,以限制一国政府层面的商业行为,使国有企业不能享有比其他企业更高的特权,并允许其他国家企业进入其政府采购市场,对成员国国内市场提出了很高要求。
  三是标准和自由度更高。新贸易投资规则的标准比WTO与APEC现行规则更高,其中很多要求都超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TPP成员国须在十年内实现百分之百零关税,包括敏感商品,以实现货物贸易完全自由化。并在知识产权保护部分,加入了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延长著作权的保护时间、规范临时性的侵权行为等高要求条款,在互联网自由与执行上,涵盖进了数据的跨境流动,引起新西兰等国家对隐私的担忧。各协议均在电信、金融等关键领域和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主张全方位自由化,领域之广泛前所未有。在服务贸易方面,高标准高自由度体现得格外明显。美国挑战《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正面清单原则,力推负面清单原则,即除了明确列出的经济部门外,其余的都进行开放。这意味着在服务贸易中出现的任何新部门,都将自动开放,使交易更加便利的同时,也给贸易带来很大不确定性。
  四是新规则更多地体现了高收入国家的意志。新规则是以美国为首的高收入国家为了促进本国增长与就业而推动建立的,适应了发达国家的需要,但是抛弃了WTO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很高的标准和很广的自由度远远超出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承受能力,也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责任义务不相符,实质上成为一种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如TPP谈判中,美国主张针对敏感产品实施的原产地规则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对纺织品的生产采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纺纱前沿”方法,即从棉纱开始都要在TPP成员国中生产,避免中国等中间国获利。
  二、新规则对世界及中国经济的影响
  世界经济格局将受到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冲击。美国等发达国家作为规则主导国可获得丰厚利益,重新执掌国际贸易主导权;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受到抑制,传统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竞争由产品竞争转向规则竞争,南北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
  一是美欧日发达国家为主要受益者。新规则范围广、自由度高、标准高,符合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其发挥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因此美国主导的新规则,对本国的经济增长、出口与就业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欧盟和日本也将从中获利颇丰。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估计,达成TPP协定将促进美国GDP年均增速0.4个百分点;欧盟预测TTIP协定会抬升美国GDP年均增速0.4个百分点,可使欧盟GDP年均增速上升约0.5个百分点;日本内阁测算,日本GDP10年内年均增速会提升0.6个百分点。在促进出口增长方面,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研究数据显示,若非关税壁垒削减为目前的1/2,TPP协定将促使美国出口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则预计TISA将带给美国两倍的服务贸易出口额。欧盟预计TTIP协定可使欧盟出口年均增长6%。由于日本在工业制成品出口方面有极大优势,TPP协定将极大促进日本的工业制成品出口。
  二是新兴经济体发展受到遏制。在三大谈判中,中国、俄罗斯、印度等主要新兴市场国家集体“被缺席”,美欧巩固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领导地位的意图昭然若揭。一方面,以TPP和TTIP为首的区域贸易协定将着重扩大区域内贸易额,自然对被排除在外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遏制;另一方面,失掉贸易规则话语权,将使新兴国家陷入被动,超过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标准将阻碍出口增长,边界内规则对国家内部经济政治体制调整与改革施加强大压力,原产地规则将使全球产业链中间产品生产国的利益蒙受损失。
  三是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体现在,一方面,很多新规则和新的标准符合中国改革的方向,有利于促进甚至倒逼中国国内改革。为了适应三大谈判尤其是TISA的对于服务贸易的高标准,我国将更有动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区域贸易协定的溢出效应客观上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流动,做大世界经济蛋糕,从而增进中国收益。以TTIP为例,欧美对其他地区贸易将增加330亿欧元,且欧方报告称,一旦欧美间各种壁垒和统一标准得以消除,TTIP 将为除欧美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带来 1000 亿欧元的 GDP 增长。但是与之相对的,还有对中国贸易、投资与经济增长方式巨大的挑战。首先,新规则的高标准,成为新形式的非关税壁垒,会影响我国的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测算,如果我国不加入TPP,出口增速将比2013年预期增速下降1.02个百分点,GDP增速将下降0.14个百分点。其次,美国通过将中国排除在主要贸易协定之外,达到制衡中国在亚太地区地位,冲击中国区域合作战略的目的,这将给中国带来压力。最后,国际贸易新规则中的边界后规则已经深入国内,除经济领域外还涉及非经济领域,可能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造成深远影响。美欧一直认为中国的出口优势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支持和国有企业,因此TPP和TTIP中主推国有企业竞争中立原则,针对中国的意图明显,将可能影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宏观上,全面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
  首先,在全球层面,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区域贸易协定毕竟不是多边贸易协定,优惠只针对成员国,也无法解决规则统一的问题,对协定外的国家,可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而且目前的自由贸易区主要成员都是些小经济体,可以认为美国迟早要重回多边谈判框架,坚持多边贸易体制对中国来说是最有利的选择。因此,中国应该继续支持WTO在世界经贸治理中的作用,协助其进行改革,推进多哈回合及相关贸易规则谈判。同时,应呼吁推动各种自由贸易区的整合,以应对由此造成的国际贸易规则碎片化,避免区域贸易协定成为贸易壁垒。
  其次,在区域及双边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现在是自贸区主导发展的时代,截至2013年10月,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请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区已达到221个,而其中80%都是近十年谈判签署的。中国在建自贸区18个,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总体来讲我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与自由贸易协定伙伴的贸易额仅占我国贸易总额的24%,排除港澳台地区则仅占11%。而美国和欧盟的对应数据早在2011年就分别达到了37%和27%,水平差距较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我国应当通过实施自贸区战略,扩大出口市场,提高贸易和投资条件和环境,促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扩大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地区繁荣。
  最后,争取在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我们一方面应该抓住上海自贸区的契机,搭建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的平台,另一方面则应在现有“10+1”、“10+3”、“10+6”等基础上,加快与周边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并在相应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设计出适合中国特点,并能平衡区域各国利益的中国版国际贸易新规则范本。
  (二)微观上,对不同规则采取区别对待态度
  对于与我国改革方向一致的规则,要顺势而为。如在服务贸易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我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但服务贸易仍是短板。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近12年持续增加,2013年达到1184.6亿美元,比2012年的897亿美元增加了32.1%。因此,我国应顺应国际贸易新规则的要求,加大服务贸易开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方式转型。
  对于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标准,要迎头赶上,如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方面。特别是在环境标准的制定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中国应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向国际标准靠拢。
  对于不一定适合中国国情的规则,要辩证对待。如TPP和TTIP中提出国企的竞争中立原则,要求保证国有企业的信息被充分披露,且政府政策必须在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中均保持中立,这对我国国有企业及其产品产生很大约束。我国国企主要在基础性行业和关键领域,国企全部实现竞争中立将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和独立。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中国的国企数量庞大,体制改革尚不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在竞争性环节,加大开放力度,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发展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对外贸易战略转型研究”[14ZDA082]、“我国人力资本要素内涵式演进与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培育研究”[14AJL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赵春明 赵远芳 兰州商学院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政见_自媒体文章-爱微帮
文章数:404
靠谱地谈论中国。
未找到相关文章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谁将决定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新规则?
谁将决定东亚地区国际贸易的新规则?
图片来源:FPIF
美国将在 TPP 和 TTIP 这两个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推行新一代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从而搭建全球贸易新规则的框架体系。TPP 协议将在东亚地区国际机制的 “无政府状态” 下获得主导地位,从而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效地防止打破其规则的新机制产生。
韩笑/ 政见观察员
由美国主导的 “跨太平洋关系协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简称TPP)谈判已冲线在望。然而,最近一份由维基解密公布的文件引发美国国内激烈争议。文件显示,这份成员国经济规模达全球经济 40% 的贸易协议将赋予跨国公司和投资者挑战主权国家政府法规、原则的权力,这被认为更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利益,而无益于促进消费者权益和自由贸易。
TPP 协议内容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其理论上可以搭建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新规则,不仅包括上述投资者-东道国争议解决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原产地原则等更新的标准,还将涉及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等新议题。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戴欣媛(Xinyuan Dai)认为,目前东亚地区国际机制的无政府状态非常有利于 TPP 的推进,这将很有可能彻底改变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
尽管东亚地区经济交往密切,但是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非常有限。目前东亚地区 GDP 总量已经超过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但是始终缺乏有效约束区域内国家的地区组织和机制。而且,不论是贸易政策还是金融政策,东亚地区区域机制建设都非常分散并缺乏协调性。在过去十年间,东亚国家都在积极地与其他国家签署贸易协定,可是大多数协定涉及区域外国家并且多为双边协议,对地区机制建设助益有限。
虽然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的生效体现出区域内国家共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承诺和决心,但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东北亚三国)并没有意愿让渡政策主权以促进地区一体化。同时,与协议国自身雄厚的外汇储备相比,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的规模显得杯水车薪。更何况东北亚三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使本地区的金融政策机制更加分散。
研究者认为,在东亚地区国际机制的无政府状态背景下,TPP 将在未来深刻影响本地区政治经济秩序。TPP 协议内容广泛,不仅涉及关税、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议题,还把更多涉及国内政策的议题纳入其中,如国有企业竞争、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等,意在通过协调与合作降低国内监管政策所带来的市场分割。由于缺乏区域经济体系,东亚国家实际上非常希望 TPP 发挥协调各国经济政策的作用,从而制度性地联结贸易伙伴。
虽然中国正在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但是研究者认为这种低标准、制度约束有限的贸易协定很难在塑造成员国经济政策方面与 TPP 分庭抗礼。更重要的是,一旦 TPP 协议生效,其规则将有议程设置属性,并且将在未来成为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体系的框架和模板。同时,TPP 将与美国和欧盟共同打造的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形成全球贸易新规则的框架体系。
戴欣媛的研究再一次强调了国际机制的重要性。今天,WTO 日益多极化的治理结构使国际贸易规则调整缓慢。因此,区域贸易协定是国际贸易新规则谈判的重要平台。美国将在 TPP 和 TTIP 这两个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推行新一代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从而搭建全球贸易新规则的框架体系。TPP 协议将在目前东亚地区国际机制的“无政府状态”下获得主导地位,从而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效地防止打破其规则的新机制产生。
微信编辑:吴睿 图片编辑:朱丹青
发表评论:
馆藏&28497
TA的最新馆藏调整后的美国中亚政策将更为积极,政策导向也将由单纯的安全转为安全与发展并重。对中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归宿/ 政见观察员今年以来,美国政界和政策研究界频繁就美国的中亚政策发声。3 月 31 日,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阐述新时期的美国中亚政策主导思想。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也在近期发布名为《中亚在欧亚大陆再联线中的地位》(Central Asia in a Reconnecting Eurasia)的报告,分析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前景,就美国调整中亚政策提出建议。从美国外交政策决策惯例看,这一系列吹风或是为中亚政策调整预热,值得跟踪关注。美国中亚政策进入新阶段自上世纪 90 年代初中亚五国独立以来,美国的中亚政策以 “9o11” 事件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9o11” 事件前,美国的中亚政策目标是打开外中亚的投资市场,建立新的能源通道,减少中亚国家长期以来对俄罗斯的依赖。同时,美国还在中亚推进民主法治议题,以此鼓励、推动中亚国家的民主转型。“9o11” 事件后,美国在阿富汗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其中亚政策也发生重大调整。对驻阿富汗美军的后勤补给、反恐以及安全合作等具体问题取代经济发展和治理议题,成为美国对中亚政策的主要内容。在这一时期,中亚成为美国向阿富汗输送军事补给及后勤装备物资的中转站。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还向美国开放军事基地,成为美国在安全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在 “后 2014 时代”,美国在阿富汗的主要军事作战行动结束,致使中亚在安全领域对于美国的重要性下降,这也给了美国重新思考和制定中亚政策的机会。报告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美国应该重新平衡中亚政策目标,将由安全主导转向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并通过与协调合作取得更多成果。不断加强的中亚互联互通中亚地区在历史上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处,但随着航海时代来临,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的中亚逐渐转向封闭,直至成为世界上最不开放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中亚各国着力加强区域间贸易和联系,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根据报告统计的数字, 年间,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以及其他中亚国家贸易额增长 4 倍;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贸易额增长 3 倍,塔吉克斯坦也有将近 2 倍的增长。中亚两个最大国家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贸易增长更是惊人,2013 年时已达 23 亿美元,是 2005 年的近 5 倍。中亚国家作为亚欧大陆连接部的作用也进一步凸显。目前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土耳其、欧盟及美国在内的各方都在积极推动中亚地区互联互通工程建设,一些国际开发组织和多边银行机构也愿意为中亚地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中亚互联互通的加强不仅有利于地区国家与国际市场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也有助于自身改进治理方式,同时也是地区国家与各主要国家加强合作、增进互信的重要载体。美国如何调整中亚政策?美国并不是欧亚地区的直接利益相关方,对中亚影响力也相对有限,未来成为地区主导者更不现实。但在地区互联互通和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美国有必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积极介入,帮助中亚地区实现繁荣、安全和稳定。报告并就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在国家安全委员会(NSC)设立负责欧亚事务的高级别职位。该职位直接接受白宫领导,负责在欧亚大陆推进美国利益,特别是在贸易和经济联系方面。加大与中亚国家经济交流和直接投资的力度。中亚国家普遍对与美国加大经济联系抱有期待。尽管目前美国对中亚的经贸联系仍然总体有限,但美国在创新文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也可以使中亚国家受益。对美国而言,加强经济外交也可进一步深化联系,为处理政治、安全等议题创造空间。重启 “新丝绸之路”(The New Silk Road initiative)设想。作为美国提出的地区一体化设想,“新丝绸之路” 由于缺少足够的政策资源支撑,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同时,“新丝绸之路” 过于强调阿富汗在其中的作用,不仅影响其可行性,也导致中亚国家对该设想兴趣不大。报告建议美国在重启“新丝绸之路”时,应利用这一概念推动解决简化通关流程等具体问题,为设想提供具体内涵。派出更多高级别官员访问中亚国家。中亚是罕见的美国总统从未访问过的地区。长期以来中亚各国也一直抱怨美国高级别官员对该地区访问太少。继续推动政府高级别官员和国会议员访问中亚国家至关重要,这是美国认可中亚国家重要性的象征。加强与中俄等大国协调。中亚国家不希望在美国及中俄两个大国之间 “选边站队”,同时也将始终优先考虑与中俄两个相邻大国的关系。报告建议美国在政策上做好协调,避免在中亚 “零和接触”。扩展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交流和商务培训项目。报告指出,扩展各领域的学术接触是美国支持和发展地区间合作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成本低,影响深远,同时可为中亚国家精英与美国之间创造长期持久的联系。在过去的 23 年中,已有超过 24000 名中亚国家民众通过美国国务院资助的交流项目来到美国,报告建议相关项目规模可进一步扩大。中亚是中国外交着力经营的重点地区。在 “一带一路” 规划中,中亚也将扮演 “先行先试” 角色,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互联互通项目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对于中国而言,美国更为积极介入中亚,使中国经营中亚的复杂因素增多。但另一方面,中亚繁荣稳定符合各方利益,中亚互联互通建设及经济发展,或能成为中美俄三方合作新领域,这对大国间互信建立和战略稳定可能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欢迎在文末评论、赞赏!参考文献Andrew, C. K., & Jeffrey, M. (2015). Central Asia in a reconnecting Eurasia:U.S. policy interests and recommendations. CSIS.微信编辑:吴睿
图片编辑:林亦然最新合辑下载Dropbox:http://t.cn/RAW0oro 豆瓣阅读:http://t.cn/RAETKQH百度网盘: http://t.cn/RAWOIzw近期文章推荐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有哪些肌肉可以秀?“一带一路” 规划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香港政改一路走来我们是政见(CNPolitics),欢迎关注,也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政见出品的内容均为原创,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链接 CNPolitics.org;媒体机构(含各类网站及微博、微信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Webmaster@CNPolitics.or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谁在研究中国
图片来源:FPIF
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关系协定”(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简称TPP)谈判已冲线在望。然而,最近一份由维基解密公布的文件引发美国国内激烈争议。文件显示,这份成员国经济规模达全球经济40%的贸易协议将赋予跨国公司和投资者挑战主权国家政府法规、原则的权力,这被认为更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利益,而无益于促进消费者权益和自由贸易。
TPP协议内容之所以备受关注,在于其理论上可以搭建更高标准的国际贸易新规则,不仅包括上述投资者-东道国争议解决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原产地原则等更新的标准,还将涉及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等新议题。伊利诺伊大学政治学副教授戴欣媛(Xinyuan Dai)认为,目前东亚地区国际机制的无政府状态非常有利于TPP的推进,这将很有可能彻底改变东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
尽管东亚地区经济交往密切,但是地区一体化发展水平非常有限。目前东亚地区GDP总量已经超过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但是始终缺乏有效约束区域内国家的地区组织和机制。而且,不论是贸易政策还是金融政策,东亚地区区域机制建设都非常分散并缺乏协调性。在过去十年间,东亚国家都在积极地与其他国家签署贸易协定,可是大多数协定涉及区域外国家并且多为双边协议,对地区机制建设助益有限。
虽然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的生效体现出区域内国家共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承诺和决心,但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东北亚三国)并没有意愿让渡政策主权以促进地区一体化。同时,与协议国自身雄厚的外汇储备相比,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的规模显得杯水车薪。更何况东北亚三国与其他国家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使本地区的金融政策机制更加分散。
研究者认为,在东亚地区国际机制的无政府状态背景下,TPP将在未来深刻影响本地区政治经济秩序。TPP协议内容广泛,不仅涉及关税、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议题,还把更多涉及国内政策的议题纳入其中,如国有企业竞争、政府采购、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等,意在通过协调与合作降低国内监管政策所带来的市场分割。由于缺乏区域经济体系,东亚国家实际上非常希望TPP发挥协调各国经济政策的作用,从而制度性地联结贸易伙伴。
虽然中国正在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但是研究者认为这种低标准、制度约束有限的贸易协定很难在塑造成员国经济政策方面与TPP分庭抗礼。更重要的是,一旦TPP协议生效,其规则将有议程设置属性,并且将在未来成为东亚地区经济治理体系的框架和模板。同时,TPP将与美国和欧盟共同打造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议”(TTIP)形成全球贸易新规则的框架体系。
戴欣媛的研究再一次强调了国际机制的重要性。今天,WTO日益多极化的治理结构使国际贸易规则调整缓慢。因此,区域贸易协定是国际贸易新规则谈判的重要平台。美国将在TPP和TTIP这两个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中推行新一代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从而搭建全球贸易新规则的框架体系。TPP协议将在目前东亚地区国际机制的“无政府状态”下获得主导地位,从而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效地防止打破其规则的新机制产生。
Dai, X. (2015). Who defines the rules of the game in East Asia? 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nd the strategic u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 l(15), 1-25.
欢迎分享。如需全文转载,请阅读。
是一个独立团队,向你介绍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是怎样分析中国的。我们致力于发掘海内外学者和智库的智慧成果,引进思想资源。|
关注政见动向:
订阅最新文章,自动推送至你的邮箱:
订阅最新文章,自动推送至你的邮箱:
政见 CNPolitics.or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亚自由贸易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